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例题及解析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3.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解析

第2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铝与盐酸的反应现象:铝片逐渐溶解,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铝片逐渐溶解,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
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错误!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都产生氢气(或H2)。
H2+Cl2错误!2HCl错误! 1 ∶ 1 ∶2错误! 1 ∶ 1 ∶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物质的量之比1 mol ∶ 1 mol ∶2 mol错误!1体积∶1体积∶2体积(1)结论: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个数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2)应注意的问题①任何一种反应物,只有实际参加反应的纯物质的量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量部分不参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正确。
③列比例式时要符合“左右量相当,上下单位同”的原则.4.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图示关系:(2)计算公式:①n=mM;②n=错误!;③n=错误!;④n=c·V(溶液)(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知识点一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1.下列金属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Mg B.AlC.Fe D.Cu答案:B解析:Al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Mg、Fe只能与稀盐酸反应;Cu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2.下列关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失去电子,作还原剂B.产生的气体是氢气C.NaOH与H2O作氧化剂D.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AlO错误!答案:C解析:反应中铝失去电子,铝元素由0价升高到+3价,故铝是还原剂,A项正确;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B项正确;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水作氧化剂,C项错误;溶液中铝元素以AlO错误!的形式存在,D项正确。
高一化学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经典例题与解析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A1.在实验室里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下列各项中最宜选用的仪器有()①试管夹②镊子③小刀④燃烧匙⑤滤纸⑥研钵⑦烧杯⑧石棉网⑨玻璃片⑩药匙A.①②④⑧B.③⑤⑥⑩C.⑥⑦D.②③⑤⑦⑨解析:钠块需用镊子夹取,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在玻璃片上切去一小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内进行实验。
答案:D2.将一小粒钠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中出现蓝色絮状沉淀B.钠粒熔成小球浮在水面四处游动C.有气体产生D.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来解析: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不能置换出金属铜,而是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因此只有D项中的现象不可能观察到。
答案:D3.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解析:钠与水或酸反应,均是与H+反应,故A、C、D三项中产生的氢气相等;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又与铝箔反应,生成氢气,故B项中产生的氢气最多。
答案:B4.将下列各种单质投入或通入CuSO4溶液中,能产生铜单质的是()A.FeB.NaC.H2D.Ag解析:Fe比Cu活泼,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Na虽然比Cu活泼,但钠先与CuSO4溶液中的H2O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不能置换出Cu;H2不与CuSO4溶液反应;Cu比Ag活泼,Ag不与CuSO4溶液反应。
答案:A5.对于铝和烧碱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是还原剂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说明所有金属都能与碱反应D.H2为还原产物解析:铝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铝是还原剂,H2为还原产物,A、B、D正确。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新人教版必修1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典例在线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和足量NaOH 溶液反应,若消耗的两溶液的体积相等,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3∶2B .2∶3C .1∶1D .1∶2 【答案】A【解析】依题意,两份铝的物质的量相等,设n (Al)=1 mol 。
2Al + 3H 2SO 4===Al 2(SO 4)3+3H 2↑2 mol3 mol1 mol n (H 2SO 4)得:n (H 2SO 4)=1.5 mol2Al + 2NaOH+2H 2O===2NaAlO 2+3H 2↑2 mol 2 mol1 mol n (NaOH)得:n (NaOH)=1 mol ,两溶液体积相等,故c (H 2SO 4)∶c (NaOH)=n (H 2SO 4)∶n (NaOH)=1.5∶1=3∶2。
解题必备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1.铝片与盐酸和氧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对比2.反应原理(1)铝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Al是还原剂,HCl是氧化剂。
(2)铝跟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a.2Al+6H2O===2Al(OH)3+3H2↑;b.Al(OH)3+NaOH===NaAlO2+2H2O;总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Al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3.“量”的关系(1)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1。
(3)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
学霸推荐1.有关Al与NaOH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l是还原剂,NaOH及H2O均是氧化剂B.还原产物是H2,且由H2O还原所得的H2与由NaOH还原所得的H2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此反应说明铝具有两性,铝的活泼性比只具有金属性的金属弱D.此反应中,只有H2O是氧化剂,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2.将黄豆粒般大小的金属钠置于一铝片上,在铝片下用酒精加热至钠充分燃烧,移动酒精灯后,在铝片上有淡黄色粉末生成,过一段时间后,铝片上的黄色粉末变成带有白色泡沫的潮湿液体。
