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长拳(三路)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武术概况介绍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

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

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

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

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

例:李白的剑舞。

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

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

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

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

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

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

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

武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攻击技艺美。

初级三路长拳大学生全套教案

初级三路长拳大学生全套教案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课时:8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柔韧、灵敏、平衡素质。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动作要领和技巧的掌握。

教学难点:1. 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动作中的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教学准备:1. 武术场地2. 拳套、护具等教学器材3. 教学视频、音乐等辅助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学生集合整队,点名报数。

2. 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教学目标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活动1. 徒手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腰部运动、腿部运动等。

2. 慢跑:绕武术馆慢跑两圈。

三、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练习1. 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四、初级三路长拳基本动作练习1. 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学生集合整队,点名报数。

2. 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教学目标和注意事项。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1. 学生集体复习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

2. 学生集体复习初级三路长拳基本动作。

三、初级三路长拳套路练习1. 教师示范并讲解套路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第三课时至第八课时:一、课堂常规1. 学生集合整队,点名报数。

2. 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教学目标和注意事项。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1. 学生集体复习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

2. 学生集体复习初级三路长拳基本动作和套路。

三、初级三路长拳提高练习1. 教师示范并讲解提高练习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的掌握程度。

大学武术初级三路长拳教案

大学武术初级三路长拳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起势、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双劈拳、拗弓步冲拳、蹬腿冲拳等。

2. 初级三路长拳套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学生集合,点名报数。

2. 教师检查学生着装,纠正不良姿势。

二、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关节活动,如肩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

2. 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

三、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讲解并示范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如起势、弓步冲拳、弹腿冲拳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套路教学1. 教师讲解并示范初级三路长拳套路。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套路,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学生集合,点名报数。

2. 教师检查学生着装,纠正不良姿势。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提高动作质量1.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动作质量。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放松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瑜伽、拉伸等。

2. 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整理器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路初级长拳教案

第三路初级长拳教案
武术公开课教案
教学
内容
1、学习:第三路初级长拳(大跃步前穿、弓步击掌)
2、复习:初级长拳(虚步亮掌——弓步冲拳)




认知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柔韧,耐力素质。
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能够掌握大跃步前穿动作,90%的学生能够掌握弓步击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
1、调节呼吸
2、积极认真
3、充分放松
三、
1、认真听总结
2、师生再见
组织:
组织:
&&&&&&&&&&&
&&&&&&&&&&&
&&&&&&&&&&&








(心率/次)运动负荷预计
160
排球一个
场地一块
120
100
805 10 15 20 25 30 35 40(时间/分)
&&&&&&&&&
&&&&&&&&&
要求:








5′
一、游戏
(打龙尾)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3个队,一、二队学生围成一个圈,第三队成纵队站在圈内。游戏开始后,圈外的人相互传球,捕捉时机,掷击“龙尾”。“龙头”可以用手挡打来的球。如果“龙尾”被击中,则退出站到圈外,游戏重新开始。

三路长拳教学计划

三路长拳教学计划

三路长拳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路长拳拳理,掌握基本功;2.掌握基本的身法和步法动作;3.了解如何运用长拳进行实战;4.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增强体魄;5.培养学员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律能力。

二、教学内容1.理论知识(1)三路长拳源流及拳理(2)基本动作名称及拳理(3)招式练习及用法解析2.基本功训练(1)站立基本动作练习(2)步法动作基本练习(3)手法基本练习(4)如何配合呼吸3.实战技能训练(1)对练练习(2)跆拳道技巧练习(3)实战技能提高4.养生保健(1)三路长拳与养生保健的关系(2)传统保健按摩手法(3)身体保健方法三、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1)分析学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初步体能测试;(2)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饮食计划;(3)设定学员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

