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乐器简介

合集下载

古筝72种指法

古筝72种指法

古筝72种指法摘要:一、古筝的简介与作用二、古筝的72种基本指法的分类与介绍1.右手指法2.左手指法3.双手配合指法三、各指法的实际运用与技巧四、如何学习和掌握古筝72种指法五、古筝指法在演奏中的重要性六、结语正文:一、古筝的简介与作用古筝,又称“筝”,是我国传统的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

古筝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既能演奏古典音乐,也能演奏现代流行音乐。

它在我国音乐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钢琴”。

二、古筝的72种基本指法的分类与介绍1.右手指法(1)抹:食指抹弦,用于演奏主旋律。

(2)擘:食指和中指同时抹弦,又称“双抹”。

(3)勾:食指勾弦,用于演奏辅助旋律。

(4)剔:食指剔弦,用于演奏跳跃音。

……2.左手指法(1)按: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用于调整音高。

(2)滑:左手食指在弦上滑动,产生滑音效果。

(3)揉: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弦上揉动,产生揉音效果。

(4)颤:左手食指快速颤动,产生颤音效果。

……3.双手配合指法(1)双手抹:右手食指抹弦,左手食指同时抹弦。

(2)双手勾:右手食指勾弦,左手食指同时勾弦。

(3)双手按滑:右手食指按弦,左手食指滑弦。

(4)双手揉颤:右手食指揉弦,左手食指颤弦。

三、各指法的实际运用与技巧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掌握各种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每种指法都有其特定的音效和表现力,如抹、擘、勾、剔等指法常用于演奏主旋律,而按、滑、揉、颤等指法则常用于调整音色和表现音乐的情感。

要想熟练运用这些指法,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不断地摸索。

四、如何学习和掌握古筝72种指法1.选择适合自己的古筝教材,跟随教材学习。

2.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跟随老师学习指法的具体操作和技巧。

3.多听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观察并模仿演奏者的指法运用。

4.坚持练习,熟能生巧。

五、古筝指法在演奏中的重要性古筝指法是古筝演奏的基础,掌握丰富的指法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

不同的指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情感,只有熟练运用各种指法,才能使演奏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古筝课件ppt

古筝课件ppt

03
古筝演奏技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指法技巧
勾指
用大拇指的指甲根部, 托住弦向内弹奏,声音
明亮、清晰。
抹指
用大拇指的指甲根部, 向外弹奏,声音柔和、
圆润。
提弦
用大拇指的指甲根部, 向上或向下弹奏,用于
制造音色的变化。
拨弦
用大拇指的指甲根部, 向外拨弦,声音响亮、
技巧
古筝演奏技巧包括弹拨、揉弦、滑音、双弹、轮指等,不同的技巧能够表现出 不同的音乐效果。
02
古筝曲目赏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传统曲目
总结词
传统曲目是古筝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详细描述
传统古筝曲目通常采用传统的五声音阶,以表现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为主 ,如《高山流水》、《广陵散》等。这些曲目在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上都有着较 高的要求,需要演奏者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演奏经验。
历史
古筝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逐 渐发展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民 族乐器。
结构与特点
结构
古筝主要由面板、底板、侧板、岳山 、弦柱等部分组成,采用丝弦或钢弦 进行演奏。
特点
古筝具有音色悠扬、音量宏大、表现 力丰富等特点,能够演奏出柔美、激 昂、抒情的音乐。
演奏方式与技巧
演奏方式
古筝演奏方式包括传统演奏方式和现代演奏方式,传统演奏方式以右手弹拨为 主,左手揉弦、滑音等技巧为辅;现代演奏方式则更加注重双手的配合和技巧 的创新。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时间 ,逐渐提高练习难度和要 求,有助于提高演奏水平 。

关于古筝的介绍

关于古筝的介绍

关于古筝的介绍
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也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代表之一。