第3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第3课时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Al 与NaOH 溶液反应的产物及本质,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学会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一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溶解,来渐渐加快。
试管口时气体燃烧 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溶解,来渐渐加快。
试管口时气体燃烧归纳总结1.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反应原理(1)铝与盐酸反应: 2Al +6HCl===2AlCl 3+3H 2↑,Al 是还原剂,HCl 是氧化剂。
(2)铝跟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①2Al +6H 2O===2Al(OH)3+3H 2↑;②Al(OH)3+NaOH===NaAlO 2+2H 2O ;总反应为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Al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3.“量”的关系(1)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1。
(3)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
1.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1C.3∶1D.1∶3答案 C解析由铝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生成等量氢气需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n(HCl)∶n(NaOH)=3∶1。
理解感悟本题中是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反应中铝是还原剂,所以生成等量的H2时,消耗铝的质量相等,即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lCl3和NaAlO2,所以根据氯元素和钠元素守恒得到所需HCl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铝与碱的反应

铝与碱的反应实验演示在两个试管里各放入大小相近的铝条,然后分别注入2~3mL 的NaOH溶液和KOH溶液,稍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铝条中注入NaOH或KOH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都有气体放出。
实验结论在两个试管里各放入大小相近的铝条,然后分别注入2~3mL 的NaOH溶液和KOH溶液,稍加热,观察现象。
铝条表面氧化膜与铝都与强碱反应,铝与强碱反应有氢气放出。
反应方程式如下:Al2O3+2NaOH=2NaAl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铝与氢氧化钾反应同上。
实验考点1、铝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2、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
经典考题1、把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A、盐酸B、氨水C、烧碱溶液D、纯碱溶液试题难度:易2、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盐酸,若放出的氢气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
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A、1:2B、1:3C、3:2D、1:1试题难度:中3、如图所示,向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a或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a或b的体积的关系图为: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混合液中c(AlCl3):c(MgCl2)=1:1B、c(AlCl3):c(MgCl2)=3:1C、t之前加NaOH溶液,t之后加盐酸D、盐酸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试题难度:难1 答案:C2 答案:D解析:铝与酸反应和与碱反应的本质相同,都是还原+1价的H,反应掉等量的铝,就会生成等量的氢气。
3 答案:B解析:本题涉及氢氧化铝的两性。
反应顺序为金属离子先与碱作用,生成混合沉淀,继续加碱,氢氧化铝溶解;氢氧化铝恰好溶解后,改加酸,先是偏铝酸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混合沉淀继续溶解。
铝基本知识介绍1、自然属性铝是一种轻金属,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地壳中铝的含量约为8%(重量),仅次于氧和硅,排第三位。
在金属品种中,仅次于钢铁,为第二大类金属。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没有氢气生成的是( )A .单质钠投入水中B .铝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C .铜块放入稀硫酸中D .往铁粉中通入水蒸气,并高温加热【解析】 A 项,发生反应2Na +2H 2O===2NaOH +H 2↑;B 项,发生反应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C 项,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会生成氢气;D 项,发生反应3Fe +4H 2O(g)=====△Fe 3O 4+4H 2。
【答案】 C2.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足量下列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NaOH 溶液B .稀硫酸C .蔗糖溶液D .NaCl 溶液【答案】 B3.有关Al 与NaOH 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铝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H 2B .NaOH 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 2C .铝是还原剂,H 2O 和NaOH 都是氧化剂D .H 2O 是氧化剂,Al 被氧化【解析】 Al 与NaOH 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2Al +6H 2O===2Al(OH)3+3H 2↑,Al(OH)3+NaOH===NaAlO 2+2H 2O 。
H 2O 中的氢元素由+1价变为0价,H 2O 得电子,是氧化剂,H 2是还原产物;Al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l 是还原剂,NaAlO 2是氧化产物。
【答案】 D4.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 .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C .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氢钠溶液中D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1:4 2:71:2 3:8 【解析】设原溶液中H2SO===FeSO4+H1 mol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1 2:33:2 3:1【解析】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6HCl===2AlCl+3H2,而今,=0.4 mol1:3 3:14:1 1:4【解析】 3 136 mL标准状况3 136×100.14 mol22.4 L·mol2:3的体积比是1:2 .1:32:3 .3:2 【解析】因为稀硫酸和反应生成,还是与铝的量决定的。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0
