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及病人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高血压,也被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或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它可以导致心脏病、脑卒中和其他健康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定期的护理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高血压患者的目标是维持合理的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护理高血压患者的方法。
饮食护理控制饮食是护理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方法。
患者应该限制摄入高盐、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尽可能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此外,减少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也很重要。
运动护理运动是护理高血压患者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增强心脏功能,减轻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等是很有益的。
药物治疗护理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常用方法。
常见的药物包括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然而,使用药物治疗需要尊医嘱,并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遵守药物的正确用法和用量。
监测血压护理护理高血压患者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定期监测血压。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天测量一次血压是有益的。
患者可以选择在同一时间和同一位置进行测量,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如果患者有不稳定的血压,他们可能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血压,并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相应的行动。
减轻压力护理压力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身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因此,护理高血压患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减轻压力。
这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缩短工作时间、改善睡眠等方式实现。
定期复诊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诊,以确保他们的血压得到控制。
在复诊期间,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和测量血压。
如果患者的血压不稳定,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医生还可以对患者进行教育,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1-0162-02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彭桂莲*刘丽丽*黄萍**江西遂川人民医院(343900)2011年11月21日收稿能力作为首要条件之一。
调整在ICU 工作时间较长的护士到普通病房,让她们的心理、生理机制得到调整和恢复。
3.1.2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在解决人员编制基础上试行弹性排班。
护士长应做好护士的宏观调配,充分考虑对护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不影响工作情况下,合理调配工作人员,节假日及病人较少时可安排轮休或组织人员集体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保证她们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采取自我身心放松,缓解工作压力。
如进行深呼吸训练、放松训练,看轻松愉快的节目及游览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还可大吃一顿,听音乐,找人倾诉或讨论。
3.1.3提高ICU 护士的适应能力,首先护士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提高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不断充实自己,善于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减少压力因素的侵袭,热爱护理工作,明确护理岗位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同时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丰富其业余生活,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并且开展专题心理讲座,引导护士学会应用适当的发泄方式疏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2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加强护士业务能力的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得以提高,紧跟护理专的发展。
组织到大医院ICU 参观学习,支持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并给予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减轻她们的压力,护士所在组织给予有效支持,也有助于工作压力的减轻。
3.3增加对ICU 护士的关心及理解:对患者进行权利与义务的宣传教育,增加其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对护士工作加以宣传。
改善ICU 护士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增强白衣天使的自豪感。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案例引导病人,男性,58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
3小时前看电视时,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昏迷、抽搐,由家人急送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T 36.7℃,P 65次∕min,R 20次/min,Bp 230∕120mmHg。
查体:心率65次∕min,律齐、肝脾未触及,生理反射存在。
辅助检查:甘油三脂2.26mmol∕L,血肌酐102μmol∕L,血尿素氮6.5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厚。
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简称为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确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可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或种族之间有差别,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美国黑人约为白人的2倍。
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在老年人较为常见,尤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多。
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略高于男性。
我国高血压北方高于南方,华北、东北为高发地区,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
人群中血压水平呈连续性正态分布,正常血压和血压升高的划分并无明确界限,高血压的标准主要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界定。
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3级,具体见表2-2。
表2-2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单位:mmHg)类别收缩压舒张压正常血压<120 和<80正常高值血压120~139 和(或)80~89高血压≥140 和(或)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 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90注:收缩压、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作为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在护理方面,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预防并减少潜在的并发症。
以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
