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览表

合集下载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 2009-3-17 8:26:00 | By: 陈锦才 ]2推荐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及运用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例:“楼船夜雪厄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赏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赏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赏析: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例:“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虚实结合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赏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览表

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览表
学练并举,成竹在胸,敢问逐鹿群雄今何在?
师生同志,协力攻关,笑看和田魁首谁人得。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常用术语一览表
一、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朽;②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③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④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
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典诗歌常用的题材
边塞、田园、怀古、官场、战乱
五类诗歌对应的五种基本表现手法
不借助外物的诗歌——直抒胸臆叙事抒情诗——叙议结合
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
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其他诗歌分类: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
二、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分类
①人物形象:A“我”—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②自然景物形象或者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③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
古典诗歌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
①细节刻画②烘托③对比衬托
常见意象归类
(一)意同象异
1、思乡:月亮、鸿雁、双鲤、捣衣。2、别离:柳树、芳草、长亭、南浦、酒。
2、人生志向: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②宦海浮沉、仕途失意的苦闷;③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④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⑤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3、人生感受:①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平生的喜悦。
4、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术语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术语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形象、观点:恋友思别,羁旅思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钟情山水,归隐田园;献身边塞,反对征战;不慕权贵,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达观豪迈,超凡脱俗;愤世嫉俗,消沉颓唐;神形兼备,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二)思想情感:宁静淡泊恬淡闲适壮怀激烈追慕圣贤孤愤难平寂寞幽怨忧郁失望缠绵悱恻甜蜜愉悦嬉怒笑骂感情细腻挚切情深(三)语言文字:特色:豪放雄奇沉郁顿挫直率天真婉约含蓄诙谐风趣叠字叠词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词藻华丽质朴清新苍凉雄浑抑扬顿挫形神兼备穷形尽相行云流水明快晓畅作用: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四)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重点是描写抒情)描写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眼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具体形象为实,想象联想为虚。

抒情方式有直接(正面)抒情和间接(侧面)抒情。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物,情景交融。

(五)表达技巧:铺陈其事浓墨重彩托物起兴对比比较映衬比较虚拟写实象征暗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化用典故以古讽今怀古伤今以动写静以乐写哀烘云托月直抒胸臆白描勾勒议论点染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巧设悬念前后照应联想想象含而不露(六)修辞方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使……人格化,新颖别致,栩栩如生,引人联想,生动活泼。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有音乐美;内容上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触发联想,营造气氛。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清单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清单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清单一、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

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

2、描述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清丽柔美杏花,春雨,江南。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柔波漾漾,小荷初露芳容;芳草萋萋,风来一道碧痕。

花丛蝶飞,柳间莺啼;洲中白鹭宿,梁上双燕栖。

日迟迟,云漫漫,波渺渺,柳依依。

细雨如丝,润造化之万物;和风似缕,绽人间之百花。

轻舟短棹,笑语骊歌。

娇容玉面,映芙蓉之妖艳;素手纤指,采莲子之清圆。

总此情景,是谓清丽柔美。

(2)凄迷朦胧(迷离恍惚、扑朔迷离、凄厉萧索、寂静迷蒙)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烟笼寒水,云漫长空。

