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生产质量技术要求(doc 38页)

合集下载

旋转电机规范

旋转电机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机电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机电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机电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91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 5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机电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机电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路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三篇旋转机电篇、第四篇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篇、第五篇蓄电池篇、第十一篇电缆路线篇及第十五篇接地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份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一个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规范的合用范围有所扩大;补充了大型发机电在安装施工及试验验收方面的内容;对氢冷机电的气密性试验作了更严格的规定;增加了氢冷机电对氢气质量和漏氢量的要求;对大型机电的转子存放、保管及起吊、水内冷机电的水质、浇铸转子的安装检查等方面作了修订。

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hnxxsgx(1)

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hnxxsgx(1)

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hnxxsgx(1)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hnxxsgx(1)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55-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21.313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55-87General requirements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代替GB 755-81本标准参照采用IEC34-1(1983)《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旋转电机(以下简称电机),但控制电机及牵引电机除外。

各类型电机凡有本标准未规定的附加要求时,应在该类型电机的标准中作补充规定。

某些类型电机如在本标准的某些条文上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该类型电机的产品标准中作特殊规定。

2术语定义本标准所用的一般术语的定义按GB 2900.25《电工名词术语电机》的规定。

本标准专用的术语的定义如下:2.1定额由制造厂对符合指定条件的电机所规定的,并在铭牌上标明的电量和机械量的全部数值及其持续时间和顺序。

2.2定额值定额中的某一量值。

2.3额定输出功率定额中的输出功率值。

2.4负载表示电机在某一瞬间供给一个电路或一台机械所需要的电量或机械量的全部数值。

2.5空载(运行)电机处于无功率输出的旋转状态(他均处于其正常运行条件)。

2.6满载对电机在额定输出运行时所规定的负载的最大值。

2.7满载功率对电机在额定输出运行时所规定的功率最大值。

注:这一概念也适用于转矩、电流和转速等。

2.8断能停转切断全部电能或机械能的输入,并完全停止运动。

2.9工作制电机承受负载情况的说明,包括起动、电制动、空载、断能停转以及这些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先后顺序。

2.10工作制类型在规定持续时间内由一种或多种恒定负载所组成的连续、短时或周期工作制;或者是负载和转速通常在允许运行范围内变化的非周期工作制。

2.11热稳定电机发热部件的温升在一小时内的变化不超过2k的状态。

电气规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技术要求

电气规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技术要求

电气规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技术要求14.1一般要求14.1.1旋转电机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4.1.2旋转电机的运输、保管,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还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4.1.3选用的设备及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14.1.4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在规定期限内作验收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包装及密封应良好;b.开箱检查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c.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d.按规程要求,外观检查合格。

14.2汽轮发电机和调相机14.2.1 本章适用于容量在6000kW及以上固定厂房内的同步汽轮发电机、调相机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4.2.2电机基础、地脚螺栓孔、沟道、孔洞、预埋件及电缆管的位置、尺寸和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14.2.3采用条型底座的电机应有2个及以上的接地点。

14.2.4电机到达现场后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a.包装完整,在运输过程中无碰撞损坏现象;b.铁心、转子等的表面及轴颈的保护层完整,无损伤和锈蚀现象;c. 水内冷电机定子、转子进出水管管口的封闭完好;d.充氮运输的电机、氮气压力符合产品的要求。

