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性能测试

合集下载

原材料品质检验规范

原材料品质检验规范

一、赤杨、白杨、枫桦等北美材检验规范二、总则:三、供应商供应之木材必须名副其实,品质要求符合NHLA规定之标准。

四、含水率小于12%。

五、#1C每柜选出良品不得低于89%,劣品不得高于10%,废品不得超过1%。

#2C每柜选出良品、劣品不限,但必须符合#2C标准,选出废品不得超过5%.六、良品:容许有淡绿色,材料两面颜色最少有一面为2/3以上净化面,不允许有深绿色、黑色、紫红色。

七、劣品:材料两面颜色都较差,色差明显,呈深绿色或矿斑多,节多,达不到#1C标准的。

八、废品:材料很差,呈黑色或紫色,腐朽变质、蜂窝裂、扭曲变形等,低于#2C标准的。

九、细则:十、#1C制材十一、宽度:W 〉3〞,3〞宽制材少于5%。

十二、长度:4ˊ—-7ˊ制材不得超过10%.L<10ˊ的制材必须产生75% 以上的净化面. L〉10ˊ的制材必须产生66—2/3%以上的净化面.十三、最小净化面:4″× 2ˊ或3″× 3ˊ.十四、容许有轻微变色,但不允许黑色和紫色存在;严重变色、节、孔、腐朽、外伤、鸟啄痕、弧边、虫孔、严重弯曲、环裂、干裂、蜂窝裂等均视为完全不可使用之缺陷。

计算净化面时,不允许有上列缺陷存在。

十五、弯曲料的规定:顺弯:弯曲度〈材长的3%;侧弯:弯曲度〈材长的2%;翘曲:扭翘不允许存在,瓦形翘必须控制在不影响木材的使用。

十六、弧边:合计长度不允许超过材长的1/3,弧边宽度不允许超过1/2″,未整边之制材按弧边处理。

十七、厚度:不足厚制材不可接受.十八、髓心:合计长度不得超过制材的1/2材长。

十九、#2C制材二十、宽度:>3″。

二十一、长度:4ˊ——7ˊ制材不得超过30%.L〈8ˊ的制材必须产生66-2/3以上的净化面。

L>8ˊ的制材必须产生50%以上的净化面。

二十二、处理方法二十三、检量方法:NHLA标准.二十四、因件数短缺、明细长度与实物长度不符、明细计算错误等原因造成的短少如数索赔。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1.材料标识:
每批次的原材料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包括材料牌号、生产日期、供应商信息等,以便追溯和管理。

2.外观检查:
检验人员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明显划痕、裂纹、凹痕等缺陷,同时检查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光谱分析仪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元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关注的主要元素包括碳(C)、硅(Si)、锰(Mn)、磷(P)、硫(S)等。

4.金相组织检查:
取样后进行宏观和显微观金相分析,观察和评估原材料的晶粒结构、晶界清晰度、相分布等情况,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5.机械性能测试:
进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测试原材料的屈服强度、延伸率、韧性等机械性能指标,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和评估。

6.表面处理检查:
若原材料经过表面处理,如镀锌、氧化等,需检查处理层的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7.包装和存储:
原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应的包装要求,并采取合适的储存方式,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受损。

8.记录和报告:
对每批次的原材料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制造工序和质量控制。

以上仅为一份冷轧板原材料检验规范的示例,具体的检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要的是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化学领域中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化学领域中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化学领域中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材料性能测试是化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对于研发和制造各种化学材料,如金属、塑料、橡胶、高分子材料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材料性能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等,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力学性能是材料工程中最常见的性能之一,主要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等指标。

常用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

拉伸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试样施加正向力来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

压缩试验用于测定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性,常用于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测试。

弯曲试验则用于测定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2. 热学性能测试方法热学性能测试涉及材料的导热性、热膨胀性等性能指标。

导热性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热学性能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

常见的导热性测试方法有热传导仪法和热释电法等。

热膨胀性测试用于测定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常见的测试方法有膨胀仪法和激光干涉法等。

3. 电学性能测试方法电学性能测试是研究材料的电导率、介电常数等电学性质的方法。

电导率测试是电学性能测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用于测定材料的电导率和电阻率。

常用的电导率测试方法有四探针法、电导率仪器法等。

介电常数测试用于测定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电导率和介电耗散因子,常见的测试方法有介电分析法和介电谐振法等。

