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测评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测评卷(含答案)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测评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拿起精巧的洛阳铲,拆开热销的文物盲盒“挖土”;社交平台上,传统文化类节目和视频屡屡刷屏;每到节假日,“打卡”博物馆成为热潮;重大考古发现揭晓,引发全民围观……今天,我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遇愈加频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日益融入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惊喜。
惊喜源于供给侧的“更新”,越来越多人专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匠心演绎和创新呈现。
不久前,一段水下中国舞圈粉无数。
绚丽多姿的舞美光影、精美绝伦的水下舞蹈,衣袂飘飘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形象穿越千年,跃然眼前。
这个不到2分钟却收获一致好评的节目,背后饱含着各种不易:编导用精巧的构思重现《洛神赋》,工作人员在水下泡了26个小时,一天出水入水200次,舞者身上需要带几公斤的配重……正是创意的出彩、样式的多彩、科技的添彩,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示柜中沉淀的历史记忆,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采,收获更多人的热爱和尊重。
惊喜也来自需求侧的“迭代”,公众逐渐萌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并不断提升审美素养。
近年来,从文物斗图大赛到文物雪糕打卡,从对三星堆新发现的围观探讨到文创产品走俏市场,传统文化持续攀升的热度,折射的是公众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度。
因为喜欢博物馆,有人选择成为文物摄影师,在镜头里穿越时间;因为热爱传统建筑,有人选择在自家小院里,用榫卯技术复原经典;因为醉心于非遗传承,有人选择拜师学艺,在非凡的技艺中感受历史魅力……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各种各样的打开方式,只要心有所向,定能寻得亲近之道,领略传统之美。
(摘编自《植根文化沃土绽放创新活力》)材料二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
今天,端午节不仅带给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还塑造着影响至深的文化自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测试卷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39分)一、书法展示,我会把字书写得工整、美观。
(4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二、根据拼音写出同音词。
(4分)1.【gōng fu】他花了一整天的()来劝说父母,才让父母同意他学习中国()。
2.【qīng cuì】那棵大榕树的树叶十分(),树上传来小鸟()的鸣叫声。
三、选择题。
(20分)1.下面是金文“酌”字及其含义。
根据“酌”的字形特点,联系“酌”的本义,可以分析出这个字的右边表示( ),左边表示()。
“酌”的本义为斟酒,引申为饮酒、酒的代称。
后还引申为斟酌、考虑。
A. 酒杯B. 酒瓶C. 木棍D. 舀酒工具——勺子2.下列形声字中,左边是形符,右边是声符的是()A. 梅B. 攻C. 颈D. 期3.下面三幅图画所表示的字分别是()A. 北、并、从B. 并、从、北C. 从、北、并D. 从、并、北4.下列字谜中,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半青半紫。
(素)B. 格外大方。
(回)C. 十个兄弟力量大,什么困难都不怕。
(克)D. 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
(四)5.下列材料中,第二幅书法作品对应的字体是()A. 草书B. 行书C. 楷书D. 隶书6.下列图片中的事物和图片中被圈出的汉字对应有误的一项是()①②③④A. ①扇面风B. ②匾额兰C. ③印章鸟D. ④剪纸家7.在“遨游汉字王国”活动中,五(3)班进行了看图猜成语的游戏,同学们猜错的一项是()A. ①一举两得B. ②口是心非C. ③丢三落四D. ④迫在眉睫8.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身体一向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两个人代表全班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该选谁,班长说:“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B. 我向妈妈请教一道难题,妈妈把方法教给了我,我对妈妈说:“你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 奶奶的医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呀!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 “四基”与“四能”

5. 数出各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 4 )个 ( 3 )个 ( 8 )个
( 7 )个
点拨:数的时候可以一层一层地数,再把每一层的个数合起 来,要注意隐藏起来的小正方体也要数进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搭积木。要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右图至少还需要再摆 上( 2 )个 。
2. 按要求填序号。
(1)圆滚滚的有:( ⑦ )。 (2)能立稳的有:( ①②③④⑤⑥⑧ )。 (3)既能滚动又能立稳的有:( ①④⑤⑧ )。 (4)有弯弯的面,上下一样粗的有:( ①④⑤⑧ )。
3. 哪些能站稳?在能站稳的下面画“√”。
√
√
√
4.
(1)图中的 一共有( 4 )个。 (2)从左往右数,第6个图形是( 正方体 );从右往左数,第
出的圆柱更高?