14.2.5 电机到达现场后,安装前的保管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机放置前应检查枕木垛、卸货台、平台的承载能力;b.电机的转子和定子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仓库或厂房内,当条件不允许时,可就地保管,但应有防火、防潮、防尘、保温及防止小动物进入等措施;c.电机存放处的周围环境温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d.转子存放时,不得使护环受力,应使大齿处于支撑位置;e.保管期间应每月检查一次,轴颈、铁心、集电环等处不得有锈蚀,并按产品的要求定期盘动转子;f.对大型发电机定子、转子绕组,应定期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组,当发现绝缘电阻值明显下降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14.2.6电机定子在起吊和搬运中,受力点位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定子上专用吊环的螺扣应全部拧紧。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管理优秀文档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管理优秀文档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管理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文档,欢迎下载)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55-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21.313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55-87General requirements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代替GB 755-811——负载;2——电损耗;3——温度时间图1连续工作制S1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θmax——达到的最高温度1——负载;2——电损耗;3——温度时间图2短时工作制S2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θma 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图3断续周期工作制S3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R——断能停转;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N/N+R·100%时间图4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4D——起动;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R——断能停转;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D+N/D+N+R·100%图5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5D——起动;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F——电制动;R——断能停转;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D+N+F/D+N+F+R·100%图6连续周期工作制S6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V——空载运行;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N/N+V·100%时间图7包括电制动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7D——起动;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F——电制动;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1时间图8包括变速变负载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8D——加速;N1、N2、N3——在恒定负载下运行;F1F2——电制动;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D+N1/D+N1+F1+N2+F2+N3·100%F1+N2/D+N1+F1+N2+F2+N3·100%F2+N3/D+N1+F1+N2+F2+N3·100%△△t(K)由式(1)确定:△电机的额定功率(p)kW(或kV A)断能后间隔的时间S小功率电机P≤5050<P≤200 200<P≤5000 5000<P 153090120按专门协议轴承类别测点测点位置球轴承或滚子轴承A 位于轴承室内,离轴承外圈1)不超过10mm处2)B 位于轴承室外表面,尽可能接近轴承外圈滑动轴承A 位于轴瓦3)的压力区,离油膜间隙1)不超过10mm处2)B 位于轴瓦的其他位置项号电机的部件绝缘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T R E T R E T R E T R E T R E1 a.功率为5000kW(或kV A)及以上电机的交流绕组b.功率为200kW(或kV A)但小于5000kW(或kV A)电机的交流绕组c.功率为200kW(或kV A)及以下电机的交流绕组,但本项的d和e除外2)d.功率小于600/W(或V A)电机的交流绕组2)e.不带风扇自冷式(IC40)电机的交流绕组或囊封式绕组2)-----6060606565651)651)---------75757575----------8080808585851)901)--------1001051051101101051)1101)--------1251251251301301301)1301)---2 带换向器的电枢绕组50 60 - 65 75 - 70 80 - 85 105 - 105 125 -3 用直流励磁的交流和直流电机的磁场绕组,但项4项除外50 60 - 65 75 - 70 80 - 85 105 - 105 125 -注:①对该类电机,I2/In按下式计算:I2/In=0.08-Sn-350/3×104表95交流电机的转速或转差率(在额定负载及工作温度时)a.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1kW(或kV A)及以上1kW(或kV A)以下b.有并励特性的交流电动机的转速保证值的±20%保证值的±30%在最高转速时为同步转速的-3%在最低转速时为同步转速的+3%6并励或他励直流发电机在特性曲线上任一点的固有电压调整率该点保证值的±20%7复励发电机的固有电压调整率(对交流发电机应在额定功率因数下)保证值的±20%,最小为额定电压的3%(在空载和满载电压保证值的两点间作一直线,在任何负载下测得的电压与此直线上同一负载下电压相比的最大偏差应在此容差范围内)8具有短路转子和用规定设备起动的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堵转电流保证值的±20%9 在规定条件下,交流发电机的短路电流峰值保证值的±30%10在规定的励磁下,交流发电机的稳态短路电流保证值的±15%11交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调整率(从空载到额定负载)保证值的±20%,最小为额定转速的±2%12 异步电动机的堵转转矩保证值的-15%,+25%(正容差仅在用户有需要时才作规定)13 异步电动机的最大转矩保证值的-10%,但计及容差后应不小于第7.2条的规定14 转动惯量保证值的+10或-10%15 同步电动机的堵转转矩保证值的-15%,+25%(正容差仅在用户有需要时才作规定)16 同步电动机的失步转矩保证值的-10%,但计及容差后应不小于第7.2条的规定17 同步电动机的堵转电流保证值的+20%18 异步电动机的最小转矩保证值的-15%19 同步电动机的标称牵入转矩保证值的-15%(4)式中:u——线电压的有效值;un——n次谐波电压的有效值;λn——相应于n次谐波频率的加权系数,不同频率的加权系数应从表10查出,图11的曲线供查取插入值用。

中小型旋转电机通用安全要求

中小型旋转电机通用安全要求

中小型旋转电机通用安全要求
为保障中小型旋转电机在生产、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制定本通用安全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通用安全要求适用于中小型旋转电机的生产、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

三、安全要求
1. 生产环节安全要求
(1) 生产厂家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技术能力,制造的旋转电机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品质控制,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确保所有零部件符合质量标准。

(3) 生产过程中应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测部门,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确保旋转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产品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 运输环节安全要求
(1) 旋转电机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震、防潮、防晒、防冻等措施,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2)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避免旋转电机的倾覆和碰撞,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3. 使用环节安全要求
(1) 在使用旋转电机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使用正确。