4. 光学性能测试方法光学性能测试主要用于研究材料的光学特性,如折射率、透射率、反射率等。

透射率测试是光学性能测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用于测定材料对光的透明程度。

反射率测试用于测定材料对光的反射能力,常见的测试方法有透射—反射法和半球积分法等。

折射率测试用于测定材料在光场中的折射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折射光栅法和竖直玻璃分杯法等。

总结而言,化学领域中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涵盖了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等多个方面。

纸容器原材料选用与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纸容器原材料选用与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纸容器可以完全替代塑料容器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
2.纸容器的生产过程中,纤维长度越长,纸容器的强度越高。()
3.纸容器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
4.所有类型的纸浆都可以用于纸容器的生产。()
5.纸容器不需要进行耐化学性能测试。()
B.氯化钙
C.硅藻土
D.碳酸钙
3.纸容器的哪些性能会影响其在包装行业的应用?()
A.机械强度
B.生物降解性
C.阻隔性能
D.印刷性能
4.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纸容器的机械强度?()
A.纸浆种类
B.纤维长度
C.纤维含量
D.添加剂类型
5.纸容器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需满足以下哪些要求?()
A.食品安全
B.耐温性
C.防潮性
A.纤维长度不一致
B.湿度不均匀
C.热压温度过高
D.以上都对
18.以下哪种原材料不适合用于生产食品级纸容器?(}
A.纸浆
B.聚乙烯
C.聚丙烯
D.溴化物
19.下列哪种工艺可以减少纸容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A.热压
B.冷压
C.漂白
D.打浆
20.以下哪种措施可以降低纸容器的生产成本?(}
A.选用高质量纸浆
5.下列哪种添加剂主要用于提高纸容器的防水性能?()
A.石蜡
B.氯化钙
C.硅藻土
D.碳酸钙
6.纸容器在生产过程中,以下哪种工艺不适合用于提高强度?()
A.热压
B.涂布
C.打浆
D.漂白
7.以下哪种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纸容器的耐温性能?()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规范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规范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规范篇一: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表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续表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续表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篇二: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验收标准和程序原材料验收标准一、验收标准搅拌站试验室二、验收程序1、砂石料验收程序①、物料进场后先目测砂石料杂质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鹅卵石等),合格准予卸车,取样检测水分;②、目测不合格,取样检测,以检测结果为准,根据验收标准进行扣吨或拒收;③、合格河砂卸车后,由收料员在出门证上盖章,砂车司机过空车后,收料员及时输入检测结果,并开具验收单(验收单不写具体指标,只注明合格)。

砂车司机以验收单到地磅房换取检斤单;④、填写砂石料验收台帐并将检测结果输入电脑;2、矿粉、粉煤灰验收程序①、粉料车进厂后由收料员负责监督司机从灌装运输车中取样并检测,检测结果及时登记(验收单);②、检测合格后方可安排卸料,卸料过程中可随时抽样检测(每班至少抽检一次并做好记录)。

抽检不合格,立即停止打料,留好试样,做好检测记录,并通知领导及采购办。

对供应商进行处罚;③、合格粉料卸车完毕后,由收料员开具验收单,准予出厂,并填写粉料验收台帐及输入检测结果。

3、外加剂收程序①、外加剂进厂后,由试验工取样并检测;②、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打入仓内,打料时试验工监督检查,禁止打错仓,防止撒漏;③、检测结果不合格,按照验收规定进行扣吨或拒收。

并做好记录。

④、每次检测后必须留样,贴好标签,以备复查。

三、考核办法1、砂石料验收考核办法①、车辆进厂后未按规定进行检测,每次考核收料员50元;②、站领导检查发现砂石料质量较差,要求取样检测,检测结果超标,考核责任人100元/次;③、资料台账未及时填写或电脑数据录入错误,每次考核20元;④、连续三个月工作未出现错误,奖励责任人100元。

2、粉料验收考核办法:①、发现收料员未按规定取样、检测,每次考核50元;②、未按规定做好记录或数据录入错误,每次考核20元;③、发现数据造假,每次考核责任人50元;④、连续三个月工作未出现错误,奖励责任人100元。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材料。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就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要求而制定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的重要性、标准的内容以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1.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的重要性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添加剂等,而这些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

制定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旨在确保原材料的合格率和稳定性,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抗渗性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合格的原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也能节约成本。

2.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的内容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对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添加剂等原材料的检测要求和方法。

