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一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实验 利用传感器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教案-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利用传感器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1.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性
装置及器材操作要领
(1)绝缘:热敏电阻要绝缘处理。
(2)适当:“欧姆〞挡
要选择适当的倍率。
(3)调零:要先进行欧姆调零再测量。
(4)等待:加开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阻值,以使电阻温
度与水的温度相同。
(5)重新调零: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6)记录: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和多用电表测出的热敏电
阻的阻值。
2.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装置及器材操作要领
(1)连接:按图示电路连接好。
(2)选挡:多用电表置于“×100〞挡。
(3)调零:要先进行欧姆调零再测量。
(4)遮光:用手掌(或黑纸)遮光,改变射到光敏电阻上
的光的多少。
(5)重新调零: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6)记录:记下不同光照下光敏电阻的阻值。
数据处理
(1)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性
①在R T-t坐标系中,粗略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②结论: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①根据记录数据分析光敏电阻的特性。
②结论:光敏电阻的阻值被光照射时发生变化,光照增强电阻变小,光照减弱电阻变大。
误差分析
(1)温度计读数带来误差。
(2)多用电表读数带来误差。
(3)热敏电阻与水温不同带来误差。
(4)作R T-t图象时的不规范易造成误差。
教材原型实验
类型一热敏电阻问题
[例1] 利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制作的热传感器,一般体积很小,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反应快,而且精确度高。
(1)如果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和其他元件串联成一个电路,其他因素不变,只要热敏电阻所处区域的温度降低,电路中电流将变________(填“大〞或“小〞)。
(2)上述电路中,我们将电流表中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能直接显示出热敏电阻附近的温度。
如果刻度盘正中的温度为20 ℃(如图1甲所示),那么25 ℃的刻度应在20 ℃的刻度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
图1
(3)为了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某蔬菜大棚内检测大棚内温度变化,请用图乙中的器材(可增加元器件)设计一个电路。
解析(1)因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电阻增大。
故电路中电流会减小。
(2)由(1)的分析知,温度越高,电流越大,25 ℃的刻度应对应较大电流,故在20 ℃的刻度的右侧。
(3)如下图。
答案(1)小(2)右(3)见解析
类型二光敏电阻问题
[例2] 光敏电阻是阻值随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是描述光的强弱的物理量,单位为
(lx),某同学想用以下器材探究光的照度与光敏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
光敏电阻R L;
电流表A(量程0~0.6 A);
直流电源E(2~6 V,内阻忽略不计);
电阻箱R;
开关S;
导线假设干。
没有光照时该光敏电阻的阻值为80 Ω,照度为1.2 lx时光敏电阻的阻值约为20 Ω。
现要求测量照度从0增加到1.2 lx的多个光强下的R L的阻值。
(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
②调节光照强度为零;
③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
④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和____________;
⑤将光照强度调为0.1 lx,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0,记录____________;
⑥那么光照强度调为0.1 lx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 L=____________;
⑦逐步提高光照强度值,每次增大0.1 lx,直至达到1.2 lx为止;在每一光照强度下重复步骤⑤⑥可得到不同光强下的R L的阻值。
解析(1)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大,如果用电流表直接测量光敏电阻电流,读数误差较大,为减小实验误差,可将光敏电阻与电阻箱并联,用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路图如下图:
(2)直流电源的电动势E没有给出明确数值,因此需要先在光照强度为零时,结合光敏电阻(80
Ω)和电阻箱读数R0计算E的大小,此时通过光敏电阻的电流I L=E
80
,通过电阻箱的电流I箱
=E
R0
,又I L+I箱=I0,解得E=
80I0R0
80+R0
;将光照强度调为
0.1 lx ,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0,记录电阻箱读数R ,此时通过光敏电阻的电流
I =I 0-E R ,光敏电阻的阻值R L =E I =80R 0R 80R +R 0R -80R 0。
答案 (1)见解析图 (2)④电阻箱读数R 0 ⑤电阻箱读数R ⑥
80R 0R 80R +R 0R -80R 0
实验拓展创新
[例3] (2017·江苏单科)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2甲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 t 、滑动变阻器R 串联接在电源E 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1 5 mA 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
继电器的电阻约20 Ω,热敏电阻的阻值
R t 与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R t /Ω 199.5
145.4
108.1
81.8
62.9
49.1
(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 1(3 V ,内阻不计)、电源E 2(6 V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 1(0~200 Ω)、滑动变阻器R 2(0~500 Ω)、热敏电阻R t 、继电器、电阻箱(0~999.9 Ω)、开关S 、导线假设干。
为使该装置实现对30~80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E 应选用________(选填“E 1〞或“E 2〞),滑动变阻器R 应选用________(选填“R 1〞或“R 2〞)。
图2
(2)实验发现电路不工作。
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那么应将如图乙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_(选填“A 〞“B 〞“C 〞或“D 〞)。
(3)合上开关S ,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
在图甲中,假设只有b 、c 间断路,那么应发现表笔接入a 、b 时指针__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接入a 、c 时指针__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
