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古代诗人
写诗人的中考满分作文范例5篇

写诗人的中考满分作文范例5篇关于写诗人的中考满分作文1说起我最喜欢的唐代诗人,非白居易莫属.白居易,有着〝诗魔〞的称号,与元稹合称〝元白〞,与刘禹锡合称〝刘白〞.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正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_岁时,因为战乱而颠沛流离了几年.长大后,他考中进士,唐宪宗提拔他做了翰林学士,后来又派他担任左拾遗.在这之后,他写了大量乐府诗,其中有很多首都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良现象,抨击了官僚罪行,同情劳动人民的痛苦.又因为他敢于发表意见,因此同僚嫉妒.皇帝反感,所以他一生在政治上都很不得志.他后来被贬江州司马,但他不甘于平庸,之后又做了几任大官,造福百姓,深得民心.我很喜欢白居易写的诗.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平淡浅显,主题突出.几年前,我在语文书上,学习了一首名叫《忆江南·江南好》的诗,作为一个江南人,他诗中描绘的景象让我感同身受.自此以后,我学了好些白居易的诗.每每站在草原上,便会想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每每看到桃花盛开时,便会联想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当来到池边时,眼前便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在他的所有诗作中,讽喻诗最为出名.我曾读过他写的《观刈麦》,深深地表达出了他对劳动人民的痛苦的同情和怜悯,同时,诗人想到自己生活的闲适,心里满是惭愧.诗人把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与作为朝廷人员的自己生活得闲适做了鲜明的对比,讽刺意味很深.我也读过他写的《卖炭翁》,大胆地揭露〝宫市〞的罪恶,抨击了官僚的贪婪可耻,流淌出浓浓的批判性.白居易平淡通俗的诗歌风格.造福百姓的所作所为.大胆抨击的性格特点,让我很喜欢他.关于写诗人的中考满分作文2时间,如清风,吹散了玫瑰的花瓣,却留下芬芳馥郁;时间,是流水,磨平了卵石的棱角,却留下光滑无暇;时间,像落雨,打湿了枝头的叶片,却留下生机盎然.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但是,它湮灭不了这些流传千古的诗人,隐埋不了这些脍炙人口的佳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是汨罗江畔不朽的词人,是忧国忧民的大夫,是民族精神的代言人.在那个多灾多难,战乱不断的年代,你可以选择清泉白云,每日与清风为伴,聆听山涧清泉,静品丝竹之音.然而,你却道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千古名句,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尽管你知道君王的昏庸无能你无法改变,国家的动荡衰败你无力挽回,但你一心只想救国,一曲《离骚》,亘古千年.可是,无情的现实还是冷却了你的一腔热血.最终,你披发行吟于江边,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哀绝叹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蝉,是举杯邀月的饮者,是左牵黄右擎苍的壮士.你的一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激起了多少青年的激昂斗志,你将挚意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你将至情流动成笔下肆意的华丽,是你用肩膀承担起整个北宋诗词的辉煌.可是,仕途的失意,君主的愚昧,迫使你只能吟着〝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踏上流亡的惨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你身为一国之相,位高权重,还不忘忧国忧民,体恤百姓.你奖掖〝三苏〞,使他们一家流芳千古,位列唐宋八大家.你才华横溢,写出万人传口的佳作;你豁达乐观,有份大度无人能及,古往今来谁又能及得上你.你就像一颗万丈光芒的耀眼明星,闪烁在北宋王朝的殿堂上.时间是在流逝,但是屈原的深情的执着,苏轼的坚毅的追求,欧阳修的坦然与大度,却被历史刻下了深深地烙印,在历史的史册中,永垂不朽.让我们与他们同行,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同他们一样,做一个爱国爱民的人.关于写诗人的中考满分作文3今天的我们听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八大诗人,一开始呢是关于一本书叫做千家诗,当季羡林先生把这本书送给了日本玉川大学教授而且还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孩子无论走多远有这本书就能找回找到回家的路,内心就会觉得安定.从这句话可见诗文会给人多大的影响!诗是人们情感的表现所以没有情感的诗就不能成为好诗,咏史诗来记录一件事情的诗成为咏史诗,吊古诗是表达情感的诗叫做吊古诗,咏史诗和吊古诗,咏物诗和比兴诗同样是讲述是事情,咏物诗没有情感比兴诗是有情感的诗.