下面以常见的水泥和骨料为例,介绍其检测标准的内容。

2.1 水泥检测标准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水泥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1 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包括表观密度、比表面积和凝结时间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水泥的矿物组成、晶体形态和颗粒大小等特性,从而评估水泥的活性和质量水平。

2.1.2 化学成分测试化学成分测试主要包括对水泥中主要化学成分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如硅酸盐、铝酸盐、铁酸盐和石膏等含量的测定。

这些指标是评估水泥胶凝体抗压强度和抗裂性能的重要依据。

2.1.3 抗压试验抗压试验通过测定水泥胶凝体的抗压强度来评估水泥的质量水平。

常用的抗压试验有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标准振实度试验等。

2.2 骨料检测标准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颗粒填料。

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抗开裂性、抗冻融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骨料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2.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包括骨料颗粒形状、颜色和表面存在的污染物等外观特征的检查。

原材料检测

原材料检测

原材料检测原材料检测是指对产品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和分析,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确保生产的最终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下面将从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受益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常见的原材料检测项目主要包括:1. 检测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如含量、纯度和杂质等。

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只有确保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符合要求,才能制造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2. 检测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溶解度等。

这些物理性质的检测可以判断原材料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对产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具有指导作用。

3. 检测原材料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对于一些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原材料,微生物污染会对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

二、常用的原材料检测方法:1. 化学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原材料的成分分析和杂质检测。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重量法、溶剂法、电导法等,具体方法根据原材料的性质和检测目的而定。

2. 物理分析方法:采用物理性质的测量和观察,通过实验仪器进行原材料的物理性质测定。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有密度测量、粘度测定、温度测量等。

3. 微生物检测方法:采用培养基、平皿法等,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对原材料中的微生物进行定量和鉴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和长期控制。

三、原材料检测的受益:1. 保证产品质量:原材料的质量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原材料检测,可以提前发现不合格原材料,避免不良原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降低生产成本:合格的原材料可以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原材料检测,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减少风险和纠纷:原材料的检测结果可以记录和保存,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检测结果来追溯和查找责任,降低风险和纠纷的发生。

原材料的检验规范

原材料的检验规范

原材料的检验规范1.抽样方法:确定从原材料批次中应取出的样品数量和方法。

一般来说,样品数量应该足够大,能够代表整个批次的质量。

2.外观检验:主要检查原材料的外观和色泽,包括颜色、形状、表面缺陷等。

这可以直观地了解原材料的外观状况,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3.物理性能检验:对原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包括硬度、强度、韧性、密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原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判断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4.化学成分检验: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包括元素组成、杂质含量、氧化物含量等。

这可以判断原材料的纯度和稳定性,以及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5.粒度分析:对原材料的粒度分布进行检测,包括颗粒大小、分散性等。

这可以评估原材料的工艺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6.可溶性检验:对原材料的可溶性进行测试,包括溶解速率、溶解度等。

这可以评估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以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检验,还应该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生产工艺,制定适当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例如,对于食品原材料,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致病菌检测等;对于药品原材料,需要进行药理学实验、毒性实验等。

最后,原材料的检验应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检验人员进行,并按照标准程序执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档案,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记录和追溯,以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

