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陇文化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合集下载

河陇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河陇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河陇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一项是其主要的农业作物?A. 小麦B. 玉米C. 稻谷D. 高粱答案:A2. 河陇地区在历史上曾是哪些朝代的领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A3.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一项是其著名的手工艺品?A. 陶瓷B. 丝绸C. 刺绣D. 漆器答案:C4. 河陇地区在古代的交通要道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A. 军事要塞B. 商业中心C. 农业基地D. 文化交流枢纽5. 河陇文化中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哪些文化的影响?A. 汉族文化B. 藏族文化C. 蒙古族文化D. 伊斯兰文化答案:A6. 河陇地区在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是哪一个?A. 长平之战B. 官渡之战C. 淝水之战D. 夷陵之战答案:A7.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一项是其重要的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重阳节D. 中秋节答案:A8. 河陇地区的传统音乐中,以下哪一项是其特色乐器?A. 琵琶B. 古筝C. 二胡D. 笛子答案:A9. 河陇地区的传统服饰中,以下哪一项是其特色?B. 马褂C. 旗袍D. 汉服答案:A10.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一项是其著名的历史人物?A. 张骞B. 班超C. 霍去病D. 卫青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河陇文化中的______是其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答案:皮影戏2. 河陇地区的______是其著名的历史遗迹之一。

答案:敦煌莫高窟3. 河陇地区的______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答案:嘉峪关4. 河陇地区的______是其重要的农业灌溉系统。

答案:都江堰5. 河陇文化中的______是其传统的民间舞蹈。

答案:秧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河陇文化的形成背景。

答案:河陇文化的形成背景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和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河陇地区位于黄河上游,历史上是多个民族交汇的地带,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2022年教育行政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2022年教育行政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一、填空题1. 教育行政是政府旳职能,是国家行政旳重要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政府旳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领导和管理。

2. 教育行政旳目旳在于保障全体公民旳教育权利增进社会教育事业旳发展。

3. 教育行政作为一种研究领域,浮现于本世纪初,其标志是美国旳达顿和斯内登 19刊登旳《美国公共教育行政》一书。

4. 在中国古代旳氏族社会中,教育机构极为简朴,官师合一。

5. 西周时期,统治者更加注重对教育机构旳管理,实行了天子视学制度。

6. 唐朝把国子监作为全国最高旳教育行政领导机构。

7. 元朝在承袭宋朝旳教育行政体制外,还开设了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

8. 明清时期旳国子监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为一体。

9. 推动中国近代教育集教育行政变革旳三股力量是洋务派、维新派和共和派。

10. 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伙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在江西、陕北建立理解放区,履行以工农大众为核心旳新民主主义教育。

11. 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大会作出了“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旳决定”。

12. 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

13. 教育行政体制旳核心是国家教育行政权力构造。

14. 教育行政旳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旳领导或指引旳教育行政体制。

15. 教育行政旳地方分权制是指由地方政府根据法律旳授权独立行使教育行政权利旳一种教育行政体制。

16. 教育行政旳中央与地方合伙制是指由中央和地方分工合伙共同管理教育事业旳一种体制。

17. 教育行政旳附属制又称完整制。

18. 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就是指各级政府领导下旳教育职能部门。

19. 国内旳中央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 省如下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统称为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21. 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

