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全国抗战的爆发》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全国抗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全国抗战的爆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全国抗战的爆发》是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全国抗战爆发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生动地展现了全国抗战的激烈场面,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抗战的历史。
教材还注重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抗战历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全国抗战的爆发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较为混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梳理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全国抗战爆发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国抗战的爆发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抗战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全国抗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抗战历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战役,使学生深入了解全国抗战的激烈程度。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全国抗战的爆发》。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以便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历史视频、音频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抗战历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全国抗战的爆发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详细呈现全国抗战的过程,包括重要战役、历史事件等。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抗战中的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全国抗战的影响。
第4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第18课全国抗战的爆发教案岳麓版1

第18课 全国抗战的爆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掌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了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即兴表演卢沟桥上中、日两军的对话和动作,人物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让学生上台讲解,使学生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其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
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学习重点: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学习难点: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进行全国抗战的起点?【学生预习指导】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在课本勾画,补充即可。
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一、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概况:日军借口士兵失踪,突然炮轰__卢沟桥__和宛平城,发动__全面侵华__战争。
结果:卢沟桥失守,平津相继沦陷。
影响: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__全面侵华战争__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__全国抗战__的起点。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__西安事变__和平解决。
正式形成: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__国共合作__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__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__。
这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和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正式形成。
军队改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__八路军、新四军__,开赴抗日前线。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案北师大版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一、教学要求大体要求: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戮。
提升要求:日军南京大屠戮给咱们的启迪。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教学难点:如何熟悉日军南京大屠戮?三、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自主学习】1.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暴发的事件是,(发生在年7月7日)又称为“”。
2.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下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戮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达人以上,史称“”。
【合作探讨】1.为何说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2.为何会发生南京大屠戮这样的悲剧?从中咱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四、课堂小结五、教学要求题【大体要求题】1.全面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右图南京大屠戮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再也不惊恐,让母亲再也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世”。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繁重愿望是()A.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窜改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3. “介石先生慧鉴:……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
……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
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
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按照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 ( )A.北伐战争时B.抗日战争时期C.重庆谈判期间D.解放战争时期4. 咱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戮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A.文学作品中的描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C.屠戮现场遗迹与那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5.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的一个一路主题是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弊()【提升要求题】6.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右图)(1)德国和日本领导人对待历史问题的不同态度,你有何感想。
材料二:国际在线报导(记者王洋):一直以来,不断有日本人否定南京大屠戮等的史实!2021年2月3日,日本NHK(日本放送协会)一名高层-经营委员、作家百田尚树又公开否定南京大屠戮的存在,就历史熟悉问题发表狂妄言论,并拒绝道歉。
8年级上历史第18课教案

学校姓名年级初二课题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本质。
过程与方法:搜集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侵华等资料,学习收集历史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本质。
重点了解日军在侵华期间所犯下的罪行。
难点如何分析历史资料,全面客观地评价国民党的作用。
关键知道中国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
二、导入新课: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炮声震惊了全世界,也唤醒了一个民族,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开始了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你想了解这些内容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
三、传授新课:学生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提问:如今人们为什么把北平的两条路命名为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了解中国守军第29路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看“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路线图”1、痛忆日军侵略中国的路线、范围。
2、此时日本的野心是什么?看图说出日军占领南京的时间。
教师激发学生习趣,导入新课。
播放《卢沟桥事变》影片部分片段。
教师设置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总结。
教师启发学生。
教师注意对学学生听讲。
学生观看影片,看书,讲述卢勾桥事变的爆发。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在教师的知道下回答问题。
回答。
振奋学生的激情导入新课。
以电影的播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识别地图能力。
为了更好地衔接两个子3分15分9分提问:当前日本有一股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你有什么看法?在民族危难的时刻,国共两党的表现怎么样?四、思维升华:学习完本课内容后你最想对日本当局说的话是什么?五、作业(导航)生发言的补充。
教师联系当前热点问题提出话题。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案(精)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课 程 目 标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教 学 目 标使学生能简述卢沟桥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通过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认识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侵略本质。
通过对比卢沟桥事变和“九一八事变”,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卢沟桥事变标志全面抗战的爆发,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历史材料的能力。
围绕“日军为什么会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当前在日本国内有一批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你是怎样看待的”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学习讨论的能力。
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今天来自不易的和平生活。
通过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
了解抗日战争的前期,国共两党合作、配合作战,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 学 重 点、 难 点重点: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课 型: 综合课教学媒体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优化组合)板书设计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地点:北平西南的卢够桥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共赴国难——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12~1938、1)地点:南京目的;“耀扬国威”,灭亡中国暴行: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嘶咬。
---------------------------------------- 教 学 过 程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最新(岳麓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8课《全国抗战的爆发》公开课课件