总之,原材料的检验规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控制,才能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试验操 作过程影 响
பைடு நூலகம்
拉伸性能测试——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影响 类别 影响内容 图例
拉伸测试过程中要注意手不能握住 试样中间部位,因为人体的温度为 37℃,手如果握住了中间的测试部 分会使人的体温传到样条当中,使 得试样温度上升,分子链受热运动, 间接使测试环境温度升高。 试验 操作 影响
试样放置在夹具当中时,要注意试 样为垂直状态,不允许出现倾斜现 象,因为在进行拉伸过程中是沿着 试样轴向方向施加载荷,如果试样 倾斜,那么所受的力将出现偏差, 得到的测试结果就会出现误差。
越强,弯曲模量越小,塑料越柔软。
试验速度(speed of testing):支座与压头之间相对运动的速
率。(单位mm/min)
挠度(deflection):在弯曲过程中,试样跨度中心的顶面或底
面偏离原始位置的距离。 (单位:mm)
弯曲性能测试——测试样条的选择
单位:毫米
符号 l b h
名称 长度 宽度 厚度
尺寸 80 10.0 4.0
公差 ±2 ±0.2 ±0.2
弯曲性能测试——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影响类别 影响内容
在相同的试样厚度下,跨度越大则应变速率越小;试验速度越大则应变 速率越大。国标推荐试样测试速度为2mm/min。
非试验操 作过程影 响
标准试验中加载压头圆弧半径为(5.0±0.1)mm。而支座圆弧半径的 大小,是保证支座试样接触为一条线,若表面接触过宽,则不能保证试 样跨度的准确。
温度波动的影 熔体流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温度偏高流动速率大,温度 偏低则反之。 响
负荷偏大会使得压力变大,使得测试结果偏大,反之偏小。所以在 负荷重量的影 测试过程中要根据规定的负荷计算好砝码组合,使得组合的砝码不 响 要偏重或偏轻,避免由于砝码压力的偏差导致测试结果的差异。
试样中水分含量对MI是有影响的,对于极性分子,就类似于加入增 材料中水分含 塑剂一样,水分含量越大,MI就越大。为了避免或减少水分的影响, 量的影响 对易吸湿的料,在试验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实验方法: 比重可以使用已经成型品进行实验,也可以用粉末和颗粒等成型原料进 行测定。和可能产生气泡等空洞的成型原料比较,成型品更适合于进行 测试。使用成型品进行测试时,要等到成型完全收缩以后再进行。 方法一(使用成型品):将一小块成型品挂在铁丝上称出其重量后,放 进一定温度的水里(也可以是其它参考溶剂)重新称取重量,以两者重 量之差计算密度。 方法二(使用成型原料):将一定重量的原材料放入持续高温的已测定 好的容积内,以与23C时的重量与体积之差计算比重。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步骤与说明
检验器具: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天平; 步骤: 1.干燥样料,选定试验条件,升温; 2.装料、预热后添加砝码; 3.试验实施,应当在活塞下标线到达料筒顶面时开始切段; 4.将切段称重,计算数据,切段平均质量× 600s ÷ 切段的时间间隔; 清洗仪器。
灰分测试—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影响类别 影响内容 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选择实验温度非常重要,选择较高的试验温 度,可以使得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把试样燃烧完全,加快测试速度。 但是对于含有碳酸钙的材料则不适用于选用高的试验温度,这是由 于碳酸钙的分解温度在825℃左右,如果选用较高的温度,将会使 得在燃烧的过程中碳酸钙出现分解,测试结果偏低。 在试验完毕后,如果试样还没有燃烧完全就进行计算最终结果的话, 会使得计算出来的灰分含量偏高。单其实在更长的燃烧时间以后, 是可以把灰分继续燃烧的。对于灰分是否燃烧完全的判定方法可以 取一个块状硬物轻轻的刮坩埚的底部,如果燃烧完全的坩埚底部的 灰分是很容易与坩埚分离的,如果出现灰分与坩埚粘在一块的情况 代表灰分还没有燃烧完全,需继续进行燃烧。
使用工具 升温装料 试验实施
称重计算
拉伸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为了测定高聚物材料的基本物性,对材料施加应力后,测出变形量,求 出应力,应力应变曲线是最普通的方法。将样条的两端用器具固定好,施 加轴方向的拉伸荷重,直到遭破坏时的应力与扭曲的计算方法即为拉伸试 验。(测试标准:GB/T1040.2-2006)
比重与密度测试—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影响类别 浸渍液选取的 影响 试样在浸渍液 中距液面高度 的影响 容器大小的影 响 试样吸附气泡 的影响 影响内容 对浸渍液的要求是不得溶解或溶胀试样,或对试样其他作用,只能 使试样浸润。我们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从实际试验中可观察到:当浸入浸渍液中的试样靠近液面时,称重 重复性很差,可能是受到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当试样浸入液体中 距液面1cm以上时,对于测量结果无影响。 盛放浸渍液的容器,当试样放入浸渍液中,如果容器太小,则试样 太靠近边缘,影响数据准确,通常试样距各容器边缘应大于20mm。 由于试样在浸渍液中受到的浮力是通过测量试样的质量和试样在浸 渍液中的表观质量求得,如果吸附有气泡或试样本身又气泡,都严 重影响试验结果,一定要彻底排除吸附的气泡。如果试样本身有气 泡,应重新制样。 在测试过程中,要经常关注浸渍液的清洁度,如果浸渍液浑浊意味 着密度会出现偏差,那么通过换算得到的试样密度也会出现偏差。 如果浸渍液出现浑浊时,应及时更换对容器进行清洁干净并换上干 净的浸渍液。
