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测评_应用安全
等级保护测评

测评的目的和意义
• 测评的目的是确保信息系统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保 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行业自律
随着网络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行业自律机制将逐渐完善 ,企业将更加注重自身的信息安全建设,等级保护测评工 作将更加普及和深入。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2
等级保护测评流程
确定测评对象与目标
确定测评对象
确定待测评的系统或网络,明确其范围 和目标,了解其业务需求和安全需求。
VS
制定测评目标
根据测评对象的业务需求和安全需求,制 定具体的测评目标,包括保障系统或网络 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等。
开展测评工作
制定测评计划
01
根据测评目标,制定具体的测评计划,包括测评内容
制定测评计划
制定详细的测评计划,包括测 评时间、人员、工具等。
确定测评对象和范围
明确需要进行等级保护测评的 对象和范围。
确定测评指标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测 评的具体指标和要求。
实施测评
按照测评计划,采用适当的工 具和方法对测评对象进行实际 测试和评估。
安全控制测评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检查是否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访问控制 策略是否合理等。
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
检查数据传输和存储是否采用加密等安全 措施,确保数据不被泄露或篡改。
网络架构安全
评估网络架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抵御外 部攻击等。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
它旨在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其进行级别保护。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网络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确定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进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时,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 安全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网络系统的安全需求,包括数据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方面。
根据需求确定测评的范围和目标。
2. 安全测评准备: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测评的时间、地点、人员等资源,并制定详细的测评计划,明确测评的方法、流程和评估指标。
3. 安全测评执行:执行测评活动,包括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安全配置审计、安全策略检查等。
同时,对系统中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日志审计等关键安全控制进行细致检查。
4. 安全测评分析: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风险。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给出相应的等级保护建议。
5. 安全测评报告:编写测评报告,对测评过程、结果和建议进行详细描述。
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地反映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6. 安全测评改进:根据测评结果和建议,对网络系统进行相应的安全改进。
改进包括修补系统漏洞、加强身份认证、优化访问控制等方面。
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等级,保护重要信息的安全。
同时,测评结果和建议可以作为制定安全策略和规范的依据,指导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和运维工作。
2023年等级保护测评2.0技术要求

2023年等保2.0测评技术要求
一、技术要求:
1.供应商应把握和理解国家对该类项目的具体要求,对等级保护
2.0相关政策标准本身有较深的认识。
2.供应商组建的测评组须至少配备4名测评师,测评组长应为高级测评师。
测评组至少包括1名高级测评师和1名中级测评师。
3.供应商应具有完善的工作流程,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测评工作,保证测评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控制。
4.供应商应具有完善的应急流程,具有快速应急响应服务,以保证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不影响中心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5.供应商应具有完善的测评方案,包括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安全等。
6.供应商在等级保护项目中必须提交国家规定格式和标准的等级保护测评报告,并以此作为验收标准。
7.供应商应具有良好的质量控制的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具备GB/T19001系列/ISO9001系列管理体系认证,其范围包含信息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和等级保护测评服务。
等级保护三级测评要求