2. 理论知识教学(1)结合幻灯片、视频等形式,向学员介绍三路长拳的源流和拳理;(2)进行基本动作名称和用法解析的教学;(3)每节课结束时进行理论考核。

3. 基本功训练(1)分阶段进行站立基本动作练习;(2)学习步法动作的基本练习;(3)进行手法基本练习,教学老师示范并逐个指导学员。

4. 实战技能训练(1)分组进行对练练习;(2)参与跆拳道技巧练习;(3)逐渐提高实战技能,向学员介绍如何运用长拳进行实战。

5. 养生保健(1)结合三路长拳的训练内容,向学员介绍养生保健的相关知识;(2)介绍传统保健按摩手法,进行示范教学;(3)向学员介绍身体保健方法,如何进行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保健。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学员的理论知识考核和实战技能考核,以及每学期末进行综合考核,对学员进行成绩评定,并进行奖惩。

同时,教学结束之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实施,相信三路长拳教学工作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实战技能,还能培养学员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律能力,为学员的健康和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长拳三路武术教学教案

长拳三路武术教学教案

长拳三路武术教学教案一、前言长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起源于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拳术之一。

长拳三路是长拳中的一种拳路,是长拳中的基础拳法之一。

本教学教案将详细介绍长拳三路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及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拳法。

二、基本动作1. 起势起势时,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2. 进步先将左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右拳由腰部向前直冲,左拳自然回到腰部。

3. 左右摆拳在进步的基础上,左拳由腰部向前直冲,同时右拳自然回到腰部。

4. 左右进步先将左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右拳由腰部向前直冲,左拳自然回到腰部,然后将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左拳由腰部向前直冲,右拳自然回到腰部。

5. 收势最后将双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回到起势的姿势。

三、要领1. 身法在长拳三路中,身法要求稳健,腰部要有力,同时要保持身体的灵活性,能够迅速调整姿势。

2. 步法步法要求稳健有力,迈步要稳,步伐要均匀,同时要灵活变换步伐,适应不同的战斗环境。

3. 拳法拳法要求刚柔相济,刚中带柔,柔中含刚,要求拳劲要有力,同时要灵活变化,出拳要准确有力。

四、训练方法1. 基础训练长拳三路的基础训练主要包括身法训练、步法训练和拳法训练。

身法训练主要包括腰部力量的训练,可以通过练习腰部功法和腰部力量训练来提高腰部的力量。

步法训练主要包括迈步和踏步的训练,可以通过练习基本步法和步法变化来提高步法的稳健性。

拳法训练主要包括出拳和收拳的训练,可以通过练习基本拳法和拳法组合来提高拳法的准确性和力度。

2. 对抗训练长拳三路的对抗训练主要包括对抗技巧和对抗战术的训练。

对抗技巧训练主要包括拳法技巧和腿法技巧的对抗训练,可以通过练习对抗技巧和对抗组合来提高对抗技巧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对抗战术训练主要包括战术应用和战术组合的训练,可以通过练习战术应用和战术组合来提高战术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3. 实战训练长拳三路的实战训练主要包括实战技能和实战战术的训练。

教学实践设计三路长拳(3篇)

教学实践设计三路长拳(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套路结构和动作要领。

(2)掌握三路长拳的套路练习方法。

2. 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地完成三路长拳的套路动作。

(2)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路长拳基本动作:包括拳法、掌法、勾法、腿法、步法和平衡等。

2. 三路长拳套路:包括起势、基本拳法、基本掌法、基本勾法、基本腿法、基本步法、平衡、收势等。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时间约5分钟。

2. 简单的武术基本功训练:包括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等,时间约5分钟。

(二)基本动作教学1. 拳法:讲解拳法的基本姿势、手型、步法等,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基本拳法动作。

2. 掌法:讲解掌法的基本姿势、手型、步法等,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基本掌法动作。

3. 勾法:讲解勾法的基本姿势、手型、步法等,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基本勾法动作。

4. 腿法:讲解腿法的基本姿势、腿型、步法等,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基本腿法动作。

5. 步法:讲解步法的基本姿势、步型、步法等,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基本步法动作。

6. 平衡:讲解平衡的基本姿势、手法、步法等,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平衡动作。

