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比热容比测定-长春大学物理中心

合集下载

气体比热容比测量word资料10页

气体比热容比测量word资料10页

气体比热容比的确定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C p,m 与定容摩尔热容C v,m 之比VmPmC C v =为气体的比热容比,也叫泊松比。

它在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const pV m v =)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量。

通过对v 的测定,能对绝热过程中的泊松方程(const pV m v =)和泊松比v 进一步理解。

一、试验目的1.了解用共振法测量气体比热容比的原理; 2.掌握比热容比的测量方法; 3.加深对共振现象的理解;4.进一步理解绝热过程的泊松方程(const pV m v =)和泊松比ν的含义。

二、仪器设备ν测定仪、游标卡尺、物力天平、气压计。

三、试验原理 泊松比 VmPm C C v =(8-1)理想气体有R iC vm 2=(8-2 ) R i R C C Vm pm22+=+= (8-3 )式中 R ——摩尔气体常数,R=8.31J/mol ·K;i ——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i=3;双原子分子i=5;多原子分子i=6。

将(8-2 )和(8-3 )式代入(8-1 )式,得ν=(i+2)/i (8-4)由此可见,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比ν,仅仅与气体分子的自由度i 有关。

对单原子分子的气体,ν=5/3=1.67,对双原子分子的气体,ν=7/5=1.40,对多原子分子气体,ν=8/6=1.33。

现在假设有一个容器,内装待测气体,由一个质量为m 的活塞将其与外界隔绝,且与外界处于平衡状态。

外界的压强为ρ0,气体长为l 0,活塞截面积为S 。

此时气柱的体积为S l V 00=。

建立坐标,如图8-1所示,当活塞产生一个小位移时,气柱体积变为 如果这是一个绝热过程,则有 即 v v v S x l p S l p )()(000-= 化简得 v l x p p --=)1(00 由于x 是小位移,故x/ l 0<<1。

取一级近似,有 这时活塞两边压强不相等,活塞受力 kx l vxSp S p p F -=-=-=000)( (8-5) 式中00l vSp k =是一个常量。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手册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手册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比⎪⎪⎭⎫⎝⎛=V P C C γ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

γ是一个常用的物理量。

在描述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时,γ成为了联系各个状态参量(P 、V 和T )的关键参数:(绝热过程,P 、V 之间满足关系:) C PV =γ(1) 气体的比热容比γ除了在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的过程方程中起重要作用之外,它在热力学理论及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热机的效率、声波在气体中的传播特性都与之相关。

γ的测量方法很多,传统测量方法是热力学方法[1](绝热膨胀法)来测量,其优点是原理简单,而且有助于加深对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的了解,但是实验者的操作技术水平对测量数据影响很大,实验结果误差较大。

本实验采用振动法[2]来测量,即通过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来推算出γ值)。

振动法测量具有实验数据一致性好,波动范围小,误差较小等优点。

[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振动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练习使用物理天平、螺旋测微器、数字式周期记录仪、大气压计等。

[ 实验原理 ]图-1 图-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本实验以贮气瓶A内的空气作为研究的热力学系统。

在贮气瓶A正上方连接玻璃细管B,并且其内有一可自由上下活动的小球C,由于制造精度的限制,小球和细管之间有0.01mm 到0.02mm 的间隙。

为了弥补从这个小间隙泄漏的气体,通过气泵持续地从贮气瓶的另一连接口D注入气体,以维持瓶内的压强保持恒定。

适当调节气泵输出的流量,可以使小球在玻璃细管B内(中央一侧有一小孔K 附近,如图-2所示)在竖直方向上来回振动:当小球在小孔K 的下方并向下运动时,贮气瓶中的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加;而当小球经过小孔向上运动时,气体由小孔膨胀排出,压强减小,小球又落下。

其振动周期可利用周期记录仪测量出来。

若小球质量为m ,直径为d ,当其出于平衡状态时,瓶内气压P 和大气压强0P 之间满足关系:20)2/(d mgP P π+= (2) 当小球由平衡位置向下运动一个小距离x ,这导致贮气瓶内的压强变化dP ,从而小球所受合力F 为:dP d F 2)2/(π= (3)由牛顿运动方程ma F =,得:222)2/(dtxd m dP d =π (4)另一方面,由于小球振动很快,可以近似作为绝热过程处理,于是贮气瓶内气体的压强P ,直和体积V 满足(1)式的绝热方程。

