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5.6.2 心中有数打官司(选考部分,B版)(选修5)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6 2 心中有数打官司 含答案

2心中有数打官司[学习目标] 1.识记诉讼的含义、种类及作用。
2.明确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
3.理解司法调解在解决权益纠纷中的作用。
4.学会写起诉书,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一、诉讼与诉讼权利1.诉讼的概念: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诉讼的种类(1)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2)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
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这就是诉讼代理。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这个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2.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就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3.公民有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上诉权就是由两审终审原则而来。
当事人和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1.判断张、李两家因承包鱼塘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张家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
高中政治6.2 心中有数打官司 教学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人教版选修5)

但是,由于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犯罪案件 的程序法,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民事案件 即民事权利、义务纠纷案件的程序法,行政 诉讼法是规定处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程序法, 所以它们之间也存在许多差异。比如,只有 刑事诉讼法才规定有侦查程序、审查决定是 否提起公诉程序及死刑复核程序等。
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根据诉 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②《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③《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思路点拨 ②不是诉讼法,排除。①③④是 我国的诉讼法。
提示: (1) 诉讼,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 后途径。实体权利的实现有赖于法律程序的 保障。没有公正的程序,实体的公正也无从 谈起。 (2)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 讼法都体现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 面前一律平等”的重要原则。 (3)“人情案”违反了这一重要原则,造成错案, 危害公平公正,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当我 们参加诉讼活动时,应该牢牢树立公民在法 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
[理解·应用]
比较程序法与实体法 程序法是相对实体法讲的。实体法是规定实 质性权利、义务的法律,程序法是规定程序 性权利、义务的法律。刑事诉讼法、民事诉 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均属于程序法,刑法和民 法都属于实体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和行政诉讼法都是诉讼程序法,所以它们之 间有许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如都要规定法 院审理案件的方式、方法,规定当事人的诉
2.查一查我国的现行法律,以上三人的请求 能获得准许吗?为什么? 提示: 本探究活动旨在通过三个导入生增强 “ 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意识,消除对打官司的畏惧。 情境一引出的是公民委托辩护人的权利。情 境二引出的是公民的回避权。情境三引出的 是上诉权。小边和王大妈的请求符合法律规 定,应获得准许,提醒尚全的父亲提起行政 复议,如果对行政复议不服,可提起行政诉 讼。
[推荐学习]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6 2 心中有数打官司
![[推荐学习]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6 2 心中有数打官司](https://img.taocdn.com/s3/m/c002b24a48d7c1c708a14597.png)
2心中有数打官司[学习目标] 1.识记诉讼的含义、种类及作用。
2.明确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
3.理解司法调解在解决权益纠纷中的作用。
4.学会写起诉书,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一、诉讼与诉讼权利1.诉讼的概念: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诉讼的种类(1)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2)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
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这就是诉讼代理。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这个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2.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就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3.公民有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上诉权就是由两审终审原则而来。
当事人和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1.判断张、李两家因承包鱼塘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张家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6.2《心中有数打官司》复习课件 (共24张PPT)

【P86 探究问题提示】 本探究活动旨在通过三 个导入案例,引出我国三大诉讼法中共同规定的 几项公民基本诉讼权利,使学生增强“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意识,消除对打官司的畏惧。
情境一引出的是公民委托辩护人的权利。情境二 引出的是公民的回避权。情境三引出的是上诉权 。小边和王大妈的请求符合法律规定,应获得准 许,提醒尚全的父亲提起行政复议,如果对行政 复议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
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 参加的主体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 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 法律基础是相同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教材探究问题提示 【P85 探究问题提示】 设计本探究活动的目的
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解决纠纷的不同途径。情境一 是一桩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加以解决 ;情境二中赵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社会危害
刑事自诉案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故意伤害罪:刑法根据伤害后果不同,分为轻伤、 重伤与伤害致人死亡三种情形。 故意伤害罪必须 造成轻伤以上结果。 轻微伤不构成犯罪。轻伤构成犯罪
1、轻伤和轻微伤同源于人身权受到伤害,虽只有一字之别,但二 者因伤害的程度不同,变成了后果及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轻伤对受害者伤害的程度及造成的后果比轻微伤重。轻伤主要受 《刑法》及《刑事诉讼法》调整,而轻微伤主要受《民法》及 《民事诉讼法》调整。 2、因为调整二者的法律不同,所以轻微伤只涉及民事损害赔偿, 而轻伤的解决范围较复杂,允许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同时要求 附带民事赔偿诉讼。 3、轻伤必须经法医部门鉴定后才能认定,轻微伤不一定要经法医 部门鉴定,凭医疗单位的诊断证明即可认定。有时法医鉴定上写 轻微伤偏重或轻伤偏重。其实轻微伤偏重实质上还是轻微伤,轻 伤偏重实质还是轻伤。二者虽然多了偏重两字,但性质上根本上 没有改变,轻伤偏重在量刑时可适当考虑。
2019-2020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五讲义:专题6+2 心中有数打官司及答案

2 心中有数打官司利。
一、诉讼与诉讼权利1.诉讼的概念: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司法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诉讼的种类(1)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2)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
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这就是诉讼代理。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这个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2.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就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3.公民有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上诉权就是由两审终审原则而来。
当事人和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选一选]公民在诉讼中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①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②申请回避③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上诉⑤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提示:①②④小张老公王先生在婚后搞婚外恋,造成双方感情破裂,于是小张和王先生协议离婚。
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共有的一处房产和一辆家用轿车归小张所有,女儿亦随其生活,王先生“净身出户”,并按月给付抚养费800元。
配套K12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6 2 心中有数打官司

