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空气样品的采集-空气理化检验-讲课课件PPT
合集下载
工程类大气样品的采集PPT教学课件

由滤料采样夹、抽气风机、流 量记录仪、计时器及控制系统、 壳体等组成。
大气样品的采集
溶液吸收法 当一定流量的空气样品以气泡形式通过吸收液时,气泡与吸 收液界面上的物质或发生溶解作用或发生化学反应,很快的被吸 收液吸收。采样后,倒出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的结果及采 样体积即可计算出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采样方法 采样仪器 常用的吸收管
采样方法和采样器
当大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 时,直接采用少量样品就能满足分析需要。
大气样品的采集
塑料袋采样 应选择与样气中污染组分既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吸附、 不渗漏的。常用的有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塑料袋及聚酯袋等。 为了减少对组分的吸附,可在袋的内壁衬银、铝等金属膜。采样 时,先用二连球打进现场气体冲洗2~3次,再充样气、夹封进气 口,带回实验室分析。
大气样品的采集
富集采样法(浓缩采样法)
固体阻留法 低温冷凝法 溶液吸收法
低温 冷凝 法
自然 积集 法
自然积集法
当空气中被测物浓度很低(10-6~10-9数量级),而所用分析方法的 灵敏度又不够高时,就需要用富集采样法进行空气样品的富集 。
大气样品的采集
固体阻留法 填充柱阻留法:用一根长6~10cm,内径为3~5mm的玻璃管或聚丙烯
大气样品的采集
学习内容 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采样时间和频率 采样记录 问题探讨
大气样品的采集
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点布设原则 ➢ 采样点应选择整个监测区域内不同污染物的地方 ➢ 采样点应选择在有代表性区域内 ➢ 采样点要选择开阔地带,要选择风向的上风向 ➢ 采样点的高度由监测目的而定 采样点布设方法和数目
大气样品的采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大气污染物质的分类、样品的采集方法及采样点
大气样品的采集
溶液吸收法 当一定流量的空气样品以气泡形式通过吸收液时,气泡与吸 收液界面上的物质或发生溶解作用或发生化学反应,很快的被吸 收液吸收。采样后,倒出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的结果及采 样体积即可计算出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采样方法 采样仪器 常用的吸收管
采样方法和采样器
当大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 时,直接采用少量样品就能满足分析需要。
大气样品的采集
塑料袋采样 应选择与样气中污染组分既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吸附、 不渗漏的。常用的有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塑料袋及聚酯袋等。 为了减少对组分的吸附,可在袋的内壁衬银、铝等金属膜。采样 时,先用二连球打进现场气体冲洗2~3次,再充样气、夹封进气 口,带回实验室分析。
大气样品的采集
富集采样法(浓缩采样法)
固体阻留法 低温冷凝法 溶液吸收法
低温 冷凝 法
自然 积集 法
自然积集法
当空气中被测物浓度很低(10-6~10-9数量级),而所用分析方法的 灵敏度又不够高时,就需要用富集采样法进行空气样品的富集 。
大气样品的采集
固体阻留法 填充柱阻留法:用一根长6~10cm,内径为3~5mm的玻璃管或聚丙烯
大气样品的采集
学习内容 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采样时间和频率 采样记录 问题探讨
大气样品的采集
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点布设原则 ➢ 采样点应选择整个监测区域内不同污染物的地方 ➢ 采样点应选择在有代表性区域内 ➢ 采样点要选择开阔地带,要选择风向的上风向 ➢ 采样点的高度由监测目的而定 采样点布设方法和数目
大气样品的采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大气污染物质的分类、样品的采集方法及采样点
空气采样讲义PPT课件

③确定监测网所覆盖区域内重要的污染源(类)对 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④确定监测网所覆盖区域内环境空气污染物的背景 水平。
⑤确定监测网所覆盖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
势。
第4页/共45页
三、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
适用于各种监测任务或所有污染物监测的最佳网络 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永久性的、一劳永逸的监测网络也 是不存在的。但在进行网络设计时,应遵循如下的原则:
一、直接采样法
当空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 时,直接采集少量气样即可满足监测分析要求。这种方法 测得的结果是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能较快地 测知结果。常用的采样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真空瓶(管) 等。
第12页/共45页
(一) 注射器采样
常用l00mL注射器采集有机蒸气样品。采样时,先用现场气 体抽洗2—3次,然后抽取l00mL,密封进气,带回实验室分析。 样品不宜长时间存放,一般应当天分析完。
若需要控制试液温度,则连接恒温箱并设置采样试液 所需要温度,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其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实 现恒温恒流自动采样。
第26页/共45页
示例仪器 :
采用标准: HJ/T376-2007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JJG956-2000 《大气采样器》 执行标准:Q/02 LYB014-2010
第27页/共45页
示例仪器 :
采用标准: HJ/T376-2007《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JJG956-2000 《大气采样器》 执行标准:Q/02 LYB014-2010
第28页/共45页
示例仪器 :
采用标准: HJ/T375-2007《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JJG956-2000 《大气采样器》 执行标准:Q/02 LYB014-2009
2-空气样品的采集PPT课件

31.03.2021
.
