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采集方法与运用

合集下载

样品采集的程序和方法

样品采集的程序和方法
样品的采集是我们检验分析中的重要环节 的第一步,采取的样品必须代表全部被检测的 物质。
2.正确采样的原则
(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 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2)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 (3)采样过程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
分逸散(如水分、气味、挥发性酸等)。 (4)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5)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前一般都用高速组织捣碎机进行样品的制备。
四.样品的保存 所取样品,尽量做到当天样品当天分析。主要
是为了防止其水分或挥发性成分散失以及其它 待测成分含量的变化。 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①吸水或失水 ②霉变 ③细菌
样品在保存时有几种变化(可能发生的变化)
a) 吸水或失水
样品采集的程序和 方法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
一、 样品的采集 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
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 这项工作叫采样。(总体、样本、样本
容量、样本测定平均值、总体测定平均值)
1.正确采样的意义
食品采样的目的在于检验样品感官性质 上有无变化,食品的一般成分有无缺陷,加入 的添加剂等外来物质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食 品的成分有无搀假现象,食品在生产运输和储 藏过程中有无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各种微生物 的污染以及有无变化和腐败现象。
采样方法以及采样人 签封
三.样品的制备 制备目的,在于保证样品的均匀性,使我们在分析时,
取任何部分都能代表全部被测物质的成分。 制备方法有下面几种: ①摇动或搅拌(液体样品,浆体,悬浮液体) (用玻璃棒、电动搅拌器、电磁搅拌) ②切细或粉碎 (固体样品) ③研磨或用捣碎机 对于带核、带骨头的样品,应先去核、去骨、去皮,目

样品的采集方法

样品的采集方法

样品的采集方法
4.1.3 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 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 污染。 污染。 4.1.4 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 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 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4.2 采样方案 4.2.1 类型 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二级采样方案设有n、 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二级采样方案设有 、 c和m值,三级采样方案设有 、c、m和M值。 和 值 三级采样方案设有n、 、 和 值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c:最大可允许超出 值的样品数; 值的样品数; :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 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M: 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 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样品的采集方法
表4 熟制品的微生物限量 采样方案a 及限量(若非指定, 均以CFU/g标示) N c m M 5 5 5 5 1 1 1 0 10000 100000 10 100 0/25g 100 1000 项 目 检验方法 GB4789.2 平板 计数法 GB4789.3 平板 计数法 GB4789.10 平 板计数法 GB4789.4
样品的采集方法
三、检测农残理化样品的采集 依据GB/T 5009.1-2003 总则规定执行。 总则规定执行。 依据
……..。 8.样品的要求 8.1 采样必须注意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掺伪食 品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采集的数量应能反应该产品的卫 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样品应一式三份, 分别供检验、复验及备查或仲裁使用。每份样品数量一般不 少于 0.5kg。 8.2 采样器具、包装等都应清洁,不应将任何有害物质带入 样品中,根据检验项目而选择。 …………。

化学检验工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化学检验工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化学检验工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在化学检验工作中,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化学检验工样品采集与处理的方法,以及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样品采集方法1. 代表性采样:样品采集的首要原则是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在采样过程中,要确保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与被检测物质的实际情况相符。

为了达到代表性采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a. 分段采样法:当样品较大时,可以将样品分成若干段,从不同的位置采集样品,并将各段样品混合均匀后制备成最终的检测样品。

b. 多点采样法:根据被检测物质的分布情况,在样品容器中选择不同位置进行采样,然后将各点样品混合均匀。

2. 采样工具与容器选择: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和容器有助于保持样品的原始性和避免污染。

常用的采样工具包括不锈钢勺、塑料勺、玻璃棒等,采样容器则通常选用玻璃瓶、塑料瓶等。

在选择采样容器时,要确保容器没有残留物,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

3. 采样现场的操作规范:在采集样品时,要确保操作规范,并避免样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以避免因操作人员的误操作或污染对样品质量造成影响。

二、样品处理方法1. 样品预处理:某些样品在检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可能干扰检测结果的杂质。

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a. 过滤:通过滤膜将样品中的固体杂质去除,获得清晰的溶液用于后续检测。

b. 蒸发浓缩:对样品进行蒸发,使其体积减小,浓度增加,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c. 溶解:对固体样品进行适当的溶解,使其转变为溶液状态,方便后续操作和检测。