读好诗还要分辨真情感和假情感束缚和体裁哪个更重要.虽然时代在变迁但是只有写出真情感的才是好事只要发乎情感,字数,体裁都不重要.在我的想象力中国的八大诗人,分别是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王维.朱熹.李商隐.李清照.但中国的真正的八大诗人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王渔样.屈原的诗启示了后世无数诗人陶渊明的诗他的诗开创了中国田园诗的先河符合中国学士的田园风格被称为中国的泰戈尔,他与泰戈尔的共同点是自然同话,他写的是真性情,所以它与自然同话,李白她狂与旁人不同写出的诗自然也不同.杜甫,读杜甫的诗可以读出细节读书真实.白居易写诗明白浅显易懂他写讽刺写出社会矛盾,苏东坡他的诗才气粗豪不在装饰上下功夫,路游实而不华爱国情怀,他一生写诗.王渔样,婉转而含蓄温柔敦厚而施加天性.这就是中国的八大诗人.关于写诗人的中考满分作文4遍地的落叶.浓郁的秋色似乎已将湖边的公园染成了金色,干枯的落叶铺满了大地.人们从上面来来往往,发出清脆的声响,然后陆陆续续有人把它们扫掉.有一个男人,高大的身躯,站在人与人的罅隙之间,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双脚踏在一大片落叶上,一直站在那里.他衣冠不整,看起来穷困潦倒,向路过的人伸出双手寻求施舍.路在公园绕湖而行.一对情侣向他走去,在他的面前,丢下了两块钱.硬币在地上打了两个圈,接而倒在地上.那个伸手乞讨的男人看起来很惊讶,他将钱从前面推开.〝我不向你们索要金钱.我想向你们要一个词.〞情侣看了一下对方,将双手插在腰间,等着他继续把话说下去.那个男人停顿了一下,〝你们给我一个单词,我还你们一首诗.〞拍了拍手,高大的男人笑着将手插进口袋里,等着从对面年轻人嘴里蹦出一字,一个美妙的字.那对情侣跟我一样惊讶,而忘记了说一个字,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秋风席卷了高大男人身后的落叶,叶片飞舞,有一片轻落在他的肩上.〝没想好么?我是奇妙的舞台,你说什么都可以.〞其他路人停下脚步,驻足在那里观望.〝真的,随便你们,但你们要记住,我是一个诗——人.〞他拖长了语气,直到每个人都听到为止.空气凝固在他的话里.这个诗人,他在寻觅什么?他不向人们索要金钱,而是索要〝词〞,然后再还来一首诗.人们何曾在意给他的那个词和还来的那首诗,他们只是在猜测,在他的灵魂深处,那个深渊里,到底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与怎样的人.他将他的故事,藏匿在他的诗里,岁月是他的酒,他静待岁月沉淀,发酵,产生香气.或许在他的深处,有一股激情在呐喊,有一个诗人不屈的灵魂.他在撕扯,企图摆脱身上的枷锁.那种力量,足以超越世间所有生灵的维度,穿梭于世间所有抗争的不满.但这个瞬间,他却失去了灵感,不知道该拿什么来祭奠一个不羁的灵魂,又该拿什么来追忆一段缺失的人生.他抖去身上的落叶,转向一条僻静的小路,准备离开公园,而我们只能默默目送他离开.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惆怅的空气和落寞的人群,停滞在秋风里.他没有故事,也没有酒,他只有一片赤诚,不畏人情冷暖,不顾岁月变迁.在他的深处,有一个诗人.诗人的背后,站着另一个诗人.关于写诗人的中考满分作文5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给孩子的诗》,是个叫北岛的人编的诗集,妈妈说他就是一个诗人.有一次,我发现每首诗下面都有写这首诗的诗人的简介.我好奇地翻了翻,研究了一下他们的寿命.有的诗人活了70岁;有的更长寿,活了90岁;还有个诗人甚至活了100岁.我激动地大声跟妈妈汇报我的新发现:〝我发现诗人都很长寿,是不是因为他们心静一些,所以活得长寿呢?〞〝不对啊,诗人应该充满激情才能写出诗来啊.〞妈妈回答.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和妈妈都不知道.我翻着翻着,翻到了最后一页,惊讶地发现那位诗人才活了25岁.我问妈妈:〝海子是谁?怎么只活了25岁呢?〞妈妈告诉我,海子出生在农村,家里非常穷,他在北大当老师,但是每个月的工资都要寄回家.他很自卑,也交不到女朋友,生活很苦闷.最后,他再也受不了,就卧轨自杀了.我听了,很想不通:〝海子为什么要自杀呢?就算苦一点,总比死了好吧.〞他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第一句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看来,他今天不幸福,但应该很盼望幸福吧.仔细想想,我都有点想哭了.看来,诗人有的长寿有的不长寿,并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我想,只有幸福的人才能长寿.关于写诗人的中考满分作文。
写古代诗人的作文

写古代诗人的作文写古代诗人的作文写古代诗人的作文写的是内容,那么,写古代诗人的作文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店铺整理的内容吧!写古代诗人的作文1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还在他5岁的时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
只消两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书上的内容背锝滚瓜烂熟。
