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继母的秘密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八月桂花香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八月桂花香

八月桂花香清早,院子里那棵桂花树上,好几只麻雀在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

玉花的心里没来由地一阵阵燥热,她放下手里的扫帚,抬头望着天空。

天上挂着断断续续的几片云彩,正慢走着,像散步的老人。

昨天,满仓对她说的那些话,让她一宿翻来覆去。

吃过早饭,春生娘对玉花说:玉花啊,等会儿来里屋,娘有话跟你说。

玉花说:娘,要是那事你就别说了,我不会同意的。

春生娘说:闺女,娘知道你的心意,今天咱不说那事,娘有别的事和你说。

玉花把锅碗洗涮干净,然后来到里屋。

春生娘让她坐在炕沿上靠着自己。

春生娘慈祥地说:闺女,这几年娘知道你心里苦,都是娘不好,让你跟着我这个老婆子受罪了。

玉花说:娘,瞧你说的,再说这些没用的话,我就不听了。

春生娘说:春生走后这几年,四邻八舍的都说娘有福气,摊上你这么孝顺的儿媳妇。

但是,日子是给自己过的,不是给别人看的,娘是过来人,一个女人拉扯着孩子,往后的日子苦啊。

玉花眼圈发红,握住春生娘的手说:娘,你别说了,我不苦。

春生走的时候,我应过他,一定照顾好你。

春生娘轻轻抚摸着玉花的头,说:傻孩子,苦不苦,娘心里明白。

春生他爹走的时候,春生也是龙娃这般大,我一个人就这么风里雨里地拉扯着他,好不容易,看着他成了家,该享清福了吧,谁承想,一场车祸……说到这里,春生娘有些哽咽了。

玉花扑在春生娘怀里抽泣。

春生娘说:好孩子,咱不说这些了。

娘其实也舍不得你,这些年,娘一直琢磨着给你再寻个好人家,可你这孩子,说什么也不,但是,孩子,不是我赶你,有件事我说出来,你得自己拿主意。

玉花有点生气地说:娘,我不走,就算天塌下来,我也守着你。

春生娘说:孩子,你听我把话说完。

前些天,西头你柳大爷找过我,你也知道前几年他老伴去世了,他也是一个人无依无靠,我们常在一起说说话,拉拉家常。

其实,你柳大爷挺会疼人的,他说我从来就没有为自己认认真真地活过。

我昨天晚上想了一宿,他想让我搬到他那里去住,我说这么大的事,得回来跟你商量商量,你要是同意呢,过几天,我收拾收拾东西就搬过去。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念秋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念秋

念秋过了十三岁生日,杨柳就该上初中了。

初中在山那边,要翻好几道山梁,只有周末才能回来,不像小学,站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操场。

那几天爹总是唉声叹气地说,柳儿你还是进城上学吧,我们老把你霸在身边,不是个事,也对不起你秀姑。

说秀姑,秀姑就来了。

也是为着杨柳上学的事。

秀姑说,大哥大嫂,你们辛辛苦苦养大了柳儿,她对你们感情也深,这些我们都知道。

但这次她再不随我走,那我以后再也不介入她的生活,今后一切全凭你们做主。

爹慌忙摆手说,这咋行呢,万万不行,柳儿是你亲生的娃,我们可不能昧良心啊。

娘也抹着眼泪说,当初如果听你的,劝柳儿进城上小学,这数学咋说也不会考三十八分吧?都是我们不好,惯野了她。

旁边的杨柳,一脚踢开了碍事的小黄狗,“砰"的一声把自己关进了里屋。

当秀姑离开时,她还是背起书包跟了上去。

很小的时候,杨柳就知道秀姑才是亲妈.也知道自己从出生就寄养在爹娘家,秀姑出抚养费。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见到她,她都想同她怄气。

