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饮食 傣族的特色食品是什么
傣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傣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腌、烤、炸、生吃—这是傣家菜烹制方法上较为突出的特点。
先说”腌”。
最常见的是腌酸菜、腌竹笋、腌鱼、腌猪脚等。
最有特色的是腌牛脚筋:以滚开水烫泡、用火燎烧、冷水浸泡等方法,刮干净牛角上的毛,然后切之为条状煮,以淘米水浸泡数小时后,清洗、晾干,与姜、蒜、辣子、花椒、盐等调料拌匀人瓮,密封瓮口,半个来月即熟。
其色乳黄,人口既有韧性感而又绵,其味甜中带酸,辣咸适口,是下酒的佳品。
次说”烤”。
香茅草烤鸡是一道风味菜。
用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特产的大枫茅,捆于褪洗干净、肚内填以各种调味料的嫩鸡上,抹上动物油以中火均匀烤之,温度使调料味由内向外散出、香茅味由外向内渗人,肉质酥脆沙嫩,香气氤氲充盈,别的地方无法仿制,是真正的地方风味.烤鱼、烤肉、烤缮……在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真正是无烤不成宴。
再说”炸”。
最习见的傣家炸食要数炸牛皮,将剖洗得干干净净的水牛皮煮得熟透,多切为条状晒干,可以较长时间存储。
食用时,先以冷油炸之,捞出锅后再以热油炸之,即成又泡又黄、酥香梆脆的下酒菜,蘸以番茄喃咪,可谓五味俱备。
用以煮汤,类似内地的”肉叶子”,到西双版纳和德宏的游人,没有不尝上一回炸牛皮的。
最使人开眼界的是油炸知了背肉馅:将知了(鸣蝉)去翅去脚,用刀将其背部划开,嵌迸肉”末与调料,再将知了的背合拢,捆以细蔑绳,放入油锅中煎炸成深黄,色润油亮,肉松皮脆,酌一盏米酒,慢掇细品,既有味道又有营养,爽口怡神。
傣家人说,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水略带碱性,故于该地吃油炸的食品,体内不会生”燥热之火”。
这话或许不无道理。
多有生食,是傣家食品给人的深刻印象。
傣族地区称为”帕宋”的酸脯菜当然是可以不加烹煮就吃,”帕”是”菜”的意思,”宋”是”酸”的意思。
”很酸”的胰菜,在热带竹楼上吃,那是适逢其需。
此外,难以计数的大量野·菜如叶子上有细细绒毛的茶叶菜,可以人药的荆芥、水香菜、香辣萝、缅芜要……常常都是拌以哺咪或其他佐料生吃。
傣族特色美食

1、包装新颖:用特有 原材料-香茅草制作的草袋 作为独特包装,环保精 致可爱! 2、绝佳的口感:草袋 饭的原材料全是美味佳肴, 如泰国香米、广式腊 肠、鲜虾仁、香菇等, 目前,草袋饭还借鉴了日 本寿司的制作方法精心 制作而成!
在傣味煮菜 中,要数酸 粑菜最好吃 了。用青菜 和西红柿、 酸木瓜一齐 用肉汤使劲 煮,煮得青 菜又酸又粑, 吃时再放上 一些生的小 米辣、缅芫 荽,胃口大 开、胃口大 开。
撒 苤
傣族风味饮 食中有一道 佳肴—撒苤, 颇受各族群 众的喜爱, 就连北京、 上海、广东 的旅客吃后 也感觉十分 良好,再到 德宏后,有 的人还点名 要这道菜。
吃过蒙自的过桥米线, 吃过昆明的豆花米线, 再到德宏去吃户撒的过 手米线,那感觉就大不 一样了!户撒的米线细 软松滑、用当地特产红 米做成,将米线摊于掌 心,仿佛捧着一朵含羞 的红玫瑰,再将精制的 肉馅拌和其中,轻轻递 入嘴唇,顿时芳香四溢, 不知天上人间 。
傣族地区终年炎 热,他们把牛肉 割成长条而腌制 成干巴,这样容 易风干。傣族还 有腌制酸牛肉的 习俗。傣族干巴 一般是先用碳火 烘烤,用木棍敲 碎,用手按直丝 扯为细条,再用 油煎炸而吃,或 直接加佐料制成 凉拌干巴丝。
作为云南边疆傣族一道独具 特色的美味佳肴,菠萝饭与普通 米饭大有区别,其独有亚热带水 果菠萝的鲜、香、酸、甜,与糯 米饭醇香滑润的双重口感,而且 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极高的营养 价值。 顾名思义,菠萝饭以菠萝和 糯米为主料。其中,菠萝应该既 不太熟,也不太生,外观以2/3黄, 1/3绿为最佳;糯米则以上等紫糯 米为最佳。 制作时,先将糯米上笼蒸成糯米 饭备用,再将菠萝顺钉部切开做 盖,挖出菠萝肉备用,留下约0.5 厘米厚的外壳,上笼蒸15分钟左 右。然后将挖出的菠萝肉切碎(越 碎越好),与蒸熟的糯米饭搅拌撒 少许白糖,拌匀后放进菠萝内, 盖上盖,再上笼蒸15分钟左右即 可。
傣族泼水节吃的

