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合集下载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1 、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 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 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药液用量消毒时间消毒对象余氯要求有效氯次氯酸钠饮用水(河、井、塘30min0.01-0.06ml/L1-6mg/L0.3-0.5mg/L水)50-200mg/L医院污水1-1.5h0.5-0.2ml/L4-8mg/L1700mg/L浸2h200-400 ml/L粪便20-40g/kg浸2h-40-50ml/L尿液4-5g/L1.5-3.0ml/L150-500mg/L 水-3.5min餐具茶具水3.0-5.0ml/L300-500mg/L 水便器2h-水呕吐物100-200ml/kg20-30g/kg-2h2h痰液100-1500ml/kg 10-15g/kg-喷洒、擦3.0-5.0ml/L-水300-500g/L墙壁宅表面拭水喷洒、擦3.0-5.0ml/L地面水300-500g/L-拭水1.5-3.0ml/L150-300mg/L 1h水浸制作冷饮用具-水1.0-10.0mg/L 吨10-100ml/ 水30min0.3-0.5mg/L游泳池水1.0-2.0ml/L水擦拭浸泡浴盆100-200mg/L水0.1-0.2ml/L浸2-3min水水果蔬菜10-20mg/L水0.1-1.5ml/L浸2-3min水牛奶瓶罐100-200mg/L 水。

次氯酸钠溶液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影响

次氯酸钠溶液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影响

次氯酸钠溶液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影响本文对用次氯酸钠消毒法的反应原理、反应过程、影响条件作了分析,又根据本污水厂的水质特征,理论上找出了次氯酸钠最小投放量,和次氯酸钠投加使二级出水氨氮值、化学需氧量值降低的规律。

1、次氯酸钠消毒作用原理次氯酸钠(NaClO)加入处理水中后,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钠的消毒作用主要依靠HclO,而ClO-的作用较弱,据测定HClO比ClO-要强80倍,当水中含氨态氮时,投次氯酸钠后生成各种氯胺:NH3+HClO=NH2CL+H2O;NH2CL+HClO=NHCL2+H2O;NHCL2+HClO=NCL3+H2O氯胺有消毒作用,称为化合氯,而把HClO、ClO一称為游离氯,在平衡状态下水中各种氯胺的比例决定于PH值、(氯/氨)值和温度。

一般来说当PH.9时,一氯胺占优势,当PH=7时,一氯胺和二氯胺近似等量,当PH6.5时,主要为二氯胺,只有当PH4.4时才产生三氯胺,至于三氯胺,其消毒作用极差,又有恶臭,在通常的水处理条件下不大可能生成。

2、次氯酸钠消毒的影响条件1.次氯酸钠浓度:一般来说,浓度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效果好。

2.接触时间:接触时间愈长,效果越好3.水质特征:温度、PH值、氨的浓度。

下面主要谈谈PH值的影响。

取6.16本污水厂的出水,调节不同的PH值后,用多管发酵法做粪大肠菌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说明,氯胺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消毒作用,当PH5.63时,粪大肠菌为0,由此可知,二氯胺的消毒作用比一氯胺强,氯胺在水中的消毒作用,实质上是依靠其水解产物HOCL,只有当水中HOCL 因消毒而消耗后,氯胺才不断水解释放出HOCL,继续起消毒作用。

所以氯胺的消毒作用缓慢,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和较大的投药量,但是氯胺消毒有其独特的优点1:氯胺较稳定,在水中的存留期长,逐渐释放出HOCL,消毒作用持久。

2:能减少三卤甲烷和氯酚的产生,可使氯酚臭味减轻。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

次氯酸钠消毒的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的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的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是次氯酸钠与水反应,生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达到消毒的目的。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主要是通过它水解成的次氯酸,次氯酸在分解成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

次氯酸钠与水的亲和性很好,同时能有效解决氯气、二氧化氯、臭氧等气体消毒所存在的难溶于水而不易做到准确投加的技术困难,而且其跑、泄、漏、毒等安全隐患相对要更小,消毒效果更好、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害。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 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 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消毒对象药液用量次氯酸钠有效氯消毒时间余氯要求饮用水(河、井、塘水)0.01-0.06ml/L 1-6mg/L 30min 0.3-0.5mg/L医院污水0.5-0.2ml/L 50-200mg/L1700mg/L1-1.5h 4-8mg/L粪便尿液200-400 ml/L40-50ml/L1.5-3.0ml/L水3.0-5.0ml/L水100-200ml/kg20-40g/kg4-5g/L浸2h浸2h -餐具茶具150-500mg/L 水 3.5min - 便器300-500mg/L 水2h -呕吐物痰液20-30g/kg 100-1500ml/kg 10-15g/kg墙壁宅表面地面2h - 2h - 喷洒、擦拭喷洒、擦拭制作冷饮用具3.0-5.0ml/L水3.0-5.0ml/L水1.5-3.0ml/L水300-500g/L 水-300-500g/L 水-150-300mg/L 水浸1h -游泳池水10-100ml/ 吨 1.0-10.0mg/L 水30min 0.3-0.5mg/L1.0-2.0ml/L浴盆水果蔬菜牛奶瓶罐水100-200mg/L 水擦拭浸泡0.1-0.2ml/L10-20mg/L 水浸2-3min 水0.1-1.5ml/L100-200mg/L 水浸2-3min 水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其主要消毒原理是次氯酸离子(ClO-)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中释放出一定
浓度的游离氯(Cl-)离子,游离氯具有强氧化性,能破坏细菌
的细胞壁结构和代谢酶系统,从而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次氯酸钠消毒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 次氯酸钠溶解:将适量的次氯酸钠加入水中,使其溶解成次氯酸钠水溶液。

2. 游离氯的释放:在溶解过程中,次氯酸钠会释放出游离氯离子。

游离氯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细菌细胞壁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细菌结构。

3. 细菌杀灭:游离氯进入细菌细胞后,会破坏细菌的代谢酶系统,影响其正常代谢活动,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4. 残余氯的作用:消毒过程中,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游离氯除了杀灭细菌外,还能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降解有机物、异物和毒素,以提高消毒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次氯酸钠消毒剂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杀灭效果,同时还受到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等)的影响。

在使
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浓度、接触时间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doc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doc

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 NaC10,分子量: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 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 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 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 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消毒对象药液用量消毒时间余氯要求次氯酸钠有效氯饮用水(河、井、塘水)医院污水1700mg/L 4-8mg/L 粪便200-400 ml/L 20-40g/kg 浸 2h尿液40-50ml/L 4-5g/L 浸 2h -餐具茶具水150-500mg/L 水-便器水300-500mg/L 水2h -呕吐物100-200ml/kg 20-30g/kg 2h -痰液100-1500ml/kg 10-15g/kg 2h - 墙壁宅表面水300-500g/L 水喷洒、擦拭- 地面水300-500g/L 水喷洒、擦拭- 制作冷饮用具水150-300mg/L 水浸 1h - 游泳池水10-100ml/ 吨水30min浴盆水100-200mg/L 水擦拭浸泡水果蔬菜水10-20mg/L 水浸 2-3min牛奶瓶罐水100-200mg/L 水浸 2-3min。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

1.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O,分子量: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二氧化氯分子式:ClO2,分子量: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1、高效、强力。

在常用消毒剂中,相同时间内到同样的杀菌效果所需的ClO2浓度是最低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氯酸钠说明
1、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1)理化性质
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
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
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
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