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假言推理不可不知的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一、常见关联词及关键词的推理形式假言命题常常涉及一些关联词或者关键词,当出现了这些关联词或关键词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样才能写出一个正确的推理形式来。
1.关联词(1)如果A,那么B;若A,则B;只要A,就B;要想A,就必须B(AB)(2)只有A,才B(BA)(3)除非A,否则B(非BA;非AB)2.关键词A是B的充分条件(AB)B的充分条件是A(AB)A是B的必要条件(BA)B的必要条件是A(BA)A是B的前提(重要条件、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缺一不可的)(BA)二、假言命题中涉及真假话问题当假言命题涉及真假话问题的时候,要去找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假言命题(AB)的矛盾命题写成(A且非B)。
矛盾是一真一假,根据矛盾的这个特性去解决真假话问题。
【例题】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C.矿工1的断定为真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将四人说的话,用简单的逻辑形式表示出来:值班主任:操作问题矿工1:违反安全规程且非操作问题矿工2:操作问题违反安全规程安全员:操作问题且非违反安全规程由此可知,矿工2和安全员所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
由于题干说“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因此值班主任和矿工1的话均为假话。
值班主任的话为假,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矿工1的话为假,可以得出“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由于安全员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它要为真必须两个联言肢都为真,因此安全员的话为假。
那么矿工2的断定就为真。
行测判断推理做题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做题技巧
以下是 8 条关于行测判断推理做题技巧:
1. 哎呀,判断推理里的图形推理可不能瞎猜呀!比如说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图形,你得学会找规律呀!像有的图形可能是在考旋转、对称啥的,你得瞪大眼睛仔细观察呀!别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比如说那道题,几个图形的位置明显有变化,你还看不出来是旋转规律吗?
2. 嘿,定义判断可别死脑筋呀!别一字一句死磕,要抓住关键信息懂不懂!有时候就像在大海里捞针,得把那根关键的针找出来!比如那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判断,你就找核心的几个点呀,别啥都往脑子里塞!那不是白费力气嘛!
3. 哇塞,在做类比推理的时候,一定要脑洞大开呀!想想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要局限于表面呀!就像找朋友一样,得找到它们内在的联系!看那道“苹果和水果”,这不是很明显的种属关系吗?还不赶紧选出来!
4. 注意啦,逻辑判断可没那么容易!别掉以轻心哦!要像侦探一样去分析!特别是那些推理题,得一环扣一环地去思考呀!比如说那道谁是罪犯的题,你得从各种条件里抽丝剥茧呀,难道还能随便猜吗?
5. 嘿嘿,加强削弱题可不能瞎蒙呀!得看清论点论据呀!就像打仗一样,得找到敌人的弱点去攻击或者防守!比如那道说某个政策好的题,你就得考虑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呀,不能人家说啥就是啥呀!
6. 告诉你哦,做判断推理速度也很重要呀!别磨蹭半天还没个结果!有些题一看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想,就别浪费时间啦!就像跑步比赛,你慢悠悠的能拿第一名吗?比如说那道特别明显的排除法就能做的题,赶紧选了往下走呀!
7. 记住哈,平时要多练习判断推理呀!不然考试的时候手忙脚乱可不行呀!把那些题型都摸熟了,就像老朋友一样,还怕它考你吗?就像学骑自行车,多骑几次就熟练啦!
8. 总之呀,判断推理有技巧。
行测假言命题的推理方法及技巧

首先教大家如何辨别一道题目是否在考察假言命题推理这个考点。
辨别一个句子是否是假言命题首要最简单的方法是是看一些句子是否有逻辑连接词:如果……那么……、只有……才……、……必须……、因为……所以……、除非……否则……,等关联词都是考试中常见的逻辑连接词。
但是有的题干中并找不到逻辑连接词,我们该怎么办?就一定不是假言命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题目都善于伪装自己,并不出现具体的连接词,但是其实是可以转化成假言命题进行解答的。
例如,A是B必不可少的条件/A是B不可或缺的条件/A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类的都可以转化成一个假言命题,只要分清出谁在前谁在后就可以。
初次之外一般是前推后。
例题,2012年国家的一道题目的题干就是“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
再解答题目的时候就首先可以转化成只有有大量资本支持,发展中国家才能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和只有有高储蓄率,才能获得大量资本”。
继续解题就可以了。
【推理规则】只要知道一道题目是考查复言命题推理的题目,那么解答它就显得很简单了。
对于假言命题考生只需要记住一个推理规则: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考生只需要记住一个规则即可。
在做题的时候尽可以将题干中的假言命题都转换成一种。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做题习惯,选择都转换成哪种命题。
一般地,均转化成前推后的形式比较符合大多数考生的思考习惯,因为前推后是正着进行推理。
例如,如果A,那么B,其逻辑关系即为A→B;而只有A,才B,其逻辑关系则为A ←B(即B→A)。
考生们在假言命题逻辑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别。
【例题】(2011年国家114)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试题分析】题干包含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逻辑中的假言命题

“我爱你,可以是我非你不爱,也是若不是爱你的,则不是我”你会想说“等等等,最后一句您是怎么得来的?”其实这就涉及到了我们逻辑中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这一知识点。
逆否命题考查难度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但是在我们考试卷中经常出现。
那么拿到一道假言命题的题目我们如何区分是不是考查逆否命题这个知识点?如果确定是考查这个知识点我们该如何解题呢?跟着学习一下吧1. 什么是逆否命题如果两个命题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互为逆否命题。
原命题为:若a,则b;逆命题为:若b,则a;否命题为:若非a,则非b;逆否命题为:若非b,则非a。
2. 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真假性原命题:若是我,则是人;逆命题:若是人,则是我;否命题:若不是我,则不是人;逆否命题:若不是人,则不是我;原命题是正确的.所以逆否成立。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是等价关系3. 假言命题中逆否命题的作用(1) 正向筛选当题干问题问到"题干为真,选项哪个为真",就说明这道题目在考查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
