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恶变的危险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14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护理体会

14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护理体会
A , J L 骶尾 部 畸胎 瘤患 儿 临床 护理 措施 及 效果 进行 回顾性 总结 如下 。 1 资 料及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除其 焦虑 进展 情绪 ,从 而取 得患 儿 家属 的理 解 与积 极 配 合。 2 . 1 . 2 肠 道准 备 术前 常规 禁食 并 对患 儿进 行 清洁 灌肠
1 次, 防止术后 短 时间被 粪便 污染 。由于本 组 患儿 年龄 均
较小 . 新 生儿 较多 , 在患 儿灌 肠 时一 般选 取 较小 的 6号 弗 莱 氏尿 管 , 取 左侧 卧位 , 身体 屈 曲 , 暴露 好 臀部 , 通 常患 儿 较 少配 合 。 哭 闹 时腹腔 压力 增 加 , 在进 管 时通 常需 实 习护 士配合 固定患儿 臀部皮 肤及 肌 肉 , 防止滑脱 。期 间严 格计
算 生理盐 水 的灌 入量 与排 出量 . 尽量 减少 肠道 压力 以防止 水 中毒 , 直至排 出液无粪 渣 。
2 . 2 术 后 护 理 方 法
本组 d x ) g 骶尾 部 畸胎瘤 患儿 共 1 3例 ,其 中新 生 儿 5
例, 1 月 6月 4例 , 6月至 1 岁 3例 ; 1岁 以上 2例 ,女 童 1 O例 , 男 童 4例 。 病史 最长 1年 3月 , 最 短 4天。临床表现
2 . 2 . 1 一般护 理 因麻 醉 和手 术对 患儿 的呼 吸与循 环 系
主要为 骶尾部 包块 , 二便 困难 。 按 形态及 部位分 显性 5例 , 内外混 合型 6例 , 隐匿型 3例 。按 术后 病理 检查结 果报 告 为成熟 畸胎 瘤 8例 , 混 合型 畸胎瘤 3例 , 恶性 畸胎瘤 3例 。
骶尾部 畸胎瘤 是/ J x J L # b 科 常见 的实体 瘤之 一 。 目前手 术切 除仍 是最主要 的治疗 手段 。 且 复发率 较高[ . 一 。 骶 尾部 畸胎瘤 手术 的切 口较 长 、 创 面 较大 。 术 后 护理工 作 难度 及 责任较大 。作 者对 2 0 1 0年 6月至 2 0 1 3年 5月本科 收治 的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治分析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治分析
吉林医学 2 1 0 1年 1 O月第 3 2卷 第 2 8期
新 生 儿骶 尾 部 畸 胎 瘤 的诊 治 分 析
马 振, 禹岳华 , 张登峰 , 李 红 ( 中国人 民解放军第 3 3医 院特诊科 , 西 0 广 南宁 5 02 ) 3 0 1
[ 摘
要] 目的 : 总结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 的临床特点 , 探讨 甲胎 蛋 白( F ) 判断畸 胎瘤 良恶性 的意义及 减少肿瘤 复发 AP 对
检测 A P 6例 , 中 A P 40I/ l 8例 , < 0 / l F3 其 F > 0 m  ̄ U 2 8例 40I m 。出院 1 3个月复查大部分 A P正常 。全部病 例出院 , 发 3例 , U ~ F 复
其 中 2例 A P 0 U m 。病理 : F  ̄4 0I/ l 成熟 型畸 胎瘤 3 7例 , 未成熟型畸胎瘤 6例。结论 : 新生儿骶 尾部畸胎瘤绝大 多数是 良性 , 混合
清 A P升高无 明 显 临床 意义 , 组 术前 电化学 发 光 法 检测 F 本
A P 6例 , 中 A P14 0I/ 8例 , F3 其 F > 0 U ml 2 8例 <4 0I / l 出 0 U m 。
院1 ~3个月复查大部 分 A P正 常 , F 肿瘤 复发 3例 , 中 2例 其 A P 40I / l所 以定期 复查 A P仍有参 考价值 。如行 肿 F  ̄ 0 m , > U F 瘤切 除后 , 患儿血清 A P值未能像正常新生儿一样迅速下降 , F 则需 怀疑有肿 瘤残存 或复发。 33 减少肿瘤复发 : . 一般认 为对 于 良性 畸胎瘤 , 中切 除尾 术 骨并避免 肿瘤 囊壁破损 残 留是 防止 肿瘤 复发 的关 键 , 但在 临
1 资 料 与 方 法