9
二、溶液吸收法
• 1.原理
– 当空气通过吸收液时,其中的有害物质的分子在气泡和液体的界面 上由于溶解作用或化学反应很快地进入吸收液中,与此同时气泡中 的气体分子因本身运动速度极大,又迅速地扩散到气-液界面上,从 而很快地完成了吸收过程。
溶解作用时遵循
WAK(Ci*Ci)
式中,W——吸收速度;
31.03.2021
.
32
31.03.2021
.
33
31.03.2021
.
34
四、专用采样器
将收集器、流量计和抽气动力组装在一起所构成。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粉尘采样器
气体采样器
31.03.2021
.
35
31.03.2021
.
36
31.03.2021
.
37
31.03.2021
• 1)硅胶
– 硅胶是脱水的硅酸凝胶,是一种极性吸附剂,对极性物质有着强烈 的吸附作用。
– 根据加工条件的不同,其孔径和表面积可以控制。常用的是粗孔及 中孔硅胶,这两种硅胶均有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
– 与活性炭相比,硅胶的吸附力较弱,吸附容量较小,因此,从硅胶 上将吸附的物质解吸下来比较容易。
31.03.2021
• 二、采样仪器
• 二、结构组成
– 微型直流抽气泵、流量计和收集器。
• 二、分类
–1、抽气型个体采样器
• 1)粉尘个体采样器
• 2)毒物个体采样器
–(1)气态物质个体采样器
–(2)气溶胶个体采样器
–2、无泵型个体采样器
• 1)扩散型个体采样器
• 2)渗透型个体采样器
空气采样PPT课件

采气管容积一般为 100-1000mL 。
.
16
4、真空瓶采样
苏马罐采气瓶示意图
.
17
(二)、富集采样法
适用:污染物质浓度较低( ppm-ppb )。
采样时间一般较长,测得结果可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 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
采样方法:
u 吸收管式溶液吸收法
u 填充柱法
u 滤料阻留法
u 低温冷凝法
•
2)分配型填充剂:表面涂有高沸点有机溶剂(如甘油异十三
烷)的惰性多孔颗粒物,适于对蒸气和气溶胶态物质的采集。
• 3)反应型填充柱:其填充柱是由惰性多孔颗粒物或纤维状物
表面涂渍能与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制成。采样后,将反应产物
用适宜溶剂洗脱或加热吹气解吸下来进行分析。
.
20
固体阻留法优点: ① 用固体采样管可以长时间采样,测日平均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
2、气体体积换算 把现场状态下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Vo = Vt×273×P /(273+t)×101.325
.
11
第二节 空气采样
空气采样的分类 采样仪器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中采样的要求
12
.
一、 大气采集方法
采集大气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
环境空气采样技术
Ambientairandexhaustgassamplingtechnique
.
1
环境空气
第一节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
3
第一节空气中污染物状态及特点
.
4
一、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
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常见的有:SO2 , CO, NOX (NO, NO2)颗粒物,其中包括毒重金 属,3,4-苯并芘(BaP)。
.
