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来源及进入水体途径

合集下载

《黄河-河套灌区-乌梁素海系统污染物来源及水化学成因解析》范文

《黄河-河套灌区-乌梁素海系统污染物来源及水化学成因解析》范文

《黄河-河套灌区-乌梁素海系统污染物来源及水化学成因解析》篇一一、引言黄河,作为中国的第二长河流,其流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河套灌区作为黄河的重要部分,与乌梁素海系统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一系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旨在解析黄河-河套灌区-乌梁素海系统内污染物的来源及水化学成因,以期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概况黄河、河套灌区和乌梁素海系统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这一区域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

其中,河套灌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农业灌溉区,乌梁素海则是该地区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

这一系统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黄河,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污染物来源分析(一)工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是黄河-河套灌区-乌梁素海系统内主要污染源之一。

随着该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各类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对系统内的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农业污染源农业活动也是该系统内的重要污染源。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污染物通过农田径流、畜禽粪便等途径进入水体,对水质造成污染。

(三)生活污染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也成为该系统内的重要污染源。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四、水化学成因解析(一)水化学特征黄河-河套灌区-乌梁素海系统的水化学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地貌、岩石类型、人类活动等。

该系统的水质呈现出一定的硬度、碱度和盐度特征。

(二)主要离子来源及成因系统内的主要离子包括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等。

这些离子的来源主要包括岩石风化、大气沉降、人类活动等。

其中,人类活动对离子含量的影响尤为显著。

例如,工业废水和农业活动会导致水体中钙、镁、钠等离子的含量升高。

此外,生活污水的排放也会对水体的离子组成产生影响。

环境污染物的运移与转化

环境污染物的运移与转化

环境污染物的运移与转化环境污染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环境污染物质的运移和转化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环境污染物的运移是指污染物从污染源处向外扩散,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等媒介在环境中传播;而环境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经过化学、生物、物理等作用,发生化学反应而转变成其他物质。

本文将从污染物的运移、转化及其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污染物的运移环境污染物的种类非常复杂,有机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都可能成为污染物。

污染物的运移途径与物质性质、环境因素以及地形地貌等有关。

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是污染物的主要媒介。

(一)、大气运移大气是环境中污染物的主要传递媒介。

污染物通过大气沉淀到地面、水体和土壤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大气运移的时间和距离较长,容易造成区域性污染。

例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等污染物会促进酸雨的形成,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水体运移水体是污染物运移的另一个主要传递媒介。

水体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水流向远处扩散,或者通过沉降到河底等方式从水体中移除。

水体运移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但是距离较短。

例如,废弃物、污水和石油等污染物流入水体后,会对水资源造成危害,对水生物和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三)、土壤运移土壤是污染物的主要储存介质之一。

污染物可以通过化学、生物和物理作用等途径发生转化,然后再进入到水体或者大气中。

土壤中的污染物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较慢的扩散速度,而且容易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地质性污染。

例如,工业、农业和城市的污染物会随着气溶胶、尘埃等的降落而沉积到土壤中,从而影响到地下水和农作物的质量。

(四)、生物运移生物是污染物的另一个传递媒介。

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到生物体内,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污染。

生物运移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较短,但是传播范围比较广。

例如,人类食物中的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进入到动物的体内,最后累积到人类体内造成健康影响。

二、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的运移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新的污染物。

水体受污染原因及常见污染物

水体受污染原因及常见污染物

水体受污染原因: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质恶化。

因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超过水体自净能力而致。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

工业排放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

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被污染水质经过分析会发现COD、氨氮、磷、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水体透明度极低,水中的悬浮物比较多,在水体不流动的死角处会有树叶杂草和油状物出现,水体有刺鼻异味或臭味。

由于水量比较大,一般不采用外河道换水的方法,而采用原位修复的办法。

常见的污染物:(1) 病原微生物污染: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引起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2) 耗氧污染物:由于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甚至转为厌氧分解,水变黑发臭;(3) 酸、碱、盐无机污染物: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或农药、化肥等各种酸、碱、盐等无机物进入水体;(4) 植物营养物污染:如锌、磷、氮严重超标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质富营养化;(5) 各种油污染:油田、炼油厂污水排放,饭店潲水排放;(6) 有毒物污染:主要有砷、氟、铅、汞、硝酸盐等;(7) 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

(8) 热污染: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它是工矿企业向水体排放高温废水造成的。

污水治理措施:1、采用人工或物理的方法清理水面的树叶杂草,漂浮物,进行日常性维护;2、进行水体流动或曝气复氧的设施改造,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3、采用化学的方法对水体中的悬浮物进行吸附沉降,偶尔用化学杀藻剂进行杀藻;4、用微生物活菌制剂进行水体调理和改善,主要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转化,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COD、氨氮、磷、亚硝酸盐等指标。

5、控制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用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并进行有效管理,及时收割,转移营养成分。

6、适当控制水生动物,保持生物链的连续性和物种的多样性,并能够保持平衡。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水体有机污染物资料

水体有机污染物资料

水体有机污染物资料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生物来说,保持水体的洁净和纯净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情况中,水体往往受到有机污染物的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以增加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一、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水体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含有机物质过多的污染物。

