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与化学历年复试笔试题(重要)

合集下载

材料专业考研面试题目(3篇)

材料专业考研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专业基础知识1. 请简要介绍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解释晶体学中晶胞、晶格、晶面、晶向等基本概念。

3. 简述金属材料的变形机制,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4. 解释金属材料的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冷变形强化等强化机制。

5. 请说明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类型、制备方法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7. 解释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如强度、硬度、韧性等。

8. 简述材料物理性能的基本概念,如导电性、热导性、磁性等。

9. 介绍现代材料分析技术中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方法。

10. 简述电化学在材料制备、加工、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11. 解释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如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

12. 简述新能源材料的基本类型、制备方法及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二、专业综合应用1. 举例说明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2. 分析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并讨论其面临的挑战。

3. 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如光电子器件、传感器等。

4. 讨论复合材料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5. 分析材料力学性能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6. 介绍材料物理性能在能源、电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7. 简述现代材料分析技术在材料制备、加工、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8. 分析电化学在材料腐蚀与防护、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

9. 讨论工程材料在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下的应用,如高温合金、耐腐蚀合金等。

10. 分析新能源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三、科研与创新能力1. 请谈谈你在本科阶段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研究内容、实验方法、成果等。

2. 分析你在本科阶段遇到的科研难题,以及你是如何解决的。

3. 举例说明你在本科阶段取得的创新成果,如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

物理化学面试常问简答题

物理化学面试常问简答题

1.一隔板将一刚性容器分为左、右两室,左室气体的压力大于右室气体的压力。

现将隔板抽去,左、右室气体的压力达到平衡。

若以全部气体作为系统,则U、Q、W 为正?为负?或为零?答:因为容器时刚性的,在不考虑存在其他功德作用下系统对环境所作的功 0 ;容器又是绝热的,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能量交换,因此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 +W,系统的热力学能(热力学能)变化U = 0。

3.若系统经下列变化过程,则Q、W、Q + W 和U 各量是否完全确定?为什么?(1)使封闭系统由某一始态经过不同途径变到某一终态(2)若在绝热的条件下,使系统从某一始态变化到某一终态【答】(1)对一个物理化学过程的完整描述,包括过程的始态、终态和过程所经历的具体途径,因此仅仅给定过程的始、终态不能完整地说明该过程。

Q、W 都是途径依赖(path-dependent)量,其数值依赖于过程的始态、终态和具体途径,只因为Q + W =U,只要过程始、终态确定,则U 确定,因此Q + W 也确定。

(2)在已经给定始、终态的情况下,又限定过程为绝热过程,Q = 0,Q 确定;W =U,W和U 也确定。

4.试根据可逆过程的特征指出下列过程哪些是可逆过程?(1)在室温和大气压力(101.325 kPa)下,水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2)在373.15 K 和大气压力(101.325 kPa)下,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3)摩擦生热;(4)用干电池使灯泡发光;(5)水在冰点时凝结成同温同压的冰;(6)在等温等压下将氮气和氧气混合。

【答】(1)不是可逆过程。

(一级)可逆相变过程应该是在可逆温度和压力下的相变过程,题设条件与之不符,室温下的可逆压力应该小于101.325 kPa,当室温为298 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8 Pa。

(2)可能是可逆过程。

(3)不是可逆过程。

摩擦生热是能量耗散过程。

(4)不是可逆过程。

无穷小的电流不能将灯泡点亮。

南师大材料与化工复试试题

南师大材料与化工复试试题

南师大材料与化工复试试题1. 从火灾现场撤离时,应采取哪些方法?() [单选题] *A乘坐电梯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从安全通道撤离(正确答案)C从楼梯快跑D边跑边喊2. 扑灭电器火灾不宜使用下列何种灭火器材?( ) [单选题] *A二氧化碳灭火器(正确答案)B干粉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D灭火砂3. 下列实验室操作及安全的叙述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嗅闻气体的气味时,应将鼻子和容器保持20公分以上的距离,并且不可用手挥引其气体。

