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45万t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检查评估监控措施

检查评估监控措施

水城县河坝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二0一0年三月二十日审批栏编制: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工程师:矿长:审批意见一、矿井重大危险源检测(一)突水前的检测1、煤壁“挂汗”,既:在掘井中水沿煤层渗出,工作面出现水珠,巷道中出现雾状水气。

2、煤层松软发湿,煤层光泽变暗,工作面温度明显下降。

3、煤壁“挂红”,煤壁变冷,工作面水蒸气大。

4、工作面顶板淋水增大或底顶突然涌水。

5、工作面可听到煤层中有嘶嘶的水声时,如出现这种情况,工作面人员应全部立即撤走。

二、煤层自然的检测1、火区附近巷道的空气温度及来自火区的水温度都比正常情况高。

2、煤层自燃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使人感到闷热,精神疲乏,头痛,四肢无力。

3、煤自然可闻到煤油,汽油,松节油的气味。

4、巷道温度增高,水蒸气凝集在空气中呈现雾状,在支架和巷道壁表面形成水珠,俗称,“煤壁挂汗”。

(三)回采工作面冒顶前的检测1、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有时采空区内顶板发生闷雷声,顶板掉渣多,顶板裂缝增加且口子变大,顶板下沉量明显增大。

2、压力增加,煤壁受压,片帮增多。

3、工作面用木支柱支护时,大量支柱被压断,并可听到支柱折断的声音。

4、由于压力增大,工作面支柱产生钻底现象严重,支柱下缩量增大。

5、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大,如顶板有淋水明显增加。

(四)瓦斯喷出前的检测风流中瓦斯浓度增加,忽大忽小,嘶嘶的喷出声,顶底板来压的轰鸣声,煤层变湿、变软等。

二:矿井重大危险评估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重大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确定划分其危险度等级,具体分析,评估见下表:预先危险分析发评价表:危险来源触发事故可能后果危险等级控制瓦斯采掘头面通风不善,造成瓦斯积聚,不严格按措施排放瓦斯,出现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摩擦火花,放炮火焰等。

瓦斯燃烧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煤层倾出、煤层压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Ⅳ1、积极采取有效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2、采取综合防尘措施;3、重点处理好采面上偶角瓦斯;4、排放瓦斯时,必须严格按措施规定执行;5、巷道掘井、贯通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45万t监测方案

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45万t监测方案

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45万t/a(整合)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二O一五年七月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布点评价在矿井工业场地东偏南和工业场地西偏南运煤道路旁各设置2个环境空气监测点,监测点具体位置见表1及图1。

编号监测点名称方位及距离G1 工业场地东偏南工业场地东偏南侧310mG2 工业场地西偏南工业场地西偏南侧720m,运煤道路旁TSP、SO2、NO2日均值,NO2、SO2小时浓度。

3)监测方法和频率进行一期监测,根据HJ2.2-2008中有关规定,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天数为7天;取值时间、采样频率、监测分析方法按规范执行(小时浓度监测值每天至少取得02、08、14、20时的4个小时监测值,日均浓度应符合GB3095-2012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4)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据监测结果统计各点1小时浓度值、日均值,计算各点污染物超标值,最大超标值数。

采用单项指数法进行评价。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矿井水水质调查及评价(1)监测点的选取比德煤矿在整合施工过程中已经掘穿煤层,因此评价选取比德煤矿主斜井排出的矿井水进行水质采样分析,监测点位置详见图1。

(2)监测项目pH、悬浮物、总铁、总锰、化学需氧量(COD)、氟化物、总砷、总汞、石油类、硫化物等共10项,并同时监测矿井排水流量。

(3)监测方法和频率作一期监测,连续采样3天,采样频率按《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执行(正常生产条件下,每3h采样一次,每次监测至少采样3次)。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1)监测点的选取根据矿井排水路径,本次评价在大寨沟、比德河、三岔河上共布设了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用以评价区域地表水水质现状。