问斜阳,斜阳不语;望天际,数点寒鸦。

水边蒹葭苍苍,堤上烟柳茫茫。

雾里看花,花影摇曳实可爱;水中望月;月华浮动自堪怜。

风雨凄凄,似鸿蒙之再现;烟雾蒙蒙,如混沌之未开。

两行鸿雁,望长天之凄唳;一叶孤舟,凌万顷之茫然。

月朦胧,鸟朦胧,凄凄落照,纷纷残红。

总此情景,谓之凄迷朦胧。

(3)莽苍苍凉胡马,秋风,塞北。

长河奔流水中水,彤云翻滚天外天。

大漠平沙,绝人世之踪迹;夕阳落日,照洪荒之孤烟。

秋风萧萧扫落叶,冬雪皑皑压冷川。

水色苍茫,月光清寒,树秃草枯,夜色阑珊。

鸟飞已尽,兽藏深山。

寂寥江山,有孤舟蓑翁,垂钓水边。

总此情景,谓之莽苍苍凉。

(4)幽深绵邈(凄清悠远、幽渺、清幽、幽远、幽美邈远、深邃高远)青山隐隐,众鸟飞尽;绿水迢迢,一帆远行。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 二、语言 、 • (1)语言风格 • A雄浑、雄健、刚劲、苍劲、豪迈、豪放、奔放、高昂、 雄浑、雄健、刚劲、苍劲、豪迈、豪放、奔放、高昂、 雄浑 飘逸、明快、 飘逸、明快、俊爽 • B婉约、低沉、幽怨、缠绵、沉郁、哀伤、凄凉、苍凉、 婉约、 婉约 低沉、幽怨、缠绵、沉郁、哀伤、凄凉、苍凉、 悲凉、悲慨、悲壮、含蓄、 悲凉、悲慨、悲壮、含蓄、蕴藉 • C清新、淡雅、冲淡、朴素、质朴、自然、通俗、诙谐、 清新、 清新 淡雅、冲淡、朴素、质朴、自然、通俗、诙谐、 风趣 • D华妙艳丽、明丽、浓墨重彩、艳丽多彩、严谨细腻、 华妙艳丽、 华妙艳丽 明丽、浓墨重彩、艳丽多彩、严谨细腻、 精巧 • (2)语言作用: 语言作用: • 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 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 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 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 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 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梅尧臣朴素平淡 范成大清新妩媚 陈师道雄劲幽邃 杨万里浏亮晓畅 苏舜卿轩昂奔放 周邦彦富丽精工 欧阳修清新疏畅 陆游雄放流畅 黄庭坚瘦硬新奇
宋金 晏殊闲雅婉丽 姜夔峭拔雅丽 柳永伤感缠绵 辛弃疾沉郁豪放 苏轼豪放旷达 文天祥沉郁悲壮 秦观清丽典雅 王安石遒劲峭拔 李清照凄婉清丽
元明清
萨都剌清丽俊爽 王士祯含蓄清远 王冕纯朴自然 袁枚空灵浮坦 马致远清隽流畅 朱彝尊清新疏淡 关汉卿泼辣清新 纳兰性德抑郁婉约 张养浩警辟深远 龚自珍清奇瑰丽 睢景臣新奇辛辣 郑燮刚劲清新 于谦朴直浅近 黄遵宪浅俗新颖 顾炎武苍劲沉郁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考试就能用得上)1、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明贬实褒2、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3、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4、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5、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6、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7、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反复、对比、双关、反语、反问、互文、用典8、常用的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渲染、衬托、反衬、烘托、象征、联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即景抒情、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历史人物自比、间接抒情、卒章显志、动静结合、含蓄蕴藉、详略得当、以古喻今、吟古书怀、明暗对比、白描、调用角度,如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等。

9、常见思想感情迷恋、留恋、思念、忧愁、悲愤、辛酸、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喜悦、仰慕、激愤、空虚、郁闷、热情洋溢、壮志凌云、忧国忧民、追慕、讽刺、反抗、奋发向上、消极避世、同情、关怀、控诉、颓废10、常见景物特点恬静、安谧、和平、壮阔、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幽静、肃杀、荒寒、瑰丽、虚幻、飘渺、凄惨、萧条、繁华热闹11、风格特点朴素自然、豪放飘逸、浓郁顿挫、雄健高昂、悲壮苍凉、超脱世俗、缠绵悱侧、激昂澎湃12、语言特点言简意赅、通俗自然、简练、含蓄隽永、内涵丰富、平中见奇、清新质朴、琅琅上口、音韵和谐、明白晓畅、清新、自然、朴素、豪放、俊逸、沉郁顿挫、峻伟奔腾,雄浑豪迈、委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专业术语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专业术语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专业术语
1.韵律:指诗歌的音韵规律,包括平仄、押韵、叠韵等。

2. 押韵:指诗句末尾的音节相同或相近,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3. 叠韵:指诗句中间和末尾的音节相同或相近,如“如梦令、浣溪沙”中的“令”和“沙”。

4. 平仄:指诗句中的音节有高低之分,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山”、“绝”为仄声,而“飞”、“径”、“人”、“踪”为平声。

5. 对仗:指诗句中的用词、语法、意义相对应、呼应,形成平衡、对称的结构,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6. 比喻:指用一个意象来比拟另一个事物,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7. 暗示:指用委婉、隐晦的语言或表达方式来暗示某种意义或信息,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理解,如“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8. 借代:指用一个代表性的词汇来代替整个事物或情景,达到简洁、生动的效果,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9. 比兴:指用诗歌中的隐喻、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形象地描绘具体事物或情境,如“雄黄酒一杯,替你消愁解闷”。

