地震灾害后多少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
应急救援安全应知应会模考试题+答案

应急救援安全应知应会模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地震发生后,( )小时为救援黄金期。
A、48B、12C、24D、72正确答案:D2、关于现代科技在消防救援中应用,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推动指挥系统转型升级B、推动装备体系转型升级C、推动执勤模式转型升级D、推动应急通信系统转型升级正确答案:C3、根据我国《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32.7 m/s-41.4 m/s(风力12-13级)为( )。
A、热带低压B、热带风暴C、强热带风暴D、台风E、强台风F、超强台风正确答案:D4、救援人员入水救助溺水者时,活饵救援作业单元(组)应不少于( )人构成。
A、3B、5C、2D、4正确答案:B5、( )是指容易燃烧,通过摩擦引燃或助燃的固体。
A、易燃固体B、危险固体C、自燃固体D、可燃固体正确答案:A6、潜水方式可分为常规潜水和( )两大类。
A、自携装具潜水B、饱和潜水C、水面供气潜水D、空气潜水正确答案:B7、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划分,小于10万立方米的称为( )。
A、中型水库B、大型水库C、小型水库D、坝塘正确答案:D8、坚持科学施救,( )是灭火与应急救援活动中指挥决策的重要环节。
A、力量编成B、基础准备C、风险评估D、综合保障正确答案:C9、排水排涝作业中,( )、溺水、中毒、中暑、窨井倒吸等易导致救援人员伤亡。
A、触电B、蛇虫叮咬C、身陷淤泥D、涉水过深正确答案:A10、涉疫勤务完成后,人员洗消的程序是( )。
A、脱卸外防护服—全身清洗—更衣—处理外防护服医废—隔离B、脱卸外防护服—全身清洗—更衣—外防护服洗消—隔离C、脱卸外防护服—处理外防护服医废—全身清洗—更衣—隔离D、外防护服洗消—卸装—全身清洗—更衣—隔离正确答案:D11、( )是指表征地震强度大小的量度。
A、震源深度B、烈度C、震级D、震中距正确答案:C12、( )是指为了完成可控制爆炸而特别设计制造的物质所发生的化学爆炸。
应急需求

应急需求作者:顾小豹杨西龙彭桢晶来源:《物流科技》2009年第12期摘要:在大量阅读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需求”的概念,论述了应急需求的研究内容,根据应急需求的定义详细阐述了应急需求的分类,分析了应急需求的特性,总结了应急需求预测和应急需求优先级划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应急需求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应急需求;需求预测;需求分级中图分类号:F063.1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 the concept of emergency demand at the basic of reading and analyzing lots of papers,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emergency demand are discussed; the category and characteristic of emergency demand are analyzed, the authors summarize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emergency demand forecast and classification of emergency demand, at last the authors expect the research trend of this problem.Key words: emergency demand; demand forecast; demand classify0引言突发事件一直困扰着人类的生活,是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
9·11恐怖袭击、SARS卫生事件、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南方雪灾、3·14西藏暴力打砸抢烧事件、5·12汶川大地震、7·5新疆暴力打砸抢烧事件、台风莫拉克等等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黄金救援时间

黄金救援时间:72小时
"震后72小时"是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这是救援(学)界的共识。
在此时间段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
在这之后,地震中被困者存活的几率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幅下降。
∙震后30分钟
95%
在地震后半个小时(30分钟)以内得到救援的受伤人员存活率可以达到95%,这一时段也是抢救生命最“给力”的时间。
∙震后24小时
81%
为震后24小时(一天)以内得到救援的受伤人员存活率达到81%。
在这段时间内,一些大型的救援设施将会到达并提供帮助。
∙震后48小时
58%
地震后48小时(两天)以内得到救援的受伤人员存活率已经下降到58%。
这时一部分受困人员会因为受伤时间过长错失最佳救援时机。
∙震后72小时
36.7%
地震后72小时(三天)以内得到救援的受伤人员存活率下降到仅为
36.7%。
这时已经到达是“黄金救援时间”的最后期限。
震后96小时
19%
地震后96小时(四天)得到救援的被困者或受伤者的存活率仅剩下19%。
这时许多受伤者会因长时间的生理与心理痛苦而失去生命。
应急救援安全练习题(附答案)