2. 样品分析方法选择:针对不同的样品和被检测物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样品分析方法包括:a. 比色法:适用于颜色明显的物质或物质间化学反应产生明显颜色反应的情况。

b. 电化学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的电流、电势等参数,来判断被检测物质的含量或性质。

c. 光谱法: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来分析物质的成分。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一种取样的方式。

样品采集- 样品的分类样品一般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种.检样:从整批待测食品的各个部分所采取的少量样品.原始样品:把质量相同的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样品采集- 采样的数量采样的数量应能反映该批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采样的数量一式三份供检验,复检和备查用,每份不少于0. 5 kg 样品采集 - 采样的方法采样的一般方法具体样品的抽取方法采样的一般方法样品的采集通常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样是指不带主观框架,在抽样过程中保证整批食品中的每一个单位产品(为检验需要而划分的产品最小的基本单位)都有被抽取的机会.抽取的样品必须均匀地分布在整批食品的各个部位.最常用的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和阶段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整批待测食品中的所有单位产品都以相同的可能性被抽到的方法,叫简单随机抽样,又称单纯随机抽样.(2)系统随机抽样实行简单随机抽样有困难或对样品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已经了解时,可采取每隔一定时间或空间间隔进行抽样,这种方法叫系统随机抽样.(3)分层随机抽样按样品的某些特征把整批样品划分为若干小批,这种小批叫做层.同一层内的产品质量应尽可能均匀一致,各层间特征界限应明显.在各层内分别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然后合在一起即构成所需采取的原始样品,这种方法称为分层随机抽样.(4)分段随机抽样当整批样品由许多群组成,而每群又由若干组构成时,可用前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以群作为单位抽取一定数量的群,再从抽出的群中,按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组,再从每组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组成原始样品,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段随机抽样方法.上述方法并无严格界线,采样时可结合起来使用,在保证代表性的前提下,还应注意抽样方式的可行性和抽样技术的先进性.2. 具体样品的抽取方法采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或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方法进行.(1)有完整包装(桶,袋,箱等)的食品首先根据下列公式确定取样件数:式中,n为取样件数;N为总件数.从样品堆放的不同部位采取到所需的包装样品后,再按下述方法采样.a.固体食品如粮食和粉状食品,用双套回转取样管插人包装中,回转180o取出样品.每一包装须由上,中,下三层取出三份检样,把许多份检样综合起来成为原始样品,再按四分法缩分至所需数量.b.稠的半固体样品如动物油脂,果酱等,启开包装后,用采样器从上,中,下三层分别取出检样,然后混合缩减至所需数量.c.液体样品如鲜乳,酒或其他饮料,植物油等,充分混匀后采取一定量的样品混合.用大容器盛装不便混匀的,可采用虹吸法分层取样,每层各取500mL左右,装人小口瓶中混匀后,再分取缩减至所需数量.(2)散装固体食品可根据堆放的具体情况,先划分为若干等体积层,然后在每层的四角和中心分别用双套回转取样管采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缩分至所需数量.(3)肉类,水产,果品,蔬菜等组成不均匀的食品视检验目的,可由被检物有代表性的各部位(肌肉,脂肪,或果蔬的根,茎,叶等)分别采样,经捣碎,混匀后,再缩减至所需数量.体积较小的样品,可随机抽取多个样品,切碎混匀后取样.有的项目还可在不同部位分别采样,分别测定.(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根据批号连同包装一起采样.同一批号取样数量, 250g以上包装不得少于3个,250g以下包装不得少于6个.样品采集- 采样的注定事项1. 采样工具应该清洁,不应将任何有害物质带人样品中.2. 样品在检测前,不得受到污染,发生变化.3. 样品抽取后,应迅速送检测室进行分析.4. 在感官性质上差别很大的食品不允许混在一起,要分开包装,并注明其性质.5. 盛样容器可根据要求选用硬质玻璃或聚乙烯制品,容器上要贴上标签,并做好标记.1.6.2 分析试样的制备样品的制备是指对所采取的样品进行分取,粉碎,混匀等过程.由于用一般方法取得的样品数量较多,颗粒过大且组成不均匀,因此必须对采集的样品加以适当的制备,以保证其能代表全部样品的情况并满足分析对样品的要求.一,常规食品样品的制备制备时,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和检验项目的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如摇动,搅拌,研磨,粉碎,捣碎,匀浆等.1. 