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酒店宣传册语篇翻译特征的研究

合集下载

涉外广告的特点与翻译

涉外广告的特点与翻译

涉外广告的特点与翻译作者:张莉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3期(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摘要广告是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它具有劝说功能及语言美感,它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情况。

因此,广告的翻译既要视情况采用不同的译法,又要做到简洁明了;新奇生动;极富感染力。

以便迅速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关键词涉外广告;特点;翻译技巧在现代商品社会,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英文广告也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

成功的广告翻译能够迅速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能否准确地对英文广告进行翻译,并且保留其原有的韵味,成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内容。

广告语言是一种应用语言,其特殊功能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文体形式,它的翻译也与一般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有很大的差异。

一、涉外广告的特点1、极富感染力根据E.S.Lewis 的观点,广告应符合AIDA功能,即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发生兴趣),Desire(产生欲望),Action(付诸行动)。

无论何种商业广告,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向人们展示商品的魅力,激发人们的购买行为。

下面是一则洗发水广告:例一,It gives my hair super shine,super body and leaves it smelling fresh as a meadow.这则广告成功地向人们表现了该洗发水的美发、亮发功能,以及使用过后头发带有的清新香味,使人心动不已,立刻采取行动。

例二,Now You Can HAVE YOUR CAKE AND DIET TOO.这是一则减肥甜点的广告。

目前,超重和减肥是一个全球性的热点,很多女性朋友在为自己的体重而烦恼,同时又抵制不了美食的诱惑,这则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口味既好又不增肥,真可谓一举两得,那些注重体形的消费者们何乐而不为呢?2、简洁明了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人们往往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注意与自己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广告要在读者读到它的一瞬间就吸引住消费者,其语言必须简洁精炼,才能抓住人的眼球,并令人熟记于心。

浅析涉外导游词的特征及翻译技巧

浅析涉外导游词的特征及翻译技巧

浅析涉外导游词的特征及翻译技巧作者:张婷来源:《商情》2015年第46期涉外导游词是涉外导游人员向境外的游客宣传介绍中国旅游景点的讲解词,是中文导游词的英译形式。

涉外导游词是通过外语导游员之口直接说给外国游客听的。

导游词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翻译,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都在词汇中有所体现。

但有一些反映汉语文化独特内涵与风味的词语在英语中却找不到恰当的表达方式,如果这类词汇处理不好就会使游客对某些词汇产生曲解,甚至使他们对中国文化造成误解。

如何翻译好涉外导游词,使外国游客在轻松的旅游过程中了解目的地国,认识当地的文明,从而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涉外导游词的概述涉外导游词是涉外导游人员在途中或景点等地向国外游客提供口头讲解服务所使用的,其主要功能是使国外游客更好的了解我国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二、涉外导游词的特征(一)服务对象明确。

服务对象明确,即始终以旅游者为出发点。

旅游业是为旅游者服务的,这也决定了导游词必须以旅游者为出发点。

这正是导游词及其翻译的最大特点。

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很大,外国游客往往对中国老百姓人人皆知的情况不一定了解,因此在讲解时要本着以旅游者为出发点,提供一些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背景的知识,以帮助他们理解,唤起他们的兴趣。

例如:把“三月三节”翻译成San Yue San Festival还不能让外国游客理解,我们可以翻译成“on the third day of the lunar third month,”如此翻译,外国游客应该能明白“三月三节”的意思。

(二)口语化。

涉外导游词是在旅游过程中外语导游员与游客进行口头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引导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

如果使用的句子过于复杂,就会给游客带来困惑,所以导游词的讲解应该是简单、轻松、活泼,给游客带来愉悦和美感。

口语化的导游词拉近了导游与游客之间的距离,使游客非常容易接近。

(三)古诗词多。

涉外导游词中常引用各种类型的古诗词。

语域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语域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下转第117页)语域视角下的翻译研究马蓉(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80)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32-0115-02摘要本文讨论了语场、语旨、语式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译者如果能有意识地通过自身努力,弄清源语在语域方面的语言特征,就不至于在翻译不同题材和不同场合的话语时偏离原文的意图或原文作者(说话人)的意图。

译者只有在将语域因素考虑进来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把握对措辞、语气和语体等的选择,最终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等效性。

关键词语域视角翻译语旨语式On Translation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ster //Ma Rong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discourse field,tenor and discourse mode in translation.If the translator can,through his own conscious efforts,make clear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in the aspect of register,he will not deviate from the intention of the source text or its author or the speaker.On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g-ister factors can the translator better master the selection of word-ing,tone and style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quivalency of the translation text.Key words the perspective of register;translation;tenor;discourse mode1语域的定义“语域”是Reid(1956)在研究双语现象时首次提出来的概念。

