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计划 完整版
性能测试计划方案

性能测试计划方案一、测试目标。
咱们为啥要搞这个性能测试呢?其实就像给一辆汽车做全面体检,看看它在各种路况(不同的使用场景)下能跑多快(响应速度),能拉多少货(处理能力),以及跑久了会不会出毛病(稳定性)。
简单来说,就是要搞清楚咱们这个[被测试的系统名称]系统,在正常使用和高压力使用的时候,它的性能表现到底咋样。
比如说,当很多很多用户同时登录,疯狂点击各种按钮,提交各种数据的时候,系统会不会突然就“罢工”了,或者变得超级慢,就像乌龟爬一样。
我们要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然后看看能不能想办法给它优化优化,让它变得像火箭一样快,像钢铁侠的盔甲一样稳定。
二、测试范围。
1. 功能模块。
登录注册模块:这可是大门啊,要是这个地方卡壳了,用户进都进不来,那可就糟糕了。
我们要测试大量用户同时登录或者注册的时候,系统能不能快速处理,会不会出现错误提示之类的问题。
数据查询模块:就像在图书馆找书一样,用户输入一些条件,系统得快速把对应的信息找出来。
我们要看看这个查询在不同数据量下的速度,比如查询10条数据和查询1000条数据的时候,系统的反应时间有啥区别。
交易模块(如果有):这可是涉及到钱的事儿,可不能马虎。
大量的交易同时进行的时候,会不会算错账啊,会不会处理得太慢导致用户不耐烦啊。
2. 用户类型和操作。
普通用户:他们日常就是登录、查询信息、偶尔提交一些简单的数据之类的操作。
我们要模拟大量普通用户的正常操作流程,看看系统能不能轻松应对。
高级用户(如果有特殊权限的用户):这些用户可能会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操作,比如批量处理数据之类的。
我们要测试他们在进行这些特殊操作的时候,系统的性能会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三、测试环境。
1. 硬件环境。
测试服务器:我们得找个合适的服务器来进行测试。
如果是模拟小流量的情况,咱们可以用个普通配置的服务器,就像租了个小户型的房子来先做个小测试。
要是模拟高并发的大流量情况,那就得找个配置高的服务器了,就像换了个大别墅来容纳更多的人和事儿。
性能测试计划(完整版)

前言21 第一章XXX 系统性能测试概述21 。
1 被测系统定义21 。
1.1 功能简介21.1.2 性能测试指标21.2 系统结构及流程31 。
2.1 系统总体结构31.2.2 功能模块31 。
2.3 关键点描述(KP) 41 。
3 性能测试环境42 第二章性能测试42.1 预期性能测试52.1.1 预期性能概述52.1 。
2 测试特点52 。
2 用户并发测试52 。
2.1 并发测试概述52.2 。
2 测试目的52 。
3 大数据量测试52 。
3 。
1 大数据量测试概述52 。
3 。
2 测试目的62 。
4 疲劳强度测试62.4.1 疲劳强度测试概述62.4 。
2 测试目的62 。
5 负载能力测试62 。
5 。
1 负载测试概述62.5 。
2 测试目的62 。
6 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62.7 测试指标及期望72.7 。
2 测试数据准备82 。
7 。
3 运行状况记录83 第三章测试过程及结果描述83 。
1 测试描述83.2 测试场景83 。
3 测试结果标准9测试结束标准普通依据以下原则:9执行每一个场景时需要记录以下相应的数据94 第四章测试报告10平台XX 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浮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益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本《性能测试计划书》即是基于上述考虑,参考科学的性能测试方法而撰写的,用以指导即将进行的系统的性能测试。
XXX 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 系统进行的) ,XXX 系统是由平台开辟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11g 数据库,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 XXX 等。
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摹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估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目录:1. 项目背景1.1 公司简介1.2 项目概况2. 性能测试目的2.1 测试目标2.2 重要性说明3. 测试范围3.1 系统环境3.2 测试对象4. 测试方案4.1 测试方法4.2 测试工具4.3 测试流程5. 测试计划5.1 测试时间安排5.2 测试人员分工6. 测试执行6.1 测试步骤6.2 测试记录7. 测试结果分析7.1 性能指标分析7.2 结果评估8. 总结与建议8.1 测试总结8.2 改进建议项目背景:公司简介:本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软件解决方案。
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能够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本次性能测试是针对最新开发的一款电商平台进行的。
项目概况:该电商平台是一个在线购物网站,具有用户注册、浏览商品、下单、支付等功能。
为了确保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稳定性,我们进行了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目的:测试目标:本次性能测试的主要目标是评估系统在正常和峰值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重要性说明:性能测试对于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性能方面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
测试范围:系统环境:本次性能测试涵盖了系统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面的环境因素。
通过模拟真实用户场景,评估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对象:本次性能测试的对象是电商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包括用户注册、浏览商品、下单、支付等功能。
