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从临床指南走向临床实践讨论

合集下载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近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版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 版)》,现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部分内容整理如下,供临床医师学习参考。

1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1.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⑴ 临床分期为ⅢA(不含T3、N1、M0)、ⅢB、ⅢC期。

⑵ 临床分期为ⅡA、ⅡB、ⅢA(仅T3、N1、M0)期,对希望缩小肿块、降期保乳的患者,也可考虑新辅助治疗。

1.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对不可手术的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是可行的。

其中隐匿性乳腺癌定义为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而乳房未能检出原发灶的乳腺癌,在排除其他部位原发肿瘤后,尽管临床体检和现有的影像学检查均不能发现乳房肿块,甚至术后病理也未查及乳腺内的原发病灶,但还是可以诊断为这是一类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2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⑴ 未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

推荐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并获得ER、PR、HER-2及Ki-67等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不推荐将细胞学作为病理诊断标准。

⑵ 妊娠早期女性为绝对禁忌。

而妊娠中后期女性患者应慎重选择化疗,为相对禁忌,国外有成功应用的个案报道。

⑶ 年老体弱且伴有严重心、肺等器质性病变,预期无法耐受化疗者。

⑷ 原位癌成分太多造成无法确认浸润性癌的大小或无法临床评估疗效者需谨慎使用。

3新辅助治疗前的谈话⑴ 新辅助治疗的定义:未发现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计划中的手术治疗或手术加放疗的局部治疗前,以全身系统性治疗作为乳腺癌的第一步治疗。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靶向治疗及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基于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相同方案和疗程的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辅助治疗的疗效是一样的,但可以使部分不能保乳的患者获得保乳的机会,部分不可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的机会;但是一部分患者(小于5%)在新辅助化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进展,甚至丧失手术的机会。

⑵ 新辅助治疗的意义:① 新辅助治疗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或炎性乳腺癌的规范疗法,可以使肿瘤降期以利于手术,或变不能手术为能手术;② 若能达到pCR,则预示较好的远期效果;③ 对于肿瘤较大且有保乳意愿的患者可以提高保乳率。

NCCN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更新(V5)解读

NCCN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更新(V5)解读

NCCN 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更新(2021V5 )解读前言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具有降期手术、降期保乳、检测药物敏感性指导后续辅助治疗等优势,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新辅助治疗也是诸多新药加速审批的平台。

因此,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有望改善乳腺癌病人的生存。

新辅助治疗前局部病灶的准确标记、新辅助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及疗效的精准评估对于病人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2021.V5 NCCN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上述问题的更新进行解读。

一、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更新及进展目前,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选择主要依据分子分型,蒽环联合紫杉的化疗方案仍是HER2-病人的首选,对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新辅助治疗,含铂方案仍存争议,NCCN 指南指出,如需有效局部控制的病人可考虑使用铂类药物。

对于HER2+病人,曲妥珠单抗(H)、帕妥珠单抗(P)的双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各大指南新辅助治疗的首选方案。

同时,随着新辅助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案将为病人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HR+/HER2-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的比例较低。

因此,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成为该类型乳腺癌的研究热点。

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在晚期乳腺癌中能显著改善病人的生存,最新研究也在探索其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效果。

PALLET研究比较了哌柏西利联合来曲唑和单药来曲唑在绝经后早期乳腺癌病人中新辅助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的临床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3% vs 49.5%,P=0.29),但联合用药组Ki-67 下降更加明显[1]。

既往研究显示,Ki-67的降低能够改善病人长期预后,这提示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药物在HR+/HER2-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可能发挥更好的疗效。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与临床应用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与临床应用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与临床应用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新辅助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新辅助治疗的定义、目的及其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辅助治疗的定义新辅助治疗指的是在首次诊断乳腺癌后,在实施手术前或手术之后,以药物疗法为主要手段进行治疗。

相较于常规治疗方式,新辅助治疗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多样化的疗效评价指标。

二、新辅助治疗的目的新辅助治疗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通过辅助治疗可以缩小乳腺癌的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负性清扫率;其次,新辅助治疗可以减少局部和远处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最后,辅助治疗还可以为治疗后的进一步康复提供指导。

三、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1. 化学疗法化学疗法是新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应用化疗药物,可以有效减小肿瘤体积,降低扩散和转移的风险,从而为手术切除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AC(D)方案、TC方案、FEC方案等,其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

2.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的一项重要进展,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标,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乳腺癌中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赫赛汀、曲妥珠单抗等。

靶向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起到了补充和强化的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和预后。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主要应用于乳房保留手术后或者手术前的肿瘤组织减量。

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减小肿瘤的体积,清除残留的肿瘤细胞,并且提高手术切除的负性清扫率,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乳腺癌患者存在着免疫耐受状态,通过引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恢复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应答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等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

5. 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乳腺癌的临床试验最新研究进展和参与指南

乳腺癌的临床试验最新研究进展和参与指南

乳腺癌的临床试验最新研究进展和参与指南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临床试验则是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更准确的诊断手段而进行的科学研究。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临床试验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参与其中的一些指南。

