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万年牢》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万年牢》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万年牢》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和难句。

2.深入理解课文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万年牢”吗?二、课文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调。

2.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有意思的句子或段落。

三、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

四、拓展延伸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万年牢”有什么象征意义?2.学生讨论并回答:课文中的“万年牢”象征了我国历史的悠久和民族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1.学生课后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料,了解我国历史的悠久和民族的精神。

2.学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祖国历史的短文。

课后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较好,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在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语文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部分学生对生僻词和难句理解不够,需要加强词汇和语法教学。

2.部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1.加强词汇和语法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重点:1.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对祖国历史的敬仰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万年牢”的深层含义。

2.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与实际写作相结合,进行创意表达。

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5篇)万年牢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八、板书设计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赢得众多回头客生意旺万年牢的人品:诚实、守信教后记:让学生真正懂得万年牢的的意思及生活中的运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6《万年牢》说课稿与教学设计(共5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6《万年牢》说课稿与教学设计(共5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6《万年牢》说课稿与教学设计(共5篇)《万年牢》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万年牢》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万年牢》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共同去寻找人生的财富,从而明白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它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有了它人生一定会更充实而美丽。

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的为人、做事的故事。

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就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

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

结尾处讲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们树立了如何做人处事的榜样。

2.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a.认识8个生字,了解故事内容。

b.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c.理解体会文中“万年牢”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d.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3.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对本册课文的提出的要求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我把教学重点定为理解体会文中“万年牢”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二、说学情我班的学生在学习语文上,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大家都能独立阅读课文,同时还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学习。

但他们对于含义比较深的语句的理解还缺乏自主感悟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帮助。

三、说教法1.以读代讲法。

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把读的训练贯彻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父爱主题,感受亲情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2)培养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父爱主题,培养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通过课文内容,感悟父爱的伟大。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万年牢》,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含义。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指导学生评价、改正。

(3)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3.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父爱主题,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课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能够“万年牢”?(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心中的万年牢》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作文,教师进行点评。

6.课堂小结(2)强调父爱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庭。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以《我心中的万年牢》为题,写一篇作文。

万年牢教学设计及反思

万年牢教学设计及反思

万年牢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走街串巷、耽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万年牢”写了哪些内容。

3、通过课文阅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实在的品质,并懂得做人也要像父亲那样,实实在在,讲究诚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三处“万年牢”的含义,体会父亲的品质。

2、教学难点:体会三处“万年牢”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百年老店”这样的称呼。

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店才能被称为“百年老店”吗?(学生自由发言)一般来说,那些能长期经营,并且以良好的品质和信誉赢得顾客信赖的店,才能称得上是“百年老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万年牢》,大家猜猜,这“万年牢”会是什么意思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万年牢”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课文中提到了三处“万年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分别在哪里,并画出来。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语句。

第一处:“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做的糖葫芦为什么能被称为“万年牢”?(从父亲做糖葫芦的选材、制作工艺等方面体会父亲的认真、实在)(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父亲手艺的称赞。

第二处:“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是怎样做生意的?(引导学生从父亲对待顾客的态度、价格的公道等方面体会父亲的诚信)(2)讨论: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诚信经营的生意人吗?第三处:“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案

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案

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感知《万年牢》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万年牢》这篇文章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等。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们认为什么东西可以被称为‘万年牢’?”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如:“文章中讲述了哪些事物的变化?”、“作者通过这些变化想表达什么?”让学生通过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生词的意思。

第三章:词汇学习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新词汇。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列出文章中的新词汇,并进行解释和例句展示。

让学生通过练习来运用新词汇,如填空、造句等。

第四章:写作技巧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章中的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让学生通过练习来运用写作技巧,如写一段描述某个事物的句子。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相关话题的思考和讨论。

5.2 教学内容提出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六章:课堂互动6.1 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6.2 教学内容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组织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章中的场景。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心。

7.2 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阅读其他相关文章、写一篇短文等。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第八章:评价与反馈8.1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8.2 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等。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优秀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优秀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基本的语文阅读技能。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万年牢》讲述了一个关于忠诚和责任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努力和坚持,传递了忠诚和责任的重要性。

课文内容涉及到主人公的困境、努力、挫折和的成功。

2.2 生字词:课文中的生字词包括:牢、忠诚、困境、努力、挫折、成功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引发学生对主人公的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可以通过查找字典、阅读注释等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问题。

例如:讨论主人公为什么选择坚持,而不是放弃。

3.4 探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主人公遇到的挫折是什么?他是如何克服的?第四章:作业设计4.1 作业内容:学生可以进行课文朗读练习,提高朗读能力。

学生可以进行写作练习,例如:写一篇关于忠诚和责任的小故事。

4.2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第五章:评价与反思5.1 评价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5.2 反思改进: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观点。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万年牢》是一篇描述中国传统手艺人的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一位雕刻艺术家制作万年牢的过程,展现了他的敬业精神、精湛技艺和对手艺的热爱。

2.2 生字词(1)雕刻(diāosuō)(2)精湛(jīngzhàn)(3)敬业(yèjìng)(4)楷模(kǎimó)(5)传承(chuántǒng)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和掌握生字词。

(3)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观点。

3.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传统手艺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手艺品的背后故事。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4.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观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4.4 课堂小结第五章: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传统手艺人的短文。

(3)思考一下,如何将课文中的人物和故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6.2 生字词测试随机抽取生字词,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

“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在课堂结尾处设计有依据、有中心的环节。

从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结合生活实践用于生活,既回顾父亲做人做事的认真实在,又贯穿三处“万年牢”之间的内在联系于其间,最后给学生一个平台展示他们的视角、他们的情感,从课文中受到的崇高的人格美的熏陶、感染,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难点】
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吃过冰糖葫芦吧?回忆一个你所吃过的糖葫芦的模样,好吗?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火候、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
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研讨。

3.班内汇报交流。

4.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板书:做人――万年牢)※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

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感情朗读,深入体验:
1.齐读课文,谈谈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为人实在、做事认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2.完成“每课一练”中的第三题
五、拓展理解,体会情感: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实际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亲那样吗?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业设计】
(一)写自己的父亲
(二)层次性作业:
1.我能选择正确的读音
2.我会选
3.我会填
4.开心读一读,快乐做一做
【板书设计】
6.万年牢
做糖葫芦——万年牢可靠
万年牢凭良心做生意——万年牢认真
一生受益做事做人——万年牢实在
【教学反思】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
第三,作为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