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名著阅读交流分享课
《昆虫记》读中交流课教学设计

小昆虫,大世界《昆虫记》读中交流课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八上名著《昆虫记》读中交流课。
教学设想一、名著内容:《昆虫记》是文艺型的科普著作,既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又兼具文学性,语言活泼生动;法布尔还以虫性反观人类社会,同时,作者对科学、对生命的终极探索,亦成为值得学习的“法布尔精神”。
因此,读此著,应读懂三层:科学、文学、哲学。
二、课型:本节课为“读中交流课”,注重两个点,一是“横向”引导,“横向”即从学生阅读接受心理的角度,一面总结学生随着时间推进在阅读此著过程中的阅读成果与成长,一面又要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引导他们继续深入此著;二是“纵向”提升,“纵向”即从名著角度,指教师应发挥好主导角色,从“科学、文学、哲学”三个角度对整本书做一个最后的提升,并适时点拨整本书阅读的技巧。
三、学情:此名著阅读时间为八上,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阅读学习,已具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方法;二、八上学生开始步入叛逆期,且刚上初中时的朝气和兴致部分消退;三、我校一直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模式”,学生更善于交流与分享,有利于开展名著分享课。
学习目标进一步品赏《昆虫记》一书的“科学、文学、哲理”世界;进一步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学习重点进一步品赏《昆虫记》一书的“科学、文学、哲理”世界;进一步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学习难点进一步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课前预习从“整本书阅读”角度,一是搜集背景和作者相关资料,基本做到“知其人、论其世”;二是设计好阅读进度表,有规划、有节奏、有层次地进行阅读;三是初步形成个人阅读成果,如读书摘抄、读书批注、读书感想、主题演讲、箴言书签、昆虫卡片、思维导图,等等。
从本节名著交流课角度,一是仔细阅读原著;二是完成课前导学案,包括制作“昆虫小名片”、“箴言书签”等课前任务(详见后文“导学案”部分)。
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流程图课堂学习具体过程小昆虫,大世界——《昆虫记》读中交流会情境导入:“金秋十月,我们跟随法布尔走进他的荒草园,在奇妙的昆虫世界里驰骋,留下了阅读的欢声与脚印。
名著导读公开课 《昆虫记》1

活动二: “产妇的自述”
人了把法 的神平布
它我们用输卵管的尖端,迟疑地在摸
索着,想尽量地把卵排在卵堆的最深处。
词圣时尔 汇、人巧 ,庄们妙
当红眼产妇神情严我肃地生产时,有不少蚂 对 严 厌 的
蚁正在它的周围忙着打劫我,许多蚂蚁在离
开时,嘴里都叼着一只蝇卵。这些胆大包 天的抢掠者竟然爬到输卵管下面去抢掠。
昆虫们不为人知的秘密
1.蝉和蚂蚁,谁懒惰?谁 勤快? 2.萤火虫吃什么?怎么吃? 3.绿蝇是怎么消化动物尸 体的? 4.屎壳郎滚粪球有什么意 义?
三、有趣的昆虫写法
活动二:
用“《动物世界》解说员”的语气朗读产房外 的场面。
等待者十分焦急,一次次地飞到洞口去张 望,看看产房里的情况,是否已经产下了小宝 宝。产房里的产妇终于出来了,停在死鼹鼠身 上歇息,等着下一轮再进入产房继续产 卵。……
一、昆虫专家
他用一生的光阴来 观察、研究"虫子";他为" 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 这些书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 一版再版,直到百年之后还 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 轰动,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法布尔 《昆虫记》
二、奇妙的昆虫王国
学习活任动务一:: 1.阅读时间: 5分钟 2.借助目录、使 用跳读法 3.用原文或自己 的话蝉萤回和火答粪蚂绿虫金Hale Waihona Puke 蝇龟昆虫和我们表述
法布尔作为一个文学家,他把昆虫从人的 视角表达出来——拟人,让我们不再把昆虫当 成与自己无关的虫类,搭建起读者和昆虫平等 的桥梁。
生命的赞歌~
四、读书规划
阅读整本《昆虫记》
“松毛虫列队游行,沿着树干而下,吐出一条丝路,天黑 时好顺着丝路回家——究竟是谁教会了他们这种本领?”
《昆虫记》读书交流课教案