针对每个功能模块,我们将进行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等多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案:测试方法:本次性能测试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通过模拟用户行为,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
同时,我们将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CPU使用率等。
测试工具:我们选择了JMeter作为性能测试工具,其简单易用且功能强大。
通过JMeter,我们可以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评估系统的性能。
测试流程:性能测试流程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分析和测试报告等阶段。
性能测试计划

性能测试计划一、引言。
性能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性能测试可以评估系统在特定负载下的表现,找出系统的瓶颈并进行优化,保证系统能够在高负载下稳定运行。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全面的性能测试计划,以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测试目标。
1. 评估系统在正常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2. 发现系统在高负载下的性能瓶颈,确定系统的承载能力。
3. 验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提供性能测试结果和优化建议,为系统上线前的性能保障提供依据。
三、测试范围。
本次性能测试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 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
2. 系统的关键业务流程。
3. 系统的常用操作场景。
4. 系统的高并发访问情况。
四、测试环境。
1. 硬件环境,至少两台服务器,一台用于模拟用户请求,一台用于部署被测试系统。
2. 软件环境,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Meter等)、被测试系统的部署环境。
3. 网络环境,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包括局域网和互联网。
五、测试方案。
1. 制定测试用例,根据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设计一系列能够模拟真实用户行为的测试用例。
2. 配置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的配置。
3. 执行性能测试,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使用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4. 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和优化空间。
5. 提出优化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系统性能优化的具体建议和方案。
六、测试计划。
1. 测试时间,测试工作计划在下周一至下周五进行,每天8小时。
2. 测试人员,由性能测试小组的专业人员进行测试,包括测试工程师和系统管理员。
3. 测试资源,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和可靠,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测试风险,对可能出现的测试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测试报告。
1. 测试报告内容,测试报告将包括测试结果、性能瓶颈、优化建议等内容。
性能测试计划完整版

性能测试计划完整版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性能测试方案目录目录前言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本《性能测试计划书》即是基于上述考虑,参考科学的性能测试方法而撰写的,用以指导即将进行的系统的性能测试。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1.1被测系统定义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11g数据库,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等。
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
1.1.1功能简介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性能测试指标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
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性能测试计划

性能测试计划一、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站和应用程序层出不穷。
用户对于网站和应用程序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性能测试变得尤为重要。
性能测试是指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系统在各种负载和压力下都能正常运行。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性能测试计划,以确保所测试的系统能够达到用户的性能要求。
二、测试目标。
1. 确定系统的性能瓶颈,找出系统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性能问题。
2. 确保系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满足用户的性能需求,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3. 评估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系统在长时间运行和高负载情况下不会出现崩溃或异常。
