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产业化下的工程管理

浅谈建筑产业化下的工程管理
浅谈建筑产业化下的工程管理

浅谈建筑产业化下的工程管理

[摘要]建筑产业化作为我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近期保障性住房和标准化部分商品房建设中,众多龙头企业都纷纷以此为切入点,来推动我国产业化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显露了多方面的不足。目前我国产业化的管理模式的建造经营与项目目标效益仍有很大差距。本文通过阐述建筑产业化在环保节能、资源整合、产业化发展方面的意义。引荐国外建筑产业化模式发展与我国现状建筑产业化管理模式的对比,来推动适合我国的建筑产业化进程。同时寄往整合建筑产业化资源整合、统一标准、产业革新,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建筑产业化管理模式节能环保人力成本

第一章绪论

近年来,建筑产业随着资源价格、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消费群体对建筑品质等实际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才能在维持建造利润的前提下满足业主的需求等问题已成了建筑经济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很好的工程质量与利润最大化的这一矛盾,只有从整个建筑业的的产业化和建筑产业化的优秀工程管理入手,从而找到有效之方案。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工业制造也已进入4.0时代,粗犷传统的建筑业必须跟随现代化脚步,通过产业化、建筑2.0,把建筑建造的大部分流程和部件利用工业4.0的新技术、新模式工业标准化生产,形成建筑部件流水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施工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来说又是非常重要,施工的好坏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在这一阶段中,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对施工现场和施工对象进行生产任务的管理。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合理的运用人力和物力,协调空间和时间,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条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管理,从而使得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施工阶段是工程管理的核心也是问题的多发期,对工程的影响极为重大,因此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也是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意义

2.1 建筑产业化背景

2.1.1 建筑产业化是政策和节能减排环保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美丽中国”构想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建筑模式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必须走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文件要求:各部门要尽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件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丰富标准构件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城镇化和工业化时代,工业制造业已逐步进入工业4.0新时代,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大部分仍处于半手工半自动化的粗放式生产时代,建筑业迫切需要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以技术集成型的规模化工厂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工生产方式,以工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模式,实现建筑部品部件生产的工厂化、施工现场装配式的绿色建造。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降低建筑工厂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1.2 建筑产业化是现代城镇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建筑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个历史文明发展阶段都有建筑文明的出现。作为住宅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预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国家东西部协同发展以及“一路一带”的发展纲要的落实,仍将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然而,我国的建筑产业仍旧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过分依赖于土地高增值和即将淡出的“人口红利”,以现场手工为主在低技术水平上粗放的向前发展。目前,整个建筑业的生产模式仍表现为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建筑节能和建筑产业化率相对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任务仍有相当长的距离。所以,建筑产业化的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方式仍是我国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建筑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也将给建筑产业化带来更多的发展和空间,建筑产业化是现代城镇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2.1.3 建筑产业化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21世纪初开始正式推广建筑产业化已有15年时间,在国家各部委和部分领头企业的大力推动下,已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建立起了门类较为齐全的技术与产品体系,通过在建设中取得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水平。比如,启动了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成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联盟。通过国家主要省市成立产业化工作机构,制定规划、政策、标准,形成产业化工作框架;通过政府与市场的驱动,利用市场经济倒逼企业主动参与产业化的积极性,从而得到各方面企业积极主动响应,为我国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推进产业化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根据目前建筑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我国未来建筑产业化发展进程[2],如图1-1:

2000年2015年2020年2030年

图1-1.我国建筑产业化的预测

然而,制约我国建筑产业化的推进进程,仍要继续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第一,市场方面,结构主体初次投入成本较高,产业化建造效益暂还未能达到小型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收益认可。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状态下,使本来有限的市场收益进一步压缩,打击推进主体的信心,阻碍建筑产业化的推广。

第二,技术方面,目前只是以单项技术推广应用为主,缺乏系统集成,整体投入还不够,只有万科、中建投资这样的少数几个企业和大学机构在做产业化科研,总的来说研发和产业化系统人才仍然偏少,直接导致产业化实际运用到项目的成效。

第三,政策方面,尽管我国对推进建筑产业化,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措施等层面基本形成了初步框架。但各级主管部门仍缺乏应有的认识,尤其是

2线以下城市甚至有部分1线城市仍不敢大胆尝试和改革。据相关报道,目前建筑产业化实施较好的只有合肥、深圳等几个政府主导城镇化住房项目和万科、中建的部分地产项目。可见,各级政府对建筑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和约束性仍不高。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建筑产业化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方面的,要以市场效益需求和完善的金融政策体系作为支撑,以技术进步、技术改革带来促进同时加上较为完善的政策体制、规范标准作引导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大力发展,实现建筑产业化现代化提升的目标。

2.2 建筑产业化的意义

2.2.1 建筑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我国建筑建造技术仍处在极度落后的状态,基本生产方式仍然是手工操作的湿作业劳动,劳动生产率低,产业化率仅为10%,且劳工工资日渐增长,因此造成建筑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建筑质量水平难有统一的保障。据统计,房屋建造工业化可以以劳动力密集为主的传统住宅生产方式提高工作效率3-4倍,工期缩减,人力成本降低,现场工人最多可减少80%。

随着建筑产业化发展,建筑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完全又工人一砖一瓦去堆积,大部分已经转变成了由施工现场分解出来的部件拿到工厂的生产线上生产,借此来减轻劳动力的强度、生产成本,提高建筑效率。如,家具定制、橱柜定制、装配式内隔墙、成套装配式卫生间、预制楼梯、装配式阳台以及墙板整体式铝模板系统等等。据统计,通过建筑产业化的途径,可以使用建造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更合理,现场垃圾减少80%,材料损耗减少60%,可回收材料占66%,建筑节能50%以上。住宅的性能更优,施工偏差控制的更加精确,建筑通病也降低到0.01%,同样建筑体型及面积的建筑结构施工、按传统施工方式最快每标准层需7天,而产业化方式施工可缩短至5天,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是显著的。同时,建筑产业化对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2.2.2 建筑产业化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统一标准