外宣资料汉译英的语言特征对比分析

外宣资料汉译英的语言特征对比分析

外宣资料汉译英的语言特征对比分析作者:李永宏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34期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汉语外宣资料的英译对展示公司的形象和扩大其影响力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英汉外宣资料的词汇特征和文本特征两方面做了对比,词汇方面汉语多使用丰富的修饰语而英语追求简介,汉语文本具有隐性的连贯并常由一个长段落来表达,而英语文本的连贯性体现在外在结构的显性连贯并由几个小段落来表达。

关键词:外宣资料;词汇特征;文本特征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225-02外宣资料指的是由公司出版或发行并通过不同的渠道如手册、传单、报纸、杂志、网络等来传播公司信息的资料。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语言文化环境不同,两种语言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英汉外宣资料在词汇和文本特征上的差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外宣资料的词汇特征:汉语的多重修饰词与英语的简洁性汉语的词汇特征是频繁的使用丰富的修饰语。

而英语很少使用过多浮华的词语修饰更喜欢展现事物本来面目。

张基佩也认为汉语经常使用同义反复的形式来获得押韵、强调或整齐的结构(张基佩,2001:53)。

汉语使用许多夸张的词来描述场面和气氛;英语强调逻辑、理性、简介和视觉效果。

简单和简介是英语词汇的特征之一。

地道的英语是禁止滥用华丽的辞藻,因为过多使用华丽的辞藻在英语中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可能会破坏其本来的意义。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语修饰语强调重复使用而不是措辞,有时是为了这个结构的押韵甚至有意强调。

要是字对字翻译成英语反而听起来有种重复多余的感觉和很尴尬的境地,甚至妨碍了交流的目的。

所以外宣资料的汉译英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翻译情况来省略、改编或含蓄的表达字里行间的意思。

看下面的例子:例1:原文本:X汽车制造厂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建造产品最齐全、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汽车制造企业,它是由原X市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和原X市拖拉机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整合重组成立的。

对外宣传广告语篇的文体特征分析

对外宣传广告语篇的文体特征分析

对外宣传广告语篇的文体特征分析作者:魏景春王烨陈云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31期摘要广告语言以创新见长,受到语言和话语分析的偏爱。

本研究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描述语言在广告语篇中的作用,同时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广告在社会中的作用,即广告如何表述意识形态,如何运用权力对读者产生影响。

首先回顾了广告语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和不足,其次以一则汽车广告为例运用功能语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功能语法对提升广告语篇的对外宣传效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广告语篇话语分析功能语法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11.068Abstract 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 is creative and seeks attention from those doing language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advertising dis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on the one hand and examines the ideology, the power behind and function of advertisements in society from the angl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paper first looks back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advertising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n it applies the functional grammar to a car advertise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functional grammar can effectively give guidance to the practice of discourse analysis for advertisements.Keywords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discourse analysis; functional grammar0 引言广告宣传离不开语言运用,其诱惑性和争议性引起语言学、媒体研究、政治学、符号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

涉外广告的特点与翻译

涉外广告的特点与翻译
例 一 , le arsprsie sprbd n evsis ln I S smyhi ue hn ,u oyad l e t meig t v e a l
fe h a me d w . rs sa ao
时速 6 0英里的这种新 式 劳斯莱斯 轿 车最响的噪音是来自车 内 的电钟。 这则厂告是美国广告撰稿人 D vdO iy的成名之 作, 告内容质 ai gl v 广 朴无华 。 但构思却相 当独特。译文 保留 了原 广告的风 格 , 按陈述 句 直 译, 效果相当好 , 就像一位天生丽质的少女 , 无需打扮也动人。 。 蓝天 牌牙膏在中国家喻户晓 , 可是到了英美国家 , 它的销路 却并 不令人满意 , 问题就 出在这个品牌商标的翻译上。。 蓝天 在汉语 中不 仅仅 指天空 , 还有 广深和清洁的含义 , bu k ohat 在 英语 中是 而 lesyt tps o e 不切合实际的 , 不现 实的 , 人们不愿 每天使用这种不实 际的东西 , 这样

初。从 9 0年代后期, 告的翻译研究进入了深入 阶段 , 广 可谓硕果累累。 以下 是 几 种 翻 译 方法 :
I 直译 、

涉 外 广 告 的特 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极 富 感 染 力 、
所谓直译 , 即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情况下 , 允许改变词性、 词序, 既保持原文的内容 , 同肘又不 改变其修辞特点 的译 法。如果在源语 言
例 八 , t 0misa orteluet os h e ol—R ye A l lhu d s ni iti nwR l 6 e l h o es s s oc
c me r m h l crc co k o sf o t e e e ti lc .

