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泡沫分离技术在表面活性剂类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厂 污 。匝 亟 匝 垂 区 水 垂
医 耍 至 垂 臣}
匮亟
坚:
殛
匠
及T X一1, 0广泛应用于液体类物品洗涤。 由于其废水 的发泡性及较差的可生化性 , 使建
成 的废 水处理 站 无 法 正 常 运 行 , 即使 运 行 也 达 不 到
整个 处理 工 艺 分 为 污 水 处 理 , 沫 处 理 和 污泥 泡
1 前
言
处 理 三部分 , 图 1 见 。
南京 某 化学 有 限公 司是 一 家 以生产表 面 活性 剂
望 竺墨煎 垂:
IC P A
为 主的 中外合 资 化 学 公 司 , 公 司生 产 的表 面 活 性 该
分别将 A SA O 、X一1 E 、 E 3T 0及 L S各 按 1 L A H 、
3 gL、 m / 、 gL 1 gL 1 gL的浓 度 , 成 m / 5 gL 8m / 、0m / 、2m / 配 溶 液进 行发 泡 试验 , 结果 见 表 1 。
表 1 发 泡 试 验 结 果
液 。经试 验 确 定 : 面 活 性 剂 浓 度 为 10m / 表 0 gL时 , 所产 生 泡沫 液 的量 约 占进 水 量 的 2 % , 为 经济 合 0 较
泡 浓度 为 1 gL 同 时 , 据 试 验 结 果 也 可 推论 , 0m /。 根
经处理后的废水 , 如不再具有发泡性 , 则其表面活性 剂 类 浓度一 定 小 于 1 gL 0m / 。
2 原水 水质 、 量 与工艺 流 程 水
匝
匦亟 ÷ 匦
图 1 处 理 工 艺 流 程
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这些金属离子进入水体后会影响水的质量,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去除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泡沫分离法是一种分子分离方法,具有简单、高效、低成本、环保等特点,已广泛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化学制品分离等领域。
因此,本研究拟探索利用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的可行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利用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的可行性,并优化泡沫分离法的参数以提高去除效率。
三、研究内容1.研究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的机理和基本原理;2.搜集泡沫分离法的相关文献,分析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3.设计并开展一系列实验,考察泡沫分离法对不同浓度、不同pH值的水中铜、镍离子的去除效率;4.优化泡沫分离法的操作参数,如泡沫生成剂的种类和用量、泡沫生成时间、曝气时间、搅拌速度等;5.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泡沫分离法的优化参数和去除效率,探讨其应用前景。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索一种新的水处理方法,为处理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环保的解决方案。
另外,本研究还将为泡沫分离法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推动泡沫分离法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五、研究方法1.搜集文献并学习相关知识;2.设计并进行实验研究,探索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的可行性,确定实验参数;3.分析实验结果,对泡沫分离法优化参数和去除效率进行总结和分析;4.写作研究报告,并撰写论文。
六、预期结果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本研究预期可获得以下结果:1.明确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的机理和基本原理;2.确定泡沫分离法在去除水中微量铜和镍二元金属离子上的应用范围;3.探索泡沫分离法的优化参数,提高去除效率;4.评估泡沫分离法的应用前景,为环保领域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论文)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泡沫分离技术是近些年得到重视的分离技术之一,介绍了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介绍了此技术可分离细胞,可分离富集蛋白质体系,泡沫分离_Fenton氧化工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泡沫分离_Fenton 氧化处理炼油废水,两级泡沫分离废水中大豆蛋白的工艺,聚氨酯泡沫塑料分离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硅片线锯砂浆中硅粉与碳化硅粉的泡沫浮选分离回收,超滤与泡沫分离内耦合应用于表面活性物质浓缩分离的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此技术分离皂苷的有效成分。
关键词:泡沫分离;富集蛋白质;泡沫浮选法;两级泡沫分离;聚氨酯泡沫塑料分离;超滤与泡沫分离0 前言泡沫分离技术可用于分离各种物质——小到离子而至粗大的矿石颗粒。
泡沫浮选法精选矿石已有60年以上的历史。
虽然1937年Langmuir 等已发现离子也有可能应用浮选来提取,可是直到1959年才由Sebba提出泡沫浮选也可能应用于分析技术中。
但实际应用于分析分离还只是近十年左右才实现的。
到目前为止已对Ag、As、Au、Be、Bi、Cd、Ce、Co、Cr、Cu、F、Fe、Hg、In、Mn、Mo、Ni、Pb、Pd、Pm、Ra、Re、Sb、Th、U、V、W等元素以及一些有机物的泡沫分离作了广泛的研究。
1 泡沫分离技术的简介泡沫分离技术是通过向溶液中鼓泡并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与液相主体分离,由于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泡沫层内,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或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结合的任何物质吸附作用使气泡表面的溶质浓缩,清除在液体表面上形成的泡沫,即可除去被浓缩的物质。
泡沫分离是吸附性气泡分离技术中的一种,由于气泡能够以极少量的液体提供极大的表面积,因此如果某种溶质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在气液界面,该溶质在泡沫中的浓度将大于其在主体液相中的浓度。
这种技术最初用于矿物浮选、污水处理等领域。