22. 单轨型学制是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下衔接,自下而上构成连接阶梯旳统一旳直线型学制。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巴蜀历史与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选择题1.A2.D3.B4.A5.B6.B7.D8.D9.A10.D11.C12.ABC13.ABC14.ABCFH15.ABCD16.ABCDE17.ABC1 8.ABC19.ABCD20.ABCDE21.A22.C23.D(p33)24.B25.A26.A(p53)27.A28.B29.C30.A31.ACDF32.BCD33.ABCDE34.ABCDE35.A BCD36.ABC37.ABCDEF38.ABCD39.ABCD40.AB二、判断题(说明:F=FALSET=TRUE考试时无特殊说明应用“×”和“√”)1.F2.F3.T4.T5.F(p4)6.F7.F8.T9.F10.F11.F12.T13.F14.F15.T16.F17.F18.T19.F20.F三、问答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石,归纳提炼时用语简洁扼要)1.参见教材p2-42.参见教材p73-82作业2一、选择题1.A2.B3.ABC4.ABCD5.B6.A7.C8.ABC9.C10.D11.B12.A13.书院p11514.A15.C16.B17.D18.A19.D20.Dp13621.BC22.AC13.ACD14.CD15.ABCD16 .B17.A18.C19.A20.B21.D22.C23.A24.A25.D26.CE27.ACD28.CE29.ABE30.AC3 1.AD32.BC33.ABD34.BD35.ABD二、判断题(说明:F=FALSET=TRUE)1.T2.T3.F4.T5.F6.T7.T8.T9.T10.F11.T12.T13.T14.F15.T16.F17.T18. F19.T20.F21.F22.T23.F24.T25.F26.T27.F28.T29.F三、问答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石,归纳提炼时用语简洁扼要)1.参见教材p912.参见教材p1253.参见教材p141、p153、p157并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作业3:一、选择题1.ABCD2.ABCDE3.ACDE4.BCD5.BCD6.ABCD7.BCD8.CD9.ABCD10.ACD11.B12.D13.D14.B15.D16.D17.B18.C19. A20.B21.B22.B23.A24.D25.B26.C27.D28.A29.B30.B31.C32.A33.B34.C35.AB CD36.ABCDE37.BCDE38.AC39.ABCD40.ABCD41.ACDE42.ACD43.CDE44.ABCD45.A BCE二、判断题(说明:F=FALSET=TRUE)1.F2.T3.F4.T5.F6.T7.T8.F9.T10.T11.F12.T13.T14.F15.F16.F17.T18. T19.T20.T21.F22.F23.F24.T25.T26.T27.T28.F29.T30.F三、问答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石,归纳提炼时用语简洁扼要)1.参见教材p1621632.参见教材p192194作业4:一、选择题1.ABCE2.ACDE3.ABDE4.ABDE5.BCD6.BCDE7.BCD8.ABCD9.ABCDE10.BCE11.E12.C13.C14.D15.B16.A17.E18.B 19.B20.C21.B22.C23.D(p240)24.B25.B26.A27.B28.B29.C30.A31.B32.A33.B34.ACD35.ABDE36.ACDE37.BCD38.AC39.CD40.ACE41.BCD42.BD43.CDE二、判断题(说明:F=FALSET=TRUE)1.T2.F3.F4.F5.T6.F虽为p247原句,但对比p249“枪”应为“袍”才对7.F8.T9.F(唐代)10.T11.T12.F13.F(p262)14.T15.F16.F17.F(应删“自贡市”)18.T19.F20.T三、问答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石,归纳提炼时用语简洁扼要)1.参见教材第八章(川菜、川酒、川剧、川茶任选一皆可)2.参见教材p265271Mooseman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河陇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河陇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河陇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河陇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哪个地区的文化?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D. 陇西地区答案:D2. 河陇文化的主要民族是?A. 汉族B. 藏族C. 回族D. 维吾尔族答案:A3.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建筑?A. 故宫B. 布达拉宫C. 莫高窟D. 长城答案:C4.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艺术品?A. 唐三彩B. 景泰蓝C. 敦煌壁画D. 云锦答案:C5.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宗教?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答案:A6.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重阳节答案:A7.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B8.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音乐?A. 京剧B. 昆曲C. 秦腔D. 越剧答案:C9.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舞蹈?A. 芭蕾舞B. 民族舞C. 现代舞答案:B10.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戏剧?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川剧答案:A11.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绘画?A. 油画B. 水彩画C. 中国画D. 版画12.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雕塑?A. 兵马俑B. 龙门石窟C. 云冈石窟D. 乐山大佛答案:B13.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书法?A. 楷书B. 行书C. 草书D. 隶书答案:A14.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茶文化?A. 龙井茶B. 铁观音C. 普洱茶D. 碧螺春答案:A15.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酒文化?A. 茅台酒B. 五粮液C. 汾酒D. 泸州老窖答案:C16.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服饰?A. 汉服B. 藏袍C. 旗袍D. 蒙古族服饰答案:A17.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美食?A. 北京烤鸭B. 四川火锅C. 兰州拉面D. 广东早茶答案:C18.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民间艺术?A. 剪纸B. 皮影戏C. 泥塑D. 木偶戏答案:B19.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民间信仰?A. 妈祖信仰B. 关公信仰C. 土地公信仰D. 观音信仰答案:B20.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项是其代表性的民间节庆?A. 春节B. 端午节C. 七夕节D. 重阳节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些是其代表性的建筑?A. 莫高窟B. 龙门石窟C. 云冈石窟D. 布达拉宫答案:A、B22.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些是其代表性的艺术品?A. 唐三彩B. 敦煌壁画C. 景泰蓝D. 云锦答案:B、C23.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些是其代表性的宗教?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答案:A、B24.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些是其代表性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重阳节答案:A、B、C、D25.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些是其代表性的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B、C、D26.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些是其代表性的音乐?A. 京剧B. 昆曲C. 秦腔D. 越剧答案:A、C27.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些是其代表性的舞蹈?A. 芭蕾舞B. 民族舞C. 现代舞D. 街舞答案:B28.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些是其代表性的戏剧?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川剧答案:A29.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些是其代表性的绘画?A. 油画B. 水彩画C. 中国画D. 版画答案:C30. 河陇文化中,以下哪些是其代表性的雕塑?A. 兵马俑B. 龙门石窟C. 云冈石窟D. 乐山大佛答案: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河陇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的文化。

