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地灾评估报告

..........................................................1.1 任务由来 (4)1.2 评估工作依据 (4)1.3 主要任务和要求 (5)...................................................2.1 工程概况 (6)2.2 以往工作程度 (7)2.3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8)2.4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10)..................................................3.1 地理位置及交通 (14)3.2 气象、水文 (14)3.3 地形地貌 (15)3.4 地层岩性 (16)3.5 地质构造与地震 (16)3.6 工程地质条件 (17)3.7 水文地质条件 (18)3.8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9).................................4.1 地质灾害危(wei)险性评估标准 (19)4.2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 (20)4.3 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现状评估小结 (21).................................5.1 工程建设引起或者加剧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的预测评估 (22)5.2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的预测评估 (22)5.3 地质灾害危(wei)险性预测评估小结 (23)6.1 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指标的确定 (24)6.2 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5)6.3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26)6.4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27)....................................................7.1 结论 (28)7.2 建议 (29)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wei)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1:500)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wei)险性评估剖面图 1-1’、 2-2’(1:300)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区域地质构造图(1:200000)4.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5.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6.XXX 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关于汇金支道以西、工业水厂项目以北地块规划设计条件X X X 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拟在 X XX X 科技园区新建生产车间及配套办公楼、库房、职工宿舍等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多种类型。
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则是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估,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害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意义。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科学评估,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单位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为灾害防治和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
2. 定性评估是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环境、地质构造、地表覆盖等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估,采用专家经验和判断进行评估。
3. 定量评估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科学的评估结果。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评估和危害程度评估两个方面。
2. 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包括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规模和范围等方面。
3. 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应用。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工程建设等方面,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危害。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还可以应用于灾害预警、应急救援等方面,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
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发展趋势。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公司二○一○年十二月报告名称:*******************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委托单位:##############****承担单位:****公司编写:项目负责:审核:总工程师:大队长:提交单位:提交时间:资质等级:证书****公司 XX年12月******************************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内审专家组人员名单评审职务姓名职称签名组长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成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公司1目录1 前言 1 任务由来 1 评估的依据 1 目的任务2 评估目的 2 评估的主要任务 2 2 评估工作概述3 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3 以往工作程度 3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4 评估方法 4 完成工作量5 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 7 评估范围的确定 7 评估级别的确定 7 3 地质环境条件 9 交通位置、气象、水文 9 交通位置 9 气象 9 、水文 10 地质环境条件 11地形地貌 11 地层岩性 11 地质构造与地震 11 水文地质条件 14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15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15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6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6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6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6 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6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7 小结18 5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建议 18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18 评估原则 18 评估方法 19 分区评估 19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0 评价原则与方法 20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0 防治措施建议 20防治原则 20 防治措施建议 21 6 结论及建议 21 结论 21 建议 22附图: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 1张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剖面图 3张****************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 