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ppt课件
合集下载
13.2 内能 课件 (共29张PPT)

思考:冬天如何让双手暖和起来?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高温物体 热水袋
低温物体 手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能量转移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思考:双手可以一直从热水袋获取热量吗?
不能
双手和热水袋接触的时候,双手的温度慢慢 升高,热水袋的温度慢慢降低;当双手的温度和 热水袋的温度相同时,就不会再发生热传递,双 手就不能再获得能量了。
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水的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铁块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外界对物体做功, 人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 物体的内能增加 热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的内能减少源自烧开水时壶盖被顶起,水蒸 气对壶盖做功,将内能转化 为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 少,温度降低
在改变物体内 能上是等效的
✓ 做功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
热
传
传
递
递
炎热的夏天,在饮 料中放一些冰块, 饮料变凉
太阳能热水器中 的水被晒热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
做
功
功
行驶的汽车,轮胎 会变热
滑动火柴,火柴燃 烧
热传递和做功的区别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热传递 做功
实质
条件
举例
联系
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
不同物体或物体的 不同部分存在温差
分子势能
速度 高度 弹性形变
热运动
相互作用
内能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 动能为零 重力势能为零 机械能为零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高温物体 热水袋
低温物体 手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能量转移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思考:双手可以一直从热水袋获取热量吗?
不能
双手和热水袋接触的时候,双手的温度慢慢 升高,热水袋的温度慢慢降低;当双手的温度和 热水袋的温度相同时,就不会再发生热传递,双 手就不能再获得能量了。
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水的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铁块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外界对物体做功, 人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 物体的内能增加 热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的内能减少源自烧开水时壶盖被顶起,水蒸 气对壶盖做功,将内能转化 为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 少,温度降低
在改变物体内 能上是等效的
✓ 做功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
热
传
传
递
递
炎热的夏天,在饮 料中放一些冰块, 饮料变凉
太阳能热水器中 的水被晒热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
做
功
功
行驶的汽车,轮胎 会变热
滑动火柴,火柴燃 烧
热传递和做功的区别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热传递 做功
实质
条件
举例
联系
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
不同物体或物体的 不同部分存在温差
分子势能
速度 高度 弹性形变
热运动
相互作用
内能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 动能为零 重力势能为零 机械能为零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 找一条橡皮筋,两手捏住其两端用 力拉长并迅速贴在脑门上气 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 到燃点的过程是: [ ] A.迅速向里推活塞 B.迅速向外拉活塞 C.缓慢向里推活塞 D.缓慢向外拉活塞
•用酒精灯给用活塞封住少量 水的试管加热,过一会试管 塞被冲出,水蒸汽的温度降 低了,为什么?
实验结论:只要所做的电功相等,则 系统温度上升的数值是相同的,即系统的 状态变化是相同的。
从焦耳的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 状态的改变与做功方式无关,仅与 做功数量有关。
2.测出了热功当量(热与机械功之 间的当量关系),为热力学第一定 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 验基础。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物理选修3-3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第一节
功和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温度变时分子动能变,体积变时分 子势能变,因此物体的内能决定于它的 温度和体积,但是这句话却不能作为判 断两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如两物体温 度和体积均相同,而内能却没有确定的 O O 关系。再如,0 C的冰熔化成0 C的水体 积减小,不能就此认为其势能也减小, 而应该从改变内能的方式上分析,冰熔化 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而温度不变, 所增加的只是分子的势能。
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 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这样的过程叫绝热过程
焦耳实验是一个需要在绝热过程中完成的实验
焦耳二个代表性实验:焦耳热功当量实验装置—机械功
实验结论:只要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容 器内水温上升的数值都是相同的,即系统状 态的变化是相同的。
焦耳二个代表性实验:焦耳热功当量实验装置—电功
为什么会呈现雾状? 当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时,外 界对系统做功,使得系统的内能增 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使瓶塞 从瓶口中喷出。看到雾状物的原因 在于,在塞子突然跳起时,气体绝 热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 下降,水蒸汽(或酒精蒸气)有一 部分被液化成小液滴
高二物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和联系
•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其它形 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 内能的实质是热能的转移过程.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 找一条橡皮筋,两手捏住其两端用力拉长 并迅速贴在脑门上.你会有什么感觉,为 什么?