近年来,基于其在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泡沫分离技术在生物分离特别是分离稀溶液中蛋白质的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泡沫分离技术是近些年得到重视的分离技术之一。
泡沫分离法处理结晶紫染料废水的工艺

2.实验装置 泡沫分离脱色装置主要包括泡沫分离 柱、气泵、气体分布器、转子流量 计、泡沫收集装置等,如图 1 所示. 其中,泡沫分离柱为有机玻璃制成, 高 1200 mm,直径 32 mm,在分 离柱的底部开有一个取样孔.
3.实验方法 1.配制浓度为 20 mg/L 的结晶紫溶液; 2.向其中加入不 同量的表面活性剂 SDBS,搅拌均匀; 3.用量筒取出适量 溶液调整 pH 后,加入 泡沫分离柱; 4.用气体流量计调节进气量,待泡沫分 离柱中没有泡沫层形成时,停止反应; 5.对收集的泡沫进行破泡处理,测量各 参数值.
泡沫分离技术是以气泡为分离介质来 浓集表面 活性物或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络 合的非表面活性物的新 型分离技术。因 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能耗低和不产生 污染等优点,是近些年发展较快的一种分 离技术,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酸性染料和 碱性染料是 2 类重要的 染料. 本实验以结晶紫水溶液为模拟体系, 对泡沫分离处理碱性染料废水的工艺进行 研究.
4.分析方法
配制一定浓度的结晶紫水溶液、结晶紫+SDBS 水溶液,用 U-301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 定不同波长(λ) 下的吸光值(A)。 绘制吸收光谱曲线,如图 2 所示. 以水 作参比, 结晶紫水溶液和结晶紫+SDBS 水溶液最大吸 收峰分别为 585.5 和 586.5 nm,表明 SDBS 的加入对结 晶紫的最大吸收波长影响不大.
结论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捕获剂, 采用泡沫分离法对水溶液中的阳离子染料结晶紫具有 较好的去除效果。 pH、气体流量、表面活性剂浓度和装液量均会 对泡沫分离效果造成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 其影响 程度为pH>气体流量>表面活性剂>浓度>装液量. 最佳工艺操作条件为pH 11.0,气速0.018 m3/h, 活性剂 浓度450 mg/L,装液量500 mL,此时,富集 比为10.3脱色率为93.5%. 该方法操作简便,脱色率高,成本低廉,对染料 废水处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泡沫浮选分离法去除废水中Cr(Ⅵ)的应用研究

泡沫浮选分离法去除废水中Cr(Ⅵ)的应用研究1.引言- 介绍废水中Cr(Ⅵ)的污染问题- 目的:研究使用泡沫浮选分离法去除废水中Cr(Ⅵ)2.泡沫浮选分离法基本原理- 泡沫浮选分离法的定义和作用- 分离原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泡沫特异性吸附污染物,从而分离出来3.实验设计与方法- 材料和仪器- 实验步骤:废水样品的前处理、实验参数的设置、泡沫浮选实验、Cr(Ⅵ)的检测4.实验结果与分析- 不同条件下的Cr(Ⅵ)去除效率- 不同物质的加入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确定最佳实验条件5.结论与展望- 泡沫浮选分离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Cr(Ⅵ)-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引言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
其中,Cr (Ⅵ)污染已成为一种严重的问题。
Cr(Ⅵ)通常来源于电镀、锻造、化学加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含铬化合物,也可以通过自然地下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等途径被排放到环境中。
Cr(Ⅵ)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有非常负面的影响。
因此,寻找高效、经济的Cr(Ⅵ)污染治理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泡沫浮选分离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在处理Cr (Ⅵ)废水方面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泡沫浮选分离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和气体作用,使污染物吸附在气泡上,并随着气泡形成泡沫状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具有去除效率高、使用条件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使用泡沫浮选分离法去除废水中Cr (Ⅵ)的可行性,探讨实验参数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以期为Cr(Ⅵ)污染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新思路。
论文下一部分将介绍泡沫浮选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设计及方法。
然后,展示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泡沫浮选分离法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应用研究。
2.泡沫浮选分离法基本原理泡沫浮选分离法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和气体作用,让污染物吸附在气泡上并随着气泡形成泡沫状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技术

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技术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既要去除废水中的大量表面活性剂 ,同时也要考虑降 低废水的COD 和 BOD 等。
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废水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 目前国内外对于表面活性剂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技术 :1 泡沫分离法泡沫法是发展比较早、并己经有了初步应用的一种物理方法 ,是在含有表面 活性剂的废水中通入空气而产生大量气泡 ,使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吸附于气泡表 面而形成泡沫 ,泡沫上浮升至水面富集形成泡沫层 ,除去泡沫层即可使废水得到净 化。