三、测试范围。
本次性能测试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的响应时间,包括页面加载时间、请求响应时间等。
2. 系统的吞吐量,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
3. 系统的并发用户数,指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用户数量。
4. 系统的稳定性,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和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
四、测试环境。
1. 硬件环境,包括服务器配置、网络带宽等。
2. 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
3. 测试工具,选择合适的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Meter等。
五、测试方案。
1. 制定测试用例,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和用户行为制定性能测试用例。
2. 配置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配置。
3. 运行性能测试,执行性能测试用例,收集系统的性能数据。
4. 分析测试结果,对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系统的性能问题。
5. 优化系统性能,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表现。
六、测试计划。
1. 测试时间,确定性能测试的时间安排,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执行和测试分析等阶段。
2. 测试人员,确定参与性能测试的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3. 测试资源,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和测试工具等资源。
4. 风险评估,评估性能测试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性能测试计划模板(实例)

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软件产品名称:XXXX软件开发部门:XXXX软件测试部门:XXXX编写:XXX 日期:2008 年11 月8 日审核:XXX 日期:2008 年11 月10 日批准:日期:年月日1.引言1.1测试方案概述方案名称: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测试部门:xxxxxx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2目的本测试方案将对国美电器供应链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范围、测试的软件硬件环境、测试进度、测试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以及测试流程进行详细的定义和整体的描述。
1.3系统概述产品名称: xx供应链系统JL SCM开发部门: xxxx有限公司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金力供应链系统JL SCM”,该系统中采用了 Sybase 最新版本的企业智能型关系数据库产品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 12.5 (ASE12.5)及复制服务器产品Sybase Replication Server,由武汉金力软件有限公司开发并协助实施。
国美电器实施的“金力供应链系统JL SCM”,从现代企业理念、物流体系和全方位服务的角度,完全解决了企业的决策、计划、管理、核算、经营、物流、服务、人事及电子商务等问题。
2.术语和定义性能测试: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指定的软件、硬件和网络环境等)确定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压力的测试过程。
场景:一种文件,用于根据性能要求定义在每一个测试会话运行期间发生的事件。
虚拟用户:在场景中, LoadRunner 用虚拟用户代替实际用户。
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来使用应用程序。
一个场景可以包含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虚拟用户。
虚拟用户脚本:用于描述虚拟用户在场景中执行的操作。
事务:表示要度量的最终用户业务流程。
3.测试流程负载测试通常由五个阶段组成:计划、脚本创建、场景定义、场景执行和结果分析。
计划负载测试: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需响应时间。
性能测试计划文档范本

性能测试计划文档范本一、介绍性能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验证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并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预期。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性能测试计划的范本,以便项目团队能够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性能测试。
二、测试目标性能测试的主要目标是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用户数等。
具体的测试目标如下:1. 确定系统的最大负载能力,即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大并发用户数;2. 评估系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响应时间,确保用户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操作;3. 确定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瓶颈,对系统进行优化。