等级保护三级测评要求等级保护三级测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安全:机房应区域划分至少分为主机房和监控区两个部分;机房应配备电子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监控系统;机房不应该有窗户,应配备专用的气体灭火、ups供电系统。
2. 网络安全: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合的拓扑图;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配置应符合要求,例如应进行Vlan划分并各Vlan逻辑隔离,应配置Qos流量控制策略,应配备访问控制策略,重要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应进行IP/MAC绑定等;应配备网络审计设备、入侵检测或防御设备。
交换机和防火墙的身份鉴别机制要满足等保要求,例如用户名密码复杂度策略,登录访问失败处理机制、用户角色和权限控制等;网络链路、核心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需要提供冗余性设计。
3. 主机安全:服务器的自身配置应符合要求,例如身份鉴别机制、访问控制机制、安全审计机制、防病毒等,必要时可购买第三方的主机和数据库审计设备;服务器应具有冗余性,例如需要双机热备或集群部署等;服务器和重要网络设备需要在上线前进行漏洞扫描评估,不应有中高级别以上的漏洞;应配备专用的日志服务器保存主机、数据库的审计日志。
4. 应用安全:应用自身的功能应符合等保要求,例如身份鉴别机制、审计日志、通信和存储加密等;应用处应考虑部署网页防篡改设备;应用的安全评估,应不存在中高级风险以上的漏洞;应用系统产生的日志应保存至专用的日志服务器。
5. 数据安全备份:应提供数据的本地备份机制,每天备份至本地,且场外存放;如系统中存在核心关键数据,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通过网络等将数据传输至异地进行备份。
请注意,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可能会根据具体政策和标准有所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您参照国家政策和标准文件,并与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进行合作,以确保满足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
等级保护测评项目测评方案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数据加密
应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 全性。
数据备份
应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包括数据库、文件等,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 坏。
数据恢复
应具备快速恢复数据的能力,确保在发生故障或攻击时能够及时恢 复数据。
CHAPTER 05
测评工具和技术
测评工具介绍
工具名称: 等级保护测评工具
可度量性:该技术可以为每个评估项目提供具体的数值 ,方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CHAPTER 06
总结与展望
项目总结
测评范围
明确测评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被测评单位的基本情况、测评的时 间和地点等。
测评方法
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测评,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 分析和专家评估等。
测评结果
根据测评数据和信息,对被测评单位的等级保护工作进行了综合评 估,并给出了相应的等级和建议。
等级保护测评项目测评 方案
汇报人:
2023-12-01
CONTENTS 目录
• 项目背景 • 测评方案 • 测评流程 • 测评标准 • 测评工具和技术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项目背景
测评目标
确定信息系统安全等 级保护符合度
指导安全防护措施的 优化和升级
发现信息系统安全隐 患和薄弱环节
现场勘查
勘查受测单位网络拓扑结构
核实网络设备的型号、配置参数、连接关系等信息。
勘查受测单位主机设备
核实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中间件等信息。
勘查受测单位安全设施
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施。
数据处理
01
数据清洗
去除重复数据、错误数据等无用数 据。
渗透测试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的应用

渗透测试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威胁。
为了更好地评估网络的安全性,提高其等级保护能力,渗透测试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等级测评中。
本论文旨在探讨渗透测试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的应用,期望整体网络环境变得更加安全,最大程度上提高整体网络安全水平。
关键词:渗透测试;网络安全;等级测评1概念1.1渗透测试定义渗透测试是指通过模拟真实黑客攻击的方式,对目标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安全评估,以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和弱点。
渗透测试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具备深入理解网络安全知识和技术,并具备黑客攻击手段和技术。
渗透测试通常包括信息收集、漏洞探测、攻击和取证等步骤,通过仿真真实攻击场景,评估目标网络的抵抗攻击能力,从而提供安全建议和改进措施,以增强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
1.2渗透测试基本原理渗透测试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真实黑客攻击的方式对目标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安全评估,以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和弱点。
渗透测试通过模拟各种攻击手段,评估网络的抵抗攻击能力,并发现网络中的潜在漏洞和弱点。
通过渗透测试,网络管理员可以及时修补漏洞并完善安全策略,提高网络的安全等级保护能力。
渗透测试还可以评估网络设备和安全系统的性能,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提供依据。
然而,渗透测试也面临技术复杂和测试时间长等挑战。
在应用渗透测试进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时,需要综合考虑测试的可行性和效果,并采取适当的测试方法和策略。
1.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概念和意义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是对网络进行全面测评,确定其安全等级,并提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对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威胁。
因此,进行网络安全等级测评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可以全面评估网络的安全性,帮助组织和企业了解自身的网络安全状况。
等级保护测评考试真题汇总(简答题部分)

等级保护测评考试(简答题部分)应用:1、基本要求中,在应用安全层面的访问控制要求中,三级系统较二级系统增加的措施有哪些?答:三级比二级增加的要求项有:应提供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的功能;应按照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信息资源的访问。
2、在应用安全测评中,如何理解安全审计的“a)应该覆盖到每个用户的安全审计功能,对应用系统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主机:1、在主机测评前期调研活动中,收集信息的内容(至少写出六项)?在选择主机测评对象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10分)答:至少需要收集服务器主机的设备名称、型号、操作系统、IP地址、安装的应用软件情况、主要的业务情况、重要程度、是否热备等信息。
测评对象选择时应该注意重要性、代表性、完整性、安全性、共享性五大原则。
2、主机常见评测的问题?答:①检测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检查主机的管理文档。
②网络服务的配置。
③安装有漏洞的软件包。
④缺省配置。
⑤不打补丁或补丁不全。
⑥网络安全敏感信息的泄露。
7缺乏安全防范体系。
⑧信息资产不明,缺乏分类的处理。
⑨安全管理信息单一,缺乏单一的分析和管理平台。
3、数据库常见威胁有哪些?针对于工具测试需要注意哪些内容?答:①非授权访问、特权提升、SQL注入针对漏洞进行攻击、绕过访问控制进行非授权访问等。
②工具测试接入测试设备之前,首先要有被测系统人员确定测试条件是否具备。
测试条件包括被测网络设备、主机、安全设备等是否都在正常运行,测试时间段是否为可测试时间段等等。
接入系统的设备、工具和IP地址等配置要经过被测系统相关人员确认。
对于测试过程可能造成的对目标系统的网络流量及主机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要事先告知被测系统相关人员对于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重要证据要及时利用抓图工具取证。
对于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记录,需要被测方人员确认被测系统状态正常并签字后离场。
4、主机按照其规模或系统功能来区分为哪些类?主机安全在测评时会遇到哪些类型操作系统?网络安全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子类是什么?三级网络安全的安全审计的内容是什么?答:①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
等级保护测评指导书----应用部分