研究表明,用微孔管布气,气水比6 : 1〜9: 1,停留时间30〜40 min ,泡沫层厚 度0. 3〜0. 4m ,此时泡沫分离对废水中LAS 的去除率可达90 %以上。
宋沁表明当进水LAS 低于70mg/L 时,经处理后的出水LASv5mg/L,LA 平均去 除率>90%。
韦帮森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在10d 连续运行中,进水COD 平均浓度 783.14mg/L,出水COD 平均浓度为49.02mg/L,COD 平均去除率为93.15%出水做 鼓泡试验无泡沫产生,说明表面活性剂浓度小于10mg/L,处理效果好。
泡沫分离法尤其是适用于较低浓度情况下的分离。
但泡沫分离法对表面活 性剂废水的COD 去除率不高,需要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
2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多孔性和大的比表面积 ,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表 面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吸附树脂、硅藻土、高岭土 等。
常温下对表面活性剂废水用活性炭法处理效果较好 量可达到55.8 mg/g,活性炭吸附符合Freundlich 公式。
生后吸附能力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因而限制了其应用剂货源充足、价廉 ,应用较多 ,为了提高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 ,对这类吸附剂研究的重点在于吸附性能、加工条件的改善和表面改性等方面。
吸附法优点是速度 快、稳定性好、设备占地小 ,主要缺点是投资较高、吸附剂再生困难、预处理要 求较高。
泡沫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一般在对蛋白质或者
酶的分离中, 需要用到有机溶剂,而泡沫分离技术在分离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其他 溶剂,唯一加入的外界物质就是空气,并且适合处理稀溶液,能够得到较高的富 集比 。另一方面,由于泡沫分离技术容易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产生气泡,所 以也被用于对废水中表面活性剂的富集与处理。目前,泡沫分离技术已在金属制 造业和渔业中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在食品工业及生化领域中,泡沫分离技术多处 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已被用于蛋白质、多糖及生物活性物质等的分离提取 。相 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泡沫分离技术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0. 引言
泡沫分离技术是指以气泡为载体来分离表面活性物质的一种技术, 所以又叫 做吸附泡沫分离技术 。早在 20 世纪早期,矿物的浮选以及工业废水中表面活 性剂的回收就已经开始应用泡沫分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泡沫分离的应用 开始被拓展到生物分离领域,如分离纯化蛋白质或酶
3 - 5 2 1
16 15
14
通过考虑液体从
plateau 边界和液膜排出,预言了柱中液体滞留量对分离的影响,但是把 plateau 边界看作刚性的;Steiner 认为表面粘度随 plateau 边界而变化,但是他们的结 果和实验观察差别很大;Desai 和 Kumar 假设
18 - 19 17
泡沫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文章对泡沫分离技术进行了介绍。 主要介绍了泡沫复选的原理、 影响因素。以及简要介绍了泡沫复选在现阶段的应用。 关键词:泡沫分离;影响因素;应用
Overview of foam fractionation
The foam fraction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and Abstract : the factors of effect. And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s of foam fractionation in a brief way. Key words:foam fraction;the factors of effect;ap开展了近一个世纪, 为统一泡沫分离的概念, 1964 年 Karger,Grieves 等人 共同推荐并向 IUPAC 提出一项建议,把泡沫分离 技术方法分类如下表所示: 表一 Ⅰ泡沫分离 A 泡沫分离法 B 泡沫浮选法 1. 矿物浮选 2. 粗离子浮选 3. 细粒子浮选 4. 沉淀浮选 5. 离子浮选 6. 分子浮选 C 吸附胶体浮选 Ⅱ非泡沫分离 A 鼓泡分离法 B 萃取浮选法 非泡沫分离过程需要鼓泡, 但不一定形成泡沫层,吸附分离过程在液相主体 中完成。这种分离方法又分为鼓泡分离法与萃取浮选法 。鼓泡分离法是从分离 器底部鼓入气体, 形成的气泡富集了表面活性物质上升至分离器顶部,从而完成 分离、富集的一种方法。溶剂消去法 又称作萃取浮选法、溶剂浮选法。是将一 层与水溶液不相互溶的溶剂置于溶液顶部, 利用泡沫把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 萃取或者富集,从而完成分离任务。 泡沫分离包括泡沫浮选法和泡沫分离法。 泡沫浮选法是利用矿石离子和脉石 离子性质上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捕集剂,使矿物具有亲油性质,并在矿浆中加入 适量的起泡剂, 采用空气鼓泡使脉石下沉和矿石藉泡沫浮出液面,从而使矿物质 富集。 泡沫分离法是使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或能和某一类活性物质络合的溶液中 的溶质,在浮选设备中被选择地吸附在气泡表面而达到与主体溶液分离的目的。 泡沫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分离方法,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国内外的许 多学者对其应用的研究不断增多,并且有一些己经应用到工业中。 因此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 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结合 的其他物质。和其他分离技术相比较,泡沫分离具有设备构造简单、能耗低、成
泡沫分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泡沫分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泡沫分离技术开题报告摘要:泡沫分离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分离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中的潜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和实验研究,我们将深入探讨泡沫分离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引言:泡沫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方法,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原理是利用气泡与固体颗粒或液体相互作用的特性,实现物质的分离和回收。