秀姑常拎着大包小包来山里看她。

衣物有她的就有两位哥哥的。

但杨柳偏要哥哥们当着秀姑的面试穿,还说,不合身就让她去换。

又打开吃的,往爹嘴里塞一点,问香不?往娘嘴里塞一点,问甜不?爹娘看不过眼,就说柳儿乖,也拿点给秀姑尝尝。

杨柳把眼一横,生气地说,人家一个城里人,吃啥没有?难道还在乎咱们这些小东西吗?秀姑也附和说,只要柳儿高兴,我咋样都行。

因着这层关系,逢年过节或者寒暑假,杨柳也会去城里小住。

姑父工作很忙,平常家里只有秀姑和昊哥吃饭。

昊哥长得像他妈,高高大大的,白齿红唇卷睫毛,非常好看。

杨柳站在昊哥面前,又黑又瘦活像丑小鸭。

杨柳特别嫉妒昊哥。

同样的零食,她总偷吃昊哥的那份。

她还偷开昊哥的抽屉,有次竟然把他的游戏卡偷走了.惹得昊哥像防贼似的防着她,还直冲他妈嚷,都怨你,谁让你捡个死妮子回来?杨柳听了,也冲秀姑发脾气,都怨你,谁让你把我扔在山里的?不过现在好了,昊哥考上大学滚到大城市去了,以后这个家里,就剩下自己了.想到这里,杨柳咧开嘴巴笑了。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奶奶的心事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奶奶的心事

奶奶的心事爷爷定过娃娃亲,女方六岁就夭折了。

奶奶过门前不知道,没想到,这个事成了她一辈子的心事。

我们这儿老一辈有规矩,夫妻百年之后合葬,定娃娃亲那个人,要排在她前面,甭管子孙辈上是谁熬下来的。

从我记事起,奶奶就不接受这个事实,她常唠叨:死了,坚决不和那老骗子合葬,我可不给别人当小老婆,阳间阴间都一样。

爷爷病厉害那年,我刚满两岁。

那天,家里炖了唯一下蛋的母鸡。

那味道是一个看不见的钩子,三番五次勾着我去看,爷爷一次次把好吃的鸡肉往我的嘴里放。

很快,那只鸡就被我吃得差不多了。

母亲几次把我拖住,却被奶奶的眼神制止了。

她一边看着老头子,一边看着长孙子,在那里含着眼泪笑。

爷爷去世时候,奶奶还不满四十岁。

我老家门前有一棵梧桐树,宽厚肥硕的叶,坚挺笔直的干,它是我出生那天奶奶亲手栽下的。

当我高矮能给奶奶当拐杖时,梧桐树已有水桶粗细,有事没事我会在上面爬上爬下。

更多的时候,我会猴在奶奶身边,看她做针线活,听她讲皮货子精、笤帚疙瘩和炊帚疙瘩的故事。

听她一遍又一遍数落,栽下梧桐树,不愁凤凰来,你永远不愁找不到好媳妇。

长大以后,千万别把我跟你爷爷葬在一起,他在阴间有老婆了,我不去当小。

我们的村子大,七百来户三千号人,奶奶的手工活儿是村里数一数二的。

缝衣服做被子,纳鞋底做鞋垫,针尖跟蚊子脚似的;剪窗花过门笺,编蒲扇粘笸箩,千奇百怪的花样都会;用麦秸草编成小狗小猫小兔子更是拿手绝技,她编的蝈蝈放到地上,公鸡母鸡抢着来啄。

冬闲时节,村里的大闺女小媳妇都跟着奶奶学。

她从不保守,随到随教,教会随走。

每月初二、初七,村里都有个小的集市。

麦收过后,奶奶就会用麦秸草和棒子皮编成一些小玩意,拿到后街大集上去卖,换个零花钱。

一个小脚女人,扶着个半大小子在那里摆摊卖货,后面有时候还跟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黄狗,成了那时的一道风景。

大街上,奶奶的货总是最抢手。

那时的我,也不全是为了奶奶用赚得的那点零花钱,买可口的东西塞到我嘴里,只看见奶奶的手工换成几个毛票,张着没几个牙齿的嘴笑,就是一件莫大的喜庆。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整酒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整酒

整酒李明一声不响地进了家门,随手把一个大信封丢在了炕上,李明娘拿起来一看,立刻喜上眉梢喊道:“考上了!考上了!儿子你考上大学了!”李明爹李老根凑过去瞧了瞧,板着脸凶道:“娘们家家的,没见过世面,嚷嚷啥?你想让村里的人也晓得啊?”李明娘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不满地反驳:“怕啥?不偷不抢的,自家娃凭本事考的,这是能耐。

