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课程标准
水电站课程教学规范

目录1 课程定位........................................................................................................................-2 -2 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 -2.1 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 2 -2.2 课程目标................................................................................................................................ - 3 -3 教学组织........................................................................................................................- 3 -4 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4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7 -6 考核与评价....................................................................................................................- 8 -7 建议与说明....................................................................................................................- 9 -7.1 教材编写................................................................................................................................ - 9 -7.2 教学资源................................................................................................................................ - 9 -7.3 重点及难点............................................................................................................................ - 9 -7.4 行业标准及规范.................................................................................................................. - 11 -7.5 参考教材.............................................................................................................................. - 11 -7.6 参考网站.............................................................................................................................. - 11 -《配电网自动化》课程标准1 课程定位《配电网自动化》是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的工程应用性与实践操作性较强,教学内容反映供配电系统的新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对提高学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实施和操作维护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重要作用,是变配电运行与检修岗位核心课程之一。
《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课程学习指南

《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课程学习指南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本课程总学时:12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5学时,实践教学等:68学时,阶段考核:11学时,课程结业综合考核:4学时。
本课程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水电站方向)的一门综合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是“双证书课程”,与“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水电站自动装置检修工”职业标准所要求的核心知识、技能相对应,主要内容围绕水力发电的过程,将水轮发电机辅助设备油、水、气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的自动化运行,调速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励磁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公用设备的自动化运行,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自动化运行等六大部分进行有机联合。
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相关技能的训练、职业素质的培养,基本上可以达到与毕业后从事的水电站运行值班员、维护工等岗位无缝对接。
该课程是学生对前续课程的综合和专业落脚点之一,是走向本专业岗位学习的必经之路。
二、基本学习方法本课程理实一体,课程教学中一般多采用教学做一体,课堂多设在实训室,因此,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要学会速记要点,作业要独立完成,实践活动中要多动脑、勤动手,课后则要善于总结,发现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避免因出现盲点和死角,导致对课程失去信心。
三、教材处理及教学资源的使用说明1.教材处理本课程主要教材使用中国电力出版社洪霞主编的《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主要参考资料则有黄少敏主编的《水电站微机监控与保护》,郑德龙主编的《水轮发电机组辅助设备》等。
鉴于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实训指导书”、“任务工作单”等学材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课前浏览网站上对应的资源,主动做好预习准备工作,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尽快的融入课堂,最终实现把握重点,攻克难点。
2.教学资源的使用本课程网站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同学们要合理选择使用。
演示文稿、课件、录像、标准、文献等,都是经过了课程团队的提炼和加工的,基本每一个独立的任务都有完整的系列资料。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译名:Power System Operation and Control总学时:40 学分:2.5面向专业:电气工程,智能电网,控制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解决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问题,即如何保证电力系统在安全、最优状态下运行。
主要讲述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实现技术。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智能电网、控制工程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电力系统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基础、发电机的运行控制、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电力系统安稳控制等。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是:(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运行机理、控制方法和控制技术。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交流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列解列控制技术、励磁调节控制技术和自动发电控制技术。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控制、无功功率与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4)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优化调度、安全稳定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5)使学生熟悉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用电的基本知识,熟悉发电厂自动化、电力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相关知识和技术,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1、电力系统基础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热点。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电力系统前沿研究热点。
