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部编初中语文ppt课件2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PPT课件

整体感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恰逢白露时节,更怀念家中的亲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虽有弟弟,但都离散各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何况天下依旧战乱不太平。
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
yún
温庭筠
duó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hú
zhǐ
yì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fú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 ②叶 落 山 路 , 枳 ③花 明 驿 墙 。 因 思 杜 陵 ④梦 , 凫 ⑤雁 满 回 塘 ⑥ 。
整体感知
月夜忆舍弟①
shù
【 唐 】 杜 甫 shè
戍 鼓 ②断 人 行 ③, 边 秋 一 雁 声 。
露 从 今 夜 白 ④, 月 是 故 乡 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 书 长 不 达 , 况 乃 ⑤未 休 兵 。
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③断人行:指 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⑤况乃:何况,况且。
称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杜甫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 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 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 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有 《杜工部集》传世。
知识备查
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共42张ppt)PPT课件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 独。
总 结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 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纵观今昔,叠印时空,重在 思昔。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 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 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 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部编本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浣溪沙》
晏殊
晏殊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宁临 川人(今江西杭州)。景德初年,报刚十四 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 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 故西溪又称“晏溪”。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 (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 他的名作《浣溪沙》。
参考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 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 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 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 湖岸在飞翔。 这首词是《采桑子》共十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 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 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 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 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 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 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 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1.上阕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景的?描绘了一 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 美丽的西湖春景,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表达了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 2.说说作者在下阕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 特点?请结合诗句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课外古诗词诵读》部编初中语文优秀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中东地跨三洲,联系五海,沟通两 洋,自 古以来 是东西 方交通 枢纽, 战略位 置极为 重要。
•
4.北面是土耳其,越过土耳其进入了 独联体 外高加 索的国 家,西 边是叙 利亚和 约旦, 稍微过 去一点 就到了 巴勒斯 坦和以 色列。
•
5.阿拉伯人发现印度数字的优点,于 是就在 帝国内 推广应 用。以 后,阿 拉伯人 通过西 班牙人 把这种 印度数 字传入 欧洲, 并传播 到世界 各地, 这就是 我们所 使用的 阿拉伯 数字。
注:厌,满足。紫氛,紫霞。仪,仪容。
研习二
诗人究竟想告诉从弟什么呢?
诗人借青松的伟岸苍劲、傲然挺拔的外 形和它正直凛然的精神气质,表达自己的人 生态度,并以此来勉励堂弟:做人要像松柏 一样保持坚贞本色。
研习三
你还接触过哪些咏物诗,它们都 有什么共同点吗?
咏松
拓展延伸
【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预习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圈画生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2、圈出文中最能概括表达特点的词语。 3、请分别用以下话题,说说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歌 具体内容,注意词语的使用)
话题一:题目和诗歌内容不吻合 话题二:诗人笔下松柏的“本性” 话题三:诗歌的语言风格 友情提醒:关键词+结合事例说明理由 4、诗人究竟想告诉什么呢?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资料链接
建安时期文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诗人,为中 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在那个战火频繁, 动乱不断的年代中,形成了以“梗概而多气” (慷慨多气,语言质朴)而著称的“建安风 骨”,而在建安七子中,其诗又以气盛见称的 则是刘桢。
资料链接
刘桢是一位很有骨气并有正气的文士。据 《典论》记载:一次曹丕宴请文学,席间命 夫人甄氏(甄氏原为袁绍子袁熙妻,貌美。 官渡之战后被俘,曹丕占为其有)出拜, “座中众人皆伏”,唯独刘桢“平视”,不 肯折节。曹操恨他“不敬”,差点砍了他的 脑袋,以这样的气骨作诗,其诗自能“挺挺 自持”,“高风跨俗”。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优质课件

官船:官府的船。这里 指扰民的宦官船只。
仗:倚仗,凭借。 声价:名誉身价。
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 民怕。哪里去辨甚么
共:和。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 真共假?眼见的吹翻 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 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财尽。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
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喇叭唢呐呜呜哇哇,曲子短小,声音响 亮。官府的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高名 誉身价。
课外古诗词诵读2
南安军
文天祥
作者名片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
自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末抗元名臣, 民族英雄,官至右丞相。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他的诗词反映 了其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 激昂,苍凉悲壮。
古今对译 南安军
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收复大宋江山的信念 和对元人的蔑视。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 在”名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的化鹤歌中“城郭犹是 人民非”句意,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 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 之义的心愿。表明自己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 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
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军人听了军人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还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也飞光了!
