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葡萄酒历史

合集下载

张裕简介及历史文化

张裕简介及历史文化

张裕简介及历史文化
张裕是中国最有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合作社之一。

公司成立于1892年,
总部位于中国山东省的葡萄酒之都——张裕(中国)葡萄酒有限公司。

张裕是中国最早一批投资现代化葡萄酒产业的企业之一。

张裕公司由法国传教士埃德华·张祝元创建于19世纪末,他从
法国引进了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开创了中国现代葡萄酒工业的先河。

张裕公司以其高品质的葡萄酒而闻名,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公司目前拥有自己的葡萄园和酒窖,以及先进的酿酒设备和技术。

张裕公司注重葡萄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致力于推动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

他们参与和举办各种葡萄酒文化活动,例如葡萄酒品鉴会、葡萄酒节等。

同时,张裕也积极参与国际葡萄酒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地的葡萄酒生产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张裕公司还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教育、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等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张裕作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们不仅带动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也为推广和传承葡萄酒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裕历史文化

张裕历史文化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销售有限公司(历史文化)一、品牌荣誉张裕创始人——张弼士先生1、张弼士(1841年-1916年),张裕公司创始人,南洋著名爱国侨领,清政府一品官员,毕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商业兴邦。

1892年,投资300万两白银,在山东烟台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葡萄酒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开启了中国的葡萄酒近代工业史。

2、张裕”二字由来:“张”取的公司创办人张弼士先生的姓氏,“裕”取的是“丰裕兴隆之意。

3、光绪皇帝老师题写张裕老门头:据历史记载,张裕早期门头上的题字是出自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的手笔,翁同和时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可谓权倾一时,他的墨宝千金难求。

“张裕酿酒公司”六个字朴茂凝重、气韵天成, 充分显现出一个百年企业的辉宏气魄。

4、1905年,张裕地下大酒窖竣工,这是亚洲最大的地下大酒窖、也是亚洲唯一的“海滩边的酒窖”。

酒窖总面积1976平方米,窖深7米,窖底低于海平面1米,距黄海海岸不足百米,却不渗不漏,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5、名人参观题词:(1)1912年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个字。

代表了对张裕酒的品质的肯定及对张裕创史人人品的赞赏。

(2)1932年值张裕公司创办40周年, 少帅张学良为张裕题写“圭顿贻谋”,以春秋战国时期善于经营的殷商白圭、猗顿作比,称赞张裕经营有方。

(3)1932年值张裕公司创办40周年,国民党政府要员宋子文题词以示庆贺和赞誉。

(4)1992年张裕百年庆典,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张裕并题词:“沧浪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

以示对张裕优异产品品质的肯定6、张裕最早从国外引进优良酿酒葡萄:早在19世纪末,张裕从欧洲引进了120多个葡萄品种,开近代中国之先河。

著名的赤霞珠、品丽珠、长相思、雷司令等就是当时引进并译成中文名的,张裕还培育出了著名的酿酒葡萄——蛇龙珠,它是至今唯一被国际广泛认可的由中国人自己培育的酿酒葡萄品种。

7、闻名中外的亚洲桶王:在张裕百年地下酒窖内,深藏着三只拥有百年历史、亚洲最大的像木桶。

张裕葡萄酒文化历史中的第一任酿酒师,巴保男爵

张裕葡萄酒文化历史中的第一任酿酒师,巴保男爵

酒庄设计主题乐园设计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 张裕葡萄酒文化历史中的第一任酿酒师,巴保男爵张裕第一任酿酒师巴保男爵:出身欧洲酿酒世家。

虽然唐朝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但谁曾想,到了宋朝,真正的葡萄酿酒法就已经失传了。

张弼士创办张裕公司时,翻遍了古籍都找不到酿酒之法,只好另辟蹊径,聘请国外酿酒师。

虽然葡萄酒的盛行是近年来的事,但你可曾知道中国最古老的葡萄酒企业已经有120年的历史了。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走到“1892年壬辰清德宗光绪十八年”位置,镌刻的铭文记录了当年发生在中国的四件大事,其中之一便是:“华侨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说起张裕的成立,还有一段往事。