工厂化预制生产的配构件,设备精良、工艺完善、工人熟练、质控容易,施

工质量在标准上能得到统一,大大提高施工质量。例如:某建筑制品厂提供的产品用于广州某项目的情况来看,其预制件楼梯表面平整光滑、无需二次装修且平整度偏差在安装过程控制较好的情况下不大于5mm;而另一楼梯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则表面粗糙,拼缝漏浆爆模偏差平均达10-20mm,需后期二次装修处理。再比如:外墙装饰瓷砖如果采用现场粘贴的方式,粘结强度很难保证,且垂直平整度也不好控制,尤其有外保温层的时候,耐久性也成问题,而合肥某项目采用预制挂板方式,瓷砖通过预制混凝土工厂粘结,强度可比现场粘贴高5倍,耐久性也大大提高。

2.2.3 建筑产业化有利于改善施工和城市环境

由于大部分工作工厂完成,并且工厂根据现场进度需要陆续提供构制件,减少建筑原始材料(沙、石、水泥)在城市内运输和现场搅拌,大大改善现场施工环境,降低噪音、粉尘、垃圾等,既保护了施工人员健康,也保护了施工场地周边的环境和减少施工扰民的投诉。至于预制件厂一般放置在较远的郊区且运输方便的非居民区,自然工厂环保体系不容质疑,一定比施工现场容易控制。

2.2.4 建筑产业化有利于节能减排

由于在建造过程中,大部分非承重隔墙、预制阳台、整体式厨卫、结构楼板采用产业化制作吊装和铝模板施工,大大减少了抹灰、砌筑、木模板等人工及材料的费用。据万科工业化实验室楼建设过程的数据显示,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工业化方式没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水耗较低64%,能耗降低37%,人工减少47%,垃圾减少68%,污水减少64%。

2.2.5 建筑产业化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建筑品质

建筑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可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大量运用,大大提升建筑安全性,同时可带动设计、建材、装饰等50多个关联产业产品的技术创新。促进建设标准规范化、流程系统化、技术集成化、产品工业化以及建造集约化,提高建筑品质,也为建筑业“走出去”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2.2.6 建筑产业化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力资源及人工成本持续提高的难题。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迫切需要建筑业抓紧实施工业化以解决下一步我国劳动力短缺和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多项扶持政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80、90后新生代不愿意外出务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建筑工人已逐渐减少,人工成本也大幅增加,建筑工人数量的缺乏以及人工

成本的增加将缩小建筑工业化与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成本之间的差别。建筑产业化就是将大部分现场作业转移到预制件工厂里面去,把现场务工人员转变为工厂产业工人,使他们享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福利条件,激发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很明显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事故率,同时也减少现场作业工人的数量,降低了生产过程对熟练工人的依赖程度,从而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3章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3.1 什么叫管理模式

模式是一个名词术语,比如工程管理模式、商业经营模式、学习模式、工作模式、生活模式,是解决个人或社会活动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具有一种标准化、规律性的处理方式。所谓工程管理[3],即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主要是限定资金与时间),为达到目标对项目实施决策、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通常我们在建筑产业讲的工程管理模式,就是指项目实施期的工程建设项目发包模式,这是从管理中的组织战略来理解,称之为侠义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除了支持组织战略,更注重综合性管理,从全局考虑,且能从西部着手,从而对项目做出更有效决策、更优组织、精准计划、统筹协调和强力控制,称之为广义的项目管理模式。3.2 建筑产业化管理模式

3.2.1 建筑产业化的理解

建筑产业化是指建筑建造的工业化、经营的现代化。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化为平台,在工厂中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各类建筑部件,并以现场机械化装配为特点,以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即原材料采购、设计、生产、装配施工、营销、销售和售后物业管理维护等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从而实际建造供销维护一体化的新形式。运用现代工业化手段和现代产业组织将原材料采购、建筑设计、建材部件和生产制造、土建施工安装、装修、物业管理与维护等各产业环节进行有机集成和整合。以达到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和构件工厂化生产,逐步是建筑部品系列化、市场化,使项目建设各环节形成有序的工厂流水作业,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提高寿命,降低成本,降低能耗的同时,形成完整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从而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3]。

根据建筑产业化的理解基本可以概括其两大特点:

第一:工业化生产,构配件销售,现场机械化施工。

第二:体现建筑产业化的“化”上,即是对建筑产业各环节用科学管理技术进行重新整合,将建筑建造从各单体系放到整个产业链上综合统筹管理。

3.2.2 建筑产业化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已经相继完成了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有效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业高效生产和工程质量的高度统一问题,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施效果。其建筑工业化的程度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一栋住宅有一半用预制构件组装完成,预制构件率高达80%以上。

在欧洲,以法国为代表的受“二战”影响国家,很多出现了“房荒”,采取了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了大量住宅,在解决“房荒”问题的同时也巩固和促进了产业化的发展。该阶段的建筑产业发展模式是:业主委托设计公司设计,设计公司与大中型的施工企业联合开发,形成较为固定的体系,预制厂根据来图加工制作。即:

图3-1.法国初期产业化管理模式

此阶段,产业模板并未标准化,都是根据各个设计公司图样加工调整,所以每一套必须有足够大的生产规模才能保障成本的合理性。从数量上满足了需求,但功能单一,建筑形式千篇一律,忽略了建筑设计艺术的发展。

中后期(70~80年代),工业化步伐也进入了质量提高阶段,开始注重人性化、建筑形态和建筑周边环境的需求。由国家推行25种样式的标准样板标准体系,公开标准图纸,所有厂家都可生产。其模式管理:

