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身体的变化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运动与身 体变化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运动与身 体变化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能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提高运动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关注身体健康。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2.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2. 教学难点: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关注身体健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运动员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1)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比赛的过程,思考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速度、时间下的路程,让学生亲身体验速度、时间、路程的变化;(3)引导学生总结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得出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3. 解决实际问题(1)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每天跑步30分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求小明每天跑步的路程;(2)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1)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如:运动后心跳加快、出汗等;(2)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短跑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3)引导学生总结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以及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设计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设计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设计教学思路:《运动与身体变化》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基础上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针对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活动: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原地高抬腿跑30秒,分别测量和记录运动前、运动后休息2分钟后脉搏跳动的次数,并算出本小组同学脉搏跳动次数的平均数。

2、组织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初步发现由运动而引起的脉搏变化的规律。

3、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对脉搏跳动会有不同影响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另外一项运动,按前面的步骤进行实验,收集、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发现体育运动会引起脉搏加快,且脉搏加快跳动的速度与运动量的大小有关。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P54-55综合与实践“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运动前后脉搏跳动变化规律的过程,感受通过实验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增强用平均数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平均数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作用,增强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从数据分析中发现结论。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只秒表。

学具准备:四人一组,每组一只秒表,两份统计表。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1、创设情境。

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你喜欢体育运动吗,经常参加哪些体育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健康,说一说你参加完体育运动后,身体发生的变化?(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根据交流板书:身上出汗脉搏加快呼吸加快……)2、提出问题。

究竟运动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与身体变化。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实验讨论。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反思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反思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反思最近,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深切地意识到了体育运动对身体变化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将这种影响融入到教学中。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发现以下几个关键点,这些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运动和身体变化的知识。

第一,通过运动,学生可以提高自我认知和体验身体变化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不同的运动项目,例如篮球、游泳和瑜伽等。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身体在运动中的变化,还可以增加对自己的认知。

他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某些运动项目中的天赋和优势,并在发现中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

第二,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和发展。

通过运动,学生们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和协调性,培养良好的姿势和肌肉控制。

他们的肺活量、心血管功能和代谢水平也会得到提高,这对于健康的成长至关重要。

此外,定期运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减少焦虑和压力,增强免疫力。

第三,通过运动,学生们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团队运动项目中,学生需要与队友合作,协调动作,共同追求团队目标。

这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运动也是一种竞争和拼搏的方式。

学生们可以通过比赛和挑战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并从竞争中学会接受失败和尊重对手。

第四,运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运动中,学生可以发现并尝试各种不同的动作和技巧。

他们可以通过尝试新的运动项目和自由发挥,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融入到运动中。

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运动经验,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变化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运动和身体变化的探索和实践,学生们可以提高自我认知,促进身体健康和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将运动元素融入到课程中,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坚持运动与短期效果的关系

坚持运动与短期效果的关系

坚持运动与短期效果的关系运动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众所周知,然而很少有人能够坚持进行长期的运动。

这是因为很多人希望能够迅速看到效果,然而运动的效果通常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出来。

因此,我们需要理解坚持运动与短期效果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分步骤详细探讨坚持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短期影响。

第一步:运动的不同类型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

无氧运动则主要是力量训练,如举重、拉力器等,能够增强肌肉力量。

不同的运动类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第二步:短期内的身体变化在运动的初期阶段,人们通常会感受到身体的一些短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但不限于:1. 减轻压力:运动能够增加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提高心情。

2. 提升能量水平: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使人们感到更加精力充沛。

3. 改善睡眠:运动有助于身体从紧张状态过渡到放松状态,帮助人们入睡更快并提高睡眠质量。

4. 提高免疫力: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感染的概率。

5. 提升集中力:运动能够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增加神经元的连接,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第三步:短期内的身体健康改善除了短期的身体变化外,坚持运动还会带来一些短期的身体健康改善,这些改善包括但不限于:1. 增强心肺功能: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肺的负荷,提高心血管功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提高肌肉力量:无氧运动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改善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3. 促进新陈代谢: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更有效地消耗热量,减轻体重。

4. 改善消化系统: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预防便秘。

5. 减轻慢性疼痛:适度的运动可以减轻常见的慢性疼痛,如背痛、关节痛等。

第四步:方案制定与坚持为了最大化短期效果,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执行。

下面是一些制定和坚持运动计划的建议:1. 确定目标:明确自己的运动目标,是减肥、增肌还是改善心肺功能等。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运动是一种主动的体力活动,通过定期进行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增强身体健康。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的变化。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变化的规律。

首先是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运动时,心脏受到刺激会增加心率,心排出量也会增加。

这是为了满足运动过程中肌肉的供血需求。

此外,运动能够增强心脏肌肉,使其更加坚韧,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力。

运动还可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是呼吸系统的变化。

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以满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

肺活量也会增加,肺泡表面积扩大,气体交换更加高效。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提高呼吸机械效率。

肌肉骨骼系统的变化也是显著的。

运动时,肌肉会逐渐增强和发达,肌肉纤维数量和粗细均会增加。

运动还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关节疼痛和损伤的风险。

代谢系统在运动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运动时,人体的能量需求会增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物质会被分解为能量供给肌肉。

长期运动还可以增加肌肉的代谢水平,使静态代谢率增加,即在休息状态下也能够消耗更多的能量。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此外,运动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

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和心情。

运动还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

通过定期进行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增强身体健康。

因此,积极参与运动对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运动与身体的变化语文作文

运动与身体的变化语文作文

运动与身体的变化语文作文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因为运动让我们有健康的体魄;因为运动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因为运动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因为运动使我成长为一名健康快乐的男孩。