2、电力系统运行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与最优潮流、机组优化组合与经济调度、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市场等内容。
要求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熟悉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常用软件的应用,理解最优潮流和潮流优化与潮流控制。
掌握电力系统机组优化组合和机组投运问题的求解方法,熟悉电力系统负荷控制技术及需方用电管理(DSM),了解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
《水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水电站自动运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urse Project(Automation in Hydropower Station)课程编号:课程周数:2周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本实践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目的本课程设计是《水电厂自动化》课程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水电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的某一设计问题(任务)的系统训练。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也起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基本要求1.设计方案描述。
对给定或选定的工程设计的控制方案、主要的设备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2.硬件系统设计。
包括控制器、传感器件、执行机构、控制屏(柜)、声光报警部件等的设计;3.软件系统设计。
包括现地单元程序设计、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如触摸屏界面设计);4.整体方案调试。
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进行模拟调试或现场调试,直至成功;5.设计说明书编制。
完成设计过程的文档编制、软件使用说明等。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1.动员和布置任务;2.阅读指导书和查阅资料;3.设计、计算、编程、绘图;4.模拟调试或现场调试编写说明书;5.考核和答辩。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1.查阅资料,设计需求分析、整体方案选择的能力;2.技术经济比较及系统性设计掌控能力;3.迅速准确的进行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编程与调试、设备选型的能力;4.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指导书1.参考教材刘忠源、徐睦书合编,水电站自动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陈启卷、南海鹏主编,水电厂自动运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年2.参考文献杨冠城主编,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许建安主编,水电站自动化技术,中国,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丁书文主编,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王永华主编,现代电气与可编程控制技术,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6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根据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和实验室调试结果评分。
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

组态软件
1. 开发环境建立; 2. 数据库安装及配置; 3. 组态软件运行环境的安装; 4. 组态系统开发; 5. 调试组态软件; 6. 制作安装及帮助文件;……
组态软件
组态:英文单词configuration,含义是使用软件工具
对计算机及软件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达到使计算 机或软件按照预先设置。自动执行特定任务.满足 使用者要求的目的。
历史数据画面 报警画面 工作过程画面
设备驱动程序……ຫໍສະໝຸດ I/O 设备实时数据库
执行机构
使用组态软件开发步骤
1.收集所有I/O点的参数,填写表格(表1) ,以便在监控组态 软件和PLC上组态时使用。
2.确定所使用的I/O设备的生产商、种类、型号,使用的通信接 口类型,采用的通信协议。
3.收集所有I/O点的I/O标识,填写表格(表2)。 I/O标识是唯 一地确定一个I/O点的关键字,在大多数情况下I/O标识是 I/O点的地址或位号名称。
线宽设置工具栏 无边线
提示:除了实线,其他线的宽带不 可更改
填充效果工具栏 实填充
提示:立体填充效果可以通过背景 色和填充颜色进行配合
无填充
可以产生 立体效果
设置窗口底色 设置文字色 设置背景色 设置填充色 设置线色
颜色设置工具栏
颜色设置工具栏
可用的颜色
设置各种灰色
设置各种黄色 显示各种红色
建立工程文件(续)
设为当前工程方法: 选中工程文件,点击右键
第五步:把工程设为当前工程
打开工程文件进行编辑 方法:双击工程文件
工具栏
功能选择
工程界面
工作区
建立画面
方
法 一
1
2
32
水电厂自动运行课程设计 (2)

水电厂自动运行课程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电站成为一个国家必须产业。
目前中国的发电能源中,水电发电占比巨大。
而水电厂的自动化运行,则是让水电站实现高效、节能、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水电厂自动化运行的控制策略、环境监控、安全保护等知识,具备水电厂自动运行系统的设计、调试、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
课程设置1. 水电厂自动运行概述本课程将首先介绍水电厂自动化运行的概念和意义,对水电厂系统组成和自动化运行模式进行简单介绍,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控制策略设计本课程将详细介绍水电厂自动化运行的控制策略设计。
从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介绍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各种控制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 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本课程将介绍环境监控的基本原理,分析水电厂环境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学习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如气象监测、水质检测、噪音监测等,对环境异常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
4. 安全保护系统设计本课程将介绍水电厂安全保护的基本原理,分析安全保护系统的必要性。
学习安全保护系统的设计,如火灾监测、紧急停电、压力监测、水位监测等重要参数的检测和控制。
5. 自动运行系统调试和维护本课程将带领学生进入水电厂现场,学习自动运行系统的调试和现场操作,了解水电厂自动运行系统的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以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采用PBL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实践和案例分析。
同时,引入在线学习工具,供学生进行在线课程学习和交流。
教学资源支撑本课程具备完善的教学资源支撑,包括在线学习平台、实验设备、教材资料、案例分析等,确保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
考核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个人、小组设计报告、实验操作、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等。