由于李白总是把功课作得很好,所以老师非常喜欢李白,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
可是,李白当时也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子,也和小朋友一样,身上难免有一些缺点。
有一天,老师还在讲课呢,他却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一双大眼睛盯着窗外,脑子里竟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妈妈给他讲的金色鲤鱼的故事。
李白想:“那些小鱼穿着金色的鳞片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是太好看了。
可是,它们的美丽会不会引来坏人呢?要是被人抓住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呀,多可怜。
”瞧,李白开始陷入他自己编织的幻想的世界里。
老师看见李白愣愣的模样,知道他没有认真听课,就停下课来,很生气的说:“李白,你站起来重复一遍我刚才讲的话。
”李白一下子清醒了,慌忙站起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们都在笑话我吧!”李白的脸刷的红了,他感到难为情极了。
放学回家的路上,李白还在生自己的气呢。
忽然,他发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
老婆婆磨得很认真很卖力,大滴大滴的汗珠从老婆婆的额头上滚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着继续磨那根大铁棒了。
李白看见老婆婆这么辛苦地磨铁棒,觉得非常好奇。
于是他跑上前去,来到老婆婆的身旁,一边轻轻地拉着老婆婆的衣角,一边很有礼貌地说:“婆婆,您好。
请问您磨这根大铁棒干什么呢?”老婆婆继续专心地磨着她的铁棒,头也不回地说:“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细细的绣花针哩。
”李白瞪大了眼睛,嘟着嘴说:“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转头看了看李白,见他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来,慈祥地对李白说:“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哩!”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个深奥的道理,使劲地点了点头。
高考语文 古代十大酒兴诗人作文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古代十大酒兴诗人中国古代,诗酒联姻,密不可分,杯盏之间,清浊浓淡,折射出的是人间百态,世事沧桑。
而许多诗人更是“借酒浇愁”,“酒后吐真言”,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斗酒之余,即兴成诗,洋洋诗篇中,道出缕缕酒魂,令人叹为观止。
**诗人洛夫就曾经说过:“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比喻得实在是绝妙。
而品着这些酒诗的醇香,想象着曲觞流水的景象,我不禁有些醉了,比不得下面排行榜中这些酒兴诗人,千杯不醉。
第一:李白酒兴指数10李白素有“酒仙”的雅号,“李白斗酒诗百篇”,在他写的一千五百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余首,可谓是酒气熏天,酒香四溢。
其中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冲天,“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寂寞无奈,“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潇洒旷达,“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的痛快淋漓,“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的黯淡伤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凄凉悲惨……李白一生嗜酒如命,大醉无数,他在给妻子的《寄内》诗中曾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而他在《襄阳行》中更是狂饮:“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一日要喝上三百杯呵,这第一酒兴诗人之荣看来是非李白莫属了。
李白酒兴指数:10第二:杜甫酒兴指数9.8杜甫自幼好酒,有“少年酒豪”的戏称。
他年少时为了饮酒可以“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当衫换酒也在所不惜,“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头尽醉归”,到老时穷困潦倒,不得不叹道“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