16
4、真空瓶采样
苏马罐采气瓶示意图
.
17
(二)、富集采样法
适用:污染物质浓度较低( ppm-ppb )。
采样时间一般较长,测得结果可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 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
采样方法:
u 吸收管式溶液吸收法
u 填充柱法
u 滤料阻留法
u 低温冷凝法
•
2)分配型填充剂:表面涂有高沸点有机溶剂(如甘油异十三
烷)的惰性多孔颗粒物,适于对蒸气和气溶胶态物质的采集。
• 3)反应型填充柱:其填充柱是由惰性多孔颗粒物或纤维状物
表面涂渍能与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制成。采样后,将反应产物
用适宜溶剂洗脱或加热吹气解吸下来进行分析。
.
20
固体阻留法优点: ① 用固体采样管可以长时间采样,测日平均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
2、气体体积换算 把现场状态下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Vo = Vt×273×P /(273+t)×101.325
.
11
第二节 空气采样
空气采样的分类 采样仪器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中采样的要求
12
.
一、 大气采集方法
采集大气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
环境空气采样技术
Ambientairandexhaustgassamplingtechnique
.
1
环境空气
第一节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
3
第一节空气中污染物状态及特点
.
4
一、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
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常见的有:SO2 , CO, NOX (NO, NO2)颗粒物,其中包括毒重金 属,3,4-苯并芘(BaP)。
空气样品的采集及检验方法.pptx

1.容器呈惰性,不解吸、不吸附 2.尽快分析,
防渗漏、防与器壁反应 3.分析方法灵敏度不高时,
若置于屋顶采样,采样点的相对高度在 1.5m以上,以减小扬尘的影响
15
• 采样布点方法
1.网格布点法: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 较均匀
2.功能分区布点法: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 业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清洁区等
3.同心圆布点法:以污染群的中心或特定的污染源 为中心,在污染源的四周不同方位的不同距离地 点设置采样点
22
为了调查有害物质的影响范围 ,则在有害物质发生源的不同 方向不同距离设点采样。
为了评价卫生保护措施的效果 ,可选择有或无此措施时分别 采样。
23
2.采样点数量的确定 3.采样时段的选择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 行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
采集的空气样品要能反映劳动者在整 个一般工作中所接触有害物质浓度的变化 情况。采样的时间和频率主要由测定的目 的所决定,要考虑现场的生产情况和季节 。
229
采样器
30
采样器
31
二、采气动力
1、手抽气筒:适用于采气量少、采 气速度慢的场所采样 2、水抽气瓶:适用于现场无电源或 有易燃易爆车间做抽气动力 3、电动抽气机:吸尘器、真空泵等 4、压缩空气吸引器:特别使用于矿 山井下采样
32
1.手抽气筒 结构
适 用:C待测物大、瞬间V小采样 无电源、采气量小、 慢速采样
5500
(五)粉5尘、采粉样尘采器样器
• 结采样构速:度例1携0~带30式L/粉mi尘n,采常样用器于采集工作场
所空气中的烟和尘。
1.滤料采样夹、2.流量计、3.抽气机
551
防渗漏、防与器壁反应 3.分析方法灵敏度不高时,
若置于屋顶采样,采样点的相对高度在 1.5m以上,以减小扬尘的影响
15
• 采样布点方法
1.网格布点法: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 较均匀
2.功能分区布点法: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 业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清洁区等
3.同心圆布点法:以污染群的中心或特定的污染源 为中心,在污染源的四周不同方位的不同距离地 点设置采样点
22
为了调查有害物质的影响范围 ,则在有害物质发生源的不同 方向不同距离设点采样。
为了评价卫生保护措施的效果 ,可选择有或无此措施时分别 采样。
23
2.采样点数量的确定 3.采样时段的选择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 行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
采集的空气样品要能反映劳动者在整 个一般工作中所接触有害物质浓度的变化 情况。采样的时间和频率主要由测定的目 的所决定,要考虑现场的生产情况和季节 。
229
采样器
30
采样器
31
二、采气动力
1、手抽气筒:适用于采气量少、采 气速度慢的场所采样 2、水抽气瓶:适用于现场无电源或 有易燃易爆车间做抽气动力 3、电动抽气机:吸尘器、真空泵等 4、压缩空气吸引器:特别使用于矿 山井下采样
32
1.手抽气筒 结构
适 用:C待测物大、瞬间V小采样 无电源、采气量小、 慢速采样
5500
(五)粉5尘、采粉样尘采器样器
• 结采样构速:度例1携0~带30式L/粉mi尘n,采常样用器于采集工作场
所空气中的烟和尘。
1.滤料采样夹、2.流量计、3.抽气机
551
2 第二章 空气样品的采集--空气理化检验--2-2节解读

第三节 气溶胶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 气溶胶:液体或固体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相对 稳定的悬浮体系。 • 空气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002-100μm的微 粒。
1
气溶胶的采样方法主要有: • 静电沉降法
• 滤料采样法 • 冲击式吸收管法
广泛应用!