地域文化本2019秋形成性考核任务一

地域文化本2019秋形成性考核任务一

地域文化(本)2019秋形成性考核任务一1在岭南地区,秦末汉初时曾建立()。

A.岭南国B.南国C.楚国D.南越国正确答案是:南越国2潮汕人特别重视宗族血缘关系,与()闽地望族移入潮州有很大关系。

A.宋元时期B.近代C.明清时期D.唐朝正确答案是:宋元时期3民性的形成与民系的生物即血统、地理要素即疆域、气候、地形、物产等和文化要素有关。

汗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4广府民系使用的是()。

A.南越方言B.广州方言C.粤方言D.闽南方言正确答案是:粤方言5客家文化中最富盛名的是()A.盐焗鸡B.围龙屋C.娘酒D.酿豆腐正确答案是:围龙屋6过去,称为“广州湾”的地方是()。

A.湛江B.雷州C.江门D.阳江正确答案是:湛江7()是广府人与其地方人相比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A.平民意识B.经商意识C.农民意识D.贵族意识正确答案是:平民意识8岭南的海岸线长达()A.2000多公里B.5000多公里C.4000多公里D.3000多公里正确答案是:3000多公里9广府人普遍有以珠玑巷为“根”的思想观念。

行对正确的答案是“对”。

10南越国的第一代君主是()。

A.赵昧B.赵陀C.赵元D.赵良正确答案是:赵陀11广府人认为自己的祖先从江西等地而来的。

「对行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12在岭南地区,()时曾建立南越国。

A.秦朝初年B.远古C.战国时代D.秦末汉初正确答案是:秦末汉初1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赞美岭南诗句的作者是()。

A.黄遵宪B.韩愈C.苏东坡D.梁启超正确答案是:苏东坡14这个区域的大部分在古代一直被称为潮州,包括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古称“潮州八邑”。

行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15粤方言主要分布在()。

A.粤西一带B.东江一带C.韩江平原一带D.珠江三角洲一带正确答案是:珠江三角洲一带16位于五岭之一的大庾岭道上的粤北南雄(),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地域文化——河陇文化(DOC)

地域文化——河陇文化(DOC)

A.教民渔猎。

B.烹饪熟食。

C.设官理民。

D.尝百草,播五谷。

2.半山类型彩陶:A.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主要器型。

B.锯齿纹非常盛行,成为其主要特征。

C.纹饰一般装饰于陶器上腹。

D.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

3.丝绸之路:A.在西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后益加畅通。

B.在隋唐达到鼎盛,长安、洛阳等城市呈现出国际都会的风貌。

C.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

D.在明朝后走向衰落。

4.丝路重镇武威:A.马蹄寺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

B.所藏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

C.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城。

D.白塔寺是元代阔端太子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之地。

5.长城沿线的古城遗址中:A.锁阳城是酒泉通往敦煌古道上的一座边城。

B.锁阳城、常乐古城、石包城互为策应,有鼎足之势。

C.石包城是明代所修的重要城堡。

D.居延塞主要由烽燧亭障等边防设施组成。

6.麦积山石窟:A.开创于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

B.东、西崖摩崖大佛是隋代造像。

C.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

D.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是第4窟上七佛龛。

7.敦煌莫高窟:A.大型彩塑均为唐代所造。

B.第96窟窟檐依崖而建,俗称“九层楼”,为莫高窟标志性景点。

C.大型彩塑通过体量给人一种崇高感,这是宗教信仰的需要。

D.第158窟大卧佛,又称涅槃像、睡佛,是莫高窟彩塑代表作之一。

8.河陇军事人物中:A.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出生入死,屡建战功。

B.赵充国在对匈奴、羌、氐等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C.姜维是一位颇具才略的羌族军事家。