但由于受限于当时社会生产规模的缩小,结构体系不同各体系之间相对封闭,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通用,造成生产规模无法维持基本的企业效益发展。于是,法国政府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调整了住宅产业发展的思路:即

第一:从产业链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强调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和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运营维护等等,都要综合考虑,提高效率,形成产业整体良性循环发展。

第二:政府不应成为新技术的主推手。应该从宏观层面去确定总体目标,鼓励企业根据目标进行市场竞争。引进激励机制,从而快速有效的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在日本,建筑产业化进程中政府扮演着统筹引导的角色:一是从政策上引导,对各企业进行“系统化”协调,从调整产业结构角度提出设想;二是从生产方式上引导,通过低息贷款、财政拨款等优惠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合理供应,同时对新材料、新技术在研发和应用上也给予财政优惠,这样则大大调动了企业在科研和应用上的积极性。其模式:

图3-3.日本成熟产业化管理模式

可见,其特点:以用户为中心,房屋建筑部件商品化供应,政府从经济、技术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建筑部件标准化生产、商品化供应是产业化基础。

小结:国外发达国家的产业化发展,有以下几大特点:

(1)建筑部件系列化、通用化,科技贡献率高;

(2)以最终用户为中心,组织产业化体系生产供应建造。

(3)以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为基础,以节能环保为导向,实现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

(4)政府积极引导,从宏观层面确定总体目标,以市场经济调节产业健康发展。

3.2.3 我国建筑产业化进程

在我国,建筑产业化曾经历两次大的工业化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中,国家刚解放,百业待兴,提出向苏联学习,推行标准化设计,发展工业化、模数化的方针,开始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实践。但文革期间,经济建设停滞,工业化发展中断。第二次始于改革开放,我国又开始重视经济建设,建筑工业化得以重新发展,并逐步转向广泛国外经验学习引鉴。通过发展新型建材和工业化建筑体系,进一步提高工厂部件的生产,优化标准化设计方法。在施工技术、建筑生产能力和速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真正步入建筑产业化,应该是1995年之后,政府通过以往建筑市场粗放的发展方式的研究和反思,开始拟定并出台部分政策,建立早期产业化基地和标准。虽然整体上来看,我国建筑产业化的推进较为缓慢,但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

特别是在21世纪初,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各项体制改革、配套基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我国建筑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内也已涌现出一批如中国建筑、万科地产、中海地产、远大集团等勇于实践的建筑产业化领军企业,并已经开始探索建筑产业化发展新模式,主要有:

(1)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产业联盟模式(研发+平台+整合)

(2)以设计、开发、制造、施工、装修一体化建造模式

(3)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的标准设计、工程生产、装配施工的代建模式(4)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但由于建筑产业化技术人才、产业化规范标准、技术难点突破、国家政策方面等原因,我国目前的产业化率仍不足10%,建筑产业化在国外的建设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学术界已不是新课题,但却尚未普及。因此,有必要对制约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寻对策,以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3.2.4某建筑公司产业化管理模试探

某建筑公司,自90年代初期便开始发展建筑制品工厂化生产,初期主要供应港澳地区。但自2010年开始,该公司便努力整合其下属建筑制品公司,打造包括建材、物流、生产、安装、施工、设计等几大环节的全产业链产业化战略发展目标。同时大力筹备华南、华东区域生产线建设,满足建筑公司在粤港澳及华东

地区建筑产业化建造的需求。但在我国由于产业化建筑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市场,目前该公司主要在政府推出的保障性住房推广采用。

以该建筑公司某项目为例,该项目有2栋住宅,1栋11层,框架结构采用传统建造施工;1栋2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产业化部分包括:预制楼梯、阳台,装配式铝模施工。

为了积累建筑产业化技术经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实战战略,该项目在产业化建造过程整合了设计单位(深化)、建筑部件生产单位、施工安装单位为该公司总承包统筹。其第一阶段由业主委托的设计单位提供建筑设计方案后由项目深化设计提供适合产业化建造又满足设计初衷的建筑部件深化加工图给业主设计单位批核;批核后由总承包发给建筑制品工厂形成构件生产图进行生产线加工生产;生产后运至项目由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安装验收。其发包模式是:

图3-4.某建筑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

为满足工程预制与安装要求,在在设计形式和施工方法上总承包属下的设计深化人员就与业主委托设计单位展开前期沟通配合。与传统建筑相比,该项目特点展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预制率较大、工业化程度高;

(2)工厂生产过程耗材少,集中采购节约资源与费用;

(3)机械化装配施工避免或减轻对周边影响;

(4)效率高施工周期短(结构施工平均5d/层);

(5)机械化程度高,现场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少;

(6)减少现场湿作业。

(7)部分非标准,因量少模块使用率低,相对构件成本较高。

由此可见,随着产业内分工不断纵向拓展延伸,传统的产业内部由一个企业主导的不同类型的价值活动逐渐细分出来,形成以多个企业为价值主体的活动,这些企业之间按照产业内不同分工与供需关系形成横向协作与垂直供需链接,构成不同的创造价值主体,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以提高模块产业化的使用率与周转率,进一步降低建筑构件成品造价。

结论

本文通过列举国外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和我国建筑产业化进程的现状,同时根据建造人力成本、环保政策、国家发展规划,预计国家未来建筑产业化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为实现建筑产业化项目各方有效协调以及对整个项目资源的有力整合,从而对建筑产业化和管理模式展开探讨。主要结论如下:

1、建筑产业化是现代城镇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的建筑物建造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获得的,属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十三五”规划和城镇化推进,我国将逐渐步入小康型社会,改善和保障型住房仍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建筑产业现代化将逐渐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成长型产业,为提高建筑的性能、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建造成本,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2、建筑产业化进程的推进需解决市场规模、人才技术、政策指引等几方面问题。建筑产业化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方面的,要以市场效益需求和完善的金融政策体系作为支撑,以技术进步、技术改革带来促进同时加上较为完善的政策体制、规范标准作引导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大力发展,实现建筑产业化现代化提升的目标。

