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社会学概论(高起专)》在线作业.3D67355D-D7BA-4397-92A7-19731F84E2AB(总18页)
19秋西交《社会学概论(高起专)》在线作业【答案】

【奥鹏】西交《社会学概论(高起专)》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题目】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A、《社会静力学》
B、《社会分工论》
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参考选择:C
【题目】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是()
A、费孝通的江村调查
B、陈达的民众生活费用调查
C、毛泽东的农村阶级状况调查
D、晏阳初、李景汉的河北定县调查
参考选择:B
【题目】社会学研究应该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指的是社会学的()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参考选择:D
【题目】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韦伯
B、马克思
C、布劳
D、涂尔干
参考选择:A
【题目】社会学界常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把社会关系分为()
A、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
B、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
C、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D、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
参考选择:A
【题目】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
A、文化特性
B、文化模式
C、文化集丛
D、文化特质。
西安交通大学16年9月课程考试《社会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V 1. 对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的各个具体领域实现控制的形式是()A. 微观控制B. 制度化控制C. 外在控制D. 习俗控制满分:2 分2. 行为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这种社会互动形式被称为()A. 合作B. 交换C. 竞争D. 冲突满分:2 分3. 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A. 文化特性B. 文化模式C. 文化集丛D. 文化特质满分:2 分4. 在社会预警系统中,对人们潜伏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沟通、疏导、救助,防止偏差行为的发生的是()A. 调查研究机构B. 监测系统C. 社会干预中心D. 社会支持网满分:2 分5. 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者是()A. 梅约B. 泰罗C. 巴纳德D. 麦克雷戈满分:2 分6. 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被称做()A. 问卷调查B. 实地研究C. 社会实验D. 非介入性研究满分:2 分7. 中国学者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A. 社会调查运动期间B. 城市社区运动期间C. 乡村建设运动期间D. 社会建设运动期间8. 对一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是()A. 拟剧论B. 符号互动论C. 自我理论D. 常人方法学满分:2 分9. 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属于社区发展的()A. 过程目标B. 根本目标C. 任务目标D. 基本目标满分:2 分10. 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A. 积极性控制B. 消极性控制C. 硬控制D. 非制度化控制满分:2 分11. 价值冲突理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 个人社会化的失败B. 社会解组C. 社会价值崩溃D. 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满分:2 分12. 社会制度的形成,有一种途径是自发形成,即()A. 民俗——民德——制度B. 民德——民俗——制度C. 民俗——法律——制度D. 民德——法律——制度满分:2 分13. 在组织管理的研究中,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梅约B. 巴纳德C. 摩尔斯D. 泰罗满分:2 分14. 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是()A. 文化采借B. 文化传播C. 文化交流D. 文化冲突15. 我国社会学界大都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其中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之日起到第一个孩子离家之前,被称为()A. 家庭建立阶段B. 继续抚育阶段C. 家庭扩展阶段D. 家庭收缩阶段满分:2 分16. 私人部门的优势体现为()A. 组织优势B. 结构优势C. 效率优势D. 市场优势满分:2 分17. 基金会属于()A. 第三部门B. 第二部门C. 公共部门D. 私人部门满分:2 分18. 教育制度的潜功能体现在()A. 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B. 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C. 实现社会化的功能D. 文凭功能满分:2 分19. 本源制度包括()A. 政治制度B. 婚姻家庭制度C. 教育科学制度D. 思想文化制度满分:2 分20. 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 社会控制功能B. 社会选择功能C. 文凭功能D. 实现社会化的的功能满分:2 分21.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特纳的分析,任命某人某项荣誉称号,属于()A. 结构性流动B. 垂直流动C. 代内流动D. 赞助式流动满分:2 分22. 美国学者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中的研究属于()A. 模式变项论B. 信息社会论C. 后工业社会论D. 风险社会论满分:2 分23. 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被称做()A.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B. 社会发展计划C. 社会现代化D. 全球化满分:2 分24. 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偏差行为称之为()A. 形式主义B. 退缩主义C. 创新D. 反叛满分:2 分25. 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被称之为()A. 阶层B. 阶级C. 社会分层D. 等级满分:2 分26. 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韦伯B. 马克思C. 布劳D. 涂尔干满分:2 分27. 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A. 继续社会化B. 反向社会化C. 再社会化D. 基本社会化满分:2 分28. 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的社会学著作是斯宾塞的()A. 《社会静力学》B. 《社会学原理》C. 《社会学研究》D. 《伦理学原理》满分:2 分29.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是()A. 米德B. 布鲁默C. 库利D. 戈夫曼满分:2 分30. 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被称为()A. 结构性问题B. 制度性问题C. 规范性问题D. 政治性问题满分:2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西安交通大学18年9月课程考试《社会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18年9月课程考试《社会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西安交通大学18年9月课程考试《社会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30题,60分1、在冲突理论中,刘易斯?科塞提出的理论被称为()A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C功能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2、()是指一个人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个人社会化的初级阶段,也是社会化最主要的内容。