B当强碱溶液溅出时,可先用大量的水稀释后再处理。

(正确答案)C温度计破碎流出的汞,宜洒上盐酸使反应为氯化汞后再弃之。

D实验后所取用剩余的药品应小心倒回原容器,以免浪费。

4. 如何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 [单选题] *A用鼻子对着瓶口去辨认气味B用舌头品尝试剂C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正确答案)D凑近闻5. 皮肤接触了高温(热的物体、火焰、蒸气)、低温(固体二氧化碳、液体氮)和腐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溴等都会造成灼伤。

如果发生意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单选题] *A不管什么情况,马上送医院就医B被碱灼伤时先用水冲洗,然后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正确答案)C金属钠溅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直接用水冲洗。

6. 以下哪种物质是致癌物质?() [单选题] *A苯胺(正确答案)B氮C甲烷D一氧化碳7. 出现机械事故,应该立即() [单选题] *A拉住事故人员B关闭设备电源(正确答案)C检查设备,找出问题D呼救8. 万一发生人员触电事故,首先应() [单选题] *A将触电人员拉离电线或设备B切断总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导线(正确答案)C报警D立刻离开实验室9. 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仔细阅读仪器说明B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C抓紧时间做实验(正确答案)D了解可能产生的危险10. 当实验室出现自己无法处理的危险时,应当() [单选题] *A马上示警并迅速脱离危险(正确答案)B抢救财产C找同学协助处理D关闭电源11. 干粉灭火器正确的使用步骤是() [单选题] *A拔掉保险栓,喷嘴对准火苗根部,按下把手上的开关(正确答案)B罐身倒立,拔掉保险栓,喷嘴对准火苗根部,按下把手上的开关C拔掉保险栓,喷嘴对准火苗最上部,按下把手上的开关D罐身倒立,拔掉保险栓,喷嘴对准火苗最上部,按下把手上的开关12. 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内操作? () [单选题] *A氢气B氮气C氦气D氯化氢(正确答案)13. 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单选题] *A必须认真预习,理清实验思路B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C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4. 需要你将硫酸、氢氟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各一瓶从化学品柜搬到通风橱内,正确的方法是() [单选题] *A硫酸和盐酸同一次搬运,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同一次搬运B硫酸和氢氟酸同一次搬运,盐酸和氢氧化钠同一次搬运C硫酸和氢氧化钠同一次搬运,盐酸和氢氟酸同一次搬运D硫酸和盐酸同一次搬运,氢氟酸、氢氧化钠分别单独搬运(正确答案)15. 下列对剧毒气体钢瓶处理不当的是() [单选题] *A使用场所要备有防毒面具和其它防护用具B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烘烤,应用热水浇开,开瓶时,人要站在出气口侧面C气瓶不要靠近热源,夏季要防止日光爆晒D瓶内气体要用尽,不得留有剩余压力(正确答案)16. 实验室用火必须遵守() [单选题] *A在了解危险物品性质的前提下,可以携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场所B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允许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C各部门对其所配备的灭火设施、器材负责保管,进行日常维护,必须清理、打扫干净(正确答案)D各部门区域内,尤其是仓库内严禁堆积可燃性杂物;对大、中修现场遗留下来的可燃、易燃杂物,应尽快焚烧处理17. 实验室起火后错误的处理方法是() [单选题] *A一般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火势大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B易燃液体一旦发生火灾,应及时用水扑救(正确答案)C电器失火时切勿用水泼救,以免触电D若衣服着火,切勿惊慌乱跑,应赶紧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或立即就地打滚,或迅速以大量水扑灭18. 下列对意外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起火时,首先要报警,然后根据火势大小组织灭火,同时要防止火势蔓延B吸入Cl2或HCl气体时,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吸入H2S 或CO 气体而感到不适C毒物进入口内。

part.2__材料物理与化学复试---X射线复习题

part.2__材料物理与化学复试---X射线复习题

材料物理与化学——X射线复习题(part.2)一、名词解释:1.X射线:是一种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电磁波。