前言任务由来##############改扩建,将占用附近村民房屋为满足房屋被占用村民住宿等问题,***拟在##############&&&&&根据国土资发《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69号、川国土资发[]号文件《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及国土资发《国土资源部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号文的要求,为有效预防和避免地质灾害带来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受##############****的委托,****公司对*******************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的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公司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通知》;目的任务评估目的我公司受##############****的委托,承担*******************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对拟建项目用地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现有地质灾害分析,做出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遭受、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达到有效保护建设项目的安全运行,从源头上减轻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估的主要任务本次评估的具体任务为:在充分搜集利用区内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查明区内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规模,并对区内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对工程建设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场址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并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针对拟建工程可能遭受、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和进一步工作建议2*****公司****************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 评估工作概述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建设用地地块位于&&&&&&&&&&&&&&,地理位置为东经***********,北纬***************拟征地面积,用地性质为集体用地以往工作程度评估区前人已作过区域性地质测量、水文地质普查、环境地质调查、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多项地质工作在本评估主要参考资料有:由石油地质调查部门完成的《石油普查及构造细则报告》,主要反映了区内地层时代、岩性、构造等内容由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调队完成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主要反映了区内的地层时代、岩性、构造等内容由解放军部队、南江水文队、成都水文队共同完成的《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主要反映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地下水补、迳、排特征等内容由省地质环境总站于XX年完成的《南充市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主要反映了区内的工程、水文和环境地质条件,并初步查明了区内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危害特征由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队于XX年完成的《四川省南充市红层集镇供水及农户分散供水区划报告》,查明了区内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危害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公司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由四川省地调院于XX年完成的《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西充县等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报告》,查明了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地下水补、迳、排特征等内容由四川省地质局于XX年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H—48—南充幅由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于XX年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H—48—南充幅上述前人所做的地质工作以区域性基础地质研究为主,全面地反映了区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时代与层序、地质构造与岩性组合、地下水类型与富水性及其补给、迳流和排泄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方面的内容,以及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等,其成果资料可以参考利用,作为本次工作的区域性基础资料且对本次工作有导向作用但由于上述工作所处的小区域和目的任务不同,上述灾害地质工作均未对拟建工程场地区域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方面的评估工作,因此开展本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评估方法本次对评估工作遵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作,具体工作流程见图2-2(1)充分搜集、利用区内已有资料,通过现场踏勘,初步确定地质灾害评估区范围和级别;(2)在调查区内开展详细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4*****公司****************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3)对上述成果综合整理、系统分析研究后,进行拟建工程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做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4)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完成工作量(1) 搜集已有的地形测绘资料、区域地质测绘、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成果、南充市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规划报告等共计11份野外调查:工程地质测绘面积,调查路线,地质剖面m/3条,拍摄照片34张成果整理:编制成果报告一份,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评估区剖面图及相关图件共计4张本次工作于XX年x月x日开始于XX年x月x日止,严格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开展工作(具体见图2-2),工作方法得当,参与该项工作的人员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5人,人员配备较合理,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完成的工作量满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需要表2-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项目资料搜集工程地质测绘调查路线地质剖面拍摄数码照片报告相关图件*****公司单位套 km2 Km m/条张份张工作量 11 /3 34 1 45****************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接受评估委托建设和规划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防治措施结论与建议提交评估报告图2-2 评估工作程序图*****公司6****************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评估范围的确定评估范围主要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委托书,结合区域环境地质条件,评估调查范围在施工区范围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主要详细调查滑坡、崩塌等斜坡变形灾害根据国土资发[]69号文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及工程建设自身特点确定评估范围为:评估范围边界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扩50~m范围,评估面积约:评估级别的确定建设项目重要性该项目为*******************建设用地工程建设项目,评估区属居民安置点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该工程属较重要建设项目表2-2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项目类型项目类别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以重要建设项目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新建村庄、三级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较重要建设项目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一般建设项目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估区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评估区地貌属于山前冲沟地貌,地形与地貌类型简单,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地*****公司7****************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表水与地下水对岩体影响小,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综合评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表2-3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复杂1·地质灾害发育强烈2·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3·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中等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2·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3·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简单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3·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良好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差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注:每类5项条件中,有一条符合复杂条件者即划为复杂类型评估级别的确定根据国土资发[]69号文件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该工程属较重要建设项目,最后综合确定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属三级评估表2-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复杂程度评估分级项目重要性重要建设项目较重要建设项目一般建设项目一级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三级三级复杂中等简单*****公司8****************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3 