它的
外形长约1.6米,宽约30厘米,高约15厘米,由筝身、筝柱、弦轴、琴弦、琴码、琴桥、琴柱等部分组成。

古筝的琴弦有21根,分为三组,每
组七根,用丝线或尼龙线制成。

弹奏时,用指甲或指尖弹拨琴弦,发出清
脆悦耳的音乐声。

古筝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七弦筝,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改进,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古筝。

它在中国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
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器乐演奏等领域。

古筝的音色柔和、清脆、悠扬,
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被誉为“乐器中的仙女”。

在中国古筝的
演奏中,有许多著名的曲目,如《广陵散》、《阳春白雪》、《梅花三弄》等,这些曲目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古筝也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国乐器古筝ppt课件

中国乐器古筝ppt课件

01
若发现古筝弦轴松动或 跑音,应及时请专业人 员进行调试和维修。
02
03
04
若古筝面板出现开裂或 变形,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请专业人员进行修复。
古筝的琴弦应定期更换, 以保证音色的纯净和演 奏效果。
在维修古筝时,应选择 专业的维修人员和配件, 以确保维修质量和古筝 的完好。
如何选择和使用古筝配件
选择适合古筝品牌和型号的琴弦,以 保证音色的和谐统一。
优质古筝学习资源推荐(书籍、视频教程等)
书籍推荐
《古筝基础教程》、《古筝演奏技法》、《中国古筝考级曲集》等, 这些书籍适合不同水平的古筝学习者使用。
视频教程推荐
在各大视频网站如Bilibili、优酷等,可以搜索到大量专业的古筝教 学视频,包括基础教学、曲目演奏示范等。
网络资源
中国古筝网、中国民乐网等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古筝学习资源,包括乐 谱、教学文章、演出信息等。
使用专业的古筝清洁剂和护理用品, 以保持古筝的清洁和光泽。
选择优质的古筝指甲,以提高演奏效 果和舒适度。
在购买古筝配件时,应注意其品质和 适用性,避免使用劣质或不适合的配 件对古筝造成损害。
06
学习古筝的建议与资源推荐
学习古筝的建议和心得分享
注重基本功
在学习初期,应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音 阶、指法、节奏等,为后续的演奏打下基
古筝的保养与维护知识
古筝的日常保养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古筝面板的清洁,避免积 尘和污渍。
存放古筝时,应将其置于干燥 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潮湿环境。
弹奏古筝前,应洗手并擦干, 以免手上的汗渍和油污对古筝
造成损害。
避免在古筝上放置重物或尖锐 物品,以免划伤或压坏面板。

古筝简介

古筝简介

古筝,原名筝(注:只要单个字的乐器基本上都是汉民族本土乐器,如琴、笛、箫、瑟、埙等,两个字的属外来乐器居多,如琵琶、箜篌等),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流行于秦地(今陕西),历来又称“秦筝”,产生可能早于战国时期。

关于筝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是比较广泛的,一是分瑟为筝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相传有姐妹二人,都喜好鼓瑟,因家中只有一瑟,二人争抢中瑟一分为二,于是瑟分而为筝,笔者认为根据瑟而发展为筝是大有可能的,筝瑟弦数历史上有相似期,筝瑟形制相近,筝瑟都有琴柱。

二是蒙恬造筝说,蒙恬是秦始皇时期著名的武将,从时间上来说晚于筝产生的年代,不太可考。

筝的结构由筝首、筝尾、面板、底板、侧板、雁柱、琴弦构成,其中筝首包含调音盒、前岳山、弦钉、弦枕、穿线孔;筝尾包括后岳山、穿弦孔;底板有2-3个出音孔;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即1、2、3、5、6,无4、7两音,4、7需左手按弦变化而得)排列定弦。

参考文后附图。

筝的弦数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最早的筝只有五根弦,然后经历了一个九根弦的过渡期,到战国末期增加到十二根,历经800多年到隋代增加到十三根,盛唐十二和十三弦古筝并存,至宋主要流行十三弦筝了,元明出现过十四、十五弦筝,但十三弦是主流,十六弦筝出现在清朝末期。