骶尾部畸胎瘤误诊2例分析9

骶尾部畸胎瘤误诊2例分析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 位但 腹 股 沟 区仍 饱 满 的斜 疝 应 高 度 怀 疑 滑 疝 . 术 中如 发 现 疝 囊 颈 部饱 满 、 厚 , 仔 细 辩 认 和 正 确 增 应
处理 。
膜前 脂 肪 , 靠 近疝 囊 颈 部结 扎, 扎 线剪 断 后, 端 并 结 残
能 回缩 到 肌 间而 不再 显 露 于手术 野 才 可【 2 】 。
6 00 10 0)
【 词】 关键 畸胎瘤 ; 骶尾部
【 中图分类号】 744 R 1.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6165( 0)100- 1 17—33 06 -390 2 0
大 , 且 随着 年龄 的增 长 , 物 逐渐 减 小 ( 并 脂 肪 并 肿 合 瘤除外 ) 而骶 尾部畸胎 瘤生长在骶 尾部 , 。 并且 有随着 年龄增 长而增大 的趋 势 ( 特别是 恶性 者增 长迅速 ) 。 313对 于大小 便 异 常 的儿 童 .在 诊 断 时 未全 面考 .- 虑, 未常 规行肛 诊检查 , 以致 误诊 。
J 床 小儿 外 抖 杂 志 2 0 I 笺 0 6年 O 月第 5卷第 4期 8
_0 - 3 9

短篇报道 ・
骶尾部畸胎瘤误诊 2 例分析 9
吉 磊 。李福 玉
( 感 市 中心 医院五 外 科 , 湖 北 孝 感 1孝 420 ; 3 10
2四川大学华西附一 医院小儿外科 , 四川 成都
骶 尾部 畸胎 瘤一经 确诊 。 尽快 手 术治 疗 。 术 需 手
2 结果
误诊 2 9例 , 占总病 例 数 的 1. 55%, 中误 诊 为 其 脊 膜膨 出 1 5例 , 75%; 诊 为 盆 腔包 块 6例 , 占 . 误 占

手术治疗4例小儿骶部畸胎瘤的护理

手术治疗4例小儿骶部畸胎瘤的护理

肤完 整。因肿块大 , 压迫 会阴部 , 监护人 护理不 当, 而致肛 门、 会阴部及 双下肢出现大片尿 布疹 , 皮温不高 , 干燥 、 无渗
液。 1 治疗方 法与结果 . 2 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由苏# J 童医院的d J IL ,L 外 科 专 家 行 肿 块 手 术 切 除 加 整 形 修 复 术 。 手 术 时 间 (2 + 3 ) i , 中出血 10 2 0 , 10 一 0 m n 术 0 — 0 ml术后均放置 1 2根皮 - 瓣引流 ,4天切 口拆线 , 1 均无并发症 。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 211 心理 护理 .. 由于患儿 年龄 小 , 加之都为福利 院的孤儿 , 以做好 监 所 护人 的思想工作非 常重要 。一方 面要求福利 院选派责任 心 强、 有爱心 、 护理经验相对 丰富的监护人来 院陪护 。 21 皮 肤 护 理 .. 2
手 术 治 疗 4例 小 儿 骶 部 畸 胎 瘤 的 护 理
姜 玉
( 阳县人 民医院 , 沭 江苏
沭阳 ,2 60 230 )
【 要 】 报 告 4例d J 骶部畸胎 瘤的手术前后护理 , 前对患儿进 行全面评估 , 摘 ,L 术 加强患儿 及家属 的心理护理 , 后严密 术
观察病情 , 正确记 出入量 , 做好体位和伤 口护理 , 患儿术后无并发症 , 痊愈 出院。
21 0 0年 1 0月上 第 2卷 第 2 8期
Oco e l V0 _ tb r 20 0 l 2 No28 .
中国 中医药咨讯
J un l fC iaT a to a hieeMe iieI r o ra h n rdi n l n s dcn n m ̄in o i C o ・3 ・ 9