通过多元化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储备、实验技能、团队协作和综合素养。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

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13.1 系统结构组成本水电站采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值班方式,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全计算机监控的模式,开放性的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
13.1.1 系统结构配置系统分层结构自下而上,为现地单元监控层和电站中控层。
本水电站上位机系统设置在中控室,对全厂进行计算机监控。
上位机与机组LCU间采用光纤以太网通信,与开关站、全厂公用采用双绞线以太网通信,LCU与现地智能设备采用Modbus RTU现场总线通信。
13.1.2 集中制控层结构1、厂控制室主要设备有:2台操作员工作站,1台工程师工作站,1台套语音报警及短信寻呼装置,2台通信服务器,2台网络交换机,2台激光打印机,1套卫星同步时钟系统,1套电力专用UPS电源,1套中控室计算机控制台等。
13.1.3 现地级控制层结构1、现地级监控层主要包括机组4套LCU、2套开关站LCU和1套公用LCU。
2、LCU屏主要由PLC数据采集控制单元,微机准同期装置组成,多功能电表等组成,配置双以太网口。
3、每套机组现地控制单元配有一套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同期对象为发电机断路器。
开关站有多个同期对象,配置一套微机多点自动准同期装置。
同期装置具备自动识别并网对象类别及并网性质的功能。
13.2 数据采集与报警功能13.2.1电气量采集各LCU将相关的PT、CT接入多功能电表,电量参数(例如功、无功、频率、功率因素、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电量)直接从多功能电表中读取。
直流电量及非电量性模拟量如:转子电流及电压、导叶前压力、机组的工作水头等信号。
这些信号由变送器转换为4~20mA信号供PLC采集。
13.2.2状态量采集各LCU按周期采集全部开入量,进行状态检查,更新数据库,在开关量发生变位时,产生事件记录。
各LCU具有对本身的硬件及各控制单元进行全面的保护性自我检验功能,对各辅助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
LCU同时向主机报告诊断的结果,根据自诊断记录,值班维护人员可以了解LCU装置工作是否良好,指导处理异常情况。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课程标准

《水电站电脑监控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本课程标准由《水电站电脑监控技术》课程组与清江隔河岩电厂、漳河水电站及松滋洈水电站等单位相关技术人员联合开发制定。
《水电站电脑监控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以通过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为着眼点,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教学活动载体,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中做、做中学”。
一、学习领域定位1.本学习领域课程对应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本学习领域对应于本专业第九个典型工作任务,即水电机组及电力网自动化运行与调试。
2.本学习领域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水电站电脑监控技术》是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等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本课程开设符合社会对小型水电站电脑监控岗位的人才需求,是发变电设备及系统综合应用知识的主要课程之一,是推行“多证制”之“水电站电气值班员”、“高级维修电工”等能力考核的必修课程。
在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水电站电脑监控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表二、学习〔能力〕目标1.专业专项能力: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水电站电脑监控知识,学会电脑监控原理和流程,理解水电站电脑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通信过程及原理,掌握水电站电脑监控系统的参数设置方法。
2.专业综合能力:学会常见水电站电脑监控的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够对监控系统的各个自动化装置进行操作,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运行、维护、检修,到达专业所要求的技能培养目标。
3.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刻苦钻研,好学上进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学习〔工作〕内容四、学习领域设计〔一〕学习领域设计1.坚持工学结合开设课程。
本课程和行业岗位结合紧密,采用工学结合开发课程,内容选择先遵循行业标准,依据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以项目为导向,设计内容。
2.采用“四段渐进”的设计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
课程名称: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
所属专业: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水电站方向)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总学时:128(52+28+44+4)(52学时为讲练一体,28学时在水电站仿真机上训练,44学时在校内水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中心完成,4学时为课程结业综合考核)课程教学模式: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练一体。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教改试点专业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的课程体系,《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水电站机组自动化系统运行、分析能力和解决运行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贯穿水电行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要求,以水电站机组自动化系统的各个控制系统为载体构建项目,围绕水电站发电生产工作过程,瞄准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水电厂自动装置检修工两个工种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按项目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序化,形成基于水力发电工作过程的项目式学习领域课程。
整个课程按照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先是学中做,后是做中学,分为7 个学习情境。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双证书课程”,与
・・・・・
“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水电站自动装置检修工”职业标准所要求的核心知识、技能相对应,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水电站运行值班员、维护工等岗位无缝对接。
是学生对前续课程的综合和专业落脚点之一,是走向本专业岗位学习的必经之路。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包括:《水电站》、《PLC控制技术》、《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
轮机》、《发电机与电气一次设备》,为后续课程《水电站综合自动化运行与维护》 服务。
本课程除水电站机组自动化系统认知外包括:水轮发电机辅助设备油、水、气 系
统的自动化运行,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的自动化运行,调速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励 磁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公用设备的自动化运行,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自动化运行等 6 大部分。
油系统的主要作用主要有机组的润滑、散热及液压操作。
压缩空气系统的主要 作
用有储能建压设备用气。
技术供水的主要作用是对运行设备进行冷却和润滑。
排 水系统的任务是避免厂房内部积水和潮湿,保证机组过水部分和厂房水下部分的检 修。
调速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发电机的转速、频率,机组并网后调节有功。