一、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之后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来减少癌细胞的复发风险。

最近的一项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辅助治疗中加入药物A能够显著地降低复发率,并提高生存率。

这一结果引起了全球乳腺癌领域的广泛关注,相关治疗方案已被纳入临床指南中。

二、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靶向治疗是通过针对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使其发生凋亡或抑制生长。

目前,某药物B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成功应用于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药物B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信号传导途径,阻断其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一研究成果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早期筛查的临床试验早期筛查是指通过检测乳腺癌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尽早发现肿瘤的存在和发展,以便采取及早治疗措施。

目前,一项基于乳腺癌相关基因的早期筛查试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该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判断其患乳腺癌的风险。

该方法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有望在未来成为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常规手段。

四、参与临床试验的指南参与临床试验是许多乳腺癌患者的一种选择,以期获得最新的治疗方案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参与临床试验需要遵循相应的指南和要求。

首先,患者应与专业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试验的目的、设计、可能的风险和收益。

其次,患者需要符合试验的入选标准,并接受相关的评估和检查。

最后,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定期与医生进行随访。

总结起来,乳腺癌的临床试验在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更准确的诊断手段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辅助治疗、靶向治疗和早期筛查等领域都有了新的研究进展。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参与临床试验可以获得最新的治疗方案和更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遵循相应的指南和要求。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与效果分析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与效果分析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与效果分析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新辅助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重要的一环。

新辅助治疗指在手术前进行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改善手术情况以及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并分析其效果。

一、化疗新辅助治疗方案化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治疗的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新辅助治疗中,化疗被用于在手术前减小肿瘤尺寸,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同时,化疗还能够清除肿瘤细胞,在手术后减低复发的风险。

化疗的方案根据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病理特征来制定,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同时,靶向治疗也被结合到化疗中,如使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曲妥珠单抗。

这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案在治疗乳腺癌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内分泌治疗新辅助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乳腺癌中,约70%的病例属于激素受体阳性,这意味着肿瘤细胞对雌激素或孕激素具有依赖性。

内分泌治疗通过抑制或阻断雌激素或孕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

内分泌治疗常使用的药物包括七氟酮、环丙烯酸铂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三、靶向治疗新辅助治疗方案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乳腺癌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的治疗方法。

目前,HER2阳性乳腺癌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关键亚型。

HER2是乳腺癌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过表达HER2受体的乳腺癌患者在预后上通常具有较差的情况。

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目前已经开发出一系列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

这些药物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HER2受体,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策略。

四、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效果分析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了积极的效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最新指南解读

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最新指南解读

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最新指南解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

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术后的辅助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风险同样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南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最新指南进行解读,希望能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一、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类型1、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对于具有高复发风险的乳腺癌患者,如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较多、激素受体阴性等,术后化疗通常是必要的。

最新指南对于化疗方案的选择更加个体化,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特征等因素。

2、内分泌治疗如果乳腺癌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内分泌治疗通常是有效的。

这类治疗通过抑制雌激素的作用或降低雌激素水平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等。

指南对于内分泌治疗的用药时间和顺序也有了更明确的推荐。

3、靶向治疗对于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HER2 受体,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最新指南对于靶向治疗的联合用药方案和治疗持续时间有了新的规定。

4、放疗放疗主要用于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保乳手术的患者或手术切除范围较窄、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多的患者。

放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能够更精准地照射肿瘤区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辅助治疗的决策依据1、病理特征肿瘤的大小、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 和 HER2 表达状态等病理特征是决定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

例如,HER2 阳性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靶向治疗,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则需要内分泌治疗。

2、基因检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多基因检测如 21 基因检测、70 基因检测等在辅助治疗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乳腺癌辅助治疗若干问题的思考和讨论——2008年《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解读