它们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水: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往往含有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等,这些物质会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造成污染。

2. 农业活动:农业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往往经由灌溉水或雨水径流流入水体,导致水体有机物质浓度升高。

3. 生活污水: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洗涤剂、油脂、药物残留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4. 自然因素:水体中的有机物质也可以来自于自然界,如水中植物的腐败、水生生物的排泄物等。

由于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含量逐渐增加,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影响水体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污染物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导致一些水生动植物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这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平衡。

2. 水质恶化:有机污染物会使水体的颜色、透明度和氧含量等指标下降,导致水质恶化,对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等水资源的利用造成困扰。

3. 人体健康风险:某些有机污染物被人体摄入后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某些有机污染物被证实与癌症发生相关联。

这些影响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三、应对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措施为了解决水体有机污染物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加强污水处理:通过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进行科学处理,能够有效去除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 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农业领域应加强农药使用管理,控制农药使用量,避免过量农药流入水体。

水污染的种类和来源

水污染的种类和来源

水污染的种类和来源水污染是指将有害物质或物理因素引入水体,使水中的物质浓度、水质或水生态质量超过规定标准或影响人类和生态系统的能力。

水污染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和来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污染的种类和来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水污染的种类1. 有机物污染:有机物指的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这些物质对水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严重的毒性和致病性。

有机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

解决方案: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合理利用农药和化肥、建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

2. 无机物污染:无机物主要是指金属离子、无机酸、无机盐等,这些物质会严重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无机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矿山排放等。

解决方案: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合理利用化肥、严格控制矿山排放等。

3. 温度污染:水体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水生生物丧失生活的环境,并且破坏水的自净能力。

温度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冷却水的排放、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

解决方案:加强工业冷却水处理、控制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等。

4. 生物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是指微生物和有害生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它们会引起水质恶化、传播疾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污水排放、农业排水等。

解决方案:加强污水处理、合理利用农药,控制农业排水等。

二、水污染的来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是主要的工业污染源。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解决方案: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建立工业废物综合利用体系。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会通过土壤和水系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浓度超标。

解决方案: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农田和农作物管理,推广有机农业等。

3.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解决方案: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污水处理的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水污染:主要来源、污染物与净化方法

水污染:主要来源、污染物与净化方法

水污染:主要来源、污染物与净化方法水污染是指各种因素导致水体中出现有害物质或改变其物理性质的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物和净化方法。

一、水污染的主要来源:1. 工业废水: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2. 农药和化肥: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通过降雨或灌溉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污染。

3. 生活污水:人类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水质产生显著影响。

4. 地表径流:降雨过程中,地表径流会带走大量的土壤和沉积物,其中包括农业和工业生产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加剧水体的污染程度。

二、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1.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它们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容易积累在水体中,对生物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2. 有机物:如苯、酚、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具有毒性,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3. 悬浮物:包括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它们会使水体变浑浊,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4. 养分:如氮、磷等,虽然是生物体所需的养分元素,但过量的养分进入水体会导致水华等现象,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三、水污染的净化方法:1. 植物净化:利用一些具有生物吸附作用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将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植物体内,从而净化水体。

2. 生物净化:利用一些微生物菌群,如厌氧菌、好氧菌等,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3. 物理净化:利用一些物理过滤的方式,如搅拌、沉淀、过滤等,将水中的悬浮物和沉积物去除,提高水质清澈度。

4. 化学净化:通过添加一些化学药剂,如活性炭、聚合氯化铝等,与污染物发生反应,使其沉淀或氧化分解,以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

5. 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净化方式,通过湿地土壤和湿地植物的生理作用,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得到吸附、分解和沉淀,从而净化水体。

环境学原理-水污染概论5

环境学原理-水污染概论5

(6)氰化物:水体中氰化物都主要来源为 化学、电镀、煤气、炼焦等工业排放和杀 虫剂。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水体对氰化物 有较强的自净作用,主要有二个途径: CN-+CO2+H2O=HCN↑+HCO3微生物
2CN-+O2 CNO-+2H2O
2CNONH4++CO32-
(7)酸、碱、无机盐 酸性废水主要有矿山排水、冶金和金属加工酸洗废 水、以及大气中酸性物质被雨水冲洗; 碱性物质主要有碱法造纸、人造纤维、制碱、制革 等工业废水,大气中碱性物质被雨水冲洗等来源; (8)放射性物质:核反应堆、核武器、以及其他应 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行业。 (9)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医院废水、制革屠 宰洗毛等工业废水、畜牧污水。 (10)致癌物:农药、多氯联苯、卤代烃、单环芳 烃、多环芳烃、亚硝基胺等。 多氯联苯:工业上常用作绝缘油、热介质、涂料 等——米糠油事件
水中溶解氧量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再充气作 用的变化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再充气作用
DO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12 午夜
6 12 清晨 中午 增加溶解氧
6 12 傍晚 午夜 减少溶解氧
有机物的氧化作用对水中溶解氧量的影响——氧 垂曲线
饱和值
DO
流动时间
4、水处理简介
1)给水处理与废水处理 给水处理:从天然水源取水,为供生活或工业 的使用(特别是生活使用)而进行的处理,称 为给水处理。 废水处理:为排出污染物,对使用过对水进行 对处理。 水的再用(reuse)或再生(renovation):以废水为 水源,经处理后供工业用水甚至生活用水。
(3)植物营养物:N、P、 K、S及其化合物。 危害: • 富营养化: 在人类活动的 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 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 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 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 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 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 类及其他生物大旦死亡的 现象。 • 富营养化引起的湖泊生态 系统变化:

举例说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举例说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举例说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1.引言1.1 概述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水产动物疾病的爆发不仅会导致养殖损失,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条件对于预防和控制水产动物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和条件。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水质污染。

当水体受到污染,其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会对水产动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水中过量的有机物、养分和化学物质会破坏水产动物体内的生理平衡,使它们易受感染和疾病侵袭。

此外,水体中的寄生虫和病原体也会通过水质污染传播,进一步增加水产动物患病的风险。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的密度、温度、pH值等条件都会对水产动物的健康产生影响。

当养殖密度过高时,水产动物容易受到互相传染和底栖动物的压力,从而导致疾病的传播。

同时,温度和pH 值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也会使水产动物免疫系统受到压力,降低其抵抗力,增加患病的风险。

总结起来,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与水质污染和养殖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预防和控制水产动物疾病,我们需要关注水质管理和养殖环境调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稳定。

此外,通过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温度和pH值等因素,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增加其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综合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整个文章的框架和脉络。

通过明确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水质污染2.1.1 介绍水质污染对水产动物疾病的影响2.1.2 分析水质污染导致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2.2 养殖环境因素2.2.1 探讨养殖环境对水产动物疾病的影响2.2.2 分析养殖环境因素引发水产动物疾病的原因和条件3. 结论3.1 总结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3.2 强调预防和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重要性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首先提出了引言部分,目的是引入主题并介绍本文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污染物来源和进入水体的途径
一、无机无毒物
(一)酸、碱、无机盐类的污染物质
污染水体中的酸主要来自矿山排水及许多工业废水。

矿山排水中的酸由硫化矿物的氧化作用而产生,产生的酸继续与其他成分反应生成各种盐,主要是硫酸盐。

矿区排水携至河流中的酸实为酸性盐的水解产物。

其他如金属加工酸洗车间、黏胶纤维和酸性造纸等工业部门都可排放酸性工业废水。

雨水淋洗含二氧化硫的空气后,汇入地表水体也能形成酸污染。

水体中的碱主要来源于碱法造纸、化学纤维、制碱、制革及炼油等工业废水。

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相互中和产生各种盐类,它们与地表物质相互反应,也可能生成无机盐类,因此酸和碱的污染必然伴随着无机盐类的污染。

(二)氮、磷等植物营养物
天然水体中过量的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

污水中的氮可分为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类。

前者是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尿素等;后者则指氨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等,它们中大部分直接来自污水,但也有一部分是有机氮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作用而形成的。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每人每天带到生活污水中有一定数量的氮,粪便是生活污水中氮的主要来源。

由于使用含磷洗涤剂,所以在生活污水中也含有大量的磷。

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含量,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且因地区和季节而不同。

随着磷灰石、硝石和鸟粪层的开采,固氮工业的发展,豆科植物种植面积的扩大,日益增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参加到地表物质循环中来。

农业废弃物(植物秸秆、牲畜粪便等)也是水体中氮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一个机械化牛奶场,400头母牛每天可产生约14吨固体废物和4.5吨液体废物。

此外市区的雨水径流,常挟带狗猫屎尿、落叶尘埃、草坪
上的化肥和溶于水中的汽车排气等,这些污水中也含有大量的氮和磷。

二、无机有毒物
(一)非重金属的无机毒性物质
1.氰化物
水体中氰化物的来源水体中氰化物主要来源于电镀废水、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冷却水、某些化工厂的含氰废水及金、银选矿废水等。

2.砷(As)
工业生产排放含砷废水的有:化工、有色冶金、炼焦、火电、造纸、皮革等,其中以冶金、化工排放砷量较高。

(二)重金属毒性物质
重金属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

重金属在自然环境的各部分均存在着本底含量,在正常的天然水中金属含量均很低,汞的含量介于
10-3~10-2mg/L量级之间,铬含量小于10-3mg/L量级,在河流和淡水湖中铜的含量平均为0.02mg/L,钴为0.0043mg/L,镍为0.001mg/L。

化石燃料的燃烧、采矿和冶炼是向环境释放重金属的最主要污染源,然后通过废水、废气和废渣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

三、有机无毒物(需氧有机物)
污染水体中的需氧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牲畜污水以及屠宰、肉类加工、罐头等食品工业和制革、造纸、印染、焦化等工业废水。

从排水的量来看,生活
污水是需氧污染物质的最主要来源。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其BOD5值平均为200mg/L左右,牲畜饲养场污水的BOD5值可能高于生活污水5倍左右。

四、有机有毒物
这类
物质主要于石油化学工业的合成生产过程及有关的产品使用过程中排放出的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水体后而造成污染引起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