畸胎瘤的症状有哪些

畸胎瘤的症状有哪些

畸胎瘤的症状有哪些畸胎瘤的临床表现:畸胎瘤的好发部位依次是骶尾部、腹膜后、卵巢、睾丸、纵隔等,罕见部位为腹壁、鼻、鼻咽、胃、肺等部位。

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则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

1、骶尾部畸胎瘤骶尾部不仅容易发生畸胎瘤,而且是容易引起恶变的部位。

多见于新生儿期,女性约占70%。

按肿瘤所在部位可分为3种类型:①显型:肿瘤发生于尾骨尖,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为结节状,向臀部内生长。

通常肿瘤对全身无任何影响,个别病例肿瘤内腺体分泌性激素而表现早熟。

显型病例良性居多。

②隐型(骶前畸胎瘤):此型较其他型少见。

肿瘤位于盆腔内即骶骨前方,直肠后方。

可伴有脊柱裂、脊膜膨出。

骶骨前畸胎瘤恶性居多。

③混合型:具有显性和隐性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肿瘤以向外生长为主,内在部分局限在骶骨前。

本型的外部多为囊性,骶前的肿瘤实体较多。

Ⅱ型显露部分大小不一,骶前及盆腔部分异常庞大,直肠被肿瘤推向前方,直肠受压,粪便呈扁平状,尿道或膀胱颈常被间接压迫于骶骨上.而出现排大、小便用难。

此型恶性者较Ⅰ型多。

2、腹膜后畸胎瘤腹膜后畸胎瘤的发病率在腹膜后肿瘤中仅次于肾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而居第3位。

大多数为良性,可出现在任何年龄,随年龄增大,恶性率有增高趋势。

男女发病率无差别。

常发生于脊柱一侧,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而具囊性感,部分可有实质部分,稍有活动性而无压痛。

肿瘤如果突然增大加速,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3、卵巢畸胎瘤多见于7-12岁儿童,可长期无任何症状,或平时经常腹痛,无意中摸及腹部肿块,可移动。

卵巢肿瘤扭转可发生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急腹症症状。

分泌激素可有性早熟症状。

4、睾丸畸胎瘤常于5岁前发病,而且常表现为患侧睾丸肿大,往往无其他症状。

与其他睾丸肿瘤不同,畸胎瘤更容易发生睾丸肿大,肿大的睾丸坚实、沉重、不透光、表面光滑,且瘤体较小,与正常睾丸间有分界。

5、纵隔畸胎瘤儿童纵隔肿瘤中畸胎瘤约占30%,其中约25%为恶性。

1例新生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1例新生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1 例新生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分析1例新生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术前做好新生儿的保暖、瘤体的护理和家长心理护理。

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道管理,提供营养支持、管路护理、伤口的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方面工作。

结果:患儿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伤口护理、耐心细致的喂养,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新生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治愈是至关重要的。

经过手术切除,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能保证患儿顺利出院,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新生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围手术期;护理畸胎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胚芽细胞肿瘤,是由至少三个胚层中的两个组织发育异常所形成的一种胚胎性肿瘤。