+1
+3
0
2Al+2NaOH+6H2O=2NaAlO2+4H2O+3H2 ↑
还原剂
氧化剂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典例:有关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D ) A 铝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氢偏铝氧酸化钠铝
× B 氢氧化钠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氢气
C 铝是还原剂,水和氢氧化钠都是氧化剂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原理 ① 2Al+6H2O=2Al(OH)3+3H2 ↑ ② Al(OH)3 + NaOH =NaAlO2 + 2H2O
总:2Al+2NaOH+6H2O=2NaAlO2+4H2O+3H2 ↑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分析: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升失氧还 降得还氧
D 水是氧化剂,铝被氧化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一、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二、离子方程式: 2Al + 2OH-+ 2H2O =2AlO2- + 3H2 ↑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典例:有关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铝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氢氧化铝 B 氢氧化钠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氢气 C 铝是还原剂,水和氢氧化钠都是氧化剂 D 水是氧化剂,铝被氧化
铝及氢氧化钠反应经典例题及解析

双基限时练(十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响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响基础强化1.把以下金属投入0.1 mol/L盐酸中,能发生反响且反响最剧烈的是( )A.Cu B.FeC.Mg D.Al解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Fe、Mg、Al能与盐酸反响,而Cu不与盐酸反响,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响越剧烈,在Fe、Mg、Al中,Mg最活泼,反响最剧烈。
答案 C2.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A.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水D.盐酸解析铝与NaOH溶液反响而镁不与NaOH溶液反响,可以除去。
答案 B3.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响,产生H2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A.Al、Mg、Na B.Mg、Al、NaC.Na、Mg、Al D.Na、Al、Mg解析因足量的盐酸与等质量的金属反响,则金属完全反响,根据电子守恒,等质量的Na、Mg、Al产生H2的质量由大到小应为Al、Mg、Na,也可根据化学式计算。
答案 A4.有关Al与NaOH溶液反响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Al是复原剂,NaOH及H2O均是氧化剂B.复原产物是H2,且由H2O复原所得的H2与由NaOH复原所得的H2物质的量之比为2:1C.反响中NaOH是氧化剂,NaAlO2是氧化产物D.此反响中,只有水是氧化剂,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复原剂解析在Al与NaOH溶液反响中,铝是复原剂,水是氧化剂,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复原剂,NaAlO2是氧化产物,H2是复原产物。
答案 D5.金属钠着火,能用来灭火的是( )A. 水B. 湿抹布C. 泡沫灭火器D. 干沙解析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响,放出大量的热,且有可燃气体H2产生,不可用水、湿抹布、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 D6.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A.将钠投入到CuCl2溶液中:2Na+Cu2+===Cu+2Na+B.Na与水反响:Na+2H2O===Na++2OH-+H2↑C.铝和NaOH溶液的反响:2Al+2OH-+2H2O===2AlO-2+3H2↑D.铁屑与硫酸的反响:2Fe+6H+===2Fe3++3H2↑解析钠先与水反响,在溶液中,钠不能置换出铜,A项错;B 项中电荷不守恒;铁与硫酸反响生成Fe2+,D项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基限时练(十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基础强化1.把下列金属投入mol/L盐酸中,能发生反应且反应最剧烈的是()A.Cu B.FeC.Mg D.Al解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Fe、Mg、Al能与盐酸反应,而Cu不与盐酸反应,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越剧烈,在Fe、Mg、Al中,Mg最活泼,反应最剧烈。
答案 C2.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A.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水D.盐酸解析铝与NaOH溶液反应而镁不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除去。
答案 B3.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Al、Mg、Na B.Mg、Al、NaC.Na、Mg、Al D.Na、Al、Mg解析因足量的盐酸与等质量的金属反应,则金属完全反应,根据电子守恒,等质量的Na、Mg、Al产生H2的质量由大到小应为Al、Mg、Na,也可根据化学式计算。
答案 A4.有关Al与NaOH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l是还原剂,NaOH及H2O均是氧化剂B.还原产物是H2,且由H2O还原所得的H2与由NaOH还原所得的H2物质的量之比为2:1C.反应中NaOH是氧化剂,NaAlO2是氧化产物D.此反应中,只有水是氧化剂,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解析在Al与NaOH溶液反应中,铝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NaOH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NaAlO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答案 D5.金属钠着火,能用来灭火的是()A. 水B. 湿抹布C. 泡沫灭火器D. 干沙解析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有可燃气体H2产生,不可用水、湿抹布、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 D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钠投入到CuCl2溶液中:2Na+Cu2+===Cu+2Na+B.Na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C.铝和NaOH溶液的反应:2Al+2OH-+2H2O===2AlO-2+3H2↑D.铁屑与硫酸的反应:2Fe+6H+===2Fe3++3H2↑解析钠先与水反应,在溶液中,钠不能置换出铜,A项错;B项中电荷不守恒;铁与硫酸反应生成Fe2+,D项错。
答案 C7.用铝箔包装mol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A.O2与H2的混合气体B.1.12 L H2C.大于1.12 L H2D.小于1.12 L气体解析在题中隐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铝箔”,Na与水反应放出H2,并且生成NaOH,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生成H2,故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这两部分H2的总和,显然要比Na单独反应产生的H2多。