泡沫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节能高效、设备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矿产资源回收、生物制药等领域。
一、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基于气泡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气泡在液体中产生并上升时,它们会与固体颗粒或液体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
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接触、附着、脱附等过程。
泡沫分离技术可通过调整气泡的大小、浓度和表面性质等参数,实现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分离。
二、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1. 废水处理:泡沫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调整气泡的大小和浓度,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油脂和有机物等污染物。
与传统的沉降和过滤方法相比,泡沫分离技术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和更小的占地面积。
2. 矿产资源回收:泡沫分离技术在矿产资源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气泡注入含有目标矿物的悬浮液中,可以实现矿物与杂质的分离。
泡沫分离技术在金、铜、铅等矿石的提取和精矿的脱泥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 生物制药:泡沫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整气泡的性质和浓度,可以实现生物颗粒(如细胞、酵母等)与培养基的分离。
泡沫分离技术在生物药物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泡沫分离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1)操作简单:泡沫分离技术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高超的技术,易于操作和控制。
(2)节能高效:泡沫分离技术利用气泡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分离,相较于传统的过滤和沉降方法,能耗更低且处理效率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医疗设施的扩展,医院污水成为城市污染的一个主要源
头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去除医院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
泡沫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处理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一、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
1.1 泡沫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泡沫分离技术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气
泡产生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与气泡结合形成泡沫,然后通过气泡离心、脱水、重复产生泡沫,最终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1.2 泡沫分离技术的特点
- 高效性:泡沫分离技术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大大提
高了处理效果。
- 简便性:泡沫分离技术操作简便,设备和工艺流程相对较简单,易于实施。
- 可调性:泡沫分离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污水的特性进行调节和优化,适应性强。
二、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设计和条件
为了验证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条
件包括污水样品的取样和处理、表面活性剂和气泡产生器的选择、泡沫的离心和脱水等。
2.2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表明:
- 泡沫分离技术可以高效去除医院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 泡沫分离技术对于有机物质和药物残留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 不同表面活性剂和气泡产生器的选择会影响泡沫分离技术的处理效果,在实
验中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
2.3 实验讨论和展望
根据实验结果,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
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验来优化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提高泡沫分离技术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此外,泡沫分离技术在工业化应用时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泡沫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
用潜力。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泡沫分离技术能够高效去除医院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的方向。
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泡沫分离技术将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减轻城市污染压力,提高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