监测断面布置情况见表2及图1。

断面编号河流监测断面设置原因W1 大寨沟建设项目排水口上游350m处,大寨沟和比德河交汇口上游320m对照断面W2 比德河建设项目排水口上游500m处,大寨沟和比德河交汇口上游500m对照断面W3 比德河建设项目排水口下游500m处控制对面W4 比德河建设项目排水口下游1850m处(至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回水区前150m处)控制断面W5 三岔河比德河和三岔河交汇口上游400m 对照断面W6 三岔河比德河和三岔河交汇口下游500m 消减对面pH、悬浮物、BOD5、铁、锰、总砷、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硫化物、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共14项。

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

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

贵州钰祥矿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二O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智能化矿山建设简介“智能化矿山”的主要内容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煤炭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掘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实现生产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建立智能化矿山既可以实现安全管理的数字化,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信息保障,也可以实现生产管理的精细化,为打造高产高效矿井提供决策手段。

二、智能化矿山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河坝煤矿实施“全面启动,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我矿智能化矿山建设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完成智能化矿山建设。

(二)发展目标智能化矿山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基础之上,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有信息的精准适时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可视化展现、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服务的数字化智慧体。

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建立矿山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构建以信息平台为核心的煤矿信息共享体系,逐步形成覆盖整个矿区、协调统一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能够提供移动的、智能的生产管理和安全监控信息。

建立安全生产经营于一体综合管理平台和办公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

以便领导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实时掌握生产现场数据,实现对生产一线的实时掌控,有效地做出决策,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智能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我矿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按照规划策略,充分利用现有系统资源,把现有生产系统与ERP 系统接入智能化矿山管理平台,现有系统功能不能满足智能化矿山建设要求的,进行软件升级和功能扩充,确实无法实现的,开发建设新系统。

(一)基础网络建设智能化矿山建设要求所有信息包括实时数据、多媒体数据和管理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准时、可靠、安全的传输,必要的数据还要求保证时钟同步,因此建设高效、可靠、完备、多业务、可管控的基础网络平台是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必备条件。

贵州省水城县比德河坝煤矿

贵州省水城县比德河坝煤矿

贵州省水城县比德河坝煤矿贵州省水城县比德河坝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三级评估)二○○七年十一月五日贵州省水城县比德河坝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三级评估)编写:审核:总工程师:队长:提交报告单位:证书等级:证书编号:提交时间:二00七年十一月五日目录前言 1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2第一节工程概况与矿界范围 2第二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3第三节评估范围及级别的确定 4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5第一节气象、水文 5第二节地形地貌 5第三节地层与岩性 6第四节构造与地震8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9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9第七节社会环境条件12第八节人为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2小结12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3第一节、地质灾害现状13第二节、潜在地质灾害(不良地质现象)13第三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3小结13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4第一节、工程建设加剧和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14第二节、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15小结16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16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原则16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18第三节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19第四节防治措施19小结20第六章结论与建议21第一节结论21第二节建议22附图目录1、贵州省水城县比德河坝煤矿环境地质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区图1:50002、贵州省水城县比德河坝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剖面图1:5000附件目录1、委托书2、评估单位资质证书前言为避免煤矿开采过程中加剧或诱发地质灾害及矿山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和对环境与已有工程的影响,水城县比德河坝煤矿于2007年10月委托我单位对该煤矿进行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二、评估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2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地方煤矿实用手册》地质出版社198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年)制定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最新整理)

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最新整理)

贵州钰祥矿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二O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智能化矿山建设简介“智能化矿山”的主要内容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煤炭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掘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实现生产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建立智能化矿山既可以实现安全管理的数字化,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信息保障,也可以实现生产管理的精细化,为打造高产高效矿井提供决策手段。

二、智能化矿山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河坝煤矿实施“全面启动,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我矿智能化矿山建设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完成智能化矿山建设。

(二)发展目标智能化矿山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基础之上,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有信息的精准适时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可视化展现、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服务的数字化智慧体。

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建立矿山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构建以信息平台为核心的煤矿信息共享体系,逐步形成覆盖整个矿区、协调统一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能够提供移动的、智能的生产管理和安全监控信息。