试验温度的影 响
燃烧完全与否 的影响
坩埚冷却过程
把坩埚从马弗炉中取出后,需马上放进干燥器中进行冷却1H后再进 行称重,如果坩埚不放进干燥器内会使得燃烧完毕的灰分在冷却过 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得重量加大,计算得到的灰分值偏大。
灰分测试—步骤与说明(直接煅烧法)
检验器具:坩埚、马弗炉、干燥器、天平; 步骤: 1.坩埚和试样( 2g~8g )称重; 2.放入700度马弗炉内1h至恒重后取出; 3.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4.称重,计算灰分。计算方法:将灰分重量除以试样重量。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性能检测
性能检测
目 录
一、比重与密度测试
二、灰分
三、熔体流动速率测试
比重与密度测试—基本概念
比重是指材料的质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C时的质量相比所得的比值。 密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对于塑料一般指 23C )下,材料单位体积所含的质量, 用g/cm3表示。 比重和密度不论在意义上还是在数值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比重是材料的成本方 面的重要因素,在材料的生产过程和成型过程中用于调节生产。 经常混合使用,23C时水的密度略小于 1,因此两个数值产生略微差异,可以用 下面公式相互换算: 密度=比重0.99756。 测试标准:GB/T1033.1-2008
弯曲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将样条放在一定长度的两个支点上,以一定的速度在中间部位施
加荷重时变弯,直到引起折断或达到一定弯曲量时的应力于扭曲的计
算方法即为弯曲试验。(测试标准:GB/T9341-2008)
弯曲性能测试——基本定义
弯曲强度(Flexural Strength):试样在弯曲的过程中承受的最 大弯曲应力。(单位:MPa) 弯曲模量(Flexural Modulus):指从样条中心的上部施加的作 用力的大小与样条所产生的形变之比。弯曲模量越大,刚性
弯曲强度也与温度有关,试样在弯曲负荷作用下,由于上半部分受压, 下半部分受拉,其弯曲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和拉伸试验一样具有同样的影 响。一般地,各种材料的弯曲强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下降 的程度各有不同。这种情况对于PP材料的影响特别明显。
弯曲性能测试——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影响类别 影响内容 当试样放置完毕,压头下降时,在试 验还没有开始前,压头不能与试样外 表面有任何的接触主要是为了避免存 在初始应力,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图例
实验方法: 直接煅烧法:即燃烧有机物并在高温下煅烧处理残留物至恒重; 燃烧后硫酸处理法;即燃烧有机物后,用浓硫酸处理无极残留物, 使其转变成硫酸盐,再在高温下煅烧处理残留物直至恒重,此方 法即为“硫酸化灰分”的一般方法; 燃烧前硫酸处理法:把有机物与浓硫酸一起加热至冒烟,接着有 机物燃烧,最后在高温下煅烧处理残留物直至恒重,本方法适用 于含有挥发性金属卤化物的有机物,因为这些卤化物在燃烧室易 于挥发,但不适用于含硅或含氟聚合物。
拉伸应力: = F/A 伸长率: = L/L100%
塑料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应力应变的计算
拉伸性能测试——基本定义
拉伸强度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试样承 受的最大拉伸应力,以MPa为单位。 断裂拉伸应变:试样未发生屈服而断裂 时(见图中的曲线a和曲线d),与断裂 应力相对应的拉伸应变,用无量纲的比 值或百分数(%)表示。 断裂标称应变:试样在屈服后断裂时 (见图中的曲线b和曲线c),与拉伸断 裂应力相对应的拉伸标称应变,用无量 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马弗炉
坩埚
干燥器
试样
设置温度
灰分 干燥剂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基本概念
在规定的温度与荷重下,测定熔融状态下的塑料材料在10分钟内通过标准 口模的重量,是评价材料相对流动性的参数。熔融指数(MI)越大,材料 的流动性越好,测试结果表示为g/10min。 MI可用于判定热塑性塑料处于熔融状态时流动性。可用于塑料成型加工的 温度和压力的选择。MFR大,则表示流动性好,成型时可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 小的压力。相反,则应选择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压力,以使塑料熔体能够顺 利地流动和成型。 测试标准:GB/T3682-2000 熔流范围 (g/10min) 0.15~1.0 1.0~3.5 3.5~10 建议样品 用量(g) 2.5~3.0 3.0~5.0 5.0~8.0 时间间 隔(S) 240 120 30 实测MI (g/10min) 1.67 3.33 10.00
试验要求:含有挥发性物
质及水分的塑料粒必须进
行预干燥,不然会引起误 差和材料的降解。
10~25
25~50
4.0~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