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的热词、流行语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带一路、共享单车、人工智能、工匠精神、中国
“2020年十大流行语”高考语文演讲稿写作指导与范文欣赏(标题+分论点)

“2020年十大流行语”高考语文演讲稿写作指导范文欣赏(标题+分论点)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20年十大流行语”,其中有:逆行者: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去拯救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人。
后浪:2020年五四青年节,短视频《后浪》中以“后浪”称呼新一代年轻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可和赞美。
新冠疫情中,“后浪”承担起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成为“希望一代”。
神兽:本指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今年成为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
这些孩子聪明可爱却调皮捣蛋。
他们在家学习,家长与之斗智斗勇,如跟“神兽”相斗。
打工人:2020年9月,一网友发了一条自拍短视频,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
早安,打工人!”自此,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称“打工人”。
2021年学校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上,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发表演讲,请结合以上材料中的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标题《沉舟侧畔后浪涌,你我皆是逆行者》《倾神兽之力量,赴后浪之荣光》《诵逆行之史,歌后浪之章》《诵逆行之诗,著后浪之章》《铸就逆行精神,争做华夏后浪》《难忘奋斗人,未央中国梦》《后浪勇担责,神兽向前冲》《后浪铸锦绣,逆行安民心》优秀开头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后浪铸锦绣,逆行安民心》。
庚子鼠年已是前言,“老大哥”带走了所有伤与泪,辛丑牛年也必如习总书记的新年贺词所言:“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但这山河锦绣,必由后浪所铸;国泰民安,必由逆行者擎起!优秀分论点古有前浪推后浪,今有后浪勇担当。
哪有天使驱病魔,唯有逆行而上者。
趁着韶华,赶着日茂,逆行吧,后浪!——高二(17)班康明星生做逆行者,抱责任与信念遨游四海,可得人生真意。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网络热词泛滥的背后,或许是思想的贫乏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网络热词泛滥的背后,或许是思想的贫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词”不同。
总会有许多新鲜的词语出现,成为流行语。
比如:
2012年:“神马”(“什么”的咆哮式表达)“压力山大”“正能量”;2017年:“小鲜肉”(年轻、帅气的新生代男偶像)“斜杠青年”(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不忘初心”;2022年:“很中国”“冰墩墩”“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对于这样的语言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点明每一年都会有新词语出现,成为流行语,说明新词流行语的出现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
第二部分列举了不同年份的新词语,从列举的词语可以看出,流行语是语言现象,更是社会现象,它记录了社会焦点的变迁,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它贴近民生、描摹世俗人情,凝聚成可贵的集体记忆,流行语展现了时代的风貌、一代人的风貌。
题目要求表达“对于这样的语言现象”的思考与认识,从认可的角度来看,可以思考这些流行语流行的原因,反映出的时代内涵。
任何一种语言的流行,都有着某种合理性,流行语之所以盛行,源自其鲜明的特点:或语料灵动鲜活,或紧契时代脉搏,或风格诙谐幽……而语
第1页共6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正确网络热词,拒绝盲目跟风”导写及范文

作文专题训练“正确网络热词,拒绝盲目跟风”导写及范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南京一小学语文老师朱文洁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试卷、日记中往往会用网络热词,跟风玩梗。
很多时候这些学生并不知道这些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而是强加套用,以示新潮。
在一次班会上,朱文洁用“做有生命会思考的蝴蝶,不做随风而飞的气球”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烂梗”。
这场班会发到网上后,得到了十多万网友的点赞。
读了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叙事性材料的写作题。
从情境材料提供的内容看,它以南京某一学校发生的运用网络热词,跟风玩梗的事件为话题点,叙述了围绕此事件引发的相关事情:学生一味模仿,跟风玩梗的现状;分析套用热词玩梗的心理——强加套用,以示新潮;老师为纠正这种风气所做的工作,以及所做工作受到的关注。
从文面看,事件只是反映了学生受社会语用环境影响而不顾表情达意的事实而一味地跟风的情况。
静言思之,其实反映了更为复杂的现实问题,混乱的语用环境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一味模仿而失去自我等。
基于此,该材料引发思考的角度有:我们该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什么样的语用环境;学校在净化语用环境中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成长过程中该如何做到不失自我,本色当行对演绎人生精彩有什么意义。
梳理了情境材料的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再回到根据材料提出的写作任务。
两句话,两个任务指向:结合材料,既写作时不能把材料弃之不顾,必须立足材料本身,也要关联现实;你的感想与思考,即所写内容是材料触发的“你”的感想,以及针对这种现象,“你”带来的思考。
写作时,只有立足这两点,文章才不会偏题。
这样,根据材料构思立意写作时,首先从材料中提炼表情达意的主题——生活与成长过程中,本色当行、不失自我,才能呈现人生的精彩;继之,把观点与材料对接,从理论的层面加以分析,什么保持自己本色的价值;然后,联系现实,摆事实,讲道理,从不同角度阐述不失自我的重要性;最后,回归当下,进一步论述当代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本色对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全国卷新高考总复习现象类材料作文范例

