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宋” 并称及其之外——关于宋玉文学史地位的省思与再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二维码单篇扫描下载

“屈宋”并称及其之外

———关于宋玉文学史地位的省思与再认

阳 清(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ꎬ昆明650500)

[收稿日期]2019-12-12[作者简介]阳清(1979-)ꎬ男ꎬ湖南常宁人ꎬ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ꎮ[摘 要] 古代“屈宋”并称的话语传统ꎬ大致经历了南朝首肯、唐代批判、宋人重估、明清确认

四个阶段ꎮ“屈宋”并称在客观展示批评家褒贬态度之际ꎬ也隐藏着某些不公平的对待ꎮ这种不公平性主要表现为宋玉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判定ꎮ以古人比较两位作家是否齐名并价为例ꎬ可见“屈宋”并称让宋玉依附于屈原的光环而存在ꎬ以致容易被遮蔽而丧失其独特的文学意义ꎮ基于“屈宋”

并称之外ꎬ关注单独评价宋玉的文论话语ꎬ得以窥见文体交叉视野中的宋玉、作为赋学祖师的宋玉以及引领文学风尚的宋玉ꎬ藉此证实宋玉作为战国文学大家的显著地位ꎮ我们应一改文学史中介绍宋玉轻描淡写的做法ꎬ认定宋玉的代表作应包括其他多种ꎮ[关键词] “屈宋”并称 宋玉批评 文学史地位[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章编号]1002-3054(2020)06-0070-13[文献标识码]A[DOI]10􀆰13262/j􀆰bjsshkxy􀆰bjshkx􀆰200607

文学史常以屈原和宋玉并称ꎮ并称亦曰

合称、连称等ꎬ作为古代文史中的常见现象ꎬ

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群辅到俊彦再到文人的

转变过程ꎬ其使用范围在不断改变与扩大”ꎬ

最终随着文学地位的提升ꎬ在六朝时代进入

了文学领域ꎬ其“文学批评作用得到了充分

彰显”ꎮ[1]“屈宋”正是首见于«文心雕龙»

“辨骚”“事类”“才略”诸篇ꎬ遂而引起后

人重视ꎮ诚然ꎬ“屈宋”并称不仅是汉末以来

人物品藻风尚的时代产物ꎬ而且属于文学自觉与批评初兴之际对并连姓氏这种表达方法

的骈式借用ꎬ同时也是随着«楚辞»的持续

经典化应运而生ꎮ“屈宋”是中国最早的作家

并称ꎬ亦藉此昭示出“楚辞”作为集部文献

首类的独特地位ꎮ值得注意的是ꎬ尽管“屈

宋”的文学意义重大ꎬ然而毕竟囿于文学并

称的固有局限ꎬ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关于宋玉

评价的非客观性和局限性ꎮ有鉴于此ꎬ拙文

试图从“屈宋”并称传统谈起ꎬ结合相关的

比较式品评ꎬ并通过全面省思那些单独评价

—07—宋玉的文论话语ꎬ以期对他在文学史中的时

代地位进行再认识ꎮ

一、“屈宋”并称传统

“屈宋”并称这种连接姓氏的缩略ꎬ或等

同于“屈原、宋玉”这种直接以姓名并连的表

述ꎬ甚至紧密关联于“屈原􀆺􀆺ꎬ宋玉􀆺􀆺”

式的语言结构ꎮ譬如ꎬ«宋书􀅰谢灵运传»曰:“屈平、宋玉ꎬ导清源于前ꎬ贾谊、相如ꎬ振

芳尘于后ꎬ英辞润金石ꎬ高义薄云天ꎮ”[2](P1778)«文心雕龙􀅰时序»云:“屈平联藻于日月ꎬ宋

玉交彩于风云ꎮ”[3](P672)上述两种表达方式几乎

等同于“屈宋”并称ꎬ故均在笔者考察范围

之内ꎮ尽管如此ꎬ倘若把屈原、宋玉与其他

诸多作家一并列举ꎬ理应属于“屈宋”并称

之外ꎮ毋庸置疑ꎬ“屈宋”首次在真正意义上

集中展示了文学并称的风貌ꎬ故其相关评论

不胜枚举ꎮ在文学史以及批评史中ꎬ品题“屈宋”已经成为一种话语传统ꎬ尽管历代学

者在使用并称时的褒贬态度不尽相同ꎮ而今ꎬ

我们试图省思与再认宋玉的文学史地位ꎬ依

然无法忽视和规避上述传统ꎮ这里有必要做

些梳理ꎮ(一)南朝对“屈宋”文辞的首肯

前述沈约、刘勰二家所言即是如此ꎮ除此

之外ꎬ刘勰或言:“观夫屈宋属篇ꎬ号依诗人ꎬ

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ꎮ”[3](P615)或言:“相如好

书ꎬ师范屈宋ꎬ洞入夸艳ꎬ致名辞宗ꎮ”[3](P698)