应急救援安全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地震发生后,()小时为救援黄金期。
A、24B、72C、48D、12正确答案:B2.根据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100至500万的为()城市。
A、大B、中等C、超大D、小E、特大正确答案:A3.抗洪抢险中转移群众时,所有乘员应()。
A、紧拉船边绳B、严禁饮水进食C、人员之间手拉手D、面向行驶方向正确答案:C4.车辆人员坠水救援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准确定位后牵引至岸边或直接利用起重机起吊B、利用打捞船舶实施打捞作业C、上游截流或放空.直至坠水车辆暴露出水面D、利用浮力系统使落水车辆上浮正确答案:C5.()是指极端分子人为制造不符合国际道义的攻击方式。
A、恐怖袭击B、化学事故C、核与辐射事故D、生物事故正确答案:A6.遂行冰域救援任务,对冰面作业人员应实施绳索保护,落实()措施。
A、人员一对一跟进保护B、一端设置牢固锚点C、绳索下方全程加设保护垫D、一端连接救生圈正确答案:A7.规格3.8米(长)的橡皮艇,额定载员()人。
A、6~8B、8~10C、4~6D、2~4正确答案:C8.高寒高海拔雪域救助遇险人员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地方向导的指引下展开救援行动B、对被救者采取必要的防寒保暖和供氧措施C、减轻登高负荷.个人保障物资后续跟进D、对被救者检测血氧饱和度正确答案:C9.地下有限空间救援,()、埋压、溺水、坠落、砸伤等易导致救援人员伤亡。
A、挖掘机误操作B、透水C、蛇虫叮咬D、中毒正确答案:D10.涉疫勤务现场制定行动方案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现场指挥员独立作出决定B、会同卫健部门专家共同制定C、规划勤务行动路线D、评估勤务行动安全性和可行性正确答案:A11.进入有核辐射危险的区域,应着(),并携带个人辐射剂量仪。
A、避火服B、核沾染防护服C、防化服D、隔热服正确答案:B12.冰域救援中,()、溺水等易导致救援人员伤亡。
地震后多少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

地震后多少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地震后多少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72小时。
地震救援的时间最好是在地震后的72个小时,这段时间被称之为黄金救援,虽然过了这段时间也可以,但成功率会大大降低。
“黄金72小时”是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这是救援(学)界的共识。
救援界认为,灾难发生之后存在一个“黄金72小时”,在此时间段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
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给伤者透气和生命的机会。
在世界各地历次大地震中,72小时内的国际化救援是最有效的救援方式。
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在72小时期间,灾民的存活率随时间的消逝呈递减趋势。
在第一天(即24小时内),被救出的人员,存活率在90%左右;第二天,存活率在50%-60%;第三天,存活率在20%-30%地震正确逃生方法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从而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
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
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
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
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
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
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
安全自救与互救知识

安全自救与互救知识提醒大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地震时个人避险原则(1)保持镇定;(2)就地避险;(3)切断火源;(4)迅速撤离。
一般情况下,对只有轻微感觉的小地震不必大惊小怪。
若发生破坏性地震,在震前的瞬间会出现地光、地声、初期震动等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预警现象,从开始出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在12秒钟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
在教室:迅速的躲避在课桌下,等待震动过去再撤离到安全地方。
在平房: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座垫、被盖等什物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入的灰尘。
正在用火的应当立即熄灭炉火,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后立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当紧急停车。
在工作间: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汽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在机器、设备和办公家具下躲藏,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在公共场所: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逃生原则1:“蹲下、掩护、抓牢”无数次地震救援案例表明,地震中最危险的时刻,是在晃动最为强烈时,试图强行逃出房屋,或返回房屋试图抢救同伴及某些物品,这些举动会加逃生原则2:最佳路线“停—跑—停”地震其实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平静期。
间隔时间越长,说明震源离你越远。
72小时地震救援黄金时间的时间分配计划

72小时地震救援黄金时间的时间分配计划《72 小时地震救援黄金时间的时间分配计划》地震发生后的第一个 24 小时:在地震发生后的最初时刻,救援工作的重点是迅速展开紧急救援行动,同时进行灾情评估和信息收集。
前 0 6 小时:1、紧急救援队伍应在第一时间出发,迅速抵达受灾区域。
这些队伍包括消防队、武警部队、医疗急救团队等。
他们需要携带必要的救援设备,如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等,尽快进入倒塌的建筑物和废墟中,寻找幸存者。
2、设立临时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救援队伍的行动,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指挥中心需要与上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灾情和救援进展。
3、同时,启动灾情评估工作。
通过卫星图像、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快速了解受灾区域的范围、建筑物破坏程度等情况,为后续的救援工作提供依据。
4、开辟救援通道,确保救援队伍和物资能够顺利进入灾区。
清理道路上的障碍物,修复受损的交通设施。
6 12 小时:1、持续进行生命搜索和救援工作。
扩大搜索范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幸存者的角落。
2、医疗急救团队在现场对救出的伤者进行紧急救治,处理伤口、止血、固定骨折等,并将重伤者迅速送往附近的临时医疗点或医院。
3、建立临时避难所,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如食物、水、帐篷等。
4、组织志愿者参与救援工作,协助救援队伍进行物资搬运、人员疏散等工作。
12 24 小时:1、进一步加强生命搜索和救援工作,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区域,如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重点排查。
2、对救出的幸存者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帮助他们缓解恐惧和焦虑情绪。
3、加强物资调配和管理,确保救援物资能够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4、对灾区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和处理,防止疫情的发生。
地震发生后的第二个 24 小时:在第二个 24 小时内,救援工作逐渐深入,同时开始进行灾后重建的初步规划。
24 36 小时:1、继续全力搜索幸存者,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对已经搜索过的区域进行复查,防止遗漏。
地震救援的时效性 黄金 72 小时