因为只有逆否命题与原命题是等价关系。
【例1】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问:如果上述陈述为真,则下列哪项必定为真?A.如果你离开我、抛弃我,我便不和你生死相依B.你如果不抛弃我,我就嫁给你C.只有我生死相依,你才会不离不弃D.除非你不离不弃,否则我生死相依【参考解析】答案:C。
题干中的联结词“若…”提示我们,题干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写出推理式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通过问法,我们可以知道是在考察我们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所以整合选项,发现,A项为“离开我抛弃我→不生死相依”为否命题,排除;题干中没有提到“嫁给你”的问题,所以B排除;C项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故写成“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与题干一致。
D项,写出推理式为“不生死相依→不离不弃”,与题干不一致。
故选C。
(2) 反向排除因为当题干问法是"除了哪项,均为真"时,那说明在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推理出来的形式是一样的,有一个推理出来与其他三个不一样。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题解答技巧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①O从来不说谎;
②P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这三天说谎,其余时间都讲真话;
③Q在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这三天说谎,其余时间都讲真话。
根据以上条件,今天是星期几?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四D.星期天
【解析】将A项代入,假设今天是星期一,那么P说假话,而昨天是周日,P昨天说真话,符合题意,但Q今天说真话,昨天也说真话,不符合题意,排除。同理,将B项代入也不符合题意,排除。将C项代入,假设今天是星期四,P今天说真话,昨天说假话,Q今天说假话,昨天说真话,符合题意。故选C
【例题】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对在这些作坊工作的手工艺人,考古学家在论断时做的假设是( )。
A.他们住在作坊附近
B.他们不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
C.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富有的中等阶级的成员
D.他们的产品原料与供贵族享用的珠宝所用的原料不同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因此得出结论”,其前后分别为题干论证的论据和论点。题干论证为:“作坊所在地离贵族居住地有一定的距离”→“作坊制作的珠宝是供给一些中等阶级而不是供给贵族的”
公务员的逻辑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公务员的逻辑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公务员考试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之一,而逻辑推理题是其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了解逻辑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方法与技巧,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理解常见逻辑推理题的题目类型在公务员考试中,逻辑推理题主要包括假设推理、逆向推理、因果关系、推理关系、排除干扰、逻辑悖论等题型。
了解这些题目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1.假设推理题:要求根据提供的前提条件,推断出相应的结论。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仔细分析前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2.逆向推理题:给出某个结论,要求根据这个结论反推出对应的前提条件。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通过逆向思维,推断出可能的前提条件。
3.因果关系题:涉及到因果关系的题目,要求分析因果链条中的环节,确定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4.推理关系题:给出一系列事实或条件,要求根据这些事实或条件进行推断。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推理。
5.排除干扰题:给出一系列选项,其中一个选项与其他选项不符,要求找出与其他选项不符的那一个。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细致分析每个选项,排除干扰项。
6.逻辑悖论题:给出一系列陈述,要求判断这些陈述是否存在逻辑矛盾或逻辑悖论。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仔细分析每个陈述,看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二、掌握逻辑推理题的解题技巧在解答逻辑推理题时,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选出答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1.审题:在解答逻辑推理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和给出的信息。
只有充分理解题目,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答。
2.分析选项:对于给出的选项,我们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的含义和逻辑关系。
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并综合分析其他选项,找出最合逻辑的选项作为答案。
3.利用排除法:在解题时,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再从剩下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逻辑的答案。
公务员考试真假判断三大绝招

公务员考试真假判断三大绝招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真假判断型逻辑题属于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中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其特征一般是给出来几个论断,然后这几个论断中有一个是真的,或者有一个是假的,让考生选择出一个正确答案。
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也出现了几个论断中有两个是真的,或者两个是假的,让考生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本文中,华图蔡老师归纳了攻克真假判断型逻辑题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首先找矛盾,其余是关键真假推理题是逻辑判断中比较容易的一类题,这类题目中的条件都没有确定,但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
因此可以利用矛盾来解题。
所谓矛盾,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构成矛盾关系。