地质环境条件交通位置、气象、水文交通位置评估区位于&&&&&&&&,距*******区城区约5公里,直线距离约3公里评估区紧邻成南高速与南广高速交界处,有一条国道道与城区相连,交通运输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评估区图交通位置图气象评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节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日光少、风速小、云量大、温差大、降雨量较多、气温日变化小,介于盆地西部春夏常旱区与东部伏旱区之间受大气环流的控制,降雨分配季节不均,降雨高峰集中在六、七、八月这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降雨量的%,其中以七*****公司9****************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月份最高,月降雨量一般在 mm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枯水期1~3月份降雨量在时空上分布不均,有从西北向东南增加趋势见图相对湿度%,多年平均气温123456789101112图各月降雨量分布图南充地区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为—/s,最大风速/s,极大风速为/s,多年年平均风压力为pa,最大风压力为pa 、水文南充市境内河流属嘉陵江水系,全市境内有大小河流26条,其中流域面积在 km2以上的有8条境内嘉陵江、西溪河等是主要河流其特点是,源近流短,流域面积不大,河道平均比较陡,河床与两岸耕地高差大,径流随雨季变化,陡涨陡落评估区地表水主要为两个人工鱼塘和一条小溪,鱼塘位于场地西北侧,调查期间水面面积约m2,水深约~,小溪贯穿整个评估区,调查期间小溪沟深约~,水深~鱼塘和小溪水源主要为大气*****公司1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降水及补给,蓄水量随季节变化很大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南充市地形以浅丘为主,全市地势可分为北部低山区和南部丘陵区两大地貌单元地貌由北向南缓倾,海拔高度~米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浅丘带坝、中丘中谷、高丘低山类型地貌各占三分之一北部低山区大致范围是阆中市的北部、南部县的西北部、仪陇县大部分、营山县境、仪陇河以东区域和蓬安县的北部海拔一般为~米北部低山区以嘉陵江为界,江西为剑门山支脉,江东属大巴山余脉东西两部分的地貌差异较大评估区位于&&&&&&&&&&&&&&&&&&&,属浅丘区山前冲沟地貌,沟宽m~m,场地东南侧斜坡坡向约为30°,坡度约为35°,西北侧斜坡坡向约为°,坡度约为15~60°评估区地形标高在~,相对高差约,地形变化较大地层岩性评估区域内地层较为简单,除主要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外,侏罗系地层仅零星出露1、侏罗系上统遂宁组零星出露于场区沟谷两侧地形陡峻的斜坡地段,为中~厚层状紫红色泥岩,岩相稳定,厚度巨大该层与下伏沙溪庙组地层呈整合接触,2、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广布于场区,二元结构明显上部为淡黄色粉质粘土、含铁锰质及钙质11*****公司****************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核,厚米~米;下部为含泥砾卵石层,结构稍密~中密,砾卵石含量60%左右,砾径一般厘米~厘米,大者可达厘米,分选性差该层总厚米~米3、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分布于区内斜坡下部及槽谷地形中,由粉质粘土、粉土夹少许砾卵石组成,结构松散~稍密,厚米~米地质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南充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内川中浅丘区,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四川沉降带川中褶皱带,在南充及邻近地区为呈东西向的一系列短轴背、向斜构造,褶曲宽缓,轴部舒展,两翼岩层平缓,倾角1~3º,局部为5~10°,区域内挽近期构造活动微弱,无断裂构造区域地质构造见图:区内主要构造简述如下:南充背斜:从黄金乡由北西至东南,经过共兴乡、潆溪镇,由荆溪镇出境,在区内展布范围内,西段地层为遂宁组,东段为上沙溪庙组地层北翼倾角1~2°,南翼1~3° 西山向斜:从南部华风镇、新建镇穿过,为一平缓穹窿构造,轴向北西至南东向,地层为遂宁组(J3sn),倾角1~3°凤仪场向斜:位于桂花乡、灯台乡、渔溪乡一带,轴线呈向南突的弧形,长15公里地层为遂宁组,南翼倾角1~3°,北翼1°*****公司1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图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拟建场地位于西山向斜北翼南充背斜南翼,岩层倾角平缓,近于水平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有记载的最大震级为级,地震活动性弱邻近地区-XX年宣汉、达县、渠县一带有震级~级地震发生;XX年(清道光XX年),阆中发生地震(距顺庆区87公里) 震级达级,汶川“”级地震,南充市震感较强烈,但未造成大的震害区内新构造运动较弱,地层产状平缓近水平,褶皱断裂不发育,地震活动微弱区域稳定性良好,场地岩体内构造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为地质构造简单的场地综上,工作区就区域地壳稳定性来说,是处于周围微弱活动环绕中的地13*****公司****************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壳稳定区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地层产状°∠3°,近于水平,区内构造简单,未见明显的断裂构造和岩浆岩体出露(2)地震区内无大的断裂构造,新构造运动较弱,地层产状平缓近水平,褶皱断裂不发育,地震活动微弱区域稳定性良好,场地岩体内构造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为地质构造简单的场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国家标准《GB-<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1号修改单》,区内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小于,抗震设防烈度小于Ⅵ度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地表水主要为二个人工鱼塘和一条小溪,鱼塘位于场地西北侧,调查期间水面面积约m2,水深约~,小溪贯穿整个评估区,调查期间小溪沟深约~,水深~鱼塘和小溪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补给,蓄水量随季节变化很大地下水区内分布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类①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斜坡表层,无统一地下水位,枯水期基本无水,主要接收大气降水补给含水层为粉砂质粘土,土质较松散,空隙较发育,大气降水多*****公司14****************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沿空隙渗透,直接向下入渗基岩裂隙之中或在地形低洼处渗出地表,富水性弱②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岩裂隙之中,受到构造裂隙、构造部位、岩性、微地貌及降雨等因素的影响,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顺基岩裂隙运移,在地形低洼处泄出地下水以山脊为分水岭从山脊向山脚及沟谷流动,区内浅部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因此富水性较强,随深度的增加,岩体趋于完整,富水性较弱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岩土体成因和工程地质性质,评估区岩土体可分为松散土类、层状半坚硬碎屑岩岩组松散土类主要分布于评估区表层,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及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粉质粘土层,本身工程地质性质较差,遇水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特别是形成临空面以后自稳能力较差,易产生边坡失稳问题层状半坚硬碎屑岩岩组分布于评估区表层土体以下,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紫红色泥岩,泥岩在水的作用下易风化碎裂和软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评估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业耕种:评估区周围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较稠密,调查期间场地范围内为耕地,人类工程活动以农业耕种为主,总体上对原始的地质环境条件改造较小因此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为一般*****公司15****************