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课件

速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定义 意义:它是描述 物体运动快慢 的量 意义 它是描述____________的量 它是描述
s (2)公式 公式: (2)公式: V= t
(3)国际单位:_________ 国际单位: m/s 国际单位
一列火车以54千米 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遂道,共 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遂道 例2 、一列火车以 千米 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遂道 共 用了40秒 已知列车长 已知列车长100米,求(1)隧道的长 隧道的长;(2)这列 用了 秒,已知列车长 米 求 隧道的长 这列 火车在隧道内的时间
隧道
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2.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不相等的。
匀速直线运动 路程时间图像
•图线a表示的速度是5m/s;图线b表示的速度是2.5m/s 图线a表示的速度是5m/s;图线 表示的速度是2.5 图线b 2.5m/s 图线
解答:以车厢为参照物,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为 解答:以车厢为参照物,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为3m/s,在车厢内行走 ,在车厢内行走36m所需 所需 的时间。应选 。 的时间。应选C。
s/m a 15 10 5 0 1 2 3 4 t/s b
c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时间图像
•图线a表示物体的速度是4m/s 图线a表示物体的速度是4 图线 •图线b表示物体的速度是8m/s 图线b表示物体的速度是8 图线
V(m/s) 8 4 0 a b t(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平均速度的测量ppt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7.交流与评估
1.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 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
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3.实验中什么环节容易出现误差? 时间记录与小车开始下滑可能不同步会存在误差; 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可能会存在误差。
tt t
100s
100s
31.2m/s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 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
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数字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
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v s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t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小(填 “大、小”)
小结
一、同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它的平均速度是随着 各段时间或路程的不同而变化的。 二、如果把变速运动分成几段,各段的平均速度都 不一定相等。
三、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物体实际的速度有时比平 均速度值大,有时比平均速度值小。
原理 v s t
测
测路程:刻度尺
量
方法
平
测时间:停表
均
速
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
度
表、金属片
注意事项
1. 如 图 所 示 , 一 列 长 为 120m 的 火 车 匀 速 通 过 一 座
3000m 长 的 大 桥 , 火 车 完 全 通 过 大 桥 所 用 的 时 间 是
100s,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L2
L1
L3
v s L3 L1 L2 3000m+120m 3120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梳理(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 ______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曲线运动:沿曲线的运动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_ 的快;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物理意义:定义: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 km/h; 1 km/h=______ m/s6.匀速直线运动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特点:公式: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7.描述运动的快慢的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工具:、;需测物理量:;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梳理参考答案1、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3、有可能不同、不变、改变4、路程、路程长、路程5、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6、5/186、不变、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v=s/t、无关7、平均速度、v=s/t、瞬时速度的8、v=s/t、路程s;时间t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习题精选一、选择题。
1.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 任何物体静止都是相对的B.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C. 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D. 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2. 夜晚,抬头看月亮在云层中以很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这是所选的参照物是()A. 地球B.云层C.月亮D.不能确定3.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B. 月球绕地球公转C. 树上苹果由绿变红D. 河水在河中流4. 下列说法中,正确得是()A. 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B. 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C. 100m赛跑,成绩越好的运动员跑得越快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那么它的速度是()A. 每秒30米B. 3米每秒C.10米秒D. 3秒米6. 下列给出四种运动速度,其正常运动速度最接近60 km/h的物体是()A. 农用三轮车B.汽车C.飞机D.火箭7. 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1可知()A. 甲车快B. 乙车慢C. 乙车快D. 甲车慢8. 甲、乙两人每次进行百米赛跑时,都是甲已到终点时,乙还在距终点10m处,若让甲退后起点10m再同时图1出发赛跑,则先到终点的是()A. 同时到达B. 甲先到达C. 乙先到达D. 不能确定9. 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3 :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 3 :2B.2 :3C.1 :6D.6:110. 一列火车长120m,匀速通过长36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速度是()A.10m/sB. 6m/sC.8m/s D .2m/s11. 一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散步,上坝后第一分钟走了50m,第二分钟走了40m,连续走完180m长的大坝共用了4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他走180m路程的即时速度是0.75m/sB. 他在第二分钟内,一定是匀速行走的C. 他在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 他走180m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75m/s12. 据报载,第一次世界打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 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 子弹静止在空中C. 飞机与子弹相对静止D. 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小B.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短,物体的速度越小C. 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大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4. 某车站并排停着甲、乙两列待发的列车,一会后,甲车的人看到窗外的电线杆向东移动起来,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车以甲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B. 甲车以乙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C. 甲车不动,乙车向西行驶D. 甲、乙两车均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行驶二、填空题. 。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提纲)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提纲)一、运动与静止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例题:课本40页1、2题)说明: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3、自然界一切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4、运动的分类:根据物体的运动路径分类: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运动物体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越少物体运动的越快)(2)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的越快)2、速度:(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定义式:v=s/t(3)速度的意义: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4)常用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5)单位的换算:1 m/s=3.6km/h(6)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他的速度是30m/s,它的物理意义是:汽车在1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30m。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三、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在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做的运动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会发生变化,这类物体的速度我们用平均速度表示。