1871年,张弼士在雅加达应邀出席法国领事馆的一个酒会,一位法国领事讲起,早些年曾到过中国的烟台,发现那里漫山遍野长着野生葡萄,用随身携带的小型制酒机榨汁、酿制,造好的葡萄酒口味相当不错,还说有一天想到烟台开个葡萄酒公司。

酒庄设计主题乐园设计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 1893年,外国的朋友向张弼士举荐了一位英国酿酒师,名叫俄林。

张弼士求贤若渴,当即与其立订聘书。

不幸的是,第二年夏天,俄林先生在前来烟台的途中停留上海时,突患牙疾,竟因误医而丧命。

后来,一位在新加坡行医的德国医生又介绍了一位名叫雷德勿的荷兰酿酒师,然而到1895年,当雷氏将酒样寄到新加坡后,张弼士请当地化验师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认为:葡萄甚好,但酿酒方法欠妥。

是年冬,雷德勿的叔叔来到新加坡,向张弼士透露真情:雷德勿只是做过葡萄酒生意,略得酿酒皮毛之术,并无实际操作经验。

张弼士只好将雷德勿解聘。

直到1896年,身为奥匈帝国驻芝罘(烟台旧称)领事馆的副领事马克斯冯巴保男爵(Max von Babo)毛遂自荐,来到张裕,成为张裕第一代酿酒师。

巴保男爵出身于德国贵族,他的父亲是德国乌腾堡的著名葡萄酒学专家,发明了“克洛斯特新堡糖度表”(KMW),今天的奥地利依然采用这个标准来划分葡萄酒等级。

张裕葡萄酒历史

张裕葡萄酒历史

张裕葡萄酒历史
张裕葡萄酒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葡萄酒品牌。

从它的成立到如今所得到的成就,都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背景。

第一步,张裕葡萄酒的创建。

1910年,张裕先生创建了中国的第一家葡萄酿酒厂——张裕公司。

那时候,中国的酒文化并不被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经济水平还不够发达,市场份额也很小。

而张裕公司以自己的诚信、稳健和高质量的产品不断吸引着消费者,迅速站稳了葡萄酒市场。

第二步,张裕葡萄酒的品牌开发。

张裕公司在不断扩张的同时,不断地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来自法国的专家为张裕葡萄酒量身定制了酿酒技术,更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张裕公司被授予国家出口贸易联合会向外推广中国葡萄酒的任务,这为张裕扩大国际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机遇。

第三步,张裕葡萄酒的创新和变革。

近年来,张裕公司一直致力于再造中国葡萄酒业的现代化品牌形象。

从攻入国际市场,到不断开发新的高品质产品,张裕公司不断地变革和创新,可谓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开拓者和领袖。

最后,张裕葡萄酒成就的总结。

作为中国著名的葡萄酒品牌,张裕的成就非常显着。

张裕在全球范围内拥有500多个产品,同时也在世界各地拥有38个经济渠道。

从企业运营模式到产品开发,再到市场推广,张裕一直努力创新和改进。

以企业价值创造和社会价值创造为目标,驾驭中国葡萄酒产业,张裕葡萄酒的历史和成就,一直都是值得人们参考学习的。

张裕发展历史及成功原因

张裕发展历史及成功原因

昔日先驱,今朝龙头张裕集团的前身是“张裕酿酒公司”,1892年,由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创办,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

1994年,组建成立了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

1997年和2000年张裕B股和A股先后成功发行并上市,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唯一同时发行A、B两种股票的上市公司。

经过110多年的发展,张裕集团公司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至2004年末,张裕集团的总资产为23.7亿元,净资产为16.6亿元。

张裕集团的主要产品为葡萄酒、白兰地、香槟酒、保健酒四大系列数百个品种。

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综合占有率为20%以上,连年保持行业第一。

近几年来,张裕集团发展速度加快,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2004年,主要产品的产量为7万余吨,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6亿元,利润3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在行业总额中所占比例也都在30%以上。