A继续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再社会化D被动再社会化3、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韦伯B马克思C布劳D涂尔干4、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这种方式是()A形式主义B创新者C退缩主义D反叛5、本源制度包括()A政治制度B婚姻家庭制度C教育科学制度D思想文化制度6、教育制度的潜功能体现在()A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B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C实现社会化的功能D文凭功能7、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是()A价值要素B规范要素C组织要素D设备要素8、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A继续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次级社会化D再社会化9、中国学者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A社会调查运动期间B城市社区运动期间C乡村建设运动期间D社会建设运动期间10、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帕森斯B斯宾塞C库利D丁伯根11、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是()A人力资本B人口资本C人力资源D人口资源12、()理论认为,人类的日常生活世界就好比剧院,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这个剧院里的演员,大家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
A符号互动B行动C拟剧D本土方法13、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是()A制度化的传统合作B自发性合作C指导性合作D契约式合作14、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被称为()A习俗B道德C法律D宗教15、197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
19秋学期西交《社会学概论(高起专)》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9秋西交《社会学概论(高起专)》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A、]《社会静力学》
[B、]《社会分工论》
[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参考选择是:C
2.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是()
[A、]费孝通的江村调查
[B、]陈达的民众生活费用调查
[C、]毛泽东的农村阶级状况调查
[D、]晏阳初、李景汉的河北定县调查
参考选择是:B
3.社会学研究应该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这指的是社会学的()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参考选择是:D
4.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韦伯
[B、]马克思
[C、]布劳
[D、]涂尔干
参考选择是:A
5.社会学界常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把社会关系分为()
[A、]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
[B、]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
[C、]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D、]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
参考选择是:A
6.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
[A、]文化特性
[B、]文化模式
[C、]文化集丛
[D、]文化特质。
社会学概论(高起专)

期末作业考核《社会学概论(高起专)》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社会运行条件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业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运行-基本内容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变迁和发展,表现出经常、变异和中断等三种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交叉渗透、制约、促进和转化等关系。
2.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3. 社会化 :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 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 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4.社会结构在教育水平、文化类别、宗教、职业、社会地位阶层、组织内雇佣等方面的结构。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文化冲突是指文化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或多种文化激烈矛盾的状态。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会在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对立。
答; 对的!俗称文化差异。
两个或多个文化背影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持不同的态度。
2. 社会安全阀是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是由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
答:对的3. 社会群体是通过稳定而持久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
如家庭、学校、工会、机关、邻里等。
答:对的4. 根据社会约束力由弱到强排列,可以得到如下排列: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答:错改正:根据社会约束力的由弱到强排列,因该是: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5. 结构性流动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其特点是个人原因而发生的社会流动。
答:对的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要回答社会学中社会化的几种类型。
答: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
免费在线作业答案西安交通大学15年7月课程考试《社会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15年7月课程考试《社会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西安交通大学15年7月课程考试《社会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一、名词解释(共 7 道试题,共 28 分。
)1.社会角色答:在米德看来,角色就是在社会或某一群体中处于一定地位并按相应的行为模式行为的一类人。
(1)社会角色与社会位置、社会地位或社会身份密切相关;(2)社会角色对应于一系列角色期望,是一整套社会所规定的或期待的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这种行为模式是个人的,它有赖于个体的认知和实践能力;(4)社会角色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2.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人的现代化答: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化。
通过人的现代化,使人的思维方式、实践方式实现根本转变,从而人能够更好的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发展人的本质,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角色失调答: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仅会出现角色差距,而且常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些就是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统称角色失调。
