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合集下载

井冈山会师 中国革命历史事件

井冈山会师 中国革命历史事件

井冈山会师中国革命历史事件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1928年10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会师地点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当时正值南方革命根据地遭受挫折
和困难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队被国民党反动军队追击,许多革命领导人被迫离开原先的根据地,与敌人展开游击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在井冈山组建了一支
由农民组成的农村革命武装队伍。

这支队伍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同时,毛泽东还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政治、经
济等措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1928年10月,井冈山和云浮山两支革命武装队伍会合,举行了
井冈山会师。

会师代表了革命武装队伍的统一,也标志着南方革命根
据地的重新建立。

这次会师使革命武装队伍士气大振,农村根据地进
一步扩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井冈山会师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最终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场会师对中国革命历史产生了重要
影响,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军参考资料长征大事记略

红军参考资料长征大事记略

二万五千里的平平仄仄:红军长征大事记略高擎长征精神火炬英雄史诗红军长征大事记略1934年8月7日,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突围西移,10月下旬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从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21日-11月15日,中央红军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

1934年11月16日,红军第25军2900余人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

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中央红军强渡湘江,减为3万余人。

湘江之战后,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的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

1934年12月30日-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并于7日占领遵义。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举行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

1935年1月29日-3月21日,四渡赤水河。

5月9日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

1935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共8万余人放弃川陕苏区,开始长征。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民区。

25日,强渡大渡河。

29日,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7月,红25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第二次“围剿”,开辟了鄂豫陕边苏区。

1935年6月18日,中央红军到达懋功地区,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1935年9月16日,红25军在陕甘苏区的永坪镇同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

接着,合编为红军第15军团。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举行会议,决定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

1935年8月15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率领由第5、第9、第31、第32、第33军组成的左路军,从卓克基地区出发,向阿坝地区开进;21日,前敌总指挥部率领由第1、第3、第4、第30军组成的右路军,从毛儿盖地区出发,向班佑、巴西开进。

国共两党五次争夺井冈山不为人知的内情

国共两党五次争夺井冈山不为人知的内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国共两党五次争夺井冈山不为人知的内情导语:1930年2月,在江西永新县城,井冈山农民武装首领袁文才、王佐被“左”倾领导者错杀,直接导致了井冈山根据地的丢失。

从1930年4月以后,这里1930年2月,在江西永新县城,井冈山农民武装首领袁文才、王佐被“左”倾领导者错杀,直接导致了井冈山根据地的丢失。

从1930年4月以后,这里成了白区。

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共一直在寻找机会夺回井冈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努力都失败了。

红八营在阴阳山击毙谢角铭井冈山军事堡垒被白色化,对赣西南红色区域的割据形势极为不利。

中共赣西南特委西路行委决心恢复这一军事堡垒。

为专门对付国民党在此成立的宁(冈)遂(川)边防保卫团,3月18日,边界红色警卫连在新城成立(5月底更名为红军独立第八营),不断出山打击井冈山境内的敌人。

1931年11月6日,红八营一连连长刘自成从群众传闻中获得消息:保卫团团总谢角铭(袁文才旧部)新近在阴阳山的一个村庄姘上一名女子,时常带一个排在那儿护卫歇夜。

刘自成带部队于清晨赶到阴阳山,果然守到谢角铭。

双方激战中,红八营全歼保卫团一个排,缴枪30余支,并击毙了谢角铭。

不过,这次战斗未能伤及敌人的元气。

在一年多时间里,红八营与保卫团大小战斗几十次,始终无法在井冈山立住脚。

萧克率第十七师攻到黄洋界眼见地方红军不能有效地对付宁遂边防保卫团,中共湘赣省委遂调动正规红军——红六军团第十七师攻入宁冈。

1933年农历八月中旬,萧克率第十七师猛扑大陇,歼灭保卫团一个营。

驻于附近的敌十五师出动四个营救援,双方在葛田展开激战,各自死伤数百人。

是月下旬,生活常识分享。

井冈山经典红色小故事

井冈山经典红色小故事

井冈山经典红色小故事井冈山位于江西省东部,是中国革命时期的重要地区,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曾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战斗和政治运动,形成了红军的一系列策略和战术。