主旨概括 本曲表面上吟咏喇叭和唢呐,实则
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大摆 威风、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背诵、默写全诗。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完整版PPT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马上/相逢/无/纸笔,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又感情真挚。
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这首诗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
代凭表君作 /传品语有/报《/平白安雪这。歌送两武判句官归是京》写《逢遇入京到使》入等。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 马《上逢/入相京逢使有/无》/纸这纸笔首,诗笔作于的天宝情八载形(74,9)诗完人赴全安西是途中马。 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 分传神。 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欲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满因面为龙 岑钟参两是故袖第淋一人漓次,到带西域封涕,泪他平依告然别安不了干在家。长安信的妻回子,去踏上,漫漫可征途偏。 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
指马长上安 /相和逢作了/无者/纸在,笔长,安只的家好园。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双袖/龙钟/泪/不干。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 回家报个平安。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
岑参(约715—770),唐代著名边塞 本诗表现了诗人远涉边疆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什么?
《逢入京使》这首诗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 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 路途遥远迷漫;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 回家报个平安。
泪流纵横的样子。
故园/东望/路/漫漫,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马上/相逢/无/纸笔,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又感情真挚。
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这首诗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
代凭表君作 /传品语有/报《/平白安雪这。歌送两武判句官归是京》写《逢遇入京到使》入等。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 马《上逢/入相京逢使有/无》/纸这纸笔首,诗笔作于的天宝情八载形(74,9)诗完人赴全安西是途中马。 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 分传神。 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欲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满因面为龙 岑钟参两是故袖第淋一人漓次,到带西域封涕,泪他平依告然别安不了干在家。长安信的妻回子,去踏上,漫漫可征途偏。 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
指马长上安 /相和逢作了/无者/纸在,笔长,安只的家好园。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双袖/龙钟/泪/不干。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 回家报个平安。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
岑参(约715—770),唐代著名边塞 本诗表现了诗人远涉边疆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什么?
《逢入京使》这首诗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 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 路途遥远迷漫;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 回家报个平安。
泪流纵横的样子。
故园/东望/路/漫漫,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公开课PPT课件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 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 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更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原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 了这首诗。
词语解释
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莫言:不要觉得。 ③赚得:骗得。 ④错喜欢:空喜欢。 ⑤拦:阻拦。
参考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 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 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志国安民的道理和方法, 却问无关轻重的鬼神之事。
诗歌赏析
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 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 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 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 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 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 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 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 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 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 怜贾生实亦自悯。
诗歌赏析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闲敲”棋子,静 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 ,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 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 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 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 ”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 ,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 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写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 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 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 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 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 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 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 》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 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和 深切忧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PPT精品课件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 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 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 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 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小园香径独徘徊。
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 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 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 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 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 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 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 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 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 出名的原因。
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 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西风把自己 的泪吹到扬州。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 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 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 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 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浣溪沙
【晏殊】(991年—1055年),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 名文学家、政治家。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 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天边西下的夕 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这首词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 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 抑郁的心情。下片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 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 方法,请托“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定风波
苏轼
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
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
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过了一会儿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赶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拿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 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 〔我〕就作了这首词。
精读细研
说一说:根据你的理解,古诗词中的 “序〞 有什么作用?