2.光电效应:当入射X射线光子能量达到某一阈值,入射光子击出物质原子内层电子产生光电子的现象。

3.连续X射线谱:当X射线管两极间加高电压时,大量电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向阳极轰击,由于阳极的阻碍作用,电子将产生极大的负加速度。

根据经典物理学理论,一个带负电的电子作加速运动时,电子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变化,此时必然要产生一个电磁波,或至少一个电磁脉冲。

由于极大量的电子射到阳极上的时间和条件不可能相同,因而得到的电磁波将具有连续的各种波长,形成连续X射线谱。

4.标识X射线谱:当K层电子被击出时,外层电子向K层跃迁时所辐射出的光子称为标识X射线。

5.相干散射:电子在X射线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电子成为新的电磁波源向空间各个方向辐射与入射线的同频率的电磁波。

这些新的散射波之间可以发生干涉作用,故把这种现象称为相干散射。

6.激发限波长:原子系统中的电子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不连续地分布在K、L、M、N等不同能级的壳层上,当外来的高速粒子(光子或电子)的动能足够大时,可以将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原子系统之外,从而使原子处于激发态。

这时所需的能量即为激发限,它所对应的入射光的波长即为激发限波长。

7.K系特征辐射:管电压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电子撞击靶材可使靶原子K层电子受激产生空位,外层电子向K层空位跃迁时产生的X射线统称为K系特征辐射。

8.参比强度:参比强度是被测物相与刚玉(α-Al2O3)按1 : 1重量比混合时,被测相最强线与刚玉最强线的比值。

9.二次特征辐射(X射线荧光辐射):当高能X射线光子击出被照射物质原子的内层电子后,外层电子填其空位而产生的特征X射线称为二次特征辐射。

10.短波限:高速运动电子与靶材相撞时,在极少数情况下其能量(eV)在一次碰撞中全部转变为辐射光子的能量,此时光子所具有的能量最大,波长最短,即为短波限。

复试笔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复试笔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复试笔试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NaB. ClC. FeD. Cu答案:B2. 根据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NaB. MgC. AlD. Si答案:A3. 化学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答案:ABCD4.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HClB. NaClC. O2D. H2答案:B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HCl + NaOH → NaCl + H2OB. H2SO4 + NaOH → Na2SO4 + 2H2OC. H2O + NaOH → NaOH·H2OD. 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答案:A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

答案:碱金属2. 根据化学计量学,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的粒子数是____。

答案:阿伏伽德罗常数3.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是____。

答案: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在反应中____。

答案:得到电子5.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是能够____的物质。

答案:给出质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原子量,并说明其单位。

答案: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的原子质量与1/12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其单位是原子质量单位(amu)。

2. 什么是化学键?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化学键。

答案: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总称,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3.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例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4. 请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给出一个反应方程式。

研究生材料物理与化学面试标准答案

研究生材料物理与化学面试标准答案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
1 / 5
O11
T2=
物,试计算该混合物的液相组成和气相组成。

已知
<
解:因苯与甲苯组成的溶液可视为理想溶液混合物,两组分均服从拉乌尔定律,沸腾时溶液的蒸气总压等于环境的压力,故
p= p+ p
由上式可得液相组成:
= p甲苯)/ p<甲苯)
=<101.325—45.995/<116.922—=0.780
气相组成由拉乌尔定律与分压定律相结合求得:
= p/ p=116.9920.78/101.325=0.90
=1—。