”李老根愤愤地道:“那成,你去村委会的大喇叭广播去,没人拦你!”李明娘一听仍旧没有闭嘴,小声嘀咕着:“咱不整酒不就得了。

”李老根火冒三丈:“放屁!你不整酒还打算不打算在村里待啊?不信,你试试!”李老根一家是外来户,落户在这个村子才一年多,但是村里的习俗他们早就明了。

那就是整酒!村里人只要家里有了大事小情,上至婚丧嫁娶,添丁进口,下到母猪产仔,草鸡抱窝……你就必须摆上几桌酒把村里人都请到家里意思意思。

当然大家也不是白吃,都有礼数。

三五斤米酒,十几个鸡蛋……多少不限,关键是情分!如果你吃了人家,当轮到你时你不办,那你就成了“各路”,村里人只用牙根子就能活活把你嚼得稀巴烂,保证让你没脸再出门口。

村里并不富裕,整这么一顿酒,一般的人家都会被脱层皮。

其实大家都怕,然而多少年流传下来形成了恶性循环,已经刹不住车了。

所以一旦家里有了事由,都先瞒着,不声张。

不过,村子只有屁股那么大,就算掖到老鼠洞里,保证也能被好事的家伙们给你刨出来。

李老根平时靠做豆腐过活,日子本来就不好,哪里有闲钱整酒呢?但是当务之急最头疼的还不是整酒,而是学费。

那么多的学费砸锅卖铁也凑不够。

李老根长叹了口气。

李明说话了:“爹,家里的境况我清楚,这个大学我不上了。

我刚才已经到陈石头那里报了名,下礼拜就走。

等我打工攒够钱再去上。

”李明娘数落起来:“你搭错了筋啊!你要出去打工?这大事也不商量商量,就自己做了主,我看你要翻天啊!”李明默不作声,一掀门帘,抽身进了里屋。

李老根寻思了半天开口道:“打工也好。

现在只有这个法子了,认命吧。

明天你到集上看看给他买点啥捎着。

初中语文小小说(那山那水)嫂子

初中语文小小说(那山那水)嫂子

嫂子那是高考前的一天,同学告诉我,你妈来了。

我一看,嫂子拎着一罐鱼汤,赶了十几里山路送到学校。

我这才发现,我嫂怎么这么显老!她还不到四十头发却白了不少!一阵感激后,我向同学吼道:她是我嫂子,不许你们污蔑我嫂!望着嫂子离去的背影,我想起从前的小芳姐。

爹去世不到两年,娘又追他而去。

那年,我刚五岁,终日寻不见娘,我哇哇哭个不休。

姐姐也哭红了眼圈,只有哥哥蹲在屋角,抱头叹气。

甩着又粗又黑麻花辫的小芳姐常来看我,她总有掏不完的糖果,我慢慢破涕为笑。

小芳姐一来,看到床上像狗窝儿,伸手就叠被子,说没有娘的家成啥样子。

我拉着小芳姐的手说,你要是做我家人就好了!小芳姐瞅一眼我哥,脸唰地红了。

是娘保佑吧,小芳姐真和我们一块过了,我和姐高兴得跳起来。

姐说,小芳姐不顾她家人反对,爱上了我哥人老实又有文化。

那晚,哥烧了平日少见的几盘好菜,买回烧酒,邀了几个亲戚邻居就把大事给办了。

哥喝得很多,冲我和我姐说,以后不准叫小芳姐,喊嫂子知道不?“知道!”我和姐几乎同时答道。

小芳姐就这样成了我嫂子。

有了嫂子,我家就多了欢笑,嫂子做的饭菜喷香喷香的。

见我们衣服破旧,嫂子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箱底钱,上街扯回一匹布,过年给我们每人添一套新衣。

哥到很远的工地干活儿,晚上回不来,嫂子就喊我和姐睡她的新床。

我好不开心,抱着嫂子白白的脖子,缠着她讲故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哥回来,我还吵着跟嫂子睡,哥虎着脸说不行,让我跟姐睡。

我不依,嫂子笑笑,就让小弟一起唾吧。

梦里,我被哥叫醒:尿床了!起来!哥揭开被子,扬起巴掌要扇我屁股,被嫂子拦住:别打弟,他还是个娃呀。

从那时起,我感到嫂子就像娘一样,疼我护我。

一天,嫂子叫住我,小弟,看这是什么!说着从背后拿出一个新书包,套到我的脖子上。

小弟,明天送你上学,咱家就你一个念书,你要争气噢,将来当个医生,救活像爹娘那样的病人!嗯。

我点着头。

每天晚饭后,嫂子拧亮煤油灯,一边纳鞋底一边看着我写字。

嫂子不识字,她却夸我写的字比她纳的鞋底还工整好看着呢。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百万金如来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百万金如来