建立安全生产经营于一体综合管理平台和办公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

以便领导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实时掌握生产现场数据,实现对生产一线的实时掌控,有效地做出决策,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智能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我矿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按照规划策略,充分利用现有系统资源,把现有生产系统与ERP 系统接入智能化矿山管理平台,现有系统功能不能满足智能化矿山建设要求的,进行软件升级和功能扩充,确实无法实现的,开发建设新系统。

(一)基础网络建设智能化矿山建设要求所有信息包括实时数据、多媒体数据和管理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准时、可靠、安全的传输,必要的数据还要求保证时钟同步,因此建设高效、可靠、完备、多业务、可管控的基础网络平台是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必备条件。

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

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

贵州钰祥矿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二O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智能化矿山建设简介“智能化矿山”得主要内容就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煤炭企业得管理与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掘与利用企业信息资源,实现生产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得实时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对“万物”得“高效、节能、安全、环保”得“管、控、营”一体化。

建立智能化矿山既可以实现安全管理得数字化,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信息保障,也可以实现生产管理得精细化,为打造高产高效矿井提供决策手段。

二、智能化矿山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河坝煤矿实施“全面启动,重点突破”得建设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我矿智能化矿山建设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完成智能化矿山建设。

(二)发展目标智能化矿山就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基础之上,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有信息得精准适时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可视化展现、自动化操作与智能化服务得数字化智慧体。

根据集团公司得统一部署,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建立矿山信息采集、处理与服务得交换共享机制,构建以信息平台为核心得煤矿信息共享体系,逐步形成覆盖整个矿区、协调统一得有线与无线网络,能够提供移动得、智能得生产管理与安全监控信息。

建立安全生产经营于一体综合管理平台与办公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

以便领导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掌握相关单位得安全生产状况,实时掌握生产现场数据,实现对生产一线得实时掌控,有效地做出决策,杜绝重大事故得发生。

三、智能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我矿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得策略,按照规划策略,充分利用现有系统资源,把现有生产系统与ERP 系统接入智能化矿山管理平台,现有系统功能不能满足智能化矿山建设要求得,进行软件升级与功能扩充,确实无法实现得,开发建设新系统。

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设计

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档贵州钰祥矿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二O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智能化矿山建设简介“智能化矿山”的主要内容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煤炭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掘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实现生产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建立智能化矿山既可以实现安全管理的数字化,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信息保障,也可以实现生产管理的精细化,为打造高产高效矿井提供决策手段。

二、智能化矿山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河坝煤矿实施“全面启动,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我矿智能化矿山建设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完成智能化矿山建设。

(二)发展目标智能化矿山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基础之上,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有信息的精准适时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可视化实用标准文档展现、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服务的数字化智慧体。

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建立矿山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构建以信息平台为核心的煤矿信息共享体系,逐步形成覆盖整个矿区、协调统一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能够提供移动的、智能的生产管理和安全监控信息。

建立安全生产经营于一体综合管理平台和办公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

以便领导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实时掌握生产现场数据,实现对生产一线的实时掌控,有效地做出决策,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智能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我矿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按照规划策略,充分利用现有系统资源,把现有生产系统与ERP 系统接入智能化矿山管理平台,现有系统功能不能满足智能化矿山建设要求的,进行软件升级和功能扩充,确实无法实现的,开发建设新系统。

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

煤矿智能化实施方案

贵州钰祥矿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二O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智能化矿山建设简介“智能化矿山”的主要内容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煤炭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掘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实现生产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建立智能化矿山既可以实现安全管理的数字化,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信息保障,也可以实现生产管理的精细化,为打造高产高效矿井提供决策手段。

二、智能化矿山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河坝煤矿实施“全面启动,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我矿智能化矿山建设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完成智能化矿山建设。

(二)发展目标智能化矿山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基础之上,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有信息的精准适时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可视化展现、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服务的数字化智慧体。

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建立矿山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构建以信息平台为核心的煤矿信息共享体系,逐步形成覆盖整个矿区、协调统一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能够提供移动的、智能的生产管理和安全监控信息。