D.吴玠、吴璘指挥的和尚原大战射杀了金兀术。

9.河陇文艺名家中:A.赵壹《刺世疾邪赋》是一篇讽刺现实的政治抒情赋。

B.李益是中唐的著名边塞诗人。

C.李梦阳是宋代“后七子”的代表作家。

D.李公佐著有传奇小说《李娃传》。

10.魏晋画像砖:A.绝大部分都是一砖一画。

B.《驿使图》被作为中国邮政标志的样本。

2011春期《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1春期《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要求:答案准确,不能出现错别字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11. 后世多以的槃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 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14.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性。

2012秋期《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

2012秋期《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要求:答案准确,不能出现错别字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11. 后世多以的槃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 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14.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陇文化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第一次作业一、简答题1、答:河陇是一个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混合并存的地区,河陇文化一方面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河陇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区。

河陇叫典型地带有多元融合的特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2、答: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102 公里。

大地湾遗址1958 年后即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 年秋开始发掘,1988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发掘所获资料看,大地湾遗址,是甘肃东部地区目前发现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距今4900-8120 年。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很多,贮存物品的大袋形窑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的大量出现,都说明和反映了其经济形态属于定居的以农业为主的类型。

3、答:时代最早,地域广大,甘肃东部渭河、西汉水流域是中国彩陶发源地之一;在中国各地的彩陶渐趋衰落时,马家窑文化彩陶却独放异彩,在甘青地区形成了中国彩陶的鼎盛阶段,其艺术水平之高,文化成就之大,其他彩陶文化难以比肩;当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彩陶推出历史舞台时,甘青地区依然生存者一批坚持使用彩陶的先民,并进而将彩陶艺术向西传入新疆。

二、分析论述题1、答:作为民族文化之源的伏羲文化,体现了伟大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

从身体力行到抽象思维,从蛇图腾到象征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从单一部族到多民族大融合,伏羲作为“有圣德”的民族领袖和创世英雄,作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作为各民族团结协作、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伏羲文化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是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确认伏羲的始祖地位,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益于团结和调动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情感,唤起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敦宗睦族的赤子之情,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通过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特别是龙文化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过程;有利于满足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需求。

2、答: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从20 世纪50 年代末开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马家窑文化,产生在遥远的史前时代。

它的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花纹之精美,构思之灵妙,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它丰富多姿的图案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艺术风格。

它神奇的动物图纹,恢宏的歌舞,对比的几何形状,强烈的动感姿态,象黄河奔流的千姿百态,生生不息,永世旋动。

它象黄河浪尖上的水珠,引领着浪涛的起伏,臻成彩陶艺术的高峰。

它留下的极其丰富的图案世界,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

它所给予我们的欣赏价值是任何现代艺术都不能代替的。

越是遥远的文化,就越能成为现代生活中最珍贵的收藏观赏品。

第二次作业1、答:由西安出发向西行,须翻越陇山和渡过黄河,才能进入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

陇山是一条纵贯于陕、甘、宁交界的山脉。

主要有北、南二道。

北道:由西安向西北行,经今彬县、泾川、平凉道固原,从固原向西,越陇山北段,到祖历河畔,经会宁县北郭城驿抵黄河东岸靖远,渡黄河西进到达武威。

南道:由西安朔渭水而上,在今宝鸡西再朔千水西北上,经陇县,越陇山到张家川县,从张家川到通渭,向西经定西、榆中,从兰州渡黄河,过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

2、答: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怀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而消逝。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

3、答: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二、分析论述题1、答:“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世界上历史最早、路程最长的国际商贸通道。

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以及五大技艺,蚕桑、丝绸、稻作、茶艺、陶瓷等,都是经过这条大通道,走向国际、传遍世界。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创举。

丝绸之路的意义是:不仅兼收并蓄地接纳东西方各种补养而获得自身发展,而且向外界输出自己的经济文化成果,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的“丝绸之路”,把西方与东方、把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智慧创造沟通起来,汇合成广阔多元的人类文明之海,因而被誉为“文化大运河”。