已知该气体的绝热指数
2 / 5
,此二式结合可得:
库仑)的电量通过上述电解池时,3 / 5
O>=(117.51-0.6659>
10
的质量
10kg M(KCl>=74.551
K+迁出阳极区的物质的量
>=
=2.7873
>F=(2.78731096500>C
S=+S ln+n ln=0
U=<300K600K
对于循环过程,系统所有状态函数的增量皆为零,所以
W<
—) =10325.232424.26—<300+600)J
1299kJ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4 / 5
AgBr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全部电离,所以<AgBr>= (Ag
>1/2=(6.310 =7.93710
<AgBr)10mol·dm=7.937
5 / 5。

物理化学面试常问简答题

物理化学面试常问简答题

1.一隔板将一刚性容器分为左、右两室,左室气体的压力大于右室气体的压力。

现将隔板抽去,左、右室气体的压力达到平衡。

若以全部气体作为系统,则U、Q、W 为正?为负?或为零?答:因为容器时刚性的,在不考虑存在其他功德作用下系统对环境所作的功 0 ;容器又是绝热的,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能量交换,因此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 + W,系统的热力学能(热力学能)变化U = 0。

3。

若系统经下列变化过程,则 Q、W、Q + W 和U 各量是否完全确定?为什么?(1)使封闭系统由某一始态经过不同途径变到某一终态(2)若在绝热的条件下,使系统从某一始态变化到某一终态【答】(1)对一个物理化学过程的完整描述,包括过程的始态、终态和过程所经历的具体途径,因此仅仅给定过程的始、终态不能完整地说明该过程。

Q、W 都是途径依赖(path—dependent)量,其数值依赖于过程的始态、终态和具体途径,只因为 Q + W =U,只要过程始、终态确定,则U 确定,因此 Q + W 也确定。

(2)在已经给定始、终态的情况下,又限定过程为绝热过程,Q = 0,Q 确定;W =U,W和U 也确定。

4.试根据可逆过程的特征指出下列过程哪些是可逆过程?(1)在室温和大气压力(101.325 kPa)下,水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2)在 373。

15 K 和大气压力(101。

325 kPa)下,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3)摩擦生热;(4)用干电池使灯泡发光;(5)水在冰点时凝结成同温同压的冰;(6)在等温等压下将氮气和氧气混合。

【答】(1)不是可逆过程。

(一级)可逆相变过程应该是在可逆温度和压力下的相变过程,题设条件与之不符,室温下的可逆压力应该小于 101。

325 kPa,当室温为 298 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3168 Pa。

(2)可能是可逆过程.(3)不是可逆过程。

摩擦生热是能量耗散过程。

(4)不是可逆过程.无穷小的电流不能将灯泡点亮。

材料物理化学复习题

材料物理化学复习题

材料物理化学复习题一、理解下述概念:1.连锁聚合;加成反应中,由于烯类单体存在着双键,自由基很容易与双键进行加成反应。

双键中一个电子被自由基夺走,双键破裂,原双键的一端被自由基加成,另一端又游离出一个未配对的电子,形成一个新的自由基,这新的自由基又可和单体反应,如此反复,最终可生成链状大分子。

把这种反应称为链式聚合。

2.竟聚率;单体自聚和共聚反应速率常数之比, 表示某一结构单元结尾的活性链与其自身单体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另一单体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的比值。

3.自动加速现象;自由基聚合中,随着反应进行,聚合反应速率不仅不随单体和引发剂浓度的降低而减慢,反而增大的现象。

4.热塑性和热固性;热塑性是指一般线型或支链型聚合物具有的可反复加热软化或熔化而再成型的性质。

热固性是指交联聚合物一次成型后,加热不能再软化或熔化而重新成型的性质。

5.链段;高分子链中,在内旋受阻时能够独立运动的最小链单元长度。

6.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是指聚合物内分子链的排列与堆砌结构,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也称三级结构,或超分子结构7.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是指聚合物还拥有能够反应的端基,加入单体还能继续聚合的高分子链段。

8.量子尺寸效应;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和纳米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能隙变宽现象,吸收光谱阙值向短波方向移动,均称为量子尺寸效应。

9.表面效应;指纳米微粒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子尺寸的减小而急剧增大后所引起的性质上的变化。

