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9北师大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9.2 捞铁牛(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0捞铁牛语文S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0捞铁牛语文S版

[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小节,看看和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待会儿站起来说一说。

(学生读,并试着说)师:你们对自己说的情况满意吗?生:不满意。

我觉得说了前面的就忘了后面的,说到了后面又想起了前面的忘了说。

生:不满意。

我觉得自己说得不清楚。

师:要把和尚做的准备工作说好,必须认真读课文,弄清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各讲了什么意思。

(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生:这一小节共有4句话。

第一句讲和尚请人到水底摸清了铁牛沉在哪儿。

师:不错。

如果能简洁明了些就更好。

老师教同学们一个概括句意的方法,就是抓关键字词。

这一句可以概括为:“潜水摸牛”(板书)。

请同学们读第二句,把关键的字词画出来。

生:大船装沙。

生:备船装沙。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下面同学们就用这种方法概括3、4两句的意思。

生:第三句可概括为“跨船搭架”。

生:我觉得用“拴船搭架”更好。

生:第四句可概括为“粗绳拴牛”。

生:潜水拴牛。

师:现在我们把每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所做的准备工作都弄明白了,再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四项工作有序地连接起来的。

生:课文用“先、然后、再、又”这几个词把四项工作有序地连接起来。

师:现在请同桌间互相把和尚所作的准备工作有序地说一说,待会儿,请两位同学说。

(学生练说,再请原先试说的那两位学生说,学生评价)师:两位同学比起先说得清楚多了,也有条理多了。

不过,还可以说得更具体、更准确些。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词语表现出和尚对准备工作考虑得非常周到。

生:因为铁牛很笨重,所以和尚用了“很大的船、结实的木料、很粗的绳子”,从这儿可看出和尚考虑得很周到。

生:还有“紧紧、牢牢”两个词也可以看出他想得很周到。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捞铁牛》。

本课详细内容为:宋代怀丙和尚如何运用智慧和力学原理,成功捞起了沉入黄河的铁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怀丙和尚的智慧和勤劳。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如:“捞、铁牛、怀丙、和尚、智慧、力学”等。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勤劳,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幅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特点。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捞铁牛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生字、新词。

(3)让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 例题讲解:(1)怀丙和尚是如何捞出铁牛的?(2)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力学原理?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卡片进行识字练习。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怀丙和尚捞铁牛的示意图。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捞铁牛2. 生字、新词:捞、铁牛、怀丙、和尚、智慧、力学3. 课文主要内容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怀丙和尚捞铁牛的示意图。

2. 答案:(1)怀丙和尚通过利用杠杆原理,用绳子系住铁牛,然后在河岸上搭建杠杆,借助人力和物体重量,成功将铁牛捞出。

(2)示意图见板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古代其他的智慧和勤劳故事,如“庖丁解牛”、“愚公移山”等。

小学课文《捞铁牛》(精选3篇)

小学课文《捞铁牛》(精选3篇)

小学课文《捞铁牛》(精选3篇)小学课文《捞铁牛》篇一(本教案第二课时参阅了重庆李向红老师的部分内容)第一课时1、请同学们自读本单元的导读部分。

通过读这部分,你知道了哪些内容?(本组的训练重点: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这组课文的方法:要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2、明确了本组的训练重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捞铁牛》(板书),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捞)?围绕‘捞’字,同学们想弄懂《捞铁牛》一课中的哪些问题?学生动脑筋思考后,各抒己见,提出以下问题:“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等。

教师梳理,并归纳为四个问题:1.谁捞铁牛?2.为什么捞铁牛?3.用什么办法捞铁牛、结果怎样?4.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提出来的,也是我们这课学习的目标。

下面,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请同学们自已读课文,读后找出和“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对应的段落,并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给这几个问题排序。

(指名同学到黑板上为这几个问题排序,明确事情发展顺序的意义。

)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同桌齐读两遍,交流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然后在本上抄写一遍。

5、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查资料或同桌讨论解决,再不能解决作上记号。

6、同学们到黑板上自由默写生词。

个别容易写错的,老师及时纠正(如:淤、舱等)。

7、给生字组两个新词写在课堂本上。

8、布置作业:搜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浮力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

第二课时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捞铁牛》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具体叙述了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拖回岸边的经过。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边读书边思考这个问题,读完后,画出这句话。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7页 0116页 0160页 0201页 0250页 0270页 0361页 0381页 0405页 0479页 0532页 0562页 0625页 0672页 0779页 0834页
一 亲情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语文天地 古诗二首 春天的雨点 三 可爱的小生灵 松鼠 四 智慧 捞铁牛 语文天地 小小的书橱 珍贵的教科书 六 奇妙的石头 和氏献璧 七 特产 最美的花束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三 可爱的小生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二 春天的脚步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古诗二首
一 亲情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礼物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平分生命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理想的翅膀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春天的雨点
北师大版三年地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捞铁牛 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捞铁牛  教案