骶尾部是胎儿及新生儿期畸胎瘤最好发的部位,约占所有畸胎瘤的70%,发病率在活产儿中约为1/20000~1/40000,女婴发病率是男婴的3倍。

根据骶尾部畸胎瘤大小,分为巨型(直径≥5 cm)、小型(直径5 cm)[1-2]。

骶尾部畸胎瘤手术的切口较长,手术剥离面积广泛,残留空腔较大,伤口临近肛门,容易造成粪便污染,术后护理工作难度及责任较大。

因此做好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尤为重要。

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儿女,年龄1天,体重3370g。

查体骶尾部可见一约9*9cm包块,质软,表面可见两处破溃,分别为2.5*3cm,3*3.5cm大小,表面未见渗血、渗液。

诊断:新生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

1.2 治疗与转归患儿于生后第4天在全麻下行骶尾部巨大畸胎瘤切除术,手术顺利,一期愈合。

术后立即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第二天予以拔除。

术后住院7d后顺利出院。

出院1月后电话随访,伤口愈合可,未有发红,感染等情况。

出院1年后电话随访,伤口愈合可。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保暖将患儿置暖箱,裸露患儿全身,箱温根据患儿的体重、日龄来设置,一般保持箱温在31~33℃,相对湿度为55%~65%,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以减少热量的散发。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刘 永 忠 ,李 建 基 ,李 娟 .,J、儿 腹 痛 诊 疗 指 南 【M].北 京 :科 学 出版 社.2001:368—369.
『41佘 亚 雄 .小 JL#b科 学 【M】.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1995:16一
】8.
【5】胡 国新 .药理 学【M】.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2007:51. 『61曾苑 香 ,吴 印 爱 ,李 丽 娜 .儿 童 创 伤 性 胃肠 破 裂 临 床 护 理 体
September,2010 Vo1.17 No.9B 53
※儿 科 护 理
新 生儿骶 尾部畸胎瘤术后并发症 的预防及护理
李 群艳 ,肖秋 英 ,何秀 云
(湖 南 省 儿 童 医 院 新 生 儿 外 科 ,湖南 长 沙 410007)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Postoperative Com plications of Neonatal SacrOcOccygeaI Teratoma// LI Qun—yan,XIAO Qiu—ying,HE Xiu—yun
【收稿 日期】2010—06—04 【作者简介】李群艳 (1965一),女 ,湖南长沙人 ,本科学历 ,副主任 护师 ,护 士 长 。
3一第 5 Et在全 身麻 醉 下行 手 术 治疗 ,1例 早产 儿 为 人 院 第 62日行 手术 ;30例 为 骶 尾 部 肿 瘤 切 除 术 .1 例 为 腹 骶联 合 肿 瘤 切 除 术 :手 术 切 除肿 瘤 的 质 量 180-1 500 g,组 织病 理 检查 结 果均 为 良性 。本 组 患 儿均 治愈 ,平均 住 院 21.5 d。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料 本组 31例患儿 中男 8例,女 23例 。1 例为 孕 26 周早 产 儿 ,其 余为 足 月儿 ,人 院时平 均 El 龄 18.2 d,平 均 体 质 量 3.16 kg,体 质 量 最 轻 者 1.07 kg。疾病 分 型 :显 型 30例 ,混合 型 1例 。 1.2 治 疗 及 转 归 本 组 30例 足 月 儿 均 于 人 院 第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10例手术治疗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10例手术治疗

内容摘要:【论文关键词】骶尾部畸胎瘤;手术要点【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治疗方法要点。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例儿童骶尾部畸胎瘤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0例均行肿块切除术。

均行病理学检查,其中5例诊断为良性肿瘤。

有畸胎瘤各种成分如骨质、牙齿等3例;1例为恶性肿瘤,系畸胎瘤恶变;4例为混合性畸胎瘤。

20例均无远处转移。

术后均获随访,5例良性肿瘤患儿均存活;4例混合性骶尾部畸胎瘤中。

3例生长发育正常,1例肿瘤复发行再次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3个月后死亡:1例恶性畸胎瘤术后15~24个月内死亡。