建立安全生产经营于一体综合管理平台和办公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

以便领导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实时掌握生产现场数据,实现对生产一线的实时掌控,有效地做出决策,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智能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我矿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按照规划策略,充分利用现有系统资源,把现有生产系统与ERP 系统接入智能化矿山管理平台,现有系统功能不能满足智能化矿山建设要求的,进行软件升级和功能扩充,确实无法实现的,开发建设新系统。

(一)基础网络建设智能化矿山建设要求所有信息包括实时数据、多媒体数据和管理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准时、可靠、安全的传输,必要的数据还要求保证时钟同步,因此建设高效、可靠、完备、多业务、可管控的基础网络平台是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必备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45万t/a(整合)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二O一五年七月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布点
评价在矿井工业场地东偏南和工业场地西偏南运煤道路旁各设置2个环境空气监测点,监测点具体位置见表1及图1。

2)监测项目
、NO2日均值,NO2、SO2小时浓度。

TSP、SO
2
3)监测方法与频率
进行一期监测,根据HJ2.2-2008中有关规定,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天数为7天;取值时间、采样频率、监测分析方法按规执行(小时浓度监测值每天至少取得02、08、14、20时的4个小时监测值,日均浓度应符合GB3095-2012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4)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据监测结果统计各点1小时浓度值、日均值,计算各点污染物超标值,最大超标值数。

采用单项指数法进行评价。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矿井水水质调查及评价
(1)监测点的选取
比德煤矿在整合施工过程中已经掘穿煤层,因此评价选取比德煤矿主斜井排出的矿井水进行水质采样分析,监测点位置详见图1。

(2)监测项目
pH、悬浮物、总铁、总锰、化学需氧量(COD)、氟化物、总砷、总汞、石油类、硫化物等共10项,并同时监测矿井排水流量。

(3)监测方法与频率
作一期监测,连续采样3天,采样频率按《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执行(正常生产条件下,每3h采样一次,每次监测至少采样3次)。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1)监测点的选取
根据矿井排水路径,本次评价在大寨沟、比德河、三岔河上共布设了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用以评价区域地表水水质现状。

监测断面布置情况见表2及图1。

(2)监测项目
pH、悬浮物、BOD
、铁、锰、总砷、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
5
指数、氟化物、硫化物、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共14项。

同时测定水温、流速、流量。

(3)监测方法及频率
监测方法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作一期监测,连续采样3天,每天1次。

(4)评价方法及标准
地表水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评价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的模式。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点的选取
据调查井田及周围500m围共2个泉点,环评选取2个泉点作为本次评价地下水监测点,监测布点见表3及图1。

2)监测项目
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铁、锰、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砷、总大肠菌群及流量共12项。

3)监测方法及频率
监测方法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执行,作一期监测,连续采样2天,每天1次。

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法进行评价。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煤矿周围的环境现状,共布置7个噪声监测点,具体位置见表4及图1。

2)监测项目
等效声级LeAq(昼间Ld、夜间Ln),N6、N7同时监测车型、车流量统计。

3)监测频率
监测期为连续2天,每天昼夜各监测一次,每次10min。

4)监测方法
监测时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5)现状评价
采用标准直接比较法,以等效声级作为评价量,以统计声级为参考。

五、煤矸石成分分析及浸出试验
比德煤矿在整合施工过程中已经掘穿煤层,因此评价选取比德煤矿排出的煤矸石进行采样分析,按规采取煤矸石混合样品1个,进行如下分析:
1)工业成分分析:
分析项目:Mad、Ad、Vd、Cd、St,d、Qad,g。

2)化学成分分析
分析项目:SiO
2、Al
2
O
3
、Fe
2
O
3
、CaO、MgO、Na
2
O、K
2
O、P
2
O
5
、MnO、SO
3。

3)煤矸石浸出液试验
分析方法:按《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10)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测定方法进行。

分析项目:pH、总汞、总铅、总铬、总砷、氟化物、硫化物、Fe、Mn、六价铬,检测项目共10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