10.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当微观粒子的总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粒子仍能穿越这一势垒,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

一些宏观量,例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具有隧道效应,称为宏观的量子隧道效应。

11.介电限域效应;介电限域效应是指纳米微粒分散在异质介质中时,当介质的折射率比微粒的折射率相差很大时,产生了折射率边界,这就导致微粒表面与内部的场强比入射场强明显增加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工材物化复试笔试题2010年1、一个人海中溺水,救生员离海有一距离,救生员在水中、陆地上的速度不一样,找一最快路线。

2 、列举生活常见的发光显示器,并说明主要特征。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是一种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用直流电压驱动的薄膜发光器件,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 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

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

OLED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有机材料ITO 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的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相遇形成激子,使发光分子激发而发出可见光。

根据使用的有机材料不同,OLED又分为高分子OLED和小分子OLED,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器件制备工艺上:小分子器件主要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高分子器件则采用旋转涂覆或喷涂印刷工艺。

特点:1.薄膜化的全固态器件,无真空腔,无液态成份;2. 高亮度,可达300 cd/m2以上;3.宽视角,上下、左右的视角宽度超高170度;4.快响应特性,响应速度为微秒级,是液晶显示器响应速度的1000倍;5.易于实现全彩色;6.直流驱动,10V以下,用电池即可驱动;7.低功耗;8.工艺比较简单,低成本;9.分辨率;10.温度特性,在-40℃~70℃范围内都可正常工作。

3 、发光二极管原理,光电二极管的原理(1)发光二极管(LED)由镓(Ga)与砷(AS)、磷(P)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

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

磷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

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

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

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

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

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2)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是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方向导电特性。

但在电路中它不是作整流元件,而是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传感器件。

它的核心部分也是一个PN结,为了便于接受入射光照,PN结面积尽量做的大一些,电极面积尽量小些,而且PN结的结深很浅,一般小于1微米。

光电二极管是在反向电压作用之下工作的。

没有光照时,反向电流很小(一般小于0.1微安),称为暗电流。

当有光照时,携带能量的光子进入PN结后,把能量传给共价键上的束缚电子,使部分电子挣脱共价键,从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称为光生载流子。

它们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参加漂移运动,使反向电流明显变大,光的强度越大,反向电流也越大。

这种特性称为“光电导”。

光电二极管在一般照度的光线照射下,所产生的电流叫光电流。

如果在外电路上接上负载,负载上就获得了电信号,而且这个电信号随着光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4 、一电子从一米长的铁丝的一端到另一端用多长时间(选择题)并说明原因。

(电子迁移率)载流子迁移率(mobility of current carrier)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其漂移速度与电场强度的比例系数。

电流是由带电粒子(电子或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金属导体中的电流则主要是由于电子的定向运动。

假设导线面积为0.1cm2,单位体积中的电子数目为n,电子电量为e,若电子定向运动速度为v,则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可写成I=q/t=nev·A,A是导线截面积,假设每个铁原子只产生一个自由电子,铁的摩尔质量为56克/摩尔,密度为7.8克/[厘米]3,当导线中流过10安培电流时,可以求出电子定向速度只有每秒0.01毫米!如果只有一米长的导线,则电子从导线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时间为t=l/v ≈105秒≈30小时!电场的速度和光速一样是299792458m/s。

5 、简述颜色与波长的关系物体颜色就是它对照射它的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后,所反射或透射的光的颜色。

一般呈现颜色的物体都是非发光物体,非发光物体产生颜色有三个要素,即发光的物体(光源),反射或吸收光的物体(非发光物体),以及观察者(人眼)。

其中非发光体包括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也包括油漆、油墨等涂料。

光的性质是由其频率决定的,根据光子能量公式:E=hυ,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υ为光子频率。

在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光的波长会改变而频率不变。

红、橙、黄、绿、青、蓝、紫中波长最短的是紫光,波长约为400nm,波长最长的是红光,波长约为770nm。

6 、在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中有两个水滴,那么这两个水滴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会相互吸引。