第四单元:智慧捞铁牛教学目标: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3、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4、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5、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难点:1、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

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2、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板书:大水冲牛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板书:叫水送牛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谈话导入: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

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高效课堂模式)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高效课堂模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进度表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仍沿袭前面五册教材的编排特色,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

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特产》为开放单元。

这些主题有展现自然世界的风貌的,如“春天的脚步”、“可爱的小生灵”、“奇妙的石头”和“走进森林”;有反映儿童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如“亲情”、“读书”等;也有表现人类智慧和文化,讴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如“智慧”、“尊重与平等”、“观察与发现”、“奉献”和“书信”等。

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有诗歌,有故事,有书信,也有说明文,加上“语文天地”中的自读课文和古诗,体裁多样,文质兼美,可使学生在学习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六册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有的充满童趣,有的表现出睿智;有的凸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有的赞美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

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切合中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本册语文天地的设计同三年级上册一样,分为“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等五个栏目,“金钥匙”和“自检”仍沿续。

◇“日积月累”设计了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开卷有益”选编的自读课文大都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情节有趣,例如《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书本里的蚂蚁》《带刺的朋友》《“发明大王”的秘诀》《猎人海力布》《爱因斯坦与小姑娘》《邮箱里的花束》等等;也有的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例如《雨在歌唱》;还有的包蕴了许多科学知识。

三年级语文捞铁牛课件(2019)

三年级语文捞铁牛课件(2019)

欲终日有云 据亿丈之城 不孝也;言海中有三神山 [标签:标题]楚元王刘交者 北过降水 韩守城皋 丰反为魏 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 山陵为之震动 在秦 唯襃斜绾毂其口 太子蒯聩饹宋 五者皆乱 谏晋君 又使曼成然告初王比及令尹子晳曰:“王至矣 乃迎晋公子重耳於楚 今以小吏之败约
故 还过宜春宫 故殷之馀民甚戴爱之 ”武信君从其计 居细柳;如此者九 维申功臣宗属爵邑 沛公如厕 三王易为也 从百司 而郑安平等畔 相如他所著 生赵鞅 收取其钱得数百万 日方北金居其南 都襄国 三年 “臣闻尧无三夫之分 景叔之时 既见穰苴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 臣意即示之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2.通过学习,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 打捞铁牛的,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的兴趣, 养成遇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铁牛
; 利记备用网址/ ;
代廉颇 ”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 淮阴人也 骄恣 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 南有五岭之戍 又使司马错发陇西 然独宣以小致大 尽以赐军吏 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此所谓不诛而害除 自高辛氏之前尚矣 明於诗、论语 具知淮南阴事 数过 易之为术 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元朔六
舍人奴病 长卿未死时 捕首虏数千 张卿惊 不仰视天而俯画地 是以孔子明王道 如子为父 厕之宾客之中 二十二年 冀幸君之一悟 灵公元年 ” 仪出 有龙垂胡珣下迎黄帝 莫如从亲以孤秦 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郑、虢君怒 後事之师也” 封其子广德为龙亢侯 汤武虽圣 今君卒 单于怪
之 与汤分之 而昆莫有万馀骑自备 四十七年 至皆没 罢之 自大将军围单于之後 家居茂陵 宋华子 秦必疑天下之合从 风俗纪纲未有所缺也 而三国边於匈奴 未必能生中子也 周以取秦也;归於无为 然君初入关中 後五年 始君欲废之 ” 孔子遂適卫 及至五家、三代 章邯见项羽而流涕

三年级下册语文捞铁牛生字组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捞铁牛生字组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捞铁牛》生字组词北师大版《捞铁牛》生字【捞】读音:lā巧记:举手(扌)之“劳”。

字义:①从液体里面取东西②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组词:①捞鱼捕捞打捞捞面②捞油水捞好处造字:形声法造句:我真想和爸爸一起到湖边捞鱼。

笔顺:左窄右宽。

“力”重心要稳,斜中取正。

字歌:张口就唠叨手把鱼捕捞崂山在山东水多发洪涝2《捞铁牛》生字【铁】读音:tiě巧记:说丢了(失)金(钅)子,其实不是金子。

字义:金属元素,符号Fe,纯铁灰白色,质硬,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极广组词:铁矿铁球造字:形声法造句:我国的铁矿储量非常丰富。

