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善待他人的故事
名人利他的经典事例

名人利他的经典事例1:王羲之助人卖扇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天下闻名,但是他轻易不肯给人写字。
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篮竹扇在集市旁叫卖,却没有什么人去买。
他看到后心里很感同情,于是就帮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上字。
人们知道后纷纷围拢来抢着购买,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
等着买米下锅的老婆婆非常高兴,十分感谢乐于助人的.大书法家。
2:严植之救人急难南朝梁天监年间,有位五经博士叫严植之,学识渊博,品格高尚。
有一天,他在江边偶然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
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
严植之于是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
一年之后,姓黄的病人康复了,为了感谢严植之,他双膝跪地,恳切地表示,愿留在严植之府中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大恩。
严植之谢绝了,并取出钱和干粮,让他回自己的家乡。
3:李士谦乐善好施北朝魏齐时,有位叫李士谦的人,家庭非常富有,但人崇尚节俭,为人慷慨,常周济老百姓。
有一年春荒,许多人家都断了粮,李士谦就拿出一万石粮食给乡里的缺粮户。
到了秋天又遇年成不好,庄稼欠收。
借了粮的人都要求延期偿还。
李士谦说:“我借粮给你们是为了帮大家度荒,不是为求利。
既然年成不好,借的粮就不用还了。
”于是他请来一些欠粮的人吃饭,在吃饭时当着大家的面烧毁了全部借据。
第二年粮食丰收了,许多人挑粮来还,李士谦坚决不收,还粮的人只好又挑了回去。
李士谦乐善好施30年,在隋文帝开皇八年去世。
他所在的赵州一带有1万多人为他送葬,哭声动地。
4:辛公义改变陋习隋朝人辛公义曾任岷州(今甘肃岷县)刺史。
当地的老百姓有一种陋习,凡是家里有人生了病,大家都害怕染上,谁都不肯照料病人往往得不到照顾和治疗而病情加重,很快死去。
辛公义到任后了解到这相情况,就下令将病人抬到衙门里来,自己和数百位病人住在一起,亲自安排给他们看病服药的事情。
经过细心照料,这些病人都恢复了健康。
助人为乐古人经典事迹

助人为乐古人经典事迹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助人为乐的精神一直是人们崇尚的美德。
以下是一些助人为乐的古人经典事迹:
1. 王羲之助人卖扇: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传说中,有一位老婆婆在集市上卖扇子,但因为扇子质量不高,一直卖不出去。
王羲之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主动帮助老婆婆在扇子上题字。
这些扇子被人们争相抢购,很快就销售一空。
老婆婆感激不尽,王羲之却说:“帮助别人是应该的。
”
2. 季布一诺千金:季布是秦汉时期的人,他非常注重诚信和助人。
他曾经在困难时期得到一位老人的帮助,老人送给他一头牛。
季布承诺将来一定会报答老人的恩情。
多年后,季布果然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果然兑现了当年的承诺,帮助更多的人。
3. 韩信报恩漂母: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他小时候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
有一次,一位漂母看到他的困境,就主动给他食物。
韩信非常感激,表示将来一定会报答漂母的恩情。
后来,韩信被封为大将军,他回到家乡后找到了漂母,送给她一千两黄金作为报答。
这些古人的事迹表明,助人为乐是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品质。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通过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关爱社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名人善待他人的故事

名人善待他人的故事①王安石和苏东坡二人,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了矛盾。
后来有嫉恨苏东坡的人抓住他写诗讥讽朝廷和新法的事向宋神宗奏了他一本,宋神宗十分震怒,投入御史台大狱。
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苏东坡凶多吉少,难免一死的时候,退隐山林的王安石听到了这个消息,他非但没有记恨,还给写信对皇帝说,哪有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反而为些小文字惹的麻烦去杀那有学问才华的士子的道理呢?神宗看了王安石的信,思之再三,觉得很有道理,便下旨将苏东坡放了,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去做小官。
因为这信,才使得苏东坡保住了性命。
从此,“王安石一言救东坡”的事,便成为历史上“文人相亲”的一段美谈。
②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
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
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
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
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
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③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④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
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
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
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
关于善良的经典名人故事