乳腺癌辅助治疗若干问题的思考和讨论——2008年《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解读

疗, 或有 高危 复发转 移 因素 的绝 经前患 者 , 可以考 虑
在 有效 的卵巢 功能抑 制后 , 参照 绝经后 女性 的原则 , 选 择使 用芳香 化酶抑 制剂 作为辅 助治疗 。
13 辅 助 内分 泌 治 疗若 干 问题 的 观 点 辅 助 内分 .
疗 的基本 药物 。术 后 使 用 5年 三 苯 氧胺 治 疗 , 以 可
1 通讯作者 ,- a :a g @ht a .o E m ij nz o i em li f m l
少 困惑 , 目前 文献 资料 和专家 意见 , 出辅 助 内分 就 提 泌 治疗若 干 问题 的观点 : 1 ( )尽 管 有些 临床研 究 的
亚组 分析 结果 提示 , R阳性患者 的 P E R状 况 、 E H R2
问题 。
轻患者 所接受 。
12 绝经前 激 素 受体 阳性 患者 的选 择 ( ) 苯 . 1三 氧胺 5年 ; 2 先用 三 苯 氧 胺 2~3年 , 进 入绝 经 () 如
后可 以改用 芳 香 化 酶抑 制 剂 5年 ; 3 如 果 三 苯 氧 ()
1 术后辅 助 内分泌治 疗
手 术治疗 是乳 腺 癌 治疗 的重 要 手段 , 后 预 防 术 复发转 移 的辅 助化疗 、 内分 泌治疗 、 子靶 向治疗 和 分
疗 的选择 ( ) 1 阿那 曲唑 或来 曲唑 5年 ; 2 ( )三 苯
氧胺 2~ 3年后 , 贯使 用 2~ 序 3年依 西 美 坦或 阿 那
曲唑 ; 3 三苯氧胺 5年后 , 续强 化使用 来 曲唑 或 () 后 依西美 坦 5年 ; 4 各 种 原 因不 能 承 受 芳 香 化 酶 抑 () 制剂 治疗 的患者 , 然可 以用 三 苯 氧胺 5年 。我 国 仍 乳腺癌 绝经 前相 对 较 多 , 其治 疗 有特 殊 性 。卵 巢 而 功能抑 制治疗 绝 经前 乳 腺 癌早 有 成 功 经验 , 巢 功 卵 能抑制 可 以采取 手术 切 除 或药 物 抑 制 , 药物 抑 制 能 克服手 术 和放疗 去势 的缺点 , 且功 能可逆 , 并 更为 年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研究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研究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研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新辅助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进行探讨,介绍其意义、目的和常用方法,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乳腺癌是全球妇女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切除后,可以通过辅助治疗来减少复发和转移风险,并提高生存率。

新辅助治疗也被称为预先治疗或冠前治疗,是指在手术前给予化学药物、内分泌药物或靶向治疗药物等,以缩小肿瘤体积或消灭微转移灶,从而使手术切除更容易完成。

1. 新辅助治疗的意义及目的新辅助治疗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评估肿瘤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

这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新辅助治疗可以减小肿瘤体积,从而增加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此外,通过新辅助治疗还可以清除体内的微转移灶,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

2. 常用的新辅助治疗方法2.1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乳腺癌的分子特征和临床阶段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化学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化学药物包括顺铂、占美替尼、多西他赛等。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细胞分裂和抑制肿瘤生长来达到抗癌的效果。

2.2 内分泌药物治疗内分泌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这类患者在新辅助治疗中通常会接受内分泌药物,如地尔硫䓬、托马司琼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雌激素受体,达到治疗效果。

2.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通常会接受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等。

这些药物可以针对HER2阳性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效果。

3. 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

一方面,在化学药物领域,新的化疗方案和组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靶向治疗领域,一些新型的靶向药物不断出现,并逐渐改变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s) • Opinion of breast cancer experts is important
Inter-Guideline Comparison
As expected, significant agreement in scientific content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More general Slower/longer process of integrating newer regimens
CASE 1
40 year old, premenopausal woman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Tumor 0.5 cm 0/10 positive lymph nodes Grade 1 ER+,PR+. HER+
CASE 2.: Adjuvant! Online Results
46 y.o., pT2 (3cm), pN0, Grade 2, R0, ER/PR+, HER2-
2nd generation regimen + tamoxifen
DFS
OS
Risk of relapse at 10 yrs with no additional therapy = 37%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ADJUVANT 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 Aim : to enhance individual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 Evidence : from clinical trials / metaanalysis
Eg, in 9 guidelines on NSCLC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the concordance was > 80% (80-98%)
Heterogeneity reflects
Different development groups and intended focus Differences in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approach by country Different resources available Different uptake of the new approaches Different level of patient involvement in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从临床指南走向临床实践讨论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潘跃银
Treatment of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Considerations
Enough?
ADJUVANT BREAST CANCER DECISION = PUZZLE !
Guidelines (NIH, NCCN, St-Gallen )
• 辅助治疗方案? TAM
CASE 2
Presentation for second opinion: 46 years Large regional breast center:
tumor excision + sentinel node biopsy right side + breast reduction both sides
• 辅助治疗方案?
NCCN 2010
ESMO
Hale Waihona Puke ST.GALLEN适应症
• 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不论年龄 、淋巴结状态或是否应用了辅助化疗,都应考虑辅助内分 泌治疗。
CASE 1
40 year old, premenopausal woman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Tumor 0.5 cm 0/10 positive lymph nodes Grade 1 ER+,PR+. HER+
With so many parameters to consider, how do we approach treatment?
Develop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Defined as… “systematically developed statements to assist practitioner and patient decisions
about appropriate health care for specific clinical circumsta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Committee to Advise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1990.
Adjuvant onlin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local policy
Industry advertising
Literature (individual studies, review)
Reimbursement conditions,
insurance policy
Invasive ductal breast cancer:
pT2 (3 cm), pN0 (sn) Grade 2 ,R0 ER +, PR+, HER2 0 Premenopausal
风险评价与治疗选择
CASE 2.: Adjuvant! Online Results https://
Pentheroudakis et al. Ann Oncol. 2008;19:2067-2078.
Patient Examples: Key Points
Local / national guidelines:
Faster adaptation of clinical trial data Similar recommendations of evidencebased regimens More practic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