《昆虫记》读书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 通过阅读交流,培养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生命尊重等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者及背景介绍a. 介绍法布尔及其生平事迹b. 了解《昆虫记》的成书过程及意义2. 第二课时:名著梗概a. 概述《昆虫记》的故事情节b. 分析主要人物和昆虫的形象特点3. 第三课时:章节精读a.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精读b. 分析文本内容,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表达手法4. 第四课时:昆虫世界探秘a. 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b. 讨论昆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人类与之的关系5. 第五课时:阅读感悟与交流a.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b.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启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章节内容等基础知识。
2. 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分析作品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昆虫世界、人与自然等话题展开讨论。
4. 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启发。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读后感悟:收集学生的读后感悟,评价学生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方面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昆虫记》原著或改编读物2. 相关背景资料(如法布尔的生平和著作)3. 昆虫图片或视频资料4. 阅读记录表和感悟分享模板六、教学活动设计1. 第六课时:昆虫记中的科学探究a. 引导学生了解《昆虫记》中的科学观察方法和探究精神。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观察昆虫生活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2. 第七课时:艺术与自然的融合a. 分析《昆虫记》中的文学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名著阅读《昆虫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著阅读《昆虫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名著阅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文段分析和资料助读,探究法布尔观察昆虫的奥秘。
2.通过赏析文段和合作交流,探究法布尔的写作手法。
3.体会《昆虫记》科学性和文学性的文本特征。
教学重难点通过文段分析和资料助读,探究法布尔观察昆虫的奥秘;体会《昆虫记》科学性和文学性的文本特征。
教学过程导入:上课,早上好,我亲爱的学生们,今早我看到了一只大黄蜂在我的车玻璃上,想起最近我们一起阅读的《昆虫记》这本书,其中也有关于大黄蜂的介绍吗?谁来说一说?你来说一下。
非常好,你用简短的几句话就把黄蜂的相关特征说的恰到好处。
可见你是真阅读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许多同学向老师反馈了问题。
我把其中相对集中的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法布尔的“观察”1.为什么法布尔说蝉在地下生存四年,难道他观察了四年?蝉在地洞里时,法布尔如何知道它在洞里的生活,还知道的这么仔细?(崔XX等11人)2.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细微之处的?他怎么能看到这么微小的昆虫特征的?(吴XX、蔡XX、张XX等7人)3.法布尔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去观察昆虫?(李XX、王XX等5人)4.法布尔不是对生命十分热爱吗?他不是非常尊重昆虫吗?为何还要把小条纹蝴蝶的触须剪掉呢?甚至用刺激性的东西来实验。
(董XX等3人)二、《昆虫记》的魅力1.书中对某些昆虫的习性并没有做合理的解释,对昆虫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也没有具体说明,为什么我读起来还很有趣,很吸引人呢?(于XX等5人)2.书里面除了写作者看到的,为什么很多地方写的是作者想象的?(刘XX)三、虫性与人性1.法布尔是怎样想到要把昆虫写成人的,进而表现人性的?作者为什么要赋予蛔蛔人的品性?(王XX、翟XX等4人)2.为什么昆虫会有人的情感?(崔XX、张XX)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有关于法布尔观察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提问,再归纳总结学生问题。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名著阅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结:两者都写了的外形,A段的语言更生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螳螂外形的漂亮,姿 态的优美。
.活动二:变一变,读一读
过渡:书中像A段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不仅被写得活灵活现,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场景, 他也写得趣味横生。下面就让我们选取写绿头苍蝇产卵的这段文字来读一读,继续感受其语言的生动性。
小结: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勤劳和懒惰,有热情和冷酷。法布 尔以人性观照虫性,以虫性映照人性。
2,屏显《昆虫记》下面一段文字,学生思考: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春天来临,美国山楂树开花了,蟋蟀齐鸣。我走在路上,看见了一只死眼鼠和一条被石头砸死的蛇。二者的死 都是人为的。假鼠正在掘土刨坑,驱除虫害,正巧有一农夫正在翻地,他的铁锹一下子把它拦腰斩断,扔到一边。 而那条蛇,它是被春意融融唤醒的,来到了阳光下,脱去旧衣,换上新衣。正在这时,被人发现。此人便说:“啊! 你这个可恶的东西,我要为民除害J他便说边用石头把它的脑袋砸个稀巴烂。这条保护庄稼、在消灭害虫的激烈战斗 中帮助过我们的无辜的蛇,就这么一命呜呼。
三、第二站一一昆虫美文馆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到达本次列车通往的第二站:昆虫美文馆。一起去见证法布尔作为文学家有趣的写作 之法!
.活动一:比一比,读一读
以下哪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屏显《昆虫记》、《辞海》中写螳螂外形的文字,分别请两名同学朗读。
1.轻盈的体态,优雅的上衣,淡绿的体色,罗纱般的长翼。它没有张开像剪刀一样的大颗;相反,它只有一张 尖尖的小嘴,似乎是啄食用的。前足大腿像个扁平的纺锤,内侧有两行钢锯。一《昆虫记》
《昆虫记》名著导读陈慧敏(003)(1)