三、测试策略本次性能测试将基于以下策略进行:1. 使用真实的生产数据作为测试数据,以确保测试结果能够准确反映真实环境下的性能;2. 定义不同的负载场景,包括正常负载、峰值负载和异常负载,以验证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3. 运行持续性能测试,以验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情况下的稳定性。
四、测试环境为了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将搭建以下测试环境:1. 硬件环境:使用与生产环境相同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等;2. 软件环境:使用与生产环境相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等软件;3. 测试工具:选择适用于性能测试的工具,如LoadRunner或JMeter等。
五、测试计划基于以上目标和策略,我们制定了以下测试计划:1. 测试场景设计: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需求,设计不同的测试场景,包括登录、查询、新增等;2. 脚本开发:根据测试场景设计,开发相应的测试脚本,以模拟用户行为;3. 负载生成:使用测试工具生成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并发用户数,并记录系统的性能指标;4. 性能分析:分析测试结果,识别系统的性能瓶颈,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5. 优化测试:在优化方案执行后,重新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改进效果。
六、测试报告根据测试计划和分析结果,我们将生成以下测试报告:1. 性能测试结果报告:包括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指标,并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2. 性能瓶颈分析报告:识别系统的性能瓶颈,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3. 优化方案报告:根据性能瓶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能测试方案目录目录前言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本《性能测试计划书》即是基于上述考虑,参考科学的性能测试方法而撰写的,用以指导即将进行的系统的性能测试。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1.1被测系统定义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11g数据库,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等。
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
1.1.1功能简介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性能测试指标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
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4、TPS: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5、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
5、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在各种负载压力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端应答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6、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即在连续工作时间状态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即在连续工作时间段内没有出错信息。
1.2系统结构及流程XX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系结构跟本次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是一样的,交易流程也完全一致的。
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测试的硬件平台跟实际生产环境略有不同。
1.2.1系统总体结构描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组织体系结构、网络组织体系结构、软件组织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组织体系结构。
1.2.2功能模块1.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操作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每个功能都根据其执行特点分成了若干操作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功能点(即功能模块),本次性能测试主要涉及的功能模块以及所属操作如下表1.2.3关键点描述(KP)本次性能测试的关键点,就是查看XXX系统在不同用户数量(并发)压力下的表现和大数据量操作时系统的性能状态,即:支持的并发用户数目和并发用户发送频率,以及在较大压力下,系统的处理能力以及CPU、数据库I/O和内存的使用情况,并找出相应的性能瓶颈。
1.3性能测试环境本次性能测试环境与真实运行环境硬件和网络环境有所不同,是真实环境的缩小,数据库是真实环境数据库的一个复制(或缩小),本系统采用标准的CS结构,客户端通过前台安装访问应用系统。
其中具体的硬件和网络环境如下:➢中间件服务器:Weblogic9➢操作系统:Windows7/Linux➢网络环境:LAN(10M)➢数据库:Oracle 11g RAC➢客户端:PC (Windows)网络拓扑和结构图如下:中间件服务器客户机B2第二章性能测试从广泛意义上讲性能测试包括:预期性能测试、用户并发测试、大数据量测试、疲劳强度测试、负载能力测试等。
在不同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中,需要根据应用系统的特点和测试目的的不同来选择具体的测试方案,本次XXX系统的性能测试主要是采用通常的压力测试模式来执行的,即:逐步增加压力,查看应用系统在各种压力状况下的性能表现。