大学物理空气比热容实验指导书

大学物理空气比热容实验指导书

U T0 ) ④ 当瓶内气体温度 T1 升至室温 T0, 且压强稳定后, 此时瓶内气体状态为Ⅲ (p2、 T0) , 记下 ( U p2 、 。
每次测出一组压强值 p0、p1、p2,求 。重复 6~10 次,计算 的平均值和不确定度(只考虑 A 类不 确定度) 。 (4) 注意事项 ① 实验前应检查系统是否漏气,方法是关闭放气阀 A,打开充气阀 B,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使瓶内 压强升高 1000~2000Pa 左右,观察压强是否稳定,若始终下降则说明系统有漏气之处,须找出原因。 ② 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是放气要进行得十分迅速。即打开放气阀后又关上放气阀的动作要快捷,使瓶内 气体与大气相通要充分且尽量快的完成。注意记录 UP、UT。 ③ 转动充气阀与放气阀的阀门时,一定要一手扶住玻璃阀门,另一只手转动活塞。
p (3)
Ⅰ(p1V1T0)
由(3)式可以看出,只要测得 p0、p1、p2 就可求得空气 。 (2) AD590 集成温度传感器 AD590 是一种新型的电流输出型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为55℃ —150℃。当施加+4—+30V 的激励电压时,这种传感器起恒流源的 作用,其输出电流与传感器所处的热力学温度 T(单位 K)成正比, 且转换系数为 Kc=1A/K 或 1A/℃。如用摄氏度 tc 表示温度,则输 出电流为
U i U 0 K P ( pi pc )
(4) (5)
C D
Kp
Um U0 pc
其中 pi——被测气体压强; pc——大气压强; Ui——C、D 两端压差为 pipc 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 ; Uo——C、D 两端压差为零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 Um——C、D 两端压差为 pc 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 由此我们便可由下面的公式(6)求出气体的压强。

气体比热容的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比热容的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比热容的测定实验报告气体比热容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气体比热容是研究气体热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变化和压强变化,来确定气体的比热容。

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气体的热力学性质以及热传导的规律。

实验原理:实验中使用的是恒压热容计法。

在恒定压强下,通过加热或冷却气体,使其温度发生变化,然后测量温度变化量和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从而计算出气体的比热容。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热容计放置在恒温水槽中,使其与水槽内的水温达到平衡。

2. 实验装置设置:将恒温水槽连接至恒温水源,确保水温的稳定。

3. 实验开始:将待测气体充入热容计中,并调整恒温水槽中的水温,使其与热容计内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

4. 加热:通过电炉加热热容计,使气体温度升高。

同时,使用温度计记录气体的温度变化。

5. 记录数据:在加热过程中,记录下气体温度的变化,并测量所吸收的热量。

6. 冷却:关闭电炉,使热容计冷却。

同样地,记录气体温度的变化,并测量所释放的热量。

7.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气体的比热容。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气体温度与吸收/释放的热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曲线的斜率,我们可以计算出气体的比热容。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气体的比热容存在差异,这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所致。

此外,实验还可以进一步探究气体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量气体的比热容,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比热容会略微增加。

这是因为高温下,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导致比热容的增加。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

例如,由于实验设备的不完善或操作不当,会导致温度测量的误差。

此外,气体的压强变化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比热容的测量结果。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使用更精确的温度计来测量气体的温度变化。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

装订线 装 订线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实验类型: 测定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测定空气的定压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之比k二、实验内容和原理测定比热容比的方法有好多种。

本实验通过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k 值。

实验基本装置如图1-1所示,振动物体小球的直径比玻璃管直径仅小0.01-0.02mm 。

它能在此精密的玻璃管中上下移动,在瓶子的壁上有一小口,并插入一根细管,通过它各种气体可以注入到烧瓶中。

钢球A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直径为d ),当瓶子内压力p 满足下面条件时钢球A 处于力平衡状态。

这时2rmg p p b π+=,式中b p 为大气压力。

为了补偿由于空气阻尼引起振动物体A 振幅的衰减,通过C 管一直注入一个小气压的气流,在精密玻璃管B 的中央开设有一个小孔。

当振动物体A 处于小孔下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注入气体使容器的内压力增大,引起物体A 向上移动,而当物体A 处于小孔上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容器内的气体将通过小孔流出,使物体下沉。

以后重复上述过程,只要适当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物体A 能在玻璃管B 的小孔上下作简谐振动,振动周期可利用光电计时专业:姓名:学号:日期:地点:装置来测得。

若物体偏离平衡位置一个较小距离x ,则容器内的压力变化p ∆,物体的运动方程为:p r dtx d m ∆=222π (1-1) 因为物体振动过程相当快,所以可以看作绝热过程,绝热方程k pv =常数 (1-2)将(1-2)式求导数得出:VV pk p ∆-=∆,x r V 2π=∆ (1-3) 将(1-3)式代入(1-1)式得 04222=+x mV pk r dt x d π 此式即为熟知的简谐振动方程,它的解为T mV pk r ππω242== 4242644pd T mV pr T mV k == (1-4) 式中各量均可方便测得,因而可算出k 值。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气体比热容比v p c c /的测定补充内容(振动法) 实验目的:1.理解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2. 学会用振动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实验原理: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图1 实验基本原理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与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v p c c /=γ 在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测定的方法有好多种,这里介绍一种较新颖的方法,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值。