f) 应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
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
S3
信息资源的操作
APACHE 检 测 用例表
f) 应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
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
S3
信息资源的操作
Tomcat 检 测 用例表
应用 (可 使用 的渗 透工 具为 Doma in、 pang olin )
Weblogic 检 测用例表
B/S 网 站 通 用 检测用例表
C/S 客 户 端 通 用检测用例 表
IIS 检 查 用 例 表
APACHE 检 测 用例表
b) 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
包括与资源访问相关的主 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
重要
S2 S3
作
b) 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
包括与资源访问相关的主 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
IIS 检 查 用 例 表
APACHE 检 测 用例表
c) 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
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 功能,保证应用系统中不 存在重复用户身份标识,
重要
S2 S3
身份鉴别信息不易被冒用
Tomcat 检 测 用例表
身份鉴 别(S1、 S2、S3)
Weblogic 检 测用例表
B/S 网 站 通 用 检测用例表
安全审 计(G2 、G3)
APACHE 检 测 用例表
Tomcat 检 测 用例表
Weblogic 检 测用例表
B/S 网 站 通 用 检测用例表
C/S 客 户 端 通 用检测用例 表
IIS 检 查 用 例 表
c) 审计记录的内容至少应
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 发起者信息、类型、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应用系统安全测评指导书1.应用系统安全测评
访谈:
专门的登陆控制模块进行身份鉴别手工检查:
1.查看登陆控制模块
2.验证登陆控制模块功能是否正确。
1.认证方式应该为混合认证方式
2.本身操作系统用户也必须输入密码才能登陆。
访谈:
1.是否有专门的模块或选项,是否有相关参数需要配置
2.功能验证。
访谈:
1.登录失败处理的功能(如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陆次数,当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查看是否启用配置。
2.应根据应用系统使用的登录失败处理方式,采用如下测试方法之一或全部进行测试:
a.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登录系统查看系统的反应
b.以超过系统规定的非法登录次数登陆系统查看系统的反应
c.当登陆系统连接超时查看系统的反应。
访谈:
1.是否有访问控制策略配置功能,以该授权主体身份登录系统,进行验证
2.以不具有修改访问控制策略权限的用户登录系统,试图修改访问控制策略,查看是否成功
3.系统是否有默认用户,是否限制了默认用户的访问权限
4.测试应用系统是对默认账户合法/非法操作进行限制。
访谈:
1.最小授权、相互制约
2.用户职责分配的权限是否与其职责相符
3.不同账户的权限是否分离并形成制约关系
4.测试越权访问,能否成功。
访谈:
1.功能是否满足并验证。
1.系统管理员是否依据安全策略对目标系统进行了正确的配置
2.进行验证。
访谈:
1.询问安全审计员,审记策略是什么;
2.检查应用系统的审记策略,查看审记策略是否覆盖到每个用户,是否对系统异常等事件进行审计
3.确认审计功能是否全面、详细。
访谈:
1.检查应用系统是否提供专门的审计工具
2.应用系统审计报表功能
访谈:
1.询问应用系统审计方式,测试审计功能健壮性
2.验证审计功能
3.审计记录恢复功能。
2.IIS应用安全测评
访谈:
询问系统管理员,配置文件和网站文件是否有备份策略查看备份文件。
3.Apache应用安全测评
手工检查:1.使用命令查看apache的日志文件
#cat /usr/local/apache/logs/access_log和#cat
/usr/local/apache/logs/error_log,确认日志文件是否包含了措施要求的内
容
访谈:
访谈系统管理员是否对系统错误页面进行了自定义;
手工检查:
执行命令#grep ErrorDocument /usr/local/apache/httpd.conf,确认是否有自定义错误页面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