以下是井冈山经典红色小故事,以此纪念革命先烈和他们的英勇事迹。

1. 赣南会议在1930年的赣南会议上,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毛泽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武装夺取政权。

这个思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清风店起义在1930年的清明节,井冈山地区的共产党员在清风店举行了一次起义,这是毛泽东开始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行动。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军事力量。

3. 红四军成立在1931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正式成立了,这个军队由几个小红军合并而成,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正规军队。

红四军曾经在井冈山、鄂西、闽西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战斗。

4. 争取群众在毛泽东领导的红军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争取群众。

红军在井冈山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工作,如减租减息、保护妇女权益、提供医疗救助等。

这些工作为红军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5. 严厉斗争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在井冈山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的斗争,如白色恐怖、反围剿等。

这些斗争对红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6. 西征战役在1934年,红四军离开了井冈山地区,开始了西征的战役。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在长征中经过了困难的旅程,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到达了陕北地区。

7. 纪念馆在井冈山地区,有一个纪念馆,它讲述了红军在井冈山地区的革命历程。

这个纪念馆是红军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祭奠革命先烈的场所。

8. 红军歌曲在井冈山地区,有一些著名的红军歌曲,如《井冈山上》、《小小兵团》、《打倒蒋介石》等。

这些歌曲是红军在井冈山地区生活、斗争的真实写照,也是红军革命军歌的经典代表之一。

【完整版: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完整版: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完整版:井冈山斗争大事记】井冈山斗争大事记(1927年8月—1930年2月)序篇:继续革命,引兵井冈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 。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

9月19日,文家市决策----到农村去。

9月23日,总指挥卢德铭在江西萍乡芦溪牺牲。

9月25日,工农革命军占领莲花县城。

9月29日,开始“三湾改编”。

10月3日,古城会议。

10月6日,大仓“鸿门宴”。

10月7日,茅坪安家。

10月15日,水口建党10月21日,宛希先攻打茶陵。

10月23日,工农革命军大汾遭袭。

10月24日,毛泽东在雷打石宣布“三项纪律”,当天,部队到达大井。

第一阶段:改编绿林军,初建根据地1927年10月27日,工农革命军进驻茨坪。

11月上旬,前委在茅坪象山庵召开了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原党组织领导人会议。

11月28日,湖南省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任主席。

12月,在宁冈创办了军官教导队。

12月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

1928年1月5日,工农革命军占领遂川县城。

1月初,创办被服厂。

1月8日,前委在遂川县城召开遂川县委和万安县委联席会议。

1月12日,湘南起义爆发。

1月24日,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1月25日,毛泽东在遂川宣布“六项注意”。

2月13日,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在宁冈大陇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

2月18日,新城大捷。

2月21日,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第二阶段:朱毛大会师巩固根据地1928年3月上旬,中共湘南特委派代表来井冈山,把前委改为师委,将工农革命军调往湘南,致使“三月失败”。

3月中旬,工农革命军攻克酃县县城。

4月3日,毛泽东在湖南桂东沙田正式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4月初,朱德率湘南暴动部队转战至安仁、茶陵等地。

4月上旬,陈毅率湘南农军一部分与何长工带领的第二团在资兴会合。

4月中旬,湘南特委在资兴彭公庙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队上井冈山的问题。

井冈山故事发展顺序

井冈山故事发展顺序

井冈山故事发展顺序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使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跌倒在血泊之中。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和复兴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在发动南昌起义的同时,决定组织革命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等省的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观点,并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会后,他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参加领导秋收起义。

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负责领导湘东、赣西地区的工农武装发动起义;同时成立了以易礼容为书记的行动委员会,负责领导长沙的城市暴动。

9月初,毛泽东来到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和平江、浏阳、安源、崇阳、通城等地的工农武装,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原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任总指挥。