在本次性能测试中,将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对被测试项目的各模块进行监控,判断XX 系统各模块的性能表现,并帮助项目人员分析系统各个操作的性能瓶颈点。
2.1预期性能测试2.1.1预期性能概述通过模拟生产运行的业务压力量和使用场景组合,测试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生产性能要求。
通俗地说,这种方法就是要在特定的运行条件下验证系统的能力状态。
2.1.2测试特点1、主要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有系统宣称具有的能力。
2、要事先了解被测试系统经典场景,并具有确定的性能目标。
3、要求在已经确定的环境下运行。
2.2用户并发测试2.2.1并发测试概述并发测试方法通过模拟用户并发访问,测试多用户并发访问同一个应用、同一个模块或者数据记录时是否存在死锁或其者他性能问题。
2.2.2测试目的1、主要目的是发现系统中可能隐藏的并发访问时的问题。
2、主要关注系统可能存在的并发问题,例如系统中的内存泄漏、线程锁和资源争用方面的问题。
3、可以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使用需要相关的测试工具的配合和支持。
2.3大数据量测试2.3.1大数据量测试概述测试对象处理大量的数据,以确定是否达到了将使软件发生故障的极限。
大数据量测试还将确定测试对象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持续处理的最大负载或工作量。
2.3.2测试目的1、主要目的是确定软件发生故障的极限。
2、确定测试对象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持续处理的最大负载或工作量。
3、可以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使用需要相关的测试工具的配合和支持。
2.4疲劳强度测试2.4.1疲劳强度测试概述即压力测试,测试系统在一定饱和状态下,例如cpu、内存在饱和使用情况下,系统能够处理的会话能力,以及系统是否会出现错误。
2.4.2测试目的1、主要目的是检查系统处于压力性能下时,应用的表现。
2、一般通过模拟负载等方法,使得系统的资源使用达到较高的水平。
3、一般用于测试系统的稳定性。
2.5负载能力测试2.5.1负载测试概述通过在被测系统上不断加压,直到性能指标达到极限,例如“响应时间”超过预定指标或都某种资源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2.5.2测试目的1、主要目的是找到系统处理能力的极限。
2、需要在给定的测试环境下进行,通常也需要考虑被测试系统的业务压力量和典型场景、使得测试结果具有业务上的意义。
3、一般用来了解系统的性能容量,或是配合性能调优来使用。
2.6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详情参见《XX项目测试用例.doc》的“性能测试”章节2.7测试指标及期望在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测试指标包括测试中应该达到的某些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均是来自应用系统设计开发时遵循的业务需求,当某个测试的某一类指标已经超出了业务需求的要求范围,则测试已经达到目的,即可终止性能测试。
2.7.1.1应用软件级别的测试指标:✓CPU的利用率小于40%✓内存占用小于80%✓Processor queue length 小于2✓Response time 小于1s✓吞吐量throughtput大于90%✓业务执行的平均响应时间(期望值:<15s)✓不同并发用户数的状况下的记录上述值2.7.1.2网络级别的测试指标:✓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网络传输数据量✓冲突率:在以太网上监测到的每秒冲突数2.7.1.3操作系统级别的测试指标:✓进程/线程交换率:进程和线程之间每秒交换次数✓CPU利用率:即CPU占用率(%)✓系统CPU利用率:系统的CPU占用率(%)✓用户CPU利用率:用户模式下的CPU占用率(%)✓磁盘交换率:磁盘交换速率✓中断速率:CPU每秒处理的中断数2.7.1.4数据库级别的测试指标:✓数据库I/O的流量大小✓数据库锁资源的使用数量✓数据库的并发连接数:客户端的最大连接数2.7.2测试数据准备2.7.2.1案例数据:满负荷压力根据测试系统的硬件条件,选择满负荷的压力,在系统的资源使用基本维持在90%左右的状况下,测试天威宽带业务管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数据准备工作包括:测试数据库需具备与真实环境成一定比例或基本一致的数据2.7.3运行状况记录记录可扩展性测试中的测试结果及其系统的运行状况。
除了记录测试指标以外,应该结合测试实时记录系统各个层次的资源和参数。
主要包括:✓硬件环境资源✓服务器操作系统参数✓网络相关参数✓数据库相关参数:具体数据库参数有所不同,结合各个数据库独有的特点记录3第三章测试过程及结果描述3.1测试描述在测试数据准备完备以后,测试将进行。
记录每次测试的结果数据,分析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全面评估。
3.2测试场景示例:测试中,使用逐步加压的模式,测试运行场景安排如下:1.每隔2秒增加1个用户连接,最多增加到100个用户,查看并记录运行情况2.每隔2秒增加2个用户连接,最多增加到200个用户,查看并记录运行情况3.每隔2秒增加1个用户连接,最多增加到300个用户,查看并记录运行情况4.每隔3秒增加1个用户连接,最多增加到400个用户,查看并记录运行情况每个场景都包括:用户登录-业务操作-业务完成-退出系统,所有用例都按以上场景进行测试,由于pc性能限制,为了更准确模拟现场环境,将运行的所有脚本部署在LoadRunner终端上,主要目的就是检查在不同的压力的情况下,业务系统的性能表现。
3.3测试结果标准测试结束标准一般依据以下原则:1.所有计划的测试已经完成;2.所有计划收集的性能数据已经获得;3.所有性能瓶颈得到改善并达到设计要求。
执行每个场景时需要记录以下相应的数据1.APP服务器主机上的CPU利用率:2.在数据库(Oracle)服务器上主机上的CPU利用率:3.IO和CPU利用率对照表如下:4.APP服务器监控的网络流量:5.DB服务器上监控的网络流量:6.运行的并发用户数目:7.测试中完成各操作的平均响应时间:(单位:秒)8.测试中每秒的点击率如下:9.交易的吞吐率(每秒处理数据量):4第四章测试报告在XXX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束后,根据测试结果,将生成测试报告。
对应的文档名称如下:✓《XX项目性能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