2
气溶胶污染物的采样
一、静电沉降法
• 使空气样品通过高压电场(12 kV~20 kV),气体
• 抽气泵将空气样品抽入采样夹,空气中 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其中的滤料上 • 根据滤料上被采集污染物的质量和采样 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它广泛用于采集空气中的颗粒态污染物!
7
(一)常用的滤料种类
① 定量滤纸 ② 玻璃纤维滤纸
③ 聚氯乙烯滤膜 ① 微孔滤膜
重要!
(有机合成纤维滤料)
8
气溶胶污染物的采样
15
滤料的选择原则
• 所用滤料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率不低于 99%,监测PM2.5时要求不低于99.7%。 • 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 于3.5kPa,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 小时,每平方厘米滤膜的失重不大于 0.012mg。 • 采样效率高,空白值低,易洗脱 • 机械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
优点: 静电作用强; 阻力小;耐酸碱;重量轻
毛面!光面!
憎水,吸湿性小;(不能采雾)
金属空白值低;
采样时选直立纤维多的一面为受尘面
13
聚氯乙烯滤膜缺点
不耐热:最高使用温度为65℃,
受热易发生卷曲; 样品处理困难: 水溶液不易浸润,加热又发生卷曲包裹颗粒物,难 以完全洗脱;
如用HClO4消解样品,常发生猛烈氧化、燃烧,既 损失样品,又不安全
• 气溶胶:液体或固体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相对 稳定的悬浮体系。 • 空气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002-100μm的微 粒。
1
气溶胶的采样方法主要有: • 静电沉降法
• 滤料采样法 • 冲击式吸收管法
广泛应用!
2
气溶胶污染物的采样
一、静电沉降法
• 使空气样品通过高压电场(12 kV~20 kV),气体
• 抽气泵将空气样品抽入采样夹,空气中 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其中的滤料上 • 根据滤料上被采集污染物的质量和采样 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它广泛用于采集空气中的颗粒态污染物!
7
(一)常用的滤料种类
① 定量滤纸 ② 玻璃纤维滤纸
③ 聚氯乙烯滤膜 ① 微孔滤膜
重要!
(有机合成纤维滤料)
8
气溶胶污染物的采样
15
滤料的选择原则
• 所用滤料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率不低于 99%,监测PM2.5时要求不低于99.7%。 • 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 于3.5kPa,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 小时,每平方厘米滤膜的失重不大于 0.012mg。 • 采样效率高,空白值低,易洗脱 • 机械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
优点: 静电作用强; 阻力小;耐酸碱;重量轻
毛面!光面!