3、建筑产业化项目管理应以最终用户为中心,全方面组织管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运营维护等等,都要综合考虑,提高效率,形成产业整体良性循环发展。政府积极引导,从宏观层面确定总体目标,以市场经济调节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桂森.基于模块化组织理论的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2010

2 张红力. 住宅产业发展轨迹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2005

3 邹蔷.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2003

中级电气工程师论文:浅析建筑电气施工管理

中级电气工程师论文:浅析建筑电气施工管理 摘要:结合多年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实践经验,对目前建筑工程中电气施工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关键词:电气工程;安装;调试;施工管理 1概述 随着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加和扩大,提高了建筑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标准,这就使得建筑电气专业在建设工程中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对电气系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竣工后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投资效益的体现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谈一些体会。 2电气施工前期的准备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方案论证、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直到最后竣工验收各项工作中都会含有电气工程部分,如需建设单位参加研究的讨论会,也应对电气部分给以足够的重视,以便提供必要的资料。 (1)做好电气设计委托书。设计委托书应包括电气要求篇章,如果设计委托书不能详尽地有效地表达出建设单位

对拟建工程的各项电气使用的具体要求,设计单位完成的施工图将是不完整的。委托书应明确施工图设计对电气的要求、功能,应包括各项技术指标,主要设备的情况及建设位置提供电源的位置和方式,各相关专业与其他建筑物电气连接的要求和条件以及使用性质,并包括工作制和工作时间,以决定供配电设计的级别及设备用电计算利用系数等。设计委托书特别应对影响保障系统设备起重要作用的参数明确指出,对可燃气体报警器,如不告知气体元素名称,就无法知道它的特性、比重,无法选用合适的探测器,也不能确定探测器安装高度。所以委托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设计图纸的电气工程质量,作为电气主管人员应该认真参与委托书的起草工作。 (2)把好审图关。设计单位提交设计图纸后,建设单位电气部门主管人员应及时审核电气设计指标、设备布置、强电和弱电电路布线等。第一阶段的审图应着眼于总体性、方案性等重大原则问题。如这一关不能严格把住,就势必造成一边建设一边修改或建成后马上改,造成浪费。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审图后,第二阶段的审图即为技术交底和开工前的准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做一次较全面的图纸说明,这期间电气部分的审图内容主要包括:管线布局走向是否合理和可行;各设备位置是否合理;施工图大样、做法和施工图说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理素杰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理素杰 发表时间:2018-09-12T15:41:57.3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理素杰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障施工进度和安全、合理控制建筑项目成本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身份证号码:41272219781203xxxx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障施工进度和安全、合理控制建筑项目成本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各级建筑企业要不断提高认识,改进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自始至终把工程管理的内容贯穿在整体施工流程中,加强落实、加大管理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提升企业社会声誉,全面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因素;影响分析 前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和工程管理效果紧密联系,只有不断的对影响工程管理的因素进行控制,才可以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促进工程的顺利完成,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作为建筑行业相关企业,首先要重视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明确工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含义,注重工程管理的过程控制和宏观管理。目前影响工程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对于一些主观因素的控制要把加强人员管理,对于一些客观影响因素要加强落实,多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1 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 建筑工程通常情况下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与大量的施工人员,要经过复杂的工序,工作地点不固定,因此不利于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有效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则需深入研究不利因素,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阻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有人的原因、施工原料质量、机械设备问题、施工安全等。 1.1人的操作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人的操作,人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决策、指挥、施工均需人的参与,工程勘察、设计、监理、监督、检测等均需人的管理,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人发挥着核心性作用。 1.2材料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人不但决定着工程质量,而且施工材料质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及时购买质量合格的施工原料才能提高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要经过有关人员的检查与验收,要坚决防止质量不合格的施工原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还需做好投入使用前的检测工作,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1.3机械设备问题 建筑工程离不开大量机械的应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大量先进施工机械。一旦施工企业选择的施工机械不合理则会阻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大自动化施工设备的引入力度,可以有效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劳动人员的劳动强度。所以在工程施工前及时购置合理的施工机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影响因素的解决方案 2.1 完善工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我国建筑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许多问题不断发生,只有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才能进一步推动管理机制发展。只有充分结合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国外先进做法、经验、理论,才能完善思路,改进管理方法,完备的工程管理思路和机制,能充分保证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建筑企业维护权益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证。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力度。 2.2 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的管理虽然复杂,但只要不断改进措施,细化管理流程,才能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一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理制度,通过监理制度约束,合理处理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对过程质量控制,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提高工程质量。加大人员布控,强化业务培训,特别是监管人员一定不能脱离现场,要进场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记录,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建议,限期整改。二是要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打造应用管理平台,形成质量与信息化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果的对施工过程质量变化和进度变化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认定,保证工程项目后续施工进度和计划调整。三要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各项制度,通过专业人员对工程施工过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成本、人员配置与人工成本进行监管,综合性的提出整改整顿建议,用制度管理,用制度激励,从全局的角度促进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2.3 加强施工成本管理力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施工成本是企业最大的支出,要通过严格控制,确保成本支出,保证企业效益最优化。一要正确选择施工单位。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采取分段外包,通过各个环节配合,完成整体工程。正确选择施工单位对工程进度和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建筑企业在选择施工单位时,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企业资质、管理水平、施工水平、队伍能力,核查对比招标文件,确认是否严密、准确,只有通过优中选优,才能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降低管理难度,提高项目运行效率。二是要严格控制工程成本造价。建筑企业要加强建筑工程费用支付方面的控制和管理,根据合同与招标文件要求,结合建筑项目施工的实际工程量支付进度款,对使用情况做好监管,确保工程成本预算合理又最低。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掌握原材料价格,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证造价降低。同时还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通过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管理、施工人员业务素质与技术能力。强化施工安全教育,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充分按标准进行施工作业,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工序,做好有效衔接,形成科学的项目均衡交叉,减轻建筑施工劳动强度,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如期完成。三是要加强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开展工程变更与洽商工作,并将工程进度、工程验收和组织设计等详细记录,为以后的工程结算提供有力依据。 2.4 更新建筑工程管理手段,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管理要跟上时代节奏,符合时代要求。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要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加大构建全员参与的管理方法,激发全体员工积极性与能动性,实现精细化企业管理。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时间长、人员结构复杂、施工设备种类繁多