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根据现场调查,评估区属山前冲沟地貌,地形变化较大,地质构造简单,属单斜构造,无大的断裂通过,基底稳定,在调查中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危岩、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图征地范围及地质灾害点分布图图征地范围及地质灾害点分布图图征地范围及地质灾害点分布图征地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征地范围调查显示,场地内及周边整体地质环境良好,现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原则上无危害性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故其危险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点预测调查显示,场地内及周边整体地质环境良好,现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因此工程建设中不会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故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16****************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能性小,危害性小,故其危险性小边坡开挖及平整场地预测拟建场地为山前冲沟地貌,沟宽m~m,场地东南侧斜坡坡向约为30°,坡度约为35°,西北侧斜坡坡向约为°,坡度约为15~60°,地层岩性为泥岩,岩层产状为°∠3°根据已有的规划设计资料,工程建设中会对评估区东南侧、西侧及北侧坡脚附近形成一定的开挖,最大开挖高度约为10米坡脚处土层的开挖可能形成一系列的滑塌,开挖所形成的岩质边坡整体性较好,但是泥岩的抗风化能力较弱,可能形成一系列的风化及卸荷裂隙,引起崩塌现象,威胁下方施工人员、机械及拟建物的安全建议临时开挖的土质边坡坡率采用1:~1:,岩质边坡坡率采用1:~1:,并对土质边坡采用坡脚墙等支护措施,对岩质边坡采取网喷等支护措施,对地表水及基岩裂隙水进行输排,防止由于降雨、地震等引起的滑塌现象及由于风化等引起的崩塌现象故边坡开挖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中等,故其危险性小图预计东南侧坡脚开挖边坡不良地基土预测场地内存在两个5年以上的池塘及一条小溪,池底、小溪及附近可能存在淤泥质土,其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可能发生较大的沉降,致使拟建物倾斜、拉裂,有一定的危害性,建议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消除其影响故由淤泥质土引起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害性小,故其危险性小小溪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场地内及周边整体地质环境良好,现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原则上无危*****公司17****************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害性工程建设自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故其危险性小工程开挖所形成的高陡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0米,在风化作用下可能形成崩塌、滑塌等地质灾害,威胁拟建物及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场地边坡开挖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中等,故其危险性小在工程运营期间,两个池塘池底、小溪及附近的可能存在的淤泥质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可能致使拟建物倾斜、拉裂,拟建物可能失稳故由淤泥质土引发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害性小,故其危险性小小结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现状无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5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建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是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考虑所处环境地质条件,结合拟建工程特点,综合反映所有地质灾害的致灾程度评估原则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和规模大小,确*****公司18****************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定判别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进行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评估方法本次地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以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结合区内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程度等指标,并根据预测评估确定的危险性大小,定。
某建设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某建设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评估区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对拟建工程区域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旨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预测评估;防治措施1工程概况某地区拟建项目占地约3.72亩(约2477m2),总建筑面积约3686.86m2。建筑类型有餐饮、休闲、室内温泉、会议等功能区。拟建物为3层(地下1层为设备间),高度<20m。项目建筑工程采用独立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根据拟建工程类型和建设场地地形地貌确定评估区范围。拟建工程所处为清溪河一级阶地,评估区西、南、东南至清溪河,北、北东沿用地红线适当外延10m~20m,评估区面积约0.051㎞2。由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建设项目重要性属一般建设项目,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本项目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般建设项目三级评估。2地质环境条件本区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活动;经现场调查,本区及其附近未发现地质构造形迹。工作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评估区属长江流域青弋江水系上游清溪河;评估区及周围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评估区浅表为第四系覆盖,下伏基岩为中元古界牛屋组(Pt2n)砂质板岩;评估区内出露为中元古界牛屋组(Pt2n),沟谷内出露有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为江南古陆北缘。评估区位于山间沟谷内,根据现有资料及野外调查,评估区断裂、褶皱构造不发育。评估区内岩土体可划分为岩体和土体两类。岩体为软弱—较坚硬浅变质岩岩组,为评估区内中元古界牛屋组(Pt2n)砂质板岩,新鲜岩石呈软弱—较坚硬状。土体为高压缩性人工填土、松散—稍密的砂砾石土。评估区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评估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清溪河地表水的侧向补给。评估区第四纪以来呈整体间歇性上升,但在不同时期升降的幅度不同,全新世以来上升运动仍未停止。根据现有资料及野外实地调查,评估区内没有发现第四系以来的活动性断裂。本区自有历史资料记载以来,区内及周边地区地震频率不高,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Ⅴ级以上)。近年有感地震为:2001年6月1日,震级3.2级;2009年11月26日,震级5.7级。上述2次地震均未对本区造成破坏。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地质构造条件简单,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能一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简单。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是基本查明评估区及周边已发生(或潜在)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布类型、活动规模、变形特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等,对其稳定性(发育程度)进行初步评价;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对生命财产和工程设施造成的危害程度;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稳定性)、危害程度、按灾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通过对评估区调查,未发现曾发生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本区无地裂缝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因此,评估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4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4.1工程建设中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4.1.1工程建设中人工填土引发地质灾害预测据野外调查可知,工程建设区内现状地形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建设要求,将对场地进行填高、场地平整。