傣族泼水节吃的
《傣族泼水节的美食》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不仅是庆祝丰收和祈福的节日,更是一场盛大的美食盛宴。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品尝各种美味佳肴,尽情享受美食和快乐。
在泼水节的美食中,米酒是必不可少的饮品。
傣族人会酿制出口感醇厚、甘甜可口的米酒,供人们品尝。
此外,还有“炊饼”这道美食,它是傣族的传统特色食品,用糯米和糙米混合磨成粉,加水搅匀,上锅蒸熟即成。
炊饼吃起来软糯可口,是傣族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
除了米酒和炊饼,泼水节还有其他丰富的美食,如鱼蛋、酸菜、米线等。
其中,鱼蛋是一道传统的傣族美食,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泼水节还有一种叫做“察摩”的美食,它是一种用糯米做成的香甜小吃。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载歌载舞地品尝这些美食,共同享受节日的快乐氛围。
泼水节的美食丰富多样,反映了傣族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美食不仅是傣族人的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欢聚一堂、共同享乐的方式。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通过美食,亲情、友情得以维系,增进了彼此的情感纽带。
总的来说,在泼水节上,美食是人们相聚共欢的纽带,也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美食,人们传承着民族的饮食传统,感知着美食带来的快乐,共同迎接着属于他们的盛大节日。
傣族的饮食习惯

要说吃生,生得害怕,有生猪肉、生牛肉、生鹿肉、生鱼、生蚂蚁蛋、生斑鸠肉、生虫蛹、生蜂蛹等等。
傣家人认为,吃酸心爽眼亮,助消化,多吃酸的,可以消暑解热。吃甜的能增加热量,解除疲劳,预防肝炎。吃辣,可以开胃口,增食欲,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伤风感冒。吃生的,菜鲜味美,可口舒心。
傣族人还喜欢食各种昆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说到甜,甜得出奇,西瓜、香瓜、麻苍蒲、菠萝、香蕉、芒果、黄泡等,有时还要放上白糖当菜吃,南瓜放红糖煮。平时还喜欢在茶水里放糖泡饭吃。
要说苦,苦得难受,有的菜闻着就苦,吃起来更苦,而且越苦越爱吃。苦的菜有马蹄莱、帕锡介、莫吉利花、帕浪翁、苦瓜、牛苦肠、鱼苦肠、猪苦胆等等。
说到辣,可说是辣之王,有冲天辣、小米辣、象而座,但坐的方向有别。通常情况下,男子面向火塘、女子背向火塘。吃饭时每人面前只放一把汤勺,在桌面的四个角上各放一个盛饭的竹箩边吃边加。进餐时上菜也很有讲究,通常只盛少量上桌,等吃完再加。所以外地人初来乍到,总会以为菜少而不敢多动筷,常常是吃到一半才知其奥妙,才豁然开朗。
在西双版纳,不仅用糯米制作的食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且以各种动植物做成的菜肴小吃叫你大开眼见、大饱口福。说起傣族的菜那是五花把门,丰富多彩。傣家的桌上有鱼肉而不觉荤腥,有鸡鸭而不觉油腻,有冷盘而不觉寒气,有热菜而不觉烫口,有红绿却不见浓烈,表现出傣家人那种诚实而不缺灵巧,忠厚而不缺洒脱,勤奋而不缺睿智的风格。傣家菜的口味是咸、酸、甜、苦、辣、生样样俱全。
香竹糯米饭,是西双版纳特有的食品。它香味极浓,融糯米香与翠竹香为一体,是一道色、香、味独特的民族风味美食,很受当地人的喜爱和游人的青睐。关于香竹糯米饭,也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位在山上地棚看守旱稻的老人,不慎打破了做饭的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做饭工具,只好从地棚边的几丛野竹中砍了几节手腕般粗的嫩竹当“锅”做饭。米饭煮好后,散发出扑鼻的清香。老人正在美美品尝时,阵阵香味引来了两个过路的猎人。他们盯着老人手中的那段东西问老大爷,您吃的是什么东西呀,味道怎么这么香?老人回答说我吃的是香竹筒米饭,边说边请两位猎人品尝。雪白的竹筒米饭,散发着扑鼻的糯香味,软润爽口,比其他的米饭都好吃。两位猎人狼吞虎咽般的吃完后啧啧称赞。从次,人们把这种野竹烧烤的饭称做香竹筒米饭。
傣族的民风民俗