在2004年的中国酒业百强评选中,张裕集团以6亿元的利税总额进入酿酒行业十强,位列第七,这也是进入十强的唯一一家葡萄酒企业。

潜心酝酿,“品重醴泉”孙中山先生曾为张裕题词“品重醴泉”,盛赞张裕产品质量极佳。

自百余年前张裕公司创立以来,质量始终是其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葡萄酒素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之说”,张裕的产品质量首先就是从葡萄原料这个源头抓起。

据介绍,张裕公司已在烟台建立了8万亩优质葡萄基地,其中以“蛇龙珠”等为代表的高档葡萄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其中的90%以上。

为了保持高端产品的持续竞争力,张裕从2005年到2008年将分阶段投入3000万元资金,打造中国最大的“蛇龙珠”种植基地,确保生产解百纳、酒庄酒以及高档白兰地所需葡萄原料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酿造出高质量的葡萄酒,张裕在引进先进的酿造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发新技术上亦不惜重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张裕投入3亿多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公司单班灌装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还对国外葡萄酿造设备进行引进、吸收和消化,使张裕的技术装备保持与发达国家葡萄酒的生产设备同步。

百年张裕的企业文化

百年张裕的企业文化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名篇不乏赞美佳酿醇香,我国堪称“酒的故乡”。

而一个百年前由中国人以现代生产方式引入的西洋酒,却在国内大行其道,竟然成了中国八大名酒之一,这不得不让人称奇。

张裕集团就是创造传奇的企业,如今,它已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品牌,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是我国葡萄酒业的领头羊。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参观张裕公司时,对张裕公司优异的产品质量给予极高评价,题赠“品重醴泉”。

传奇的品质来源于张裕文化,张裕文化亦随酒香飘落在东方古国的各个角落。

一、百年张裕张裕集团的前身张裕酿酒公司,是著名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投资创建的,他的灵感来源于法领事的无心之语。

张弼士受邀参加在雅加达法国领事馆的一个酒会,席间品尝到醇香醉人的法兰西上等葡萄酒,不由问起。

法领事介绍葡萄酒时,顺便说起他随英法联军进驻烟台的经历。

当时无葡萄酒相伴,倍感军营生活枯燥乏味,可巧此时发现山中有大片的野生葡萄,便用随身携带的小型制酒机酿制葡萄酒。

当地葡萄酿成的酒别具一格,让士兵们久久回味,甚至有人想留在烟台开个葡萄酒公司,可惜被战事耽误了下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弼士创建葡萄酒公司的想法就此初步形成。

汉人酿造葡萄酒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套数,张弼士查尽史书,终见一段文字描述,但无秘方记载。

看来古方不可得,只有移植西方工艺。

请来的奥国酒师虽然在厂内推行西方工艺,但是每到发酵、勾兑的关键时候,便将中国人支开,始终不得其关键制法。

1896年酿成的酒请内行人鉴定,认为品质欠佳,张弼士放弃急功近利的念头,毅然重新试制新酒。

为了保证品质,将酒储藏在地窖的橡木桶中长达18年之久,直到1914年经上海大医院英人柯医生化验,认定张裕葡萄酒是“成熟香醇,色泽深浓”的滋养妙品时,才投放市场。

张裕又通过一百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广泛采习,摸索出酿制传奇品质的佳法,产出的酒在色香味上均为上品,难怪国际葡萄酒局局长评价“张裕葡萄酒完全可以和世界名牌媲美”。