关于善良的经典名人故事(精选20篇)关于和善的经典名人故事1“乞丐”存钱行善80岁那年,他当起了乞丐,常常徘徊在纽约的曼哈顿街头行乞。
只见他衣衫褴褛、胡子拉碴,头戴一项上面写有“山姆大叔是个大恶霸”的鸭舌帽,帽子边缘露出的白发乱蓬蓬的。
他的身体很瘦弱,好像弱不禁风。
加之浑身脏兮兮的他来回游荡,一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样子,活脱脱一个专业乞丐。
他乞讨的方式很独特,只向过往的司机讨要零钱,讨完之后会免费送给司机一份自己买来的报纸。
每次讨要,他都是笑眯眯的,看法特别温柔,还时常与司机开玩笑,完后从不忘幽默地与“施舍”给他零钱的司机说再见,颇有喜剧色调。
司机见他慈爱、和善、风趣,还不乏幽默感,也都会慷慨解囊,从不让他空手而归。
虽然讨到的都是硬币,但一天下来收入还是很可观,一般每天都能讨到101美元左右,运气好的时候能讨到250美元。
白天讨到的钱,他利用晚上的时间整理出来,一摞一摞、一包一包地包装好,然后存放起来。
现在,他已经97岁了,17年来,他从没间断乞丐生涯,讨到了不少钱。
然而,他没有花掉一分讨来的钱。
每当积攒到肯定的数额,他就捐献给一个为古巴儿童购买医疗用品的慈善机构。
17年来,他把辛辛苦苦讨到的全部的钱都捐给了这个慈善机构。
其实,他并不缺钱,他的居所是350万美元的豪宅。
他也并不是乞丐,他之所以17年如一日装扮成乞丐沿街行乞,完全是为了慈善。
迄今,虽然已经97岁高龄,但他的演艺事业并没有停止,同时,他的“乞丐”生涯也没有停止。
他说:“我只是想帮助他人。
”他的名字叫欧文·科里,是美国闻名的喜剧演员,被人称为“老戏骨”,还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具权威的人”。
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最闻名的“乞丐”。
关于和善的经典名人故事2濮存昕,他从小在表演方面很有天赋。
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为了培育他,让他师从人民艺术剧院的叶子老师,学习话剧。
然而,此时他已感到身体的严峻不适,为了不中断求学之路,父亲给他送来许多药,并叮嘱他,每当身体难受的时候,就吃药。
古今名人积德行善的事迹四篇大全

古今名人积德行善的事迹四篇大全行是行为,善是无私,行为的无私就是行善,积德是行善的必然结果出自《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以下是为您推荐。
古今名人积德行善的事迹1——苏东波《德育古监》苏东坡(乐善好施,乃获吉地)苏洵、苏轼和苏辙是宋朝文坛的三位巨匠。
相传他们文章会那麽出名,跟苏轼(东坡居士)曾祖母坟墓的风水有关。
苏东坡的祖父端正道人,乐善好施。
曾经有一位异人,接受他许多恩惠。
那位异人因此告诉端正道人说:「你对我这麽好,我无法报答,我有两个穴地,一个会致富,一个会尊贵,希望你选择一个穴!」端正道人回答:「我希望子孙读书,而不愿他们有钱!」於是,那位异人便邀他去眉山,指示穴地后,叫他拿著一盏灯,在穴地上点燃,虽然有风,灯火仍不会熄灭。
端正道人便把自己母亲的遗体下葬在那块地。
端正道人生了苏洵,苏洵又生了苏轼和苏辙,文章名震天下。
苏洵遇到大家饥荒或收成欠佳时,便卖田地来救济乡里的灾民。
等到稻谷成熟,别人要偿还时,他却坚辞不接受。
甚至,家产弄光了好几次,仍然毫不后悔。
他的儿子苏轼和苏辙,后来却成为一名儒。
古今名人积德行善的事迹2——范仲淹常存善念,地灵人杰喜马拉雅山附近的村落里有一座寺院,自从建寺以来,人们在寺里只许谈论生命、慈悲、安详、和谐、真理等语言。
日子久了,这座寺院便酝酿了一股很强的念波,许多病人走进这座寺院,疾病便告痊愈。
由此可见:心念对於风水和环境的影响。
《生命的旋风》范仲淹的人生理论范仲淹,字希文。
他小时候,父亲就过世,家境非常贫穷。
每天吃一小块粥,勤奋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
他时常以「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自己。
有一天,他问一位算命先生:「我将来可以当宰相吗?」算命先生回答:「不行!」范仲淹再问:「我能不能成为名医?」算命先生惊讶地说:「你刚才理想那麽高,为什麽一下子降低这麽多呢?」范仲淹回答:「只有宰相和名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称赞他说:「你有这种仁心,真是当宰相人才!」后来,范仲淹考上进士,做了「秘阁校理」。
关爱他人的事迹

关爱他人的事迹有很多关爱他人的事迹,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1. 佛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是19世纪著名的护士和社会改革家。
她关心病人的福祉,改善了英国军队和医院的卫生条件,帮助减少了传染病的传播。
她的工作对护理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贝奥武夫(Beowulf)是一位民间英雄,在古代北欧传说故事中出现。
他勇敢地保护村庄免受怪物袭击,并为村民们提供安全和保护。
他的事迹展现出他对他人的无私关爱和勇敢精神。
3.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关心他人的智慧和道德发展。
他通过对话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发现真理和正确的价值观。
他的关爱他人的事迹体现在他不断努力帮助他人成长和改善生活。
4. 肯尼亚环球旅行家拜尔盖·塞蒂(Bærge Ousland)曾经帮助一个男孩冰川逃难,该男孩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父亲。
拜尔盖发现男孩无家可归,于是决心带他一起完成一次危险的冰川横穿旅行。
他为男孩提供了食物和住所,并且教会了他生存的技能。
5. 美国慈善家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通过他们的慈善基金会关心他人。
他们投资大量资金来改善全球卫生、教育和减贫等领域。
他们的工作帮助数百万人改善了生活,并且推动了全球公共卫生和教育的发展。
以上这些例子只是关爱他人的事迹的冰山一角。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有无数个体,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著名人士,都在不同的方式中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
这些事迹的背后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提供帮助和关爱他人。
关于善良的名人事例