(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50 ℃时被吸合,以下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①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 ②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③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 ④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⑤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108.1 Ω
解析 (1)为保持继电器的灵敏度,即电路中的电流易超过15 mA ,应选电动势大的电源E 2;当温度为80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R =E 2
I
-R t =350.9 Ω,故滑动变阻器应选R 2。
(2)因电路中有电源,排查电路故障应选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应选C 。
(3)只有b 、c 间断路,表笔接入a 、b 间时,电表与电源之间形不成闭合电路,那么电表指针不偏转,表笔接入a 、c 间时,能形成闭合电路,电表指针发生偏转。
(4)欲使衔铁在50 ℃被吸合,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8.1 Ω,操作步骤应是先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108.1 Ω,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察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然后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再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原位置,故步骤顺序应为⑤④②③①
答案 (1)E 2 R 2 (2)C (3)不偏转 偏转 (4)⑤④②③①
1.(2016·浙江高考)如图3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
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 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
质量为M 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
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 0,输出电压为U 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 ,输出电压为U ,那么该同学的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
图3
A.v (t 0-t ),M 0U 0
U
B.12v (t 0-t ),M 0U 0
U C.v (t 0-t ),M 0U 0(U -U 0) D. 12v (t 0-t ),M 0
U 0
(U -U 0)
解析 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2x =vt 0,当测重台站人时,2(x -h )=vt ,联立可得h =1
2v (t 0
-t );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U 0=kM 0g ;当测重台站人时,U =k (M 0g +mg ),联立可得,m =M 0
U 0
(U -U 0);应选项D 正确。
答案 D
2.(多项选择)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4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 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 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 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假设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2 m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图4
A.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
B.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
C.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 600个工件
D.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 200个工件
解析 从乙图可以知道:每间隔1秒的时间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而在这一段时间内传送带运动了两个工件之间的距离,所以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v =
0.2
1
m/s =0.2 m/s ,选项A 错误,B 正确;传送带每小时传送的距离为x =vt =0.2× 3 600 m ,工件个数为n =x
L
=3 600个,选项C 正确,D 错误。
答案 BC
3.一些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如图5甲是由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R 随摄氏温度t 变化的图象,假设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E =1.5 V ,内阻不计)、电流表(量程为5 mA ,内阻不计)、电阻箱R ′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
图5
(1)电流刻度较大处对应的温度刻度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2)假设电阻箱阻值R ′=150 Ω,当电流为5 mA 时对应的温度数值为________℃。
解析 (1)由题图甲可知,温度升高,电阻阻值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因此电流刻度较大处对应的温度刻度较小。
(2)电流为5 mA 时,电路总电阻为300 Ω,电阻箱阻值R ′=150 Ω,那么R =150 Ω,由题图甲得对应的温度为50 ℃。
答案 (1)较小 (2)50
4.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的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
有一种测量人的体重的电子秤,其测量部分的原理图如图6中的虚线框所示,它主要由压力传感器R (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和显示体重大小的仪表A(实质是理想的电流表)组成。
压力传感器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107
Pa ,且压力传感器R 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设踏板和压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8 V ,g 取10 m/s 2。
请回答:
图6
压力F /N 0 250 500 750 1 000 1 250 1 500 … 电阻R /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
(1)该秤零起点(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________A 处。
(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20 mA ,这个人的体重是________ kg 。
解析 (1)由图表知,踏板空载时,压力传感器电阻R =300 Ω,此时中电流I =U R =4.8300
A
=1.6×10-2
A 。
(2)当电流I =20 mA =20×10-3
A 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 =U I = 4.820×10-3
Ω=240 Ω,对应
表格中,这个人的质量为50 kg。
答案(1)1.6×10-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