张裕酒文化

张裕酒文化

二、创始人
• 张弼士生于1841年,广东大埔县人,18岁只身远赴南洋谋生。他从雅加达一家米店勤杂 工干起,经过艰苦打拼,先后在印尼、苏门答腊、爪哇创办垦殖公司,在槟城、雅加达、 亚齐开办远洋轮船公司,在新加坡、雅加达、香港和广州开设药行,号称“南洋首富”。 张弼士与葡萄酒的不解之缘,始于1871年。当时他在雅加达应邀出席法国领事馆的一个 酒会,一位法国领事讲起,咸丰年间他曾随英法军队到过烟台,发现那里漫山遍野长着野 生葡萄。驻营期间,士兵们采摘后用随身携带的小型制酒机榨汁、酿制,造好的葡萄酒口 味相当不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弼士暗暗记下了烟台的这段典故。 1891年,张弼士实地考察了烟台的葡萄种植和土壤水文状况,认定烟台确为葡萄生长的 天然良园,于是向政府要员提出要在烟台办葡萄酒厂。1892年,张弼士拿出三百万两白 银,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葡萄酿酒公司,公司名称取“张裕”二字。从此,中国葡萄酒 工业化生产的序幕揭开了。真正让中国葡萄酒蜚声国际的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在这次博览会上,张裕产品一举夺得四枚金质奖章,这是中国葡萄酒首次在国际大展上获 得大奖。在出席庆祝宴会时,张弼士激动地发表演说:“只要发奋图强,后来居上,祖国 的产品都要成为世界名牌!” 1916年,张弼士病逝于雅加达荷兰皇家医院,享年76岁。在历尽百年沧桑之后,张弼士 先生的世界名牌梦想正在变成现实。据权威的全球调研机构英国CANADEAN公司的研究 报告,张裕集团2007年的销售收入达6.95亿美元,已跻身全球葡萄酒业十强。
四、分类
1,山葡萄酒(野葡萄酒) 以2、家葡萄酒 三、按葡萄酒的颜 色分类: 1、白葡萄酒 选择用白葡萄或浅色果皮的酿酒葡萄。 经过皮汁分离,取其果汁进行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这类酒 的色泽应近似无色,浅黄带绿,浅黄,金黄色。颜色过深则不符 合葡萄酒色泽要求。 2、红葡萄酒 选择用皮红肉白或肉皆 红的酿酒葡萄进行皮汁短时间混合发酵,然后进行分离陈酿 而成的葡萄酒,这类酒的色泽应呈天然红宝石色。紫红色、 石榴红色、失去自然感的红色不符合红葡萄酒色泽要求。 3、 桃红葡萄酒 此酒是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选用皮红肉白 的酿酒葡萄,进行皮汁短时期混合发酵,达到色泽要求后进 行分离皮渣,继续发酵,陈酿成为桃红葡萄酒。这类酒的色泽 应该是桃红色、或玫瑰红、淡红色。

百年张裕 品牌简介

百年张裕 品牌简介

张裕北京爱斐堡国际酒庄系列张裕北京爱斐堡国际酒庄系列-国宴 用酒
产品编号:09001 产品编号:09001 产品名称: 张裕爱斐堡酒庄特选级 赤霞珠干红 采收年份:2002 采收年份:2002 原 产 地:张裕北京爱斐堡国际酒 庄 酿造品种: 赤霞珠 赤霞珠 葡萄树龄:30年以上 葡萄树龄:30年以上 酿造工艺: 法国传统手工酿造 法国传统手工酿造 橡木培养时间:18个月 橡木培养时间:18个月 酒 度:12.5 %(V/V) 度:12.5 侍酒温度:18℃侍酒温度:18℃-20℃ 建议配餐: 烧制精美的红烧肉类及 芝士饼干类 参考酒评:浓郁的酒香、醇香与橡 木香,口味协调、雅致,酒体醇厚 丰满,典型性极强. 丰满,典型性极强. 团购价: 528元 528元 市场零售价:598元 市场零售价:598元
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系列
产品编号:02255 产品编号:02255 产品名称: 张裕大师级解百纳 采收年份:2003 采收年份:2003 原 产 地:“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地:“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烟台葡萄园C 烟台葡萄园C区 酿造品种:蛇龙珠、赤霞珠 葡萄树龄:30年以上 葡萄树龄:30年以上 酿造工艺: 法国传统手工酿造 法国传统手工酿造 橡木培养时间:36个月 橡木培养时间:36个月 酒 度:12 %(V/V) 度:12 侍酒温度:14℃侍酒温度:14℃-18℃ 建议配餐:久经陈酿,酒香丰满,可与 羊肉、鹿肉、加胡椒的牛排、舌头肉、 成熟的乳酪、沙拉等口味略重的肉类及 香辣荤菜美食搭配。 参考酒评:该酒呈深宝石红色,具有蛇 龙珠等葡萄的典型特征,果香、酒香、 橡木香优雅协调,口感醇和顺滑,富有 层次,结构感强,回味无穷。 团购价:468元 团购价:468元 市场零售价:528元 市场零售价:528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裕——富可敌国
逊位总统孙中山1912年给张裕葡萄酒题词“品重醴泉”;19世纪90年代,“酿酒大王”张裕的老板张振勋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7000万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真可谓“富可敌国”。