蒋介石已无退缩的余地;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上正式
发表《抗战宣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 我们的出路! 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
,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
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国共产党抗日通电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全国抗战的爆发
情境导 入
歌曲《南京,南京》前部分
黑色覆盖着记忆 风停止了呼吸 夕阳用余晖为死去的人举行葬礼 神只会创造天堂 人才建立地狱 肉体比蚂蚁更渺小摧毁更容易
为何你的骨骼 枪打刀割 一动也不动
生命的结果 坚强与脆弱 没什么可带进坟墓 唯有自由永远不灭 生命的烈火 烧尽了枷锁 头颅掉下灵魂站着 人不能跪下苟且活着
,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红军和游击队改编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8集团军)战斗序列
总 指 挥:朱 德 副 总指 挥:彭德怀
西北的中 国红军
115师 林彪
120师 贺龙
129师 刘伯承
南方八省红 军游击队
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项英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
第八路军和第十八集 团军的臂章和总司令 部证章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的 《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 央向国民政府提交了《中国共 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此宣 言。至此,国共第二次合作正 式形成。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部分内容
(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 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 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公开课教案)

第18 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公开课教案)时间:2019年12月5日,第二节地点:多媒体教室(1)班级:初二(1)班授课教师:林小玲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储备点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共赴国难(二)能力培养点通过学习七七事变的史实,了解驻卢沟桥军英勇抗敌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的本质。
(三)情感体验点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
了解抗日战争前期,国共合作和配合作战,推动了形势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重点:了解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学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难点:如何分析材料,全面、客观地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作用。
疑点: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的开始?2、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设计1.课前热身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卢沟桥事变为什么会爆发,其影响如何?(2)日本为什么会制造南京大屠杀,从中你想了些什么?2. 导入:欣赏歌曲《黄河大合唱》,导入新课。
让学生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危机中,面临危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从而导入本课《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3.教学过程:一、卢沟桥事变1、回顾旧知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什么后果?’及《田中奏折》引导学生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不会满足的,从中也说明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的。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介绍卢沟桥事变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影响(史实、视频、图片相结合)----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3、中国军队英勇抵抗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体现了中国爱国军队反抗外来压迫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以及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情操。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设计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要想把已准备好的知识更加顺畅的传授给学生,就有必“看”等特点,而每个学生的已有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性格特征、爱好等又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可采取多媒体教学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歌曲、图片挑选出来(也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资料),这样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劲头。
④你同意日本教科书的宣传吗?你认为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是亚洲的“恩人”还是侵略者?理由是什么?
三、小结
通过学习和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使我明白…..?
1937年七月七日,鲜血染红卢沟桥,
全国抗战从此起,统一战线终建立。
烧杀淫掠滔天罪,南京屠杀三十万。
历史屈辱牢记心,开创未来要和平。
四、课堂练习:同步导练59--60页第1---12题;
4、合作探究三南京大屠杀
①、先找出南京大屠杀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被屠杀着、屠杀手段、屠杀人数。
②、他们认为:日军在“南京事件”中没有对平民实施有组织的屠杀行为。认为死难者为阵亡的中国士兵或中国军民撤退时自相踩踏造成,把南京的死难者归结为中国故意嫁祸给日军的谎言。——?事实真的如此吗??
③影星赵薇曾经穿了一件这样的衣服——图形是日本在二战中使用的海军军旗,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兵就是拿着这样的旗帜。请你对赵薇的行为发表看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室。
2.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课本。
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道七七事变的史实、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培养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迁移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钻研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4、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
【教学重点】
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课前准备
课题相关图片、视频素材的收集准备。
提醒学生做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新旧卢沟桥照片,并讲解:卢沟桥确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
它成为历史名桥,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仅仅是因为它的建筑水平很高吗?不,当然不是。
美丽的卢沟晓月,可爱的石狮子,在1937年7月7日,却经历着一场血雨腥风。
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历史见证!
二、进入新课
(一)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经过: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
3、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4、抗日英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等壮烈牺牲。
5、性质: 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
合作探究:七七事变是偶发事件,还是蓄意挑衅?
七七事变是日军精心策划,蓄意挑衅。
①日军先举行军事演习,为调兵遣将作了准备,为士兵失踪的借口留下伏笔;②演习地点选择在卢沟桥附近,这是当时北平通往南方和京外各地的唯一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③强行入城遭拒,日军当即开炮轰击,这说明日军早已准备扩大事端。
(二)国共二次合作
1、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3、国共两党军队纷纷开赴抗日前线。
(三)南京大屠杀
1、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接着向南京进犯。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
2、对象: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3、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的目的:耀扬国威
4、概括: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人数达30万以上。
合作探究:作为中国人,你应该如何对待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和当前日本对侵华事实的态度?
曾经有一句话,大家都记得: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学习和回顾这段历史,绝不是为了煽动国人的复仇心理,应谨记和平来之不易;做为中国人,要世世代代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从中吸取教训,居安思危,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和工作,为祖国的进一步强大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要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坚决防止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复活,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教师讲述:
七七事变后民族矛盾进一步上升,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佟麟阁、赵登禹等战士壮烈牺牲,实现了用生命报效祖国的誓言,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抛开成见,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军所制造的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杀害南京军民30万人以上,充分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残的侵略本质。
通过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也是大家认识到国家的贫穷和落后、政治上的腐败,使近代中国多次遭到外国的侵略,也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我们中华民族也是不甘屈服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爱国官兵也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繁荣强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
本课小结
卢沟桥事变
国共二次合作 南京大屠杀
(三)国共两党军队纷纷开赴抗日前线。
1.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2.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二)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