(三)套路教学1. 起势:讲解起势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起势动作。

2. 基本拳法、掌法、勾法、腿法、步法、平衡:讲解各个动作的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各个动作。

3. 收势:讲解收势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收势动作。

(四)套路连贯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三路长拳套路,熟悉动作顺序。

2. 学生独立练习三路长拳套路,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三路长拳套路,互相观摩、学习、纠正错误。

三路长拳教学设计方案

三路长拳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4.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拳法、掌法、腿法、步法、跳跃、平衡等。

2. 三路长拳套路: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

3. 武术礼仪、基本步伐、基本手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看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介绍三路长拳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基本动作教学(1)拳法:教授拳的起手、收手、发力等动作,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力度。

(2)掌法:教授掌的起手、收手、发力等动作,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力度。

(3)腿法:教授踢腿、扫腿、勾踢等动作,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力度。

(4)步法:教授弓步、马步、仆步、歇步等基本步伐,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5)跳跃:教授腾空、旋风等跳跃动作,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美感。

(6)平衡:教授平衡木、平衡桩等平衡动作,强调动作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3. 套路教学(1)第一路:教授第一路长拳的起式、动作、收式,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2)第二路:教授第二路长拳的起式、动作、收式,强调动作的刚柔相济和攻防兼备。

(3)第三路:教授第三路长拳的起式、动作、收式,强调动作的快速、灵活和多变。

4. 综合训练将基本动作和套路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动作熟练度和整体协调性。

5. 武术礼仪教学教授武术礼仪的基本知识,如敬礼、鞠躬、抱拳等,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和力度。

2. 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3.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4.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武术教材和教学视频。

2. 武术场地和器材。

3. 教学辅助工具,如录音机、投影仪等。

六、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长拳(三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教学计划设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索,在发挥教师主导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传授课程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理解武术运动的传统与特点,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初级长拳的基本动作、路线、名称和顺序及特点。

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
初级长拳全套动作除起势和收势外,共分为四段。

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炼,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

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体现武术的基础动作。

以基本功为例,如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基本腿法(蹬腿、弹腿)等,都是从武术的基础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

再以手型为例,如套路中的马步冲拳,抡臂砸拳等,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眼、身、法、步、神、气均要协调配合。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过武术课,武术基本功和素质比较差。

因此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内容的安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教师在教学要特别注重示范的质量,以及示范点和示范面的有效选择,提高直观效果。

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不能控制动作而做不好动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示范,分解动作或放慢速度,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多数学生能掌握动作,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较差的同学要耐心辅导,多加鼓励,使学生逐步完成动作。

对于套路中的重点动作,可分别安排在准备活动中,或安排在套路教学前作为辅导练习,为套路教学打下基础。

套路中的较难动作可采用慢速、分解、口诀、重复强化等方法予以解决。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基本掌握武术类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法以及长拳的动作要领,明白它的攻防含义,体味武术精、气、神的风格特点,增强自我表现能力。

提高武术基本运动能力,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长拳的学习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修身养性,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及腿部练习,动作的要领与动作的规格。

大跃步前穿、换跳步
马步架冲拳、腾空飞脚、弓步顶肘。

六、教学难点
基本动作的到位以及武术精、气、神的掌握。

抡臂砸拳、换跳步马步架冲拳、仆步抡劈拳。

七、教学方法
本次课尝试把讲授式、体验式、合作式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并且通过各小组自主学习与成果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对套路动作的掌握和学习进度。

教法:讲解——快速完整示范——慢速分解教学——慢速完整教学——快速完整教学——带领学生演练——体育委员带领演练。

学法:观察、模仿、尝试——实践——练习——师生评价——集体跟学改进。

八、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常规——集体准备活动——专项基本功练习——教师示范演示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学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学生仔细观察——师生评价指导——教师集体带领演练——体育委员带领演练——教师小结、补充。

九、具体安排
时间安排:三、四年级在早自习到第一节课的时间学习,七、八年级在午自习到第五节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