1.评估: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家族病史、病史、既往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这有助于确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2.血压监测: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是管理高血压的关键。
护士应该在患者的起床、活动和睡前测量其血压。
血压可以通过手动测量或自动血压计来监测。
3.药物治疗: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并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副作用。
4.生活方式干预:护士应该教育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高血压。
这包括限制钠摄入、减少饮酒、戒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及保持健康的体重。
5.饮食指导:护士可以提供患者定制的饮食计划,以帮助其控制血压。
饮食应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低脂肪奶制品和优质蛋白,同时限制高胆固醇、高钠、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摄入。
6.心理护理:高血压与焦虑、抑郁和心理压力密切相关。
护士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倾听患者的疾病体验,帮助患者应对情绪问题。
8.并发症预防:护士需要监测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9.教育指导:护士应该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指导,例如血压监测和药物管理技巧,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应急处理高血压危机等。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旨在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并预防并发症。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目前,我国采用的国际上统一诊断标准,即在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一、护理措施1、病房及周围环境要清洁、安静,使病人感到舒适。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除了积极帮助病人就医诊治外,还要关心、体贴,减少其精神上和工作上的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帮助病人寻找引起高血压的因素,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注意患者出现剧烈头痛、眩晕、呕吐、抽搐、视力模糊等精神症状时,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可加床档,避免发生意外。
监测血压变化,可1-2小时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
争分夺秒,尽快降血压,遵医嘱迅速给药,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
4、做好高血压病人生活起居十分重要。
对于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但血压保持一般水平,重要脏器功能尚好的病人可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当活动中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时,应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应避免竞技性运动和力量型运动,如球类比赛,举重、俯卧撑等。
5、指导病人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高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萝卜、香蕉、韭菜、米、粗面)。
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
6、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要禁止吸烟,限制饮酒。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整,保持乐观情绪。
7、高血压患者平时要十分注意避免血压剧变的因素,如不要参加易引起精神过度兴奋的活动;在冬天要注意保暖,以避免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
内科护理学原发性高血压

内科护理学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性疾病。
它是指在没有明显可逆性原因的情况下,患者长期出现血压升高的病理状态。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高血压指的是在静息状态下,患者的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的状态。
高血压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绝大多数。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危害及发病机制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
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会损害多个脏器和系统,如心脏、血管、肾脏和大脑等,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遗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中,存在一些致高血压的基因突变以及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
三、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依据是基于多次血压测量,包括室内和自我测量。
此外,还应该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有无靶器官损害等,以确定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
针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医生可能会给予不同的治疗策略。
通常情况下,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四、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减少饮食中的盐分摄入、控制体重、增加身体活动等。
药物治疗可以选择针对不同机制的药物,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护理措施在原发性高血压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和生活指导,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合理膳食等。
此外,护士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观察病情的变化,并在必要时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任务16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护理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教案【内科护理】任务16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护理【概念】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和视网膜等重要器官,甚至造成其功能衰竭。
高血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
【血压的定义和分类】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表3-15),高血压的定义是收缩压(SBP)≥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12kPa)。
表血压的定义和分类(WHO/ISH,1999年)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20120~139140~159160~179≥180≥140和(或)和(或)和(或)和(或)和<8080~8990~99100~109≥110<90【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尚未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1. 神经精神学说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介质的释放使小动脉收缩并继发引起血管平滑肌增殖肥大。
而交感神经的兴奋还可促使肾素释放增多,这些均促使高血压的形成并使高血压状态得以维持。
2. 遗传学说原发性高血压有群集于某些家族的倾向,提示其有遗传学基础或伴有遗传生化异常。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球旁细胞分泌的肾素,可作用于肝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而生成血管紧张素I(AT I),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ATⅡ)。
