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87773

合集下载

《金融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金融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金融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金融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1.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交易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地点或平台。

它提供了供求双方交易的场所,包括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金融市场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了融资、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服务。

2.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用于长期融资的金融市场。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可以购买和出售股票、债券和其他长期证券,以获取投资回报。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3.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是指在金融市场上充当中介角色的机构,包括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等。

它们将资金从存款人那里募集起来,并将这些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从而促进经济中的资金流动。

4. 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在金融机构和市场中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风险的过程。

它包括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量化和控制,以防止金融损失并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简答题1.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用于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及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

2. 请解释黄金汇率标准。

黄金汇率标准是一种货币体系,在该体系中,国家的货币与一定数量的黄金相连。

根据黄金汇率标准,汇率是通过固定或可调整的方式与黄金进行兑换,这种制度具有稳定货币价值和提供国际支付准备金的作用。

3. 什么是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是指在不同的风险和收益条件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资产组合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投资目标的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考虑了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和风险分散,并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来构建投资组合。

4. 请解释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是指借入资本的成本低于所投资项目的回报率时,借入资本可以增加投资收益的现象。

通过借入资本进行投资,可以扩大投资规模并增加回报,但同时也增加了风险。

5.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总量。

金融学的名词解释

金融学的名词解释

金融学的名词解释
金融学的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贷币职能的货币。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属于何种性质支付,支付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3、金银复本位制: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金币与银币都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都可以自由制造,流通,输出和输入,金市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

4、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价值不同的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市时,实际价值高的必然会被融化,收藏而退出流通区域,而实际价值低的又而充斥市场。

5、格雷欣法则:如果政府以法律条款形式对自身价值各不相同的两到三种流准中介形式规定相同的名义价值,那么只要有可能,交付将总是以那种生产成本最低的中介进行,而且比较贵重的中介将从流通中消失。

6、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不能兑现黄金、取消黄金保证,凭借国家信用、通过信用渠道发行流通的货币制度。

7、国际货币制度: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所要依据的:系列惯例。

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格雷欣法则:双本位下,金银有法定的兑换比例,但由于市场金银比价上的变化,使实际价值高的良币被熔化而退出流通,而使实际价值低的劣币充斥市场。

消费信用:是指银行或企业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银行信用: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国家信用:指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期权合约:指合约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期权费),在约定日期内享有按事先确定的价格向合约卖方买卖某金融产品的合约。

期货合约:指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交收标准数量特定金融工具的合约。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凡是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表外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泛指没有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所会影响银行的营业和利润的业务(包括中间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通常所指的表外业务):指虽然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变为资产负债业务的业务(有风险)。

货币需求:指社会各部门(个人、企业、政府)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

流动性陷阱:利率降到一定水平时,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会无限大,即中央银行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都将因投机需求被储存起来。

基础货币: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C)两者的总和。

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情况下,市场货币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减少,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货币政策:央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用的调节货币、信用和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 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紧缩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是经济衰退的必然产物。

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1.名词解释货币:以某一权力机构为依托,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推行的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及作为完全流动的财富的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凭证。

金融:金融是以货币为主导拥有信用凭证的交换,它既包括货币流通、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国际金融等内容,也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等微观领域。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法律制度的综合。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本位币: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是一条经济法则,又叫“格雷欣定律”,也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由16世纪英国金融家、商人托马斯·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英国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顾问)在1558年提出来的。

当时,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铸币,时间长了,人们发现足值与不足值的铸币可以一样使用,于是,人们就把成色好的足值货币(良币)储藏起来,而把不足值的铸币(劣币)赶紧花出去。

结果,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就明显低于它的名义价值了。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偿付能力,即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媒介。

支付手段:货币不随商品运动,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而进行单方面转移。

2.简答货币经历了哪些形态的演进?答:按照货币外在不同形态的演进阶段,货币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基于货币外在形态视角的货币形式)在货币的发展形态中,按照货币价值和币材价值的关系,可以把货币分为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三种。

货币有哪些职能?答: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1、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

其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2、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3、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其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企业的债权信用和股权信用等。

4、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5、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因此也称为应收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6、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备、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7、金融风险:经济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

8、泡沫经济:是伴随信用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

即依靠信用造成虚假需求,虚假需求又推动了虚假繁荣,导致经济过度扩张。

当信用扩张到无法再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泡沫就会破灭,并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