9月9日,起义开始发动,工农革命军各部从江西的修水、铜鼓、安源等地出发,分路向长沙推进,准备以长沙工人暴动为内应,一举夺取长沙。

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部队缺乏作战经验,起义军各部先后遭受严重挫折。

毛泽东及时改变原定部署,命起义军各部转向湖南浏阳文家市集中。

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有师、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前委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会议经过激烈辩论,否定了师长余洒度等人“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决定按照毛泽东的意见,迅速撤离现地区,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

次日,部队从文家市出发,开始了从进攻城市到向农村转移的伟大战略进军。

从形式上看,这一转移是从反动统治的中心地区——城市的退却;实际上,又是向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农村展开的新的进攻,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井冈山革命斗争重要事件简史

井冈山革命斗争重要事件简史

井冈山革命斗争重要事件简史1. 井冈山创建红军根据地(1927年)井冈山创建红军根据地是中国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重要里程碑。

在1927年初,中共井冈山临时县委在的领导下,率领农军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农红军根据地。

这个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井冈山的农民群众在中国的领导下,投身于革命的斗争。

2. 井冈山第一次反围剿战斗(1928年)井冈山第一次反围剿战斗是井冈山革命的重要事件之一。

这场战斗发生在1928年,中国领导的红军在井冈山组织了第一次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反围剿。

尽管红军规模较小,但他们采取了灵活的战术和运动战的方式,最终成功地击退了敌方的进攻,保卫了红军根据地。

3. 的井冈山整顿(1928年-1929年)的井冈山整顿是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事件。

在1928年至1929年期间,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以加强红军的组织和战斗力。

他提出了著名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口号,并通过军事、政治、农村等方面的措施,巩固了红军的地位,同时也加强了革命意识形态的传播。

4. 井冈山大会(1929年)井冈山大会是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事件,也是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一个里程碑。

在1929年,中国在井冈山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以总结过去的斗争经验和推动红军的发展。

大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指出了红军的方向和任务,并在思想、军事、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5. 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影响井冈山革命斗争在中国领导下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井冈山的革命经验成为了中国在农村革命中的宝贵财富,对后来的红军发展、农村革命和革命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井冈山革命斗争也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励了更多的人民加入到革命斗争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井冈山革命斗争重要事件的简史,这一段历史见证了中国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和革命事业的崛起。

井冈山会师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井冈山会师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井冈山会师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井冈山会师的历史简介一九二七年,毛泽东同志领导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工农割据,反抗国命党反动派的道路。

井冈山会师简介要从南昌起义开始说起,一九二八年二月,新城战斗胜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

毛泽东派人去寻找南昌起义失败之后的军队,而同时,南昌起义失败之后,朱德等人仍然拼死反抗、坚持作斗争,在听说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经人联系,对井冈山简介之后,几经周折,两个力量终于联系了。

一九二八年四月,在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之下,朱德等人南昌起义的剩余部队成功转移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秋收起义的部队会合。

一九二八年五月四日,根据上级指示,毛泽东与朱德的两支队伍重组改编成了一支队伍,也就是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井冈山会师简介就是在一九二八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重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形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此时做了许多相关报告,鼓舞了士气,最终中国成了燎原之势。

重组后的中国革命军是当时中国力量最为强劲的队伍,井冈山会师之后,毛泽东与朱德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吹响了前奏。

井冈山会师的时间井冈山会师时间是一个很平凡的时间点。

在人胜利进行会师之后,这个时间点被定为井冈山会师时间,在的历史上有了不同的意义。

所以井冈山会师时间是1928年4月28日,农历三月初九。

井冈山胜利会师对于来说就是一个重大事件。

按照当时的革命形势来看,这次会师势在必行,同时也证明了毛泽东之前决策的正确性。

在秋收起义大革命失败之后,各地的革命势力开始兴起。

而之所以会选择在井冈山会师,主要是因为在湖南的秋收起义。

毛泽东当时领导湖南的秋收起义,按照原计划在攻打长沙,但是由于两方实力悬殊,部队伤亡越来越多。

所以毛泽东当即最初放弃的决定,继而带领着革命剩余力量转向井冈山。

而毛泽东当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人在农村的基础要强于城市,也是看中了农村的群众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材料3】
井冈山斗争大事记
(1927年8月——1930年2月)
1927年8月
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1927年9月
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