10. 拟人:指用人的行为或感受来形容非人的事物或情景,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如“江水如练,生生不息,日夜东流,无穷
无尽”。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第一章:韵律与节奏1.1 音韵:指诗歌中音节的分布和排列规律。

1.2 韵脚:指诗句中重音所在的音节。

1.3 押韵:指诗句中末尾音节的相同或相近。

1.4 诗行:指诗歌中的一行,通常由若干个词组成。

1.5 诗句:指诗行中的每一句,通常由若干个字组成。

1.6 篇章:指一首完整的诗歌作品。

第二章:意象与修辞手法2.1 按景写意:指诗歌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情感或抒发思想。

2.2 比喻:指用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手法。

2.3 象征:指用具体事物来代表抽象概念的修辞手法。

2.4 拟人:指用人的形象来描绘非人的事物或抽象概念的修辞手法。

2.5 排比:指将一系列相同的结构用于修辞目的的修辞手法。

第三章:主题与意义3.1 主题:指诗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涵。

3.2 意义:指诗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或情感。

3.3 时代性:指诗歌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

第四章:诗人与作品4.1 诗人境界:指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2 作品价值:指诗歌作品在文学领域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

4.3 代表作品:指某位诗人的代表性作品或代表某一时期的诗歌作品。

附件:本文档附有诗歌鉴赏的案例分析和习题,供读者参考与练习。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原创作品享有的独占权利。

2、著作权: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权及相关权益。

3、署名权:指作者享有在其作品上署名或决定署名方式的权利。

4、衍生权:指对原著作品进行演绎、改编等衍生创作并享有权利的权利。

5、发表权:指作者决定将其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览表古典诗文2009-07-31 09465d56b7b40100e7og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览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朽;②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③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④昔盛今衰的感慨,借故讽今的情怀。

2、人生志向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②宦海浮沉、仕途失意的苦闷;③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④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⑤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3、人生感受①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平生的喜悦。

4、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思想内容古典诗歌常用的题材边塞、田园、怀古、官场、战乱五类诗歌对应的五种基本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的诗歌——直抒胸臆叙事抒情诗——叙议结合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他诗歌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

古典诗歌思想感情术语喜悦、愉快、欢快、激动、兴奋、忧愁、悲苦、孤苦、深刻、积极、消极、旷达、洒脱、悲愤、乐观、悲观、哀怨、激愤、憎恶、欣喜、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忧郁沉闷、愉悦、沉痛、哀伤、赞美、敬慕、惜别、依恋、豪迈、狂放、闲适、恬淡等。

情感载体杨柳——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形象古典诗歌中的形象①人物形象A“我”—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②自然景物形象或者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③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

古典诗歌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①细节刻画②烘托③对比衬托常见意象归类(一)意同象异1、思乡月亮、柳树、鸿雁。

2、别离柳树、芳草、长亭、南浦。

3、高洁蝉、冰雪、梅花、菊花。

4、衰败草木、乌鸦、燕子。

5、壮志大江、长风、沧海、奔流。

6、爱情莲花、燕子、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7、悲伤凄凉猿啼、羌笛、梧桐。

(二)象同意异1、飞鸟自由、孤凄无伴、漂泊无依。

2、青山故乡、超脱。

3、柳离别、思乡、愁苦。

4、燕子爱情、时事变迁。

5、水阻隔、愁情。

6、船漂流、自由。

7、小楼思念、闲适。

8、鹧鸪离愁别绪、衰败之景。

形象方面的鉴赏术语生动、活泼、鲜明、优美、柔美、绚丽、明丽、明媚、灿烂、雄奇、俊俏、雄伟、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凄冷、凄清、辽阔、浩渺等古典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豪洒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语言诗歌语言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语言风格特点及鉴赏专用术语总体特点诗庄(庄重)—词媚(优美)—曲谐(诙谐)诗歌风格现实与浪漫词作特点婉约与豪放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具体风格特点清新、平淡、绚丽、含蓄、明快、自然、直率、清幽、雄奇、悲慨、洗练、沉郁、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自然、雄奇、奔放、朴素、雅致、平实、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洗练、含蓄、明快、诙谐、浅显、白描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平淡无奇、华丽明快、沉郁顿挫、苍凉、雄浑雄健、富有哲理、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炼字古典诗歌炼字的位置五言炼二、三、五字、二五字;七言炼二、五、七字、二五字;古典诗歌常常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修辞手夸张、对比、比兴、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对表达技巧法偶、反复、双关、对仗、排比、设问、反问、顶针(顶真、联珠)、互文等表达方式描写技巧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白)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隐晦)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②借古讽今(怀古伤今)、③托物言志(情)、④用典抒情、⑤叙事抒情(即事感怀)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对比、象征、赋比兴、渲染、用典、烘托、以景结情、无理而妙、翻因为果、抑扬、照应、即景抒怀、铺垫、铺陈、衬托、白描、工笔、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象征、寄寓、寄托等行文结构方面的技巧及鉴赏术语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寄寓寄托、怀古伤今、起兴、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以动写静、点面结合、想像联想、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伏笔照应、点题、委婉、以乐写哀。