9、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10、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当它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11、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3分)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是重要的融资形式。

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第一章名词解释1 本位币即主币,是已过流通中国家承认的、标准的、基本的通货,是法定的价格标准。

为无限法偿货币。

2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3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在复本位制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价高的通货必然会被人们储藏、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会充斥市场。

4 信用日常生活中指相信、信任、声誉、遵守等;经济学中的定义,指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5 商业信用企业间在商品交易中,以赊销预付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6 银行信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7 消费信用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

8 利息指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或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所要的补偿。

包括机会成本与风险的补偿。

9 利率即利息率,价值资金的价格。

一定时期内利息对本金的比率。

10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下降到货币供给线与货币需求线的平行部分相交时,市场就会长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是无论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储存起来,利率将不再变动,即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储存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

11 金融市场进行资金融通,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场所。

12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

又称交易工具,它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是货币资金或金融资产借以转让的工具。

13 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收益凭证),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职业经理人员管理与操作,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基金。

14 金融机构狭隘的金融机构是通过参与或服务金融市场交易而获取收益的金融企业。

广义的金融机构是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及金融市场的监管者。

金融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金融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金融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名词解释1、金融: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2、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3、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 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也称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4、准货币: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5、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以后签订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各国政府可以以35美元一盎司(约31克)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

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

6、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也可以说是特里芬悖论,特里芬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理论上的致命缺陷———这个体系对美元的清偿力与信心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A既然美元是国际清偿货币,为了进行国际贸易,其他各国必须保持大量美元储备。

那么从美国的角度看,它的国际收支必然是逆差———要不然的话,国际市场上的美元从何而来呢?B可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如果美国长期保持巨额逆差,又会使国际市场对美元的信心下降,驱使各国政府用美元储备向美国挤兑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枯竭,最终导致汇兑金本位体制难以为继。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金融学名词解释: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控经济波动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2. 利率:利率是指资金的使用价格,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是银行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决定。

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4.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进行买卖和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5. 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可能面临的损失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6.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长期融资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的重要渠道。

7. 企业财务:企业财务是指企业的资金筹集、投资、融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

8. 金融工程:金融工程是指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和定价,以满足投资者和机构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

9.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以确保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化解和承受损失。

10. 融资方式:融资方式是指企业和政府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和经营活动。

11. 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指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类别和投资组合中,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最大化。

12. 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扩大股东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和扩张。

13.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14. 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监测,维护金融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15.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流通的货币总量,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等不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2.金银复本位制是本位制的一种,在这种制度之下,黄金与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金币与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输出与输入。

金币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3.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

4.铸币税,也称为“货币税”。

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5.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即为直接融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会游资,直接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从而弥补了间接融资的不足6.间接融资是直接融资的对称,亦称“间接金融”。

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7.系统性风险又称市场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

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投资者风险增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8.非系统风险又称非市场风险或可分散风险。

它是与整个股票市场或者整个期货市场或外汇市场等相关金融投机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是指某些因素的变化造成单个股票价格或者单个期货、外汇品种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种下跌,从而给有价证券持有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9.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10.市场风险指在证券市场中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11.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市场,指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

12.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3.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一定期限内,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票据14.本票是一项书面的无条件的支付承诺,由一个人作成,并交给另一人,经制票人签名承诺,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时间,支付一定数目的金钱给一个特定的人或其指定人或来人。

15.承兑即承诺兑付,是付款人在汇票上签章表示承诺将来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的一种行为。

承兑行为只发生在远期汇票的有关活动中。

16.票据贴现是对持票人来说,贴现是将未到期的票据卖给银行获得流动性的行为,这样可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资本,而对银行或贴现公司来说,贴现是与商业信用结合的放款业务。

17.可转让大额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一种金融产品,是存款人在银行的存款证。

它与一般存单的不同是,金额为整数,并且在到期之前可以转让。

18.回购交易是指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按约定的价格从后者哪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19.场外交易市场即业界所称的otc市场,又称柜台交易市场或店头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20.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它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

从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并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21.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22.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23.远期合约是相对简单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

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刻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金融资产24.期权合约以金融衍生产品作为行权品种的交易合约。

