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监测论文
申论防治土壤污染作文

申论防治土壤污染作文
土壤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防治土壤污染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立法和政策措施是防治土壤污染的基础。
政府应加强对于土壤污染的监管和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和个人的有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
同时,还应加大对农业和工业等领域的环保监控力度,建立和完善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机制,强化法律的约束和威慑作用。
其次,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是防治土壤污染的重要手段。
农业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体现在农药的使用和化肥的施用上。
因此,农民应加强环保意识,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技术推广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此外,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也是防治土壤污染的关键。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都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污染。
因此,工业企业应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生产,安装和使用污染治理设施,严禁非法排放废物。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企业能够落实环保责任,不再对土壤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
综上所述,防治土壤污染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立法和政策措施,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保护好我们的土壤资源。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土壤环境。
土壤污染申论作文

土壤污染申论作文
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十分之一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土壤污染问题。
首先,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当加大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力度,定期开展土壤污染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为进一步制定解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强化土壤污染防控措施是关键。
建立健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推动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必要的举措。
同时,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管,确保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减少土壤污染来源,保护耕地资源。
此外,落实责任和加强宣传教育也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关键。
政府和企业应当明确责任,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项目的有效运行。
同时,加强土壤污染问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认识和关注度,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与科技创新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国际合作能够促使各国共同应对土壤污染问题,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解决全球的土壤污染难题。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应当加大对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寻找
更加高效、环保的污染治理方法。
总的来说,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加强监测和评估、强化防控措施、落实责任和加强宣传教育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科技创新,这些都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土地资源,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论文

土壤污染论文
我很乐意提供关于土壤污染的论文的一些方向和主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论文题目:
1. 土壤污染的来源和主要污染物:这篇论文可以探讨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物、它们的来源以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2. 土壤污染的影响和生态风险评估:这篇论文可以研究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提供一种评估土壤生态风险的方法。
3. 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技术:这篇论文可以调查不同的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以及它们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4. 农田土壤污染与食品安全:这篇论文可以研究农田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监测措施。
5. 土壤污染的法律和政策框架:这篇论文可以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土壤污染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以及它们在土壤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的有效性和挑战。
6. 环境教育和意识提高:这篇论文可以探讨如何通过环境教育和意识提高来增强公众对土壤污染问题的认识,并促进可持续土壤管理的实践。
这些是一些论文题目的示例,希望对您有帮助。
您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并进一步研究。
请确保选择的论文题目与您的研究兴趣和实际可行性相符。
土壤污染论文

土壤污染论文
土壤污染是当土壤中存在有害化学物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时,导致土壤失去原有的功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过程。
针对土壤污染的问题,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并发表了大量有关土壤污染的论文。
以下是一些与土壤污染相关的研究论文主题和领域: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聚焦于重金属元素在土
壤中的积累和迁移,以及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相关论文可能包括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积累和转移等研究内容。
2. 土壤有机污染物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关注土壤中有机污染物
的来源、迁移和降解。
相关论文可能包括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模式、生物降解和微生物降解机制、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长期积累等研究内容。
3. 土壤酸化和盐碱化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土壤酸化和
盐碱化对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相关论文可能包括土壤pH变化的影响、土壤酸碱度调节机制、盐碱土改良技术等研
究内容。
4.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开发和评估各
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
相关论文可能涉及不同的修复方法、修复效果评估、环境效益和经济可行性等研究内容。
这只是土壤污染领域中一小部分可能的论文主题,具体的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会根据研究者的兴趣和研究重点有所不同。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论文主题,进行相关研究并撰写相应的论文。
土壤污染检测手段分析论文(共2篇)