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的技巧

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的技巧作者:吴楚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04期摘; ; 要: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要素,对外宣传资料具有特别意义。

它是形象的体现,一个好的对外宣传资料可以让读者便捷快速地了解组织的关键信息。

所以,它是一张被精心打磨过的名片。

本文对外语交际翻译进行阐述,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对不同对外宣传资料进行研究。

由此,得出比较系统性的结论,谨供翻译者参考。

关键词:对外宣传; ; 资料翻译; ; 技巧对外宣传资料有着特殊性和目的性,近年来它几乎出现在各个领域,涵盖几乎所有行业,每个领域及行业都存在对外宣传的任务和要求[1]。

自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旅游行业、贸易业的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往来游客络绎不绝,商业合作无所不在。

但是无论是旅游业还是外貌行业,有一个问题是难以避免的,那便是语言交流的问题。

如果语言不相同,或者看不懂对方的文字,那么谈何交流?所以翻译工作显得至关重要,而对外宣传中的翻译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为了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如何才能将翻译工作做好,是本文要详细探究的问题。

一、外语交际翻译交际翻译指力求使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同原文读者具有近似的感受。

它由二战后英国的著名翻译家彼得·纽马克提出,从这一结论中可以知道交际翻译以读者为主,翻译的初衷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受及表达含义。

交际翻译中通常使用的词句都较简单易懂,读者看了便会一目了然,容易理解,阅读更是行云流水。

并且交际翻译具有极强的规范性,对于一些需要使用专业术语的来信文书,交际翻译都会力求达到规范易懂,符合读者的意愿。

世界是一个大熔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不仅掌握着不同的语言,更有着不同的语言交际习惯,这对广大翻译者是一个考量。

只有根据语言类型、语言交际习惯、语言适用人群对翻译文本及文本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让其符合标准,才能让读者通俗易懂地看懂翻译本文。

综上所述,交际翻译的侧重点永远都是读者,翻译者的任务及责任是为读者消除阅读的障碍,解答阅读的疑惑,让他们更加直接有效地从翻译文本中不费时、不费力地了解全部相关信息,流畅地进行阅览。

外宣资料汉译英的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

对外宣传在这些交流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外宣翻译又是决定对外宣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的对外宣传翻译质量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还有待不断提高。

关键词:对外宣传;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0)10-0120-021序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

许多外国文章和书籍被引进到中国。

同时,中国也在向世界展示着自己。

英语在当今社会占主导地位。

我国向外宣传自己,对外宣传资料的汉译英翻译可算是最主要的方式了。

但是,现在这些翻译远没有达到要求,翻译中出现的词语、语法、文化等问题成为交流的障碍。

因此,对外宣传语的汉译英翻译应引起学术界甚至整个社会的关注。

2相关知识(1)对外宣传的定义虽然许多专家学者及国家领导人频繁引用“对外宣传”,但是我们很难在汉语或者英语字典里找到其确切定义。

本文讨论的“对外宣传”针对的语言是英语,受众是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人们;外国或西方国家指的是说英语的国家;外国或西方文化指的是这些国家的文化。

(2)对外宣传资料的特点不同于文学作品,对外宣传材料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第一,外宣材料涵盖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旅游等。

这些都带有中国特色,不同于其他国家。

第二,中国外宣材料通常包含大量的华丽语言,注重提供隐含信息,但是英语通常非常简单。

第三,外宣材料比其他类型的写作更新的要快,尤其是报纸和广播中的新闻。

3翻译中的常见问题目前,我们的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可以总结为“取得很大进步,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取得了很大进步”是说各地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质量已经不同程度的提高。

然而,“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表明在提高我们的宣传材料的整体素质上,外宣翻译是最薄弱的环节。

(1)文化问题由于中国文化对于外国人来说比较陌生,因此,英语的外宣材料对于外国受众来说很难理解。

外宣材料中汉语四字格用语的特点和英译策略

外宣材料中汉语四字格用语的特点和英译策略摘要:虽然有些汉语四字格用语直译也能达意或者在英语里能找到对应词语,但这种毕竟还是少数。

因此,英译汉语四字格用语,最重要的是要摆脱四字格用语色彩多样的字面和其凝练严谨的结构的影响,以避免译文拖泥带水、冗杂累赘,注重词义内涵,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多数情况下可舍“形”取“义”。