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标签进度;质量安全 1 进度控制 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 1.1 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工程项目部制定了一个施工总体计划,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 1.2 实施动态控制。由于场地移交时间不确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与业主联系,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条件多次出现重大改变,业主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施工。工程项目管理者都能提前应对,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提前做了安排,并对工期调整留有余地。 1.3 材料要保证供应。如果工程项目多次出现甲供材料不能及时到现场,特别是扶梯、水泵迟迟不能到现场,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出现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单位工程款不能及时支付,另一方面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工程项目部对甲供材料没有重视,没有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甲供材料到场计划,对于甲供材料到场条件不清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情况及时了解各种材料进场安排,并派专人负责,以保证材料供应。 1.4 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为了使工程按合同要求进行,建设单位一定要严格执行合同,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以确保工程进度。作为施工单位也要按合同要求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1.5 搞好工期索赔。在施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的原因影响工期,应及时办理签证顺延工期。由于建设单位各种原因,如征地、淤泥排放证、配合春运,造成工期延误,需要延长工期。 因此在进行进度控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过程控制,工程管理项目部应派有经验、懂政策的同志进行专门负责,同时加强与工程关联方的沟通联系,及时对进度进行调整。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

浅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

————————————————————————————————作者:————————————————————————————————日期:

浅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 国际工程实行项目管理,一方面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化。国内国外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有所不同,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管理质量,创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思维。通常所说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即在国际上从事工程建设的大型工程公司或管理公司对项目的管理运作模式。 一、国内国外项目管理的不同 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仍有大部分采取业主自行管理的模式。业主自行管理的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业主直接对项目整体全权负责,主要包括项目的施工和设计方面。在国内的工程管理项目中,这种“指挥部”式的管理模式在中国沿用已久,但是随着工程管理项目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工程管理中沿用的业主管理模式正在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开始走向中外合作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管理模式的创新变得越来越迫切。 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部分采用业主聘请承包商的管理模式,由项目承包商对于项目进行集成化管理,由专业的管理团队对项目进行设计和施工,项目经理对于项目整体方案的施工负责。项目管理具有阶段性管理特点,在国际工程项目中,从项目阶段性的角度归纳包括:项目前期,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的管理等。由于国际工程项目施工和管理面临着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在施工管理的同时,要在原有

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管理理念,灵活运用管理方式,严肃合同管理和索赔制度。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经济效益,节约工程成本为主要目标。 2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属地化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工程项目在国外进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地人。在本人参与的斯里兰卡公路项目中,项目总工,实验室主任,QS,索赔工程师和安全环保工程师等均为当地人,这是市场做大做深做透的必然要求。属地化管理原则在我国行政管理系统中有一定的应用历史,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属地化管理原则同样适用。 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属地化管理原则,主要是因为工程项目施工需要国内外工作人员联合进行。管理也要注重“入乡随俗”,由于是在国外进行项目施工建设,作为中方管理人员,对于国外工程项目的实施环境,项目管理政策并不十分了解,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就需要和当地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协调好关系。我们所说的属地化管理原则,就是要把国内国外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同时注重管理思维的创新。 属地化管理模式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际工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管理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管理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从工程开工至工程竣工,电气工程始终贯穿工程的整个过程,现就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电气工程师应具有的责任心和能力及从施工审图开始应注意的问题与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简要的介绍: 1、充分认识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包括建筑中的强弱电,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一个人,混凝土结构就是人的骨架和肉体,而血液和经脉就是建筑中的电气。早期的建筑电气仅仅是为建筑物的照明、简单的动力设备及其控制配电,以及进行防雷接地等,建筑电气工种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但2O世纪6O年代开始,电气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尤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是超出人们的预料,人民对其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高。电气人员面对着以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以及建筑电话系统为主的第一次考验,不仅仅要面对传统的电气技术和经典自动化控制技术,还要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以及现代智能控制技术等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问题。这使得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

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特别是建筑的安全,它涉及到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电器线路是否存在漏电或火灾隐患,电气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运行正常,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供电是否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等等。 2、电气工程师应具有的责任心及工作能力 电气工程师应有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高度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理论实践知识,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 一个好的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强电各系统的内容及施工规范,还要有丰富的各种弱电系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必须熟悉各种有关的设计规范、有关主管部门的正式及“非正式”的规定。 强电各系统的技术虽已比较成熟,但电气设备、材料及元件种类繁多,并且还在不断改进、更新换代,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不经过一定的努力、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是很难做到的。 智能建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而且在技术和应用上发展很快,投资比例不断提高,电气工程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发展动态以充实自己,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建筑智能化系统和产品的技术性能、工程业绩(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投资情况、投入使用后的效果等等。 电气工程师还必须具有综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如工程概预