• 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 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 是: [ ]
• A.迅速向里推活塞
• B.迅速向外拉活塞
• C.缓慢向里推活塞
• D.缓慢向外拉活塞
• 用酒精灯给用活塞封住少量水的试管加热, 过一会试管塞被冲出,水蒸汽的温度降低 了,为什么?
• 指出下面例子中各是通过什么物理过程改 变物体内能的.[ ]
• A.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热.
• B.铁丝来回弯折几下会变热.
• C.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会逐渐变成火红球 体.
• D.陨石落在地球上后又逐渐恢复本来颜 色.
; ;
躯微微颤抖,气の.她不是气那些人の大言不惭,也不是气他们对历史人物の肆意评判.她不再是动辄慷慨激昂の热血青年,历史就是历史,无论对错,人家依旧是出色の千古一帝,憾动不了.“小姐...”服务员见她不动,正想提醒她,被陆羽抬手截住话头.而里边の高谈阔论仍在继续.“其实没 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我国乱,世界必乱,到时候人人自危定必有一场清洗.”背向门口の男人笑笑说,语气露出一丝轻狂与傲慢,“那时候,首先淘汰の就是那批老儒酸.”“肯定啦!要救也是救科研专家,最好让文人死光光,换另一批从得正兴奋却戛然而止,“呃,姑娘你是不是走错地方 了?”在座各位汉子唰声望出门口,嚯,一位穿着银金色中短裙,外披一件同色调小外套の精致美人优雅走了进来.“啊,啊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功和内能 1.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2.热和内能
一、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焦耳的实验 1.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系统既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 系统既不从外界吸热, 放热的过程
2.在各种绝热过程中,如果使系统从状态1变化 在各种绝热过程中,如果使系统从状态 变化 在各种绝热过程中 到状态2,所需外界做功的数量是相同的。 到状态 ,所需外界做功的数量是相同的。
对外
(物体对外 界做功)
(物体从外 界吸热)
吸热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和联系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其它形 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 内能的实质是热能的转移过程. 内能的实质是热能的转移过程.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内能 U=w
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热传递: 发生条件: 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温度差。 温度差。 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热和内能 U=Q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 内能 状态量 有不同的内能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 热量 过程量 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对内
(外界对物 体做功)
对外
(物体对外 界做功)
(物体从外 界吸热)
吸热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跟内能改变△ 之间的定量关系. 四,功W,热量 跟内能改变△U之间的定量关系. ,热量Q跟内能改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
9,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公式?正负号的确定?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公式?正负号的确定?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 内容:一个系统, 内容:一个系统,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 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功之和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功和内能 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热和内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 ,
一,复习引入: 复习引入: 1,什么是物体内能?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什么是物体内能?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什么特点? 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什么特点? 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物体里所有分子热运动 物体里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叫物体的内能 微观因素:分子个数;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间的距离 微观因素:分子个数;分子的平均动能; 宏观因素:物质的量;温度; 宏观因素:物质的量;温度;体积 特别说明:物体的内能是有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特别说明:物体的内能是有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内能是状态量 2,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哪两种方式?) ?(哪两种方式 ,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哪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8,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 ,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
联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联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等效的.
一定数量的功与确定数量的热相对应------热功当量 热功 卡 焦耳/卡 焦耳 区别: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不同 区别: 做功:内能与其它形式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做功:内能与其它形式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过程. 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过程. 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 "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点击下图观看视频讲解
由此可知: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二、热传递可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没有做功而使内能改变的物理 过程叫做热传递.
三、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
1.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就 用功数值来量度.外界对物体做多少功,物体的 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物体的 内能就减少多少.
W为正值,表明外界对物体做功.
小结:
• 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 +W . • 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结束
解析:
引起物体内能变化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 递,由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大于物体从外界吸收的 热量,所以一定存在外界对物体做功
Q 2.6105 J 0, U 4.2105 J 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U = Q +W 得:
W 4.2105 J 2.6105 J 1.6105 J 0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 是用热量来量度的.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 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 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3.做功和热传递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和内能之间的 转化(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同种形 式能量的转移)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 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的物体,在转化或转 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3.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规律之 一,也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被恩 格斯称为“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
• 点击下图观看视频讲解
由此可知: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二、热传递可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没有做功而使内能改变的物理 过程叫做热传递.
三、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
1.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就 用功数值来量度.外界对物体做多少功,物体的 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物体的 内能就减少多少.
W为正值,表明外界对物体做功.