关键词:四字格用语外宣翻译翻译策略任何事物都在不断更新中进化发展,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悠久、古老的汉语语言文字也不例外。

许多旧的表达方法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慢慢地被新的语言形式取代或淘汰。

而作为汉语四字成语、俗语和一些相对固定的四字词组总称的四字格用语,却似乎是个例外,它在走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仍然活跃于现代汉语的各个角落。

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创作分不开。

谈及汉语中四字格现象时,王力先生认为:“中国人作文虽讲究炼句,然而其所谓炼句只是着重在造成一个典雅的句子,并非要扩充句子的组织。

恰恰相反,中国人喜欢用四个字的短句子,以为这样可以使文章遒劲。

由此看来,西洋人做文章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

”一、外宣翻译中的四字用语现象应该说,汉语四字用语(亦称四字格用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具有文字简洁、凝练,结构对称、严谨,语调和谐、悦耳,蕴义丰富、形象等特征,同时,它又以其形象生动、色彩丰富、修辞多样显示出作为中文中的最重要的一种熟语强大的表现力,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固定词组,因而亦有中国古代汉语文字的“活化石”的美誉。

分析来说,四字格词语以它一般是由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

从语法关系看,词组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

从结构上看,四字格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自由词组是临时组成的,可以随意拆散,重新组合。

而固定词组是一个整体,四个语素不能拆开或随意更换。

国际连锁酒店中英外宣文本对比与汉译研究

国际连锁酒店中英外宣文本对比与汉译研究作者:彭晓娟李嘉慧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17期摘要:构建基于希尔顿国际连锁酒店企业外宣中文文本与英语源文的平行文本语料库,从文本内容、文本结构、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对国际连锁酒店企业中英外宣文本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基于外宣文本特点,依据功能对等理论提出直译法、意译法和增译法三种汉译的翻译策略,为译者翻译外宣文本时提高文本翻译质量提供重要的指导。

关键词:外宣文本中英对比研究汉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7-0094-0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酒店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国际酒店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第一步需要酒店企业向客户介绍自己,而酒店企业对外宣传的文本是向世界展示的窗口之一。

因此,对外宣传文本翻译对国际酒店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酒店企业对外宣传文本翻译,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吸引潜在客户,还有助于扩大酒店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然而,如果国际酒店企业在进行外宣文本翻译时,不考虑文化、语言风格和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等差异,将会影响受众者的阅读,同时糟糕的翻译也会给酒店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酒店企业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以英国希尔顿本土酒店集团及其在中国的酒店连锁品牌的外宣文本为例,从文本内容、文本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中英外宣文本的差异,提出国际酒店连锁企业对外宣传文本相应的英汉翻译策略,以提高国际酒店连锁企业对外宣传文本的翻译质量。

一、研究背景国外许多学者对翻译理论和文本分析进行大量研究。

如尤金·奈达[1]首先提出了形式等价理论,他认为,功能对等是指翻译不需要文本表面的严格对应,而是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

其中,“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句法、篇章和文体四个方面。

功能对等理论对整个翻译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外酒店宣传册语篇翻译特征的研究
作者:吴超
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11期
摘要:目前国内很多涉外酒店采取中英文双语宣传。

酒店宣传册的翻译属于对外宣传文献,要求有相当的可读性,文本有着商业性、简明性、广告宣传以及文化传播等特点。

酒店翻译作为一种实用型文本翻译,其目的是要宣传酒店的经营理念、服务水平,抓住消费者的选择。

本文从语篇特征角度分析了酒店宣传册文本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力图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酒店宣传册语篇特征文本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225-01
1 语篇翻译引论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所有与语言相关的事物基本上都可以进行翻译,包括文学作品、科技文章、实用性文体等等。

但是不同的文体,翻译的困难度也不同。

翻译是语际交流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

汉英翻译就是把汉语文章的信息,即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用英语忠实地表达出来,使英语读者能得到和汉语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这种感受是衡量译文质量优劣的尺度,即翻译的标准。

所谓语篇,即在交际功能上相对完整和独立的一个语言片段。

语篇与语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语篇产生于语境,也是语境组成的部分。

语篇的语用功能和语篇类型密不可分。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其专著中提出语篇功能分类学说,将各种语篇体裁分为三大类:表情类语篇(包括严肃的文学作品、演讲、人物传记、散文等);信息类语篇(包括教材、科学报告、学术论文、会议议程等);呼唤鼓动类语篇(包括公共告示、产品说明书、广告、政治宣传等)。

酒店介绍语篇的内容具有“信息类”语篇的特征,其目的又与“呼唤鼓动类”语篇相类似。

无论中文或英文,其共性是提供酒店的有关信息、介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内容、激发旅客前来入住消费的欲望。