建筑电气工程管理

建筑电气工程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对于电气行业来说更是如此,本文对于电气工程管理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对于相关电气要求和施工阶段的管理进行了研究,对于设计委托书以及图纸设计和审核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总结,对于能够对于电气工程管理的相关工作的加强措施进行了讨论,对于全方位提高施工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电气工程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专业技能,加强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力度以及工程造价控制水平。 标签:建筑;电气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1 充分认识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电气安装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的分部工程。通过正确的工艺、合理的程序,把门类广泛,价值昂贵的材料、设备、成品及半成品等按照设计要求在施工中形成质量合格的工程产品。安装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能力的形成,生产效益的发挥,以及保障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是电气工程师的职责。考核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则为:确保安全供电和用电;考虑工程的使用年限或使用寿命;功能健全、可靠;注意装饰效果;节约能源;方便维护和检修。另外,电气工程师应根据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编制电气安装工程进度控制计划,估算电气工程造价。在施工对质量、投资和进度做到控制在前,言而有据。打个比方来说,电气工程就是整个建筑这台精密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为建筑做好稳定的能源供应,保障水电气以及火灾报警、保安监控等应急处理问题的顺利落实,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2 电气工程师的素质及能力要求 一个国家的建筑就是其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国家越发达,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就越高。的确,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在建筑工程领域,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新材料的应用、新工艺的发展使对建筑设计施工流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五大关键设计岗位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设计日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 电气设计是整個建筑项目建设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主要为建筑项目提供供配电工程及电气传动及其控制等工程电气设计。电气工程师就是主管这相关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筑电气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电气自动化并不同,是电气自动化相关原理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具体应用。建筑电气设计涉及的面广,从传统的供配电、照明、动力、自控、防雷接地设计,现在已发展到消防、保安、共用天线电视、楼宇自控系统、通讯系统以及自备电源等设计。可以说,建筑物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都是建筑电气设计参与配合的产物。用一个成语“画龙点睛”可以清晰地表明电气工程师的作用,是他赋予了建筑物以光明和活力。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业也迅猛发展起来,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对管理理论提出全新挑战。中国建设行业技术进步取得了很大成绩,某些科技成果水平和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应用技术水平已达到或 接近国际水平,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然而,中国的建筑业在工程管理的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四个方面论述了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些对策或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水平,促进建筑生产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gres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also rise, new technology, new method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theory put forward a new challenge.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progres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some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and a number of national key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level has reached or come close to international level, but the industry overall technical level is low.