场地填高后,边界形成填土边坡,松散填土层稳定性差;特别是场地沿河段,河水冲刷,带走细颗粒,导致失稳,在建设中、建成后易失稳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人工填土可能引发崩塌、滑坡一次性方量一般<200m3,规模小。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工程建设形成人工填土层,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因此危险性等级“小”。4.1.2工程建设中的基坑开挖引发地质灾害拟建工程区范围分布的人工填土、冲洪积层、强风化层,工程地质性能相对软弱,在基坑开挖深度相对较大时,形成的基坑呈直立状;由于本区段的岩土松散、抗剪强度低,稳定性差,则可能引发坑壁崩塌。根据拟建筑物规模,建筑层高≤3层,预测基坑崩塌土石方量一般<30m3,规模小。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不稳定斜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基坑开挖形成边坡岩土体类型类比“大陆流水堆积”,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因此危险性等级“小”。4.2工程建设后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4.2.1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预测据野外调查可知,工程建设区内现状地形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建设要求,将对场地进行填高、平整。(1)工程建设中人工填土段一旦引发崩塌、滑坡,建设工程本身、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机械等,可能遭受危害,可能遭受规模为小型。在施工结束、建设工程投入运营后,若人工填土段发生变形破坏,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将危及已建工程及人员的安全。(2)工程建设中的基坑开挖可能引发崩塌地质灾害,一旦成灾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工程机械安全形成威胁,预测评估表明基础开挖引发的崩塌规模小,因此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基坑崩塌地质灾害规模小。在工程建设完成投入运营后,基坑形成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已消除,建设工程不存在有遭受基坑崩塌地质灾害的危害。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房屋建(构)筑物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发育程度弱,因此危险性等级小。4.2.2遭受河道堵塞地质灾害预测根据实地调查,评估区坳谷内现状无沟谷淤积堵塞现象,但是不排除极端气候条件下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及岸坡崩滑堵塞行洪通道,造成沟河道淤积抬高,影响工程建设区的安全运营。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害,预测规模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人工填土段未采用防护措施或采用的防护措施不当,建设工程有遭受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河岸岸坡部分支挡防护措施不充分,建设工程有遭受岸坡坍塌滑落和洪水侵入等灾害。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5.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对比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按就高不就低原则,评估区面积约0.051㎞2,将评估区范围划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预测评估,工程建设中的开挖、人工填土可能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并将使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威胁。综上考虑,将评估区划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5.2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按地质环境特征、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小、地质灾害防治难易程度等评估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拟建工程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无现状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引发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易于处理。因此,本建设场地适宜性级别为“适宜”。6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6.1根据场地岩土体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基坑开挖,开展基坑支挡防护工作;尽量避免在降雨期间进行基坑开挖,同时加强基坑排水工作;在基坑开挖后及时进行基础浇注及回填工作,避免工程建设遭受基坑崩塌的危害。6.2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根据实际地形地貌条件合理进行工程建设,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扰动、破坏。6.3在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岩土工程勘查成果,综合考虑土体组合结构、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能、地下水等条件,合理利用持力层,确保建设工程安全。参考文献:[1]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S].2015.[2]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皖南黟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3]范新东.峰林平原地貌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研究——以桂林某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6):17-19.。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要点

在建设用地选址阶段,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全面了解建设用地地质 条件和潜在地质灾害风险。
推广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 果。
治理措施
1 2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制定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响应程序和责任人。
实施工程治理
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规模,采取相应的工程治理 措施,如加固、排水、截水等,降低灾害风险。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报告编写要 点
contents
目录
• 评估目的与任务 • 评估依据 • 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防治措施与建议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01
评估目的与任务
评估目的
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
通过对建设用地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等 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该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结论应明确指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 性的现状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 施和建议。
建议与展望
防范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包括加强监测、预警、 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建设用地的安全和稳定。
规划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规划建议,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基 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促进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03
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区域地质背景
01
区域地质构造
地层岩性
02
03
区域地壳稳定性
分析评估区域内的主要地质构造, 如断层、褶皱等,以及它们对地 质稳定性的影响。
了解评估区域内的地层岩性,包 括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类型,以 及它们的工程地质性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2)全面查清评估区范围内地质危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和特征,并对 区内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
(3)对该工程建设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 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1
(4)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 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并对规划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