写作特色
1.巧用比照。 将昔日洛中旧游的欢景和二十多年后再来已沦丧旧地的
心境进展比照,抒发北宋亡国后的深沉感慨。
2.以清新之语,写怅惘之情。 在追昔抚今中,抒发落寞孤寂的情怀,将个人愁苦融入
历史长河。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 为吕叔潜赋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 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 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 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 以豪 放为主。热情洋溢,大方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 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蓑衣,用棕等制成的雨披
译文: 不要害怕听到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为什么不高声吟咏长啸,沉着而行呢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呢?披 上一件蓑衣就可以在江湖风雨中度过一生。
精读细研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 听〞二字点明外物缺乏萦怀之意。
精读细研
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 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渔歌在夜半响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读
诗读 词诗 文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读
诗读 词诗 文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8.我们要善于通过题目整体把握诗歌 内容, 并通过 对诗中 意象及 其特征 的分析 ,知人 论世, 以及诗 中表达 诗人情 感倾向 的语句 来深入 理解诗 歌内容 ,领会 诗人情 感,把 握诗歌 主题
•
9.诗的最后两句使用拟人的手法,把 作者对 朋友的 同情和 思念寄 托给明 月,希 望自己 能追随 友人到 贬谪的 偏远之 地,慰 藉朋友 的孤独 ,表达 了对友 人牵挂 之情。
诗意人生
——《赠从弟(其二)》《·咏梅》
读
诗读 词诗 文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读
诗读 词诗 文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3.中东地跨三洲,联系五海,沟通两 洋,自 古以来 是东西 方交通 枢纽, 战略位 置极为 重要。
•
4.北面是土耳其,越过土耳其进入了 独联体 外高加 索的国 家,西 边是叙 利亚和 约旦, 稍微过 去一点 就到了 巴勒斯 坦和以 色列。
•
5.阿拉伯人发现印度数字的优点,于 是就在 帝国内 推广应 用。以 后,阿 拉伯人 通过西 班牙人 把这种 印度数 字传入 欧洲, 并传播 到世界 各地, 这就是 我们所 使用的 阿拉伯 数字。
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
罪服劳役,后又免罪贬为小吏。这
首《赠从弟》既是对堂弟的勉励,
也是诗人自勉之作。
知
作 者
陆游,南宋爱国词人。早年参加考试 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步入仕途后,
屡遭小人排挤,仕途几起几落 。他一生
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
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
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 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 《竹石》
—— ·
年 年 芳 信 宋负 红 苏梅 东 坡
—— ·
好 竹 千 竿 翠 宋
陆 游
诗
生
活
小游戏—— “舌尖上的诗词”
看图猜诗句 (诗句与图片意境相近即可)
—— ·
弹独 琴坐 复幽 长篁 啸里 唐
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
咏怀之作。
托物言志类咏物诗特点归纳
1、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 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 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积 诗
托物言志类咏物诗句知多少
句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
到雪化时。
——现代·陈毅《青松》
2、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 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代·王冕《墨梅》
•
6.在神秘外星文明的指引下,主人公 发现了 关于宇 宙生命 的巨大 秘密。 业内人 士认为 ,该片 为盲人 开启了 科幻之 门,打 破了传 统电影 必须依 赖视觉 效果的 限制, 让盲人 也能感 受到科 幻的魅 力所在 。
•
7.写景抒情诗中常见的情感有对自然 美景、 田园风 光的喜 爱和留 恋,对 祖国大 好河山 的赞美 和热爱 ,漂泊 在外的 羁旅之 苦和思 乡之情 ,对闲 适隐逸 生活的 向往和 追求, 依依惜 别之情 ,爱国 忧国之 思。等 等。
赏 诗 词
这是一棵(株) 花),请看诗(词)中的
的松树(梅 。
赏 诗 词
两首诗词中,松和梅处于怎样的生长环 境?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松和梅的状态 品性如何?
赏 诗 词
赏 诗 词
知 作知作
者者
刘桢,东汉末诗人,生逢乱世,
遭遇坎坷。他才华横溢,秉性刚直
倔强,从不屈从权贵。建安年间,
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后因在
王 维
—— ·
孤两 帆岸 一青 片山 日相 唐边对 来出 李 白
—— ·
一春 枝色 红满 杏园 宋出关 墙不 叶来住 绍 翁
—— ·
忙儿 趁童 东散 风学 放归 清纸来 鸢早 高 鼎
—— ·
举 杯 邀 明 唐月
李 白
—— ·
牧借 童问 遥酒 指家 唐杏何 花处 杜村有 牧
辛 老 师寄语
在诗歌中感悟人生哲理, 在生活中品味诗意人生。
谢谢大家,再见! 祝福大家拥有诗意 人生!
•
1.每个词并没有列出全部用法及词义 ,只列 出了初 中阶段 出现并 常用的 用法及 词义。
•
2.对于一些比较模糊、晦涩的例子, 不必钻 牛角尖 ,中考 考察的 都是用 法及意 义十分 鲜明、 确定的 例子。3. 对于课 文中的 一些特 殊的用 法要牢 记例句 ,做到 一出现 就能明 确辨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