小结:
• 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 +W . • 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结束
解析:
引起物体内能变化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 递,由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大于物体从外界吸收的 热量,所以一定存在外界对物体做功
Q 2.6105 J 0, U 4.2105 J 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U = Q +W 得:
W 4.2105 J 2.6105 J 1.6105 J 0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 是用热量来量度的.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 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 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3.做功和热传递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和内能之间的 转化(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同种形 式能量的转移)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 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的物体,在转化或转 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3.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规律之 一,也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被恩 格斯称为“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
初中物理精美课件-第2课时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做功 , 热传递 和_______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_______ 这两种方法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传递能量的多少 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 _____________ 焦耳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 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减少 ;低温物体______ 放出 热量,内能______ 增加 吸收 热量,内能______. _____
演示实验2
观察实验 (1)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 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瓶内放水的作用? (3)实验中谁对谁做功?
图13.2-5乙 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
实验观察2
水蒸气膨胀做功 对试管内的水加热 水蒸气液化
软木塞跳起
水蒸气温度降低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观察实验 (1)描述实验现象。 (2)实验中硝化棉的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谁对谁做功?
图13.2-5甲 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实验观察1
空气压缩引火仪 压缩空气 空气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空气,而不是硝化棉 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转换法显示空气温度升高 放入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R· 九年级上册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 习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具准备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热量的概念,做功和热传递的比较. 教师:多媒体课件、压缩空气引火仪、塑料瓶(带塞子)、打气筒、乙 醚、脱脂棉等. 学生:铁丝、铁锤、砂纸、火柴、保温水瓶(盛有热水)等.
高二物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
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
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
喜欢。”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伟大的诗篇。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我跑进屋:“妈,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你听着,告诉那个家伙,赶快出去。” 我对诗人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这就是诗人的遭遇。”他好像并不
介意。“像你这样到处转游着卖诗倒挺有意思。有很多人买吗?”“从来没人买过。”“那你为什么还要四处转游?”“这样我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我还一直希望遇到别的诗人。”“你真的认为我是个诗人吗?”我问。“你像我一样有才华。”他走了。我祈祷能再见到他。? 一天下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
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7、什么是热量? 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 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做功
热传递
对内
(外界对物 体做功)
对外
(物体对外 界做功)
吸热
(物体从外 界吸热)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
四、功W、热量Q跟内能改变△U之间的定量关系。
---------- 热力学第一定律
9、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公式?正负号的确定?
内容:一个系统,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 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功之和
内能是状态量 2、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哪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
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什么叫绝热过程? 系统既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的状态变化过程 4、焦耳的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①通过重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通过电流做功,使电能转化为内能。 ③在绝热过程中,只要初状态和末状态相同,内 能的变化量就相同,做功的数值就相同。与做功 方式无关。
这说明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体积变大),做了1.0×105J。
-
-
-
8、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
联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一定数量的功与确定数量的热相对应------热功当量
J=4.2焦耳/卡
区别: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不同
做功:内能与其它形式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过程。 “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
-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A) 系统的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D
(B) 系统的温度一定降低.
(C) 系统的温度一定保持不变.
(D) 系统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或保持不变
-
4.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温度升高 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
A、 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B 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 C、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 D、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 对外作了正功. 以上正确的断言是:( )
答案:C
-
五、能量守恒定律 10、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特例. 11、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不能成功? 不需要任何动力和燃料,却能不断的对外做功的机器。
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12、各种机器的作用是什么? 任何动力机械系统作用: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机械能。
例:内燃机:燃料的化学能------燃气内能-----机械能
电动机:电能-------机械能 -
例: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 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 程是: [ ]
• A.迅速向里推活塞 • B.迅速向外拉活塞 • C.缓慢向里推活塞 • D.缓慢向外拉活塞
-
例: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6×105J的热量, 内能增加了4.2×105J。是气体对外界做了功,还是 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做了多少焦耳的功?如果气体 吸收的热量仍为2.6×105J不变,但是内能只增加了 1.6×105J,这一过程做功情况怎样?
解:根据题意得出: Q = 2.6×105J,△U =4.2×105J,求:W = ? 根据△U = W + Q代入可得:4.2×105J = W + 2.6×105J
W = 1.6×105J W为正值,外界对气体做功,做了1.6×105J功。
第二问中:Qˊ= 2.6×105J,△Uˊ=1.6×105J,计算结果 Wˊ= - 1.0×105J。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
-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物体内能?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什么特点?