√
5. 先摆一个圆柱,接着在圆柱上面摆一个长方体,最后在长 方体上面摆一个正方体和一个球,正方体在球的右边。下 面摆法正确的是哪个图?
√
6. 下面哪些图形可以拼出左边的图形? √
四、连一连。(共12分) 1. 小猴子手里的图形分别可以打开哪扇门?(6分)
2. 哪两堆可以拼成
?(6分)
三、选择。(在正确答案后面的 分,共18分)
里画“√”)。(每小题3
1. 把长方形纸 哪个图形?
沿中间的虚线折一折可以折出
√
2. 如果给 色? 6种 √
的每个面涂上不同的颜色,需要几种不同的颜
3种
4种
3. [泰州市姜堰区]小朋友们堆积木,哪种最难堆?
√
4.
把一张纸按下面的方式卷成圆柱,哪一种卷法卷
SJ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第三单元综合测评卷(含答案与听力材料)

第三单元测评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听力部分(35分)—、Listen and choose. 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10分)( ) 1. A. taxi B. subway C. train D. bike( ) 2. A. stop B. wait C. go D. by( ) 3. A. hospital B. library C. school D. cinema( ) 4. A. show B. slow C. shop D. science( ) 5. A. pen B. newspaper C. dictionary D. book二、Listen and number. 听录音,标序号。
(10分)(一)( ) ( ) ( )( ) ( )(二)( ) ( ) ( )( ) ( )三、Listen and write. 听录音,填空。
(15分)Amy: How do we go to the ___________?Chen: We can go __________ ________! Go from here. Then _______ __________ .It’s__________ to the__________. Come on! Let’s go!Amy: No! Wait a minute. It’s a _________ _________!笔试部分(65分)四、Read and choose. 选出下列单词或词组中不同类的一项。
(10分)( ) 1. A. wail B. stop C. left D. go( ) 2. A. bike B. book C. bus D. subway ( ) 3. A. Munich B. Alaska C. Germany D. Sydney ( ) 4. A. supermarket B. cinema C. library D. straight ( ) 5. A. near B. buy C. next to D. in front of 五、Read and choose. 读一读,选一选。
第三单元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综合提优测评(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
(8分)péng pài gèn ______古bǔ _____育阻ài _____锲.而不舍()懊.悔( ) 喧嚣.()炽.痛(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A.马革果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彷徨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C.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目磐石D.和爱可亲死而后己无瑕顾及滑稽3.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2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4.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2分)A.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
B.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 莫泊桑在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渎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D. 《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5.用下列哪一句话概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更合适( ) (2分)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曲高和寡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1分)A.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 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分)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 1 部分积累与运用(35分)一字词书写。
(4 分)1. 结合语境, 看拼音写字词。
(4 分)妈妈dīng zhǔ( ) 哥哥说: “天道chóu( ) 勤。
你一定要zhēn xī( ) 时间, 勤奋努力, 做事不要tuō yán( ) 。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8 分)2.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谎.话(huǎng) 勤恳.(kěng )B. 酿.酒(liàng ) 梭.子(suō)C. 箩筐.(kuāng) 衰.老(shuāi)D. 执拗.(yòu) 筛.选(shāi)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结婚好歹B. 迟廷稀罕C. 崩塌亲蜜D. 妻子笑嬉嬉4. 依次为“顶厉害”“顶天立地”“一个顶俩”“拿次货顶好货”中的“顶”选择释义, 正确的一项是( ) 。
顶dǐng ①人体或物体的最高最上的部分; ②用头支承; ③顶撞; ④代替; ⑤相当, 等于;⑥副词, 最, 极; ⑦相逆, 对面迎着; ⑧量词, 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
A. ⑥②⑤④B. ①⑦③④C. ⑤②④⑥D. ②⑥①④5. 下列加点词语和成语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A. 盼星星盼月亮......, 奶奶终于盼到亲人归来了。
(望眼欲穿)B. 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有什么说什么。
(闪烁其词)C. 得知孙悟空把芭蕉扇骗走了, 牛魔王鼻子都气歪了......。
(气急败坏)D. 你如果一直像这样前怕狼后怕虎......, 是什么都做不好的。
(畏首畏尾)6. [厦门市湖里区期中]《猎人海力布》的内容有多种版本, 这与民间故事( ) 的特点有关。
A. 年代久远, 贴近生活B. 即兴讲述, 口耳相传C. 情节夸张, 充满想象D. 类型固定, 惩恶扬善7. [新情境, 三明市期中] 小明要参加学校的讲故事大赛, 大家纷纷献上锦囊妙计, 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 。