即便如此,也还是写出了象“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千这样的古名句……当然杜甫借酒抒情的诗句也有很多:“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说的是畅饮归乡的欣喜,“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道的是颠沛流离皓首穷经的悲凉,“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写的是羁旅无涯的愁苦……把酒伤怀,怎一个“醉”字了得!杜甫酒兴指数;9.8第三:苏轼酒兴指数9.5苏轼性格旷达豪放,超尘脱俗,酒入其口,总会化出豪气冲天的诗句来。
结合宋代诗人的人生履历和作品写一篇作文

结合宋代诗人的人生履历和作品写一篇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作文题目:宋朝诗人的传奇人生你们知道吗?古代就有一群人,他们不但写诗特别棒,而且还过着非常精彩有趣的生活。
他们就是宋朝的诗人们。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两位非常有名的宋代诗人:苏东坡和黄庭坚。
苏东坡,全名叫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诗人。
他不但写诗写得好,而且还精通书法、绘画、园林设计等很多方面。
小时候,苏东坡就是个小机灵鬼,学习非常努力。
长大后,他考上了功名,做了朝廷里的大官。
可是有一次,苏东坡因为说错了话,被发配到了南方的一个小岛上。
在小岛上的时候,苏东坡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他并没有放弃诗词创作。
反而写出了很多优美动人的诗篇。
比如大家肯定都听过苏东坡的这两首名作《水调歌头》和《江城子》。
《水调歌头》写景物之美,《江城子》则描绘了思乡的情怀。
后来,苏东坡被赦免离开了小岛,继续在朝廷任职。
可是又因为得罪了一些人,最后被贬去当了一名小小的县令。
不过,即使官运不顺,苏东坡依然很快乐,因为他热爱写作、读书、种花种竹等文雅之事。
他的豁达乐观、富有正义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另一位著名的宋代诗人叫黄庭坚。
小的时候,他家里非常贫穷,甚至连课本都买不起。
但黄庭坚很勤奋好学,经常去朋友家借书看。
长大后,他考中了功名,做了官。
不过他并不喜欢当官,反而更热爱诗词创作。
黄庭坚写诗的水平很高,不但工整谨严,而且想象力十分丰富奇特。
比如他的名篇《xuanjuanji》描写了千姿百态的螃蟹形象,把一只小小的螃蟹写得活灵活现、可爱有趣。
而《雪谪归》则写出了一个人怀着乡愁离开家园、最终又怀揣希望重新回到故乡的心路历程。
黄庭坚最有意思的是,他特别爱吃虫子!在作品里,他常常写一些关于虫子的诗句,就像是在吟颂美食一样。
他还亲手编了一本专门介绍虫类的书,叫做《虫谩》。
大家能想象吗?一个诗人写书,竟然是写虫子的!真是太有趣了。
宋代诗人们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还过着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生活。
高中作文素材---古代诗人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 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 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 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 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 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 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 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 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 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 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 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 “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 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 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 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 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 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 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 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 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 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面对国破山亡,屈原悲愤难捱,遂跳入汩罗江,以身殉了 一生的政治理想。