(2) 使用旋转电机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

(3) 若旋转电机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保证安全使用。

(4)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过载使用,以免对旋转电机造成损坏和安全隐患。

四、结论
中小型旋转电机的安全性是保证其正常运转和使用的前提条件,制定本通用安全要求旨在提高旋转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使用。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旋转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旋转电机的基本技术要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转速稳定性:旋转电机要求在额定负载下转速稳定,不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这需要电机的控制电路具备良好的调速性能,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电机的转速。

2.输出功率:旋转电机的输出功率应能够满足要求的负载,并具备一定的过载能力。

对于大功率电机来说,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以防止电机过热。

3.噪音和振动:旋转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满足工作环境的要求。

一般来说,噪音和振动越小,电机的运行效率越高。

4.能耗和效率:旋转电机的能耗应该尽量降低,以提高电机的效率。

这需要电机的设计和制造具备高效的能量转换能力,并采用低能耗的材料和工艺。

5.可靠性和寿命:旋转电机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长寿命。

这需要电机的设计和制造具备合理的结构和优良的材料,以保证电机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6.安全性:旋转电机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以保障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电机应具备良好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以避免因异常情况引起的事故和损坏。

7.易于维修和保养:旋转电机的设计应方便维修和保养。

需要电机具备易于拆卸和安装的结构,方便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并具备良好的自动保护和自诊断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8.环保性:旋转电机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和工艺,并具备高效的能量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

以上是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的一些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领域和不同需求的电机还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但以上所述是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满足这些基本要求,旋转电机才能正常运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旋转电机规范

旋转电机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91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三篇旋转电机篇、第四篇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篇、第五篇蓄电池篇、第十一篇电缆线路篇及第十五篇接地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一个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规范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补充了大型发电机在安装施工及试验验收方面的内容;对氢冷电机的气密性试验作了更严格的规定;增加了氢冷电机对氢气质量和漏氢量的要求;对大型电机的转子存放、保管及起吊、水内冷电机的水质、浇铸转子的安装检查等方面作了修订。

GB 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 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55-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21.313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55-87General requirements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代替GB 755-81本标准参照采用IEC34-1(1983)《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旋转电机(以下简称电机),但控制电机及牵引电机除外。

各类型电机凡有本标准未规定的附加要求时,应在该类型电机的标准中作补充规定。

某些类型电机如在本标准的某些条文上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该类型电机的产品标准中作特殊规定。

2术语定义本标准所用的一般术语的定义按GB 2900.25《电工名词术语电机》的规定。

本标准专用的术语的定义如下:2.1定额由制造厂对符合指定条件的电机所规定的,并在铭牌上标明的电量和机械量的全部数值及其持续时间和顺序。

2.2定额值定额中的某一量值。

2.3额定输出功率定额中的输出功率值。

2.4负载表示电机在某一瞬间供给一个电路或一台机械所需要的电量或机械量的全部数值。

2.5空载(运行)电机处于无功率输出的旋转状态(他均处于其正常运行条件)。

2.6满载对电机在额定输出运行时所规定的负载的最大值。

2.7满载功率对电机在额定输出运行时所规定的功率最大值。

注:这一概念也适用于转矩、电流和转速等。

2.8断能停转切断全部电能或机械能的输入,并完全停止运动。

2.9工作制电机承受负载情况的说明,包括起动、电制动、空载、断能停转以及这些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先后顺序。

2.10工作制类型在规定持续时间内由一种或多种恒定负载所组成的连续、短时或周期工作制;或者是负载和转速通常在允许运行范围内变化的非周期工作制。

2.11热稳定电机发热部件的温升在一小时内的变化不超过2k的状态。

2.12负载持续率负载时间(包括起动和电制动)与工作周期的持续时间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13堵转转矩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转子堵住时测得的最小转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55-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21.313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55-87General requirements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代替GB 755-81本标准参照采用IEC34-1(1983)《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旋转电机(以下简称电机),但控制电机及牵引电机除外。

各类型电机凡有本标准未规定的附加要求时,应在该类型电机的标准中作补充规定。

某些类型电机如在本标准的某些条文上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该类型电机的产品标准中作特殊规定。