全国卷新高考总复习现象类材料作文范例题目(一)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1)观当今社会,各类“高帽”满天飞,如新星、新秀、大师、大家、大腕、巨子、神童、天才等等。
(2)有人说:“当今这个热闹非凡的世界有足坛、泳坛、文坛、歌坛、棋坛、曲坛……还有一个骂坛。
这个坛那个坛,似乎都离不开骂坛,骂足球、骂腐败、骂下岗、骂命运、骂同事、骂上司、骂路人、骂家人,……粗人在骂,雅士也骂。
……”以上的社会现象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我们还可以由此联想到哪些类似的社会现象?你是怎样看待这类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
题目自拟。
范文(一):心浮气躁者,请拾回……观当下社会,纷繁芜杂、物欲汹汹;观当下芸芸众生,碌碌奔走、心浮气躁。
于是乎,各类“高帽”满天飞;于是乎,各种不管不顾、毫无理性思考的开骂大行其道。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不禁要问:现代人的“峰”、“谷”哪里去了?不禁要问: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放弃了什么?心浮气躁者,是时候拾回生活本身的价值了!生活的价值在于对生命质量的追求。
时下的各种博览会商家,早已黔驴技穷,因而“破吉尼斯纪录”就成了招牌菜。
君不见耗资十万的满汉全席;君不见重达几吨的“中华月饼王”……然而这类毫无科技含量、毫无质量追求的简单物质堆积,终究也仅是劳民伤财的哗众取宠而已。
但遗憾的是,心浮气躁的现代人忘却了生活的价值:他们开始以物质的多少来互争高低,他们开始为这满汉全席,为这“中华月饼王”唏嘘不已,趋之若骛。
心浮气躁的人们,请莫忘记,对于生命质量的追求才是生活的价值之所在。
生活的价值在于对文化的认知。
美国人丹尼•威滑板飞跃长城,为人称道,大加赞扬;苏小小墓所在的慕才亭,被人“尊”为“摸财亭”,成为西湖一景;机敏商家组织中秋包机赏月,应者如潮……有谁知道我们付出的是破坏长城的昂贵代价?有谁晓得苏小小的精魂何在?有谁理解中秋明月的文化内涵?是的,心浮气躁的现代人所缺失的恰是这种文化内涵。
2018年名校月考作文选28

2018年名校月考作文选28第一篇:2018年名校月考作文选282018年名校月考作文选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本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为: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读了上面的流行语,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流行语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共享”之风吹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应运而生,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共享,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当习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响起,世界各国都有了积极的回应。
构建命运共同体,让充满纷争的世界发现了和谐发展的曙光。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共享,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共享雨伞,让我们在一场猝不及防的雨到来时免受淋漓之苦;共享单车,让我们从容地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共享充电宝,让我们手机相机在没有电的时候能及时续航。
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在享受共享带来的便利时,不要忘了在心中给别人留出位置。
因为从实质上看,共享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式,更是一种分享的精神,需要我们互帮互助。
当你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汽车,出行的人群中就会有一个人享受到你的付出;当你愿意与别人共享你的房屋,旅行的人群中就会有一个人享受到你的温馨。
留住美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当前的世界,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形成了严峻挑战。
人们不论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
鲁迅先生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人们的命运,从来没有像这个时代一样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2020高考语文作文精选

2020年高考作文技巧高考作文: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共享单车竞争剧烈。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效劳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效劳,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共享单车的出现对于出行是一件极为便捷的事情,随着各品牌单车的不断投放,由共享单车所引发的交通拥堵、随便停放等现象,也成了让各方头疼的问题所在。
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步普及化,破坏共享单车的乱象屡见不鲜。
记者走访发现,并非所有共享单车都“共享〞了,除被破坏之外,一些共享单车甚至变成了“私家车〞。
占为己有、恶意破坏、改装兜售、乱停乱走,“共〞享单车,谁在“私〞享共享单车涉及道路交通平安管理、治安管理、城建市容管理,甚至涉及刑法和民法的根本财产类法律问题。
上述法律法规能否在骑行过程中得到良好贯彻,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国民的法律素养。
在共享单车热潮喷涌的当下,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了道德的约束范围,上述法律法规能否在骑行过程中得到良好贯彻,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一国国民的法律素养。
这种法律素养甚至决定着共享单车经济模式能走多远。
人们更习以为常的是有关部门对机动车的管理,对于非机动车尤其自行车的违章问题,或偶以道德问题谴责,或视而不见。
但实际上,非机动车违章问题的多见程度甚于机动车,早已是交通管理的老大难。
共享单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无桩停放、即走即停。
这一特点让骑行更加便利快捷,也让共享单车模式得以迅速传播。
但同时,无序停放、过度投放的问题已经困扰到城市管理者。
共享单车停放在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行人和机动车道、小区绿化带、盲道等问题日益突出。
本来就是一个老大难的交通问题,应当如何管理市容城建部门又该如何监管如果尺度过大过死,可能会被诟病因噎废食,影响新的经济形态的开展,就如同当年的专车那样;如果放任不管,有一天某一个街道会被废铜烂铁的单车占据,有一天交通会被无序行驶的单车阻塞。
未按要求停放、未按要求骑行,除了违反行政法规外,在民法层面上,便是一种违约行为,说到底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
XX高考时评作文素材:新四大发明