傣族的民风民俗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五十六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
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
傣族的竹筒饭美味菜谱,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
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可以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
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
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傣族美食介绍

傣族美食介绍傣族菜是指中国云南傣族人的特色菜,特点是口感酸辣、清谈、开胃,烹制时不勾芡,选料也很独特。
下面欢迎阅读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傣族美食介绍内容,希望你喜欢。
傣族美食介绍1.菠萝饭菠萝饭,又叫凤梨饭,是傣族的一种特色美食,在营养全面,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它形式可爱,色彩丰富,香甜可口,很受广大食客们的欢迎,2.傣味糯粽孟定糯米,用野生苕帚叶包扎蒸煮,配上傣族手工红糖熬制的糖稀。
甜、糯、香,野味足。
3.酸笋煮鸡酸笋煮鸡是一家典型的傣族菜。
将酸笋用水漂去酸味,然后放入锅里煮透,再把准备好的鸡肉放入锅里同煮,待鸡肉煮烂后起锅。
其味酸辣可口,味道独特,具有开胃的效果。
4.傣味酸肉西双版纳傣族善于腌渍酸肉,所腌酸肉,以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酸牛筋,以牛筋(主要为蹄筋)为原料腌制。
加工时,将牛筋上的油、肉、粘膜等杂质剔去,取纯牛筋切条,煮至可以嚼食程度,捞出用冷水淘洗、滤干、晾冷。
拌以适量食盐、辣椒、野花椒、蒜瓣、姜末,装入瓦坛密封腌渍,使牛筋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
这道菜,筋白而净,清清爽爽,味微酸,香辣适口,是当地傣味餐馆一道独具风格的主菜。
5.傣族烧鱼傣族烧鱼即傣族烤鱼,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大多与大小河流为邻。
傣族无论男女,都喜欢抓鱼、吃鱼,有无鱼不成席之说。
鱼打理好后,配上葱、姜、蒜、辣椒面及香茅草、槟榔青、野芫荽、盐巴果、小米辣,可煎、炸、蒸、煮、烧烤、腌、熏。
尤以包烧鱼和竹筒烧鱼、烤鱼、酸鱼、鱼剁生、“臭”鱼的做法和味道最有特点。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当地生长的青竹片夹住鱼,用明火烤,因此既有烤肉的香,又有竹的清香;二是该菜用的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盛产的香茅草和香菜,所以带着一股香茅奇特的香味。
它最具特色的是鱼肚之内还有傣家的特殊酱料——“番茄喃咪”。
6.稀豆粉用豌豆磨制成面粉,加水调制成稀豆粉汤,倒在竹器上晾干制成豆粉片,然后油炸成黄脆皮;再调制一锅稀豆粉汤,加上辣椒香菜等,再用豆粉片蘸豆粉汤。
傣族传统特色美食

傣族传统特色美食傣族,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云南、贵州、广西及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他们自古以来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傣族传统美食。
一、鱼鸡米线鱼鸡米线是傣族饮食文化中最为著名的一道美食。
它的特点是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传统鱼鸡米线是将鸡汤盛在碗中,放上一些米线,再放上一片鱼肉,再撒上一些芝麻酱、豆芽、青菜、辣椒和花生碎等。
把这些原料一起搅拌、翻动,配上花生米、葱花、香菜等调味品,便成为了香辣可口的鱼鸡米线。
二、银耳糖水傣族银耳糖水是一道美容滋补的养生保健品。
它选用的银耳具有减肥瘦身、润肤美容、润喉止咳、清火热、保护心脏、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保健功效。
银耳汤的制作过程需要长时间地炖煮,让银耳充分溶于水中,同时添加冰糖,使糖水甜而不腻,是炎炎夏日的消暑佳品。
三、烤全羊烤全羊是傣族重要的宴席食品,也是代表傣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烤全羊需要先将整只羊剖开,填入调料,然后采用原汁烤制的方式,因此烤出的全羊口感鲜美、肉质鲜嫩,回味悠长、富含营养。
一道烤全羊,需要颇多人手合作,成为一个群体的感官享受,在猛火焙烧和等待之中,人们共同聚集,互相交流。
四、荔枝糯米饭荔枝糯米饭是一道融合了傣族与泰族饮食文化特色的传统美食。
荔枝糯米饭原材料选用优质糯米,中间加入馅料,再随后填满糯米。
煮糯米饭的时候,要选用新鲜的荔枝叶,在锅底铺荔枝叶,再放上糯米。
随后覆盖好糯米饭,在火上蒸煮。
糯米香味四溢,形成特有的韧性口感,与荔枝酸甜的风味完美融合,是一道美食的组合。
五、炒米粉傣族炒米粉是一道传统的路边小吃。
它的特点是用嫩米粉加上红油、豆芽、鸡蛋、花生和香菜等鲜香的配料,经过独特的煮炒工艺,炒出了极致的口感、层层结合的香气。
这是一道特别具有傣族文化特色的美食。
六、砂锅鸡砂锅鸡是傣族独具特色的一道美食。
它将傣族耐人寻味的烹饪方式与巧妙的草药烹饪技术融为一体。
砂锅鸡选用的是新鲜的B树鸡,加上大块的白菜、金枝竹笋和豆腐等多种食材,将其放进砂锅中进行火候调控和草药调味,炖制出来的鸡味道鲜嫩、香气浓郁,协调性不错。
傣族的民俗民风