振动物体小钢球A 的直径比玻璃管B 的直径仅小0.01-0.02mm ,所以它能在此精密的玻璃管中上下移动,在瓶子的壁上有一小口C ,并插入一根细管,通过它各种气体可以注入到烧瓶中。

为了补偿由于空气阻尼引起振动物体A 振幅的衰减,因此通过C 管一直注入一个小气压的气流。

在精密玻璃管B 中的中央开设有一个小孔。

当振动物体A 处于小孔下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注入气体使容器内压力增大,引起物体A 上下振动,而当物体A 处于小孔上方的半个周期时,容器内的气体将通过小孔流出,使物体下沉,以后重复上述过程。

只要适当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物体A 能在玻璃管B 的小孔上下作简谐振动。

设钢球A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直径为d ),当瓶子内压力P 满足下面条件时,刚球A 处于力平衡状态,2πrmg p p l += 式中l p 为大气压力。

若物体偏离平衡位置一个较小距离x ,则容器内的压力变化d p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p r tx m d d d 222π= (1) 因为物体振动过程相当快,所以可以看作绝热过程,绝热方程γpV =常数 (2)将(2)式求导数得出 V v p p d d γ-= x r V 2d π= (3)将(3)代入(2)式得 :0d d 4222=⋅+x m V p r t x γπ 此式即为熟知得简谐振动方程,它得解为 :T mV p r π2π42==γω 即: 4264pd T m V=γ式中各量均可方便测得,因而可算出γ值。

大学物理实验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软件 04姚伟一.实验名称空气比热容比测定二.实验目的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三.实验原理对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p 和定容比热容Cv之关系由下式表示:Cp —Cv=R (1)(1)式中,R为气体普适常数。

气体的比热容比r值为:r= Cp /Cv(2)气体的比热容比现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r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r值的仪器如图〈一〉所示。

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P0、室温θ的空气从活塞C1,处把空气送入贮气瓶B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

温度升高。

关闭活塞C1,待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I(P,θ,V 1),V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2,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到达状态II (P1,θ,V后,迅速关闭活塞C2,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方程:在关闭活塞C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θ时,原状态为I(P1,θ,V1)体系改变为状态 III(P2,θ,V2),应满足:由(3)式和(4)式可得到:利用(5)式可以通过测量P0、P1和P2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r值。

四.实验装置图〈一〉实验装置中1为进气活塞塞C1,2为放气活塞C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它是新型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灵敏度高,线性好,测温范围为-50℃至150℃。

AD590接6V直流电源后组成一个稳流源,见图〈二〉,它的测温灵敏度为1μA/℃,若串接5KΩ电阻后,可产生5mv/℃的信号电压,接0~2V量程四位半数字电压表,可检测到最小0.02℃温度变化。

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由同轴电缆线输出信号,与仪器内的放大器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相接。

当待测气体压强为环境大气压P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0;当待测气体压强为P+10.00KPa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200mv;仪器测量气体压强灵敏度为20mv/KPa,测量精度为5Pa。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二、实验目的:测量室温下的空气比热容比;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三、实验器材:储气瓶一套(包括玻璃瓶、活塞两只、橡皮塞、打气球)、两只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各一只)、测空气压强的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测空气温度的四位半数字电压表、连接电缆及电阻。

四、实验原理: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保持系统为孤立系统;其二是测量一个系统的状态参量时,应保证系统处于平衡态。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P C V C 表示(即),又称气体的绝热系数。

γpVC C γ=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活塞C2,储气瓶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压强同温度的气体后,再关闭活塞C2。

打开充气活塞C1,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室温为的空气,0p 0T 用打气球从活塞C1处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充气活塞C1。

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而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瓶内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

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I(,,),1p 1V 0T 其中为储气瓶容积。

1V 然后迅速打开放气阀门C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瓶内气体做绝热膨胀,将有一部分体积为的气V ∆体喷泻出储气瓶。

当听不见气体冲出的声音,即瓶内压强为大气压强,瓶内0p 温度下降到(<),此时,立即关闭放气阀门C2,。

由于放气过程较快,1T 1T 0T 瓶内保留的气体由状态I(,,)转变为状态(,,)。

1p 1V 0T II 0p 2V 1T由于瓶内气体温度低于室温,所以瓶内气体慢慢从外界吸热,直至达1T 0T 到室温为止,此时瓶内气体压强也随之增大为。

稳定后的气体状态为(0T 1p III ,,),从状态到状态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容吸热的过程。