历史上十二和十三弦筝的使用最为广泛,十三弦筝在诗词中也经常见到,比如“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目前最常用的筝形制为S21-163,S代表S形岳山(后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除了21弦古筝,目前还有18弦钢丝筝在使用,主要用于潮州筝曲的演奏。

至于25弦、50弦及其他弦数的新式古筝不在本文叙述内。

S21-163这种形制的古筝是我们常用的古筝样式,称为传统古筝,这种古筝的制作大部分保留了传统手工制作的方式,共鸣箱用白松木打框架,面底板由泡桐木制作,侧板用硬木(杂木、红木)、筝首位的装饰区域贴一层硬木、筝码用硬木制作,所谓的檀木、楠木、红木古筝,指的都是面底板以外的材料,面底板必须用疏松的木质做,利于共鸣和传音。

古筝(乐器简介)

古筝(乐器简介)

谢谢观赏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发明人: 蒙恬 出现时间: 战国时 期的秦国 出现地区: 陕西地 区 弦 数 : 十六根、十 八弦、二十一弦等 筝传到高丽、日本 和越南以后,又演变 成高丽的伽椰琴、日 本的筝道和越南的十 六弦琴,在音乐上各 具特色。
风东︾流︽ ︾海︽水渔 渔汉︾舟 歌宫︽唱 ︾秋林晚 ︽月冲︾ 香︾夜︽ 山 ︽ 奔︾ 出 射寒︽水 鼓鸦侗莲 ︾戏族︾ ︽水舞︽ 战︾曲高 台︽ 山
音乐之声(二)
古筝
古筝又名"秦筝"。弦乐器, 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弦十三根, 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 弦,二十五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 格为21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 S163-21 ,S代表S形岳山,是筝 父徐振高发明,163代表古筝长 度是163厘米,21代表古筝弦数 21根.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 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 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 流派。山东筝、河南筝、潮州 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 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 的伽揶琴(即延边筝)和被称 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派。

古筝介绍知识分享

古筝介绍知识分享
3.1、古筝指甲
戴假甲时应注意:戴大拇指假甲的尖头须朝指尖左前方偏出,不要反了方向。胶布要缠的稍紧些,但不能太紧,以免影响血液流通。
选择合适的椅子(比筝首架低10cm 最佳),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 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 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5弦
12弦
13弦
14和15弦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五弦筑身也”
到了战国末期,为了加宽音域,增加到了十二弦。
隋代就已出现十三弦筝,隋文帝开皇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
16弦
21弦
到了元、明、清三代,又出现了十四弦和十五弦筝。
十六弦筝的出现,大概在清朝末年或民国初年前后,
从建国后到现在,筝弦的增加很快,现在通常用的为二十一弦.
娄树华、王巽之、罗九香、曹正、李杨、赵玉斋、王省吾、林玲等
4.1、各时期的筝演奏家
01
西汉时期
邯郸女子秦罗敷
4.2、古筝十大名曲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古筝(弹拨乐器)

古筝(弹拨乐器)