小时候的我,白白胖胖,别人看到都会喜爱地拍拍我,夸我好可爱。

潜意识里我认为胖就是可爱,胖就是身体健康。

我喜欢吃肉、喝牛奶、吃水果和甜食,不喜欢吃青菜,更不喜欢运动,认为运动简直就是受罪。

到了四年级,由于脂肪堆积,营养不均衡,加上不运动,我的身体开始抗议了。

因为胖,两条腿磨得红红的,很疼,上楼梯直喘气,抵抗力差,容易感冒。

夜里睡觉打鼾,睡眠质量差,影响到了学习。

这时我才知道,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无法好好学习的。

不能学习好,又怎么能实现我的'理想呢?是时候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开始运动,让身体重新找回健康的状态。

我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运动计划,每天早晚都会抽出时间进行锻炼。

早上,我会在公园里慢跑几圈,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感受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

晚上,我会在房间里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和力量训练,锻炼我的肌肉和关节。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我时常感到疲惫和无力,但我没有放弃,我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看到成果。

渐渐地,我开始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变化。

我的体重逐渐下降,身体线条开始变得清晰,肌肉也变得更加有力。

更令我欣喜的是,我发现自己的精力比以前更加充沛,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感到疲劳。

我的抵抗力也提高了,很少再感冒。

而且,运动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我更加享受在阳光下的奔跑,享受汗水带来的畅快淋漓。

我的改变也影响到了我的生活。

我开始注重饮食,学会了均衡营养,多吃青菜,少吃甜食和油腻的食物。

我也开始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熬夜和过度劳累。

我开始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健康快乐的男孩了。

我深知,是运动让我找回了健康的身体,是运动让我更加自信和快乐。

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让运动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让健康成为我生活的底色。

实践活动(5):运动与身体变化

实践活动(5):运动与身体变化

实践活动(5):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数据。

2、学习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队身体有什么好处?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变化。

研究的方法是做实验,进行统计,相互合作,探讨结论。

二、实验讨论1、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脉搏跳动变化⑴谈话: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运动会给身体带来很多方面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先通过实验了解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

首先我们学习测脉搏的方法。

(教师讲解)⑵学生练习测脉搏,教师巡视指导。

⑶介绍实验方法:四人一组,先各自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报告给组长,组长记录在P98表格里,再同时原地跑步30秒,停下来各自立即测出1分钟里脉搏跳动的次数,组长再做记录。

休息3~4分钟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钟,要用力跑,然后再测脉搏,组长再做记录。

最后全组同学一起计算本组四人运动前的脉搏跳动次数的平均数、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数以及原地跑步1分钟后的平均数,再分析每个人的三个数据及全组的三个平均数,看看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

⑷学生分组活动,汇报结果。

2、研究不同的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是否相同。

⑴谈话: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运动可以使脉搏跳动加快,运动强度越大,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越多。

那么同样的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脉搏变化的情况会相同吗?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两项强度不同的运动做实验,组长先把这两次运动的名称填在P99表格的第一横行里。

然后每人都先进行第一项运动,1分钟后测脉搏;休息一会再一起进行第二项运动,再测脉搏。

组长记录好每次运动后各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并求出全组同学每次测量的脉搏平均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与身体变化》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运动对身体变化这一主题,他们可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验证和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实验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观察和实验,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运动对身体的变化。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分析数据。

3.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运动器材(如跳绳、跑步机等),数据记录表,计时器。

2.学具:学生自带的运动器材,数据记录表,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运动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运动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运动器材,并提出观察和实验的要求。

例如:“今天我们要观察运动对身体的变化,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器材,进行观察和实验。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运动观察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例如:“请大家开始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记录身体的变化,如心跳、出汗情况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到小组内交流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分析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与身体变化
北格小学
张俊燕
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 变化吗?
身上会出汗 脉搏会加快 呼吸也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快
运动对脉搏会有怎样的影 响呢?
实验讨论
每四人为一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其中一人为记录员,负责把每 次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 1.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的次数。 2.原地高抬腿跑30秒后,立即测出1分钟脉搏的次数。 3.休息2分钟后,再测出1分钟脉搏的次数。 姓名 运动前/次 运动后/次 休息后/次
在下面的运动项目中选一项,按前面的步骤进行实验, 并填写下表。
1.跳绳
姓名
2.下蹲
3.原地跑步
4.原地踏步
休息后/次
运动前/次
运动后/次
平均数
实验结论:
运动可以使脉搏加快,运动强度 越大,每分钟脉搏的次数越多。
小知识
瑞典体育联合会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研究出一种测定 运动员心脏功能的简易方法。 方法:首先让受试者静坐5分钟,测15秒钟脉搏,乘4得1 分钟脉搏数(p1)。然后做30秒钟30次起蹲,最后1次站 起后测15秒钟,即刻脉搏。乘4得1分钟脉搏数(p2)。休 息1分钟后,再测15秒钟脉搏数(p3)。 评定:指数=(p1+p2+p3-200)÷10 根据计算出的指数评价心脏功能,指数越小说明心脏功 能越好。所得指数小于0,或等于0,则心脏功能最好; 0—5为良好;6—10为中等;11—15不好;大于16以上为 很不好。
平均数
实验结论:
运动可以使脉搏加快,休息 后脉搏逐渐恢复。
你知道吗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人的心脏 也在不停地跳动,引起血管的扩张和收缩, 这就是脉搏的跳动。血液在全身的血管里流 动,给人身体的各部分提供氧气和营养。人 在运动时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因此脉搏 的跳动会加快。学龄儿童安静时,1分钟脉 搏跳动次数大约是80—9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