2.4.1 工作方法
按照国土资发[2004]69 号文及附件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收集相关文件资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平面图依据 1:2000 地形 地质图制作,报告和图所用高程系 1954 年北京坐标系,1956 年黄海高程系。 依据 1:10000 航测地形图显示的地形地貌、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调查等,对 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 前言
1.1 任务由来 为加快新华区经济建设步伐,确保经济建设用地需求,改善青龙镇人民 生产生活居住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新华区人民政府规划在青龙镇开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受新华区青龙镇人民政府委托,我公司对 该青龙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工作,该项目分为三个居民居住区:柏树湾新村、罗塘新村、十一队集中居 民点。
1.2 目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对拟建项目用地地质环境条件 和现有地质灾害调查,作出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遭受、诱发、加剧地 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达到有效保护建设项目 的安全运行,从源头上减轻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如下:
地灾评估报告

地灾评估报告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目录附图: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1:500)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剖面图1-1’、2-2’(1:300)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区域地质构造图(1:200000)4.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5.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6.XXX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关于汇金支道以西、工业水厂项目以北地块规划设计条件1 前言任务由来X X X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拟在X XX X科技园区新建生产车间及配套办公楼、库房、职工宿舍等工程。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需进行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受X X X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委托,X X XX X勘察设计院承担了X X X X X X X X X 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
评估工作依据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依据: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7号令)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3)《X X X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川府办发电(2001)27号);4)《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4]240号);5)《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函[2005]1167号);6)《X X X地质环境管理条例》;7)合同书。
此外,本次评估工作主要参照、参考的技术资料有: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文的附件一);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3)《宋渡路末段以西、工业水厂以北地块定位图》4)《项目建议书》5)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主要任务和要求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3号令),新建工程场地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通过调查X X X X X X X X X 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分析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对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现状调查和评估;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预测评估,为工程建设用地审批和工程建设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三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三篇篇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前言第一节评估任务来源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位于XXXXX南东麓坡脚地带,原为东湾采石场废弃后的山体缺口,采石场的采掘面延伸长度约960m,最大高度达137m,坡度40~70°,因山体缺口下部平整后作为政府备用地,现正在建设大百汇高科技工业研发基地,山体缺口西南角为东部沿海高速施工隧道口。
由于采石场的边坡高陡,坡面上有危石分布,边坡顶部为松散的土层,每年暴雨季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崩塌,为保证坡脚建筑工程的安全,以利今后进行政府备用地的开发,开展边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以及《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要求,XXX 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决定对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0XX年7月21日,XXX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直属分局委托XXXXXXXXXXX对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见委托书)。
第二节评估工作依据一、法规和政策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35号),20XX年5月12日;2、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20XX年7月25日;3、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20XX年11月19日;4、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20XX年3月25日;5、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XX]63号),20XX年4月16日;6、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XX]237号),20XX年10月10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公司二○一○年十二月报告名称:*******************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委托单位:##############****承担单位:****公司编写:项目负责:审核:总工程师:大队长:提交单位:****公司提交时间: 2010年12月资质等级:*****证书编号:*************************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内审专家组人员名单目录1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任务由来..........................................................................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评估的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目的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评估工作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以往工作程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地质环境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交通位置、气象、水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地质环境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 分区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评价原则与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5.3防治措施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 防治措施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结论及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 1张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剖面图 3张1 前言1.1任务由来##############改扩建,将占用附近村民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