• 屈原的一生无疑是悲壮而又伟大的。虽然他在政治上失 败了,但是他始终不渝的效忠祖国的爱国热情,坚持不懈 的抵御强敌的战斗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 格,千百年以来,一直深深受到世人的缅怀、尊崇和爱戴, 感召和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据史料记载,屈原在两次流 放中,先后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九章》、《天 问》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在这些诗歌之中,屈原尖锐 地抨击了当时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他对祖国对 人民的无限忠贞,流露出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 闷。
高考语文古代十大酒兴诗人作文精品素材

高考语文古代十大酒兴诗人作文精品素材高考语文古代十大酒兴诗人作文精品素材中国古代,诗酒联姻,密不可分,杯盏之间,清浊浓淡,折射出的是人间百态,世事沧桑。
而许多诗人更是“借酒浇愁〞,“酒后吐真言〞,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斗酒之余,即兴成诗,洋洋诗篇中,道出缕缕酒魂,令人叹为观止。
**诗人洛夫就曾经说过:“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比喻得实在是绝妙。
而品着这些酒诗的醇香,想象着曲觞流水的景象,我不禁有些醉了,比不得下面排行榜中这些酒兴诗人,千杯不醉.第一:李白酒兴指数10李白素有“酒仙〞的雅号,“李白斗酒诗百篇〞,在他写的一千五百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余首,可谓是酒气熏天,酒香四溢。
其中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冲天,“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寂寞无奈,“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潇洒旷达,“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的痛快淋漓,“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的黯淡伤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凄凉悲惨……李白一生嗜酒如命,大醉无数,他在给妻子的《寄内》诗中曾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而他在《襄阳行》中更是狂饮:“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一日要喝上三百杯呵,这第一酒兴诗人之荣看来是非李白莫属了.李白酒兴指数:10第二:杜甫酒兴指数9。
8杜甫自幼好酒,有“少年酒豪〞的戏称。
他年少时为了饮酒可以“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当衫换酒也在所不惜,“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头尽醉归〞,到老时穷困潦倒,不得不叹道“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即便如此,也还是写出了象“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千这样的古名句……当然杜甫借酒抒情的诗句也有很多:“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说的是畅饮归乡的欣喜,“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道的是颠沛流离皓首穷经的悲凉,“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写的是羁旅无涯的愁苦……把酒伤怀,怎一个“醉〞字了得!杜甫酒兴指数;9。
高考语文作文课文素材集(1)——古代诗人

高考语文作文课文素材集(1)——古代诗人作文天地04-25 1421高考语文作文课文素材集(1)——古代诗人——李清照、苏轼、辛弃疾、陶渊明★《声声慢》与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夫妇感情甚笃,家庭生活平静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二年,她和赵明诚相继避兵江南,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金石书画。
赵明诚病死后,她就辗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
她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