结论:骶尾部畸胎瘤一旦确诊,无论瘤体大小,都应及早手术切除。

肿瘤直径超过10cm的骶尾部畸胎瘤瘤体较大,侵占盆底组织广泛,周围组织失去正常形态,并不同程度影响排便或排尿功能。

【论文关键词】骶尾部畸胎瘤;手术要点畸胎瘤是小儿常觅肿瘤,多发生予纵隔、腹膜后、卵巢及睾丸,以骶尾部最为常见。

畸胎瘤有恶变倾向,随着小儿年龄增长,恶变率也逐渐增高。

altman等报告,男性者,2个月内恶变率达10%,2个月以上可高达67%;女性者,2个月内恶变率为7%,2个月以上可达48%。

良性畸胎瘤如未完全切除,而至复发,其恶变率会显增高。

一般囊性畸胎瘤不易恶变,而实质性者较易恶变。

恶性畸胎瘤发展快,易穿破包膜侵及周围组织,并可随血液及淋巴液转至淋巴结、膝及骨髂等部位。

骶尾部畸胎瘤分为显露型、隐匿型及混合型三种[1]。

①显露型:出生时即发现骶尾部包块,多偏向一侧。

肿瘤大部分为囊性,含蜂窝状和实质部分;②隐匿型:向盆腔内突出生长,位予直肠和骶骨之间,直肠被肿瘤向前推移并受压,出现便秘或粪便呈扁平带状。

肿物间接盛追尿道,发生排尿困难、滴尿或尿潴留。

有些病人以肠梗阻或尿潴留而就诊。

多能触到肿块,有时腹部可触及;③混合型:向盆腔内及向骶尾部生长,呈哑铃状,也可出现排便和排尿困难。

未成熟及恶性肿瘤中隐匿型及混合型多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医疗 2011 NO.15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临 床 医 学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恶变的危险因素研究①
马海峰 1 周福金 1 许芝林 2 (1.沈阳市儿童医院 沈阳 110082; 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恶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2年至2009年沈阳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小儿骶尾部畸胎
部畸胎瘤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实体瘤,有时巨大,但大多为良性, 性别、年龄。没有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危险因素有肿瘤的大小和
然而约17%呈现恶性组织学特性或临床特征。临床上根据肿瘤在 血中AFP值,说明它们不是小儿恶性骶尾部畸胎瘤的危险因素。
骨盆内和骨盆外延伸的程度将骶尾部畸胎瘤分为四型[2]。I型为显 3 讨论
个,他们分别是诊断时的年龄(X1)、性别(X2)、临床分型(X3)、肿瘤囊 实性(X4)。表中给出的标准回归系数可以比较出各因素的相对重
瘤位于骶前的多少而分的,那么,随着骶前的流体逐渐增多,而外 显部分逐渐减小,也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III型IV型的畸
表1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一般资料
① 通 讯 作 者 :马 海 峰 (1975年 ~ ):男 ,黑 龙 江 双 鸭 山 市 人 ,硕 士 ,主 治 医 师 ,研 究 方 向 :小 儿 普 外 ,E-mail:。 9 0 中外医疗 C H I N A F O R E I G N M E D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性 3例 ,占 12.0%,III型 7 例 ,恶 性 3 例 ,占 42.8%,IV型 8例 ,其 中 恶 性
2 结果
4例 , 占 5 0. 0% 。从 资 料 中 看 出 I 型 II 型 中 的 恶 性 比 例 明 显 低 于 I II 型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危险因素有4 IV型,这说明临床分型越高恶变率也越高。临床分型是按照畸胎
将诊断时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囊实性、肿瘤大小、临床分型、 期治疗。
血清AFP值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赋值,见表2。
3.2 临床分型和囊实性与恶变的关系
采用SAS统计软件8.2版本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
本组资料I型33例,其中恶性4例,占12.1%,II型25例,其中恶
析,将数据输入软件后得出的结果见表3。
[6] Kamoto T,Satomura S,Yoshiki T,et al.Lection-reactive alpha-fetoprotein (AFP-L3%)curability and prediction of clinical course after treatment of non-se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J].Jpn J Clin Oncol,2002,32:472.
尾部畸胎瘤的危险因素,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进行药物辅助化疗,并长期严密随访。 【关键词】小儿 骶尾部畸胎瘤 恶变
【 中 图 分 类 号 】R739.93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674-0742(2011)05(c)-0090-02
畸胎瘤是由3种原始胚层组织演变而来的先天性肿瘤[1],骶尾 要性,按照重要性的先后顺序排列分别是临床分型、肿瘤囊实性、
版 社 ,2001:965.
[2] 吴 晔 明 .小 儿 外 科 学 [M].北 京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出 版 社 ,2009: 575.
[3] 陈 肖 鸣 ,李 仲 荣 ,刘 平 .血 AFP测 定 对 小 儿 骶 尾 部 畸 胎 瘤 的 诊 断 价 值[J].温 州 医 学 院 学 报,1999,29(2):122.