2p 2V 0T II III 总之,气体从状态I 到状态是绝热过程,由泊松公式得:II (1)110101p p T T γγγ-γ-=从状态到状态是等容过程,对同一系统,由盖吕萨克定律得II III 0210p p T T =(2)由以上两式子可以得到11200p p P P γγ-⎛⎫⎛⎫= ⎪⎪⎝⎭⎝⎭ (3)两边取对数,化简得 (4)()()0121lg lg /lg lg p p p p γ=--利用 (4)式,通过测量、和的值就可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比热容比测定
【实验目的】
1.理解气体比热容比的物理含义
2.掌握测定空气比热容比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与定容比热容C V 之比:V P C /C =γ 通过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γ值。

实验基本装置如图1所示,振动物体小球的直径比玻璃管直径仅小0.01~0.02mm 。

它能在此精密的玻璃管中上下移动,在瓶子的壁上有一小口,并插入一根细管,通过它各种气体可以注入到玻璃瓶中。

钢球A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直径为d )。

图1
2r
mg
P P L π+
=
当瓶子内压力P 满 足下面条件时,钢球A 处于力平衡状态,这时式中P L 为大气压力。

为了补偿由于空气阻尼引起振动物体A 振幅的衰减,通过C 管一直注入一个小气压的气流,在精密玻璃管B 的中央开设有一个小孔。

当振动物体A 处于小孔下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注入气体使容器的内压力增大,引起物体A 向上移动,而当物体A 处于小孔上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容器内的气体将通过小孔流出,使物体下沉。

以后重复上述过程,只要适当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物体A 能在玻璃管B 的小孔上下作简谐振动,振动周期可利用光电计时装置来测得。

若物体偏离平衡位置一个较小距离x ,则容器内的压力变化Δp ,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p r dt
x
d m ∆=22
2π (1) 4
242644pd
T mV
pr T mV ==
γ (2) 式中各量均可方便测得,因而可算出γ值。

理论上得出:40.1=γ
【实验仪器】
实验采用DH460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

钢球停留在玻璃管的下方(用弹簧托住)。

若要将其取出,只需在它振动时,用手指将玻璃管壁上的小孔堵住,稍稍加大气流量物体便会上浮到管子上方开口处,就可以方便地取出,或将此管由瓶上取下,将球倒出来。

振动周期采用可预置测量次数的数字计时仪,采用重复多次测量。

振动物体直径采用螺旋测微计测出,质量用物理天平称量,玻璃瓶容积由实验室给出,
大气压力由气压表自行读出,并换算N/m 2)m /N 10013.1mmHg 760(2
5⨯=。

C
图2
1.气泵,
2.气量调节旋钮,
3.出气口,
4.橡皮管,
5.出气小孔,
6.空芯玻璃管,
7.储气瓶,
8.水平调节螺钉,
9.底板,10.水准泡,11.光电,12.计时仪,13.钢球。

【实验内容】
一、实验仪器的调整
1.将气泵、储气瓶用橡皮管连接好。

将光电接收装置利用方形连接块固定在立杆上,固定位置于空芯玻璃管的小孔附近。

2.调节底板上三个水平调节螺钉,使底板处于水平状态。

3.接通气泵电源,缓慢调节气泵上的调节旋钮,数分钟后,待储气瓶内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后,玻璃管中的钢球离开弹簧,向管子上方移动,此时应调节好进气的大小,使钢球在玻璃管中以小孔为中心上下振动。

二、振动周期测量
接通计时仪器的电源及光电接收装置与计时仪器的连接。

打开计时仪器,预置测量次数为50次,如需设置其它次数,可按“置数”键后,再按“上调”或“下调”键,调至所需次数,再按“置数”键确定。

然后按“执行”键,即开始计数(状态显示灯闪烁)。

待状态显示灯停止闪烁,显示屏显示的数字为振动50次所需的时间。

重复测量5次。

三、其它测量
用螺旋测微计和物理天平分别测出钢球的直径d 和质量m ,其中直径重复测量5次。

注:
1.装有钢球的玻璃管上端有一黑色护套,防止实验时气流过大,导致钢球冲出。

如需测钢球的质量应先拨出护套,待测量完毕,钢球放入后,仍需套入护套。

2.若不计时或不停止计时,可能是光电门位置放置不正确,造成钢球上下振动时未挡光,或者是外界光线过强,须适当挡光。

3.本实验容器的容积约为2650㎝3 (以实际标称值为准)。

【数据记录、数据处理】 P =
d=10 mm mm d 004.0=∆ m= 4.00 g g m 05.0=∆; V=1451 cm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