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一般将样品充分摇匀或搅拌均匀即可.常用的搅拌工具有玻璃棒,搅拌器等.2. 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的混合物,可分离后再分别取样测定.3. 固体样品可视情况采用切细,捣碎,粉碎,反复研磨等方法将样品研细并混合均匀.常用的工具有研钵,粉碎机,绞肉机,高速组织捣碎机等.需要注意的是,样品在制备前必须先除去不可食用部分,水果除去皮,核;鱼,肉禽类除去鳞,骨,毛,内脏等.固体试样的粒度应符合测定的要求,粒度的大小用试样通过的标准筛的筛号或筛孔直径表示,标准筛的筛号及筛孔直径的关系见表1.5.表1.5 标准筛的筛号与孔径大小4. 罐头水果类罐头在捣碎前要先清除果核;鱼类罐头,肉禽罐头应先剔除骨头,鱼刺及调味品(葱,姜,辣椒等)后再捣碎,混匀.制备过程中,还应注意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逸散和避免样品组成及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二,测定农药残留量时样品的制备1. 粮食充分混匀后用四分法取20g粉碎,全部过0. 4mm筛.2. 肉类除去皮和骨,将肥瘦肉混合取样,每份样品在检测农药残留量的同时还应进行粗脂肪的测定,以便必要时分别计算脂肪与瘦肉中的农药残留量.3. 蔬菜,水果洗去泥砂并除去表面附着水,依当地食用习惯,取可食用部分沿纵轴剖开,各取1/4,然后切碎,混匀.4. 蛋类去壳后全部混匀.5. 禽类去毛及内脏,洗净并除去表面附着水,纵剖后将半只去骨的禽肉绞成肉泥状.检测农药残留量的同时应进行粗脂肪的测定.6. 鱼每份鱼样至少三条,去鳞,头,尾及内脏后,洗净并除去表面附着水,纵剖取每条的一半,去骨,刺后全部绞成肉泥状,混匀.1.6.3 样品的保存样品采集后应于当天分析,以防止其中水分或挥发性物质的散失以及待测组分含量的变化.如不能马上分析则应妥善保存,不能使样品出现受潮,挥发,风干,变质等现象,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制备好的平均样品应装在洁净,密封的容器内(最好用玻璃瓶,切忌使用带橡皮垫的容器),必要时贮存于避光处,容易失去水分的样品应先取样测定水分.容易腐败变质的样品可用以下方法保存,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和测定要求选择.1. 冷藏短期保存温度一般以0~5 0C为宜.2. 干藏可根据样品的种类和要求采用风干,烘干,升华千燥等方法.其中升华干燥又称为冷冻干燥,它是在低温及高真空度的情况下对样品进行干燥(温度:-30~-100C,压强:10~40Pa),所以食品的变化可以减至最小程度,保存时间也较长.3. 罐藏不能即时处理的鲜样,在允许的情况下可制成罐头贮藏.例如,将一定量的试样切碎后,放人乙醇(φ=96%)中煮沸30min(最终乙醇浓度应在78%~82%的范围内),冷却后密封,可保存一年以上.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查,保留期从检验报告单签发之日起开始计算;易变质食品不予保留.保留样品加封存入适当的地方,并尽可能保持原状. 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样品一般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种.采样是指从整批被检食品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采样是食品分析的首项工作.采样的正确与否,是检验工作成败的关键.采样的数量应能反映该批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采样的数量一式三份供检验,复检和备查用,每份不少于0. 5 kg .样品的采集通常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和阶段随机抽样.样品的制备是指对所采取的样品进行分取,粉碎,混匀等过程.由于用一般方法取得的样品数量较多,颗粒过大且组成不均匀,因此必须对采集的样品加以适当的制备,以保证其能代表全部样品的情况并满足分析对样品的要求.样品采集后应于当天分析,如不能马上分析则应妥善保存,容易腐败变质的样品可用冷藏,干藏,罐藏等方法保存,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查.样品采集- 注意事项定义:所谓采样是指从整批被检食品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采样是食品分析的首项工作.意义:采样的正确与否,是检验工作成败的关键.食品的种类繁多,且组成很不均匀.不管是制成品,还是未加工的原料,即使是同一种样品,其所含成分的分布也不会完全一致,如果采样方法不正确,试样不具有代表性,则无论操作如何细心,结果如何精密,分析都将毫无意义,甚至可能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要求:1. 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以确保所采样样品能代表整个供试材料的平均组成.2. 采样时,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写明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采样条件,方法,数量,包装情况等.外地调入的食品还应结合运货单,商检机关和卫生部门的化验单,厂方化验单等,了解起运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品质及包装情况.同时注意其运输及保管条件,并填写检验目的,项目及采样人.。