地震救援的时效性黄金 72 小时地震,作为一种突发自然灾害,往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救援行动的时效性至关重要,尤其是黄金72小时内。
本文将探讨地震救援的时效性以及黄金72小时的重要性。
地震救援的时效性是指在地震发生后,救援行动的快速响应和有效组织。
地震瞬间造成的破坏和人员伤亡需要得到及时救助和处理,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更大的灾难。
因此,地震救援的时效性成为评估救援行动效果和救助成功率的重要指标。
黄金72小时是地震救援中的一个重要时间窗口。
根据地震灾害的特点和人体生理生存的极限,在地震发生后的前72小时内,被埋于废墟下的人员的生还几率最大。
这是因为在此期间,被困者的呼吸系统、心脏功能等尚未受到致命性的损害,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只要及时解救,很可能保住他们的生命。
为了确保地震救援的时效性,各级政府和救援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指挥调度机制,以确保救援行动的迅速响应和协调配合。
其次,应培养专业化的救援人员和队伍,提高其救援行动的效率和水平。
此外,还应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救援力量,以应对不同规模地震所导致的灾害。
除了组织机制的建立,科技技术的应用也是提高地震救援时效性的重要手段。
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实时掌握受灾区的情况,并提供多样化的救援方案。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可以快速识别受灾区域、汇报灾情,通过无人机可以进行空中侦察和物资投送等。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地震救援行动的效率和时效性。
尽管地震救援的时效性非常重要,但仅仅依靠黄金72小时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因为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往往是巨大的,一些复杂救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因此,黄金72小时仅仅是地震救援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救援工作不能局限于此,而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和深化。
综上所述,地震救援的时效性是确保救援行动迅速有效的重要因素,而黄金72小时则作为一个重要时间窗口被广泛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灾害后多少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
地震后多少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
地震救援的时间最好是在地震后的72个小时,这段时间被称之为黄金救援,虽然过了这段时间也可以,但成功率会大大降低。
“黄金72小时”是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这是救援(学)界的共识。
救援界认为,灾难发生之后存在一个“黄金72小时”,在此时间段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
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给伤者透气和生命的机会。
在世界各地历次大地震中,72小时内的国际化救援是最有效的救援方式。
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在72小时期间,灾民的存活率随时间的消逝呈递减趋势。
在第一天(即24小时内),被救出的人员,存活率在90%左右;第二天,存活率在50%-60%;第三天,存活率在20%-30%
地震救援方法
折叠生命探测仪
生命探测仪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搜救及检测仪器,主要通过感应人体所发出的超低频电波产生的电场(由心脏产生)找出“活人”位置。
人体发出的超低频电场可穿透钢筋混凝墙、钢板、木板、甚至水。
因此,只要有生命迹象,不论其是否清醒、昏迷、身陷瓦砾堆或躲在集装箱中,均可用生命探测仪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找到。
生命探测仪空旷探测范围可达500米,可透过80厘米厚的普通钢板,探测到生命。
而更加神奇的是,该生命探测仪只探测到人的生命,对其他动物的生命不起作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折叠“蛇眼”
到瓦砾深处救援的第一步是搜索。
幸存者埋在瓦砾堆中,用手去一点点地挖开瓦砾显然太慢,用重型机械去移动又有可能伤着人。
各种搜索仪器可以帮上忙。
“蛇眼”就是一种搜索仪器,它的学名叫“光学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的。
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
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3、声波探测仪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具有夜视功能,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
王教授说,这种仪器有点像现在商场门口测体温的仪器,只是个头比那个大多了,而且带有图像显示器。
地震自救小常识顺口溜
遇地震,莫惊慌,保镇静,少伤亡。
先颠簸,是近震,只摇晃,震必远。
是远震,不用管,若近震,莫等闲。
住楼房,别慌张,到小间,暂躲藏。
厨与厕,牢又坚,跨度小,较安全!
地震逃生常识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
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
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
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
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
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
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
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
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
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
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
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
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
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