前期词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里描绘的藕花深处的归舟和滩头惊飞的鸥鹭,活泼而富有生趣。
又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流露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后期离乡背井、骨肉分散,她在经过兵火之后对现实所怀有的深忧。
〈渔家傲〉词:“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流露了她无家可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达她要求摆脱现实的苦闷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诗句鞭挞了南宋统治集团里那些见了敌人就只知逃跑的人物。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因思愁而消魂,因消魂而人瘦。
帘外,冷风残菊;帘内,倩人憔悴。
诗人在两者之间着一“比”字,不仅使情景交织在一起,还突出了词眼“瘦”字。
瘦,既是人物形体特征的描绘,又是内心世界的透视,这样,一个身体清瘦、满面愁容的女诗人的形象就活脱脱地浮现了出来。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作文诗人人物素材摘抄

作文诗人人物素材摘抄屈原1、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他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
是荆棘林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
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
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3、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
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
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
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
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4、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古代诗人作文素材2014-01-04 09:34晋朝的菊花文/孙守名(一)掠过滚滚烟尘,一脚踏进朝思暮想的东晋。
远处,群山连绵起伏,层峦耸翠;山水相接处,八九间草屋坐落在幽深静谧的绿草丛林间。
一望无际的田园拥围着这些简而幽、陋而雅的房舍,像平静的大海上飘着几叶风帆。
近看,房前屋后榆柳桃李间杂,浓郁的香气随风四散,或浓或淡,或疾或徐,幽幽远远。
门东百余步,是一处菊园所在。
秋风起处繁花落尽,少了番浓艳,却见菊花迎霜傲立,满眼金黄自有一种别样的风流。
丛菊摇黄吐蕊,黄白间杂,蜂蝶戏舞,淡香清幽,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曾经留下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无数的足迹,而今,那座让人留恋忘返的陶公祠寂寞地立于那被称为“菊江”的长江边,经日月,暴霜露,见证着菊园的盛衰,体悟着自然的沧海桑田,感受着世人的景仰和怀悼。
十月的菊黄里,丛丛金菊注定要承载着太多的伤感。
眼望滚滚而逝的菊江水,满目萧条,霜寒菊艳中,哪儿去找寻陶渊明单薄的身影……百年东晋,君王历十一次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些养尊处优的帝王少有胸怀大志者,大多承继基业,随波逐流,少者三两载,多者二十余年。
治国乏术,事端迭起,战争频仍,民生凋敝,国不泰民不安。
这里,不得不提一提那个臭名昭著的孝武帝,因为陶渊明就在他的手下为官。
此人刚愎自用,嗜酒如命,整日沉湎酒色不能自拔;又特别信佛,与他交往者尽是三姑六婆,尼姑巫士。
正因如此,大权旁落在另一位酒徒琅琊王司马道子的手中,两人志同道合,别无他事,一睁眼就开怀狂饮,酣畅淋漓处,酩酊大醉,然后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一时间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只搞得民怨沸腾。
最终,这位酒仙皇帝醉酒发疯,痛骂爱妃张贵人,最终被捂死在龙床上,做了个不折不扣的“仙帝”。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对陶渊明来说,是悲,还是喜?今天看来,我们对那个荒漠的时代了解的实在太少,对生活在风烟迷蒙中的陶渊明了解得更是少之又少。
他从彭泽令任上封印辞官,凄然写了篇《归去来兮辞》,潇洒地驾舟归隐田园,这只能是我们诗意的想象。
那个倒霉的督邮做梦也不会想到鬼使神差会遇上这么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以致遭万世唾弃。
