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采暖地区城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编制大纲

合集下载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附件1: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行方案为贯彻《国务院有关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旳告知》(国发[]15号)提出旳工作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提出如下实行方案。

一、工作目旳创新改造模式,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充足运用社会资金,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保证完毕国务院确定旳1.5亿平方米改造任务,实现节省1600万吨原则煤。

二、重要工作内容(一)逐层分解国务院确定旳改造任务,贯彻详细项目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将国家分解旳工作任务深入分解到所辖各市(区、县),并将分解成果报住房和城镇建设部、财政部立案。

2、各地根据承担旳工作任务,确定详细改造项目,确定项目时应坚持如下几点原则:(1)按照《民用建筑能耗记录报表制度》、《建筑能耗数据采集原则》规定,对本辖区内既有建筑信息和能耗信息进行调查,优先将节能潜力大旳项目确定为改造对象。

(2)采用入户调查、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居民、产权单位、供热单位等对实行改造及投资改造旳意见,优先将各方主体改造意愿统一、改造资金贯彻旳建筑确定为改造对象。

(3)应以热源或热力站为单元,对其所覆盖区域内旳供热系统、建筑围护构造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同步实行改造。

(4)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抗震、构造、防火安全评估,对不能保证继续安全使用旳建筑,不适宜开展建筑节能改造,或者对此类建筑同步开展安全和节能改造。

(5)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应力争与都市旧城区改造、建筑物修缮、都市及区域性热源改造等相结合进行。

属于都市拆迁范围内旳居住建筑不得列为改造对象。

(二)确定都市年度改造实行方案1、各地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制定贯彻当地区改造任务旳实行方案(编写提纲见附件1),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组织实行,同步报省级建设、财政主管部门立案。

2、各地建设、财政主管部门在所辖市(区、县)制定旳实行方案基础上,填写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汇总表(附件2)及项目基本状况表(附件3),报住房和城镇建设部、财政部立案。

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管网设计总体规划

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管网设计总体规划

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管网设计总体规划第一节管网布置1、布置原则根据热负荷分布情况,结合XXX道路规划和现场实际勘察,确定供热管网的布置。

主要布置原则如下:1)靠近大型用户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2)尽量避免主要交通道路和繁华的街道,以免给施工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3)尽量使管段始末两端距离最短,以节省投资和减少热损耗。

4)管线布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力求平直,尽量选择人行道下敷设。

5)穿越主干道和跨河流及铁路时,采取顶管和随桥架空方式。

6)适当考虑今后热用户的增加。

管道应予留三通,方便连接。

7)满足供热区域供热负荷的分布及规划路由的要求。

8)管网建设进度需满足与园区开发进度相配合分期建设的要求。

因此管网建设进度的基本原则是:分步实施,即:与高新区开发建设的进度,热负荷的增加,同步建设管网。

根据此原则,管网主干线采用多线布置分期建设,支线采用单线布置一次到位.在管径配置上考虑了向周边发展的可能性.2、管网布置新建供热一级管网布置采用枝状管网型式布置,力求短直。

该方式管径随热源距离增加和热用户减少而逐渐减小,施工简单、造价较低。

其缺点是当管网干管系统局部发生故障时,会影响较多用户的供热,因此要求运行管理水平较高。

为了克服枝状管网在运行中的缺点,进行规划管网布置时,在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尽可能在供热局部区域内设联络线将管网联结起来。

使之形成局部环状管网,为日后供热安全运行和流量调整带来方便。

这样做也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的规定。

一级管网设计实现目标:(1)满足由调峰热源向近期建设的约400万平米中心区供热要求。

(2)满足由热电厂向高新区全区域供热要求。

(3)满足中心区环状管网供热要求。

(4)满足双热源向高新区全区域供热要求。

根据设计目标要求,在供热区域内设两条主干线:主干线一:由高新区西部规划热电厂沿规划路五南侧敷设至高新区东部,东西向贯穿高新区,全长约9公里,管径DN1400-DN200,最不利环路压降约1.3MPa,满足热电厂向高新区全境供热需要。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大纲为指导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的实施,各申报城市应编制专项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基本概况1.1城市基本概况,包括气候、常住人口(城区、县城、农村常住人口,农村户数)、行政区划、建筑面积(城区、县城及农村地区)、GDP、政府财政收入等自然经济社会情况。