2、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

答: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

莫高窟的492 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千”意为多。

它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 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

这里全年日照充足、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

石窟南北长1600 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 米。

现存洞窟492 个,可供参观洞窟10 个,壁画45000 余平方米,彩塑2415 身,飞天塑像4000 余身。

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 年),至元代(公元1271~1368 年)基本结束,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

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宗教和社会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

1900 年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

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

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

敦煌学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第三次作业一、简答题1、答:名长城走向在甘肃境内有两条。

主干线西起嘉峪关,东经今高台县石泉子,循黑河穿高台、临泽、张掖三地,至山丹县城后继续东行进入永昌县,穿金川峡,过河西堡,进入民勤县,绕了一个大弧圈,再由蔡旗堡折向正南进入武威市境,循洪水河岸南行,至黄羊镇以东进入景泰县,沿黄河向西北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

另一条复线是自今武威黄羊镇以东的东滩由主干线分出,直向南穿古浪峡,越乌鞘岭,沿庄浪河纵贯永登全境,至河口沿黄河进入兰州市区,过桑园峡,至永靖县的大浪沟止。

2、答:麦积山石窟以泥塑见长。

麦积山是红土与砂石构成的铄岩,开窟尚可,塑像却不成。

工匠们没法像云岗、龙门那样依山取势造大佛,或是借石刻形雕菩萨,只得和泥塑像,这就使麦积山成了以泥塑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石窟。

3、答: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 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甘肃平凉崆峒山风光(20 张) 西出关中之要塞。

景区面积84 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 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

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起源于东汉。

而它的思想理论基础却是盛行于春秋以来的黄老之学,应当说黄帝、老子都是道教的祖师。

崆峒道教以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闻名天下,追根朔源,崆峒山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并不为过。

二、分析论述题[1] 1、答:一.防御扰掠,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这是主要用途。

从实际情况看,古长城沿线大体上与农牧区自然分界线相吻合。

北方广阔草原适宜大规模游牧,农牧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这种地理环境既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容易产生摩擦。

自从因发明辔具而有可能组建富于高度机动性的骑兵队伍之后,游牧民族便如猛虎添翼,在相当长的历史年代对农耕民族保持巨大军事压力。

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原王朝无力也无需耗费巨大国力去控制北部辽阔的荒漠与草原,而又不得不随时提防时刻觊觎邻人财富的游牧部落南下劫掠。

事实上几乎历代中原王朝都面临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

学术界的研究表明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又都与历史上四个寒冷时期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关,农牧区的自然分界线在寒冷期被推到了黄河以南。

可以说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战关系始终是中国古代影响、制约双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城便是这种生态环境差异和农牧民族冲突的产物,是中原王朝为填补天然障碍不足而建立起的防御体系。

二.开发屯田,保护屯田和保护边远地区生产的发展。

凡是修筑长城的地方,都要组织修筑长城的人和其随从家人,进行农牧业生产,以保证长城沿线的供应,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秦始皇时期在修筑长城的同时,不但在长城的沿线设十二郡,而且移民前往开发。

汉武帝时又大量发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组织地进行发展农牧业生产。

同时,长城烽燧也是保护屯田和开发这些地区最好的屏障。

三.开拓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代,经过多次对匈奴贵族奴隶主的征讨战争,开拓了广大的西北边疆,确保河西战略要地的安全,修筑城障、列亭,最远达胪朐山(约在今阴山北麓),这些城障使汉军退可守,进可攻,从而保护了阴山和祁连山内外富饶的垦区和草原。

四.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

秦始皇时在修筑长城时,随长城内外,都辟有宽大的直道和驰道,与首都咸阳相通,沿着长城的十二郡也有大道相通,无论传递文书,还是商旅往来,都很方便,这对发展中原与边远地区的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汉代又打通西域的交通大道,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使节往来和商旅的通过。

长城的烽燧也是沿着这条大道修筑,起到保护中西交通畅通的作用。

长城的具体形制、方位走向大体依据生态环境、政治形势、经济状况、民族关系、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而定。

如明长城比起秦汉长城就已大规模南移。

显然,长城乃是宏观上巩固边防、抗御北方游牧民族劫掠、拱卫中原的战略防线,并非就是位列最前沿的边境线,更非国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