采样的方法

采样的方法

采样的方法采样是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是统计调查和研究的基础。

采样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采样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采样方法。

一、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它是根据概率的原理,以等概率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

在进行随机抽样时,需要先确定总体的大小,然后使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发生器来进行抽样。

随机抽样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是一种常用的采样方法。

二、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分别进行随机抽样,最后将各层的样本合并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样本。

分层抽样能够保证每一层在样本中的代表性,适用于总体的特征较为复杂的情况。

三、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划分成若干个群体,然后从这些群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群体作为样本。

整群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群体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能够减少样本的数量和调查成本。

四、方便抽样。

方便抽样是指根据研究者的方便性和可及性来选择样本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但是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较差,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不推荐使用。

五、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比如每隔若干个单位抽取一个样本。

系统抽样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适用于总体中单位排列有序的情况。

六、多阶段抽样。

多阶段抽样是将总体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进行多次抽样的方法,适用于总体较大、分布较广的情况。

多阶段抽样能够减少调查成本,但是也容易引入抽样误差。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采样方法,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采样方法,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采样时,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客观性和随机性,避免产生偏差,从而得到科学、可靠的研究结论。

样品采集程序与方法

样品采集程序与方法

四分法
二、采样的一般方法
1.随机抽样和代表性抽样 第一种采集方法是随机多点抽样。均衡地、
不加选择地从全部产品的各个部分取样。 但随机≠随意。 随机——要保证所有物料各个部分被抽
到的可能性均等。
第二种采集方法是代表性抽样: 可按不同生产日期 也可在流水线上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抽样 按分析的目的取样
玻璃、塑料、金属等,原则上保存样品的容器不能同样品的 主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b)霉变 特别是新鲜的植物性样品,易发生霉变,特别对于组织受伤
的样品,不易保存,应尽快分析。
c)细菌 为了防止细菌,最理想的方法是冷冻,样品的保存理想温度
为-20℃,有的为了防止细菌污染可加防腐剂,例如牛奶中 可加甲醛作为防腐剂。
样品采集的程序和 方法
样品采集的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
一、 样品的采集 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
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 这项工作叫采样。(总体、样本、样本
容量、样本测定平均值、总体测定平均值)
1.正确采样的意义
食品采样的目的在于检验样品感官性质 上有无变化,食品的一般成分有无缺陷,加入 的添加剂等外来物质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食 品的成分有无搀假现象,食品在生产运输和储 藏过程中有无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各种微生物 的污染以及有无变化和腐败现象。
鲜乳 每次采样200~500ml(2~3
瓶),采取桶装鲜奶时,按1公斤取0.5~
1.0ml计算,采取的样品装入试剂瓶中,贴
上标签,送检。
3.不均匀的固体样品(肉、鱼、果蔬等)
应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少量样品,
混合并经充分捣碎均匀后,取出0.5kg为
分析样品。
补充:
采样时的记录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1. 引言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核心环节,规范的采集和处理流程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包括样本采集方法、样本储存条件和样本处理流程等内容。

2. 样本采集2.1 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

采集器具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样本类型进行,确保采集的样本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并保持其生物活性。

2.2 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在样本采集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所需样本的特性和采集要求,包括采集时间点、采集部位和采集量等。

其次,要做好采集工具和采集容器的消毒工作,防止样本受到外源性污染。

2.3 采集样本的步骤样本采集应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要准确标注样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者姓名等。