百万金如来任有勤和蒋仁义是两个好老人,他们两个都六十出头,任有勤比蒋仁义小一岁,他管蒋仁义叫大哥。

他俩住在一个村子,是多年以来情同手足的好朋友。

蒋仁义老人有个独生儿子叫蒋大宝,在外地打工。

到了而立之年才谈了个女朋友,并定于农历八月初八回家结婚。

蒋仁义老人见儿子大宝婚事已定,喜得合不拢嘴。

可看到家里还是九十年代初盖的三间小平房,脸上又添了一层愁容。

本想盖三间两层的新楼房,让儿子体体面面、风风光光把媳妇娶进门,可盖三间两层的新楼房又谈何容易,少说也得十多万,上哪儿去弄呢?这天,蒋仁义老人到任有勤家玩,中午时,他提起了儿子结婚和房子的事儿,两眼泪花就滚了出来。

任有勤说:“蒋哥,你我朋友多年,现在你想盖楼房,我支持十万八万还不应该吗?这样吧,我借你20万元,你啥时有了啥时还。

”任有勤老人如此慷慨相助,令蒋仁义老人感激涕零。

手中有钱,办事不难。

蒋仁义马上购买材料,请来工匠,仅两个多月时间,三间两层的新楼房就盖起来了,室内粉刷一新,添了时髦家电。

八月初八婚期到了,蒋家请来厨师大办酒席,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婚事办得非常体面、热闹。

谁知人有旦夕祸福,儿子蒋大宝结婚不到三个月,蒋仁义却大病卧床,茶饭不思。

眼看就快不行了。

这天,任有勤来看望好友蒋哥,蒋仁义老泪纵横地说:“任弟,我的病可能不行了,今天趁我还有一口气给你写个借条,按个手印吧。

”“蒋哥,写字据、按手印又起什么作用?你真要走了,我拿着借据找大宝侄,他一口咬定不承认,不还钱,就是画个老虎也不顶用哦。

”任有勤老人说。

这时,蒋仁义艰难地侧着身子,从床角被套里摸出一个用黄绸布裹着好几层的东西,他对任有勤说:“任弟,这是一尊金如来,身后脚下铸有‘明朝洪武八年制造’字样,据说很值钱,在我家已传了七代,我儿大宝还一直不知道。

今天我把它交给你,作为我借你20万元的证据。

如果我死了,你就拿这尊金如来找我儿子大宝换回你的20万元。

他若耍赖不承认,你就把金如来卖掉,保证能超过我借你的20万元。

初中语文小小说(那山那水)夜半关门声

初中语文小小说(那山那水)夜半关门声

夜半关门声叶慧最近总是睡不好觉。

夜里失眠,白天精力自然跟不上,整日哈欠连天的,一看书,眼睛就发花,让她痛苦不堪。

事情的起因竟缘于关门。

叶慧的父母分别在棉纺厂和手套厂工作,两人都上夜班,不过,一个是夜里12点的班,另一个却是凌晨两点的班。

问题就出在这儿,母亲出门时,叶慧通常刚躺下,但父亲上班时就不一样了,好不容易才睡迷糊了,防盗门“砰”地一声,就把她给惊醒了。

再睡,脑袋便嗡嗡地疼,怎么也睡不踏实了。

尽管叶慧痛苦异常,但父母并不知情。

也难怪,这么多年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女儿从未失眠过。

其实,叶慧也清楚,是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自打跨进了高三的大门,就老像有座大山堵在心坎上似的,让她对任何声响都特别敏感。

长此下去,别说考大学了,自己不被逼疯就万幸了。

叶慧想同父母谈谈,让父亲调个班,但是好几次,每当她看到父亲因操劳而过早花白了的头发时,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省吃俭用地把她养这么大太不容易,她实在不忍心当面说出口。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叶慧伤透了脑筋。

不过没多久,聪颖的她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晚,叶慧刚放学回家,母亲就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

一家三口吃了一会儿饭,母亲忽然面对父亲说道:“这段日子,我们手套厂附近,夜里发生了几起抢劫单身女工的事件,案子一直都没破,弄得我现在天天提心吊胆的。

孩他爸,你能不能跟你们单位的领导说说,把你上班的时间也调到12点,这样,咱俩就能一起走了,我也不用怕了。

”“谁会抢你这样的老妈子呦!”父亲哈哈大笑起来,饭都快喷出来了,又说道,“不过还真是挺巧的,我们厂里的纺锭车间最近夜里12点的班次缺人,明天我就向领导申请,看他们同不同意把我调过去。