(2)意义: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3)计算公式:v=s总/t总。
2、瞬时速度:(1)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2)意义:瞬时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
3、匀速运动只能平均,大体上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能精确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四、平均速度的测量:求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
(工具:测时间的工具,侧路程的工具)第四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第03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总结(解析版)

故答案是C。
正确理解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概念。在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要做到单位统一、路程与时间对应。平均速度一定要分清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知识要点三:平均速度测量
平均速度测量
在生活、生产实际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测量也是物理学中常见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速度公式 ,常用工具刻度尺、停表(或计时器)。
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答案】A。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 可知,路程相同时,时间最短速度最快,答案为A。
(2019·株洲)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minB.不应超过6min
C.不应短于10minD.不应短于6min
【答案】C。
【解析】测速路程是20km,限速是120km/h,如果不超速通过此路段所用最短时间为:
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
2.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第一节运动与静止一.知识点:1. 机械运动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物体间距离的改变物体间的距离没有改变,但两物体间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3)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里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2. 参照物要恰当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选定一个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做标准。
a. 一旦选定,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b. 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是物体本身;c. 一般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否则加以说明。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2)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是运动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是静止的;3)同一物体,不同参照物,运动结论不同;4)两个运动物体快慢相同,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
二、题型1. 机械运动的理解2. 运动的描述例3 下列关于物体的静止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是决定的,而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B.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但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丙以乙为参照物,丙是运动的D.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3. 参照物的选取例4 北京奥运会赛况采用地球同步卫星直播,同步卫星虽绕地球转动,但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地球上空静止不动,这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物是()4.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例7 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是()5. 文学作品中的运动知识例8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后两句所选参照物?例9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两次看山参照物是?6. 实践应用例11 拍摄孙悟空腾云驾雾:将站在平台上摆着飞行姿势的演员、蓝天背景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起摄入镜头,这时,观众感到演员是运动的,参照物是()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知识点: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规定运动的路程,比较时间;2)规定运动时间,比较路程2. 速度1)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表示),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运动与静止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判定物体静止或运动的方法
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运动的相对性
由于参照物选取不同,同一个物体可以是静止的或者是运动的。所以,尽管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却是相对的。
通常我们默认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那么,怎样去描述一个物体到底是运动还是静止呢?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你所见过的运动中,根据它们经过的路线特点,可以分为几类?
运动的分类:
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把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反馈练习1.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_________;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________。2.在新建的大型百货公司内有自动扶梯,当你站在开动着的自动扶梯上上楼时,说你是运动的,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说你是静止的,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
火车相对于楼房位置改变,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世界是运动的
运动和静止
教学楼相对于草坪位置不变,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严格地说,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从微观粒子到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一、运动与静止
世界是运动的
运动和静止
人相对于台阶位置改变,我们说他是运动的。
世界是运动的
运动和静止
水相对于山位置改变,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初中物理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各种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中。
空气的流动、人走路、飞机在空中飞行、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轮船在大海里航行、太阳在银河系运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的存在。
本章主要介绍机械运动的知识。
要求同学们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及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方法。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时空隧道飞机的空中加油站飞机的空中加油技术起源于60多年之前。
1923年4月,美国陆军曾用两架小型飞机作试验,在飞行中靠人工用手抓住导管进行世界上第一次空中对接加油。
现代的飞机空中加油常常是借助于空中加油机在8000米以上的高空,即同温层(或叫平流层)进行的。
在这个空域中大气温度基本上不随高度变化而变化,气流很平稳,现代大型飞机和先进的加油最佳飞行高度在10000米上下。
实施空中加油通常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会合,必须保证受油机和加油机不发生相撞,受油机从加油机下方进入,先在加油机锥管5米以内3米以外做加油前编队飞行;然后再以比加油机快0.6米/秒——2.5米/秒的速度慢慢地将受油管插入锥管中;第三是加油,最重要的是保持两飞机的高度、速度、航向、倾角等相对位置的协调一致,双方都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各自的飞机;加油完毕,受油机缓缓减速,退出加油插头,双机脱离。
图3-1填一填1.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乘“神州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绕地球14圈,于10月16日返回地面。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___的;如果以飞船为参照物,杨利伟是_____________的,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__的。
(填“运动”或“静止”)2.我们把星球的运转、飞机的飞行,汽车的行驶,人的行走、等这类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
在机械运动中,物体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的,是根据我们选择的___________来确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点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作为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说明:(1)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2)参照物选择是任意的。
(但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选取) (3)不论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可以被选定为参照物,一经被选定就认为是静止的。
【知识点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知识点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选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便只有一种运动情景。