1.2冬季取暖情况(应在对冬季取暖情况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填写以下信息)。

1.2.1既有建筑情况,包括城区、县城及农村的既有建筑总量、既有居住建筑面积、既有公共建筑面积、具有改造价值的非节能建筑面积等。

1.2.2冬季取暖情况,包括城区、县城及农村的取暖面积及户数、清洁供暖面积(超低排放热电联产机组或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电供暖、燃气壁挂炉供暖、工业余热、生物质集中供暖等占比)、未到达超低排放的集中供暖面积(燃煤锅炉、热电联产等占比)、散煤供暖面积及户数、生物质分散供暖面积及户数等。

燃煤锅炉台数、规模、分布等情况。

1.2.3能源供给情况,包括能源供应情况,电力、燃气、热力等管网的供应能力及覆盖范围等(燃气管网覆盖率、农村电网户均容量、现有及已批准或在建机组供热现状及改造潜力情况等)。

二、可行性分析1.1需求分析,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从政府、企业、居民等角度,分析不同主体对冬季清洁取暖的需求。

2.2现有工作基础和优势,包括冬季清洁取暖建设计划、制度建设、已实施工程的做法与成效、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典型案例等内容,请附相关说明材料。

2.3问题及对策,重点分析本市清洁取暖改造在政策、技术、资金、监管等方面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目标和计划3.1工作目标,包括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总体目标,未来三年的面积、户数等定量目标,改造后城市清洁取暖率整体提升目标、散煤治理目标,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及长效可持续能力建设目标。

3.2实施计划,2022-2024年度的总体计划和分年度计划。

3.3效益分析,包括改善民生、节能减排、拉动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并说明测算依据。

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规划目的,规划依据,规划原则,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与范围,规划目标。

第二章规划热指标与热负荷热负荷分类,综合热指标(必须考虑节能),规划建筑面积与热负荷,供热区域划分。

第三章热源规划热源规划原则(热源点应有备用,以提高供热安全性)。

热源规划,包括热源的位置、供热能力、供热参数、供热量、热源用地范围。

热源需要的水源、运输条件等。

拟保留原来锅炉为调峰锅炉的情况。

其他能源可以利用的情况,各热源点应并网运行。

第四章供热系统规划供热管网规划原则,供热介质与参数,供热管网规划,管网敷设方式,管道保温防腐,热力站、中继泵站和凝结水回收站规划。

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供热系统应方便实现分户控制。

第五章环境保护一、规划范围内的环保措施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措施,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

二、环境与减排采暖期节约标煤量,减少烟尘排放量,减少SO2排放量,减少NOX排放量,减少灰渣排放量,减少用地量。

第六章应急预案规划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近期规划期限与范围,近期规划目标与规模,近期供热规划。

第八章远景发展规划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第十章附则第二部分规划图纸一、城市区位图二、城市供热现状图(图纸比例同总规图,标明比例、风玫瑰)标明现状热源、管网、热力站、中继泵站和凝结水回收站位置与用地范围,每个热源的供热能力、供热范围。

三、供热热区规划图(图纸比例同总规图,标明比例、风玫瑰)标明供热规划各分区范围,所需的热负荷。

四、供热规划图(图纸比例同总体规划图,标明比例、风玫瑰)标明规划热源、热力站、中继泵站和凝结水回收站位置与用地范围,供热管网位置、走向、管径、管长,每个热源的供热能力、供热范围。

五、热源采暖热负荷延续曲线图六、热源热力系统示意图七、热水管网水压图应标明热水管网主干线沿线地形标高,管线沿程压力损失(仅在地形变化大的城市管网需要)。

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寒亭区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工程施工图。

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7、《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8、根据施工现场实地考察情况、施工单位实力和材料供应情况等二、工程概况本项目是对寒亭区区委区政府小区、区检察院小区、区商业总公司小区、原区财政局家属院、区人社局友谊路小区、区人社区文化街小区、区市政工程公司小区、原房管局小区实施供热管网及楼内立管的改造。