XX高考时评作文素材:新四大发明XX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XX年3月5日,委员建议鼓励移动支付“出海”,新四大发明引领世界潮流。
共享单车从XX年9月起,“共享单车”这一名词开始在大众视野中出现,并迅速蹿红,“网红单车”一度成为其热度的象征。
共享单车以其绿色出行、低碳环保、便捷利民的理念而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的欢迎。
共享单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汽车的使用量,同时遏制了黑摩的,使出行更加绿色。
但没有任何新事物是完美的,火爆的共享单车也不例外。
许多人随意停放单车,占用行车道、人行横道,这不仅妨碍了交通,而且对城市的文明形象造成恶劣影响。
还有很多用户占为己有、恶意毁坏甚至借机行骗。
共享单车投放量短期过度增多,行业内部竞争大,且共享单车是个烧钱的项目,监管趋严,资本开始冷静,失去供血能力的小企业面临出局。
共享单车是当前共享经济的一种非常典型的新业态,是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一种好模式。
然而,目前共享单车行业的乱象,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这就需要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涉及管理者、使用者、竞争对手、运营企业、投资方等多个参与面。
市场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要持续创新,从而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高铁中国条高速铁路是XX年开工,XX年通车的京津城际高铁,当时长度仅为120公里,但截至XX年,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800多公里。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的高铁技术正不断向外推广,高铁的从有到无也是我国不断创新的结果。
中国媒体最近在介绍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高铁外交”。
中国正积极地把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等邻国作为推广高速铁路的对象,构建以本国为起点的高速铁路网,其目的在于促进煤炭和铁矿石等能源资源的进口,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2020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共享单车

2020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共享单车2020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共享单车全国卷I全国卷I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英语、文综、理综使用新课标全国卷I)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第一人称叙事法【特点】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
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第三人称叙事法【特点】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顺叙法【特点】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倒叙法【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 2017年已经过去了。
这一年,数不胜数的热词、流行语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带一路、共享单车、人工智能、工匠精神、中国“天眼”、天舟一号、海水稻、塞罕坝、战狼2、甲骨文、怼、“人设”崩塌等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这些词语不仅是2017年度的一个缩影,而且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心态多元、多彩的视角和变化。
请从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流行语谈谈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1, 【答案】精益求精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追求完美;琢磨,追求卓越。
人生于世,无法干很多事,故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
不懈追求,精益求精,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试问,一部《红楼》,为什么能分花拂柳,穿越历史的云河,抵达近日,并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感动自己,震撼世人。
创作的过程,有蜕变的痛苦,也有追求完美的幸福。
精益求精,何止曹雪芹一人而已。
一部《诗经》由远古的一滴繁露,淌成万世滥觞;一部《论语》煲为心灵鸡汤,温暖一代又一代人;还有那唐诗宋词,繁花满树,蓊郁了一个王朝的后花园。
“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古文人家,怀着对文字的敬畏,怀着崇高的文学使命感,怀着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从“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从“烧画三千”到“毁诗八百”,都可见文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精益求精。
惟其如此,他们才有了丰盈的人生,才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
试想,如果缺乏了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创作的作品又怎能光争日月,天地永恒。
当今乐坛好多歌曲火极一时,但终只是昙花一现,烟花寂灭。
不正说明了这一道理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创作上如此,干其它事又怎能因小有成就而止步不前呢?
苹果6一经上市,无数市民披星戴月争先恐后排队购买,有人为了插队甚而不惜大打出手。
是什么原因让苹果6一问世便引发了手机销售业的井喷与核爆呢?还是精益求精。
用乔布斯的话说:“苹果的产品必须持续使人欣喜。
”于是,今天的苹果6,相比以前的苹果系列,屏幕更大,厚度更薄,重量更轻,功能更强。
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这句话用在苹果产品上,再贴切不过了。
正是精益求精,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孔子学琴”,精益求精终成千古至圣;“德国制造”,追求完美而享誉世界;还有“自由女神”,铜像头顶,纤发毕现。
然而,当初,作者维蕾杜克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若干年后,人们能乘坐自己发明的飞机飞过铜像的头顶。
精益求精,让一尊雕像,雕镂人心,且永不漶漫。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秉持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我深信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比美好!
【解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任务是:请从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流行语谈谈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考生首先要理解这些流行词的由来、意义、影响,然后结合自己的看法,联系现实生活或自己的感受,挑选一个角度来作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