【知识点1】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来表示。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物理学中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用字母υ表示。
速度的计算公式:s tυ=说明:υ:速度 单位:米每秒 或 千米每小时(m/s 或km/h ) S :路程 单位:米(m ) t :时间 单位:秒(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
1m/s=3.6km/h 。
注意:对stυ=的理解:速度的大小只在数值上等于路程s 与时间t 的比值,它的大小与路程的多少、长短无关。
【知识点2】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大小、方向都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对其路程与时间的图像的理解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关系。
【知识点1】平均速度: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
表示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的公式:s tυ=υ:平均速度 米每秒 或 千米每小时(m/s 或km/h )S :路程 单位:米(m ) t :时间 单位:秒(s ) 说明:在运用此公式时注意:某一时间内对应的总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知识点2】瞬时速度: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知识点3】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字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
注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同,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与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
实战演练:〖运动与静止演练〗1.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云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无论对什么物体,小云都是运动的B 参考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必须是静止不动的C 讨论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如果选择的参考物不同,结论可能不同D 描述和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可以不选择任何参考物2. 如图6所示,天空中,空军的一架加油机正在为一架战斗机加油。
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加油机是_________的,在战斗机的驾驶员看来,加油机是________ ___的。
这种差异是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______________。
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骏马奔腾B 波涛滚滚C 春风拂面D 星光闪闪 4. 下列运动中能看成直线运动的是( )A “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B 沿平直斜面下滑的木块C 行进中的汽车D 射出的炮弹5. 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物而言。
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说“站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人静止不动”,是以自动扶梯为参考物的B 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火车上的人看到雨滴斜向下落到地面,火车上的人是以地面为参考物的C 我们说“卫星围绕地球运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物的D 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有时看到远处的地平线发生了倾斜(这种画面可以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这是由于飞行员以他自己为参考物。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图 6图36. 如图所示,判断站在岸边的人看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7. 某同学晚上仰头看着月亮行走时,看见月亮也会跟着自己的方向走,不走时,月亮也不动,这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附近的房子B 人自己C 月亮D 飘动的云〖运动的快慢演练〗1. 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B 运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一定大C 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2. 对于速度的计算公式stυ=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速度υ与路程s 成正比 B 速度υ与时间t 成反比C 速度υ与路程s 成正比,与时间t 成反比D 速度υ不随路程s 和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3. 图3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 )或速度(v )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1)和(4)B .(2)和(3)C .(2)和(4)D .(1)、(2)、(3)、(4)4. 下面各速度值中最大的是( )A 25米/秒B 36千米/时C 240米/分钟D 72千米/时5. 一列长300m 的火车通过一座长1050m 的大桥,用了1.5min ,求这列火车过桥时的速度。
6. 由公式stυ=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A υ跟s 成正比,s 越大υ就越大 B υ跟t 成成反比,t 越大υ就越小 C υ跟s 和t 的大小无关,是个定值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丁丙乙甲7. 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甲、乙、丙、丁、4个物体的频闪照片,其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
8. 下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在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能获得的合理信息有:(根据示例至少写出三个)例: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演练〗1. 关于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D 物体的平均速度越大则运动得越快2.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 .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D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3. 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s 内通过的路程是2m ,第2s 内通过的路程是3m ,第3s 内通过的路程是4m ,则( )A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 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 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4m/s4.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汽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汽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像,你从该图像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李明的家距学校600m 远,某天他上学时,先以1m/s 的速度走完了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 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
他上学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1.2m/s B 1.25m/s C 2m/s D 2.5m/s98km 64km 12km 石嘴山吴忠银川6. T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广州,从北京行驶到郑州所用的时间是6h22min ,行程为689km ;由郑州行驶至武昌所用的时间是5h23min ,行程为536km 。
求T15次列车由北京行驶到郑州和北京行驶到武昌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7. 某同学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0s 内通过的路程是100m ,则这个同学在10m 处的速度是( )A 10m/sB 7.5m/sC 5m/sD 无法确定8. 从湛江飞往北京的3141航班,上午从湛江起飞,当天下午到达北京,全程行程3000km ,此航班飞行时刻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此航班全程所用时间是______h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
湛江 长沙 北京 3141 航班 到达时间 ------- 13:30 16:00 起飞时间11:3014:00---------备战中考:1. 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是( )A 一定向东运动B 一定向西运动C 一定静止不动D 向东、向西、静止都有可能2. 在我州麻江县至贵阳的高速公路上,轿车司机上午8时正,在高速公路甲地看见路边立有如图14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14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1)轿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需要用多少时间到达贵阳?几时几分到达贵阳?3. 小红乘车在银石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看到如图所示的路牌。
若以路牌为参照物,她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若车以80km/h 的速度行驶,则到达银川需要____小时。
图144. 如图所示是一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 点到F 点共运动了______cm 的路程,小球从B 点到E 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
5. 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 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实验探究:1. 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 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直到撞上挡板的过程中,请你用刻度尺和停表分别测出小车在1S 及2S 两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1υ和2υ。
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和计算公式1υ和2υ的公式,并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开阔视野:1962年11月,美国马里兰州上空的一架飞机------“子爵号”正平稳地飞行,突然一声巨响,飞机坠落,飞机上的人全部遇难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