物体里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叫物体的内能
微观因素:分子个数;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间的距离
宏观因素:物质的量;温度;体积
特别说明:物体的内能是有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公式:△U = W + Q
外界对物体做功----W为正,
物体对外界做功-----W为负;
吸热-----Q为正, 放热-----Q为负;
内能增加-------△U为正, 内能减少---------△U为负
-
例1、一定量气体,如果膨胀时做的功是135J, 同时向外放热85J,内能变化量是多少?增加 还是减少?
-
5、气体在绝热压缩过程中,是谁做功?气体内 能怎样变化? 气体在绝热膨胀过程中,是谁做功?气体的内能怎样变化?
绝热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其他形式能转化为内能, 气体内能增加
绝热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气体内能减少。
特例:气体向真空膨胀时,不做功; 绝热膨胀时,内能不变。
-
三、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6、什么叫热传递?热传递产生的条件?热传递的方式?
已知 W=-135J Q=85J △U = W + Q =-50J “负号”表示内能减少
-
答案:A
2. 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 ( ) (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
3、一物质系统从外界吸收一定的热量,则
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7、什么是热量? 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 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做功
热传递
对内
(外界对物 体做功)
对外
(物体对外 界做功)
吸热
(物体从外 界吸热)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
四、功W、热量Q跟内能改变△U之间的定量关系。
---------- 热力学第一定律
9、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公式?正负号的确定?
内容:一个系统,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 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功之和
内能是状态量 2、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哪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
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什么叫绝热过程? 系统既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的状态变化过程 4、焦耳的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①通过重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通过电流做功,使电能转化为内能。 ③在绝热过程中,只要初状态和末状态相同,内 能的变化量就相同,做功的数值就相同。与做功 方式无关。
这说明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体积变大),做了1.0×105J。
-
-
-
8、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
联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一定数量的功与确定数量的热相对应------热功当量
J=4.2焦耳/卡
区别: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不同
做功:内能与其它形式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过程。 “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
-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A) 系统的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D
(B) 系统的温度一定降低.
(C) 系统的温度一定保持不变.
(D) 系统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或保持不变
-
4.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温度升高 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
A、 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B 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 C、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 D、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 对外作了正功. 以上正确的断言是:( )
答案:C
-
五、能量守恒定律 10、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特例. 11、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不能成功? 不需要任何动力和燃料,却能不断的对外做功的机器。
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12、各种机器的作用是什么? 任何动力机械系统作用: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机械能。
例:内燃机:燃料的化学能------燃气内能-----机械能
电动机:电能-------机械能 -
例: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 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 程是: [ ]
• A.迅速向里推活塞 • B.迅速向外拉活塞 • C.缓慢向里推活塞 • D.缓慢向外拉活塞
-
例: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6×105J的热量, 内能增加了4.2×105J。是气体对外界做了功,还是 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做了多少焦耳的功?如果气体 吸收的热量仍为2.6×105J不变,但是内能只增加了 1.6×105J,这一过程做功情况怎样?
解:根据题意得出: Q = 2.6×105J,△U =4.2×105J,求:W = ? 根据△U = W + Q代入可得:4.2×105J = W + 2.6×105J
W = 1.6×105J W为正值,外界对气体做功,做了1.6×105J功。
第二问中:Qˊ= 2.6×105J,△Uˊ=1.6×105J,计算结果 Wˊ= - 1.0×105J。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
-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物体内能?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什么特点?
物体里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叫物体的内能
微观因素:分子个数;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间的距离
宏观因素:物质的量;温度;体积
特别说明:物体的内能是有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公式:△U = W + Q
外界对物体做功----W为正,
物体对外界做功-----W为负;
吸热-----Q为正, 放热-----Q为负;
内能增加-------△U为正, 内能减少---------△U为负
-
例1、一定量气体,如果膨胀时做的功是135J, 同时向外放热85J,内能变化量是多少?增加 还是减少?
-
5、气体在绝热压缩过程中,是谁做功?气体内 能怎样变化? 气体在绝热膨胀过程中,是谁做功?气体的内能怎样变化?
绝热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其他形式能转化为内能, 气体内能增加
绝热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气体内能减少。
特例:气体向真空膨胀时,不做功; 绝热膨胀时,内能不变。
-
三、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6、什么叫热传递?热传递产生的条件?热传递的方式?
已知 W=-135J Q=85J △U = W + Q =-50J “负号”表示内能减少
-
答案:A
2. 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 ( ) (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
3、一物质系统从外界吸收一定的热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