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整理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合集下载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说课稿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说课稿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说课稿(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单元以时间为脉络,以精神为核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歌颂了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与爱国精神,本课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时间轴上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事迹及体现在人民身上的革命精神,从而认识到抗战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话题。

第一个话题:勿忘国耻。

介绍抗日战争中侵略者的暴行,自在使学生感悟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的悲痛。

第二个话题:众志成城。

引导学生理解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学习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精神。

第三个话题:中流砥柱。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由此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第四个话题:走向胜利。

帮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同时回溯历史,引导学生缅怀英烈,树立建设国家的志向。

二、说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对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学生已经通过阅读书籍参与学校举行的历史纪念活动,观看相关题材影视资料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较多学生由于未进行过专题探究和钻研,对部分知识点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甚至存在误区。

学生因为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含义不了解,以致不清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不清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等,就无法激起学生对这段历史深刻强烈的情感认同。

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快速接收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历史资料进行有选择性的补充,通过音频、视频、图文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生动有趣的史诗资料、情感熏陶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建设祖国的伟大志向。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材通过介绍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进行的伟大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对于战争的概念和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可能有一定的兴趣,但需要引导他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两场战争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知道这两场战争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这两场战争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这两场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3.案例教学:通过讲解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2.资料: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吗?它们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有什么重要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资料呈现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4课时说课(01)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4课时说课(01)

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4课时说课Megan一、教材分析《走向胜利》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第四栏的内容。

第10课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10条“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而编写的。

同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素养”下的“国家认同”要点也要求学生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素养。

第四课时《走向胜利》以人民解放战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西柏坡、沂蒙六姐妹、七届二中全会等重要党史地点、典型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对相关史料的分析中认识到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在这一过程中感悟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赶考精神,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革命传统。

此外,作为本课的最后一栏,本课还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线索,带领学生回望百年屈辱与抗争的历史,回顾人民英雄的英勇斗争,引导学生用恰当方式缅怀英烈,抒发敬仰之情,树立爱国志向,落实对学生国家认同素养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人民解放战争的史实和其中蕴含的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等缺乏认知。

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这段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有了一定的感受,这对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有了情感上的基础。

此外,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经验,但这种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理解“赶考精神”的时代价值。

2.通过走进革命博物馆,分析史实材料,领悟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2、初步养成尊重历史的好习惯。

3、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看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查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2.明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明白扰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活动一:全民坚持抗战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扰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0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扰战的表现有哪些。

活动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1.教师讲述:扰战胜利后,重庆一家报纸出了一条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说课稿(共2课时)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说课稿(共2课时)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教学反思设计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学好本课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并培养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个性鲜明,具有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

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道德与法制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能够从纪念馆、纪念碑、抗战歌曲、纪念日中发现历史信息,追溯历史,感悟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悲痛的记忆、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记忆。

2.感悟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认识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动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了解日军屠虐骨肉同胞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心声。

教学难点: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五、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激趣引入1.学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

/play_detail/20273378?from=dq3602.师:从歌曲中,你们听到了什么?3.师:是啊,东北松花江上的人们远离那可爱而富足的家乡,到处流浪。

他们为什么被迫离开家乡而到处流浪呢?(生:九一八)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像九一八这样的一些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

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2、初步养成尊重历史的好习惯。

3、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看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查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2.明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明白扰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活动一:全民坚持抗战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扰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扰战的表现有哪些。

活动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1.教师讲述:扰战胜利后,重庆一家报纸出了一条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

谜底是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结果最后的答案有四个:屈原、苏武、蒋干、共工。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三课时)》优质教案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三课时)》优质教案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0课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认识到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3、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包括团结协作、坚韧不拔、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等方面。

4、懂得传承抗战精神,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2、认识到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3、理解抗战精神的意义,懂得传承抗战精神。

教学难点:1、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理解抗战精神的意义,懂得传承抗战精神。

课前准备:1、整理好教学资料和教学用具,准备好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备好学生作业本,准备好笔和纸。

3、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板书。

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三课时。

学生已经学习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识,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抗战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传承抗战精神的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是讲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以及抗战精神的意义和传承。

教材内容涉及到历史、思想、情感等多个方面,需要教师通过讲解、讨论、思考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和解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大家知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痛的战争之一,我们需要了解这段历史,感悟抗战精神,传承这种精神。

你们有什么对这个话题的了解和看法呢?预设回答:抗战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一场爱国战争。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

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教学单元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总( 19 )课时课题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2.明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明白扰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资源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查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教学过程活动一:全民坚持抗战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扰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0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扰战的表现有哪些。

活动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教师讲述:扰战胜利后,重庆一家报纸出了一条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

谜底是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结果最后的答案有四个:屈原、苏武、蒋干、共工。

你的意见如何?回顾历史.你能不能有更好的谜底呢?请说明理由。

提示:以上谜底都不去全面,关国原子弹、苏联军事援助都属于外部因素,符介石国民竞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都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职下,全民族的持久抗战,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教师强调:(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程、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