3.法布尔是如何进行研究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其他人
法布尔 1.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
下进行研究 2.使得人们喜欢它们
5.研究死亡
4.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
1.简述《昆虫记》的主题: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2.法布尔写《昆虫记》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 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3.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 般的感受和抒怀”。
通过观察和研究所著,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
”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昆虫记》不但展现了他
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
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2.在法布尔的小档案中,说说你对他的信息 有什么好奇的?
——业士学位
我们不知道的知识怎么办?老师也不知道,我们该 去问谁呢?
读了此书我知道了: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而漂亮 的螳螂依靠那一对弯钩和翅膀,能将庞大的猎物吓瘫;那种名叫 “米诺多蒂菲”的甲虫是昆虫中忠诚夫妻的典范;美丽的大孔雀蝶 是个结婚狂,他具备一种奇妙的天赋,能飞过长距离穿过黑暗,越 过障碍发现自己的意中人;而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然是个能工巧 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展现出如同 人类母爱般的慈爱;穿着漂亮金色衣服的雌性金步甲,却是一个同 类相食、杀死自己丈夫的残酷的杀手……同学们,我们一起走进 《昆虫记》去探索有趣的昆虫世界,与虫子一起畅享生命的璀璨。
今天明天两天时间先阅读以 下内容: 《荒石园》 《昆虫的装死》 《大孔雀蝶》 《圣甲虫的梨形粪球》 《米诺多帝菲》 完成与之相应的自我测评。
1.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 并为昆虫写出了十大卷的书,这人是_法__布__尔___ 这本书是_《_昆__虫__记__》_,这本书又译为_《_昆__虫__世__界__》 或__《_昆__虫__物__语__》_,被鲁迅誉为 “__讲__昆__虫__生__活__的__楷__模___”。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昆虫记》名著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昆虫记》名著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昆虫记》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作家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大致内容。
2.使学生分组合作,借助课件中提示卡片及自己制作的昆虫档案,梳理部分昆虫的信息,了解关于昆虫的科学知识。
3.使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4. 让学生理解《昆虫记》的科学研究求真、文学表现求真,都源于法布尔的“求真"精神,都源于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作家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大致内容。
2.使学生分组合作,借助课件中提示卡片及自己制作的昆虫档案,梳理部分昆虫的信息,了解关于昆虫的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1.使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2.让学生理解《昆虫记》的科学研究求真、文学表现求真,都源于法布尔的“求真”精神,都源于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PPT、任务卡、昆虫标本(或其他奖励)。
【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翻开“昆虫的史诗"。
1.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请大家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
2.同学们已经对法布尔而《昆虫记》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翻开这部“昆虫的史诗",去看看我们熟悉的昆虫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二、小组合作,走进昆虫的世界。
1.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由每组的组长上台点击PPT中任意礼盒图片,抽取“盲盒”。
每个“盲盒"中各有一种昆虫的图片及相应的任务。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衡水杯”一等奖

课题:名著导读——《昆虫记》阅读交流与分享(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昆虫记》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主题等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复述给同学们听。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体会。
二、教学重点:了解《昆虫记》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主题等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体会。
课前准备:建议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读书小组,以昆虫名为小组命名,采用“选择性阅读”方法,精读相应的内容后,精心准备在班上汇报阅读收获。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动画。
【走进名著】1、走进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科学家、科普作家。
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实地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真实地刻录下各种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他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等桂冠。
2、作品简介《昆虫记》(法语即“昆虫学回忆录”或“昆虫学的回忆录”),是法国昆虫学让•亨利•法布尔的主要著作。
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
该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被雨果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以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3、主要内容:《昆虫记》熔作者法布尔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介绍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著名 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昆虫科 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 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的作者)”,昆虫界的“维吉 尔”。
试着用书中的语言或自己的感受 来介绍这位作者
《昆虫记》
----阅读分享交流会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试着用书中的语言或自己的感受 来介绍这本书
• 《昆虫记》又译为《昆虫世界》、《昆虫 的史诗》(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昆 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法语名称是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英文名 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 被称之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与“昆虫 的史诗”。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习 俗的研究”。它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 活,还透过昆虫生活折射出人类的世界。
你说说你 选择的原因。
如果选择文中 的一个词与作 者对话,你选 择什么词?
推荐阅读: 《柳林风声》 《森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