1892年,爱国侨领客家人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清廷要员王文韶亲自签批了该公司营业准照,光绪皇帝的老师、时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亲笔为公司题写了厂名。

张弼士是客家人,出生贫寒,祖籍为广东大埔县(旧属潮州府,现属梅州市)。

在他还在懵懂年纪时,父亲担心家穷,儿子以后娶不起媳妇,就给他领养了一个“等郎妹”(童养媳)。

张弼士稍大的时候,在汕头应征做了劳工,当时人们称这些劳工为“卖猪崽”。

做工期间,张弼士听说家乡人有在南洋致富的,就决意下南洋,那时他才18岁。

下南洋之前,在父母的操办下,张弼士与“等郎妹”陈氏结婚。

婚后张弼士即登船远去,陈氏又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等郎妹”。

陈氏聪慧贤淑,勤劳质朴,张弼士走后,她孝敬公婆,操持家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翘首盼望张弼士在大年除夕来家住上几日。

每到张弼士回来,陈氏总要亲手做上两样食品给他吃。

张弼士见时,不是山珍海味,而是酸芋头、酒糟粕,张弼士明白陈氏的良苦用心,昔日苦中苦他不敢忘记,总是将这两样食品和着泪水吃下。

然而,就在张弼士于南洋发奋努力、大功告成之际,陈氏却因操劳过度染病不起,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但张氏后人在谨记张弼士的成功时,总是缅怀陈氏的默默奉献,他们认为这里有陈氏的一半功劳。

1912年8月孙中山先生由上海水路北行,应袁世凯邀请赴京议事,途经烟台作短暂停留。

21日他参观了张裕公司,并为张裕题写了“品重醴泉”四字。

孙中山一生忙于政务,所题匾额并不多,流传到今天的,要数“天下为公”与“品重醴泉”最有名气了。

“品”字既指酒品更重人品,好人品酿造好酒品,这样的深意用四个字就概括出来了,可见孙中山的学养与才情。

在张裕的诸多名人题字中,能与“品重醴泉”相媲美的,当数张学良的“圭顿贻谋”。

孙中山先生赞扬他的广东老乡:“张(弼士)君以一人之力而能成此伟业,可谓中国制造业之进步。

”张学良将军则用四个字诠释孙中山的一番话,真可谓切中肯綮。

“圭顿贻谋”以春秋战国时期善于经营的大贾巨富白圭、猗顿作比,称赞张裕公司经营有方。

张裕当年主打上海市场,它的广告1914年就出现在《申报》上,并在上海英大马路设分销处,门面十分讲究,工作人员穿着也十分体面,至今老上海人还津津乐道。

1918年的一期《小说月报》上刊有一幅张裕的广告,彩色精印一位持杯微笑的标致女郎。

肯在纯文学刊物上花大价钱作广告,是看上了文艺圈这个消费层。

这样的雅俗兼顾,如果没有点文化头脑是难以做出来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一家报纸公开征集对联,出“五月黄梅天”为下联,上联得中者奖500大洋。

重赏之下的笔战好不热闹,但人们没有料到,当选者竟是一种酒名——“三星白兰地”。

意思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对仗之工整却令人叫绝。

有人怀疑此事为张裕居中“炒作”,因为查无实据,终成悬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