其次,要选择适当的采集方法,根据样本的性质和要求进行采集,如刮取、穿刺或吸取等。

采集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和快速,避免造成样本的损伤或变质。

2.4 样本采集后的处理采集完成后,要对样本进行必要的处理。

首先,要将样本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并尽快进行保存或处理。

其次,要记录样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日期、保存条件等,以便后续的实验使用和数据分析。

3. 样本储存条件3.1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样本在储存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十分重要。

不同类型的样本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储存条件。

通常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样本受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以免对样本的稳定性和活性产生不良影响。

3.2 光照的控制某些样本对光照的敏感性较高,需要在储存过程中进行光照的控制。

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或强光照射样本,以免影响样本的结构和性质。

3.3 样本储存时间不同类型的样本储存时间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样本的储存时间应根据实验需求来确定,尽量保持样本的活性和稳定性。

4. 样本处理流程4.1 样本预处理样本预处理是样本处理流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样本中的杂质和干扰物,保证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采集方法与运用

样品采集方法与运用

样品采集方法与运用
一、采样原理
1、采样的定义
采样是指从一个具有其中一种特征的总体中,取出一部分具有该特征的样本的过程。

采样是统计学上分析其中一特性的重要依据,而这些样本又是抽样理论的基础,是进行抽样统计调查的基础。

2、采样的重要性
采样有助于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统计数据,从而深入研究大量统计数据中隐藏的规律性,而这些规律性又可以为制定长远计划和政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样品采集方法
1、单点采样法
单点采样法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取一个地点进行采样,其优点是简单、快捷,但适用于空间分布均匀的样本,兵不适用于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样本。

2、网格采样法
网格采样法是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将空间分割为一个个的网格,然后在每个网格中进行采样,这种方法在面积较大,样本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有助于反映样本真实的分布特征。

3、系统采样法
系统采样法是指将样本空间分割成一些相关的小的空间,然后在每个小的空间中进行采样,这种采样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样本真实的分布特征,同时又可以使得采样有一定的系统性。

三、样品运用
1、数据分析
采样运用于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样本,从而深入分析样本中隐藏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采样原则和要求 • 所采集的样品应有充分的代表性。采集标本时要尽量采集 新鲜的岩石,并做好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以能反映实际情 况和满足切制薄片及手标本观察的需要为原则,一般为 3×6×9cm;采集到岩矿标本应在原始记录上注明采样位置和 编号,对所采样品一般要用白漆在标本的左上角涂一小长方形, 待干后写上编号,然后用麻纸包好,统一保管。
目的:全面了解各种矿石类型中各种元素及组份的含量。通 常在做化学全分析之前,先做光谱分析。 采样要求:可利用基本分析或组合分析副样,或单独采集有 代表性的样品,用以全面了解旷床中各类型矿石的详细化学成分, 每种矿石类型可做1-2个。矿石化学全分析样品,单独采样重量不 低于2kg,使用分析副样时按照测试单位要求的重量送样。
矿 种
磷 硫 硫铁矿 自然硫 明矾石 砷 硼 石灰岩 白云岩 重晶石 粘土、黄土 页岩类
断面规格 宽×深(cm)
10×5 10×5 10×5 10×5 10×5 5×3-10×5 3×2-10×5 3×2-10×5 5×3-10×5 3×2-10×5
样长(m)
0.5-2 1-2 0.5-1 0.5-2 1-2 1-2 2-4 0.5-4 1-2 1-2
(2)组合分析样:了解矿体内具有综合回收利用的有 益组份,或影响矿石选、冶性能的有害组份含量;分析 项目一般根据光谱全分析和化学全分析结果确定。 在基本分析中做了的项目,一般不再列入组合分析。 只有需要了解伴生组份与主要组份之间相关关系的,或 需要用组合分析结果来划分矿,类型的,组合分析才包 括基本分析中的某些项目。 组合分析样品是根据有益有害组份含量变化大小, 由几个至十几个或更多的基本分析的副样组合而成。参 与同一个组合分析样品的各个基本分析样,不得分布在 不同资源储量估算块段,通常是用同一工程或相邻工程 构成的同一矿体同一块段、同一类型品级矿石的基本分 析副样组成。副样组合的原则,是根据基本分析样品长 度,按比例进行组合;组合起来的重量,按照化验要求 确定,一般为100-200g,岩金要求为500g。
(三)岩矿薄片、光片采集
1、采样目的 研究岩石和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共生组合;研 究岩石中矿物的变质、蚀变现象;确定岩石、矿物名称;测定 矿物的部分光学参数、物理性质。薄片适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 下研究样品中的透明矿物的光学性质和光性参数。光片适于在 光学显微镜下研究样品中的透明矿物、不透明矿物及其相互关 系。往往也用于配合其他样品的分析测试。