20日,工农革命军从文家市出发,开始沿湘赣边界向南转移。

22日,工农革命军在萍乡芦溪遭敌袭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25日,工农革命军攻占莲花县城。

29日,工农革命军到永新的三湾进行改编。

1927年10月
3日,前委在宁冈古城召开会议,讨论开展游击战争和团结、改造袁文才和王佐部队的问题。

7日,工农革命军在宁冈茅坪建立了留守处和医院。

中旬,毛泽东在酃县水口派两连部队进攻茶陵,亲自率主力部队继续南进。

22日,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大汾遭敌袭击,三营到桂东活动,毛泽东带领其他部队转向井冈山。

24日,毛泽东在荆竹山首次宣布人民军队“三大纪律”。

27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茨坪。

1927年11月
下旬,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任主席。

1927年12月
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
1928年1月
12日,湘南暴动爆发。

24日,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25日,毛泽东首次在遂川宣布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

1928年2月
上旬,袁文才、王佐部在大陇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

21日,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1928年3月
上旬,湘南特委代表到井冈山,取消前委,将工农革命军拉往湘南,致使边界被敌人占领一个多月。

1928年4月
月初,朱德、陈毅带领湘南暴动部队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

1928年5月
4日,在宁冈砻市召开两军会师庆祝大会,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红四军)20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茅坪谢氏慎公祠召开。

下旬,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在茅坪苍边村成立。

本月,产生“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

1928年6月
23日,红四军取得龙源口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

30日,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和永新县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不去湘南。

1928年7月
中旬,红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被拉往湘南,导致“八月失败”。

22日,平江起义爆发。

24日,红军大队与范石生部战于郴州,先胜后败。

1928年8月
23日,毛泽东率部与红军大队在桂东会合,决定回井冈山。

30日,红军以不足一营的兵力,击溃湘赣敌军四个团的进攻,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1928年9月
13日,红军大队在遂川击溃尾追之敌刘士毅部,占领遂川。

1928年10月
4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茅坪步云山召开。

中旬,毕占云率湘军126人在桂东起义,编为红四军特务营。

1928年11月
月初,张威率赣军连余官兵在袁州起义,编为红四军独立营。

6日,根据中央来信精神重新组织前委,毛泽东为书记。

9日,红四军取得宁冈新城和永新龙源口战斗的胜利,打破湘赣敌军的第二次“会剿”。

25日,毛泽东向中央写信报告边界斗争的情况即《井冈山的斗争》。

1928年12月
10日,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一部到达新城与红四军会合。

本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公布《井冈山土地法》。

1929年1月
4日,前委在宁冈柏路召开会议,决定实行“围魏救赵”的方针,对付敌人第三次“会剿”
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从茅坪、行洲出发向赣南进军。

月底,井冈山失守,彭德怀率部冲出重围,何长工、王佐、李灿率部转入深山坚持斗争。

1929年2月
10日,红四军取得大柏地战斗的胜利后,在吉安东固与江西红军独立二、四团会合。

决定放弃救援井冈山的计划。

中旬,湘赣边界临时特委在永新小江区成立。

1929年3月
20日,红四军前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本月,红军独立第一团成立。

1929年4月
8日,前委在余都召开会议,决定红五军返回井冈山,和红四军在赣南的斗争相呼应。

月底,红五军返回井冈山。

1929年5月
10日,湘赣边界特委第二届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在宁冈古城召开,恢复了特委工作。

中旬,红五军(含王佐部)转战湘粤赣边境地区。

五、六月间红四军三次攻占福建龙岩。

1929年7月
中旬,红五军攻打安福,虽重创敌军,但军参谋长、纵队司令在战斗中牺牲。

1929年8月
8日,红五军回湘鄂赣边界活动。

1929年10月
30日,永新、莲花、宁冈三县地方武装攻克永新县城。

1929年12月
28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古田召开。

本月,红五军第一、三、四纵队先后回到湘赣边界活动。

1930年1月
5日,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

1930年2月
7日,毛泽东在吉安陂头主持召开军队和地方党的联席会议,决定赣西、赣南、湘赣边界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