例如,一个人如果是男的,那么他肯定不是女的,反之,如果一个人是女的,那么她肯定也不是男的,男和女就是矛盾关系。
但一张纸如果不是黑的,可能是白的,还可能是其他颜色,那么,黑和白就不是矛盾关系。
那找矛盾对公务员考试的真假推理题有什么作用呢?先来看这样一道真题: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
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华图解析:这道题就是典型的真假判断型逻辑题,首先看看四句话中是否存在矛盾关系。
在这里可以用做简化来解题,例如“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这句话可以简化为“甲:非甲”,这样的优点是能够使矛盾一目了然。
这四句话最后简化为:甲:非甲乙:丁丙:乙丁:非丁很清楚的看到,乙和丁两个人的话存在矛盾关系,矛盾关系里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公务员中的行测判断推理题解题步骤与技巧

公务员中的行测判断推理题解题步骤与技巧作为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必考内容,行测判断推理题对于考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在解题过程中,正确的步骤和合理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公务员中的行测判断推理题解题步骤与技巧。
一、理解题目要求在解决任何问题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要求。
行测判断推理题通常会给出一段情境和一些陈述,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判断陈述的真伪或推理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是解题的基础。
二、审题找关键词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考生需要细致审题,找出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在题目中表达出问题的核心或者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信息。
通过找出关键词,可以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寻找线索,解答问题。
三、筛选信息在审题找关键词的基础上,考生需要对题目中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
通常情况下,题目会提供一些陈述或情境,其中有些信息是与问题解答无关的,需要通过筛选排除。
找出与问题解答有关的信息,可以使解题过程更加高效。
四、推理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考生需要运用推理分析的方法来解答问题。
推理分析是指通过对已有信息的分析和推断,得出新的结论。
在解答判断推理题时,常见的推理分析方法包括假设法、排除法、类比法等。
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推理方法,可以更好地解答问题。
五、验证答案在得出答案之后,考生需要进行答案的验证。
验证答案是检查自己的推理结果是否合理和正确的过程。
在验证答案时,可以通过重新审题、复读题目要求和重新分析信息的方式,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六、切勿主观臆断在解答行测判断推理题时,考生需要避免主观臆断。
主观臆断是指根据个人主观意识或情感做出判断而忽略了客观事实的情况。
为了确保答案的客观合理,考生需要通过客观的信息和推理过程来得出结论。
七、多练习,提高解题能力解答行测判断推理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而这些都是通过多练习来积累和提高的。
考生可以通过做模拟题、参加刷题班等方式,不断地练习解答行测判断推理题,从而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汇总>>>安徽公务员历年真题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假言推理不可不知的方法
通过最新安徽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安徽中公教育整理了安徽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公考行测考试中,假言命题一直都是出题人青睐的考点之一,因此要想做对假言命题,必须把握好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假言命题有一类考查形式就是在题干中给出一个或者多个假言命题的推理形式,让考生找出“下列正确的选项”或者求出“以下也为真的一项”,需要考生把握好假言命题规则所说的“肯前能推出肯后”以及“否后能推出否前”,其它形式均不能进行“肯定是”的推出,由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就游刃有余了。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两个列子,更加清晰地展示给各位考生。
【例题】
若风大,就放飞风筝;若气温高,就不放飞风筝;若天空不晴朗,就不放飞风筝。
假设以上说法正确,若放飞风筝,则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Ⅰ.风大Ⅱ.天空晴朗Ⅲ.气温高
A.Ⅰ
B.Ⅱ
C.Ⅲ
D.Ⅰ和Ⅱ
【中公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前提是由三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组成的,根据关联词可以将三个假言命题的推理形式写出,如第一个是风大推出放飞风筝;第二个气温高推出不放飞风筝;第三个填空不晴朗推出不放飞风筝。
故在根据我们所说的假言推理规则,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处已知条件是“放飞风筝”,肯定了第一个命题的后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前件,Ⅰ错误;否定了第二个命题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气温不高”,Ⅲ错误;否定了第三个命题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天空晴朗”,Ⅱ正确。
故答案选B。
【例题】
美美是一名市内装饰设计师,她今年买了新房,自己负责全部的装修设计。
出于工作需要,她把卧室改造成了一个大大的书房,平时就在书房里画设计图。
美美还在书房的阳台处设置了健身区域。
冬夜,除非下雪或者刮风,否则美美肯定会在阳台上做瑜伽。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是美美在无风的冬夜所做的
A.画设计图
B.在阳台上做瑜伽
最全汇总>>>安徽公务员历年真题
C.如果没有下雪,她就在画设计图
D.如果没有下雪,她就在阳台上做瑜伽
【中公解析】
此题就是略微复杂一些的假言推理的考查,因为涉及到了选言命题的知识,但是无论怎样,解决此题的核心思想不变,依然要考虑假言的推理规则。
具体如下,根据题干最后一句可知“只有下雪或刮风,美美才不在阳台上做瑜伽”,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已知没有刮风,如果再加上“没有下雪”这一前提,则否定前件可以得到否定的后件,即美美在阳台上做瑜伽,故D项正确。
以上就是解决公考逻辑推理中假言命题推理规则的角度,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可以通过两道例题以及具体的解析方法,给各位考生提供一定的借鉴,进而能够在考场快速准确地
解决此类问题!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安徽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公务员考试题库系统邀请您一同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