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提升方法

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提升方法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竣工与使用,也是决 定一个企业盈利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工程进度、建筑质量间 存在着直接的影响,涉及到工程运行的各方面,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的来讲建筑工程管理十分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到了相关的解决办法,期待问题能够被妥善的解决。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解决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崛起,其规模不断地扩大,建 筑技艺更加精巧,原料使用也更加复杂昂贵,建筑工程管理由此变得更加复杂难懂。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是在实践之下总结出来的,对整体建筑业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相比于人员管理,建筑工程管理更加复杂,内容更加丰富, 问题更加繁琐,需要相关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掌握。 1.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制约建筑工程管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管理体 制是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在我国部分建筑工程企业为了提高效率, 减少工程运营成本,直接或间接的减少了对于管理制度构建的资金投入,通过缩 减经费、裁剪人员的方式大幅度的削弱了建筑工程自身的管理与控制水平。这导 致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忙得不可开交。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大部分工作人 员无法认真的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效率低下,认真程度不足,很容易导致管理事 务上的疏漏。管理工作的失误可能会进一步演化为工程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力财 力损失。工程管理涉及面广,包含了人员管理、建材管理、资金管理及日常制度 规范管理等多个方面,在工程施工人员的日常制度管理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问题需 要关注,比如出勤问题、个人生活导致的环境安全问题等等。在过去,曾经有施 工人员吸烟导致火灾等现象的发生,有必要进行防范注意。 1.2设备不齐全 建筑工程施工主要依靠完善的管理体制、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具备良好专业 能力的相关工作人员,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当前制约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中,设 备问题尤为严重。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施工要求必须具有非常高效先进 的技术设备,没有这些硬件提供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的情形。然而技术设备更新迅速,相关技术的发展应接不暇,难以全面掌握。一 有疏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就会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一方面降低了 自己的社会评价,另一方面也确实不利于工程施工的有效进展。建筑工程技术设 备主要分为施工设备、质量监督检查设备等等,其中质量监督检查设备更新最为 迅速,很多情况下由于施工单位没能及时有效的进行自检,导致其在竣工质量检 查中出现问题,阻碍了工程的顺利交接及施工单位的业界声誉。 1.3员工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 在漫长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鲜有安全事故发生,所以大多数的建筑 工程施工人员都对安全保护放松了警惕,以往对于安全技能的培训与安全事例的 讲解逐渐松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安全事故不可能轻易的出现或是根本不可 能出现。于是越来越少的员工按照标准佩戴安全帽,也很少有人严格按照规定的 流程程序进行施工建设工程。对于安全技能培训有些员工也采取了应付回避的方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浅析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本建设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引用外资在我国进行基本建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来源。目前, 已建成的鲁布革、二滩工程和正在进行的长江三峡、小浪底、万家寨等水利工程项目均引用世行、亚行投资进行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制度不断深入,各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不断地研究、创新与完善。下面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上通用的几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1几个主要名词解释 国际工程:是指一个工程项目从咨询、投资、招投标、承包、设备采购、培训直到监理,各个阶段的参与者来自不止一个国家,并且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工程。 业主:是指工程项目的提出者、立项者、投资决策者和项目建设资金筹措者、项目实施的组织者、项目的产权所有者并负责项目的生产、经营和偿还贷款。 建筑师/工程师:是指为业主提供有偿技术服务的独立的专业工程师。 承包商:是指承包工程项目施工及设备采购的法人公司、个人或联合体。 2几种主要管理模式 2 . 1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及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的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各方关系如下图 优点:通用性强,长期而广泛的在世界各地应用,管理方法较成熟,各方都对有关程序熟悉;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监理方;各方均熟悉使用标准的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 缺点:工程项目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之后才移交给业主,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高,前期投入大;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的索赔。我国已建成的鲁布革等工程均采取这种管理模式。 2. 2建筑工程管理方式(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pproach),简称CM方式 这种方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它打破过去那种待设计图纸完全完成后,才进行招标建设的连续建设生产方式。其特点是,由业主和业主委托的工程项目经理与工程师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完成一部分分项(单项)工程设计后,即对该部分进行招标,发包给一家承包商,无总承包商,由业主直接按每个单项工程与 承包商分别签订承包合同。各方关系如下图 优点: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到交付业主使用的周期,节约建设投资,减少投资风险,业主可以较早获得效益。 缺点:分项招标导致承包费高,因而要做好分析比较,认真研究分项数目,选定最优结合点。 2. 3设计—建造方式(Design-Build Method)与交钥匙方式(Turn Key Method) 设计—建造方式就是在项目原则确定后,业主只选定唯一的实体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设计—建造承包商不但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负责,而且可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专业人员自行完成工程实施,包括设计和施工等。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16-04-07T15:19:25.5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作者:李秀建[导读] 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面需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要抓住关键点,重点检查和控制。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谈到电气工程师应具有的责任心及工作能力,以及在建筑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工程的质量、安全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电气工程师一、认识到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电气工程(本文泛指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强电及弱电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建筑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这里所说的安全性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电气设备、线路是否存在漏电或火灾隐患,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运行正常,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供电是否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等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住宅建设必须包括电话,有线电视;高层住宅的高层供水,消防报警及其控制系统;现代办公楼的空调、防盗,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各种生产,科研教育用房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文化娱乐场所的音响,灯光设备,各类建筑的现代化照明灯光装饰,代步工具的电梯、电动扶梯等等,无一不是电气工程的组成部分,成为建筑物必须具有的使用功能的重要内容,还有正待或正在开发的新技术,高新技术在生产、科研和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机网络系统,高科技通讯系统等的推广应用,使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很难想象电气设备工作不正常的建筑物,是否还具有它的使用价值和意义,甚至可能发生重大事故。 这些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使建筑工程增加了造价,增加了工程难度和复杂性,也增加了电气工程在总工程量中的比重,如果只停留在做管穿线认识水平上,就很难保证任务的完成和建成高质量的建筑,虽然有些设备是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完成安装调试,但它是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物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功能应包括美观的造型,牢固的结构,实用的布局和各种设备的稳定可靠的运行。 电气工程如发生质量事故,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质量事故造成无法消防灭火,中性线断开,三相不平衡时,会烧毁电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究其原因不外是对图纸和设备的技术要求未能深刻理解,布线错误或是一个焊点不牢造成的,因此,加强对电气工程的管理是必需的。 二、电气工程师应具有的责任心及工作能力 电气工程师应有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 一个好的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强电各系统的内容及施工规范,还要有丰富的弱电各系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必须熟悉各种有关的设计规范、有关主管部门的正式及“非正式”的规定等,这些比施工规范要多得多,而且涉及面广,更新快。而且近几年兴起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尚无全面的国家级规范和标准,仅有个别子系统的规范和一些地方规范,目前来看,可以把这些地方规范作为设计的参考。 尽管强电各系统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电气设备、材料及元件种类繁多,并且还在不断改进、更新换代,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不经过一定的努力、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是很难做到的。 要及时跟上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掌握各系统的技术状况,哪些是成熟的、可应用于工程中。智能建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而且在技术和应用上发展很快,投资比例不断提高,电气工程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发展动态以充实自己,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建筑智能化系统和产品的技术性能、工程业绩(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投资情况、投入使用后的效果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电气工程师还必须具有综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如工程概预算、招投标、工序衔接及工种配合、各种关系的协调等等。 三、电气工程师在设计审图及图纸会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3.1 要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特别是对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应以适用为主。设计和选用的产品应是开放型的,便于有条件时系统扩展、互联和信息共享。 3.2 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与业主,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尤其对建筑智能化各系统的设计,因系统综合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投资风险大,应慎重考虑实施。 3.3 要审查设计是否体现了工程的经济性、施工便利性的原则,许多成熟的技术及材料是否在本工程中有所体现和运用。很多设计过于保守,如变压器容量偏大,导致初期投资增加,投入使用后基本电费过高,只好报停,既麻烦又浪费。 3.4 作为电气工程师,应该认真准备并组织好电气图纸会审工作,不能走过场,要认真审图,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现在从事工程设计的单位大都人员流动性大,加之有的单位设计项目多,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图纸中“打架”、不一致的地方多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早提出、处理,影响的不仅是工程质量,还会因返工而影响工程进度、造价,甚至引起纠纷。 四、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质量是几代人的事,工程建设不同于科学实验,不能有失败。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影响该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4.1 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1质量控制 良好的施工质量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之一。电气工程师应制定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做出优质工程。 1.1施工前准备工作 电气工程师应在收到施工图纸后,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充分阅读图纸。一方面对施工图纸的施工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为后期施工做好技术准备;另一方面,通过仔细看图,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该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图纸会审时解决。防止在施工时再发现问题,造成一边施工一边修改或者建成后拆改,避免无谓的浪费。在充分理解图纸的基础上,编制符合项目具体情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能保证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而通过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能够让现场操作员清楚项目施工难点、质量标注、选用材料等,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1.2过程控制