指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交易品种的权利。

合约买入者或持有者以支付保证金——期权费的方式拥有权利;合约卖出者或立权者收取期权费,在买入者希望行权时,必须履行义务。

25.期货合约引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订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26.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27.信用证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受益人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28.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段时间内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29.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

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

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30.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通货。

3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简单地说,货币乘数是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二.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货币产生的经济原因物物交换有太高的交易成本,减少交易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于交换媒介进行间接交换;交易中最受欢迎的商品常常被充当交易媒介,并会自我强化为大家都接受的交易媒介,这就是货币。

2.请用一个图形简要刻画金融系统的基本结构3.简要分析金融系统的功能1.降低交易费用2.时间与空间转换3.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4.风险分摊5.清算支付6.监督与激励4.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什么问题?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哪些机制?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机制:1.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2.金融中介3.贷款承诺:规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只要合约规定的条件没有发生变化,银行就要向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的承诺4.抵押和净值5.合约的正向激励6.外部监管与政府的作用5.简要分析影响人们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选择的因素。

1.收入(绝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相对收入假说) 2财富3利率和投资的预期收益率4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5文化特性6. 可供人们选择的金融资产主要有哪些种类?影响投资者资产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货币资产(现金与存款)债权资产股权资产基金资产(不同类型基金风格差异大)信托资产(预期收益和风险高,流动性低,门槛高)理财产品(期限短,风险一般高于存款,有门槛)1.因素:资产的特征预期收益率风险流动性2.投资者的特征财富与收入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7. 企业管理者在决定采用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时主要会考虑哪些因素?①融资成本②财务杠杆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③对公司治理的影响a.控制权b.内部人控制问题8. 对融资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①私人生产信息②市场约束③抵押、担保和净值④合约中的激励机制 5外部监管9. 金融体系中主要有哪些类型的金融组织?1.商业银行2.政策性银行3.保险公司4.证券和期货市场中的机构与组织5.其他金融机构6.调控与监管机构10. 什么是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有哪些特征?1.货币市场: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交易市场2.货币市场的特征①工具的流动性高,具有准货币性质②风险较低③批发性④参与者主要是机构和企业11. 货币市场主要有哪些交易?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与债券回购市场货币市场基金12.简述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原理。

a. 投资(I)是利率(r)的减函数b. 储蓄(S)是利率的增函数c. 投资与储蓄的均衡决定市场均衡利率13.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①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利率的减函数。

②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③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利率为均衡利率。

14.简述利率决定的可贷资金理论。

⏹借贷资金的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借贷资金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市场均衡利率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15.什么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哪些?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①汇兑②信用证③代理④承兑5信托 6其他中间业务:咨询业务、信息服务16.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负债业务:自有资本吸收存款其他负债资产业务:准备金贴现贷款证券投资17. 简述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并简要分析这三个原则之间的冲突。

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冲突:如果收益率较高,其风险也相应会高一些,流动性则会相应低一些;反之,要想风险最小,流动性最高,但又必须以低收益为代价。

18. 中央银行发挥“银行的银行”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 集中管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② 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③ 组织和管理银行间清算19.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 制定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② 代表国家实施监管③ 管理国际储备④ 代理国库和国债的发行20. 中央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1.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债券的发行2银行的银行 a 制定、实施货币金融政策b 代表国家实施监管c 管理国际储备d 代理国库和国债的发行e 为政府提供信贷支持 3国家的银行a 集中管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b 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的贷款人c 组织和管理银行间清算21. 简述现金交易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收入,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完全取决于名义收入水平 Y P VM d ⨯⨯=122. 简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余额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们出于交易需要货币外,也会选择货币来保有其财富,总的来说人们的货币需求与其收入水平成一定的比例Y P k M d ⨯⨯=23. 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将货币视作一种资产,认为影响人们资产持有的因素同样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据此他提出如下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m e m e m b p d r r r r r w Y f P M---=π24.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凯恩斯学派对其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需求动机分析① 交易动机② 预防动机 3投机动机2. 货币需求公式:三种动机的综合 ),(i Y f PM d = 3. 凯恩斯关于“流动性陷阱”的解释 发展:1. 论证了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减函数。

平方根法则:2121-=i kY M2. 从多样化资产组合的角度考察了货币需求问题,认为货币需求是多样化资产组合选择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