”父母说话的时候,眼睛总时不时地瞟向叶慧。

叶慧当然明白,这些话是故意说给她听的,但她佯装不知,只顾埋头吃饭。

不过她也没想到父母居然编出一套抢劫的说辞来,心里暗笑:真看不出来,平时老实巴交的两人还挺会演戏的!第二天夜里,关门声只响了一遍。

初中语文小小说(那山那水)最美妙的天籁

初中语文小小说(那山那水)最美妙的天籁

最美妙的天籁那两年,逢年过节,养鱼的蔡婆总要给我家送几条新鲜的鱼。

一进院门,她就喊我:“杨小闹,来,取盆,拿鱼!”我对父亲有点抱怨。

集市上什么鱼都有,为什么他偏偏喜欢蔡婆的鱼呢?有一次,我问蔡婆:“你咋知道我爸爸喜欢吃你家的鱼哩?”蔡婆朝我一挤眼,说:“你爸爸呀,是个馋猫,为了吃我的鱼啊,每天晚上敲我的门。

”父亲真没出息。

父亲在镇里的一家工厂上班,两班倒。

但父亲很少上白班。

父亲说,他胆大,不怕走夜路。

我不相信父亲的话。

其实,父亲是想多挣些钱。

上夜班,一个月多挣100多元呢。

父亲每天晚上从镇里回来,要翻过一面坡,再翻过一面坡,七八里路,要走半天。

就在那两面坡中间,有一块洼地,蔡婆的鱼塘就在那里。

父亲说,蔡婆不容易。

蔡婆的丈夫是个跑买卖的人,后来,生意越做越大,闹着要和蔡婆离婚。

蔡婆死活不同意。

结果,她的丈夫就跑了,临走的时候卷走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只剩下蔡婆和三个孩子。

为了养家糊口,蔡婆凭着年轻时候养过几年鱼,便包了山洼里的鱼塘,并在鱼塘旁盖了间简陋的土房子。

然后她把孩子扔给老人,一年四季,蓬头垢面地照看着她的鱼塘。

每天晚上,父亲下夜班,骑车路过那鱼塘的时候,总要去敲敲她的门。

“笃──,笃笃──,舅奶,睡了没有?”蔡婆是父亲的舅奶,父亲一直这么喊她。

屋子里亮着油灯,蔡婆还没睡,她便唤父亲进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话,然后,父亲才走。

有时候,父亲下夜班很晚,蔡婆屋子里的油灯早已熄灭了,但父亲依然要去敲敲蔡婆的门:“笃──,笃笃──,舅奶,我下班回来了,你挺好吧?”听着屋里的蔡婆在睡梦中含糊地应了,父亲才走。

我问父亲:“你为什么要去敲蔡婆的门,是想吃她养的鱼吗?”父亲摸摸我的头,笑笑说:“你还小,不懂。

”“我已经不小了,都上初中了!”我一本正经,又义愤填膺地喊。

父亲依旧每晚去敲蔡婆的门,蔡婆依旧逢年过节送鱼来,一进门,依旧扯着嗓门喊:“杨小闹,来,取盆,拿鱼。

”父亲真是个馋猫。

后来,我大学毕业了,父亲退了休,蔡婆也不养鱼了,混得不错的儿女们,把她接进了城里,让她去安享清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母的秘密
父亲带继母外出,半路上三轮摩托车跌进深沟,父亲当场死亡,继母则瘸了条腿。