关于善良的名人事例善良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善良的人不仅对他人充满同情和关爱,而且他们努力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帮助他人并传播爱与善意。
以下是一些善良的名人事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力展现了善良的力量。
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而且他的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也深受人们敬仰。
爱因斯坦热衷于促进和平、消除战争,并长期致力于促进人权和社会公正。
他倡导的善良理念引领了世界上许多人。
2.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19世纪美国的一位哲学家和作家,他以其关于个人责任和亲近自然的思想而闻名。
爱默生提倡人们将善意和公正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的善良和道德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读者,激励他们改善自身并为社区做贡献。
3.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奥普拉·温弗瑞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美国电视主持人、制片人和慈善家。
她在媒体行业的成功背后,能够透过自己的节目给予他人希望和启发,鼓励人们积极面对困境。
温弗瑞致力于慈善事业,捐助大量资金用于教育、健康和其他社会服务项目。
她的善良行为不仅在美国,还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杨振宁(Chen-Ning Yang)杨振宁是一位华裔美国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同发现了两个重要的自然定律,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在科学界的影响力很大,他致力于推动科学的发展,但并不局限于此。
他思考并倡导哲学、道德和伦理问题,关心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事务。
杨振宁是一位充满善良和正直品质的名人。
5.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马丁·路德·金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以非暴力行动和对种族平等的追求而闻名。
关爱他人的事例名人

关爱他人的事例名人关爱他人的事例名人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那么都有哪些关于关爱他人的名人故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爱他人的事例名人篇一:哈默在19世纪中叶的一个冬季里,有一个少年流浪到了美国南加州的沃尔森小镇,在那里,善良的杰克逊镇长收留了这个少年。
冬季的小镇雨雪交加,镇长杰克逊家花圃旁的那条小道变得泥泞不堪,行人纷纷改道穿花圃而过,弄得里面一片狼藉。
看到这些,被镇长收留下的少年心里很不忍,因此他便冒着雨雪看护花圃,让行人仍从那条泥泞的小路上走过。
此时,镇长挑来了一担炉渣,将那条小路铺好了,于是行人就不再从花圃中穿行了。
镇长对少年说:“关照别人不就是关照自己么!”“关爱别人不就是善待自己么!”这虽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让少年的心灵受到很大震撼和启迪。
他就此悟出:关照别人虽然也需要付出,但同样能得到收获。
镇长的一句话,成为这个少年终生享用不尽的巨大财富,他后来成了石油大王,他就是哈默。
关爱他人的事例名人二:丛飞的爱心故事丛飞(1969.10.29~2006.04.20)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
1994年起,他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贫困孩子,受他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累计捐助款300万元。
丛飞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已经小有名气,每场演出的出场费能够达到一万到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几万元,资助孩子们的学费。
但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就越来越少,给孩子交学费时资金也紧张起来,当时为了及时给一百多个孩子交上学费,丛飞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在开学前如期给孩子们送去。
他们就这样无私地奉献,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得快乐,他们牺牲得太多,但他们无怨无悔。
这就是高正荣和丛飞,两名普通的`深圳五星级义工,他们不求回报地奉献出了自己的爱……关爱他人的事例名人篇三:宋江看瓜的故事北宋农民起义领袖宋江,小时候就深深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善待他人的故事
①王安石和苏东坡二人,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了矛盾。
后来有嫉恨苏东坡的人抓住他写诗讥讽朝廷和新法的事向宋神宗奏了他一本,宋神宗十分震怒,投入御史台大狱。
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苏东坡凶多吉少,难免一死的时候,退隐山林的王安石听到了这个消息,他非但没有记恨,还给写信对皇帝说,哪有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反而为些小文字惹的麻烦去杀那有学问才华的士子的道理呢?
神宗看了王安石的信,思之再三,觉得很有道理,便下旨将苏东坡放了,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去做小官。
因为这信,才使得苏东坡保住了性命。
从此,“王安石一言救东坡”的事,便成为历史上“文人相亲”的一段美谈。
②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
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
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
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
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
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③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④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
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
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
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
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⑤我国足球名将容志行,在18年的足球生涯中,参加过许多次国内外大赛,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体育风格。
1981年,在与新西兰队的一场比赛中,他的左踝关节被对方球员踢开一个长6厘米的口子。
他被抬到医院治疗,缝了10针。
一个月后,在与科威特队比赛中,他两次被对方踢倒,造成伤口破裂。
事后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发火,不报复对方呢?”容志行说:“对方已经受到裁判的制裁.观众的谴责和同伴的批评。
他思想上也会有所触动,这样利于他改正。
你若以错对错,报复对方,反而会助长粗野行为。
”容志行以自己宽容厚道.体谅他人.得理让人的品德和高尚的体育风格,赢得了广大球迷的爱戴.同行的赞赏以及议论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