第三单元综合测评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1 页第三单元综合测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答案1、d 2 、c 3、c4、b 5、c6、c7、a8、a 9、d 10、a 11、c 12、a13、d答案14、 a 15、a 16、b 17、a 18、a19、 c 20、a 21、c22、 a 23、c24、 a25、a二、非选择题(50分)26.(1)佛教;(1分)基督教;(1分)伊斯兰教;(1分)(2)亚洲地区;(2分)(3)唐三藏或鉴真法师。
(2分)西藏的布达拉宫;(2分)佛教对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歌和社会生活都有长久的、广泛的影响;(2分)(4)圣诞节;(2分)复活节;(2分)(5)公元622年;(2分)这一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所以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2分)27.(1)象形文字;(1分)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2分)(2)楔形文字;(1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2分)(3)甲骨文;(1分)它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2分)(4)拉丁字母;(1分)它随着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而不断向外传播,并逐渐称为罗马帝国境内使用的官方语言;(2分)现在的很多语种都是从拉丁语衍化而来的,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2分)(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分)28.(1)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2分)同意,因为虽然在征服和扩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加强。
(2分)(2)和平往来。
(2分)如:马可·波罗东游及《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了解东方了重要作用。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做出重大贡献。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一、积累运用(共7题;共35分)1.(12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各题。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xū( )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 ),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
(1)(2分)文中横线上应填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A.撑放系拉牵B.支撒绑拿拉C.支撒系牵拉D.顶放连牵拽(2)(5分)选出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秕谷(ApǐBbǐ)(3)(5分)根据拼音选出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总xū(需须)。
2.(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他决定这一课,,。
,。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也才能写出真挚感人的作文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④而是启发孩子们,体会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A.②④③①B.③②①④C.③④①②D.②④①③3.(2分)下面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绽开(zhàn)搓捻(niē)疲倦(pí)小心翼翼(yì)B.惭槐(kuì)觅食(mì)繁衍(yǎn)花团锦簇(cù)C.预兆(zhào)迁徙(xǐ)企盼(qǐ)落英缤纷(bīn)D.穿梭(sōu)煎熬(áo)冥思(míng)不可名状(míng)4.(10分)默写。
(1)(1分)思乡怀人是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①,②”两句,简明生动地写出了日暮时分异乡人浓浓的乡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③___ ,④___ ”两句,通过“杨花”“子规”两种意象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惋惜;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⑤___ ,⑥___ ”两句,连用三个地名,传达出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综合测评姓名:
一、填空。
(30分)
1.鲸的体重约是34( ),每小时大约能游30( )。
2.5枚1角硬币摞在一起,厚度大约是1(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厘米=( )毫米30分米=( )米
400厘米=( )米1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7分米=( )厘米
4千克=( )克9吨=( )千克
58厘米-18厘米=( )分米800千克+200千克=( )吨4.一小桶醋重2千克,5小桶醋重( )千克。
5.一盒饼干重500克,( )盒饼干重1千克。
二、选择。
(12分)
1.1千克和1千米相比,( )。
A.l千米大B.同样大C.无法比较
2.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厚约5( )。
A.厘米B.毫米C.分米
3.下面的长度中,与20米相等的是( )。
A.200厘米B.200分米C.2千米
4.一本书大约重150( )。
A.厘米B.克C.千克 D.吨
5.一头牛的体重约是( )。
A.5吨B.500千克C.500克
6.小明的身高是156( )。
A.厘米B.分米C.米
三、判断。
(8分)
1.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
2.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 3.因为400>4,所以400米>4千米。
( )
4.一个篮球重250千克。
(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8分)
五、解决问题。
1.妈妈的身高是多少厘米?(6分)
2.一根绳子长100分米,第一次用去3米,第二次用去40分米,还剩多少米?(6分)
3.果酱净重480克,果酱瓶重多少克?(4分)
4.看图回答问题。
(1)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合起来是2千米?(5分)
(2)饮料厂到观赏亭的距离比农田区到观赏亭的距离多多少米?(5分)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6分)
5.丽丽家到学校有1千米,到邮局有800米,学校和博物馆相距500米。
邮局和博物馆相距多少米?丽丽家和博物馆相距多少米?(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