强调屈宋作品在文辞方面的独创性以及奇艳之

美ꎮ又言:“战代任武ꎬ而文士不绝ꎮ诸子以

道术取资ꎬ屈宋以楚辞发采ꎮ”[3](P698)又言:“屈宋逸步ꎬ莫之能追ꎮ故其叙情怨ꎬ则郁伊

而易感ꎻ述离居ꎬ则怆怏而难怀ꎻ论山水ꎬ

则循声而得貌ꎻ言节候ꎬ则披文而见时ꎮ”“其衣被词人ꎬ非一代也ꎮ”[3](P47)虽然有拘于

骈式文体且呈现出积极辩证的态度ꎬ但是从总体上赞赏屈宋辞赋所谓情韵深致、文辞富

赡等鲜明特征及其难以超越的文学高度ꎬ则

可谓显而易见ꎮ(二)唐代对“屈宋”文风的批判

盛唐“李杜”同视“屈宋”为知音ꎮ李白«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曰:“屈、宋长

逝ꎬ无堪与言ꎮ”[4](P1290)杜甫«论诗绝句三十

首»云:“窃攀屈宋宜方驾ꎬ恐与齐梁作后

尘ꎮ”[5](P900)极显心慕手追之态ꎮ尽管如此ꎬ大

多数唐人对“屈宋”文风表现出了大胆批评ꎬ“初唐四杰”首开其端ꎮ据王勃«上吏部裴侍

郎启»:“自微言既绝ꎬ斯文不振ꎮ屈宋导浇源

于前ꎬ枚马张淫风于后ꎬ谈人主者以宫室苑囿

为雄ꎬ叙名流者以沉酗骄奢为达ꎮ”[6](P333)卢照

邻«驸马都尉乔君集序»:“荀卿、孟子ꎬ服儒

者之褒衣ꎻ屈平、宋玉ꎬ弄词人之柔翰ꎮ礼乐

之道ꎬ已颠坠于斯文ꎻ«雅»«颂»之风ꎬ犹绵

联于季叶ꎮ”[7](P301)他们共同指责屈宋作品中儒

家内涵的缺失ꎬ以致流弊深远ꎮ究其渊源ꎬ或

与南朝批评家之辩证态度以及东汉班固、北朝

颜之推等批判“屈宋”人格[8]相关ꎮ更有甚

者ꎬ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先驱ꎬ梁肃、萧颖

士、李华、崔祐甫、独孤及、柳冕等人积极主

张宗经明道ꎬ对“屈宋”文风纷纷批驳乃至大

加挞伐ꎮ萧氏言:“六经之后有屈原、宋玉ꎬ文

甚雄壮而不能经ꎮ”[9](P3198)李氏言:“屈平、宋玉

哀而伤ꎬ靡而不返ꎬ六经之道遁矣ꎮ”[10](P3196)崔

氏言:“屈原、宋玉怨刺比兴之词ꎬ深而失中ꎬ

近于子夏所谓‘哀以思’ꎮ”[11](P4193)其中用力尤

勤者ꎬ当属柳冕ꎮ柳氏«与滑州卢大夫论文

书»指出:“屈宋以降ꎬ则感哀乐而亡雅正”“教化兴亡ꎬ则君子之风尽ꎬ故淫丽形似之文ꎬ

皆亡国哀思之音也ꎮ”[12](P5356)其«谢杜相公论

房杜二相书»又云:“至于屈宋ꎬ哀而以思ꎬ

流而不反ꎬ皆亡国之音也ꎮ”“风雅之文变为形

似ꎬ比兴之体变为飞动ꎬ礼义之情变为物色ꎬ

诗之六义尽矣ꎮ何则?屈宋唱之ꎬ两汉扇之ꎬ—17—“屈宋”并称及其之外———关于宋玉文学史地位的省思与再认魏晋江左ꎬ随波而不反矣ꎮ”[13](P5354)可见古文

运动家们普遍认为ꎬ“屈宋”带给当世文坛的

不良影响ꎬ在于引导文学创作抛却孔子所谓的“无邪”或雅正标准ꎬ如此让儒家温柔敦厚的

诗教精神日趋式微ꎮ(三)宋人对“屈宋”成就的重估

与古文运动的先驱人物不同ꎬ宋人对“屈

宋”多持正面态度ꎮ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ꎮ1.再次肯定“屈宋”作为文学宗匠的地位

据李之仪«与友人往还»:“非屈原宋玉ꎬ

未易与风雅争衡ꎮ”[14](P239)林亦之«伊川子程

子»:“谈道者以子思、孟轲为宗ꎬ论文者以屈

原、宋玉为本ꎮ”[15](P878)陆游«白鹤馆夜坐»:“屈宋死千载ꎬ谁能起中原?中间李与杜ꎬ独

招湘水魂ꎮ自此竞摹写ꎬ几人望其藩?”[16](P679)