2术语定义本标准所用的一般术语的定义按GB 2900.25《电工名词术语电机》的规定。

本标准专用的术语的定义如下:2.1定额由制造厂对符合指定条件的电机所规定的,并在铭牌上标明的电量和机械量的全部数值及其持续时间和顺序。

2.2定额值定额中的某一量值。

2.3额定输出功率定额中的输出功率值。

2.4负载表示电机在某一瞬间供给一个电路或一台机械所需要的电量或机械量的全部数值。

2.5空载(运行)电机处于无功率输出的旋转状态(他均处于其正常运行条件)。

2.6满载对电机在额定输出运行时所规定的负载的最大值。

2.7满载功率对电机在额定输出运行时所规定的功率最大值。

注:这一概念也适用于转矩、电流和转速等。

2.8断能停转切断全部电能或机械能的输入,并完全停止运动。

2.9工作制电机承受负载情况的说明,包括起动、电制动、空载、断能停转以及这些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先后顺序。

2.10工作制类型在规定持续时间内由一种或多种恒定负载所组成的连续、短时或周期工作制;或者是负载和转速通常在允许运行范围内变化的非周期工作制。

2.11热稳定电机发热部件的温升在一小时内的变化不超过2k的状态。

2.12负载持续率负载时间(包括起动和电制动)与工作周期的持续时间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13堵转转矩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转子堵住时测得的最小转矩。

2.14堵转电流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转子堵住时从供电回路输入的稳态电流有效值。

2.15(交流电动机的)最小转矩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从零转速到相应于最大转矩的转速之间所产生的最小的转矩。

本定义不适用于转矩随转速的增加而连续下降的异步电动机。

注:该数值适用于不包括瞬变效应的通用转矩特性。

2.16(交流电动机的)最大转矩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运行温度和连速不发生突降时所产生的最大的转矩。

本定义不适用于转矩随转速的增加而连续下降的异步电动机。

注:该数值适用于不包括瞬变效应的通用转矩特性。

2.17(同步电动机的)失步转矩同步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励磁电流以及运行温度和同步转速产生的最大转矩。

2.18冷却将电机内部由于损耗而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给初级冷却介质,并提高该冷却介质的温度这一过程称为冷却。

受热的初级冷却介质可用温度较低的新介质取代,或通过冷却器用次级冷却介质加以冷却。

2.19冷却介质传递热量的介质(液体或气体)。

2.20初级冷却介质温度比电机某部件低的一种介质(液体或气体),它与电机该部件接触,并将其放出的热量带走。

2.21次级冷却介质温度比初级冷却介质低的一种介质(液体或气体),它通过冷却器将初级冷却介质放出的热量带走。

2.22直接冷却(内冷)绕组一种绕组,其冷却介质流经位于主绝缘内部且与绕组形成整体的空心导体、导管或通道。

2.23间接冷却绕组用2.22条以外的其他方式冷却的绕组,如绕组下表明是直接冷却还是间接冷却,则均理解为间接冷却绕组。

注:除2.18~2.23条以外的关于冷却和冷却介质的其他定义,参照GB 1993《电机冷却方法》2.24附加绝缘为了防止因基本绝缘损坏而发生触电事故,在基本绝缘之外增加的独立的绝缘。

2.25转动惯量物体对于轴线的(动态)转动惯量,等于其质量微元与微元到轴线的距离(半径)平方乘积的总积。

注:该物理量的字母符号为J,单位用kg·m2表示。

2.26等效热时间常数等效热时间常热是用以取代几个单独时间常数的常数,以近似地确定绕组内电流发生阶跃性变化后的温度变化过程。

2.27囊封式绕组用模塑绝缘完全封闭或密封的绕组。

2.28实际平衡的电压系统在多相电压系统中,如电压的负序分量不超过正序分量的1%(长期运行)或1.5%(不超过几分钟的短时运行),且电压的零序分量不超过正序分量的1%时,即称为实际平衡的电压系统。

2.29实际对称的回路由平衡的电压系统所供电的回路中,如电流的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均不超过正序分量的5%,即称为实际对称的回路。

2.30电压的实际正弦波形如电压波形的正弦性畸变率不超过5%,即称为实际正弦波形。

2.31实际无畸变回路由正弦波电压供电的回路中,如电流的正弦性畸变率不超过5%,即称为实际无畸变回路。

2.32电压(电流)波形正弦性畸变率电压(电流)波形中不包括基波在内的所有各次诸波有效值平方和的平方根值与该波形基波有效值的百分比。

2.33电压的电话谐波因数(THF)电压波形中基波与各次谐波有效值加权平方和的平方根值与整个波形有效值的百分比。

2.34标称牵入转矩同步电动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和励磁绕组被短路的条件下,以感应电动机方式运行于95%同步转速时所产生的转矩。