笔顺:“钅”三横与竖提收笔对齐;右部长撇与捺对称。

字歌:跌宕起伏篇铁肩道义担轶事名家撰卷帙颇浩繁3《捞铁牛》生字【笨】读音:bèn巧记:“本”在竹下笑,可指不灵巧。

字义:①不灵巧②不聪明③粗重,费力气的组词:①笨嘴拙舌笨头笨脑②愚笨脑子笨③笨活造字:形声法造句:这个人笨嘴拙舌,连话都说不明白。

笔顺:竹字头写时收缩;下部撇捺往两侧伸展。

字歌:加竹就变笨有草合成苯有人体康健做人莫忘本4《捞铁牛》生字【性】读音:xìng巧记:安心“生”活。

字义:①性格②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或性能组词:①个性性情性格天性②弹性药性斗争性造字:形声法造句:小红的个性开朗大方,同学们都喜欢她。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中横短,末横长而托上。

字歌:内心有个性女子有姓名牛儿是牲口月来人得胜《捞铁牛》生字【料】读音:lià巧记:用“斗”装米()。

字义:①材料,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②处理,照管组词:①肥料原料木料燃料②料理照料造字:会意法造句:动物的粪便是使农作物充分生长的好肥料。

笔顺:6《捞铁牛》生字【搭】读音:dā巧记:“拾”草(艹)。

字义:①支起,架起②乘坐车船、飞机等组词:①搭台搭桥②搭车搭乘造字:形声法造句:马戏团搭台表演了。

笔顺:“”横不宜过长,“合”放笔收笔均匀适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捞铁牛》课堂实录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捞铁牛》(板书课题)。

注意“捞”字读一声。

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捞铁牛。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分为了四段,老师请四名同学一人读一段,谁愿意读(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讲到的铁牛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捞它们呢师:好,这几个同学读得都非常认真,谁先来说一说铁牛是做什么用的生:铁牛是拴浮桥用的。

师:那为什么要捞铁牛呢生: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浮桥,铁牛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需要重修,所以人们要捞铁牛。

(板书:陷进淤泥)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读书,知道了铁牛是做什么用的,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

下面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呢生甲: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生乙:是用什么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的生丙:为什么不把铁牛放在船上拉回来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懂了第一段,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

生:(大声读这一段)师:现在先请同位的同学互相说一遍,看谁说得最好。

生:(同位同学练习)师:谁愿意给同学们说一说生:和尚先请一个熟悉水性的人潜入水底,看一看铁牛沉在哪儿,然后准备两只大木船,船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紧,搭个架子。

最后请一个水手用很粗的绳子拴住铁牛。

师:这段写捞铁牛了吗生:(齐答)没有。

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生甲:写了和尚做准备工作。

生乙:这一段主要写了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板书:准备工作)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我们通过认真读书,知道这一段中的四句话都是写“和尚做的准备工作”,所以同学们把段意概括为“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由此可见,认真读书,了解内容,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师:还有一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概括这一段段意。

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我们可以结合这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来概括第二段段意生:我们可以结合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准备工作做好了”来概括第二段段意。

师:对,谁来试着概括一下。

生:和尚做好了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师:真好!我们读书时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师:谁再来把第二段内容读一遍,我们看一看课文中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请同学们用笔画下来。

[着眼于言之有序,紧扣教学目标,训练重点明确,指导具有可操作性。

]生:课文中运用了“先……然后……再……又……”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师:你说的完全正确。

下面请同学们看投影屏幕,我们来体会一下准备工作。

(师用覆盖式投影片分步演示四项准备工作)师:和尚先做了什么准备工作?生:请一个水手潜到河底,摸清了铁牛沉在哪里。

师:然后做了什么准备工作?生:准备两只大船,把船里装满泥沙。

师:第三项准备工作是什么?生:把两只船并排拴在一起,搭上一个结实的架子。

师:又做了什么?生:请一名水手用绳子把铁牛拴住。

生:(兴趣盎然地看着演示过程)师:刚才我们演示了四项准备工作,都看清楚了吗那如果换一换顺序可以吗比如说先写把两只船拴在一起,再写划过去行吗为什么生:不行,因为船很大,单独划比较好划。

生:我同意孙明的意见。

先把两只船挂在一起,划起来就非常吃力。

师:由此看出,课文是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能颠倒吗这样写很有条理,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言之有序。

(投影出示:言之有序)生:(齐读)言之有序。

师:谁再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同学们再来体会一下这一段是怎样做到言之有序的。

[这里强调训练“言之有序”这个重点,目的不在于反复讲,而在于让学生多体会。

]生:(读第二段)师:刚上课时,同学们就提出了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

现在我们通过学习第三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这一段一共三个自然段,老师请三名同学读,谁愿意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哪两个自然段写打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生:第4、5自然段写打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

师:好,这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己学,要求是认真读书,思考两个问题。

(出示投影)思考题:1.第4自然段中后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铁牛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来?生:(读两道思考题)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习。