结核、团块、松散状不均匀旷体,可用剥 层、全巷法,格50 – 100×20 结核状黄铁矿和矿化不均匀矿体,可用剥 层法,规格50-100×10 结构复杂时,样长。使用剥层法的规格50100 x 10 结晶、团块沉积矿体用剥层、全巷法50100 × 10
复杂时,用剥层、全巷法,规格50-100 ×20
碳酸锰矿石还要分析Ca0、Mg0、 Al203, 和烧失量。
钛砂矿中应分析鉴定金红石、独居石、 锆英石等。 钒单独矿床很少,多数生在磁铁矿、炭 质页岩、铝土矿、煤矿等中。
铅锌矿
铝 矿 镍 矿 铋 矿 钴 矿 钨 矿 锡 矿 钼 矿 汞 矿
Pb、Zn
AL203 、Si02、Ti02、Fe203 Ni、Cu Bi Co W03、 Mo、Bi、Sn Sn Mo Hg、Sb
2、样品质量评定
样品结测试分析果的可靠性,与采样、 加工、分析、运输保存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 判断样品取样质量的好坏,即采样是否合格, 主要从取样的可靠性及代表性来评价。 取样的可靠性:针对单个样品取样结 果 的准确性,取样的技术误差。 影响因素:在采样时可能有采样方法选择 的错误、杂质的混入,有用矿物的崩散;加工 过程中有用组分的散失、杂质的混入、加工程 序的不合理;缩分过程中样品搅拌不均匀,加 工程序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到样品的可靠性。 查明取样中误差的方法:检查测量(同样 位置同样方法重复取样)法、检查样品重量、 采样规格,采样方法。
样品采集方法
与运用
谭克彬 2015.12.23
主要内容
一、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的重要性
二、矿产勘查常用样品的采集与运用 三、科研样品的采集与运用
四、样品的综合整理
五、参考资料
一、样品采集的重要性
1、重要性: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各类样品的采集、测 试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 样品的采集、分析、测试及鉴定,获取相关的 信息和数据,为后期研究、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样品采样质量好坏及是否具有代表 性,测试分析是否合格,会直接影响下一步工 作部署,会影响我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影响 对矿床的正确评价及工业运用。
矿 种
铁矿
基本分析项目
TFe、mFe、S、P、Si02
备 注
TFe全铁,mFe磁性铁
基 本 分 析 样 分 析 元 素 一 览 表
锰矿
铬 矿 钛 钒 矿 铜 矿
Mn、 Fe、 P 、Si02
Cr203、Fe0、Fe203 ( Si02 、Mg0、Ca0) Ti02 V205 TFe V205 Cu
镁质碳酸 盐岩型 温 石 棉 镁质超基性 岩型 10-15 × 10-15 20-30 × 20 芒硝0.1-1 石盐0.5-2 根据不同矿种,矿化均匀 程度,一般O.1-1mo石盐厚 度大、成分均匀、质量稳 定,可放长-2
岩心钻探采样:主要包括矿心、矿屑、矿粉 三部分,以矿心取样为主(当矿体及顶底板 3-5米,矿心采取率达不到80%的要求时,要 对相应段的矿粉、矿屑采样)。 主要采用的方法:全心法(小口径)、劈心 法。 不管是哪一种采取方法,样品的采取率都不 能低于90%。
0.5-2
2-4 样长(m) 1-2 0.7-1 0.5-2 0.6-1 复杂时,用剥层、全巷法50-100×20 伟晶岩型用剥层、全巷法。 复杂时,用剥层、全巷法50-100×20 备 注
硅灰岩
石 膏 耐火粘土
5×3-10×5
3×2-10×5 10×310×5
1-2
1-2 1-2
主要非金属矿产常用采样规格参考表(三)
锑 矿
金 矿
Sb、Hg
Au
矿 种
基本分析 项目
备 注 Ag
矿 种
基 本 分 析 样 分 析 元 素 一 览 表
银 矿
铂族元素
稀 有 金 属 铍 铌钽矿 锆 锂铯铷矿
Pt、Pd
BeO Nb2O5、TaO5 ZrO2、Nb2O5、Ta2O5、HfO2 Li2O、Cs2O、Rb2O