憎水,吸湿性小;(不能采雾)
金属空白值低;
采样时选直立纤维多的一面为受尘面
13
聚氯乙烯滤膜缺点
不耐热:最高使用温度为65℃,
受热易发生卷曲; 样品处理困难: 水溶液不易浸润,加热又发生卷曲包裹颗粒物,难 以完全洗脱;
如用HClO4消解样品,常发生猛烈氧化、燃烧,既 损失样品,又不安全
大气样品的采集课件

便于管理
采样点位应均匀分布,以全面反映大 气污染情况。
采样点位应便于管理,如设置明显的 标识牌、便于交通等。
避免干扰
采样点位应远离干扰源,如交通繁忙 路段、工业区等,以减少干扰对采样 结果的影响。
采样点位优化策略
定期评估
定期对采样点位进行评估,根据 评估结果调整采样点位,以提高
采样效率。
动态调整
根据大气污染情况的变化,动态 调整采样点位,以适应新的污染
情况。
多层次采样
在重要区域设置多个层次的采样 点,以更全面地反映大气污染情
况。
05 样品处理与分析 方法
样品处理流程介绍
采样
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使用专业 的采样设备采集大气样品。
运输与保存
确保样品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 不受污染和变质。
预处理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如 去除杂质、浓缩等。
样品制备
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制备成适合 分析的形态,如溶液、气态等
03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保存,避免样品在运输和保存
过程中发生变化,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探讨
数据审核
对采集和分析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数据分析
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处理,挖掘 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数据比较
将采集和分析的数据与历史数据、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数据进行比 较,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浓缩装置
常用的浓缩装置有滤膜采样器、电晕电离浓缩器和渗透管 等。
适Hale Waihona Puke 范围适用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较低,但需要测定其短时间内的 峰值浓度的场合。
采样时间
第二章 空气样品的采集05

29
③扇形布点法
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 而且主导风向明 显的地区。以污染源所在位置为顶点,常 年主风向的下风向的扇形区域不同距离设 置采样点,同时在无污染区选择对照点。 扇形的角度一般为45º,但不能超过90。
30
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综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 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监测 提供可靠的样品。
本章将根据检测目的不同,按大气、工 作场所和室内环境分别阐述空气样品采 样点的选择;
按空气中气态、气溶胶和两种状态共存 的污染物分别介绍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和原理;
最小采气量和采样效率等基本概念。
4
一、大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一)大气污染采样调查
大气污染是由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 排放的污染物扩散造成的,而污染物的 扩散又直接与排放量、时间和空间有关, 受气象、季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极大。
对于人工采样监测,应做到:在采样点受 污染最严重时采样。
38
二、工作场所采样点的选择 (一)工作场所空气污染情况调查
工作场所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 点。
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 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 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
39
(二)采样点的选择
工作场所采样点 是指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
43
PC-TWA计算
TWA c1 T1 c2 T2 c3 T3 Tn 8h
c - T 时间段接触的浓度(mg/m3); T - 接触时间(h); 8 - 工作日的工作时间(h)。 工作时间不足 8 h 者,仍以 8 h计。
注:接触时间与采样时间是不同的概念。
44
2 、 短 时 间 接 触 容 许 浓 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ime exposure limit, PC-STEL):
③扇形布点法
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 而且主导风向明 显的地区。以污染源所在位置为顶点,常 年主风向的下风向的扇形区域不同距离设 置采样点,同时在无污染区选择对照点。 扇形的角度一般为45º,但不能超过90。
30
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综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 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监测 提供可靠的样品。
本章将根据检测目的不同,按大气、工 作场所和室内环境分别阐述空气样品采 样点的选择;