土壤污染检测手段分析论文(共2篇)摘要:土壤污染检测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它同时也是国际性的问题,环境污染检测涉及的面较广。
环境污染检测不仅包括水质检测、大气污染物检测、物理污染检测等,现代环境检测还涉及到土壤污染检测,土壤污染检测包括农1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多固定废物,由于处理不当导致很多有害物质随着雨水进入土壤,再加上农业化水平提高,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导致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影响到土壤正常性能发挥致使农作物产量下降都是土壤污染。
1.2土壤污染有哪些危害土壤在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以后就能够传播各种疾病,这些病原体一般是通过带有病原体的人的粪便或者他们洗涤衣物的污水对土壤造成污染,当植物被种植在被污染土壤上会传染各种疾病;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土壤以后,间接的对人们造成影响,主要是通过农作物、地表水以及地下水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2土壤污染的特点有哪些致10年。
大气和水体都被污染,切断污染源以后利用自然净化也会造成污染问题持续逆转的情况发生,而且较难降解的污染物经过长时间累计,用自然净化的手段是很难完成降解工作的[3]。
有的时候还需要采取换土的方式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土壤治理问题是一项耗时又费钱的工作,所以说土壤改善技术并未在我国广泛的推广。
土壤污染危害程度较深,因为土壤污染潜伏性和污染周期性较长。
例如,日本发生的铬中毒事件,从1963年共有130人患病,而且很多人食用含镉稻米而中毒,含镉稻米就是土壤污染的表现形式之一。
据专家统计被镉污染的土壤要经过10到30年土壤才能被完全改善。
3土壤污染检测手段分析3.1冲洗法完成检测工作相色谱技术,就必须克服这几项缺点。
3.3AFS检测方法AFS检测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原子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其他技术相比综合了原子吸收以及原子发射光谱的优点,是一项较为优秀的痕量分析技术,它的优点就是仪器结构较为简单,灵敏度较高、对气相干扰很少、分析多元素速度较快,所以说AFS检测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土壤污染检测中。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现状及治理措施论文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现状及治理措施论文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
解决土壤污染这一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论文篇1浅谈土壤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人们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过度开采矿土,滥伐滥砍植被,随意排放废气物等等,使得土壤发生了严重的化学和物理上的变化,有的甚至不可恢复。
针对这些严重的土壤污染现象,本文做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土壤污染;现状;种类;影响;治理措施一、引言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1]。
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将出现下滑趋势。
因废气物的任意排放、放射性物质、有机化肥和农药的污染等使得土壤营养急剧下降,土壤的净化功能、储水功能等面临丧失的危险。
近几年,人口数量猛增,生产业和工业迅猛发展,其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废气物也随之增加,这些有害物质不断进入到土壤中,使土壤成分发生变化,影响土壤内部结构的正常运行。
土壤是万物的根,我们不能再让它进一步的被恶化,因为最终受害的是人类,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因此,对土壤的保护行动已是当务之急。
二、土壤污染现状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致使大量农作物质量降低,甚至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化肥和农药不合理的使用据统计,我国每年化肥的使用量已经超过41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消费大国[2]。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增收量,含磷、氮等化学肥料被大量运用,长期使用这些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扰乱土壤内部营养成分的平衡,造成土壤结块,土质变差,储水功能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土壤污染论文土壤环境污染论文

土壤污染论文土壤环境污染论文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
下面是的土壤污染论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1交错区土壤的环境特点作为典型的生态系统交错带,城乡交错区拥有群落间交错地带的显著特点。
在该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换较为剧烈,拥有耕地的农户不安于农业生产,阶段性地进城打工,其更向往城市的生活,翘首企盼占地补偿,由此过上“城里人”的舒坦日子。
而城郊同时也是房地产开发商眼中的“肥肉”和政府招商引资的“法宝”。
城郊有较大开发潜力,空气质量好且环境安逸,较大面积的绿化环境能够吸引更多业主,因此尽管城郊征地难,较大的利润也会驱使地产商想尽办法最终达到目的。
另外,招商引资历来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为使外源企业入驻,通常都会以城郊区域为谈判砝码,新进企业通过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就业的方式“稳住民心”,而这一做法无疑又牺牲了较大面积的土地。
在城郊,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以及城乡居民的生活垃圾,而这些垃圾因没有良好的配套设施而不能及时清运,耕地的减少亦无法消纳大量的有机固体废料。
掺杂垃圾的耕地整体表现为:土壤无层次、紧实且容重较大。
另外,城市化的侵袭使畜禽养殖场所受限,高质量有机粪肥数量少,少量粪肥又因气味较大,逐渐被区域内居民所摒弃,紧靠工业化肥已无法支撑土壤肥力的耗竭,因此土壤肥力水平受到较大冲击,并凸现土壤环境质量恶化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
2交错区污染源类型及特征2.1废水及废渣污染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席卷整个城乡交错区,占地大且污染重的工业企业和化学工业园不断向城乡交错区转移,这些企业的废水、废渣若未经妥善处置、肆意排放就会污染农田,严重影响交错区粮食的安全生产。
2.2废气污染城乡交错区乡镇企业废气排放量高、净化处理率低,废气中SO2、COx和NOx等有害气体和含有重金属悬浮颗粒物质的含量较多,这些废气和悬浮物主要以沉降和酸雨等形式污染土壤,尤其是工矿地区污染更为突出。
土壤污染论文 (6)