事实上,督邮实在有些冤枉,即使没有他,历经风尘、内心忧思幽愤的陶渊明迟早也会辞官归隐,去寻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的。
他清醒地认识到,官场的尔虞我诈救赎不了自己如飘蓬似的灵魂,那颗悲苦无依的心,注定要在某一天飞落于碧水蓝天,飘逸于山水田园,走向大地山川,走向那丛菊蕊飘香的美丽所在。
那个浮躁喧嚣的东晋朝廷,那股斗富的侈糜之风,随着阵阵菊香统统被涤荡得干干净净。
(二)九岁丧父,与母妹相依为命,有谁能体会到幼小的陶渊明内心彻骨的寒意?说实话,陶渊明也曾经有一个显宦之家。
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屡建奇功,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为荆、江三州刺史;祖父陶茂,父亲陶逸均官至太守,就连外祖父也是东晋名士,家学渊源颇深,母亲出身名门,温柔娴静。
按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陶渊明理应仕途坦荡,一帆风顺。
然而,命途多舛的他偏要在乱世遭受生命的磨难。
慈父见背,陶渊明与母妹无奈而又凄凉地回到外祖父家,开始了他的童年追梦生活。
外祖父孟嘉是东晋的大才子,与他酬唱往来者全是风流倜傥的名流世家。
家里院落颇深,最后一进三间通堂大屋里摆放着些旷世奇书。
这对年少的陶渊明来说充满了神奇和向往。
他躲开外人,沿着那条幽深的小径,愉快地跑去,然后偷偷地坐在那间从窗外射进阳光的书房读书。
那些对他类似天书的古籍从他的手上一本又一本飘然而过,那些优美高雅纯粹无比的文字静静地流淌在他的心田上。
《论语》、《孟子》在一个淅沥的雨后读完了,《老子》、《庄子》在一个夕阳西下的日子读完了,一部部经史子集慢慢融入了他的血液中。
每当吃饭时,心疼儿子的母亲总是牵着陶渊明的小手从小径幽然而过,那片醉人的天地间忽然就飘逸出淡淡的菊香。
终于有一天,外祖父惊异地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不再是年少无知的外孙,而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东晋才子。
他开始不断地向来访的朋友介绍陶渊明,那些曾经口若悬河、纵谈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博学家们在陶渊明面前忽然变得口笨舌拙。
这个青年人,哪儿来的这么大的才学?他们互相探问,陶渊明只是笑笑,然后转身离去。
而此时,“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大相径庭的情趣已深深扎根于陶渊明的内心深处。
壮志报国的陶渊明凌空出世,然而,在远远的山峦间,一丛经秋的菊花正在次第开放……(三)东晋一代,上不逮先秦,下不及唐宋,门阀制度森严,侈糜之风盛行。
与政治混乱相应的是文化的衰落,举目四顾,百年历史中除了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之外,瞩目于史册者寥若晨星。
春秋战国的硝烟弥漫中,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华夏的上空,诸子百家相继拥入文化的大潮,争当勇立涛头的弄潮儿。
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观照自然社会,提出济世经邦的箴言睿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科举试度的盛行,让唐宋催生了一批批文学才子,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唐诗宋词的江河中划出道道涟漪。
然而,在东晋这个昏黄的朝代中,那些我们熟知的名字因其凤毛麟角而显得更加耀眼,虽然他们就像一颗流星划破寂静的夜空……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年的陶渊明背上行囊去江州做那个小小的祭酒。
这个祭酒来之不易,但确是凭着自己旷世才华和卓绝的文学才能而得。
此时的陶渊明感到前途光芒万丈,他的脚步轻松而又愉快。
江州的天空是蔚蓝的,山川景致也是那么赏心悦目。
可是,他的这种兴奋心情并未持续太久,很快就遭到沉重打击。
当时门阀制度严格,士族为官盛行,而陶渊明由于父亲早故,沦为庶族。
江州的上官下吏开始对他进行冷嘲热讽,诽谤挖苦让他痛苦不堪而又无可奈何。
他想念自己的温暖的小家,想念把自己养大成人的母亲。
也许在那里,他可以找到温暖和灵魂的慰藉。
一个残烛将尽、淅淅沥沥的苦雨飘落的深夜,他给母亲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把内心的悲苦痛痛快快地倾诉了一番。
他告诉母亲,他想回家,离开这个让自己倍感羞辱的官场。
十多天后,母亲回信。
那封让他永世难以忘怀的信中,母亲含泪召他回转。
翌日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他就是辞官。
一身轻松的他怀着惊喜的心情迈着焦急的步伐奔向温暖的故乡,泪水时时漾在眼中,流在心里,是惊喜,是怅然,还是……没多久,州里重新召他为主簿,刚刚获得自由哪里还有心思重回樊笼,他干脆婉言谢绝。
生活像清凉的溪水,时刻不停地流淌。
妻子的温柔贤惠,幼儿的调皮愚顽,让他感到温馨幸福。
不过,随着孩子的增多,生活也愈来愈显得拮据。
他需要去为生活奔波,唯一的路途还是离家为官。
七年后,他远涉荆州,投奔桓玄门下。
不久,他发现误入虎口,狡诈阴险的桓玄正依靠长江天险窥伺东晋的政权。
他顿感担惊害怕,考虑着如何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正当此时,母亲病逝的消息传来,陶渊明一下子跌倒在地,只哭得天昏地暗,多次晕厥。