励磁系统 的作用是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机组并网后调节无功。
现地控制单元的作用是发 电机组的启停等顺序控制。
主阀、闸门等公用设备控制系统对相关引水系统进行自 动控制。
本行业领域正朝着“大机组、智能化、绿色电力”方向发展,通过本课程学习,
学生在进行水电站机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学会水电站各个系统 的运行维护等知识、技能,应用技术分析解决运行中的问题的能力。
电力行业是国 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水电企业大多在偏远山区,这就要求学生们要有“不畏艰苦、 扎根山区、志在高峰”的精神,同时要养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责任意
实顶
习岗
电工基础 . 第四阶段J
高
识,为适应将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基本任务与目标
(一)基本任务
本课程旨在培养高职学生对水电站机组主、辅设备进行监视、操作、运行管理的能力,及主辅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基本维护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水电站机组的发电生产自动控制过程、专业理论知识、设备规范及运行规程,并初步具备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规范、技术参数、运行方式;
(2)掌握励磁系统的运行方式与切换;掌握同期装置的原理、运行维护与操作;
(3)掌握技术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及事故处理;掌握排水系统的组成、操作与事
故处理;掌握油系统的组成、油的种类、作用;掌握气系统的用途、组成及额定运行;掌握机组进水口闸门或水轮机主阀的运行维护与事故处理;
(4)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操作与事故处理;
(5)掌握各种类型水轮机的调节方式,水轮机调节系统的运行操作方法;掌握水机自
动控制、水机保护等有关知识;
66) 了解水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的结构、原理、作用、工作特性;了解水轮机
调节的原理、工作特性和主要参数。
7.能力目标
(1)能进行水轮发电机组的启动、并列与解列停机操作;
(2)能进行水轮发电机组运行中的监视、检查与维护;
(3)能进行水轮发电机组的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
(4)能看懂自动装置原理图,能绘制一般装置的原理接线图;能制定自动装置的检修
试验方案,编写工作总结报告;
(5)能对自动装置检修、调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验算;
(6)具有导线、熔断器等电工电子器件选择的能力;
(7)具备基本电工工艺,具有对简单控制装置回路检修调试的能力;
(8)具备机组自动化系统装置的小修、预防性试验、调试、模拟联动试验能力;
能使用仪器进行电气机械特性的测试分析;
(9)具有自动装置动态调试和特征参数整定的能力,具有判断自动装置及其控制操作回路故障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消缺能力。
8.职业素养目标
(1)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准则和电力法规的规定,自觉保护环境。
(2)掌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意义,能采取各种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3)能用精炼语言进行能够联系、交流工作;能领会理解和应用技术文件;
(4)热爱水力发电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诚实团结协作,刻苦钻研技术,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工具、设备。
五、课程内容体系及实施指导意见:
六、课程执行标准:
1.学习条件:具有本课程理论知识培训的教师和教学设备;具有基本技能训练的场所及时寄操作训练设备;具有仿真机或虚拟仿真机、模拟机;生产现场实际设备。
2.必须选用与本标准要求基本相符的教材,并指定相应的参考书。
3.开放实训室,为学生创新实训创造条件,学期前与生产性实训基地武汉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部联系好分散实习事宜(不计入总学时)。
4.教师灵活执行本标准,在相同知技点下,项目内容可创新。
5.如在执行中发现需要修改大纲和标准,可以在专业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修改。
七、教学过程标准:
1.教师准备:熟悉本教学标准;熟悉教学内容,准备好虚拟仿真机的仿真训练工
况,,设计好教学过程,准备PPT课件、教材、记分册。
2.要求学生准备好项目教学必须的教学资料和工具。
3.以仿真机为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4.在知识传授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更有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
意见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
5.实训前要求学生弄懂实训原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实训方案,实训时每
组不得多于3人、少于2人,必须配备实训指导书或引导文,实训中必须要
有1名及以上的指导教师,实训完成后要求学生编写实训报告,教师必须批
改报告。
6.每个项目的教学做的时间得到保证,完成项目中要求的知识点的教学和能力
控制点的训练。
7.基本按本标准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进行,可以适当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八、考核方式
(一)考核目的
随着课程知识重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建立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考核体系,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
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两个环节中的经验和问题,指导教师在下一个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履行教师的教学责任,依据课程建设规划,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考核原则
1.坚持能力本位原则
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
2.考核全程化原则
坚持从始至终全过程进行考核。
在学期学习过程中,每一学习情境及实训内容都对学生进行分阶段考核,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3.遵循考核规律原则
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学习内容难度越来越大,知识涵盖内容越来越广,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考核项目与学习内容相对应,可直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整体掌握情况。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
《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由各学习情境应知和应会两部分组成。
(四)成绩认定及考核标准
九、教材、教学参考书
《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
《水轮发电机组辅助设备》
《水电站》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十、说明
根据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本课程标准由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武汉三联水电设备有限公司、白 莲河抽水蓄能电厂、武汉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制订,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机 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
本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8月
编写:洪霞、郭小进、汤晓华、侯纯泳、王莺子、郑德龙
审核: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团队
批准:何新洲 洪霞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郑德龙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洪霞主编自编特色教材 郭小进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