这里对“屈宋”文学的标举ꎬ近似盛唐“李

杜”式的追摹ꎮ2.指明«楚辞»尤其是«离骚»对«诗

经»文学内涵和表现手法的继承

据晁补之«续岁时杂咏序»:“屈原、宋玉

为«离骚»ꎬ最近于«诗»ꎬ而所以讬物引类ꎬ

其感在四时ꎬ可以慷慨而太息ꎬ想见其忠

洁ꎮ”[17]张元干«跋苏诏君楚语后»:“«风»«雅»之变ꎬ始有«离骚»ꎬ与«诗»六义相

表里ꎮ比、兴虽多ꎬ然卒皆正而不淫ꎬ哀而不

怨ꎬ宜乎古今推屈、宋为盟主ꎮ”[18](P179)高似孙«纬略􀅰楚辞»:“今观屈宋骚辞ꎬ所以激切顿

挫ꎬ有人所不可为者ꎬ盖皆发于天ꎮ”“以其风

土ꎬ形于言辞ꎮ故风、雅、比、兴ꎬ一出于«国风»、二雅之中ꎬ不可及已ꎮ”[19](P19)如此种

种ꎬ的确与中唐时代的相关批评大异其趣ꎮ3.强调“屈宋”创作的独立品格和特殊

风采

据秦观«韩愈论»:“原本山川ꎬ极命草

木ꎬ比物属事ꎬ骇耳目ꎬ变心意ꎬ此讬词之

文ꎬ如屈原、宋玉之作是也ꎮ”[20](P751)李纲«文

乡记»:“下逮战国ꎬ文乡浸衰ꎬ深醇雅正之风变ꎬ而为纵横捭阖之俗ꎮ独屈原、宋玉之徒崛

起其间ꎬ颇有古意ꎬ博辨瑰丽ꎬ未免有感愤谲

怪之作ꎮ识者谓体慢于三代ꎬ风雅于战国ꎬ乃«雅»«颂»之博徒ꎬ而词赋之英杰ꎬ不其然

与!”[21](P1274)要之ꎬ除了北宋姚铉、南宋朱

熹[22]等少数学者之外ꎬ宋人对待“屈宋”的

态度大多比较温和ꎬ其中不乏褒赞之语ꎮ(四)明清对“屈宋”地位的确认

明人更多沿袭宋儒之说ꎬ对“屈宋”的

文学贡献肯定有加ꎮ譬如ꎬ茅坤«与蔡白石

太守论文书»叹言:“屈、宋之于赋ꎬ李陵、

苏武之于五言ꎬ马迁、刘向之于文章、传记ꎬ

皆各擅其长以绝艺后代ꎮ”[23](P195)陆深«中和

堂随笔»亦言:“大抵事之始者ꎬ后必难过ꎬ

岂气运然耶?故左氏、庄、列之后ꎬ而文章莫

及ꎻ屈原、宋玉之后ꎬ而骚赋莫及ꎮ”[24](P126)抑

又ꎬ王世贞曰:“自六经而下ꎬ于文则知有左

氏、司马迁ꎬ于骚则知有屈、宋ꎮ”[25](P59)胡

应麟云:“世之有战国也ꎬ文之有左、庄也ꎮ

骚之有屈、宋也ꎮ”[26](P6)明人类似赞语不胜其

多ꎬ甚而大有超越宋代之势ꎮ无独有偶ꎬ清

人对“屈宋”的文学独创亦表示叹服ꎮ贺贻

孙即认为:“段落无迹ꎬ离合无端ꎬ单复无

缝ꎬ此屈、宋之神也ꎮ”[27](P136)李重华亦言:“屈宋楚词而后ꎬ不应轻拟骚体ꎮ”[28]以上种

种ꎬ实乃明清学者针对“屈宋”地位的异代

确认ꎮ明人品评“屈宋”ꎬ有如唐宋士人以儒

家内涵为圭臬者ꎮ譬如王廷陈«问俗»认为:“屈子之骚ꎬ怨矣ꎬ冀君之谅焉ꎬ所以为忠

也ꎻ宋玉之辩ꎬ怨矣ꎬ冀师之明焉ꎬ所以为

义也ꎮ”[29](P650)与之相反ꎬ薛蕙«答王浚川先

生论文书»则言:“降是骚人作焉ꎬ灵均已伤

繁丽ꎬ要之有以ꎻ至宋玉则夸失实ꎬ淫越礼ꎬ

诗人之义亡矣ꎮ”[30](P108)与此相关ꎬ试图精准

地把握“屈宋”的文学坐标ꎬ还必须关注“屈宋”前后文学发展的状况ꎬ并把“屈宋”

置于纵向的人文视野之中来加以品评ꎮ前贤—27—北京社会科学 2020年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