早知如此,纵有高官厚禄,他那里会离开生他养他的母亲?悲痛欲绝的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乘舟返回老家奔丧。
明年,桓玄谋逆篡权,随之刘裕率兵讨伐。
重孝中的陶渊明以家国利益为重,在一个深夜,离别妻儿乔装打扮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消息告之刘裕。
四十余岁能做此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感到非常欣慰。
刘裕看重他的才华与勇气,将其留在幕府,这让陶渊明感到有了大展抱负的机会。
然而,功成名就的刘裕开始剪除异己,那些战功赫赫的名将早不虑夕,转眼间成了阴朝厉鬼。
陶渊明再度陷入绝望的境地,他终于在无奈和不安中,悄然离开了建康。
(四)官场是什么?对陶渊明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苦痛!东晋时代注定不能成就陶渊明,陶渊明也注定会与这个时代决裂。
只是,生活是一团乱而无绪的苎麻,越想理出个条理,越是粉丝错杂凌乱。
拮据的生活,困窘的手头,让陶渊明感到尴尬和苦闷。
在家呆了一段时间,高邻四舍劝他再入官场,去挣些官俸养家糊口。
越想逃出苦海,越非要在这个尘网中绝望的挣扎。
谁能告知,这样的痛苦怎能承受?经叔父陶逵的大力举荐,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做了彭泽县令。
在彭泽,陶渊明别无他求,只想尽心尽力地做好份内的事。
他夙兴夜寐,处理公务,全县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务井井有条。
余下的时间,他开始读书,读书是他的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忘不了在外祖父家读书的那些日子,在书中,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找到了灵魂的归所。
一个小小的督邮就在那么个不起眼的日子来了。
“束带相迎”是个不成文的惯例,但在陶渊明心中,积久的对官场的愤怒和痛恨也就在那天爆发。
一个朝代的政治永远告别了陶渊明,陶渊明也永远告别了官场生涯。
八十一天的彭泽生活,让陶渊明再次尝到了官场的甘苦。
他沿着自己走来的路又重新走回去。
东晋的田园,在这个午后显得静谧而美好,山水清幽,天空碧蓝,万物生机勃勃。
陶渊明如笼中的鸟儿,一下子就冲入了自由的天地。
此时,僮仆欢迎,稚子侯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菊江永世流淌,哪里还有陶渊明的踪影?沿着蜿蜒的杂草丛生的小径,走到那片散发着淡淡幽香的菊园,采撷一瓣菊蕊,幽幽然抬起头来,那是一带朦朦胧胧的南山……王勃的唐朝孙守名在中国,有一种最诗意的古典,那就是唐朝。
唐朝雍容华贵,芳香四溢,魅力无穷。
唐朝的清风裹挟着丝丝诱人的馨香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唐朝的春雨轻轻洒落,走出多少撑着油纸伞的幻影。
泛黄的书页间,就那么不经意地飘落诗意的王勃,他的人生际遇注定与唐朝息息相关。
其实,崭露才华的王勃还是非常幸运的。
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后,授予朝散郎一职;随后,春风得意的王勃又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
十几岁的王勃在人才如云的唐代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官场,在现在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
只不过,才情滋盛、经验不足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一篇《檄英王鸡》会将自己打入十八层地狱!这场玩笑开得太大了!王勃本来想着为沛王助兴,把英王的斗鸡激怒一下,谁知却偏偏卷入政治漩涡,让皇帝龙颜大怒。
无意的王勃触动了高宗皇子争斗的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结果皇帝一怒之下,立即下诏废除他的官职,将其逐出沛王府。
不过,对王勃来说,那篇激情四射、文采似锦如绣的文章的确让他兴奋异常,阵阵喝彩之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这是王勃最为得意的句子,这神来之笔简至如珠圆玉润,每每想来令人击节叹惋。
可怜的、毫无政治敏感和经验的王勃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赶出京城,踏上了去蜀地的征程。
这次打击,是少年得志的王勃人生的第一次大挫折,心情由狂热一下子变得冰冷。
面对沉沉暗夜,他慨叹世事苍凉,“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
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
”含泪对苍天,感慨何人诉!这年五月,王勃从长安出发,开始了他近三年的漫游生活。
他是在一个料峭的早晨出发的,简单的几件行李,挥挥手,与冰冷的洛阳告别,恓恓惶惶,走入大雾弥漫之中。
短亭,长亭,亲友相送,眷眷深情,幽幽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