假设无限大的空间充满水,水中有两个气泡。

那么,这两个气泡是怎么运动的?你可以设想,两个无质量的极薄的球壳,里面原先填满了水,这两个水球相距一定的距离,都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那么,每一个球除了受到来自对方的引力F[1,2]作用之外,必定还受到其他水的作用f,并且根据平衡条件,对球1,F[1,2]=f(F[1,2]表示球1受到的球2的引力),显然因为F[1,2]指向对方那个球,所以f必定背离对方。

将球壳里的水渐渐抽出(不要问怎么抽出来),随着水被抽出,二球间的引力渐渐减小,当水被全部抽出时,二球间的引力为零。

在上述想象的过程中,f可是没变化的!因此,两个气泡在所述环境中,是相互排斥的!(只是个人看法,正确结果我也不确定)2011年7. 说说你对本专业的认识。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属当今前沿学科,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也是研究各种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能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是通过研究材料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设计、创制出高性能的材料和制品。

目前材料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和生态平衡化,以及低成本,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要掌握材料的制备加工、性能控制和测试分析的物理和化学理论,深入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的。

1.研究方向包括:2.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3.金属材料表面物理与化学、4.生态环境材料、5.功能材料制备、6.结构与性能、7.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8.纳米材料与新型能源材料、9.非线性光学与磁光效应材料、10.材料热物理、11.表面吸附和催化、12.外场作用下的传递过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三个二级学科之一,具有培养工学博士和工学硕士学位的导师队伍与研究条件。

我校“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11名,其中1名中科院院士,1名广东省特聘教授;20名硕士生导师。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在分子、原子、电子层面上研究各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行为规律,通过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实现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探索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其与成分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和发展新型的先进材料和相关器件,并为新型材料的实用化提供原创性的技术积累。

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材料、化学、物理、微电子等多学科交叉,特别是纳米技术与这些学科的融合, 为现代新兴专业培养拓宽基础、掌握前沿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进行着多项处于学科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专业设置包括:01、高分子凝聚态物理;02、高分子光电器件物理;03、无机材料结构与物理;04、金属材料表面物理化学;05、功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

具体研究领域包括聚合物发光显示、聚合物太阳电池、节能建筑材料、抗腐蚀金属材料、仿生纳米材料、电池材料等。

本专业正在承担科研项目几十项,其中包括科技部的国家高技术重大研究计划项目(86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首席科学家单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的重大、重点、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广东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重大招标项目,以及为企业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横向科研项目等,在研研究经费超过6000万人民币,设备固定资产超过10000万人民币,专业设备先进,实验室设置现代化。

本专业从事基础到应用的广泛研究,层次面较宽。

基础工作成果丰厚,发表高影响因子SCI收录论文50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十几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十几部;应用研究在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同时,已经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8. 激光原理,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器(1)激光器是利用受激辐射原理使光在某些受激发的物质中放大或振荡发射的器件。

除自由电子激光器外,各种激光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均相同,产生激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粒子数反转和增益大过损耗,所以装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激励(或抽运)源、具有亚稳态能级的工作介质两个部分。

激励是工作介质吸收外来能量后激发到激发态,为实现并维持粒子数反转创造条件。

激励方式有光学激励、电激励、化学激励和核能激励等。

工作介质具有亚稳能级是使受激辐射占主导地位,从而实现光放大。

激光器中常见的组成部分还有谐振腔,但谐振腔(见光学谐振腔)并非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谐振腔可使腔内的光子有一致的频率、相位和运行方向,从而使激光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相干性。

而且,它可以很好地缩短工作物质的长度,还能通过改变谐振腔长度来调节所产生激光的模式(即选模),所以一般激光器都具有谐振腔。

面试例题(仅供参考):二、专业基础知识(任选3题)1.简述光电效应原理。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

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

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

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

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