意境定义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完美融合的产物。

常用术语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用典类别引用诗词掌故、引用人物事件作用怀古伤今、借古言志、意蕴丰富高考作文巧用诗词添文采纵览全国历年优秀作文,不难发现,语言的出彩和深刻的文化思考就是大多数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

如何才能在作文中做到这两点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巧妙地使用诗词,用诗词打扮自己作文的语言,用诗词为文章增加文化的厚度。

在作文中用好诗词的途径很多,或是利用诗词巧拟标题,或是妙用为题记,或是化用诗词故事、结构构思自己的作文。

在这里我们重点来讲讲如何在文章语段中使用诗词增添文采。

一是直接引用诗词。

一般可以围绕话题,发散思维,搜寻相关的诗词,排比成文。

比如下面关于“生命”主题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诗人的诗句对“生命”作了解释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直接引用诗词让我们亲切地感受到了这四位诗人的形象,而排比成文更显示了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使文章的文采“跃然纸上”。

再比如作文《望月》中的一个片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

”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

“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对诗句的引用和评价淋漓尽致地将对诗词的分析鉴赏和感悟能力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那轮万古的明月高悬在我们的上空,使我们遥想百年、千年之前古人的梦想,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一是化用诗词。

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

比如下面这些语段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话题“乐观”片段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

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

——《面对选择》片段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才能渲染香炉峰间的日照紫烟。

——《美丽一次》片段是的,摒除了浮华,去掉了雕饰,我们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着迷人的清香。

——《简单》片段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冷香飞上语文》这些文字没有直接引用杜甫、刘禹锡、龚自珍等的诗句,而是将他们诗句中的意象搬用过来作为自己作文语言中的一个成分或是用自己的语言对诗句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描写。

这样的语段让我们联想起诗句的意境,带领我们进入似曾相似的诗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创的心声。

同样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当然写作这样的语段,最重要的是对诗词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

如果不明白诗的意境,随便套用,那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一是仿用诗词。

这种方法就是根据诗词的形式,用自己的语言再写一句(首)形式一样的诗词,以达到表达自己情意的目的。

比如一篇以“家”为话题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夜来幽梦忽还乡,水汪汪,捕鱼忙。

四寂无声,惟有馨风凉。

料得年年思家时,明月夜,芦苇浜。

作文很好地仿用了苏轼《江城子》的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的《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回忆往日的美好时光,看看这凄凉的短松岗,唯有自己“形影相吊”,怎不叫人思绪万千,愁肠寸断!而对“家”的思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家乡乡亲忙碌的身影,热闹的劳动场面,相对于自己身边的“四寂无声”,唯有无限的思念了!可以说仿用诗词不仅能借助诗词的形式指引读者走进原诗的意境,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写作上“学以致用”的本领,使文章出采。

不仅古典诗词适于仿用,现代诗词亦可借来“攻玉”。

比如作文《责任》的片段就是仿用了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非常巧妙地对文章作了一个漂亮的结尾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而面对责任,我想说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恪尽职守,坚守岗位\从今天起,关心环境与他人\我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责任,四季如春。

有人说,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太阳那样熠熠生辉,就让它像月亮一样光彩照人;如果不能拥有月亮的光彩,就让它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如果不能像星星一样闪光,那么,至少要留住几只萤火虫,把文章点亮。

我想,诗词就是“萤火虫”,用好了这只“萤火虫”,相信它一定会为你的作文增添绚丽的色彩,照亮你深厚的文化思考,照亮阅卷者“疲惫”的双眼。

[推荐原因] 语言的出彩和深刻的文化思考是大多数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作文中巧用诗词添文采,提高了作文分数,更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高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