乐器保养 古筝使用的场合最佳温度为20℃,最佳湿度 为50%。一般情况下,温度保持在16-28℃、 湿度在50~70%之间的空间内使用古筝对乐 器振动和发音都较有利。 古筝在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剧烈 震动。 古筝应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潮湿、 雨淋和阳光直接曝晒(北方地区冬季不能靠 近散热的暖气片,以免曝烈或变形),不要 放在厨房内或容易接触油烟的地方,油烟的 吸附会直接影响乐器音色。 古筝使用后可用干软布拭抹去琴弦上的汗渍 等,以防琴弦生锈。不用时最好用筝罩罩上, 以减少灰尘、光线或潮湿空气等对古筝侵蚀。 古筝应经常使用,有利于琴弦张力的稳定, 琴体经常震动,能促进音色日趋完美。 古筝的音准受温度、湿度及震动等条件的影 响。一旦发现琴的声音不准应及时调音,否 则会影响演奏效果。 定期对古筝进行护理,可用软毛刷或干软布 等清理擦拭琴体,切不可用水淋洗,特殊情 况可向厂方或当地经销商咨询。 如短时间不弹筝,也不要将弦子松掉或将筝 柱下掉,只要防潮、防晒、防灰即可,不可 直接放在地上或挂在潮湿的墙上。湿气较重 时,将古筝放入盒内,并在盒内放入干燥剂。 古筝的高音弦易断,可购置1—9弦做备用, 低音弦一般不易断。断了弦要立即补上。 经常把音调准,才能保持音色的纯净。
基本构造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河 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 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tán]材,古筝的音质取决 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 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 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 筝”、“转调筝”等。 面板 一台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阳面中段为最 佳,阳面是指整株桐木置于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为阳面,去 头斩尾为中段,一般以9-12年树龄的桐木为最佳,尤以河南兰 考的桐木为最佳,沙土地,木质疏松,利于音质的传导。 专业演奏古筝的面板以通纹为最佳,中音区纹理间距5-9厘 米,高音与低音区间距1.5-2.5厘米为最佳,面板厚度高中低音 的厚度一般为9mm、11mm、10mm,眼下面板大多数采用弦 切工艺。 琴弦 早期的琴弦以马尾、鹿筋为原料,到了当下这段时期以尼 龙钢丝弦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韵味,琴弦以德国进 口钢丝为主,含碳量均匀,寿命长,手感好,以五音不全牌、 宝泉牌、敦煌牌为代表,较受专业人士欢迎。 筝码 一般来说红木古筝配套红木筝码,楠木古筝配套鸡翅木筝 码,紫檀古筝配套紫檀筝码,筝码要求纹理垂直向下为最佳, 上嵌牛骨,搁弦槽一般为元 前3世纪的战 国时代,就 在当时的秦 国(现陕西) 一带广泛流 传,又名秦 筝。算起来, 它已经有 2500年以上 的历史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明人: 蒙恬 出现时间: 战国时 期的秦国 出现地区: 陕西地 区 弦 数 : 十六根、十 八弦、二十一弦等 筝传到高丽、日本 和越南以后,又演变 成高丽的伽椰琴、日 本的筝道和越南的十 六弦琴,在音乐上各 具特色。
-
• • • • •
风东》流《
》海《水渔 渔汉》舟 歌宫《唱
古 筝
》秋林晚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会员免费下载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谢谢观赏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
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
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
《月冲》 香》夜《

山《奔出 射寒》水 鼓鸦《莲
筝 十
》戏侗》 《水族《 战》舞高
大 名
台《曲山 曲
《渔舟唱晚》
•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 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 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 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 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汉宫秋月》
• 《汉宫秋月》 此曲为 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 形式,一为筝曲;另一 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 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 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 、悲泣情绪,唤起人们 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寒鸦戏水》
• 《寒鸦戏水》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之一, 乐曲通过描写寒鸭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 戏的情景而成的,表达了一种自在悠然的生活情 趣。
音乐之声(二)
古筝
古筝又名"秦筝"。弦乐器, 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弦十三根, 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 弦,二十五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 格为21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 S163-21 ,S代表S形岳山,是筝 父徐振高发明,163代表古筝长 度是163厘米,21代表古筝弦数 21根.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 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 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 流派。山东筝、河南筝、潮州 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 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 的伽揶琴(即延边筝)和被称 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派。
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
《出水莲》
• 《出水莲》:传 统的广东客家筝 曲,中州古调, 采用传统的十六 弦钢丝筝演奏, 音调古朴,风格 淡雅,表现了莲 花“出污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 妖”的高尚情操

பைடு நூலகம்
《高山流水》
• 《高山流水》,为中国
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 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 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 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 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 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 道∶"善哉,子之心而与 吾心同。"钟子期死后, 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 弦,终身不操,故有高 山流水之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