由于本工程总工期约43天,工期紧,材料存放地、材料加工场地和安装施工场地狭窄。

各个小区比较分散,且住户多。

为确保工期,各单位、各专业队、各工种交叉作业较多,相互干扰大,施工难度大,施工要科学组织、周密计划,严格管理,统筹安排,团结协作,在施工前必须预先做好现场调研及勘察工作,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实施性方案;确保工期、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圆满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三、施工准备1、施工管理人员准备:为确保本工程工期和工程质量,针对工程特点,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组织指挥能力的人员任职,统一组织、管理、协调。

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的全面工作,下设各专业工种的技术、质检、安全、物资等部门,全方位控制工程的进度计划、技术质量、安检和日常管理工作。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负全责,是质量第一负责人。

(2)技术负责人:是本项目技术和质量的直接领导,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工作进行具体的组织和指导。

(3)工程技术部:协助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编制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08.05.21•【文号】建科[2008]95号•【施行日期】2008.05.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量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北京市建委、市政管委、财政局,天津市建委、财政局,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建设厅、财政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财务局:《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推动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的工作任务。

财政部印发了《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957号),并预拨了部分奖励资金。

为进一步推进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是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重要内容。

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占当地全社会能耗的25%左右,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

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推进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可以有效降低采暖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促进居民行为节能,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并可以大量减少由于燃煤取暖产生的CO2和污染物排放,对于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除了冬季采暖普遍能耗高外,还存在室内热舒适度较差、居民热费支出相对较高等问题。

市主城区供热工程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写大纲模板

市主城区供热工程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写大纲模板

市主城区供热工程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写大纲模板
一、项目概况
(一)建设单位概况,包括:名称、成立时间、资质信息、人员情况、公司业绩等内容;
(二)供热工程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占地面积、规划建筑面积、项目开工时间、拟竣工时间、供用热合同签订情况等内容。

二、规划条件中对于供热工程的要求
满足供热专项规划的具体要求,满足初步设计方案论证核验要求。

三、该项目拟实施的供热工程初步方案
(一)供热工程设计方案简介。

拟采用供热方式的技术分析、实施方案、可实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热源信息采集,供热面积、供热户数。

确认建设类型(自建或委托代建),确认热管理方式(直供、转供、单位自管、物业自管)。

工程质量标准,成本分析,项目概算。

(二)供热管网的基本信息。

拟购主材的品牌、参数、质量,管网设计的长度、管径和走向;管网施工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施工方案,维修管养的具体措施,成本分析、项目概算,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三)附属设施的基本信息。

换热站的配建位置及设计面积,土建安装施工标准及室内布局,附属设施设备的设计品牌、参数、质量;拟选用计量和温控装置品牌、参数、质量,维修保养和备品备件使用措施,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建设单位/热力企业(盖章)
日期:年月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能源局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能源局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能源局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7.09.06•【文号】建城〔2017〕196号•【施行日期】2017.09.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能源局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建城〔2017〕196号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能源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天津市建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对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改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城镇已基本形成以集中供暖为主,多种供暖方式为补充的格局,但还存在热源供给不足、清洁热源比重偏低、供暖能耗偏高等问题,不利于保障群众的采暖需求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为加快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工作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以满足群众取暖需求为导向,推进供暖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加快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工作。

(二)基本要求。

规划引领。

科学编制北方采暖地区城镇供热专项规划,制定规划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完善保障措施,统筹安排热源、热网、热用户等各环节的规划内容,合理布局设施建设。

重点推进。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重点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及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减少散煤供暖,加快推进“禁煤区”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北方采暖地区城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
编制大纲
1总论
1.1规划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2、供热管网调查表及相关调研资料
3、各地城市总体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
4、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1.2规划原则
1、实事求是,重点突出
此为本次规划的总体原则。

项目编制过程中,务求反映真实情况,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力求基础数据详实,改造项目落实。