按空气中气态、气溶胶和两种状态共存 的污染物分别介绍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和原理;
最小采气量和采样效率等基本概念。
4
一、大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一)大气污染采样调查
大气污染是由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 排放的污染物扩散造成的,而污染物的 扩散又直接与排放量、时间和空间有关, 受气象、季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极大。
对于人工采样监测,应做到:在采样点受 污染最严重时采样。
38
二、工作场所采样点的选择 (一)工作场所空气污染情况调查
工作场所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 点。
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 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 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
39
(二)采样点的选择
工作场所采样点 是指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
43
PC-TWA计算
TWA c1 T1 c2 T2 c3 T3 Tn 8h
c - T 时间段接触的浓度(mg/m3); T - 接触时间(h); 8 - 工作日的工作时间(h)。 工作时间不足 8 h 者,仍以 8 h计。
注:接触时间与采样时间是不同的概念。
44
2 、 短 时 间 接 触 容 许 浓 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ime exposure limit, PC-STE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风向的下风向
主风向的上风向较远处
无污染区
最
轻 污
区西
轻北
污 区
西
北
污染源
轻
污
东
染 区
北
轻
东污
区
东
轻 污
西 南
区
南
南
轻
污
区
严重污染区
26染区
主风向的下风向:
严重污染区
风向频率最小方向的下风向: 最轻污染区
其它方向: 轻度污染区
27
• 各方位平均风速相差较大时, 必须考虑风向和风速的综合影响 用烟污强度系数(%) 来分析城镇污染源周围 受污染的地区和污染的程度
• 各方位平均风速相差不大时, 只考虑风向的影响 用风向频率(%)来分析城镇污染源周 围受污染的地区和污染的程度
• 风向频率最高的风向为主导风向,也叫主风向
22
风向频率( )
在长期观测风向的记录中,从某个方位吹来 的风的重复次数(X)与各个方位吹来的风的 总次数(Y)的百分比。
风向频率(%) X 100 Y
28
烟污强度系数=
某方位的风向频率 % 该方向的平均风速 m / s
烟污强度系数百分比%=某方位烟污强度系数100 各方位烟污强度系数总和
一个地区受污染的程度 与风向频率成正比,与风速成反比, 用烟污强度系数来衡量
29
表2-1 风向频率和烟污强度系数 指标 北 东北 东 东南 南 西南 西 西北
1. 空气污染物采样点的选择; 教学重点 2. 空气理化检验的采样方法;
采样效率、最小采气量 教学难点
2
第一节 采样点的选择
3
卫生检验工作分为 两大部分
采样:保证空气样品(air sample) 代表性(真实、可靠)
检验(测定):保证结果准确
4
空气样品特点 流动性和易变性, 受气象因素影响大,待测物质种类多、
轻北
污 区
西
北
污染源
轻
污
东
染 区
北
轻
东污
区
东
烟 最 小
烟%最大的风向
轻 污
西 南
区
南 南
无污染
轻 污 区
区
31
污染源四周污染情况:
主风向的上风向较远处为无污染区 烟系最大风向的下风向为严重污染区 烟系最小风向的下风向为最轻污染区 其它方向为轻度污染区
32
2.废气排出高度(h)的影响
33
废气经烟囱排出时:
北方区域
北
污染源
南
南方区域
东北 东 东方
区域
东南
7
•采集空气样品的地点
称为采样点(sampling site)
采样点选择是否正确关系到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采样点
一、环境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二、工作场所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三、室内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四、公共场所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风向频率% 15 8 7 11 12 6 13 12
平均风速
m/s
6 5252466
烟污强
度系数 2.5 1.6 3.5 2.2 6.0 1.5 2.2 2.0
烟污强度
11.6 7.4 16.3 10.2 27.9 7.0 10.2 9.3
系数百分比
30
严重污染区
最
风向频率 烟污强度系数
轻 污
区西
7.0
10.2
9.3
24
风向频率图:
又称风玫瑰图(wind rose ),将一定时 期内各个风向出现的频率按比例标在罗 盘 坐标上。风向频率图能够反映某地区 一定 时期内的主导风向,从而能够指示 该地区 受某一污染源影响的主要方位。 瞬时间污 染以排污当时的下风向地区受影 响最大。
25
主风向
风向频率
而污染物的扩散又直接与排放量、时间和空间有关, 受气象、季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10
(二)采样点的选择
布设原则代表性:反映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
• 可比性:同类型采样点设置条件尽量一致 • 整体性:考虑城市功能分区和主要污染物
分布变化趋势,采样点间相互协调 • 前瞻性:兼顾城乡空间格局变化趋势 • 稳定性:采样点一经确定,一般不更改
含量低、浓度变化快。
5
采样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对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后 ★选采样点 ★选采样时间 ★选采样方法 ★选采样仪器 ★计算最小采气量(采多少体积) ★计算采样效率
6
各区域污染严 重程度如何?
应在什么地 点采样?
应在什么时 候采样?
应用什么方 法采样?
西北
西方 区域
西
西南
应该采多少体积? 采样效率好不好?