ATⅡ可是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并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使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
《内科护理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
10
高血压流行病学现况
一、地区分布 • 全球分布概况 • 我国分布概况 • 城乡分布概况
二、高血压的人群分布 • 年龄、性别分布 • 种族分布 • 职业分布 • 文化程度分布
城市高于农村 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
11
高血压流行病学现况
一、地区分布 • 全球分布概况 • 我国分布概况 • 城乡分布概况
《内科护理学》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
1
学习目标
【掌握】 1.高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2.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 【熟悉】 高血压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人的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的选择。 【了解】 高血压的病因及实验室检查。
-
2
高血压的危害
发病:
高
靶器官损害:
冠心病
血 压
心、脑、肾、 眼、外周血管 等
Pregnancy
Tachyarrhythmias Diabetes
ACEI Heart failur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fter MI
Diabetic nephropathy -
Compelling Contraindications
Gout
Asthma and COPD Heart block*
类 型
老年人高血压 多数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心脑肾靶器官并发症较多见
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
-
18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Category
SBP(mmHg)
Optimal BP
<120
Normal BP
<1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 30.3 24.8 6.9 (5.7)
概述
概念: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 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 器官如心、脑、肾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
分类: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95%) 继发性高血压 (secondary)
– 总人口的增加。 – 老龄化的加速。 – 人群血压水平的进一步上升。
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和防治现状
全部高血压患者中知道自 己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所占
比例
全部高血压患者中 接受治疗者的比例
全部高血压患者中 血压控制在治疗目标水平 以下(即 <140/90 mmHg )
患者所占的比例
三低
知晓率 (27% *)
★诊断标准: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 mmHg, 和(或) 舒张压≥90 mmHg。
高血压流行病学现况
一、地区分布 • 全球分布概况 • 我国分布概况 • 城乡分布概况
患病率与工业化程度有关 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患病率越高 亦有一定的地区差异
二、高血压的人群分布 • 年龄、性别分布 • 种族分布 • 职业分布 • 文化程度分布
原发性高血压及病人护理
高血压的危害
发病:
高
靶器官损害:
冠心病
血 压
心、脑、肾、 眼、外周血管 等
脑卒中 肾炎 视网膜病变
间歇跛行
生活质量 下降
过早 死亡
高血压在我国的流行现况和发展趋势
三高 发病率
致残率 死亡率
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迅速。 部分人群已超过美国平均水平。 高血压患者人数已1况 • 我国分布概况 • 城乡分布概况
二、高血压的人群分布 • 年龄、性别分布 • 种族分布 • 职业分布 • 文化程度分布 我国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自高至低
依次为文盲(22.93%),大学以上(16.06%) 小学(14.09%),大专,初中,高中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180
110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140
<90
Subgroup:borderline
140-149 <90
JNC VI 1997,WHO/ISH 1999,CHSL 1999
血压测定
采用标准水银柱式血压计,应用
*偶测血压
Korotkoff听诊法,按操作常规测量
<130
<85
High-Normal BP
130-139 85-89
Grade 1 Hypertension(mild) 140-159 90-99
Subgroup:borderline
140-149 90-94
Grade 2 (moderate)
160-179 100-109
Grade 3 (severe)
中国 朝鲜族高血压患病率最高(22.95%) 彝族患病率最低(3.28%)
高血压流行病学现况
一、地区分布 • 全球分布概况 • 我国分布概况 • 城乡分布概况
二、高血压的人群分布 • 年龄、性别分布 • 种族分布 • 职业分布 • 文化程度分布
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机关企业工作人员患病率最高
其实为牧业劳动者
治疗率 (12% *)
控制率 (3% * )
我国的高血压 防治工作目前 仍处于极低水 平
* 据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
中美高血压高血压防治比较
中美两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 和控制率的比较
知晓率
美国
美国
中国
NHANES I NHANES II 高血压调查
1976-80 1988-91
1991
(casual BP, CBP)
,测量前休息5分钟以上,其前禁止 吸烟和饮咖啡。要求非同日连续测量
*自测血压
3日,每日测量2次,间隔2分钟以上 ,如2次测量相差5 mmHg以上,测
*动态血压
第3次,取3次平均值。
高血压流行病学现况
一、地区分布 • 全球分布概况 • 我国分布概况 • 城乡分布概况
二、高血压的人群分布 • 年龄、性别分布 • 种族分布 • 职业分布 • 文化程度分布
我国属于高血压高发国 “三高” “三低”
北高南低的规律
高血压流行病学现况
一、地区分布 • 全球分布概况 • 我国分布概况 • 城乡分布概况
二、高血压的人群分布 • 年龄、性别分布 • 种族分布 • 职业分布 • 文化程度分布
城市高于农村 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高血压流行病学现况
一、地区分布 • 全球分布概况 • 我国分布概况 • 城乡分布概况
二、高血压的人群分布
• 年龄、性别分布 • 种族分布 • 职业分布 • 文化程度分布
美国 黑人高血压患病率最高(32.4%) 非西班牙裔的白人其次(23.3%)
轻者烦躁.意识模糊
重者抽搐.昏迷
特 殊
恶性高血压
临 床
高血压危重症
>60岁,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
类 型
老年人高血压 多数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心脑肾靶器官并发症较多见
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Category
SBP(mmHg) DBP(mmHg)
Optimal BP
<120
<80
Normal BP
51% 73% 27%
治疗率
31%
55%
12%
控制率
10% 29%
3%
血压>=140/90 mmHg, 或2周内服用降压药。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 为15岁以上人群。资料来源:JNC VI;陶寿淇等,中国高血压杂志 1995。
广东省参加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
1991年 知晓率(%) 26.3 治疗率(%) 12.1 控制率(%) 2.8
• 一般表现
起病缓慢 早期多无症状 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 可有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疲劳等症状
• 并发症
1.脑 微小动脉廇;脑出血;TIA;脑血栓形 成;高血压脑病。
2.心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 3.肾 进行性肾硬化;蛋白尿;肾功能损害。 4.血管 主动脉夹层形成并破裂
发病急骤.进展迅速
多见于中青年
特 殊
恶性高血压
舒张压持续≥130 mmHg 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
临 床
高血压危重症
渗出或视乳头水肿 肾脏损害突出
类 型
老年人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
特 殊
恶性高血压
血压显著升高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临 床 类 型
高血压危重症 老年人高血压
头痛.眩晕.心悸.气急. 恶心.呕吐.视力模糊 高血压脑病 血压极度升高 伴有严重头痛.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