著外露型,仅有很小部分向骶前延伸;II型的肿瘤主要部分外露,
骶尾部畸胎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胚芽细胞肿瘤[3],而肿瘤的良
骶前盆腔内也有部分肿瘤;III型原发于盆腔和腹腔,但有明显的外 恶性直接关系到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预后,那么研究小儿恶性骶
凸部分;IV型为骶前肿瘤没有外露的表现。
尾部畸胎瘤的相关危险因素变得尤为重要。了解了相关的危险因
AFP最早被认为是一种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是一种主要 的 胎 儿 血 清 结 合 蛋 白 。胎 儿 和 新 生 儿 肝 脏 可 分 泌 大 量 的 A F P。在 妊娠12~14周时AFP达到高峰值,直至8个月~1岁时逐渐下降到 正 常 成 人 水 平 。所 以 从 本 组 资 料 来 看 , 骶 尾 部 畸 胎 瘤 的 血 清 AFP 值 受 其 生 理 特 性 的 影 响 ,并 未 表 现 出 良 好 的 相 关 性 。但 是,如果 AFP明显高与特定年龄的正常范围则有临床意义。AFP水平升高 或针对AFP的胚芽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表明存在恶性 成 分 ,尤 其 是 卵 黄 囊 瘤 和 胚 胎 癌 。手 术 切 除 肿 瘤 通 常 可 使 血 清 AFP恢复到正常。因此,在术后检测AFP水平有助于在出现临床症 状前早期发现肿瘤复发。然而,AFP升高并不一定提示肿瘤进展。 化 疗 导 致 肿 瘤 减 小 , 能 引 起 短 暂 的 AF P突 然 升 高 。肝 功 能 异 常 也 可伴有AFP异常,如良性肝脏病变、肝脏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病毒 性肝炎、麻醉后继发胆汁瘀滞或药物引起的肝脏胆汁瘀滞均可导 致持续性AFP水平升高[6]。本组质料最大的肿瘤直径15cm,最大的 3例畸胎瘤均为良性,回归模型也给出,肿瘤的良恶性与肿瘤的大 小无关。 参考文献 [1] 李 正 ,王 慧 贞 ,吉 士 俊 .实 用 小 儿 外 科 学 [M].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临 床 医 学
中外医疗 2011 NO.15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胎瘤的诊断年龄明显大于I型II型,这也与诊断年龄与恶变的关系 相符。与囊性骶尾部畸胎瘤相比实性或囊实混合性骶尾部畸胎瘤 中恶变更为多见。囊性肿瘤一般来说是成熟的肿瘤,预后较好。涉 及出血、肿瘤窃血和恶变的并发症在实体瘤患者中更常见。 3.3 AFP值及肿瘤大小与恶变的关系
[4] Schropp KP,Lobe TE,Rao B,et al.Sacrococcygeal teratoma:The experience of four decades[J].J Pediatr Surg,1992,27:1075.
[5] Altman RP,Randolpy JG,Lilly JR.Sacrococcygeal teratoma: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urgical Section Survey-1973[J].J Pediatr Surg,1974,9:389.
表2 小儿骶中的自变量及有关参数的估计值
【收稿日期】 2011-03-01
C H I N A F O R E I G N M E D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中外医疗
91
例,IV型5例。年龄0~5岁,平均2.2岁,良性34例,恶性7例。一般资 例,诊断年龄均分布在6个月~4岁年龄组,从临床质料说明,诊断
料见表1。
年 龄 越 大 恶 变 率 越 高 。因 此 , 骶 尾 部 畸 胎 瘤 一 经 确 诊 , 就 应 该 积 极
1.2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手术治疗,而且应提倡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期诊断,早
年龄0~5岁,平均1.4岁,良性27例,恶性5例。1991年至2009年间哈 常见的肿瘤,发生率为每2~4万活产儿中有1例,女性居多,男女
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收治小儿骶尾部畸胎瘤共 比例为1∶2~1∶4。Altman等报告[5],骶尾部畸胎瘤2个月以内恶变
41例 。男 性 17例 ,女 性 24例 ,临 床 分 型 ,I型 18例 ,II型 14例 ,III型 4 率为10%,2个月以上高达67%。恶变在男孩更为常见。本组恶性16
1 资料与方法
素,对术前准备,术中切除范围,术后抗肿瘤的辅助治疗及术后的
1.1 一般资料
长期随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2年至2009年间我院收治小儿骶尾部畸胎瘤共32例。男性 3.1 诊断年龄和性别与恶变的关系
14例,女性18例,临床分型,I型15例,II型11例,III型3例,IV型3例,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是一种显性畸胎瘤[4],是胎儿和新生儿最
瘤32例,及1991年至200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小儿骶尾部畸胎瘤41例,对诊断时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囊实性,
肿瘤大小,临床分型,血清AFP值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证实患儿诊断时的年龄、性别、临床分型、肿瘤囊实性是小儿恶性骶
尾部畸胎瘤相关的危险因素,而与肿瘤的大小,血清AFP值无关。结论 年龄小,男孩,实性肿瘤,临床分型为III型或IV型的是小儿恶性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