土壤污染论文引言土壤是地球上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之一,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和农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还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研究土壤污染的原因、影响和治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土壤污染的原因土壤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
1.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生产、农药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垃圾填埋等都会导致土壤污染。
例如,工业废水和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如果不加适当的处理直接排放或倾倒到土壤中,会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物质超标。
此外,农业使用农药和化肥,如果不加适当的限制和管理,也会导致农田土壤的污染问题。
2.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也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风暴等,会破坏土壤结构并使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出来。
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土壤健康。
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和土壤脆弱化,会加剧土壤的侵蚀和退化,从而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影响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农作物产量和生态系统稳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人类健康影响土壤污染会导致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最终被人类摄入。
这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例如,土壤中的重金属超标,如铅、镉、汞等,会引起中毒和慢性疾病。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如农药残留物、工业废物等,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 农作物产量影响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
当土壤受到污染时,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例如,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会抑制农作物的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能力,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生态系统稳定影响土壤污染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会毒害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破坏土壤的生态链条。
此外,土壤污染还会对土壤水分和气候调节能力产生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土壤污染监测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监测程序,指出了土壤重金属质量控制。
关键词:浅析;土壤;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随着人们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视程度不断的增强,学术界关于土壤重金属监测的相关研究理论日渐增多,也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满足不同的研究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监测技术也向着更为安全、快速、易操作等方向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一套科学的、系统的监测体系,以此促进我国土壤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为土壤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逐年增多,土壤重金属的监测问题成了环境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产生的破坏性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会导致土壤中的植物受到污染,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产品中,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对于土壤重金属的监测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土壤重金属污染指的是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土壤中含有的微量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这时便产生了土壤重金属污染。
引起土壤污染的重金属一般包括hg、pb、cd、cr、as等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金属元素,以及具有一定毒性的zn、cu、ni等。
引起土壤重金属
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人们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污泥和大气沉降等,比如汞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含有汞的废水中,而镉和铅污染则主要来自工业冶炼排放的废弃物。
由于重金属具有一定的特性,其在土壤中具有很小的移动性,不容易随着水的淋浇而流失,也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因此,一旦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内,会产生较大的潜在危害,因此,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2 土壤重金属监测程序
本文主要是以一般农田土壤的综合污染型土壤为样本进行监测
分析来简单探讨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与质量管理。
土壤环境监测单元按土壤朱涛接纳污染物途径可划分为:
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
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
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
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