重点解决影响供热安全、节能和经济方面的突出问题。

2、供热管网改造与供热计量相结合
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结合供热管网改造进一步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增加管网调节和控制能力,促进行为节能,为供热系统安全、节能、经济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3、供热管网改造与供热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管网改造规划应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管网改造应考虑发展和资源整合要求,协调好改造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考虑规划的前瞻性和实施性,避免重复建设。

4、供热管网改造与科技进步相结合
改造中应合理采用安全、可靠、节能的新技术,防止使用淘汰或落后的技术及产品,实现供热管网改造与科技进步相结合。

1.3规划目标
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城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工作。

1.4规划范围
1、城市范围:
北方采暖地区十五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地级以上城市以及集中供热面积大于100万平方米的县级城市。

2、供热管网改造的范围:
(1)供热管网和热力站。

供热管网包括热水管网和蒸汽管网(包括一级网、二级网);
(2)运行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供热管网(包括一级网,二级网);
(3)使用年限不到15年,但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泄漏的供热管网(包括一级网、二级网)。

2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现状
1、概述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热源、热网、热力站情况,供热介质(热水、蒸汽),设计参数(温度、压力),管网材质、敷设方式、防腐、保温型式、补偿类型和方式、管网分段和分支阀门的类型和连接方式、各种管道的数量及建成年代构成、热力站系统和设备情况等。

2、概述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供热计量基本情况,包括现状供热计量收费采暖建筑面积、供热计量方式、现状采暖面积中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建筑室内采暖系统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完成情况等。

2.2管网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概述所调查城市的集中供热管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旧管网问题。

包括管道质量问题(如管网老化,管道泄漏、堵塞,管材低劣,保温材料破损及管沟敷设时的管沟防水破坏渗漏等)、管件质量问题(如阀门渗漏,补偿器腐蚀破坏及支架锈蚀等);
2、运行、管理问题。

包括规划设计不当造成的水力工况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非正常的工况变化引起的问题(如补水水质不满足要求等)、用户发展引起的管网流通能力不够、热力站故障造成的供热能力不足,水力失调问题、二次网系
统缺乏控制导致的供热不均,水力工况失调问题等;
3、其他问题。

2.3近年来供热管网事故分析
对2006年~2011年所调查城市的集中供热管网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事故类型,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3城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
3.1规划期
2013年至2015年
3.2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改造规划目标
1、供热计量收费采暖建筑面积目标
2、管网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发生次数控制目标
3、管网散热损失控制目标(每公里温降)
4、管网失水率控制目标
5、其他目标
3.3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改造方案
1、管网改造技术方案(针对不同情况可采取的技术措施:如换管,更换附件、保温,改变敷设方式,重新做防水等)
2、热力站改造技术方案(如更换设备,加装控制和计量,直接连接改间接连接等)
3、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方案(如在楼口加装热量表、流量控制器等)
4、执行标准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应严格执行的有关规划设计标准和施工验收标准
3.4管网改造项目、规模、计划
提示:格式见附表8-10
4工程投资
1、投资估算为工程全部费用,包括工程费、征地补偿费用、建设工程其他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等项)、预备费等。

2、编制投资估算以主要设备及材料现行市场平均价计算。

5保障措施
确保城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顺利实施的各项措施,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管理措施,以及协调机制、“以奖代拨”、供热体制、供热计量和热价改革等配套措施。

6结论和建议
附件:1.各地城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综合报告2.附图:(提供DWG格式电子文件)
(1)城市集中供热现状图
(2)城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图
(3)其他相关附图
3.附表(格式附后,电子表格可在 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上下载):
(1)2011年城市供热管网现状情况统计表(管网
部分)
(2)2011年城市供热管网现状情况统计表(热力
站部分)
(3)2011年城市供热管网运行情况统计表
(4)2011年城市供热管网热计量情况统计表
(5)2006年~2011年城市供热管网事故统计表
(6)2006年~2011年城市供热管件事故统计表
(7)2006年~2011年城市供热热力站事故统计表
(8)城市供热管网改造项目技术方案一览表
(9)城市供热管网热力站节能改造项目一览表
(10)城市供热二次管网计量节能改造项目一览表
(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