译文语篇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其是否能在译文读者中起到同样的作用。

因此译文不必斤斤计较和原文的文字对应,而是可以根据译文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及译文行文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变通和调整,以达到和原文的功能对等。

酒店介绍的翻译还必须考虑社会、文化因素。

2 酒店宣传册文本翻译的特征
作为国内外宾客之家的涉外酒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窗口,也是国际交往的场所和纽带。

其中,酒店宣传册不仅是其扩大业务影响、招揽客人的手段,也事关该酒店所在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形象。

因此,酒店宣传册的对外翻译质量,会间接关系到中国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成效。

酒店宣传册文本翻译从属于应用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

由于应用翻译功能性和目的性突出,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功能翻译理论为应用型翻译实践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指导的突破口。

该理论强调翻译及目标文本在其文化中的功能。

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活动是根据翻译目的使目标文本与源文本之间保持一定联系,使交流越过文化障碍得以通畅进行。

酒店宣传册的翻译不是把中文逐字地转变成相应的外文,而应该充分揭示其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传统上,中文语篇崇尚辞藻华丽,追求所谓的文采,翻译成英语后,常常是形容词用得太多。

而英语文本是以海外游客为对象的,要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欣赏水平,审美情趣及人文价值观。

英文的酒店介绍篇章应主要是以信息传递为主,提供咨询服务,重视可信度,追求客观、中肯(金惠康,2005:342)。

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现有的酒店介绍的翻译问题颇多,质量上良莠不齐,给中国的酒店业带来了负面影响,给外国游客留下了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片面甚至错误的印象。

3 实证研究
实例(一)
酒店介绍:奥蓝际德国际酒店位于天津武清开发区,距京津城际武清(杨村)火车站仅15分钟车程,乘坐京津城际快速列车前往北京、天津仅需要25分钟及18分钟,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30分钟车程。

无论是商务活动或是旅游休闲,奥蓝际德国际酒店将会是您最佳的选择!奥蓝际德国际酒店秉承时尚、清新、舒适的理念,为阁下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评析:此段英译文基本上是逐字逐句翻译的,忽视了其受众是海外读者,忽略了他们对特殊信息的需求兴趣,与潜在的认知心理和接受心理。

在翻译酒店介绍时,为使译文读者获得与源文读者同样的信息,译者必须对源文信息进行斟酌,尽量避免在信息交流中出现的障碍,并将自己从源文中获得的心理认知信息,通过恰当的译文形式简明而准确的转达给译文读者。

在此过程中,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源文信息和译文读者期待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突出不同的信息焦点。

一般说来,游客入住酒店所考虑的不外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环境舒适,设施齐全,能否享受至尊服务,娱乐设施是否齐全,是否身份的象征。

译者应注意把握海外游客的文化心理特征,从源文中甄别出信息关联强、有特色、有优势的信息按照其价值度的高低来安排信息结构,以达到酒店简介的最佳宣传效果。

实例(二)
酒店介绍:美国最佳西方国际集团成立于1946年,在全球近一百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成员酒店4200多家,总客房数超过30万间,是全球单一品牌下最大的酒店连锁集团,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具有广泛的影响……本酒店座落于本市商务中心区繁华路段的五四路与华林路交叉处。

毗邻省委、省政府机关,信步即到温泉公园和国际会展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评析:这篇译文在语篇结构上,将酒店便利的地理位置信息这个重要的内容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便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酒店介绍是为了让受众阅读时迅速地对其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因此译文应将重要的、关键的、吸引人的信息内容至于突出的位置,不必受原文语篇结构的束缚,以便迅速的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酒店宣传册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类:第一、译文大部分都是逐字逐句对译;第二、词义重复,行文累赘;第三、功能信息不突出,文化信息过载。

此外,还有不少用词不当、句法等错误。

主要原因在于译者对汉语和英语文本的特点了解不够,对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期望值以及信息接受的文化心理缺乏分析。

酒店宣传册文本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效信息的提供,相比文学、科技和政治经济类翻译,看似简单,但却是我们翻译活动和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样需要译者考虑文本的语篇特征和翻译策略,考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这就要求译者要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以语篇交际功能的实现为准绳。

首先要在准确理解酒店介绍原文的基础上,针对外国游客,用流畅、自然、明晰的译文再现酒店介绍的基本信息。

然后要看原文语篇的文体特点是否得到了体现。

译者应尽力促成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沟通,使外国游客不但得到原文的基本信息,而且也能体味到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色彩。

参考文献
[1] 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