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污染物主要来自上述两种以上途径)。
2.1 监测过程
2.1.1 采样布点
土壤监测按不同的污染类型来确定监测布点方法。
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型为中心放
射状布点,在主导风向和地表水的径流方向适当增加采样点(离污染源的距离远于其他点);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农用固体废物污
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采样点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2.1.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对于土壤重金属监测过程的实验,是针对一般性的农田土壤污染情况,所以只需要采集地表0~20cm的表层土壤作为监测样品,样品为农田土壤混合样。
在进行采样时需要将表层的草皮、石头等杂物去除,在布设的采样位置通过蛇形布点的方法进行多点采样,在不同的采样点采取的土壤质量应当尽量保持相同,并且将在布点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均匀混合,采用四分法取最终的样品重量应当在1kg左右。
当样本采集完成后,需要利用密封而且洁净的塑料袋碱性保存,并且对样本的信息进行标注,包括采集的时间、编号等,然后送往实验室。
在进行样本采集的同时,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样本的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同时在样本采集的周围进行拍照记录,确保每个样本都详细地附上编号等信息,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2.1.3 土壤样品制备
土壤样本送到实验室之后,要先进行制备,制备的过程应当参照《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环境监测》,以及相关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作为依据。
制备的过程较为复杂,首先需要将样本进行风干,将样本放置在白色的磁盘内,放在避光、通风的位置进行慢慢的风干,达到半干状态时将土块进行压碎压匀,去除其中存在的植
物根茎、石块等杂物,并且将样本铺成薄层,在室温下不断翻动。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阳光的直射与其他杂质的掺入而导致二次污染。
当土壤样本充分风干之后,再经过研磨、过筛、缩分等步骤,将样本制备成粒度小于200目的试样,用来实验和分析。
2.2 样品测试
2.2.1 设备与试剂
设备:optima 2100 dv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玻璃同心雾化室,用于cr、cu、mn、ni、zn、co、pb、cd等8种元素的分析;dma80全自动直接测汞仪,用于土壤中汞含量的直接分析;ethos e全自动微波消解仪,用于土壤消解;labtech电热板。
试剂:标准溶液,spex icp标样;其余试剂hno3、hcl、hf、hclo4均为优级纯试剂。
2.2.2 样品消解
土壤消解试剂的选择要考虑试剂纯度和试剂种类两个因素。
监测土壤时,选用高纯的消解试剂可以减少消解过程可能引入的污染。
土壤样品的消解大都采用多元酸分解法。
应用广泛的分析样品制备硝酸、盐酸、高氯酸等都是良好的微波吸收体。
高氯酸能完全分解有机物质,但热浓高氯酸同有机物质及容易氧化的无机物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在微波制样中不使用高氯酸。
2.2.3 样品处理与分析结果
经过制备的土壤样本的含水率与土壤颗粒的粒度是影响监测结
果的重要因素。
土壤样本中的含水率充分体现了土壤的风干程度,
其对于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的测量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次研究活动主要是采用国家标准土壤水分测定法中的相关规定,确保土壤样本的含水率保持在2.3%~2.8%的范围内,该数值可以作为对样本平均含水量进行分析的依据。
土壤颗粒粒度越小越均匀,则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就越高。
采用无须消解可以直接分析土壤中汞含量来考察土壤粒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消除消解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干扰分析结果,随着土壤颗粒粒度的不断增加,测量结果的差异也越来越大,没有经过筛分的测量结果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测量结果不具有可比性。
由此也可以看出,土壤颗粒粒度越小结果越可靠,而200目的粒度对于监测活动来说是最为合适的。
3 土壤重金属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使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从而达至所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由于本课题涉及的土壤样品数量较大,无法实现同批次消解,为保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消除批内和批次间的系统误差十分重要。
3.1 精密度分析
批内精度可采用进行适当的平行样的测定,有助于减少偶然误差,也有助于估计同批测定的精密度。
而批次间精度则可设置质控样进行控制。
平行双样测定不合格率(95%)时,除对不合格者重新平行双样测定外,应再增加测定10%~20%平行双样,直到合格率≥95%以上。
3.2 准确度分析
加标回收测定是检验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一种方法,尤其是没有质控样品时经常使用加标回收的方法进行准确度的质量控制。
在一批试样中随机抽取10%~20%的试样进行加标回收测定,当同批试样较少时,应适当加大测定率,每批同类试样不应少于2个。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妥善处理的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污水肆意向农田排放,未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也转移到农田,已造成农田土壤环境的显性污染和潜性污染。
土壤污染、质量退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大问题之一。
通过有效可靠地监测了解土壤污染现状、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已成为控制土壤污染进一步加剧的关键,也是广大环境工作者的首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晓男.土壤重金属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研究[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7.
[2] 吴健生,宋静,郑茂坤,等.土壤重金属全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5):133~139.
[3] 陈皓,何瑶,陈玲,等.土壤重金属监测过程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环境监测,2010(5):40~43.
[4] 段建南,赵丽兵,王改兰,等.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土地生产
力和土壤肥力的变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