2心中有数打官司[学习目标] 1.识记诉讼的含义、种类及作用。
2.明确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
3.理解司法调解在解决权益纠纷中的作用。
4.学会写起诉书,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一、诉讼与诉讼权利1.诉讼的概念: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诉讼的种类(1)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2)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
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这就是诉讼代理。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这个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2.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就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3.公民有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上诉权就是由两审终审原则而来。
当事人和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1.判断张、李两家因承包鱼塘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张家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
2019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选修五学案:专题6_2_心中有数打官司_word版有答案

2心中有数打官司[学习目标] 1.识记诉讼的含义、种类及作用。
2.明确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
3.理解司法调解在解决权益纠纷中的作用。
4.学会写起诉书,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一、诉讼与诉讼权利1.诉讼的概念: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诉讼的种类(1)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2)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
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这就是诉讼代理。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这个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2.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就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3.公民有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上诉权就是由两审终审原则而来。
当事人和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1.判断张、李两家因承包鱼塘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张家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名师学案:专题6 2 心中有数打官司 Word版含答案

2心中有数打官司[学习目标] 1.识记诉讼的含义、种类及作用。
2.明确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
3.理解司法调解在解决权益纠纷中的作用。
4.学会写起诉书,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一、诉讼与诉讼权利1.诉讼的概念: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诉讼的种类(1)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2)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
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这就是诉讼代理。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这个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2.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就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3.公民有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上诉权就是由两审终审原则而来。
当事人和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1.判断张、李两家因承包鱼塘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张家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中有数打官司
一、选择题
1.老张家养的一条狼狗把邻居家的孩子咬伤。
因为医疗费问题两家产生纠纷,结果邻居一纸诉状把老张告上了法庭。
这一诉讼属于( )
A.民事诉讼B.刑事诉讼
C.行政诉讼D.经济诉讼
解析老张与邻居之间的诉讼属于因人身关系产生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
答案A
2.李某乘坐司机王某开的出租车,不慎将装有手机和5 000元现金的手提包落在了车上,王某的邻居看到王某将该手提包拿回家。
第二天,李某几经周折找到王某,要求王某归还失物,但王某谎称没有看见,拒绝归还。
李某想要回自己的东西应该采取的正确办法是
( )
A.将司机王某约出来,威胁他不归还东西将有生命危险
B.和王某的邻居一起到王某家强行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王某的行为
D.把王某直接送到公安机关
解析A、B、D三项的行为都不是正确方法。
答案C
小王和小李合伙买了一辆车跑运输,后因生意不佳散了伙,两人也为经济问题产生纠纷。
原来,小王把车卖了,但小李出的钱一直不给小李。
小李虽多次讨要,都没有要到,最后连小王的人都找不到了。
因此,小李起诉了小王。
回答3~5题。
3.这里,小李选择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是( )
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D.行政复议
解析本案反映了两个自然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小李起诉了小王,属于民事诉讼,B项正确;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答案B
4.在案件进入审理阶段后,小李后来发现,主审案件的法官是小王的远房亲戚。
为不影响公正,小李这时可以行使公民的诉讼权利是( )
A.委托诉讼代理人B.委托辩护人
C.申请回避D.上诉
解析题意反映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是申请回避的诉讼权利,C项正确。
A、D两项不合题意。
B项属于刑事诉讼的权利。
答案C
5.如果小李对法庭的判决结果有异议,小李可以( )
A.重新进行起诉B.申请仲裁
C.提起上诉D.申请调解
解析本案中的诉讼属于一审,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C项正确。
提起上诉不同于重新起诉,案件一审后是不能再起诉的,A项错误。
我国实行或裁或审,提起诉讼就不能再申请仲裁,B项错误。
诉讼是最终解决纠纷的途径,调解不具有强制性,D项错误。
答案C
6.诉讼代理人的主要职责是( )
①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权益②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益③帮助法院正确合法、及时地审理案件④为当事人寻找逃脱机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析诉讼代理人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但不是为当事人寻找逃脱机会,①④错误,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益,帮助法院正确合法、及时地审理案件,②③正确。
答案B
7.甲区人民法院的陈法官经小学同学孙红介绍,将父母遗留的一架名贵钢琴卖给孙红的同事陈强。
后来,陈强因出国定居,便将该钢琴卖给音乐教师赵爽,赵爽买到钢琴后,发现该钢琴存在质量问题,于是以陈强未讲明这一情况为由,向甲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解除该钢琴买卖合同,并将自己购买钢琴的1万元钱归还自己。
甲区人民法院确定由陈法官独任审理此案,并由与陈强做了6年邻居的蔡敏担任书记员。
就本案所涉及的回避问题,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①陈法官应当回避,因为案件涉及他的利害关系②陈法官不应当回避,因为他已经将钢琴卖给陈强③书记员蔡敏应当回避,因为他与陈强已经是6年的邻居④证人孙红应当回避,因为他是本案被告陈强的同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诉讼回避制度中的法定回避情形以及回避适用的对象问题。
这里需要注意④,在考查回避问题时,经常涉及证人,需要注意证人不属于需要回避的人员。
答案C
二、综合题
8.陈红承包经营了天河宾馆中的一个川菜馆,承包期4年。
在陈红承包经营期间,天河宾馆经常向陈红摊派各种费用,为此双方发生争议,陈红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受理案件后,由甲、乙、丙三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并由院长甲某担任审判长。
在开庭审理过程中,陈红得知审判长甲某是天河宾馆总经理的表弟。
在开庭审理过程中,陈红能否申请甲某回避?为什么?
解析陈红能申请甲某回避。
先回答法律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审判长甲某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所以陈红可以申请甲某回避。
答案①陈红能申请甲某回避。
②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就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在开庭审理过程中,陈红得知审判长甲某与被告的法定代表人有近亲属关系,这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所以陈红可以申请甲某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