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过程控制才能使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降低成本,树立企业质量过硬的市场形象。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涉及方方面面,从材料设备质量到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因此要熟悉和掌握各环节质量控制的范围和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使整个过程处于有效监控中。 (1)对材料、设备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因为材料、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电气工程质量。进场的材料、设备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查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同时还要核实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说明书、装配图和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做到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采购、不验收、不使用。对于电线、电缆还要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要求抽样,送往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1]。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及时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并附材料清单、检验报告,妥善保管,防止受潮、损坏。使用实行强制性认证的电工产品,必须符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安全认证要求,其电气设备上应带有安全认证标志,其生产厂家必须持有“CCC认证证书”。对于关键性工程材料、设备,必要时电气工程师应到生产厂家做实地考察,以确定最佳的供货单位。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 赵汉杰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赵汉杰 发表时间:2017-04-17T13:30:04.1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作者:赵汉杰[导读] 近些年频繁出现工程事故就是血的证明。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工程管理,理解工程管理,严把施工的质量。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近些年频繁出现工程事故就是血的证明。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工程管理,理解工程管理,严把施工的质量。相信随着我国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加之我国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工程管理的水平也会不断提升。这种提升也毕竟带动我国的工程管理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并与中国工程建设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共同带来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管理;特点;措施 前言 “工程”这个词,在不同的学科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同时这也揭示着工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但是具体到了工程管理学当中,工程这个概念就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借助这个特定的内涵,将促进我们更加有效的理解,工程管理这个概念以及其所具有的的特点。由此,这个内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理解了这些对于工程管理又会有什么样好处了?本文就试图从工程管理概念以及特点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与大家一起来探讨工程管理的这种内涵。 1.建筑工程技能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职能,建立并完善技能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卓有成效地开展技能考核与技术开发创新。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如下:(1)规范管理标准,强化管理职能。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工作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建立严谨的工作规范和业务标准。所以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规范管理标准,强化管理职能的目的。 (2)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很多企业虽然拥有较为雄厚的物质力量,但由于技能管理水平的薄弱,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而随着建筑企业工程竞争的日益激烈,技能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实力也较为突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技能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潜能,从而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3)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人才结构。通过建筑工程技能管理,加强对员工技术业务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和完善企业人才结构以实现专业功能的匹配。 2.建筑工程技能管理的实施内容 2.1 成本管理 低成本是建筑工程企业各项工作经济效果和质量水平情况的综合反映,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加强成本管理,主要从材料设备成本控制、机械成本控制以及人工成本控制三方面进行考虑。 2.1.1 材料设备成本控制 建立材料设备采购小组进行招标采购,在保障产品质量及服务的前提下,控制好材料及设备的采购价格,尽可能把服务性的工作交由供应商处理,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材料设备进场规划以及施工工艺,加强材料使用与管理,资金资源调配等工作,杜绝不必要的浪费。 2.1.2 机械成本控制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力与项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机械设备,对于大中型施工项目,工期较长,资金额度较大,在机械设备资金投入对项目资金不会构成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减少大型设备的租赁费用,而对于小型项目,由于工期较短,可以租赁塔吊、高速架、混凝土泵机等大型设备,尽可能自备搅拌机、砂浆机等小型设备,有效控制机械设备资金的投入。因此,只有在施工项目中形成合理的机械设备配置,才能产生最佳的工程效能,从而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 2.1.3人工成本控制 虽然人工成本在整个工程总额的比例较小,但在高质量的施工要求下,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选择高效协调的专业施工队伍,合理配置管理人员,高质量完成施工要求是保证有效管理的关键。专业的施工队伍一般由项目经理、总施工组织选择并交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另外,还应当组织现场办公点,合理配置相关管理人员及设施设备,增强现场管理能力,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2.2 质量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以及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质量的管理应当贯穿于工程的整个过程。 2.2.1 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体系是由当地政府直接领导,集工程开发、工程监理、质量监督三种管理形式于一体的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各参建施工单位能够在工程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及时地进行信息沟通与传递,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从保证工程整体最佳效益的角度出发,从工程施工准备、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工序控制以及竣工验收、产品保护等各个质量环节中有效地发挥其指导和监督作用。 2.2.2 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应当建立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使参建各方及时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和手段,充分调动各单位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质量行为。二是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准确性以及公正性,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对于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必须得到及时整改,消除隐患。三是要加强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设专人跟踪检查,以确保相关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性与可靠性。四是要建立质量责任制,做到质量工作专人专责,并进行检查考核,提高全员质量安全意识。 2.2.3 建立并完善预防机制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刘晓斌 龙口滨海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山东烟台 265700 摘要:近年来,城市迅速的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建筑工程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更是每一位行业人士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取得的良好成果,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增加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解决建议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规范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善好 在国家和企业内部都存在部分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往往使管理人员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更对违规、违法现象不能严惩,不能够实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使得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可依。另外,没有形成系统的监督机制,不仅在施工材料管理上没有把好质量关,在施工技术方面也没有做好科学地指导工作,致使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操作违规,给施工现场带来混乱,还对人员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有些单位建立了相关的监督机制,但在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原因。 1.2、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管理不科学 随着机械化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建筑施工中,新型材料的出现给建筑工程向绿色节能环保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但由于对新型材料管理不当,要么过多的注重功能,要么过多的注重效益,使得施工材料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反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大型机械设备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并保障工程的工期,但往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少有企业注重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更不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使得施工设备在进行作业时不科学、不规范,

国际工程施工管理要点浅析

国际工程施工管理要点浅析 摘要:随着中国的建筑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建筑市场,其施工管理模式与方法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本文中笔者就自身多年的国际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从合同、计划、组织、成本、索赔五个环节对国际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国际工程施工管理FIDIC条款索赔 Abstract: as China’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gradually toward the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market, with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and method of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has their ow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rom the contract, planning, organizing, costs, claims, five links to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ere analysed.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laims management FIDIC clause 国际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所谓的国际工程是指工程项目从投资、招投标、承包、采购、监理等各阶段的参与者来自一个以上的国家。 对于国际工程,施工方是工程项目管理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组织—成本—进度四个环节,是工程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合同的签订与管理,为工程实施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事务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合理的组织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是完成合同任务的可靠保证;成本控制是盈利的前提;进度反映了工程计划全面执行的情况,应实时监控。 国际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与应用: 以下就几个关键点结合本人多年的国际工程管理经验进行分析。 一、合同管理 在相对成熟的承包合同制下,各方均在合同约束下不得不加强管理,承包商尤其要竭力的控制成本以扩大盈利,工程的风险由各方比较合理的分担。这是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