23
指标
表2-1 风向频率和烟污强度系数 北 东北 东 东南 南 西南 西 西北
风向频率% 15 8 7 11 12 6 13 12
平均风速m/s 6 5 2 5 2 4 6 6
烟污强度系数 2.5 1.6 3.5 2.2 6.0 1.5 2.2 2.0
烟污强度 系数百分比
11. 6
7.4
16.3 10.2 27.9
目录
1 采样点的选择
2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3 气溶胶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5 自动化采样方法
4 两种污染物时采样方法
6
采样仪器
7 最小采气量和采样效率
8
复习思考题
1
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
1.了解了解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的注意事项和城镇 教学目的 空气污染状况调查和劳动环境中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2.熟悉最小采气量、采样效率及其评价方法和影 响采气效率的因素。 3.掌握采样方法(直接采样法和浓缩采样法)和 原理,及采样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用途。
对污染物输送和冲淡稀释作用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描述风的两个要素 : 风向和风速 • 风向决定了污染物迁移运动的方向。 • 污染物总是由上风向输送到下风向,在污
染物的下风向,污染总要重些。 风速越大,单位时间内与烟气混合的清 洁空气量就越大,冲淡稀释作用就越
21
1.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 风向通常分为北、东北、东、东南、南、 西南、西、西北八大方位。
1. 网格布点法确定采样点
12
2.功能分区布点法
13
3.同心圆布点法
14
4. 扇形布点法
15
16
5. 模式模拟计算布点法
• 分析污染物扩散、迁移及转化规律,建立 合适的数学模型,预测污染分布状况,合 理设置采样点
【
18
风向
风速
污 染 物 排 放 高 度
20
风对污染物的扩散有两个作用
h值越大, 严重污染区距污染源越远, 否则, 严重污染区距污染源越近。
一、环境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 (一)环境空气污染采样调查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目的:
• 判断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研究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 为制定全国环境空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
提供依据
(一)环境空气污染采样调查
内容包括:污染物类型、位置、排放量、高度;危害情况 及 流行疾病;气象条件
大气污染是由 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 排放的污染物扩散造成的,
主风向的上风向较远处
无污染区
最
轻 污
区西
轻北
污 区
西
北
污染源
轻
污
东
染 区
北
轻
东污
区
东
轻 污
西 南
区
南
南
轻
污
区
严重污染区
26染区
主风向的下风向:
严重污染区
风向频率最小方向的下风向: 最轻污染区
其它方向: 轻度污染区
27
• 各方位平均风速相差较大时, 必须考虑风向和风速的综合影响 用烟污强度系数(%) 来分析城镇污染源周围 受污染的地区和污染的程度
• 各方位平均风速相差不大时, 只考虑风向的影响 用风向频率(%)来分析城镇污染源周 围受污染的地区和污染的程度
• 风向频率最高的风向为主导风向,也叫主风向
22
风向频率( )
在长期观测风向的记录中,从某个方位吹来 的风的重复次数(X)与各个方位吹来的风的 总次数(Y)的百分比。
风向频率(%) X 100 Y
28
烟污强度系数=
某方位的风向频率 % 该方向的平均风速 m / s
烟污强度系数百分比%=某方位烟污强度系数100 各方位烟污强度系数总和
一个地区受污染的程度 与风向频率成正比,与风速成反比, 用烟污强度系数来衡量
29
表2-1 风向频率和烟污强度系数 指标 北 东北 东 东南 南 西南 西 西北
1. 空气污染物采样点的选择; 教学重点 2. 空气理化检验的采样方法;
采样效率、最小采气量 教学难点
2
第一节 采样点的选择
3
卫生检验工作分为 两大部分
采样:保证空气样品(air sample) 代表性(真实、可靠)
检验(测定):保证结果准确
4
空气样品特点 流动性和易变性, 受气象因素影响大,待测物质种类多、
轻北
污 区
西
北
污染源
轻
污
东
染 区
北
轻
东污
区
东
烟 最 小
烟%最大的风向
轻 污
西 南
区
南 南
无污染
轻 污 区
区
31
污染源四周污染情况:
主风向的上风向较远处为无污染区 烟系最大风向的下风向为严重污染区 烟系最小风向的下风向为最轻污染区 其它方向为轻度污染区
32
2.废气排出高度(h)的影响
33
废气经烟囱排出时:
北方区域
北
污染源
南
南方区域
东北 东 东方
区域
东南
7
•采集空气样品的地点
称为采样点(sampling site)
采样点选择是否正确关系到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采样点