安葬了父亲,屠阳和继母相依为命。

父亲活着时,继母对屠阳不错;可父亲一死,继母马上像变了个人。

继母学会了喝酒。

偶尔喝醉了,她就对着屠阳哭,说自己害死了他父亲。

酒醒了,继母又瞪屠阳,问他站着干什么,为什么不去念书?
继母瘸了腿,不能下地干活,靠给人介绍工作为生。

她的一个远亲在城里开职业介绍所,她每个月去—趟,介绍合适的工作给乡邻,一次要抽成三百到五百。

为了寻条活路,村里常有人来找继母,张婶就是一个。

她是个寡妇,儿子20岁了,却傻乎乎的。

半个月后,继母果真给她儿子寻了份建筑工地看仓库的活儿,一个月挣五百。

但继母张口就要一个月的工资,张婶无奈,只好拉着家里的一头小绵羊去卖。

张婶十岁的小女儿哭着闹着,抱着小绵羊不让卖。

张婶硬是掰开了女儿的手,牵走了小绵羊。

钱递到继母手上,张婶一出门就失声痛哭。

屠阳愤怒了,跑上前拉开抽屉就要拿钱。

继母抬脚踢上抽屉。

“你是个黑心婆!”屠阳冲继母大声喊。

继母吸着烟,一言不发。

屠阳9岁那年,继母开始吃一种艳丽的花,用鸡蛋裹了炒着吃。

院子里的菜畦毁了,用土坯墙将菜地高高围起来,种了半畦花。

继母让屠阳每天浇水、施肥,一天都不能耽误。

绿色的枝叶长出来,很快就开出了粉白艳丽的花,屋子里弥漫着微甜苦香的气息。

屠阳不住地抽着鼻子,真想尝尝。

可是,那些花继母一朵朵地数过,少一朵她都一清二楚。

她凶巴巴地对屠阳说:“你要是敢偷花,看我不把你的耳朵拧下来!”
继母有自己的秘密。

她的屋子,屠阳不能随便进,平时找她也要敲门。

一次,从门缝中,他看到继母悄悄藏起一个黑匣子,锁进了柜子里。

在继母的斥责打骂中,屠阳长到了12岁。

那一天,继母穿得整整齐齐,给他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屠阳馋极了,对着一桌子肉大口吞食。

继母在旁边抽烟,说他年满12岁了,今天是他的生日。

屠阳停止咀嚼,不解地看着继母。

继母掐灭烟,说她知道屠阳恨她。

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她养了屠阳五年,已仁至义尽。

以后,她要自己过日子。

随后继母又拿出一张存折,说里面是一万两千元,是她这几年挨尽万人骂攒下的。

她算过,省着用,够他用到18岁。

囤里有两年的粮食,她已经和张婶说好,如果张婶能养屠阳,屠阳每个月给她100块钱生活费,30斤粮。

存折,她办了定期支取,每个月他只能领150元。

说完,继母站起身,一瘸一拐地走到门口。

屠阳张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他第一次发现,继母的肚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鼓了起来。

走路时,她得扶着墙。

继母什么时候怀孕了?屠阳一激灵。

继母离开家,屠阳先是觉得空空的,接着几乎把家闹翻了天。

他太高兴了,从此没有人再管他,一切全凭自己做主。

可是,三天后,一个外地人赶着马车进了村子,直接来到屠阳家,把他拉上车。

半路遇到来找屠阳的张婶,她也跟着跳上了车。

车进了山沟沟,屠阳看到一口薄棺。

掀开棺材盖,他大吃一惊,里面躺着的竟是继母!她双手平放在胸口,胸前是那个黑匣子。

车夫说他每天经过这儿,昨天这女人塞给他一百块钱,要他今天经过时把她埋了。

他以为遇到了疯子,压根儿没理会。

想不到今天经过这儿,还真有口棺材!她竟然已经死了。

他反复向人打听,才打听到屠阳。

继母看上去神色平静。

屠阳打开黑匣子,里面是一个锡纸包,纸包里是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有股淡淡的香味儿。

马车夫凑近一看,说是自制的大烟膏子。

这女人,一定是吞大烟膏死的。

肚子这么鼓,八成是得了什么病。

张婶忽然放声哭起来,她对屠阳说:“你后妈也是个苦命人啊!你爹黑灯瞎火驮她去县城,因为她肚子疼得厉害。

一检查,竟是肝癌!回来的路上,你爹心神不定,车开得飞快,就出了事。

这肝癌能疼死人啊,你后妈先是吃止痛片,后来喝烈酒,再后来就吃这大烟膏。

向别人要介绍费,也是没办法的事。

没有你,她早就一死了之了!你家种的花,就是大烟,怕被人知道,她特意垒起墙,她舍不得花钱看病,疼得厉害就吃大烟花、熬大烟膏,”张婶已泣不成声,“你后妈其实是个好心人呢!为我的傻儿子介绍工作,我给了她五百,她又如数退给我,说那是要做给别人看的。

前两天我去看她,她说疼得好几夜睡不着了,吃的烟膏子越来越多,看来没几天活了。

想不到她走了这条路!”
屠阳如遭五雷轰顶。

继母得了癌症,硬是挺了五年?她这鼓起的肚子,是癌?临走前,她将院子里的花连根烧了,一片叶都不留,原来竟是大烟!
“扑通”一声,屠阳跪在了继母的棺材前。

他狠狠地给了自己两记耳光,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选自《百家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