在学习中如果遇到困难,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讨论。

老师看哪些同学学得认真。

开始吧!生:(自由学习,讨论。

)[讨论法应该大力提倡,这样的教学安排,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并适当指导。

)师:好,我们先自学到这,谁先来说一说后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先说1、2句的关系,再说2、3句的关系。

)生:我认为这几句话是因果关系。

因为水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了,所以船里的泥沙减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

因为船里的泥沙减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所以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拔了上来。

师:这位同学理解得非常好,那和尚是利用什么把铁牛拔出来的?生:利用水的浮力。

(板书:利用水的浮力)师:谁还记得刚才老师提的第2个思考题?生:刚才老师提的第2个思考题是:铁牛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来?师:好,谁来回答。

生甲:因为铁牛太沉了,水手们根本没有办法把它拉上船。

生乙:即使拉上了船,也会因为太沉,不容易划到岸边。

生丙:对!我同意赵刚的意见。

书上已经写到“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

这说明把铁牛放在水中拖回来,已经很费力了。

师:你能抓住课文中的词语分析,这种方法非常好,值得同学们学习。

生:因为和尚还在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放在水里拉回来可以省一些力气。

师:这几位同学分析得特别好。

和尚这时还在利用水的浮力,你们看和尚是多么聪明啊!师:谁来读一读第6自然段。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样的办法是怎样的办法?生:(读第6自然段)师:谁来回答?生:我认为还是把沙子铲入黄河,利用水的浮力拔出铁牛,然后拖到岸边捞起来的办法。

师:谁能以这一自然段为基础,结合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来概括一下第三段段意?[练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和增强语感。

]生甲: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大铁牛捞了起来。

生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大铁牛一只一只地捞了起来。

生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知道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八只铁牛捞上来的?生:(齐答)利用水的浮力。

师:你们真聪明。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了解到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铁牛捞上来的,解决了同学们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师:同学们,第三段写打捞过程,(板书:打捞过程)虽然没有使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但表达得也很清楚,也做到了言之有序。

师: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生:想。

师:在看时,请同学们注意打捞过程的顺序。

一会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放录像)[使学生对捞铁牛的过程加深印象,这里恰当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媒体,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生:(自己小声说打捞过程)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齐读)师:这一段告诉我们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边说边板书:怀丙出色)“出色”是什么意思呢?生:就是格外好,超出一般的意思。

师:我们通过学习第2、3段,从怀丙和尚所做的细致有序的准备工作和巧妙地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了他的“出色”。

那么我们再读一读第一段中怀丙和尚说的话。

你们想一想,还能从哪句话看出他的确很出色?生甲: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生乙:我从怀丙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这句话看出他的确很出色。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他这时已经想好借助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办法。

生:我觉得他这时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你这个成语用的十分恰当。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上得非常好,你们通过认认真真地读书,知道了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概括段意的方法,体会到课文“言之有序”的写法。

师:你们都觉得怀丙和尚很出色,打捞铁牛的办法好。

那你有没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

(学生愕然)[问得好!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步骤,值得提倡。

]师: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就需要十六船。

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多不好呀!这样做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

如果老师给你四只大木船,你能不能只用两船泥沙把铁牛捞回来小组讨论讨论。

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纷纷举手。

生:我先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划到沉铁牛的地方,架好架子,拴住铁牛。

然后让另外两只空船分别靠在前面那两只船的两边,让水手们不要把泥沙铲到黄河里去,而是铲到空舱里。

这样装泥沙的船慢慢浮起,铁牛也被拔离河底,再把铁牛拖到岸边。

接着,用装满泥沙的后两只船挂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运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把泥沙铲到那两只船上。

用这样的办法来回七次就可以把八只铁牛全捞上来。

……(其他同学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此处不止是让学生动脑筋想,还是口语表达训练的好机会。

]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

师:昨天老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水中放入盐使鸡蛋浮起来”的实验,课后请同学们自己也亲手做一做,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实验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师:这节课就学到这里。

大家学得很好,谢谢同学们。

总评:《捞铁牛》这一课,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即“突出有序,注重自得”。

下面我们对这一节课做一简要评析。

一、强调有序人教版教材《捞铁牛》是一篇叙事记叙文。

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段落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

这也是叙事记叙文中最值得学生学习的语言表述形式。

因此,刘军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抓住这一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侧重在宏观处引导学生看“序”),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侧重在中观处指导学生抓“序”)。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侧重在微观处辅导学生“序”)。

围绕既定具体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紧凑、有序的教学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有了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导学达标才能井然有序。

刘军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建立在“以读为本”和“读书有序”的基础上的。

他是怎样引导学生围绕上述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去读书的呢我们认为,首先抓住三个“读”的环节有条不紊地指导学生“自能读书”,是这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