SrO
铈族元素(轻稀土)包括La、Ce、Pr、Nd、 Pm(人造元素)Sm、Eu七种
主要非金属矿产常用采样规格参考表(二)
高岭土类 菱镁矿 10×310×5 5×2-10×5 1-2 0.5-1 菱镁矿用剥层、全巷法50-100×10
石英砂 石英岩
蛇纹岩 矿 种 石 墨 萤石 长 石 滑 石
5×3-10×5
10×5 断面规格宽 ×深(cm) 5×3-10×5 5×3-10×5 10×3 10×5
刻槽法
应用最广,也是各勘查阶段最常用的取样方法。样 槽布置尽量水平,对矿石类型和品级不同的矿体,沿厚 度方向分段连续取样,并要穿过矿体的全部厚度,必须 采集控制样。 在探槽取样,样槽布于其一壁或槽底。探井中样槽, 视矿化均匀程度布于一壁、对壁或四壁。硐探中穿脉工 程,样槽布于一壁,当矿化很不均匀时,则在两壁同时 采样,然后合并成一个样;沿脉采样,是了解矿体沿走 向品位变化情况,其间隔视矿化均匀程度 而定,一般在掌子面上采取。样品的最大 长度不能大于矿体的厚度、不能跨层。
稀有元素
钇族元素(重稀土)包括Y、Gd、 Tb、 Dy、Ho、Er、Tu、Yb、Lu九种 Ge、Ga、In、Tf、Re、Cd、Sc、Se、Te等 主要赋存于别的矿物中,独立矿物比较少 见,一般不形成单独开采矿床,在评价其 他矿床时,应对分散元素进行综合评价。
分散元素
放射性铀、钍
U、Th02
(3)化学全分析
主要金属矿产常用采样规格参考表
矿 种 采样 方法 铁矿 锰矿 铬矿 铜铅锌 钼矿 硫化镍 刻槽 刻槽 刻槽 刻槽 刻槽 刻槽 采样断面规格 宽×深(cm) 5×2-10×3 5×2-10×5 5×2-10×5 5×3-10×3 5×3-10×3 5×3-10×3 0.3- 2 0.3-2 0.3-2 1-2 1-2 1-2 内化矿床采样断面不小于20 ×。 化矿床不小于20 ×。 风化矿床不小于20 × 。 脉浸染大型铜矿床, 采样长度可以适当放长。 脉浸染大型矿床, 采样长度可以适当放长。 采样长度(m) 备 注
4.及时整理样品及分析结果
统一样品管理、统一编号、及时登记、送样, 整理样品分析结果。
二、常用样品的采集与运用
常用样品可以归为以下几大类:
⒈化学分析样: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化学全分析、 物相分析。 ⒉岩矿、标本样 ⒊重砂采样 ⒋同位素样品:年龄样、稳定同位素样品 ⒌包体样品 ⒍技术取样:小体重、大体重、湿度样、孔隙度样、 块度样、工程力学样(抗拉、抗压、抗剪强度) ⒎矿石加工技术试验采样:各类选矿大样
一般有色金属矿石自然类型的划分标准表
矿石自然
类型 氧化矿 混合矿 硫化矿
硫化物中金属含量, 氧化物中金属含量/总金
总金属含量(%) <70 70-90 >90 属含量(%) >30 10-30 <10
(5)内外检样品
内外检样品主要是检查基本分析样的偶然误差 及系统误差,对物相分析样品也要做检查。 (1)内部检查样品:由送样单位及时分期、分批 从基本分析副样中抽取,重新编码后送原实验室。 样品数量为基本分析样的10%和组合样的3-5%。 样品数量较少时内检不得少于30件,组合样内检 不得少于10件。 (2)外部检查样品:由送样单位及时分期、分批 从基本分析正样中抽取,重新编码后送到原分析 实验室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查分析。样品数量为 基本分析样的5%。样品数量较少时外检不得少于 30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