4.社会结构答:社会结构一般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
5.机械团结,有机团结答:社会迪尔凯姆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将社会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社会。
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社会分工不发达。
社会成员在道德和思想方面是同质的。
社会个体受传统的支配,没有个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机械关系,社会的整合是建立在思想和道德同质基础上的。
在有机团结的社会中,社会分工发达,社会成员在道德和思想方面是异质的。
社会分工导致传统力量的衰退,社会个体个性增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有机关系,社会整合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
6.功能答:功能是社会系统或者结构体系为实现系统目标和系统适应环境所发挥的作用。
7.角色丛答:角色丛是指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多社会角色的有机集合,也被称队为角色集,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与他人相互联系的产物。
15西交《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

西交《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 ()的内涵均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A. 可持续发展B. 发展C. 社会发展D. 经济发展?正确答案:A2. 多个社会地位在每个地位等级体系中都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平,如拥有较多财富的社会成员,往往拥有较大的权力、较高的社会声望是()A. “地位一致”B. “地位相悖”C. “首要地位”D. “地位冲突”?正确答案:A3. 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是()A. 米德#马克思B. 林顿C. 库利?正确答案:A4. 文化人类学者()是结构功能论中角色概念的创始人,他也是角色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A. 库利B. 威廉.詹姆斯C. 米德D. 林顿?正确答案:D5. 经济行为的定义是什么()A. 是以追求经济利益或利润为目标的行为B. 是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或利润为目标的行为C. 是以不追求经济利益或利润为目标的行为D. 是以追求社会利益或利润为目标的行为?正确答案:A6.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A. 城乡对立B. 小城乡差别C. 家村发展为城市D. 城乡协调发展?正确答案:D7. 古典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孔德B. 马克思C. 恩格斯D. 舍勒?正确答案:A8. 在汉语中“社会”一词最早出现在()的古籍中A. 宋代B. 元代C. 唐代D. 隋代?正确答案:C9. 中国春节的民间文化活动就是一个(),在这些活动中,各种文化特质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人们贴春联、放鞭炮、吃年饭、守岁、敬神还愿、走亲访友A. 文化B. 文化群C. 文化丛D. 文化组?正确答案:C10. 现代化理论大体上说,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等三大体系。
A. 第二次工业化理论B.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C. 第二次后工业现代化理论D. 第二次经典现代化理论?正确答案:B11. ()是指社会中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其主要活动的组织A. 政治组织B. 经济组织C. 文化组织D. 民间组织?正确答案:B12. ()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或基本要素。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拓展学习(一)9

西交《社会学概论》(一)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孔德的“实证社会学理论”?(1)实证社会学理论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和人类智力发展的三阶段上: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社会学包括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3)提出了用实证方法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大体设想。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通常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孔德曾经是另下位早期社会思想家亨利·圣西门的私人秘书。
孔德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
早先,他曾称这门新学科为“实证哲学”,既强调它的科学性,又与传统的哲学相区别。
他认为,社会学的目标是:去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新的秩序。
孔德并没有以纯科学的兴趣去分析社会;他更想建立一个“精神的精英—由他自己领导—去管理新的社会秩序。
孔德被认为是功能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孔德曾建议并一贯把社会学看成是分开的两个主要部分,即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在前一种情况下(社会静力学),社会的主要制度或制度的复合体—例如经济、家庭或政治—被作为社会学分析的主要单位,而社会学则被设想为对这些制度相互间的关系的研究。
如果说静力学是研究社会的各部分如何相互发生关系的,那么动力学是把整个社会作为分析单位,并揭示它们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发展和变化的。
2、什么是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社会像一个有机体—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的思想。
通过吸收一种类似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斯宾塞提出社会就像物种那样,由简单向复杂进化。
达尔文在他的自然选择理论中指出,那些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动物更易于存活和繁衍,与达尔文的思想类似,斯宾塞认为那些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社会比不能适应环境的社会更易于生存与发展。
斯宾塞认为适者生存的原理适用于社会之间和社会内部。
也就是说,社会的特征,包括它的不平等,都是“自然”进化原理(或规律)的结果。
斯宾塞反对政府干预社会事务,因为他认为这种干预会阻碍这些自然发展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交《社会学概论(高起专)》在线作业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特纳的分析,任命某人某项荣誉称号,属于() A:结构性流动
B:垂直流动
C:代内流动
D:赞助式流动
答案:D
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
A:内群体和外群体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C: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答案:B
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A:再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反社会化
D:发展社会化
答案:D
社会学研究应该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指的是社会学的()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答案:D
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被称为()
A:结构性问题
B:制度性问题
C:规范性问题
D:政治性问题
答案:A
在冲突理论中,刘易斯?科塞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A:阶级斗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