Na+H2O===NaOH+12H2↑0.1 mol mol mol答案 C8.有关铁与水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铁与水均不发生反应B.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气C.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D.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解析 铁在常温下与水不反应,但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 3O 4和H 2。
答案 D9.某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 )A .MgB .AlC .ZnD .Ag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稀H 2SO 4反应产生H 2,而排在氢后的金属则不反应。
答案 D10.将11.5 g 钠、28 g 铁分别放入20 mL 1 mol·L -1的盐酸中,结果正确的是( )A .钠与盐酸反应比铁剧烈,产生的气体多B .铁与盐酸反应比钠剧烈C .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多D .反应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解析 反应的剧烈程度由金属活泼性决定,即钠比铁剧烈,钠、铁物质的量依次为12 mol 、12mol ,盐酸物质的量均为 mol 。
可见,铁与盐酸反应时过量,生成H 2为 mol 。
而钠先与酸反应,后与水反应,共生成H 2 mol 。
答案 A11.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Mg 2+、H +、Ag +、Na +、Cl -、HCO -3、OH -、NO -3,已知该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反应后生成Al 3+,则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后生成AlO -2,则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g 2+、Na + H +、Cl -Ag +、HCO -3、OH -、NO -32Al +6H +===2Al 3++3H 2↑(2)Cl -、NO -3 OH -、Na + Mg 2+、Ag +、H +、HCO -32Al +2OH -+2H 2O===2AlO -2+3H 2↑12.现有4.6 g Na 、2.4 g Mg 、2.7 g Al 和6.4 g Cu ,分别将其投入100 mL mol·L -1盐酸中。
(1)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2)最后金属有剩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解析 4种金属中钠的活泼性最强,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1 L × mol·L -1= mol ,完全反应时需 mol ,其质量为 mol ×23g·mol -1=3.45 g<4.6 g ;需镁的质量 mol ×12×24 g·mol -1=1.8 g<2.4 g ;需Al 的质量为 mol ×13×27 g·mol -1=1.35 g<2.7 g ;铜与盐酸不反应,故剩余金属为镁、铝、铜。
过量的金属钠能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最多。
答案 (1)Na (2)Mg 、Al 、Cu (3)Na能力提升1.将2.3 g钠投放到97.7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B.小于%C.4% D.大于4%解析错选A项是把钠与水反应后,钠看成溶质,计算错误;错选C 项是忽视了钠与水反应产生H2使溶液质量减少。
解答本题应明确钠与水反应有H2产生,所得溶液中溶质是NaOH,溶液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和钠的质量之和减去氢气的质量。
本题属半定量题,不需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生成NaOH的质量为x,则:2Na+2H2O===2NaOH+H2↑2×23 2×402.3 g xx=错误!=4 gw(NaOH)=4 gg+ g-m?H2?×100%= 4 g100 g-m?H2?×100%>4%。
答案 D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溶液呈现无色,且加入一小块钠粒后仍然能大量共存的是()A.K+、MnO-4、SO2-4、H+B.Ba2+、Na+、HCO-3、NO-3C.Na+、NO-3、K+、Cl-D.Ca2+、NO-3、Cl-、CO2-3解析A项中MnO-4为紫色不符合题意且H+与Na反应;B项中Na 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HCO-3反应,有CO2-3生成,Ba2+与CO2-3不能共存;D项中Ca2+与CO2-3不共存。
答案 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在一定条件下与纯氧气、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是Fe3O4B.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置换反应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D.铁与盐酸、水蒸气反应,作还原剂解析铁与盐酸、水蒸气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铁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 C4.Mg、Al、Fe三种金属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时,放出H2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B.三种金属均过量C.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D.盐酸均过量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等质量的三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H2的量不等;等物质的量的三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H2的量也不等;若三种金属均过量,则产生的H2的量由盐酸决定。
答案 B5.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
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质量相等的稀烧碱溶液和稀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且有白色沉淀生成,杠杆不平衡B.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澄清;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蓝色变浅,杠杆右边下沉C.反应后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D.右边球上出现红色,左边溶液的c(OH-)增大解析左边中的Al球与NaOH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有一部分铝溶解,并产生气体,生成NaAlO2易溶于水,消耗掉一部分NaOH,左边烧杯中溶液的c(OH-)减小;右边Fe球浸在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铁球质量增加,Cu2+减少,溶液蓝色变浅。
答案 B6.X、Y、Z、M代表四种金属,有以下事实:①水溶液中X+Y2+===X2++Y②Z+2H2O(冷)===Z(OH)2+H2↑③Y可跟硫酸反应而M不能。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
解析 由①知X>Y ,由①知X 、Y 不与水反应,由②知Z>X>Y ,由③知Y>M ,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Z>X>Y>M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