一、环境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二、工作场所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三、室内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四、公共场所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风向频率% 15 8 7 11 12 6 13 12
平均风速
m/s
6 5252466
烟污强
度系数 2.5 1.6 3.5 2.2 6.0 1.5 2.2 2.0
烟污强度
11.6 7.4 16.3 10.2 27.9 7.0 10.2 9.3
系数百分比
30
严重污染区
最
风向频率 烟污强度系数
轻 污
区西
7.0
10.2
9.3
24
风向频率图:
又称风玫瑰图(wind rose ),将一定时 期内各个风向出现的频率按比例标在罗 盘 坐标上。风向频率图能够反映某地区 一定 时期内的主导风向,从而能够指示 该地区 受某一污染源影响的主要方位。 瞬时间污 染以排污当时的下风向地区受影 响最大。
25
主风向
风向频率
而污染物的扩散又直接与排放量、时间和空间有关, 受气象、季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10
(二)采样点的选择
布设原则代表性:反映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
• 可比性:同类型采样点设置条件尽量一致 • 整体性:考虑城市功能分区和主要污染物
分布变化趋势,采样点间相互协调 • 前瞻性:兼顾城乡空间格局变化趋势 • 稳定性:采样点一经确定,一般不更改
含量低、浓度变化快。
5
采样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对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后 ★选采样点 ★选采样时间 ★选采样方法 ★选采样仪器 ★计算最小采气量(采多少体积) ★计算采样效率
6
各区域污染严 重程度如何?
应在什么地 点采样?
应在什么时 候采样?
应用什么方 法采样?
西北
西方 区域
西
西南
应该采多少体积? 采样效率好不好?
23
指标
表2-1 风向频率和烟污强度系数 北 东北 东 东南 南 西南 西 西北
风向频率% 15 8 7 11 12 6 13 12
平均风速m/s 6 5 2 5 2 4 6 6
烟污强度系数 2.5 1.6 3.5 2.2 6.0 1.5 2.2 2.0
烟污强度 系数百分比
11. 6
7.4
16.3 10.2 27.9
目录
1 采样点的选择
2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3 气溶胶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5 自动化采样方法
4 两种污染物时采样方法
6
采样仪器
7 最小采气量和采样效率
8
复习思考题
1
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
1.了解了解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的注意事项和城镇 教学目的 空气污染状况调查和劳动环境中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2.熟悉最小采气量、采样效率及其评价方法和影 响采气效率的因素。 3.掌握采样方法(直接采样法和浓缩采样法)和 原理,及采样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用途。
对污染物输送和冲淡稀释作用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描述风的两个要素 : 风向和风速 • 风向决定了污染物迁移运动的方向。 • 污染物总是由上风向输送到下风向,在污
染物的下风向,污染总要重些。 风速越大,单位时间内与烟气混合的清 洁空气量就越大,冲淡稀释作用就越
21
1.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 风向通常分为北、东北、东、东南、南、 西南、西、西北八大方位。
1. 网格布点法确定采样点
12
2.功能分区布点法
13
3.同心圆布点法
14
4. 扇形布点法
15
16
5. 模式模拟计算布点法
• 分析污染物扩散、迁移及转化规律,建立 合适的数学模型,预测污染分布状况,合 理设置采样点
【
18
风向
风速
污 染 物 排 放 高 度
20
风对污染物的扩散有两个作用
h值越大, 严重污染区距污染源越远, 否则, 严重污染区距污染源越近。
一、环境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
• (一)环境空气污染采样调查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目的:
• 判断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研究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 为制定全国环境空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
提供依据
(一)环境空气污染采样调查
内容包括:污染物类型、位置、排放量、高度;危害情况 及 流行疾病;气象条件
大气污染是由 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 排放的污染物扩散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