傣族的民俗民风最佳答案(一) 饮食.习惯早、晚两餐.有嗜酸之癖好, 各种蔬菜均要加入特制的酸汁, 然后晒干存放, 每餐於煮菜或煮汤中加入少许, 便酸味十足, 几乎是每餐不可少的一味菜.不食粳米, 而食糯米, 饭用瓦甑蒸熟吃.不吃羊肉.男子喜欢饮酒.爱嚼槟榔, 拌入石灰膏、芦子、切碎的草烟, 嚼至满口流涎, 犹如喷血.竹筒饭.把米装进香竹竹节里, 灌水后将筒口塞紧烧烤.竹筒表层烧焦时, 饭也熟了.竹筒饭特别清香.(二) 傣家竹楼.傣族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 凡翠竹围绕, 绿树成荫的处所, 必有村寨.竹楼可避湿、避热.傣家竹楼充满热带的田园风味, 步上木梯坐在凉台金黄色的篾席上, 可以观赏寨子里和谐的生活情景.好客的主人会端出一张小竹篾桌, 摆上用芭蕉叶包着的糯米饭和用竹筒盛着的米酒招待客人.(三) 赶摆.傣族将大大小小的节日都叫做”摆”.按傣语原意, 赶摆即盛大的节日或集会活动.摆场上琳琅满目的货摊上放满了食品和用品, 特别是傣家独具一格的筒帕、银手饰、软耳丝等更吸引游客.(四)泼水节.每年傣历六月十二(清明节后7 天) 开始为傣历新年, 为期3~5 天.从清晨开始就举行堆沙、泼水、丢包和赛龙船等活动.其中, 最富於民族特色的就要数泼水.这是富有青春意味的男女狂欢.清早, 先采来鲜花作花房.然后挑来清水泼到佛像上为之洗尘.接着大家便互相泼水, 往往泼得浑身湿透.傣族认为以清水互相泼洒, 是祝福、消除病魔和应节气.因此泼得多是友善的表示.被泼者都报之以笑脸.这一嬉戏, 直到街中水流成河为止.民族概况我国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其余散居云南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余县。
居住山间平原地区,属亚热带气候。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傣族人口数为1158989。
使用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本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不尽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傣族饮食傣族的特色食品是什么
导语:令人垂涎三尺的傣族特色食品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很讲究吃的民族,因此各个民族的饮食都各有不同。
傣族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就为我们
令人垂涎三尺的傣族特色食品
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很讲究吃的民族,因此各个民族的饮食都各有不同。
傣族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就为我们呈现一个独特的饮食习俗,具有傣族特色的风味食品你吃过吗,要是没有,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进傣族看看令人垂涎三尺的傣族特色食品是哪些吧。
傣族是最早栽培稻谷和最早进行犁耕的民族,西双版纳有“滇南谷仓”的美称。
“芒市谷子遮放米”也为云南人民所称誉。
傣族人民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以特有的原料形成了风味独特的傣味。
在江河之畔,有许多富饶美丽的坝子,傣族人民就世代聚居在这里。
村寨临江河湖畔,翠竹成林,景色清幽,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傣族聚居地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宜于种植水稻和多种经济作物。
因而,傣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在我国各民族中独树一帜,颇具代表性,同时又具有食酸、食野、食花等独特习惯。
而在这其中,傣族特色食品也可谓多种多样,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款令人垂涎三尺的傣族特色食品及其做法。
酸肉
傣族传统风味菜肴,用牛肉经过腌制,而后炒制而成。
特点是酸香味浓,可帮助消化。
制法是将新鲜的黄牛肉用淘米水洗净,切成大片放入盆中,加入鲜花椒叶、盐、米饭拌匀,装入瓦罐,淋入白酒压实,上盖,用草木灰与泥巴合泥密封罐口,腌渍一个月即成。
将腌好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