2.35发电机的电压调整率由于负载变化而引起的电压变化、用额定电压的百分数或标么值表示。

注:一般考虑满载与空载之间的电压变化。

2.36发电机的固有电压调整率在负载变化而转速保持不变时所出现的电压变化,其数值完全取决于发电机本身的基本特性。

用额定电压的百分数或标么值表示。

2.37电动机的转速调整率由于负载变化而引起的转速变化,用额定转速的百分数或标么值表示。

2.38电动机的固有转速调整率在负载变化而供电电压及频率保持不变时所出现的转速变化,其数值完全取决于电动机本身的基本特性。

用额定转速的百分数或标么值表示。

2.39电机的实际冷状态电机每一部件的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不超过2k时,即称为电机的实际冷状态。

2.40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开路电压当转子静止时,对定绕组施以额定电压而转子绕组开路,在集电环间所产生的电压。

2.41小功率电动机折算到1500r/min时连续额定功率不超过1.1kw的电动机。

3工作制与定额3.1工作制的表达与定额类别的先用规则3.1.1工作制工作制可用3.2条所规定的类型或按用户提出的其他工作制的要求予以说明。

3.1.2工作制的表达用户应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工作制。

在负载不变或按已知方式变化的情况下,工作制可用数字或用变量的时间程序图来表达。

如果时间程序不明确,则应从S2~S8工作制中选择一个假设的时间程序,但其繁重程序应不低于实际情况,或采用S9工作制如未表明所需的工作制,则认为是S1工作制。

3.1.3定额定额由制造厂按3.3条所规定的类型选用。

一般选用以S1工作制为基准的最大连续定额或以S2工作制为基准的短时定额。

如不合适,可按实际需要选用以S3~S8工作制之一为基准的周期工作定额或以S9工作制为基准的非周期工作定额。

3.1.4定额类型的选用一般用途的电机,其定额应为最大连续定额,并能按S1工作制运行。

如用户未提出电机的工作制,则认为是S1工作制,而其定额为最大连续定额。

短时使用的电机,其定额应为以S2工作制为基准的短时定额,并按3.4条的规定作出标志。

对用于可变负载包括空载、断能停转的电机,其定额应为以S3~S8工作制之一为基准的周期工作定额,并按3.4条的规定作出标志。

对用于转速变化、负载亦变化(包括过载)并作非周期运行的电机,其定额应为以S9工作制为基准的非周期工作定额,并按3.4条的规定作出标志。

对按S3~S9工作制之一选用定额的电机,通常采用等效连续定额作试验。

在用户与制造厂双方达成协议时,也可按实际的或假定的工作制进行试验。

但此种作法一般不是切实可行的。

在确定定额时,对S1~S8工作制,取恒定负载值作为额定输出,电动机用W表示,发电机用V A表示,见3.2.1~3.2.8条,恒定负载运行时间“N”见图1~8;对S9工作制,取适当的满载值作为额定输出,见3.2.9条和图9中的“Cp”。

3.2工作制的分类工作制分为如下9类,它们主要适用于电动机,但其中某几类也适用于发电机(如S1和S2)。

3.2.1连续工作制——S1工作制在恒定负载下的运行时间足以达到热稳定(见图1)。

3.2.2短时工作制——S2工作制在恒定负载下按给定的时间运行,该时间不足以达到热稳定,随之即断能停转足够时间,使电机再度冷却到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在2k以内(见图2)。

3.2.3断续周期工作制——S3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见图3)。

这种工作制中每一周期的起动电流不致对温升产生显著影响。

3.2.4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4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对温升有显著影响的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见图4)。

3.2.5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5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对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一段快速电制动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见图5)。

3.2.6连续周期工作制——S6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空载运行时间,但无断能停转时间(见图6)。

3.2.7包括电制动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7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电制动时间,但无断能停转时间。

(见图7)。

3.2.8包括变速变负载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8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在预定转速下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或几段在不同转速下的其他恒定负载的运行时间(例如变极多速异步电动机),但无断能停转时间(见图8)。

注:S3~S8工作制每周期的持续时间很短,不足以使电机达到热稳定。

3.2.9负载和转速非周期变化工作制——S9工作制负载和转速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的非周期工作制,这种工作制包括经常过载,其值可远远超过满载(见图9)。

1——负载;2——电损耗;3——温度时间图1连续工作制S1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θmax——达到的最高温度1——负载;2——电损耗;3——温度时间图2短时工作制S2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图3断续周期工作制S3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R——断能停转;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N/N+R·100%时间图4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4D——起动;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R——断能停转;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D+N/D+N+R·100%图5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5D——起动;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F——电制动;R——断能停转;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D+N+F/D+N+F+R·100%图6连续周期工作制S6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V——空载运行;θ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N/N+V·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